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遭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时间:2021-10-27 18:09:17 节日作文

篇一:《1 对周遭环境和事物产生好奇心》

1 对周遭环境和事物产生好奇心,透过各种感官探索认识对象和事物

~ 儿童透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探索周遭环境和事物。

2 认识主要的颜色、形状,能分辨大小

~ 儿童懂得利用数学语言,包括颜色和形状名称、对象大小等来描述日常所见的事物。

3 认识10 以内的数数、数量,并能把对象依颜色、形状、大小等分类或配对

~ 儿童认识1~9 的数数和数字,能数数量10 以内的物件。

~ 儿童从一堆对象中按其中一项特征,如颜色、形状或大小等,拣出相同的配对或分类放在一起。 ~ 儿童能比较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点和主要差别。

4 对科学学习有兴趣,能观察日常接触事物的变化并做出简报

~ 儿童能分辨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

~ 儿童明白空间、方位的意义及关系,能区分上、下、前、后等,能将对象按指示放在正确的位置。 ~ 儿童按长度将对象比较、分类,并认识高矮、阔窄、厚薄等概念。

~ 儿童透过利用常见的容器玩水,分辨空、满等概念。

5 能从日常生活中理解时间、空间、长度、容量等和有关的概念

~ 儿童有兴趣到自然角进行活动,透过实际操作、研究,寻求答案,并作简单记录。

~ 儿童对日常接触事物的变化有兴趣,例如观察对象在水中的浮沉,并作口头简报。

6 能把对象分类、比较、排列、序列

~ 儿童将对象比较,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例如儿童把物体按模式序列、按高矮大小排列等。 7 能应用数学知识,以多种形式组织及表达探究、调查的结果

~ 儿童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如数数、数量的差异、分类、组合等,以口头、数字及图像等形式组织及表达活动探究、调查结果。

8 能从已有的概念或经验对各事物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

~ 透过活动设计或生活处境,儿童在操作和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辨和推理来认识事物的关系,如相同、不同、改变和因果。

9 能运用数数、数字、运算、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儿童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数、数字、数量、运算,如电话号码、购买物品的数量、一堆对象的数目、买卖等。

~ 儿童透过比较、分类、配对、排列等方式并结合适当的数概词汇来描述或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 ~ 儿童掌握10 以内加、减的概念,并在游戏和日常生活处境中应用出来。

10 能订出简单的计划以进行研究和建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记录和评估

~ 儿童能订出简单的计划,如采用的材料和进行的方法,透过实际观察、操作、尝试,寻求答案建构知识,并于活动后作简单的记录及评估活动的结果和成效。

认知发展 4.1 思维能力 4.1.2 解难和创意思维

发展特征

1 能辨认常见的对象和事物,说出其名称

~ 儿童依从名称指出不同的实物 / 图片,如实物汽球及图片汽球。

2 愿意尝试新事物

~ 儿童对新事物表现好奇,并乐意进行操弄和研究。

~ 儿童运用感官感知新事物,有好奇心,具求知欲。

3 能按程序做事情

~ 儿童借着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安排事物的顺序或推理事物发生的先后次序,如取玩具→玩玩具→把玩具放回原处。

4 能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特性

~ 儿童运用感官,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的特性,并按其特点进行比较、分类。

5 在活动中,会留意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

~ 儿童会提出‘为什么’类的问题。

~ 儿童在操弄和探索的过程中会提出疑问或意见,并注重事情的因果关系。

6 能够随机应变,提出不同的意见,尝试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 在日常生活中,当面对难题时,儿童会想出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去处理。

~ 儿童能随机应变,因应不同的情境、时间、人物等,提出意见,处理事情。

7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比较和分析事物

~ 儿童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观察细致,懂得找出对象、材料的特点,并能从不同的观点角度去比较和分析事物。

如有需要,儿童懂得选用适当的资源、工具,例如利用天秤比较对象的重、轻。

8 在学习活动中,愿意进行探究,有计划地解决问题

~ 儿童主动探索,能做出简单的计划进行研究和建构知识以解决问题,寻求答案。

9 能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 儿童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有步骤和计划地对事物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 儿童能对新事物提问题和建议。

10 能表达独特的意见,运用创意和想象力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 儿童想象力丰富,联想力强,能用语言或图像清楚表达独特的见解,并能运用创意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

篇二:《认识自我二课后习题答案》

认识自我(二) 课后习题

完成!7题正确,4题错误重做

1、 对于兴趣爱好,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一个人的兴趣与情绪联系紧密,如果对某件事没兴趣,影响情绪,不如不做

B、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这种兴趣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C、兴趣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可以在学习、实践中培养

D、当一个人对某件事物充满兴趣时,就会密切关注、积极研究该事物,因此兴趣是活动的原动力

错误 正确答案A

2、 每一种职业都对从业者的性格品质提出了特定的要求,要适应这一职业就需要具备相应的性格特征。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

3、 霍兰德的职业六边形理论不包含以下哪种兴趣类型?

A、社会型

B、常规型

C、技能型

D、研究型

错误 正确答案C

4、 以下关于职业兴趣的说法,错误的是:

A、职业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B、职业兴趣是客观的

C、职业兴趣可以培养

D、职业兴趣是自我认知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

5、 喜欢用手或工具制造或修理东西的人,属于霍兰德六种兴趣类型中的哪一

种?研究型 艺术型 常规型

A、研究型

B、艺术型

C、常规型

D、实用型

错误 正确答案D

6、 喜欢处理信息或观点、探索和理解事物、研究那些需要分析和思考的抽象问

题的人,属于霍兰德六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A、研究型

B、实用型

C、企业型

D、社会型

正确

7、 喜欢创造和自我表达、喜欢艺术的人,属于霍兰德六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A、研究型

B、艺术型

C、社会型

D、企业型

正确

8、 喜欢帮助别人、与人合作的人,属于霍兰德六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A、企业型

B、常规型

C、社会型

D、艺术型

正确

9、 喜欢固定、有秩序的活动,喜欢组织和处理数据的人,属于霍兰德六种类型

中的哪一种?

A、常规型

B、实用型

C、研究型

D、企业型

错误 正确答案 A

10、 兴趣可以促进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更充分地发挥才能。你认为这种说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

11、 通常,我们会用( )个字母来代表( )种兴趣类型,由此组成“霍兰德代码”。

A、3,3

B、6,3

C、3,1

D、2,1

正确

o 锦成网联合国青年就

篇三:《2013年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第九章 考点 试题》

第九章 注意

1.人的注意力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分钟以上。

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1小时 B

2.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集中,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范围大B.注意的稳定性好C.注意的分配多D.注意的转移快 B

3.司机在驾驭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征是()

A.注意分散B.注意广度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C

4.自拉自唱这种现象属于()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集中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C

5.“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则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开()

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 C

6.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人,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A

7.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B{对周遭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1.注意具有____和____两个特点。 指向性,集中性

2。 定向反射

3.依据兴趣有无____,兴趣可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 效能

4.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____的兴趣。 结果

5.直接兴趣是引起____.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____注意的重要条件。 无意,有意

6.注意广度(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已有的____和____。 经验,知识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2.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4.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

5.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

1.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注意的功能:

(1)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映。

(2)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2.简述注意的特点。

答: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人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

注意的集中性不仅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3.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

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

(2)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

4.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他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2)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

(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然保持很长时间。

(4)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1)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则,注意范围也就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

(2)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知觉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就不一样。

(3)注意范围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要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6.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稳定的注意

答:(1)影响注意稳定的因素:

①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简单而少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反之,复杂而多变的事物,则可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的时间。维持时间之长短又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但任何人的注意不能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

②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2)要想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

①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大意义认识得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就越能集中和稳定。

②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③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嘈杂,对学习和工作有影响。这主要靠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种干扰。二是任务繁多,思绪万千,既干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出轻重缓急,作出计划逐个解决。做到在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专心致志。

7.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答:(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迭,即所谓轮流注意。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8.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