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来自家乡的报告哈尔滨

时间:2021-10-27 17:33:43 节日作文

篇一:《来自家乡的报告》

来自家乡的报告

嵊州地理位置:地处浙江东部,北靠杭州,东邻宁波,系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杭州湾产业带,是全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嵊州气候: 嵊州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的特点,冬夏较长,春秋较短的特点。这里年平均气温16.5C,年平均降水13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近2000小时,无霜期235天。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连阴雨、干旱、寒潮、大雪、大雾、高温和台风热带气旋等。

嵊州地形:嵊州市位于浙东丘陵中部,曹娥江上游,嵊县--新昌盆地中。 典型的盆地地貌

嵊州市属浙东丘陵的一部分,其中间部分四面环山,中间低平,称嵊州盆地。整个地势自西向东北倾斜。境内地貌层次分明,主要分河谷平原和低山丘陵两部分。全市总面积1784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总人口73.4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3平方公里,人口25.47万人。

嵊州河流:剡溪、廷湖畔、南山湖等。

嵊州名胜古迹:华堂古镇、南山风景名胜区、崇仁古镇、溪山第一楼城隍庙景区、越剧博物馆、百丈飞瀑等。

家乡名人:马寅初:新华网北京3月8日专电(李果)中共浙江嵊州市委市政府8日向北京中华世纪坛捐赠“中华文化名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塑像的签约仪式在中华世纪坛举行。这是40位中华文化名人雕塑工程2010年虎年之初,首先获得的社会公益捐赠。

丁友灿:(1910—2001),原名猷灿,字介臣,又名周志远,出生于浦口街道故江村。1926年春,丁友灿毕业于嵊县剡山高等学堂。丁友灿长期从事革命工作,曾任嵊、新、东中心县委书记等职,领导嵊、新、奉等地的抗日、反顽斗争;解放后,曾任嵊县人民政府县长、浙江省粮食厅厅长、党组书记等职,为浙江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俞丹屏:(1872-1942),名炜,号载熙。嵊州市(原嵊县)前岗村人。俞丹屏是令今天的前岗村人引以为豪的一位乡贤,1872年出生在这个村里。1906年肄业于浙江武备学校,后加入光复会。次年春,在杭州军界发展光复会,并协助绍兴大通学堂训练会员骨干。武昌起义以后,俞丹屏为浙江新军81标代表,参与策划沪杭起义,率起义新军会同王金发带领的敢死队攻克军械局。杭州光复后,任浙江攻宁支队副官处长,参见光复南京之役。1912年,俞丹屏先后任国民党八十九团团长,混成旅旅长、省稽勋局局长,授陆军少将衔,并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俞丹屏致力于实业,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实业家。曾投资10万元银洋在上海开设道益银行,建武林纸厂,开办长兴煤矿,创办职工子弟学校——光明小学,任杭州大有利电灯公司(杭州电气公司)董事长。

俞丹屏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除出资修路外,还于1914年至1920年,先后出银万余元,在前岗村创办启祥小学,并为部分家庭条件困难的村民提供免费上学的条件。后又多次扶贫济困,为村民办实事。

嵊州人独特的习俗:据民国《嵊县志》记载:"十四夜各社庙悬灯,妇女结队同游,谓之游十四,以菜煮麻糍食之,谓之亮眼汤。"

旧时,嵊州将元宵节叫做“灯节”,正月十四,嵊州人说是 “灯下节”。 灯下节的风俗至少在清中晚期前已经形成。灯下节最主要的风俗就是吃”亮眼汤”!

嵊州有俗言:” 麻糍饭汤,稳稳当当”,也有俚歌:” 麻糍饭汤透鲜,吃着还要讨添”。意为麻糍饭汤好吃。麻糍,即年糕。每当晚稻收割入仓之后,各家各户就开始打算做麻糍了。做麻糍须选用上好的晚稻米,用水浸泡一个月。然后漂洗干净,再碾成米粉放在蒸笼里蒸。待米粉蒸熟后放在石捣臼上舂。

按嵊州习俗,刚舂好的麻糍要与亲朋好友分享,为之吃热麻糍。主人会备好糖霜丶油汆棍(油条)之类供大家按各自口味食用热麻糍。此时,若有才艺的的人,就会把热麻糍捏成各种小动物,什么鸟儿呀丶兔子呀,也有捏出各种戏剧人物,什么关公呀丶曹操呀,染上颜色栩栩如生。当然更多的是捏成元宝,偶其财富。然后再送给亲朋好友家的小孩玩丶食。

麻糍在嵊州的冬季,几乎成为主食。所以漂泊在外的嵊州人,常常会思念起家乡的”豆腐炒麻糍”来。正月十四夜,这顿晚餐,嵊州人家喝亮眼汤已是一种习俗了!这习俗始于何时,为何要喝?由于地域太小,又无相关风俗记载,已很难查考本源了。

我的家乡嵊州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我热爱她!

篇二:《来自家乡的报告》

来自家乡的报告

温州简介: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西汉惠帝三年(前192年)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流经温州的河流叫瓯江。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地理:温州地理位置 温州地处中国大陆环太平洋岸线(约18000公里)的中段,浙江省东南部。全境介于北纬27.03'-28.36'、东经119.37'-121.18'之间。东濒东海,南与福建省宁德地区的福鼎、柘荣、寿宁三县毗邻,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的缙云、青田、景宁三县相连,北和东北方与台州市的仙居、黄岩、温岭、玉环四县市接壤。

温州瓯剧: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温州乱弹”。 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温州一带的古老剧种,它以“书面温话”作为舞台语言,原称“温州乱弹”,因温州地处瓯江下游,古称“东瓯”,1959年定名为瓯剧。

我的家乡----温州是一个海滨城市,她有着神奇秀丽的名山,她有着历史悠久的瓯江,她还有着美味可口的水果。

这就是我家乡的报告。

篇三:《来自家乡的报告》

《来自家乡的报告》教案

一、关于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在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课综合探究活动。综合探究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此类课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组织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其特点一是开放性: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一定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还可以来源于社会与生活,学习的过程是开放的;二探究性:学习方式不是被动记忆,而是主动发展、提出和解决问题,自主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三是实践性: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具体到《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教学实践中,其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前提,围绕课标设定的目标,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讨论、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获得情感体验。

二、本课课堂教学定位

1.探究逻辑起点定位

一节探究课,首先要明确探究什么?从哪里开始探究?本节课要探究的是“家乡”(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家乡的介绍),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何谓“家乡”,家乡可大可小,站在全国角度,湖北省就是家乡,站在省内,某一地市乡等也可以是家乡,甚至一个村庄,一个居民小区也可以称为家乡,探究时要首先确定家乡的范围,是选大,还是选小,学生能否把握得住,根据学生生活经验与知识储备实际,本课探究家乡范围以小为宜;二是探究家乡的什么?教材关于东山的例子给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即从家乡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经济特点(物产)、人文特点(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教育科技、著名人物)三个方面介绍。但探究时又不宜千篇一律,完全照搬,要引导学生突出家乡特色。

2.探究目标定位

本课对应课程标准是1-6“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教材第一目“用什么描绘家乡”是探究内容的定位,第二目“你会怎样做”是探究方法的选择。根据课标及教材内容特点,本课探究定位不是要求学生真正去记忆自己的家乡自然环境、经济特点、人文特点等,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网上查寻、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初步学会描绘一个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并采取适当方式呈现,从而掌握认识社会,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家乡的特色与变化,形成对家乡初步认识,产生热爱家乡并愿意为家乡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的愿望。

3.探究形式定位

根据本课目标和教材内容特点,此课如完全依靠教材在课堂上来组织教学将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宜采用完全探究形式,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因此课前或课后指导显得格外重要,它是是否能完全教学目标的关键。指导分三个部分:第一,进入问题情境,即和学生一道分析确定“家乡”(范围大小)的选择,对“家乡”介绍内容的界定;第二是实践体

验阶段,此过程主要由学生课前或课后进行,教师需进行方法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收集分析信息,在此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态度,掌握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将学习收获归纳整理,形成书面报告或系列图片,在全班展示交流,或形成全班家乡报告集等。

三、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学会描绘一个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发,学生通过网上查寻、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能对某一区域的特征或变化进行描述;或采取适当方式呈现,从而掌握认识社会,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探究感受家乡的特色与变化,形成对家乡初步认识,产生热爱家乡并愿意为家乡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通过网上查寻、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能对某一区域的特征或变化进行描述;或采取适当方式呈现,从而掌握认识社会,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感受家乡的特色与变化,形成对家乡初步认识,产生热爱家乡并愿意为家乡的繁荣发展献计献策的愿望。

教学重点{如何写来自家乡的报告哈尔滨}.

指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开展调查与收集资料,并采取恰当形式呈现。{如何写来自家乡的报告哈尔滨}.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中展开调查。

教法、学法

课前布置小组或个人综合探究,课堂学生交流展示。

课前准备

(一)合作探究部分:按照学生自主组合或教师安排组合,形成以下几个小组。

设计:①武汉整体介绍:1~2个小组介绍(需图片、文字等资料映证,形成调查报告)

②武汉的桥:1~2个小组介绍(需图片、文字等资料映证,形成调查报告)

③武汉的小吃:1个小组介绍(需图片、文字等资料映证,形成调查报告)

(二)个人探究部分:学生中个人探究家乡的内容具有特色的,探究体验充分的进行交流展示。

如设计:①中国地质大学 ②„„ ③„„

(三)学生调查参考提纲(内容方法指导)

《来自家乡的报告》提纲

要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需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查与收集资料,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你自己或同组同学商量一下,确定你要了解或介绍的区域。区域的选择可大可小,选择区域大时描绘粗略些,小的区域内容就应细些。建议选择小一些的区域。如可选择:①自己生活的大学社区②自己的老家(农村)③自己生活的比较有名的行政区域,如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开发区④其它有特色的区域

第二步:确定你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个区域。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自然特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景观等。

经济特点:主要物产和分布(农业区),生产的主要工业产品(工业区)。

人文特点:如历史沿革,名胜古迹、著名人物、教育科技、文艺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等。 为家乡献策:讨论家乡发展变化,并说一说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为家乡发展提出建议。 查找资料形式可多样,可以是问卷调查、野外考察、听父母介绍、图书錧查阅、上网查阅等,资料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地图,图表,访谈对话记录,图片、音像资料,文字记录等。

第三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确定成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如下呈现方式 一篇调查报告,一系列地图,一系列图片或音像资料,一个网页,一则故事或家乡趣事等。形式越多样越好。

导入新课:

家乡,一个美丽的字眼;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一个让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谁不留恋自己的家乡呢?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我们学习生活的美丽家乡──《江湖武汉》的片断。

进入新课

第一部分 创设情境,引导分析,如何描绘家乡

【播放音像】《再说长江──江湖武汉》(约4分钟)

“晴朗的天空下,矗立着一座城市,准确地说,是三座城市,武昌、汉口、汉阳;在两条江水交汇的地方,鼎足而立,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大城市武汉„„”

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家乡”是怎样被介绍的。

【学生活动】

1.口头描绘自己的家乡(2名同学,约2分钟)

2.其他2名同学评一评他们是如何描绘自己家乡的(2分钟)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应从哪些方面描绘自己的家乡,一方面锻炼学生从音像资料中提炼信息能力,同时也自然引导关注自己家乡,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

【比一比】

1.问题:对照课文例子,学生分析《东山》一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自己家乡的。

2.学生对比作答。(2分钟)

3.教师点评总结,语言描述过渡到第二部分学生作品展示。(2分钟)

重点指导、帮助学生是理清应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自己的家乡,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可以明确描绘家乡的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以上部分主要为对描绘“家乡”什么内容的确定,需提醒学生对自己家乡的

描绘应选取有特色的东西。

第二部分 课前布置,课后调查,课堂展示行动成果

本环节学生要在课前收集整理资料,形成报告。对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应明确指导学生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如网上查寻、图书馆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收集资料要按类别进行归纳、整理;写成的报告要符合报告规范要求,形式可以多样。

【我的行动】

1.学生个人探究作品展示(3分钟/人,共9分钟)

刘赵昕《状元之乡──天门》 刘静怡《首义之区──武昌》

孙书洋《塞外明珠──承德》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作品展示(4分钟/组,共12分钟)

男生一组《亮丽武汉》 女生一组《武汉的桥》 男生二组《武汉小吃》

设计意图:学生成果展示是对前部分教与学情况的反映。从中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调查、收集资料的能力,是否能条理清楚地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展示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表达是否清晰,甚至是否对家乡充满了热爱也能从中感受得出。至此实际上已基本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行动指南】

学生展示完成后教师对学生展示整个过程的总结(2分钟)

1.注意了三个步骤:(1)选择区域 (2)确定方法 (3)如何呈现

2.资料收集方法的评析:(1)以网络为主:好处(方便,快捷,资料丰富详实),弊端(网络虚拟,资料鉴别真伪;未能实际进入社会调查了解,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2)提倡:走进社会,开展实地调查和交流访谈,这应成为我们认识社会,走进社会的主要方式之

一。如从小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同学:家庭访谈,实地参观,调查走访教师等;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学校专业特色、发展规划等。

设计意图:回顾总结如何选择区域、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描绘家乡,是对本课教学重点内容的强调与关照,同时也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客观评价。

第三部分 引导思考,激发热情,培养热爱家乡情感

【赞美家乡】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可以是一句话,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一段小品或相声等。(2名同学,5分钟)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深化主题,同时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家乡,活跃课堂氛围。

第四部分 回顾小结,渲染气氛,结束新课

【课堂小结】(2分钟)

1.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配学生系列作品展示

2.小结:多少年的生活,多少年的追忆,多少年的祈祷,都是故乡人魂牵梦绕飘落的声息,在每一个迷恋故乡的日子里,我们的记忆无法抹去我们为故乡奉献出的情和爱。

因课堂上学生上台展示作品时间有限,将学生作品以幻灯片(学生自己做的)配歌曲《谁

不说俺家乡好》展现出来,每个学生对家乡感情在作品中得到展现,教学组织形式也体现了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在音乐中欣赏学生作品,渲染的本课主题,课堂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课后反思】

1.学生查阅资料的方式多以网上查寻为主。与课标要求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要求有一定距离。同时对收集到的网上资料一般不加鉴别,多直接采取,对资料的归纳整理欠缺,篇幅过大,内容过杂,家乡特色不明显。出现此类情况,一是教学时间有限,网上查阅最方便快捷,学生最乐意选用;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难以进入社会实际。本次探究活动中,仅有3~4名学生为深入了解武汉地区的小吃,曾亲自到武汉著名的小吃一条街──户部巷调查、走访,并拍摄一些照片,进行了一次较为完整的社会调查、探究体验。{如何写来自家乡的报告哈尔滨}.{如何写来自家乡的报告哈尔滨}.

2.学生成果呈现形式较为单一,多为书面报告。少数同学能做成精彩的幻灯片,图文并茂;还有个别同学能手绘图画,表现描绘家乡内容简洁、准确,家乡特色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