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很少的成语

时间:2021-10-29 13:22:23 初中作文范文

第一篇 认识很少的成语《形容稀少的成语大全》

1、渺无人烟:一片渺茫,没有人家。

2、沅江九肋:传说中产于沅江流域的异龟。用以比喻稀少或难得的人才。

3、人迹罕至:罕:少。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4、路绝人稀:指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5、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6、寥寥无几: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7、门可罗雀: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8、词清讼简:词讼清简。指狱讼稀少,政事清闲。

9、寥若晨星:寥:稀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0、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11、地旷人稀:地方大,人烟少。

12、灯火阑珊:阑珊:零落,稀疏。灯火稀少。比喻冷落寂寞的境况。

13、异卉奇花: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东西。

14、寥若晨星:释义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5、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16、寥寥无几: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17、月朗星稀:皓月当空,星星稀少。

18、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19、世所罕见:在世界上都很少有看到过,说明非常稀少。

20、路断人稀: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21、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22、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23、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www.suibi8.com)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24、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25、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26、路绝人稀:路被隔绝,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27、门可罗雀:罗:张网捕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28、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29、落落晨星:落落:稀疏的样子;晨星:早晨天空中的星星。比喻非常稀少。

30、稀稀拉拉:稀少疏落,形容对自己要求不严,随随便便。

31、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32、寥寥可数: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33、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34、寥若晨星:寥:稀疏。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35、囤积居奇:囤、居:积聚;奇:稀少的物品。把稀少的货物储藏起来。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出卖,牟取暴利。

第二篇 认识很少的成语《形容非常重要的成语大全》

1、忙里偷闲:在忙碌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别的不关重要的事,或者消遣。

2、多端寡要:端:头绪;要:重要。

3、兹事体大:这件事性质重要,关系重大。

4、重中之重:重要之中最重要的事物或事情,形容某件事或事物非常重要。

5、秉要执本: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6、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7、举要删芜:要:主要部分。芜:杂乱。选取重要的,删除杂乱的、没有条理的。多指写文章时应抓住重点。

8、经国大业:经国:治理国家;大业:伟大的事业。极言文章有重要作用。

9、官轻势微: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10、投闲置散:投、置:安放;闲、散:没有事干。指安排在不重要的职位或没有安排工作。

11、高文典册: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12、百年大计: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13、非同小可:小可:寻常的。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14、不可或缺: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

15、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16、分守要津:要:重要;津:渡口。分别把守交通要道。

17、无关紧要: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18、不识时务:时务:当前的形势和潮流。指不认识当前重要的事态和时代的潮流。现也指待人接物不知趣。

19、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20、金匮石室: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21、争长论短:长、短:指是与非。争论谁是谁非。(www.suibi8.com)多指在不大重要的事情上过于计较。

2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23、非同儿戏: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闹着玩的。

24、要言妙道: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25、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26、处高临深: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27、无可比拟:比拟:比较。没有可以相比的。

28、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29、至关重要:关:关键。相当的重要,在要紧关头是不可缺少的,比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时的关键点。

30、大功告成: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31、事关重大:事情关系着大局,非常重要。

32、窃据要津: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33、大本大宗: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34、有眼无珠: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35、不关紧要: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36、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

第三篇 认识很少的成语《形容积累的成语大全》

1、聚沙成塔:聚细沙成宝塔。原指儿童堆塔游戏。后比喻积少成多。

2、积羽沉舟: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积德累善:积累德行与善事。

4、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5、旷日累时:累:积累。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6、种学绩文:种:栽种,引申为培养。培养学识,积累文才。

7、积财吝赏:吝:使不得。尽管积累了很多财富,却舍不得赏赐给下属。形容非常吝啬。

8、聚少成多: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9、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0、铢累寸积:犹言一点一滴地积累。常形容事物完成之不易。

11、积水成渊:比喻积小成大。

12、祸因恶积:遭受灾祸的因素是罪恶的积累。指坏事做多了便会招致灾祸。

13、福生于微:福:福分;生:产生;微:古代长度单位,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福分产生于极微小因素的积累。

14、积善余庆: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15、积德裕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16、积水成渊:渊:深水潭。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17、生众食寡:众:多;寡:少。生产的多,消费的少。形容财富充足。

18、现买现卖:临时买来再贩卖出去。比喻平素没有积累,临时从这里学,又到别处去传授。

19、铢积寸累: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20、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1、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22、积德浴浚后:指积累德行,则后世昌盛。

23、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24、积小致巨: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

25、聚沙成塔:把细沙堆积成宝塔。比喻积少成多。

26、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7、鸿毳沉舟:毳:鸟兽的细毛。鸿雁细毛虽轻,(www.suibi8.com)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28、跬步千里:跬步:半步。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持之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29、寸积铢累: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30、众少成多:犹积少成多。指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31、土穰细流:土壤:泥土;细流:小河。比喻细小的事物。也指事物虽甚细微,但不断积累,即能发挥巨大作用。

32、寸积铢累:点点滴滴地积累。

33、积铢累寸: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34、众毛攒裘:攒:聚;裘:皮衣。聚集许多小块皮毛,能够缝成一件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35、积德累仁:积累功德与仁义。

36、积德累功:积累仁德与功业。

37、累足成步: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38、积微成著: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39、累土聚沙:比喻积累收聚。

40、积金至斗:北斗星。堆积起来的金子能触到北斗星。比喻积累的财富极多。

41、硕果累累: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42、杂学旁收:杂:多种多样的;旁:广泛。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地积累知识。

43、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第四篇 认识很少的成语《成语错用的十种类型》

中考成语题错误设置的十种类型

1.望文生义

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喻义或引伸义。如:

“破釜沉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比喻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凤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实际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猫鼠同眠”即不是表示化敌为友,也非表示宽大胸怀,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危:正直,不能理解为“危险”。

“三人成虎”是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清除刻错了的字。“不刊”可更改,不能理解为“刊登”。

“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训:准则,不能理解为“教

训”。

“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不能理解为“不可理解”。

“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不能用来理解为“人格低下”。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可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假”是“借”,不能理解为“请假”。

“吊民伐罪”指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不能理解为“治老百姓的罪”。

“细大不捐”指小的在的都不能抛弃。捐:抛弃,不可理解为“捐款,捐献”。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可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

“因人成事”拽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因:依靠,不可理解为“因为”。

二 用错对象

很多成语,在具体的使用对象上(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用错对象。如:

“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用于一般群众。

“藕断丝连”只能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不能形容文艺作品。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不指其他年龄。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修饰刻苦学习。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技巧胜过天然,不能指自然本身。 “萍水相逢”指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耳提面命”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师长对弟子,殷勤恳切的教导。用于朋友之间不恰当。

“比翼双飞”比俞夫妻恩爱,朝夕相处。出比喻互相团结,共同前进。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不能只用于男的。也不能只用于女的。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不可用于别的职业。

“破镜重圆”比偷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可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能理解为“升官发财”。

三 褒贬颠倒

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在使用时如果不注意与全句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褒贬失当。

“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不能用在好的方面。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坏风气的创造者。贬义词。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词。

“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化人或参加文化活动。贬义词。

“好人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贬义词。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的盘算。贬义词。

“党同伐异”指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派别之间的斗争,后泛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贬义词。认识很少的成语

“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了。贬义词。

“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义词。 “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的出来。贬义词。 “倾巢出动”指出动全部力量。贬义词。

“粉墨登场”指装扮好了,登场演戏。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贬义词

“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充足,说个没完。贬义词。 “夸夸其谈”指浮夸的不切实际地乱说。贬义词。

“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不能用在坏的方面。

“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褒义词。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四 修饰失当

成语一般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的隐含义和句子语义重复。如:

“生灵涂炭”中“生灵”就是“百姓”的意思,如说成“……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就与前面的“人民”重复。 “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就不能说“一场南柯一梦”。

“一位莘莘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再出现修饰语“一位”就会造成语义上前后矛盾。

“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被”字多余。

“孑然一身的单身汉”,“孑然一身”指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与后面的“单身汉”重复。

“显得相形见绌”,“相形见绌”本身含有显得的意思,前面的“显得”多余。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当务之急”有目前的意思,

第五篇 认识很少的成语《关于眼界的成语及解释》

关于眼界的成语及解释

【大知闲闲】:知:通“智”;闲闲:广博的样子。指才智极高的人知识渊博,眼界深远。

【放眼世界】: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放眼乾坤”。

【观于海者难为水】:看过海的人,对一般的江河学觉得不值一看了。形容见的世面大,眼界高。

【豁人耳目】:开扩眼界,使耳目清新。

【井蛙醯鸡】[jǐng wā xī jī]:醯鸡:昆虫名,即蠛蠓[miè méng],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少所许可】:对人对事,很少中意、赞许。常指人的眼界高。

【手高眼低】: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爽心豁目】:心神爽朗,眼界开阔。

【天外有天】: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

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小眼薄皮】:比喻眼界小,爱贪小便宜。

【眼高手生】:眼界高但能力低。

【眼高于顶】:眼界高过头顶。比喻眼光锐利,识别能力非常高强。也比喻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眼高于天】:眼高:眼界很高。眼界高过天。比喻眼界极高。也比喻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坐井窥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关于眼看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傲睨万物】: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傲睨一切】: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目空一切,什么都瞧不起。

【触目如故】:触目:目光所及。故:旧的,过去的,本来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过去的老

样子。

【从容指顾】:指:手指;顾:眼看。动作和眼神十分沉着冷静。形容行动迅速而又从容。

【大厦将倾】:高楼大屋,眼看就要倒了。比喻即将来临的崩溃局势。

【大眼瞪小眼】:大眼看着小眼,没有解决的办法。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

【耳闻目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耳闻目击】:击:接触。亲自听说,亲眼看见。

【耳闻目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耳闻目览】: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耳闻眼睹】: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耳闻眼见】: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贵耳贱目】:重视传来的话,轻视亲眼看到的现实。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活形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同“活龙活现”。

【活眼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同“活龙活现”。

【看生见长】: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某人非常熟悉。

【满目荆榛】[mǎn mù jīng zhēn]:荆:荆条,灌木。榛:树丛。满眼看见的都是荆条和树丛。形容十分荒凉萧条的环境。

【目睹耳闻】:睹:看见;闻:听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目击耳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目见耳闻】: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目空四海】:四海:指全国各地。眼看四海之内皆空。比喻目中无人、狂妄或自负之甚。

【生龙活现】:犹言活龙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很多眼看着,很多只手在指着。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睚眦之恨】[yá zì zhī hèn]: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恨。比喻极小的怨恨。

【睚眦之私】: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眼看人这样的私怨。比喻极小的怨恨。

【睚眦之隙】:睚眦:发怒时瞪眼睛;隙:嫌隙。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嫌隙。比喻极小的怨恨。

【睚眦之怨】: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

【一览全收】:览:看。一眼看去,所有的

第六篇 认识很少的成语《常见成语误用解析60句》

1.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独树一帜,指独自开创出的特色,使用正确]

2.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当仁不让,面对应该做的事情,就应勇敢承担,决不退让,强调个人行为。用于两个人分别得奖,不合语境]

3.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百里挑一,形容十分出众,不能形容人才缺乏。改为凤毛麟角]

4.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一般指书籍、珠宝或工艺品,不能用来指夜景观建设,不看对象]

5.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多用于狡辩,含贬义,不能形容选手们的辩论]

6.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儿当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之内活动,不合语境]

7.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讳莫如深,紧紧隐瞒,用法正确]

8.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杀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此处与句意不符,改为又吃回头草]

9.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咄咄逼人,指很有气势,用法正确]

10.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12年之久。[惨淡经营,费力辛苦,用法正确]

11.千年杜鹃王是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在马岗子海拔2160米处发现的,树围达175厘米,鲜为人知。经专家鉴定,其树龄已在900年以上。[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不合语境,因为已经被发现了,就不能说鲜为人知。改为无与伦比]

12.他们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脱颖而出,指人。不看对象]

13.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摧枯拉朽,指破坏力。不看对象,也不合语境]

14.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

受美国的生活。[走马观花,不做状语,不合语法。改为身临其境]

15.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抛砖引玉,只能谦指自己,不能说别人,不看对象]

16.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难以释怀。[难以释怀,指怨恨或隔阂,不明词义,改为难以忘怀]

17.我们不要被眼前这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所吓倒,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毕其功于一役,就一定能把这部机器装上车。[毕其功于一役,指一次性搞定,跟前面的齐心无关,跟后面的意思重复。可以改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18.我不是笼统地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适当地使用方言,能够使人物形象鲜活,乡土气息浓郁;我只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文学作品中滥用方言,因为方言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分青红皂白,指处理事情不分真假是非,不指使用方言。改为不管三七二十一]认识很少的成语

19.昨天早晨,我和多年失去联系的小刘在街上不期而遇,开始都觉得面熟,却不敢相认。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啊!当彼此叫出名字后,他笑着说。[大水冲了龙王庙,指一家人或同行之间发生了冲突,不指彼此之间互不认识]

20.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白头如新,特指夫妻感情愈老弥笃,人老了,感情还像新婚时一样]

21.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谈笑自若,指在危险状况下故作镇静,不合语境]

22.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高山仰止,指对品行高尚人士的敬佩之情,不明词义]

23.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屈指可数,指为数不多,跟前面蓬勃发展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24.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摩肩接踵,指人数众多,不明词义,改为摩拳擦掌]

25.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养虎遗患,指敌人,不指自身缺点错误,不看对象]

26.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诚惶诚恐,感到十分惶恐害怕,跟前面的沉着不是一个层面的反向,不合语境。改为惊慌失措]

27.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不认为对,不合语境。改为不以为意]

28.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融会贯通,指透彻理解,完全明白,不明词义,改为水乳交融]

29.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并恰如其分地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断章取义,形容片面理解人家诗文,贬义词,不分褒贬]

30.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忍无可忍,指奋起反抗,不是承认服输的意思,不合语境]

婴儿期,古人称为孩提,比如在《孟子•尽心上》有记载: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年岁稍长,可以称作黄口,有古话云黄口小儿,不足信焉,就是说,三到五岁孩子的话多是信口而发,没什么逻辑和事实根据。

八岁以前稍懂事的孩子处在垂髫之年,因为在儿童时期,孩子可以不束发,任由头发下垂。过了八岁,儿童的头发束成一髻,因此,这时期又被称作束发。

豆蔻年华,多时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孩,而到了十五岁,因女子到了行笄礼之年,所以又称为笄年。

男子到了二十岁,可以称作弱冠,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男子要行加冠礼以表示成年,考虑到那时的男子身体尚弱,故称弱冠。

曹植在诗中写道: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一般认为,结发是初成年的别称,此时的年龄约处于22~26岁,应该属于男女青春飞扬的时期。

因一句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所以,三十岁又称为而立之年。

人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因此,不惑、知命就成了这两个年龄段的别称。

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个循环,所以称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

古人寿命少于今人,因此,到了七十岁后,就可以称古稀之年,活到八九十岁的老者,就有幸称作耄耋(mào dié)老人。

高寿者能活到一百岁的话,就要称为期颐(ji yí)。

31.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不屑一顾,即不理睬,正确]

32.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火中取栗,指费力不讨好,跟冒险无关]

33.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在劫难逃,指好人躲不过生活中的灾难,不指食品,不看对象]

34.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少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少纵即逝,指机会,不指脸谱变化,不看对象]

35.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弄巧成拙,把好事变成坏事,不合语境,改为适得其反]

36.我始终没来得及按照总编的要求修改这个剧本,几年来我一直耿耿于怀,深感有负他的嘱托。[耿耿于怀,因怨恨或负疚记挂在心难以忘怀,正确]

37.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每况愈下,又叫每下愈况,指事情越来越糟糕,不指交通事故,不看对象]

38.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无出其右,没有比这更好,褒义词,不分褒贬]

39.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短小精悍,既指文章,又指人,两用成语,正确]

40.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慷慨解囊,指做好事帮助别人,不合语境]

41.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磨洋工,指做事情不出力,消磨时间,不合语境]

42.随着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许多下岗职工坚信山不转水转,自立自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位置。[山不转水转,比喻事情总有出路的,正确]

43.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差强人意,指勉强还能使人满意,不是贬义词,不分褒贬]

44.对曾经纵横中国500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纸醉金迷,指生活,不指院落,不看对象]

45.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否则表明下文要谈的是言之无物,而败絮其中则说明还是有物的,所以不合语境]

46.十运会上,除东道主江苏是最大的赢家外,山东和浙江也风头很劲,他们是当仁不让的中国体育的强者。[当仁不让,不作定语,用在这里不合语法]

47.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信手拈来,不带宾语,用在这里不合语法]

48.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因人成事,是一个贬义词,指自身没本事,通过他人帮助取得成功,不分褒贬]

49.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贷款消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寅吃卯粮也成为一种时尚。

[寅吃卯粮,是超前消费的意思,但它是一个贬义词,不分褒贬,不合语境的]

50.自从开通网上追逃以来,那些潜逃犯就无处遁形,在劫难逃,纷纷落入法网,等待他们的将是正义的审判。[在劫难逃,应指正面人物,不能指潜逃犯,不分褒贬,不看对象]

51.他的书法作品若论美观,潇洒,胜过前人,可谓独树一帜。[独树一帜,指自己独立门派,这个句子讲的是作品特色,宜用别具一格。说郑板桥,说苏轼,他们的书法可以用独树一帜]

52.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投资理念,主旨是强调分散风险。[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告戒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运用正确]

53.孙伯渊知道马宝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另谋发展。[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指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正确]

54.法新社的报道称,20年的经济改革让许多中国人的钱包变鼓了,但同时也使不少迷信习俗卷土重来。[卷土重来,指人,褒义词;东山再起,指人,也可以指企业,贬义词,本句改用死灰复燃]

55.刚刚过去的一个星期,杭州的文化大事接踵而至:中国科学院院士访问母校的身影刚刚离开,站在世界男高音领域顶端的歌唱家又在杭州大剧院引吭高歌。[接踵而至,指人,不看对象]

56.进入高三,重重书山,滔滔题海,试卷永远做不完,简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弄得学子们身心俱疲。[按下葫芦浮起瓢,形容忙得应付不过来,正确]

57.今天的西湖仿佛通晓人意,宛若一位淡妆浓抹的少女,将她最亮丽的一面展现在了游客面前,让人倍感爽心悦目。[淡妆浓抹,指多个人的打扮,不能同时用在一个人身上,指一位少女,错误,不明词义]

58.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中设立了一个栏目叫《每周质检报告》,该栏目每周将有关部门对各类产品的质量抽检结果公布出来,使假冒伪劣产品原形毕露。[原形毕露指人,不看对象]

59.山雨欲来风满楼,虽然他人还没走,但是他要调动的消息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山雨欲来风满楼,指革命爆发前的紧张局势,不合语境]

第七篇 认识很少的成语《成语大全》

具体教法简介——

一、导入的方法。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首要的一环。

很多教师非常重视新课“导入”的改计,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力求使导入自然、合理,符合学生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

导语设计的一般方法如下:

1、悬念导入法。

教师精心设计一个紧扣学生心弦的情境或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欲罢不能,顿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然后自然引出所讲内容。

2、抒情导入法。

开讲前以饱满的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通过朗读、讲故事等简短形式,先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平稳转移到所讲内容上来。

3、诱思导入法。

这种导入一般采取“设问”的方式,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探求答案,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4、类比导入法。

有的新课与己学课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由此及彼,产生迁移,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5、励志导入法。

讲述古今中外有志之士的成才经历,或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或采用名人轶事、格言、警句等形式导入新课。

6、目标导入法。

其特点是开门见山,点明课题,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然后自然进入“达标”教程。

7、音像导入法。

有些课文,用录像、影片、图片、录音等导入新课,令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

8、实例导入法。

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与实践中的素材作引子,不仅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

9、提问式导入法。

所提问题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忌搞“是不是”、“对不对”式的简单化提问。

二、提问的方法。

l、引趣法。

这种提问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

2,诱发法。

通过一个实验,一次演示,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等,阐发一个道理或结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发散法。

即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4、引申法。

设计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破疑明理。

5、联系法。

即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践经验,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6、分解法。

即采用化整为零、分解难度的办法,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给学生“辅台阶”,便于学生回答。

7、破题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解读课义的“钥匙”,以课文为突破口,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8、探究法。

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探究性设问,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三、启发的方法。

启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激疑启发。

其要点是在“无疑处生疑”,从而使一堂课沿着“无疑一一有疑一一无疑”这样一条“波浪式”的思维路线前进。 激疑启发适用于课题导入和讲课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分解启发。

每节新课的教学内容都可以把知识分解为学生已知的、半知的和未知的三部分:

己知的知识一一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半知的知识一一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索求结论;

未知的知识一一由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

分解启发适于讲授密集知识内容时。

3、设问启发。

根据教材的逻辑关系,可以把讲授内容组织成环环相扣、发人深省的“问题链条”,逐一提出,让学生回答,从而不断地诱发学生思考。

当学生把这一“问题链条”弄清搞懂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

根据教学需要,有时这一连串的问题也可由教师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只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思维线索,指明思维方向。 讲授逻辑性强且逐层加深的教材内容时,适于用设问启发。

4、反面启发。

对于学生反复出现的错误,教师可针对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跳陷阱”,以暴露问题。 在学生“碰壁”和“跌跤”后,再用事实使他们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原来错了,错在哪里?该怎么纠正? 纠正学生常犯的顽固性错误、澄清似是而非的问题,用此法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类比启发。

是在立足于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同类知识归纳整理,突出两类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启发学生认识规律、区别异同、变未知为已知的一种启发方法。

当抽象深奥的知识的性质与某一浅显事物的性质有相似之处时,可用此法使问题直观化和简单化。

6、对比启发。

有些知识易于混淆,采取对比的方法容易弄清它们的本质差异,从而启发学生分清异同点。

7、比喻启发。

即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用打比方或举出通俗易懂例子的方式,来讲述抽象难懂的知识。

突破教学难点时,此法可以深入浅出地说明其道理。

8、演示启发。

即通过实验演示,启发学生获取有关知识。

演示启发适用于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而妨碍他们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时使用。

9、操作启发。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实践,既启发学生掌握某些科学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10、情境启发。

给学生创设学习某种知识的特定情境,使之身临其境,增加感性认识,进而引发思考。

1l、图示启发。

运用图示启发学生思维,无论是讲解概念、法则、定律,还是讲解应用题,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语言表达的方法。

教学语言的表达方法复杂多样,最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说明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某问题的含义、原因、理由、结果等解释清楚,或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出来,通常采用此

法。它可分为诠释说明、分类说明、比喻说明、举例说明和图表说明等。

2、论证法。

通常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论断的正确性或不正确性时运用该法。

3、推导法。

通常在根据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定律等,经过演算和逻辑推理而推求新结论时运用该法。

4、联系法。

在使理论与实际、本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未学的知识与已经掌握的知识之间彼此接上关系,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时,采用该法。

5、比较法。

在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似的或不同的事物、概念等联系起来辨别其异同时,运用该法。

6、强调法。

在授课中,当某一重要的知识或问题,要提醒学生特殊注意时,采用该法。

7、提问法。

即使用疑问句式或设问语气,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

8、委婉法。

在课堂上,有些话不直言,而是通过迂回婉转的方式去说。

9、借助法。

为了说明某一问题,借助其它事物、实物、理论、概念、词语等,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10、综合法。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把两种或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综合使用,这种方法,称之为综合法。

五、结尾的方法。

l、归纳式结尾。

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本节所讲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2、回应式结尾。

所谓回应,是指与教学的起始阶段提出的教学目标相呼应。

3、发散式结尾。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另起波澜,发散开去,引发学生广阔的思考,这种结尾方式一定要讲究自然熨贴,运用得好,可以诱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但不要搞成画蛇添足。

4、迁移性结尾。

提供与讲授内容相仿的训练材料,让学生举一反三,在新的训练中巩固新知识,并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5、推测式结尾。

有些课文是言已尽而意无穷,在讲读结束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推测性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6、延伸式结尾。

根据讲授内容,将学习任务适当延伸,既有助于本课的学习,又能将课内学习拓展到课外。

7、悬念式结尾。

有意设立悬念,使学生急于得知下面的内容,能起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的功效。

8、铺垫式结尾。

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课后进行认真复习,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六、练习题设计的方法。

1、迁移型练习。

在讲过例题之后,仿照例题的形式,稍作更换,另拟题目,让学生练习,以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2、诱导型练习。

进行新课前,估计学生会碰到的困难,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些诱导性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得到启示,减少理解新知的难度。

3、发散型练习。

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探求不同的解法,这种练习,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好处。

4、对比型练习。认识很少的成语

对一些貌似质异问题,学生在解题时,稍有疏忽便会发生错误。为区别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教师可设计对比型练习。

5、题组型练习。

将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设计成题组,让学生集中练习,使学生从练习中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规律,进而强化所学知识。

6、纠错型练习。

建立纠错作业,要求学生抄出做错题,划出出错点,注明出错因,写出正确答案。

7、探究型练习。

布置有探究价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课下查资料、搞社会调查、问老师、与同学合作攻关等方式,来培养学生探究性自学能力。

8、综合型练习。

在单元或期中、期末复习阶段,注意设计些综合性的题目,尽可能多地覆盖已学知识点,使他们通过综合练习,发现漏洞,及时补救,并通过综合训练,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七、板书的设计方法。认识很少的成语

板书讲究内容美、结构美、书写美,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需要,板书设计要别具匠心: l、线索式。

这种板书是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发展流程而设计的,它能清晰地展示作者的思路。

2、阶梯式。

这种板书状如拾级而上的阶梯。这能形象地表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以及层次间的递进或递升关系。

3、总分式。

这类板书往往是教学内容的外显形式。呈“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或“总——分——总”结构的教学内容,适于用总分式板书。

4、图表式。

把教学的内容要点,科学地填入设计的表格中,能起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作用。

5、提纲式。

编写所讲内容的结构提纲,以提纲作为板书内容。

6、对比式。

通过对比分出异同,有利于认识共性与个性。

对比的方式主要有:概念对比、正反对比、交叉对比、纵向对比、横向对比等。

7、图示式。

就是在板书中,辅之能代表一定意义的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方案图形的板书方法。它的特点是形象、美观。

8、标题式。

即把所讲内容各部分的标题(包括小标题),作为板书内容。

(二)、基本教法简介:

一、讲授法。

l、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2、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有五种:

①、讲述。

侧重于生动形象地描绘某种事物、现象,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和概念,并从情绪上受到感染。

②、讲解。

主要是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概念、定理和原理等,进行较系统而严密的解释或论证。

③、讲读。

通过师生双方诵读来讲解教材。

④、讲演。

教师就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有理有据首尾连贯的论说,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动。

3、运用讲授法的要求:

①、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观点正确,概念准确,对学生有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

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要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③、讲授的语言要清晰、鲜明、洗炼、准确、生动,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快慢适度。

④、讲授要适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谈话法。

l、谈话法又称问答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新知、巩固旧知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谈话法的具体形式有三种:

①、为传授新知的谈话。

一般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或根据对眼前事物的直接观察,经过积极思考作出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知。

②、为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而进行的谈话。

教师根据学生已学过的教材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借以巩固和检查旧知识。

③、指导性谈话。

指在教学活动开始或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出要求的谈话。

3、运用谈话法对教师的要求:

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拟好谈话提纲。

②、提问要适合学生程度,有启发性和连贯性,问题的表述应明确易懂,便于理解。

③、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言,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④、谈话结束,要进行及时的激励和公正的评价。

三、演示法。

1、演示法是指教师出示各种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2、演示的种类,根据演示材料的不同,可分为:

①、图片:图画、挂图、地图、图表的演示;

②、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

③、实验演示;

④、幻灯、录音、录像、教学电影、电脑模拟的演示等。

3、运用演示法的要求:

①、服务于教学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有明确目的。

②、要尽可能地使全体学生用多种感官感知演示对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③、演示要和教师的讲解和谈话相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使演示的事物与书本知识的学习密切结合起来。

四、欣赏法。

1、欣赏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借以陶冶高尚情操,培养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