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小做造句

时间:2021-10-29 21:16:19 初中作文范文

第一篇 大题小做造句《自由泛滥造句,自由泛滥怎么造句》

1、我们总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允许这种现象自由泛滥嘛!

2、像伊拉克其他地方一样,优素福亚现时比以前安全得多,也不再能供暴力自由泛滥。

3、我们已经解决了最近发生的资产阶级思潮自由泛滥的问题,并且作了人事调整。

4、美中不足的是漫漫夜色中自由泛滥的寒气太不够意思了,袭得他直不起腰、伸不长头,蜷缩成虾米样实在是有失一村之长的高大形象。

5、西方世界个人自由泛滥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性关系混乱以及过度的暴力行为,(www.suibi8.com)对此我们决不可视而不见。

6、可现在的人们也许自由泛滥了,无法体会那些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7、他们提出“整顿”文艺的目的,是妄图使文艺部门重新变成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使文艺领域成为孔孟之道和资产阶级思想自由泛滥的场所。

8、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允许危害社会主义、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东西自由泛滥。

9、我们有很多种理由认为亨廷顿是杰出的,但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在20世纪90年代自由泛滥主义者的乐观,他乐于提出质疑。

12、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他们自由泛滥。

13、但是如果我们不及时注意和采取坚定的措施加以制止,而任其自由泛滥,就会影响更多的人走上邪路,后果就可能非常严重。

14、不准错误的思想自由泛滥。

第二篇 大题小做造句《信口开河造句,信口开河怎么造句》

1、他向来喜欢信口开河,可别太在意了。

2、在证人席上,可由不得你信口开河!

3、你信口开河惯了,可别怪没人相信你。

4、他信口开河的话,怎能当做证据,给人定罪?

5、这种人命关天的事,千万不可信口开河,随意诬赖人。

6、我这篇文章字字有据,绝非信口开河。

7、他是信口开河胡诌的,可别轻信。

8、大伙明知这是他信口开河,胡编的故事,但就是百听不厌。

9、像他这样信口开河,将来当选后政见要如何兑现?

10、这是事实,并不是我信口开河,随便乱说的。

11、人无信不立,若是养成信口开河的恶习,必惹人厌。

第三篇 大题小做造句《真伪莫辨造句,真伪莫辨怎么造句》

1、上午,空六来谈;全谈些报纸上所载的事,真伪莫辨。

2、若史料真伪莫辨,则史实之建立无从谈起。

3、也正是光纤,使那些真伪莫辨、良莠不齐的资讯得以充斥于互联网上,不分畛域,无远弗届。

4、尽管如此,这些估计数字已经让人眼花缭乱,真伪莫辨了。

大题小做造句

5、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史事仍然众说纷纭,真伪莫辨。

6、上午,空六来谈;全谈些报纸上所载的事,真伪莫辨。

7、这个故事一直以来真伪莫辨。

8、这个花瓶仿制得太像了,我都有点真伪莫辨了。(www.suibi8.com)

9、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史事仍然众说纷纭,真伪莫辨。

10、尽管如此,这些估计数字已经让人眼花缭乱,真伪莫辨了。

11、若史料真伪莫辨,则史实之建立无从谈起。

12、妾身奏闻陛下,亚相所奏,真假难辨。

13、防制导干扰造成的空中伪装层,让“敌方”远程袭来的导弹突然失去固定打击目标;乱石滩猛然间耸立起一个假的导弹阵地,可以在雷达和热象仪上像真的一样发出回波,让人真假难辨。

14、字从“雁”,“雁”为候鸟,去阴就阳,二月北息,九月南翔,为希见之物,故或真假难辨,“赝”字从“雁”,声义兼取,故《广韵·谏韵》解为“伪物”,语词“赝币”、“赝品”,就是指伪币、伪品。

第四篇 大题小做造句《抚平》

抚平“硬伤” 写出精彩

——试析中考作文中易出现的几个失分点

近几年来,命题作文及半命题作文悄然升温,由于这类作文题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更利于考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受到了他们的青睐。虽然,这类作文从表象上看似乎降低了难度,学生也有话可说,也能完成相应的考试要求;老师在复习过程中也往往因为害怕“下水”引导而不愿意在此多下功夫、多做研究,造成了学生在考试中虽能完成作文,但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在中考作文复习时,只要教师注意对学生每次检测试卷中的作文加以整理、归类,大部分学生在此出现的问题就显现出来了。我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此类作文的写作中存在一些“硬伤”,影响了考生作文水平的发挥。

一、在审题上“硬伤”

命题作文不设置审题障碍,并不等于无题可审、不必审题。部分考生审题不认真、细致,导致文题中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如贵阳市2012年中考作文题《我最喜欢 ________这个成语》,有不少考生写了很多有关所选成语相关故事的一面,但忽视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成语的原因或产生最喜欢的理由,在写作中往往表现顾此失彼。有些考生对写作要求阅读不仔细,导致文体不当、角度错误。 辅导措施:第一步,引导学生精心读题,养成习惯。对于题目,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读完,然后筛选题干中有哪些重要信息(关键词),题目有哪些要求。第二步,细心审题:①审题目类型,全命题作文就不能自作主张;半命题作文横线上填什么,不能粗心大意,随随便便。②审题目含义有些题目含义比较深刻,需要仔细琢磨。③审文眼文题中一般都有关键词,把握了文眼,也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要表达的中心。

二、在立意上“硬伤”

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形入神的审察事物,看问题停留在表面,认识肤浅;有些同学立意虽好,但选材与立意相悖,导致偏题、跑题,甚是遗憾。

辅导措施:教师在立意的技巧可引导学生从三点入手:①大题小做,小题大做。有时候,小事情可以反映大问题,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透过现象看本质。反之,有时遇到大题材,我们可以化大为小,从小的角度切入,表现大主题。②立意要高远就要在立意时超越个人的狭小的情感世界,多一些对人生的哲理感悟、多一些对社会的关注,多一分激荡的胸怀,就一定会让人耳目一新。③“反弹琵琶”立意法。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结果往往不同。立意选择角度别具一格,效果也会不同凡响。人常说吃亏是福,有个学生从“吃亏不是福”的角度立意,让人眼前一亮。④教师还需提醒学生在考试作文写作中立意尽量展现积极向上,阳光一面。

三、在结构上“硬伤”

学生在考试中,由于平时训练不够,加之考试时间紧,考生作文在结构上的“硬伤”主要表现在:①层次不清。分段不当,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眉毛胡子一把抓。②材料剪裁不当。几个材料之间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详略之分。③比例失衡,缺少美感。表现在有些文章开头入题太慢,扣题不紧,或者主体部分语言罗嗦,或结尾空发议论,文章结构不能呈现“凤头——猪肚——豹尾”的分布。 辅导措施:学生有了好的立意,还需有精巧的构思,才能写出布局完美的文章来。为此,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辅导学生训练:①训练考生拟提纲,考生要根据已经确立的主题,计划哪些材料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哪个地方设置悬念,哪个地方解开悬念;段落怎样划分,怎样过度„„要有意识训练考生平时拟提纲的习惯,防止偏题、跑题。②训练考生掌握几种常见的结构方法:如串珠式结构,用一条线索把有关材料串起来,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中心事件,可以是空间的转换等。又如横式结构,就是平常说的并列式结构,它的最大的好处是作文的文面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再如总分式结构,这是最常见的结构方式,可以先总后分,可以先分后总,可以总分总,这种结构形式优点是总纲明确,条理清晰。③训练考生选择最佳的文体:选择日记体、书信体、电视访谈式、寓言故事式、演讲式等,形式上的创新,也能让文章出彩。

四、在语言山的“硬伤”

由于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对词语的训练的引导不够或拓展不力,大部分学生对词语的积累、理解和应用达不到新课标之要求,因而学生在作文时就难免出现语言上的“硬伤”。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语言空洞,言之无物。表现在记叙文中语言比较平乏,缺少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在议论文中叙述事例不简洁,议论不深入,论证缺乏力量。②语言呆板,不鲜活。有些学生写文章时,不推敲语言,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不琢磨遣词造句,多处重复一个词、一句话,词语、句式变化少。

辅导措施: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因此,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应有针对性积累训练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变空泛为具体,在记叙文中可借助于人物的刻画,精心描写典型细节;学会巧借修辞手法,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等,活用一些古诗词、名句、歌词、歇后语,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总之,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功在平时。

五、在卷面上“硬伤”

在作文中,有些学生卷面不整洁,书写时龙飞凤舞,过于潦草;有学生修改、涂抹的痕迹比较多,卷面脏;有学生错字、别字较多:有学生字数不足;有学生标点使用不当„„影响卷面的美观。

辅导措施:我市作文评分标准中都列出书写这一项目,分值5分。分数虽少,但在中考中,它的实际分数远远不止这几分。如果你的字体端正、美观,卷面整洁,加上语言比较流畅、结构比较巧妙,条理比较清晰,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评

定等级就高;反之,立意再好,书写不行,作文评定的等级就会受影响。所以,教师要告知每位考生端正书写态度,首先把字要写正确、写清楚、写整洁、写规范,在此基础上力求美观,形成自己的风格。其次,要熟练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号的用法,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不能分两行写,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部分不能写在行末,句号、逗号、分号、问号、冒号等不能出现在行首,必要时挤在行末。最后注意字数的控制,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注意这三点,卷面分肯定能拿满分。

总之,作为毕业班语文教师,我们在中考复习之际,只要我们能认真分析历年中考题型和社会热点,分析学生在平常测试中从作文方面表现出来的“硬伤”认真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强化,帮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抚平“硬伤”,写出精彩。这样,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就会“多一份精彩,少一份遗憾”。

作者:郭 华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扎佐中学(扎佐镇学苑路41号)

联系电话:13984867895

邮编:550201

工作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扎佐中学

第五篇 大题小做造句《2013年高考作文指点》

2013年高考作文指点:优秀作文有五大策略

一、话题作文的表述篇──记叙经历

记叙经历,除非命题中有特殊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既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写别人的经历;既可也写自己的亲身体验,也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可以编述故事。如果没有特殊规定,选材时就不要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把思路仅仅局限在“我”上,而一旦突破“我”的限制,选材的天地就广阔的多了。

首先,要学会描写。①学会观察对象。描写是把事物的状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所以描写之前必须细致观察对象。②学会选择细节。描写再现事物的状态,不是把一切感受到的东西都写出来,而是要有选择地描写,作者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最具表现力的细节,以此再现事物特征。③学会安排结构。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合理地、有序地安排文字,一层层写来,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形象。④学会修饰语言。讲究修饰的最好手段是多用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拟人、夸张、对比等。

其次,避平铺直叙。①在材料组合上: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②在结构安排上,可用设置悬念或运用倒叙来增加曲折;③在人称使用上,可以第一人称为主、兼用第二人称;④在表达方式上,可用日记或书信去代替一般化的记叙。

再次,要合理虚构。在记叙经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反映生活本质,更好地表现主题,在经得起推敲的前提下,应该进行合理虚构。①移花接木法。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改造、拼接、更换,将几个人的特点融于一个人,或将几件事的情节剪辑组合为一件事,或将发生在不同时段性质相同甚至相反的事剪辑到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内,使人物与事件更具典型性。②添枝加叶法。真实的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只是一个轮廓、梗概,可以此为基本框架,展开想象,补充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使事情具体、曲折、生动。

二、话题作文的创新篇──语言求美

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语言通顺”就是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能用文言或半文半白的语言行文;遣词造句时,句式选用要贴切,努力克服用词不当,修辞不妥,不合语法、逻辑等毛病;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要上下衔接,一脉贯通,不要尚未理清思路就急于动笔,信口开河,凑字凑句,信手写来;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目的和交际的场合、对象的差异,把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晰、连贯、得体。

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要让高考作文的语言亮起来,语言鲜活有文采,是每个考生都十分渴求的。那么,语言鲜活从何而来?有的是顺手拈来,有的是冥思苦索,但是,最根本的在于自己的文化积淀和语言修养。不读书,不看报,不实践,不思考,不研究新事物,不学习新鲜语言,不锻炼思维的敏锐,腹内空空,思想僵化,那么只能人云亦云,毫无鲜活可言。平日坚持学习积累,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不断进行语言的操练,才能厚积薄发,才能在关键时刻得心应手,写出鲜活的语言来。为此,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①在词语上下功夫。高考作文要力求词汇丰富,特别要恰当选用最有表现力的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语。②在句式上下功夫。要在文中善于变换多种句式,主要包括长短结合、整散结合、恰当使用变式

句等。③在修辞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增加文采、提高文章品位的重要手段。④在引用上下功夫。在高考作文中要注意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口语俗语、优美的诗句、歌词、广告语等,就更加能够增加文采。当然,鲜活语言总是以不同形式显示出力量,这种力量主要来自情感(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的力量。

三、话题作文的立意篇──化大为小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有“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在理解话题的基础上还要树立“化大为小”的观念。

化大为小,就是作者通过对话题的整体思考,从宽泛的话题中演绎成一个小角度,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联想生发,洞隐烛幽,深入发掘,大题小做,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在叙事写景中透视深刻的人生哲理。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非常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笼而统之去写文章,势必出现内容空泛、文意散漫。所以,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选择一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的好舞台,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如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大为小”,变为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如生活态度、辨明是非、意识转变、思维方式、教育改革、道德教养、人物评价、历史反思、职业选择、个性发展等等方面的都可以写。再如,请以“压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善于“以问领写”:“什么可以构成压力?”“有没有压力?”“压力来自何方?”“压力带来什么?”“怎样对待压力?”等等,然后自己回答这些问题,从这些回答中选择一二来写文章,达到“化大为小”的目的。可以写压力来自过重负担,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责任感;可以写压力从无到有,也可以写压力从有到无;可以写压力来自外界,也可以写压力来自自身;可以写在重压下喘不过气来,也可以写变压力为动力;可以写要善于自我减压,也可以写“把压力放在肩上,不要放在心上”等等。要选择其中一个来写,不要贪多,否则会造成东拉西扯,空谈漫议。这样“化大为小”,文章才会“出彩”。

总之,写话题作文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笼统而缺乏具体内容,那就只会大而化之,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写法只能列入“基本符合题意”的一档,最高得42分;如果大话、套话太多,文句也不够通顺,则很可能只拿个及格分(即36分),甚至更低。

四、话题作文的思路篇──时空联想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变化、发展着,在一定的空间存在、运动着。而反映客观现实的作文当然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范畴。要拓展话题作文的思路也可以从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进行联想。

时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中叙事,也可以将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如2000年全国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将计划经济的一元化时代与市场经济的多元化时代相比较,也可以将封建时代的一人独尊与现在的民主政治比较,等等。 空间,包括领域、地点、场合等,往往不同的空间背景会赋予话题不同的内容。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从领域方面进行拓展:在文学创作上,要提倡百花齐放;在科学探索上,要寻求多种可能性;在哲学界,百家争鸣;在艺术界,流行着各种风格;在教育界,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等等。大题小做造句

五、话题作文的创新篇──构思求巧

构思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所以要善于动脑筋。同时构思并没有一个死的条条框框,

它所涉及的种种问题,都是灵活多变,因而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各有常见的思路模式,在结构安排上往往有明显的轨迹可循,如记叙文的“总—分—总”式,议论文的“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一般材料议论文和读(观)后感的“引—议—联—结”式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充分表现中心思想,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适当变通,制造波澜。

记叙类文章的构思创新。①角度求巧。如果大家都从正面切入,你不妨从反面或侧面切入;大家都着眼整体,你不妨着眼局部;大家都从大处落笔,你不妨来个以小见大,等等。由于立意的独到新颖,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强烈的感染力和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而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②顺序求变。如果大家都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的顺序组材,你不妨采用倒叙或插叙;大家都先写主后写宾,以突出主的地位,你不妨先宾后主,这同样突出主的地位,等等。③方式求异。如果大家都用第三人称叙述,你不妨用第一人称甚至第二人称;大家以叙述性语言为主,你不妨以描述性语言为主,等等。④结构求活。记叙文结构要灵活多变,一波三折,曲径通幽。激起文章波澜的技法常见的有:一是抑扬法。是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二是悬念法。构成文章悬念的技巧一般为“起悬──垫悬──释悬”。可以用三处地点,或三个时段,或三个镜头,或三张照片,或三件物品,或三段经历……来组织全文,并配上小标题,如“童年”“少年”“青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等等,以避免平铺直叙。此外,还可以运用“误会法”“巧合法”等,以引起矛盾,增加波澜,从而深化主题。

议论类文章要特别注意论证求新。比较容易做到的方法:(1)举例新。举例的来源:①身边的新鲜事。②“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和各地电视专栏节目中所谈的内容。③《报刊文摘》每期第3版上的小故事。(2)引文新。引文来源:①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②报刊上的最新数据、资料。

第六篇 大题小做造句《4说 数》

4、说 数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准确、生动

2、培养科学精神

3、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把抽象内容说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美

教学方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数字情结的民族。有人统计,一部《唐诗三百首》,

嵌入数字的诗就有一百三十首之多。历代诗人以数字入诗更是随处可见,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将数字运用得出神入化,堪称数字妙用的典范。数字的背后,更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含义。它是记录人生的足迹。比如我们七岁背起书包进了学校的大门,十八岁庄严地宣誓成人。孔子还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这里的数字,成了人生中一道道里程碑,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普普通通的数字原来拥有这样多的寓意,是这么的有趣。那么数究竟是怎么来的?数又是如何发展的?数还有什么新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准确严谨、情致盎然的科学小品文——《说数》。(在黑板上书写课题)

“花甲重逢,还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二、体裁:科学小品是一种用通俗平实、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方便灵活适应面广,既可以“小题大做”,也可以“大题小做”。它可以在各学科之间纵横驰骋,甚至将自然科学、现实生活、社会科学联为一体。它融说理抒情于一体,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的醇郁。具有科学性、文学性、趣味性、通俗性的特点。

三、梳理结构

(1)、说明文的顺序一般有几种?

明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本文是什么顺序? 有何好处?

明确:逻辑顺序。(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 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一般读者的科学水平。

文章结构示意图:

自然数→ ( 正数 ) 、负数 → 零→ ( 整数 ) 、分数 ( 有理数 ) 、无理数→ ( 实数 ) 、虚数、复数→未来的发展。 教师总结:这张作者思路示意图其实就是数的发展史,作者是按数的发展史来安排行文结构、进行“说数”的。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样将这个“数”说得准、说得好的呢?他“说数”的语言都注意了些什么呢?首先我们从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特征角度把握文章的基本信息。(板书“准确性”)

四、分析文本(准确性、生动性)

(一)文章的准确美(是非抢答环节)

1、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错误。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2、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错误。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总结:“可能”与“恐怕”均是表示“估计、也许、大概”的副词。如果少了课本原文的这两个词,意思就变得绝对化,完全不容质疑了。在科学小品中,经常出现表示时间、范围、可能等的副词,如“往往”、“有时”、“一般”、“可能”、“绝对”、“根本”等。有时说话斩钉截铁,很肯定;有时话说得很灵活、有分寸。这些词恰恰显示了科学小品行文的严谨与准确。 板书:修饰限定词准确

3、整数、分数填满了整个实数轴。(错误。整数、分数只是有理数,实数轴上还有无理数。)

4、虚数和虚数轴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并没有实际的原型。

总结:两题都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那么我们在阅读科学小品时,要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

板书:信息提炼完整

5、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错误。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作者的概念明确,表述严谨。带负号的自然数不等于负数,两个概念有交集。)

6、(实数范围内)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概念限定范围不明) 板书:概念表述的明确

7、圆周率是无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像圆周率那样的数是无理数——可以顺推。)

8、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因而所有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不可逆推) 板书:注意逻辑推导的合理性 教师总结:科学小品文的作家们遣词造句时字字精准,句句严谨。那我们在提取文章信息时,也要注意修饰限定语、信息提炼的完整、概念表述的明确这几个方面,这样才能准确合理的把握文章基本信息。

(二)文章的生动美(小组讨论环节)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找出文章中生动有趣的描述并谈自己感想。

刚刚我们把握了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特征。做到这几点,仅仅是将“数”说得准了。科学小品不同于一般的科技说明文,除了讲求科学性、准确性之外,还得具备小品文的特征——即文学性、生动性。大家读完《说数》后,觉得它跟你平时所接触的数学课本一不一样?它是以平实说明为主,还是以生动说明为主呢?如果是生动说明,它又是怎样深入浅出、活泼生动的来说明事物的呢?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前后交流讨论,找出课文中生动有趣的描述并谈谈这种描述方式的好处。

2.教师明确增强文章生动性和说明效果的几种方式。可让学生诵读文中优秀文段或字句。

【第一种】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举例子:分数当然也有原型,例如三人分一个西瓜,每人得三分之一

用圆周率来说明无理数的特点 —“包含着无限的信息”

作比较:把圆周率无限的信息量与北京图书馆中藏书丰富但有限的信息量作比较做诠释: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离排列,然后再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

下定义: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

【第二种】 修辞方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拟人

【引用】文中引用两首小诗《圆周率》与《零赞》。前者用诗来咏圆周率,既贴切又文采斐然,使人感到意趣盎然。后者既突出了零的特点,又赞扬了像零一样虽然清贫却乐于助人的人。

【化用】如:“道是无理却有情”(原句:刘禹锡“道是无晴却有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原句:白居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比喻、拟人】A“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无理者,不进道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圆周率背了这么个恶名?”大题小做造句

B、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C、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

【第三种】表达方式:说明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描写。

描写:加入了分数和无理数以后,数学王国更扩大了,在零这位国王两边雁翅般排开的阵容就更加威武雄壮了.

抒情: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

教师总结:以上这些方法均给《说数》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的说明读起来情致盎然。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科学性与文学性并重,《说数》因而展现出独特的风采,成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小品范文。大题小做造句

【思考探究】抽象甚至是枯燥的数字在作者笔下为什么会成为形象而美丽的抒情对象?(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讨论后明确:⑴、数学符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数字的原型。而生活本身就是美的,生活的美决定了数学的美。⑵、热爱能发现美,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因为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才会去发现并感受常人难以认识到的美。⑶、自然科学家本身较高的文化修养使之能以一种文化的眼光去领悟科学,从而产生丰富而浪漫的想象。

板书:存在美/发现美/感悟美

教师补充小结:人们常把数学与计算机、围棋或理化相提并论,但专家指出,与数学最接近的学科很可能是音乐与诗歌,爱因斯坦就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诗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他自己就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创作者就是地质学家李四光,我国最优秀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等都是作诗的好手。科学是美丽的,更因为科学家们有一颗能感受美创造美的心灵。

第七篇 大题小做造句《怎样写文章》

转注:本文作者王梦奎同志系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梦奎同志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一名声名远播的文章家。《王梦奎文存》六卷以及他编的《怎样写文章》一书,展现了他作为文章家的风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文章大家在工作和写作实践中得来的经验之谈,对广大秘书工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文章写作十二题

作者:王梦奎

怎样写文章,这个题目很难讲。文无定法,文章之道,有许多是可体会而难以言传的。何况,写文章的人各有各的偏好和路数,‚文章是自家的好‛。因为是同行同业的,同甘共苦,我讲些个人的零星体会,共十二个题目,长短不一,有些意见,是感想式的,只能叫作漫谈。

一、文章怎样才算好

对写文章,历来有不同看法。有说是雕虫小技的,有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曹丕《典论•论文》),不管怎么说,文章总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反映着现实,也记载着历史。

写文章不是少数人的事,凡是知书识字的人,几乎都要写文章。决议和决定,报告和讲话,论文和专著,调研报告和政策建

议,乃至书信、公告、便条,以及手机短信之类,都是文章,只是体裁和载体不同。

研究室是参谋和助手班子,是以调查研究和文章写作为职业的。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期间,听河北省政府研究室的同志说,有一个顺口溜:‚研究室、体改办,拎个破包到处转,厚着脸皮蹭顿饭,写成文章没人看。‛我说这是表扬研究室和体改办。‚拎个破包到处转‛说明艰苦朴素、工作勤奋;‚厚着脸皮‛才能‚蹭顿饭‛,说明没有特权;‚写成文章没人看‛,可能是别人不爱学习,也可能是文章写得不好,只有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文章怎样才算好,也是见仁见智,不容易一两句话说清楚。甲认为好,乙可能不以为然;乙认为好,甲可能不以为然。这和个人欣赏偏好有关。

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把会议通知或者工作报告写成抒情散文和学术论文。

虽然这么说,对于什么是好文章,还是有共识的。文章的好坏,读者还是能分辨的。经过千百年筛选淘汰而保留下来的优秀作品,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像《古文观止》中的许多文章,《唐诗三百首》中的不少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长久流行而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古人讲义理、考据、辞章。义理就是讲道理,有见解;考据就是材料要准确;辞章就是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这涉及文章的语言、章法和风格等许多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笔要好。

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说:‚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词章问题。现在许多文件的缺点是:第一,概念不明确;第 二,判断不恰当;第三,使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第四,不讲究词章。看这种文件是一种大灾难,耗费精力又少有所得。一定要改变这种不良的风气。做经济工作的同志在起草文件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准确性,还要注意鲜明性和生动性。不要以为这只是语文教师的事情,大老爷用不着去管。‛还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判断的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这里所讲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以及逻辑和辞章问题,都是些好文件和文章的根本要求,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阐明调查研究和思维过程的很经典的观点。这里所批评的现象,现在也还普遍存在。

可以说,好文章的要求,是正确的健康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统一,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文章不仅要有内容方面的追求,也应该有形式方面的追求。

文章的风格与流变,和文章内容、时代精神息息相关。文章内容是否正确取决于立场、见解和知识,首先是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对中央精神的把握。思想僵化,没有见识,内容贫乏,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这里我着重讲的,是表达形式和文风方面的问题,而不是内容方面的问题。

二、写作是技巧也是艺术

文章首先内容要好,这是毫无疑问的。形式也很重要,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表现形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而不讲究内容,但不讲究形式也不行。文章的起码要求是达意,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如果不能准确遣词造句,连达意也做不到。文章写作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要像重视文章内容一样重视文章的形式。

中国有重视文章写作技巧的传统,名篇佳作代有流传,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能够长久流传的,都是好的内容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文章。赋和骈体文是极其讲究写作技巧的,虽然后来浮华靡丽走到极端,内容空洞而徒具形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衰落了,但讲究写作技巧的精华之处还是应该肯定和继承的。旧体诗能够长久流传不衰,和完善的表现形式有关。新体诗至今没有被大多数人所喜爱,没有找到完美的表现形式是重要原因。

中央一贯重视文章写作,1951年2月,毛泽东主持起草《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中的文字缺点的指示》,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当天发表经毛泽东修改的社论:《正确的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1958年1月的《工作方法六十条》(大多数条款是毛泽东所写,个别条目是刘少奇所写),其中有好几条是专讲文章和文件写作的。第四十七条说:

‚中央各部、省、专区、县三级,都要培养‘秀才’。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才’。这些人要较多的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1996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公文是文章的一种,对工作正常运转有重要意义,比其他文体的写作相对容易,但有些人还是不大注意。

写作不是少数舞文弄墨者的事,许多工作都离不开写作。不仅文学作品要重视写作技巧,理论文章、调查研究报告、会议文件和讲话,各种体裁的文章也都要讲究写作技巧。讲究不讲究,技巧的高下,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现在由于对中国文化的基础训练不够,不少人文理不通,‚写手‛更成了稀缺人才。不少高中甚至大学毕业生,写不出通顺的文字,甚至连封信也写不好。有些做研究工作的青年人,学问和见解不错,但因为文章写得不好,不善于表达,不能尽展其才,是很可惜的。好几个部长向我反映,现在最缺的,是懂业务,文笔又好,能写点东西的人。

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观察和认识没有止境,文章内容没有止境,对于写作技巧的追求也没有止境。文章从题材、体裁到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经常琢磨各类文章的写法,把写好文章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