关于戏曲的作文,500

时间:2021-10-30 02:26:08 初一作文

篇一:《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传统艺术500字》

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传统艺术500字

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传统艺术500字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篇二:《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500字》

初一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戏曲大舞台500字{关于戏曲的作文,500}.

戏曲大舞台

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这还是我小学音乐参加公开课时,老师让我们记下的,还别说,我真的知道关于戏曲知识的只有这些,因为我从不关心戏曲,对它的印象只是两个无聊的热门在无聊的说唱着,每次“扫荡但是频道时,看到它后,变好不犹豫的跳过了。{关于戏曲的作文,500}.

唯一的一次转折还是在这次语文课上,是“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先放了一段段“讨人喜欢的戏曲,这声音可好听呢!所以,我认为:反正都是学,还不如好好借着这次机会研究一下,何况它还这么好听呢! 于是,我便真的好好学了。

上完这节课,我颇有感触:难怪戏曲能从封建社会一直流传了几百年至今!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闲娱时间创作出来的,内容多为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你好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心中对生活那淳朴的向往,因为戏曲“顺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传甚广,所以才能格外动听。可惜现在的青年只痴迷于流行音乐,一点也不重视这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星--戏曲!

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它,反正,我是爱上它了,单从这次语文课!

篇三:《家乡习俗作文500字》

家乡习俗作文500字

家乡习俗作文500字(一)

>我的家乡有一些习俗,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风俗。

维吾尔族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花帽。他们戴花帽很有讲究,不同年龄,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花帽。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戴巴旦姆花帽和吐鲁番花等。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核变形和添加花纹的一种图案,其纹样姿态丰富多样,多是黑底白花,感觉庄重、古朴、大方。吐鲁番花帽的特点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颜色火红鲜艳、艳丽夺目。姑娘、妇女都很喜欢再尔花帽,即金银线盘绣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伊梨花帽,是流行在伊梨地区的一种大方、雅致,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欢的花帽。五瓣花帽,维吾尔语称为“白西塔拉多帕”。一般的花帽是四瓣拼缝成的,而这种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了一瓣,帽子较小,纹样比较简单。

维吾尔族住的房子,一般都是用泥土建成的。用天窗采光,屋里设有壁炉,屋顶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粮食。饮食以面食、玉米和大米为主。日常的食品有:烤饼、瓜果、面条、抓饭、茶、奶等。

维吾尔族是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喜欢新疆维吾尔族。

家乡习俗作文500字(二)

每逢过年过节,小孩子们和大人们都高兴不已,因为是那习俗,才使我们这样的欢喜。

说说过年吧,看那家家户户的门上贴满大红大绿的年画,墙上挂着一对有一对的对联,环顾四周,白色的房子上添上一番红红的景象,颇有几分情趣。

储蓄也是最热闹的,家家的肘子都摆放这一碟又一碟的耗材,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谈话。不是还举杯畅饮。吃过晚饭,大伙儿围在电视机旁边,靠着暖炉,手握已被热腾腾的茶,在聚精会神地看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有的家庭环境比较赋予,便自己也开起一联欢晚会,把亲戚们都叫上,大家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嘻嘻哈哈的多热闹!一眨眼,新年的钟声即将来临,人人都把一大捆一大箱的爆竹拎出来,待到新年来临的哪一科,“三,二,一!点火!”一大串红红的鞭炮“噼里啪啦”的,红红的爆竹碎纸落在人们的头上,脸上的笑容无比灿烂。一阵雷鸣般的鞭炮声过后,便是喝上一杯新年的饮品,大家把手中的杯子高高举起,“叮”的一声,大家干杯,一口气把它喝完了。便回想祝福,“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祝你们身体健康!万事顺利!”一串串真挚的祝福萦绕于耳畔。

不知不觉的有过了一天。“有红包咯!”小孩们欢叫。

家乡习俗作文500字(三)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关于戏曲的作文,500}.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篇四:《戏曲、人生》

谁能说的清楚,什么是人生?人生如戏,戏曲结束了,我们可以妄下定论去评价,人生结束了,自己能去评论么。非也,不要在乎他人的悠悠众口,只要不超过自我设定的底线,就是对的,人生也就错不了。...

篇五:《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我与中国戏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我与中国戏曲

我与中国戏曲{关于戏曲的作文,500}.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渐渐地,我也随着时代开始排斥戏曲。

我的爷爷是个戏迷,自然爱看戏,爱听戏,也爱唱戏。每天早晨,爷爷都会大展歌喉,边唱边比划: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我趴在窗上,喊着:爷爷,别唱了,过路的人都在看你呢!你唱的是哪一出呢!唱哪出?来来来,我告诉你。爷爷向我挥挥手。我跑过去,爷爷说:这曲叫《玉堂春》,不错吧?噢,原来你们戏迷流行这曲呀!流行??哈哈---爷爷笑了,对,我们就流行这曲。你们孩子流行啥呀?于是我得意地唱起了周杰伦的新歌: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原来玄儿喜欢听蚊子哼哼的呀?好吧,你听吧,听吧!我看得出爷爷有点失落,但我决不喜欢,同学会说我老套的。这样,每当村里来了戏班子,爷爷一席都不缺,而我情愿一人在家里看《流星花园》,因为流行呀! 小时候跳舞,有一跳《艺苑新蕾》,服装上画了个大大的脸谱,我觉得它透着古怪,便扔在柜子底层,不见天日。直到几年后的一天,表姐惊喜地发现它后,爱不释手,我毫不犹豫地送给了她。后来到她家,我发现她房间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脸谱,收集了非常多戏曲光盘。我嘲笑她:你好土呀!说什么呢?表姐嘴一撅:你不知道吗?脸谱和戏曲是我们中国的标志。挂着脸谱,无论到世界哪儿,老外都知道咱们是中国人接着,表姐给我上了一堂戏曲课,我也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

回到家,爷爷依旧在唱:苏三离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爷爷,你们现在还流行这曲啊?对呀,我们永远都流行这曲。对了,你那蚊子哼哼不唱啦?嗨,又过时了!

我这才明白,戏曲不分时代,它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从那时起,我不再排斥戏曲,因为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深长

篇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中国戏曲是去是留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是我国几千年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也是我国的民族风格特色之一。

虽说时代的潮流在改变,群众文化也需要改变,但我们不能随变摒弃那些有着民族特色的东西,更不能摒弃国家的象征、民族的艺术和先人的文化! 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连自己的象征都不要,那还凭什么说是一个国家、民族,如果人们只注重流行而不注重传统,那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就将从此被这些流行沙尘暴所掩埋掉了。

所以请留住我们宝贵的一部分历史文化吧!

篇七:《七下同步作文 我喜爱的戏曲》

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题解 1. 国的戏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了。在生活中相信你也 听过戏,无论在戏院还是电视上。请你将自己在看戏、听戏、学戏过程中的感想或 者有趣的经历写成一篇作文。 2. 要求:题材不限,题目自拟,要求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范文戏曲艺术——旧时辉煌 朱之颜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 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 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 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 喝茶的, 嗑瓜子的, 聊天的, 拉二胡的„„ 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 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 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 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 一片。 “呛呛呛呛一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 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 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 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 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 羞答答转着。 许久, “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 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 唱得刚强有力。 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 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 骤惊。 戏曲声停了, 掌声停了。 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 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关于戏曲的作文,500}.

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 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 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 辉煌。 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 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 蔡林峰 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 ,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 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你听,曲子的 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 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激情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 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 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 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虽然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 但 改革主要还是在形式上,越剧内容并没有较大的突破。1942年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 有较 强综合性的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 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虽然有人极力 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里有一个其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著名越 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 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 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 上的老年群体, 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 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 节奏慢, 缺乏改革和创新, 一成不变, 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四是政府投入不多。社会争企业

投入少、关注少, 不重视。 在越剧走向衰落的同时, 我仍然欣喜地看见, 越剧界人士为振兴家乡艺术执著地奋斗着。 他们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越剧表演,用现代舞台、音响、灯光营造现代化的气氛。以吸引年 轻一代的观众;剧本的创作也力求创新,如现代越剧《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确给越剧带来 了一股清新之风。舞台越剧没落的同时,社区里、广场上戏曲演员的表演却得到了百姓们的 热烈欢迎。 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越剧, 我家乡的艺术, 你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我侃京剧 现在的青年朋友不大喜欢京剧,可我对京剧却十分感兴趣。 我对京剧感兴趣都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他们酷爱京剧,只要电视里有京剧节目, 如《九州戏苑》之类的,他们总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发现,京剧中有许 多传统文化的精华。 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 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 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 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 “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 《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 、 、 。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 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 《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 《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 《玉堂春》中“苏三离 了洪洞县”一段。 有人认为京剧节奏慢,听着不耐烦。其实不然,京剧节奏感强,速度有快有慢,但这 都是根据剧情而定的。快,快得让你听都来不及听,还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它已经唱过去 了。像《秦香莲》中“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电视机屏幕上不打字幕 的话, 那是根本听不清的。 为什么这样快呢?就是为了表达包公愤怒的感情和急于让陈世美 认下秦香莲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个字拖半分钟的音。像《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唱词 多慢啊,这是为了体现杨贵妃那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失落的心情。 总之,京剧艺术极富魅力,只要细细鉴赏,就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妙处来。我会继续看 京剧、研究京剧的,并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剧,喜爱京剧。我爱吕剧 大家可能想不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各种戏剧中,惟一吸引我的竟是吕剧,这让人 感到很惊讶。 不过, 这实在没有什么稀奇的。 我喜欢吕剧, 是因为我们村里的吕剧迷特别多, 而且每年都要唱戏。 时间主要集中在正月初五到正月十六之间, 地点就在我们村的旧学校里。 戏台后面原是教室,此时成了化妆室。上小学时,我总爱跑去看

,一场同样的戏我也不知道 看了多少遍。当时,虽然看不懂演的是什么,但那豪华的场景、鲜艳的服装却把我深深地吸 引住了,好像每次去主要是为了看那些衣服、头饰,去看热闹,而不是去听戏。 现在我已是一名中学生了,去看戏不再只是为了看场景看服装,主要是听戏。你看,帷 幕一拉开,只见一个个姑娘莲步轻移,环佩丁当。这时,我会目不转睛地看个够。常演的吕 剧有《李二嫂改嫁》《王二小赶脚》《墙头记》《龙凤面》《双蝴蝶》等。印象中,剧里的 、 、 、 、 人物个个清秀美丽,形象动人。记得一位戏剧家曾说过,民间艺术是在人民的生产劳动和日 常生活中产生的。我感觉,吕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是它与我们农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 系, 差不多每一出吕剧都是根据人们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事情编写成的, 因而具有朴素真实的 特点。人们歌唱它,演奏它,总是有感而发的,所表现的感情是真挚的。应当说,这便是吕 剧的魅力所在。吕剧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点而吸引了我。 我喜欢吕剧的另一个原因是,爷爷是演了几十年吕剧的老演员,我从小耳濡目染。我 很敬佩爷爷,他不但能唱出男女不同的声音,还能够唱出感情。有时,唱着唱着,他会不由 自主地流下眼泪。现在,爷爷虽然已年迈,但唱上几段还蛮有滋味。平时走路,他还不自觉 地显露出演戏时的姿势。因为经常听爷爷讲述,并常跟他去看戏,所以,我对吕剧更加喜爱 了。 吕剧是我们山东的地方剧种。吕剧人美、舞美、曲美,极具表现力,我想,这大概是吕 剧拥有成千上万吕剧迷的根本原因吧。但愿心爱的吕剧久唱不衰,永远散发出诱人的魅力。走近父亲的秦腔 父亲爱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总要在村里的戏台上唱上个三本五折, 七天八晚。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秦腔是什么,然而就是喜欢听那有板有眼的调子,觉得如同 那时常爱吃的酸杏一样有味。于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时,则看得废寝忘 食,毫无倦意。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父亲对我痴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对。他说什么“唱戏是下贱人的 职业,学好了也无用处”啦,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啦。我听了似懂非懂,嘴里 虽然答应着, 心里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然而我毕竟听从了父亲的话, 被父亲送到了学校。 日子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流过, 秦腔的影子离我越来越远。 父亲那宽厚结实的胸背遮住了我透 视他心灵的眼睛, 当我听他唱那一折折声情并茂的秦腔时, 也体味不出他那复杂的思想感情。 人生如戏,转眼间已演了几折,当我戴着中学

篇八:《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传统戏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