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作文的方法

时间:2021-10-29 22:53:29 初三作文

篇一:《板块结构作文示例》

鞋带·电视·短信

十六度春秋,我已走过,蓦然回首,尽是感动。大家的关爱铺就了一条和谐之路,延伸到永远。

鞋带

当我开始在食堂吃饭时,就已标志着我进入了初三。我以接近光的速度吃完饭,头也不回地直奔教室。我拿着一摞作业本穿行于组与组之间的走道,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送到每个同学手中。突然,小A挡住了我行进的脚步,我刚要发作,他却接过我手中的作业本轻轻地说:“你的鞋带散了,系一下。”我下意识地弯下腰。谁说初三的同学之间没有情谊,其实

每个人胸中都装着58颗心。

电视

唉,我拿起笔又放下了,邻居家的电视声用震耳欲聋来形容绝不过分。突然间,嘈杂声戛然而止,电视怎么不响了?我心里直纳闷。第二天中午,邻居老爷爷走到我家对我说:“伢,对不起了,我耳聋,所以电视声较响,影响你读书了。以后呀,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了。”我刚想说几句话感激的话,老爷爷却已经拄着拐杖出门了。这也真够难为他的,那天之后他家的电视就只能播“哑剧”了。我的心中充满了内疚,也充盈着感动。

短信

“儿子,预祝你明天旗开得胜!老爸。”看着这行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则短信承载着一个父亲对儿子沉甸甸的爱。现在,我正坐在考场上实现着自己理想与家人的祝愿,我想,在千里之外打工的爸爸现在一定正惦记着我。此时此刻,我才感到过去嗔怪爸爸不在自己的身边是多么地懵懂。

日子在一页页翻过,留下了一片片爱的沉甸,而我的十六度春秋,已被这爱浸泡得芳香醇厚。

生活的滋味

生活的音乐——锅碗瓢盆的交响曲。生活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那么生活的滋味呢?自然是酸甜苦辣咸五味瓶啦。不信?那就去体验吧!

酸的感觉

唉,懊人的语文,烦人的数学,这次的考试肯定考砸了。成绩公布下来,老师的笑酸酸的,我们的鼻子酸酸的,老师的话酸酸的,我们的眼睛酸酸的,仿佛大家嘴里都嚼着一枚青橄榄。“哭有什么用?考试不相信眼泪。”班长对同学说。“对,擦干泪水,找回自我,奋勇前进,一次失败算什

么!”也许以后正是这青橄榄会让我们回味无穷!

甜的享受

“哗„„”掌声在耳边响起,我心里美滋滋的,一年多来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书法终于获奖了。听着同学们的祝贺,心里生起一股甜甜的感觉。放学回家的路上,鸟儿叫得多么清脆,花儿开得多么艳丽,河水流得多么欢畅,它们也在和我分享这份甜蜜,我加快脚步,我要把这份甜蜜快乐带给爸爸妈妈。

苦的滋味

甜的滋味有,苦的滋味更有。学习生活就是苦的感觉。这不,数学

篇二:《板块组合法写作文》

板 块 组 合 法

【要点解读】

所谓板块组合法,是在构思、组织文章方面的一种创新方法。

板块组合法打破了一般文章的行文连贯性,运用小标题、时间空间标志词、序号等形式,将整篇文章的内容切分成并列、对照或层进的若干个小板块,每一个板块看似独立,但实际上是全文主旨的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从内容上看前后有紧密的联系,所有板块组合起来,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达了一个主旨。

这种写法不强求对某一具体内容做详细地叙述,所以对具体材料的积累要求不严,但却能够体现考生思想的严谨性、思维的跳跃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所以对那些思维活跃进的考生来说,采用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能力解码】

(一)巧妙构思,融为一体。

在运用板块组合法时,应注意截取那些典型的片断。各个片断之间应该是不同类型、没有联系的独立的事件。但这不等于写作时可以将各个片断割裂开来,相反必须找到各个片断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它们融为一体。而要使它们融为一体的“切合点”就是文章的中心,也就是说它们必须围绕同一个中心来展开,又必须为同一个中心服务。

(二)巧妙点化,彰显题意

各部分要写得精致。各板块在写作中要体现出一定的特色,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 彰显各部分与中心的关系。在文章各板块的紧要处,或开头或结尾或转折处要有能够彰显题意的关键句,使读者明了各板块与中心的关系。

【中考传真】

中考传真1——以“选择”为话题

选择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朋友、选择学业、选择职业„„选择高尚或卑劣、选择积极或颓废、选择欢乐或忧愁„„也许你曾经选择过,也许你正在选择着,也许你即将面临选择。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无论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生命都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每一次机会,把握每一次机会。请以“选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板块——概念递进

人生、历史、选择

人的一生面临众多的选择,在无数的选择中,生命长河也源源不断地流过,每一次选择都像从河岸边拾起一只贝,仔细观察,你会有所感悟。

——题记

我的选择

从小到大,面临太多的选择,从满月时父母拿许多诸如钱币、算盘、书本之类的物品让我选择直到今天坐在考场上心中的选择。在一次次的磨练中,我成长着,也不断成熟着。应

该感谢生活给了我许多次机会,伴我成长,助我成功。或许人生路上会有许多绊脚石,但那不能成为前进的阻力,我会选择勇敢地接受,因为那是生活对我的考验;当我选择诚实时,许多送礼开后门等不正之风时有耳闻;当我选择奉献时,许多当教师的却竭力反对孩子报考师范的事不绝于耳„„我疑惑了,十六岁的天空飘来一片疑云。但我很快又明朗起来:我的选择是正确的,人生应当过得有意义,于是十六岁的天空又明朗起来。

生命的选择

许多人都还记得几年前那场“克拉玛依”大火,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多少生命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但又有谁知道,许多生命本该存活,但却因为人类自私的选择而断送?有这样一幅情景:一位女干部情急下跑到公厕避火,就在她刚刚关紧房门后,一个小女孩赶到这里,在门外呼救,但门里的女干部却纹丝未动,直到门外的喊声渐弱,停止„„生命的大门无情地将一个幼小的生命关在门外,一边是生命的天堂,一边是死亡的地狱,是生命的选择吗?还是人性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选择?唉„„

历史的选择

历史选择了创造它的人类,而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选择生活。的确,人类是幸运的,经过艰辛的劳动,他们成为了地球的主宰者。创新也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将怎样把这个美丽的世界长久地延续下去呢?城市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人口的增多,这些都不会阻挡人类建设家园的信心,因为生命创造了历史,历史又选择了人类。心中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一种对人生选择的思考,从海边拣起的贝壳有的是美丽的,有的有瑕疵或兼而有之?我不知道,但我心中明白:选择了便是永恒的,亘古不变。因为人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点评】

这是一篇中考满分作文。

文章在组织材料,结构全文是颇下了一番功夫。文章先以题记的形式,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引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然后文中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将文章分成了几个板块,而这几个板块方间又绝对不是机械地累加,而是依次递进,层层深入,由小到大地展示了自己思考流程。

总之,全文构思巧妙,立意新颖,思想深刻,语言流畅而充满理性思辨的色彩,显示了作者较强的写作功底。

篇三:《作文板块复习方案》

2010级高考作文板块复习方案

一 片段练习(含写作点拨)

根据下列材料、话题或命题,选择其中10—15则,自主立意,分别写两个片段。

要求:内容相关且相对独立,特别注意细节描写,每则片段300字左右。

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两只狼的较量‛(或‚心灵深处的较量‛)为话题。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人生的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进行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平和、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的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听完他的话,子孙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的心灵深处,进行着一场善狼与恶狼怎样的较量呢?

写作点拨:善与恶的较量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遇到这样宽泛的话题,首先要在选材上考虑。应选符合话题要求的、自己耳闻目睹的、感悟最深的材料,也可以把从报刊上读来的感人的人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或想象进行必要的加工。切忌随意编造故事或离奇地演绎。

在反复思考、认真选材的基础上,应选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不要一般地敷衍成文。举例说,你可以写‚与善狼共舞‛;或写某人‚良心的发现‛,写他的自责忏悔;你也可以写某人以智慧与勇气感化一个一时误入歧途、行为不端而心灵深处善良并未泯灭的人;更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如‚考出真实的水平‛(考试不作弊),或写自己了解的故事。

如写议论文,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论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选用哪些事例,如何论证等,避免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或者不痛不痒。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写作点拨:‚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因此,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它的内涵,选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换一朵水仙花‛为话题。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这句名言的含义相信你一定很清楚。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它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这使我想起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

舒畅的感觉吗?

写作点拨: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如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道德却在进一步堕落,审美情趣进一步低下,那将是人类的灾难。这个话题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你可以敞开写换‚水仙花‛的故事,那个故事一定美丽;你也可以就精神文明建设发表你的见解,那见解也一定很独特、很有价值。把你的心里话、心中美丽的故事写出来吧!

4.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为话题。

在过去的20年中,韩国女子射箭队获得了几乎所有女子单项的世界冠军。她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锻造‚钢铁般的意志‛是她们制胜的法宝。据悉,韩国射箭队进行了可以被称之为‚残暴‛的赛前训练,其中包括蹦极、10米台跳水、在严冬的深夜进行24千米远足,甚至清扫城市的下水道、检查尸体和背负小舢板登山。主教练认为这样的训练必要,而且作用显著。

写作点拨:‚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是一个关系型话题。审题时要认真分析前后两个部分存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该话题构成了一个必然的、内在的因果关系,‚磨炼意志‛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关键因素。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的。材料中韩国女子射箭队取得的单项世界冠军的骄人成绩是与她们赛前‚残暴‛训练磨炼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分不开的。{板块作文的方法}.

写作时要注重打开思路,可写成记叙文,通过几件事的记叙负载‚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的关系;也可写成议论文,按照议论文文体的特质,通过讲道理、援举古今中外成功的事例、正反对比等方法证明中心;也可写成散文,紧紧围绕话题,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进行选材、组织材料。

5.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为话题。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界上很多人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如此。不同的人在处理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结果大不相同……

写作点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挫折,让我们不知所措。我们在头撞南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另一面看到成功或教训。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我们不能选择命运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写‚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这个话题时,应当注意,事情的‚难‛与‚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做事的方法而言的。方向对、方法巧妙,则事情容易;反之,则事情难。因此,关注的重心应当是‚方法的变通‛,不要只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难易展开。可以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社会、国家,从正反多个角度立意,如:方法对,事情易;方法错,事情难;做事应当灵活;切不可墨守成规;应尊重规律。不一而足。

6.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写作点拨: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究竟怎样对待生命?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慎重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②对待朋友(命运)应当豁达。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7.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话题。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写作点拨: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自我安慰。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到了这一步,‚留有退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我毁灭‛等不利因素。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

8.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希望‛为话题。

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拒绝所有人。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

这天,老人用轮椅推着她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着:‚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条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个字条贴到墙上: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以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拐杖试着走路。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了拐杖。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惊人的速度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她成了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

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写作点拨: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人是靠希望而活着的,一个人一旦对前途失去了希望,那么他的生命转瞬之间便黯然失色。

当然,这则故事中威尔玛?鲁道夫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拥有行走的希望,还有顽强的毅力。但是同学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关注话题,不能旁逸斜出。本文宜紧扣住‚希望‛生发,或记叙,或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①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言之矣!‛

①惠子:战国时宋国人,庄子的好友,也是哲学上的对手。②垩慢:垩,白色的土;慢,涂抹。

阅读上面的寓言故事,想一想:为什么‚臣之质‛死了以后,‚匠石‛就不能表演‚运斤成风‛的技艺了? 写作点拨: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首先必须把握寓言的‚寓意‛。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是因为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突现,相对比而发展的。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10.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一位高中生的身份给报社撰稿,参加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有调查显示,约有60%的学生感到无法与父母交流和沟通,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42%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27%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板块作文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亲子之间存在隔阂的现象并不显见,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呢? 写作点拨:一般情况下,一篇完整的议论文要求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部分,但是这篇文章要求就‚怎样才能解决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效沟通的难题‛‚参加讨论‛和发表‚看法‛,所以写作的重点应该落实在‚解决问题‛上。当然也需要一定的‚分析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以一位高中学生的身份‛是作文时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1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有一个梦‛为话题。

‚我有一个梦‛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

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写作点拨: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可以围绕这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12.阅读下面的材料,以‚从杨振宁流泪说起‛为题。

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时候就要求见一见他的老同学邓稼先,因为邓稼先是在美国和杨振宁一起拿博士学位的,杨振宁留在美国,而邓稼先回来了。见了面以后杨就问邓,你是不是给我说一说,中国搞核武器有没有外国人帮助?

这个问题问得很自然,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搞核武器一些主要人员都是欧洲的移民,苏联发展核武器也有很多西方科学家帮忙。邓稼先是一个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他说:‚我知道没有,但是让我再去调查一下。‛过了一个多星期,杨振宁从北京到上海,在上海大厦吃饭的时候传进来一张条子,在这张条子上邓稼先写着:我已经做过调查,确实是中国自力更生的结果。杨振宁看了这张条子以后,感动得流泪了。

写作点拨:要思考材料中的这些问题:杨振宁第一次回到祖国,为什么急切地要知道中国搞核武器有没有外国人帮助?杨振宁的流泪说明了他怎样的情感?杨振宁的流泪与他的诺贝尔奖又有什么联系?对这些问题的仔细思考,会给你作文的思路:一位成功者成功的要素是什么?情感在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中会有怎样的作用?

作文题目是‚从杨振宁流泪说起‛,要注意题目中的‚说起‛,也就是说‚杨振宁的流泪‛只是你作文的导入或由头,如果单纯地写‚杨振宁流泪‛,那么就难以切题。{板块作文的方法}.

13.阅读下面的材料,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他执著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则流连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不只登山,生活也是这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写作点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要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而以怎样的态度,持怎样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两种心态、行为、价值观,拟题者并未厚此薄彼,学生亦无需定势思维,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以自己的人生判断为尺度,真诚地表达自己要说的话,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就是好文章。

14.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文化与传统‛为话题。

我们周围很多古代遗址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电视上几个戏曲节目备受欢迎,书市上古代文化类的图书也在悄悄升温,在重大的节日里很多人都穿起了唐装……传统的历史文化气氛笼罩着我们的生活。就连2008年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盛会,也提出了‚文化奥运‛的全新理念。

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传统,对于今天的文化意味着什么?作为生长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去弄明白的事情。

写作点拨:这是一道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题目。2004年广东作文题为我们开了个好头,体现了新课标的方向: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关注它们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思考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是高考作文的一个新方向。

具体到‚文化与传统‛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文化是传统的载体,传统是文化的渊源;文化是民族个性的张扬,传统是民族历史共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传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样的理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来审视材料中所谈的发展变化,才能高屋建瓴,洞明其深层意味;连缀现实语料,落笔成文,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文章。其中,切实地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是根本。

15.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美的发现‛为话题。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总之,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呢?

写作点拨:这个题目写起来不难,写好却不容易。可以说理,什么是美,为什么缺少发现,怎样发现美;可以记叙,在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中感悟美的震撼,在世俗眼光以为丑的事物中发掘美的元素;可以叙述、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历数古今中外被忽视、被误解的美。

落笔之前,宜从自我生活经验联想开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应注意的是,如果不加细究,泛泛谈美,则极易跑题;只有抓住‚发现‛一词做文章,才能重点突出,切题深刻。

16.以‚交往‛为题。

写作点拨:要提高自我生存质量,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因为人是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的统一。古人以‚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教育的标准之一,以‚有朋自远方来‛为可欣慰自豪之事,足见‚交往‛之于人生多么重要。同学交往需要坦诚相待;亲友交往需要关怀备至;陌生人交往需要诚信,但也不能全无戒备之心。交往之道,虽说有共同的社会规范,但也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所以,作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或体会来扣题为文,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至善至美之文。{板块作文的方法}.

17.阅读下面的材料,以‚逼你成功‛为话题。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还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

写作点拨:‚逼你成功‛的例子俯拾即是:‚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事例。

再综观当代文坛,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过?他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问题是,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

常言道:‚用进废退。‛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因此,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

18.阅读下面的材料,以‚生存与竞争‛为话题。

传说玄奘刚剃度的时候,在名满天下、高僧群集的法门寺修行。有人劝玄奘说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研读经卷,这样,自己的才华才会很快显露出来。玄奘告辞时,方丈带着他到后山给他看了两种林木:一种生活在开阔的土地上,却长得乱枝纵横,又短又扭曲,只能用来做柴薪;一种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林中,每一棵却都修

篇四:《作文板块》

第四板块:作文;60分

一 把握应试作文特点

常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好汉不吃眼前亏”。高考作文必须“三个面对”。 面对高考。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要求很高,但它仍然考查的是“一个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写作水平”,而不是“作家素养,专业水平”。就是满分作文也并非“白璧无瑕”,但专家们说,毕竟是在考场上完成,毕竟是高中学生,可以原谅,不必深咎。因此,作文评分标准将更加“切实”,——60分钟内不可能写得很好,有根有据,文理通顺,切中题意,就可以得满分,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道德人格”、“人性秉性”、“文化品味”、“科学品质”、“认识能力”、“生活阅历”和“表达技巧”等方面。 对于高分满分,我们应充满信心。 面对考场。高考作文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完成”的,没有太多的自由和个性,“循规蹈矩”是个关键。同时,时间宝贵如金,机会稍纵即逝,还要“显山露水”展示你的美:书写美、文体美、文化美、文采美,个性美。切忌意识流,流水帐;切忌“曲笔”入题,绕道看山。

面对阅卷老师。考场作文是写给“特定的人”看的,定要揣摩阅卷情景,揣摩阅卷心态,做到知己知彼,一战而胜。

由此可见,“中规中矩不偏题 显山露水竞风流”就是 “应试作文”的特点,这就难免高考作文的模式化。模式化就是文体特征鲜明,行文思路圆熟,文化文采凸现。它通过自己的选择和感悟,借助强化训练,形成相对固定的文体形态,至于内容的“填充”,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封建科举考试出个“八股文”,当今高考何不考出个“九股文”?高考日趋成熟,模式渐渐明朗,“应试作文”应运而生。

2、凡是按“标准”制造的无不打上“模式”的烙印。

《考试说明》对高考作文的方方面面做了规定,作文评分标准越来越细,在这严酷的“金科玉律”面前,我们要么“模式”,要么“不是”,同学,你选择谁呢?比如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这一点,你能“含蓄”吗?你只能把“中

心”用文学手法精致地包装起来,摆在最显眼的位置――“闪亮登场”,好像在暗示,在提醒,甚至是歇斯底里的大喝:“尊敬的阅卷大人,你老可看好了,这就是我的中心思想,你看,它多么鲜明,多么突出,多么艺术啊!你老可千万要看清楚啊!……”

3、悠悠数千年,中国文学的思想、流派、语言异彩纷呈,可“文学样式”却举步维艰,在形式上、结构上创新实在是难。“应试作文”模式化也无可奈何,无可厚非。

4、考场作文时间有限,篇幅有限,却要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减省形式的设计,来点实在的“文学”和“文化”,也抓住了关键,此乃应试之策。

5、近年来,那些语文专家,端坐华堂,煞有介事地大讲特讲什么“应试技巧”、“快速作文”,归根到底一句话,“揣着模式入场,手捧鲜花交卷”。其实,这也没什么,就像到超市买东西,买的东西各不相同却用同样的篮子装着。

因此,同学们就应该形成“应试作文”理念,强化“应试作文”训练,认真写好“应试作文”。

二 唱好一二三四歌

一个前提是首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两个唯一不动摇:中心唯一,文体唯一

三个点明都做到:点明中心,点明话题,点明标题

四个法宝用得巧:意象,事例,名言,整句

(一)一个前提: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 标题漂亮,引人注目

2 规范工整,写够字数(850字左右)

高考对“书写”的要求,有两点“微妙”的变化。原来表述为“字体美观”,现在为“字体工整”,这个要求更具体,更切实,让每个人都可以摘到“桃子”,我们更应该充满信心,强化训练,一定达到;原来单列“5分”,好像在“限制”书写对其它方面的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