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有关的文章

时间:2021-10-27 15:27:47 节日作文

篇一:《有关中国梦的文章》

用梦想、机会和奋斗创造美好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平实的话语拨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弦,如一股暖流涌动在初春的神州大地。

梦想,一个令人神往、惹人遐思的字眼!梦想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们的理想蒙上一层诗意的光辉。梦想,如同璀璨的星光照耀在我们的前面,使我们的生活有盼头,有奔头,有目标,有意义;梦想,使我们忘记生活的苦涩,劳作的艰辛,牺牲的痛苦;梦想,使我们奋力前行,勇于担当。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梦想的社会是沉闷的,缺少梦想的时代是乏味的。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不乏美丽的梦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的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很早就把梦想播种在这方土地上,把汗水挥洒在这方土地上,把热血浇灌在这方土地上。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瑰丽的神话正是中华民族追求梦想、向往光明和进步的生动写照。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落伍了,从此一个伟大的中国梦在深深的冻土层中着床萌发,这就是追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才使得我们民族在积贫积弱、遍体鳞伤中没有沉沦,才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上下求索,开拓进取,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使得中国冲破暗夜,走进曙色,洗刷耻辱,走向复兴,才走出

一条通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想,才有了波澜壮阔、慷慨悲歌的中国近代史,才有了南湖红船载来的第一缕晨光,才有了天安门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春天的故事。可以说,梦想就是民族复兴之光。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民族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苦海,中华文明就不可能重新放射万丈光华。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在这样一个大时代,中国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而是感同身受、具体而微的。实现中国梦,对中国的每一个老百姓来说,意味着扬眉吐气,不再受奴役和欺凌,不再蒙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找回作为中国人、作为这片土地主人的尊严;意味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过上富足而体面的生活;意味着创造人生精彩、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空间;意味着放飞和实现自身梦想的大环境、大背景。正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汇成了伟大的中国梦,汇成了变革中国、改造中国、富强中国的磅礴力量。 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农民盼望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市民期望拥有宽敞舒适的房子,莘莘学子渴望求学改变命运,所有劳动者都希望通过诚实劳动把日子过得更红火„„他们要圆的,是安居梦、健康梦、求学梦、创业梦、成功梦。这些梦想也许并不宏大,但都使我们感动,都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离开个人的梦想,离开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期盼,抽象地谈论中国梦没有意义,那样会使中国梦空洞化、空壳化,失去应有的

感召力。我们要向习近平主席所要求的那样,把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反过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自觉地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把人生出彩与国家富强联系起来,要明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发扬我们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自觉地在本职岗位上、在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过程中为中国梦加油助力、增砖添瓦。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客观环境和时空条件。机遇与机会,作为实现梦想、成就事业的有利的时空态势,大对于国家民族,小对于芸芸众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就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捷足先登或者后来居上。如果丧失机遇、错过机遇,就要步人后尘,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境地。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曾几次与机遇擦肩而过,令人扼腕。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终于抓住了宝贵的历史机遇,在追梦之旅上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当前,我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青睐有准备的民族。邓小平同志讲,我最担心丧失机遇。我们必须强化机遇意识,珍惜并主动拓展、善于用好战略机遇期,使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如果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机遇,个人的发展则离不开机会。离开

必要的机会,梦想之翼就不能起飞。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取代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社会,是一个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提供了充分条件、广阔空间的社会,是一个机会充裕和均等的社会。这才是共产主义的真谛,是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由于僵化的经济和社会体制,中国社会缺少生机和活力,许多人的梦想没有机会实现,无数人的才华没有机会施展,这是巨大的历史悲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得到极大改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实行放开、搞活,给每一个人放飞梦想提供了广阔的天空和充足的机会,因而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聪明才智像春潮一样迸发出来,汇聚成实现强国梦的巨大的正能量。生产力的解放首先是人的解放,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机会的充分性、均衡性和公平性正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尺度,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一个尺度。

通过深化改革,克服一切窒息人的梦想、才智和创造力的制度障碍,努力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充分的机会,让全民族的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逐步铲

平各种影响机会均等、公平的壁垒和门槛,真正使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进一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人人都能出彩的生动局面。 三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日子等不来。机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搭起了“金桥”,好梦成真离不开艰苦奋斗。著名女作家冰心曾写下诗一般的警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民族。正是因为共同经历了非凡的奋斗,我们才在这片土地上共同谱写了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开拓和建设了美好的家园。近代以来,正是因为几代人可歌可泣、前赴后继的奋斗,我们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那个日益真切、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伟大梦想,必须继续长期奋斗,来不得半点懈怠。 奋斗也是成就个人梦想的必由之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哪个岗位,要想干一番事业,使人生更出彩、生活更美好,都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努力、胼手胝足的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事业有成,率先富了起来,除了善于抓住机会、把握机会之外,大都得益于个人的打拼、奋斗。正是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构成了我们整个民族为实现中国

篇二:《我的中国梦 美文》

个人投稿

方式一 邮箱提交:投稿请将征文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 wdzgm@people.cn ,并在标题中注明“我的中国梦”征文字样,文章结尾处留下作者真实姓名、联系人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来稿一律不退)。 梁爽:用一年时间做件终身难忘的事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 2013-05-02 20:32:00 中国青年网

2013年4月25日,对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梁爽来说,是个不平常的日子。这天上午,她作为“中国梦·西部情”西部计划十周年巡回报告团的一员,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中国农业大学,在东校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报告厅,和首都80多所高校学生代表交流自己的支教行、西部情。

该活动由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和西部计划北京项目办等举办。在娓娓讲述的时候,梁爽记起了2011年5月1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当时即将大学毕业的自己听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给北京大学第1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的消息。这封充满深切关怀、带着殷切嘱托的回信给了当时正准备启程去内蒙古支教的梁爽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丰富阅历、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胡锦涛同志的话让梁爽感触颇深,同时也坚定了她“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信念。

从当年7月开始,梁爽和其他4位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开启了她们的人生新道路。从北京到内蒙,跋山涉水;从校园到乡村,历经艰辛,他们在近9个月的支教活动中,梁爽和她的“战友们”既为当地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在支教活动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从大学一年级就喜欢上了支教

谈起自己为何选择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到西部支教,梁爽显得很淡然,“从大学一年级接触了支教,就喜欢上了,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刚入大学的第一年,梁爽把绝大多数的节假日都花在了位于北京郊区的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身上。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喜欢把知识和快乐带进课堂,把生命用在最美好的事情上。”

此后的每年寒暑假,梁爽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支教实践活动。这也为她日后顺利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圆梦西部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大三那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梁爽参加了学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宣讲会。“当时的条件是招募一批具备本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部分在读研究生,到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和力所能及的社会扶贫、志愿服务、各类公益活动等。”梁爽回忆道,这和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投身支教事业的理想非常契合。从那开始,“去西部支教”就成为了梁爽心里最美妙的梦想。然而,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梁爽也遭遇了“幸福的烦恼”。

大四那一年,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梁爽顺利地拿到了研究生支教团的“offer”,这让她异常兴奋。然而,父母意见的不统一让这位懂事的女孩很“纠结”。

“爸爸以前是中学老师,非常支持我去西部支教,为西部的教育事业尽点微薄之力。”梁爽告诉记者,“但是,妈妈不支持我去支教,她担心西部地区的条件过于恶劣,工作很劳累、生活很艰苦,不舍得我去那么远的西部。”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梁爽感慨万千。后来,梁爽和爸爸轮番给妈妈做思想工作,并保证在那边好好照顾自己,这才打消了妈妈的顾虑。

“非常感谢爸爸妈妈尊重了我的选择,我在支教之余经常打电话报平安,和父母家人分享我的快乐支教生活。”梁爽笑着说。

在最好的年华里做着最美丽的事情

2011年7月中旬,梁爽和学校其他4位支教团志愿者来到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在伊金霍洛旗的两所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苏布尔噶镇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梁爽和其他两位女生被分配在伊金霍洛旗职业高级中学。除了代学校高一的英语课以外,梁爽还承担了团委的工作,担任团委组织委员。

梁爽在第一学期承担了三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每周有16节英语课和4节晚自习,课程任务非常繁重,同时她还担任了礼仪队和国旗班的辅导员,这些工作以及学校团委的各项日常工作让年仅22岁的她“吃不消”,有段时间她每天都加班到深夜。

“那段时间真得挺辛苦的,既要给孩子们上课,还得张罗学校团委的一些工作。”梁爽说。 的确,刚开始教课时,梁爽感到很吃力--这里孩子的学习基础太薄弱了,有的班级全部是男生,课堂纪律很差,但她没有畏缩。

在课堂上,梁爽用一些时事新闻吸引同学们的兴趣,从英语基础知识开始教起,逐渐深入学习;课堂之外,梁爽更是成为了学生的朋友,经常和学生聊天,给女生保守小秘密,也给男生协调小问题。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调整,向学校各位老师请教、和班级同学交流,梁爽和各位支教团志愿者们已经很好地适应了支教工作,各项工作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肯定。

教学之余,梁爽和其他两位志愿者还开辟了第二课堂,现在,学校里不仅有广播电台的字正腔圆、文学社的才华横溢,而且有礼仪队的美丽身影,国旗班的英姿飒爽……

除了教学方面的困难,梁爽还遇到了其他“麻烦”。“当地天气很干燥,每天说的话很多容易上火”,梁爽告诉记者,“另外一个就是语言沟通的问题,我们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方言。”

“我很高兴我坚持下来了,在我最好的年华里做着最美丽的事情。”从梁爽坚毅的眼神里,记者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执着和热爱。

一年支教行,一生西部情

“一年支教行,一生西部情。这一年我收获了太多;不仅有众多的荣誉,更收获了那些„老师不要走、留下来‟的纸条,收获了那些„老师,我会永远记得你‟的真挚情谊。这一年,我多么希望它无限延长。”

4月25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报告厅内,作为“中国梦·西部情”西部计划十周年巡回报告团北京报告会报告团成员的梁爽的一席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感动了她自己。

回首一年来的支教路,梁爽有很多故事跟大家分享--

有一天,在课堂上,梁爽在上面讲,却有很多学生在下面闹,这让梁爽很生气。整个一天,她都在为如何吸引同学们上好课绞尽脑汁。

然而接下来的故事却让她非常感动。第二天晚上,梁爽在办公室备课,前一天晚上不听讲的两个男生羞答答地连拉带推把她拽到了教室里。

当梁爽走进教室时,发现每个人都穿着整齐的迷彩服,黑板上写着“班会”两字。全班32名同学齐刷刷地向她鞠躬,她有点不知所措,“他们说这是为这些天上课时的调皮而道歉,为老师的生气和眼泪而道歉。说完之后,还表演了节目,我当时真得很感动。”梁爽说。 直到现在,她还能记起当天晚上每一位同学的眼神--透露着善良和纯朴。

从那以后,梁爽和同学们的感情越来越深。

感受着内蒙古的蓝天白云和大风黄沙,每天吃着食堂特有的内蒙烩酸菜和土豆,梁爽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慢慢地爱上了这里。用她的话说就是:“这里的一风一沙,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美丽,这里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都是如此熟悉。”

然而,当梁爽和学校的老师为了五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而忙碌的时候,离别的脚步悄悄走近,那些不舍的眼神让她感慨万分。

“酒店管理班的小姑娘们时常跑到我的办公室,每次总抱怨我只教了她们班一个学期;有几位男学生说以后去北京实习来找我;也有同学说老师你研究生毕业了要回来继续当老师。只有班长一直默默地听着,在我临走的时候硬塞给我一口袋的糖……”说到这里,梁爽的眼睛已经有些湿润。

她还惦记着她那些调皮懂事的学生,她深爱着她支教一年的学校。

“我衷心感谢研究生支教团,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一年的时间,让我在最美好、最壮丽的青春年代,做了一件最美好、最难忘的事。我会牢记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格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这一年,我骄傲!”梁爽这段发自肺腑的感言再次打动了报告会现场的观众,她再也忍不住地“哭了”起来……

报告会结束后,记者在微博上看到网友对梁爽的评价:她的支教生活其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她背后代表的却是千千万万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砥砺成长。

是的,梁爽就是一位普通的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但是她却在不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志愿者“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光辉使命。

又到一年一度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季节了,再过两个多月新一批的志愿者将奔赴祖国各地开展志愿服务,梁爽有些激动,她说,“很羡慕他们即将有一年的时间去做这一件美好的事情。希望他们做好准备,在服务地充分享受支教的过程,享受在那里的每一分钟。”(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志刚)

刘英俊:十年西藏情,成就志愿梦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http:// 2013-04-28 15:13:00 中国青年网

2013年4月25日上午,由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和西部计划北京项目办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梦·西部情”西部计划十周年巡回报告团北京报告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西部计划志愿者刘英俊作为报告团成员,在会上介绍了自己在西藏工作的事迹和感受。

十年前,当听到“西藏”两字时,大家能联想到的是:西藏地处高寒,民风纯朴;一座座覆雪的山峰,褐红色横亘绵延的沙砾山峦;强烈直射的阳光,异常干燥的空气,凛烈干冷的风;风中呼呼作响的经幡,向天地表达吉祥如意祈祷的洁白哈达……或许,这也是我们大部分人心中的西藏轮廓。

初见刘英俊,他厚厚的镜片后面是一双有神的双眼,可能由于辛苦,眼神中夹杂着一丝疲惫。30多岁的他头发中已经夹杂了些许白发,散布在浓密的黑发中,由于长期在高原地区,皮肤也黝黑得有些发亮,然而十年的西藏磨练,言谈之间却透着沉稳和笃定。

刘英俊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也是同济大学王牌专业之一。2003年6月13日,离毕业典礼只有五天,刘英俊准备到上海一个待遇丰厚的单位报到。此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了,他深思熟虑后报了名并主动要求到西藏去。不出意外,同学的劝阻、家人的担心……接踵而至。确实刘英俊放弃了太多。待遇好、专业对口、单位所在地气候宜人,论收入、论工作和生活条件,每一样都比去了西藏要好得多。但他清楚地知道,做志愿者去西藏历练自己的机会就只有这么一次。终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西藏那片神奇的土地,开始了人生新的征程。

“我上辈子已经和拉萨结了缘”

初到拉萨,刘英俊看到拉萨河两岸杨柳翠绿,遍地花香,劳动的人们欢歌载舞,处处一派生机盎然,他被迷住了。刘英俊个性乐观开朗,这也使他很快地适应了拉萨的气候,融入了那里的工作和生活。“就连拉萨本地人都说,我上辈子已经和拉萨结了缘。”刘英俊说。 随着在拉萨市建设局工作的顺利展开,刘英俊全身心投入到忙碌和辛苦的工作之中,除了做好单位的本职工作之外,还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例如给孤儿院的孩子补课,为困难人员捐款,义务植树等等。他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回想起来那段日子是多么快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让刘英俊慢慢地喜欢上了西藏,喜欢那里的山山水水,喜欢他的工作。渐渐地,他开始有了留在西藏工作的打算。当志愿服务一年多的时候,单位领导问起以

后的打算时,他没有任何迟疑,立即说要一辈子留在西藏。刘英俊的语气中没有任何埋怨或迟疑,语调突然提高还显现出一种兴奋。同学、家长、老师又一次开始劝阻,刘英俊坚定地说:“我愿意留在那里,我就是喜欢那里,西藏一切都好。”拉萨的优美风景和西藏人民的淳朴心灵都深深吸引着他。

“通过一年多的时间,让我更加了解西藏、了解拉萨,我认为西藏更需要我,也更能发挥我的能力,体现我的价值。同学说他们工资高,家长说内地的生活条件好,我羡慕但我不愿去追求。我有我的理想,有我的追求,我很满足在拉萨工作和生活的快乐,这种快乐是没有亲身体会就无法理解的。”刘英俊激动地说,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有一天当人们提起西部时,西部已不再是荒凉和贫穷的代名词。”

“拉萨的大街让我感到熟悉和踏实”

在西藏的工作充满挑战,而这种挑战也成为成长的动力。刘英俊记得2004年的时候,自治区重点项目拉萨市金珠西路开工,总投资2亿元,那时单位让刚刚工作一年多的刘英俊作为项目代表,负责工程现场的全面管理。刚开始时,刘英俊也非常担忧,工程面临的工期紧迫、冬季保温、大量地下水处理、短期内部分特殊建材的订购并需运到拉萨等困难更是给他带来了很大压力。那段时间,刘英俊一刻也没离开工地,硬是带着同事和工友们夜以继日地苦干,使得工程如期顺利完工。

经过这次考验,随后的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周边环境整治,纳金大桥建设等规模更大、专业面更广大的项目,刘英俊全程参与并承担主要工作,也都圆满完成。十年来,刘英俊几乎参与了所有拉萨重大城市项目的策划、前期、以及建设管理工作。“走在拉萨的大街上,看着城市里的建筑,让我感到无比的踏实和熟悉,仿佛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刘英俊说。 刘英俊无怨无悔地付出,对西藏的热爱和投入感动了大家,2007年,刘英俊获得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2013年1月,被组织任命为拉萨市建设局副局长。 回想十年来的生活,拉萨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刘英俊为这些变化和发展由衷地自豪,因为他为之努力过,也见证了很多留藏志愿者为美好西藏建设做出的贡献。

“最大的遗憾是未能尽到为人子和为人父的责任”

这些经历也让刘英俊对西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西藏有着祖国八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有着很长的国界线,这里离不开祖国的关怀,也需要我们更多人的努力建设。刘英俊说:“如果我们所有人都只顾个人的享乐和舒适,所有人都不愿去艰苦的地区工作,那么艰苦的地区永远也发展不起来。祖国培养了我们,我们学到了知识,就应该响应祖国的号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当西部有了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人才时,总有一天,会繁荣起来,会和东部一样,也会使祖国更加强盛。”

刘英俊说:“也是因为我到了西藏,在那里工作十年,所以才有了这些感悟,这也让我更加爱我的祖国,爱我的工作,爱我的生活。其实,想到这些,我更加坚定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刘英俊本守着“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人生格言不断努力向前。目前,他一边工作,一边加强学习,努力自学法学知识,希望能考上法学博士。他的理想是成为建设、经济、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能对西藏的建设有更大的贡献。

篇三:《关于中国梦的几篇文章》

官员撰文称 “中国梦”不是恢复昔日“天朝帝国”

2013年06月18日 17:45 来源:新华网

“中国梦”引发全球热议。赞扬、支持、期待者有之;曲解、疑虑、甚至敌意者也不少。“中国梦”在国外舆论界已形成了激烈争论态势。为此,厘清“中国梦”的内涵及价值导向不仅必要,也很迫切。

“中国梦”:“读懂中国”的钥匙

“一心中国梦”,中国永远是有梦的国度;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上,始终不乏有“一夜梦千回”的诗人,中国又被称之为诗的国度。梦与诗相随,诗与梦相伴,诗人们创造梦的世界,追寻梦的理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历史文明的象征。“诗言志”,梦之魂、诗之魂、国之魂、民族魂,梦以诗为载体,诗以梦为意象,数千年倾诉报国之梦,民族振兴之梦,国强民富之梦,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华民族整部辉煌史诗中。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生存奋进之歌,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

“中国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异想天开的结果。“中国梦”传承了五千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结了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包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汇集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

在中国迈向现代化新的历史征途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上升为整个国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共识,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内涵的提升,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和价值观认同的扩展与升华。

“中国梦”激活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集体意识,表达出13亿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当代“中国梦”,处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将之概括为“五个统一”,即历史性、现实性、时代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统一;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统一;中国国情、世界潮流、时代精神的统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的统一。

读懂“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价值导向,国际社会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中国梦”:不是恢复昔日的“天朝帝国”

国外有评论认为:“中国梦”是“重返”昔日“辉煌”,是“恢复中国失落很久的荣耀的梦想”,是“恢复”旧日的“中央王国”,是“恢复中国历史上那种帝国秩序”和“昔日的帝国地位”;有的把“中国梦”说成是“雪耻梦”;少数周边国家“担心可能再次沦为不得不向中国进贡的附属国”。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确辉煌过。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 富兰克林曾说过,在世界历史上,“中国被视为古老而高度文明的国家”。在18世纪以前长达一千多年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13世纪,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中国当时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和生机勃勃的商业繁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6世纪之前,人类约有300项重大科技发明,其中175项是中国发明的。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早了近100年。英国著名经济史专家安格斯 麦迪森曾计算过,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乾隆末年,全世界10个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中,中国就占了6个。历史上的中国“鹤立鸡群”于世界长达1500年之久。

中国拒绝历史虚无主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而自豪但不自满,永远不会躺在祖先创下历史辉煌的功劳簿上,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但不搞民族自大,更不煽动极端民族主义。“中国梦”不是重返汉代雄风、大唐伟业、康乾盛世,即言之,不是恢复昔日的中央王朝。

“复兴”一词(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等同于英语的Renaissance ),有“继承”、“再生”、“新生”、“创造”的本义和引申义。就像文艺复兴继承和发扬光大古希腊罗马文化、“创造”出资本主义人文主义文化一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继承但超越历史的辉煌境界,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的结合,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传承者

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却遭遇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当西方国家蓬勃发展之时,中国却从九天之上跌落到苦难深渊。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接踵而来。当时的封建王朝故步自封,闭关锁国,观念陈腐,制度落后,脱离世界潮流,蔑视外来文明。偌大中国,不堪一击。英帝国对华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仅凭几千英军、几十艘战船就把一个所谓的“天朝帝国”打得落花流水。列强在中国境内烧杀掠夺,80年间,签订了900多个丧权辱国条约,战争赔款为侵略者支付战争费用,20个国

家在中国设有租界,中国海关收入被外国人攫取,中华大地上写有“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告示牌。中华民族齐呐喊:“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受尽屈辱与无边苦难的中华民族是英勇不屈的民族,始终有梦,只是没找到梦的正确方向。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浴血奋战、苦苦求索了80年,中国人民进行了各种抗争,诸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前赴后继,但所有救国之梦都破灭了。

从梦的破灭、找到梦的正确方向再到梦想成真,是中国共产党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凝聚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完成了“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重任,使中华民族来了一个“大翻身”,中国重新找回并创造了民族的自豪感和信心。 毛泽东说,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不屈不挠斗争力量的承接者,“中国梦”的实现者。

“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建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中国梦”翻开新的一页。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带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把目光投向新的现实,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与转变,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

20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建国30年艰辛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梦想。1978年底,邓小平评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该刊开篇文章的标题为《中国的梦想家》。30多年来,“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创造了人间奇迹。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一制造大国和重要对外投资国,人均GDP迈进中等收入国家行列,4亿人脱贫,13亿人走向现代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梦”“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国家成就的篇章”,{我的中国梦有关的文章}.

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全新境界,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提升最强的记录。

今日“中国梦”处在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新的历史方位。站在改革开放30多年辉煌成就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新变化,面对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持续深化,面对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面对改革开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和新挑战,“中国梦”具有新的目标与内涵,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标志着在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基础上,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再出发。

“中国梦”:中国人民的梦

国外有学者将“中国梦”同“美国梦”进行比较,认为 “美国梦”强调个人致富和成功,而“‘中国梦’是一种集体承诺,它要求中国民众为了民族大义而做出个人牺牲”。这种看法,显然不了解“中国梦”生产的土壤和本质属性。

在中国,真正还梦于人民,让人民当家做主,让人民拥有幸福之梦,让人民能实现幸福的梦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人生发展的选择自由、都拥有发展的权利、都有成功努力的机会、都有权享有经过自己努力奋斗的成果,是建国后和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列强横行,租界林立,各种屈辱条约,丧权辱国,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挣扎,何谈“个人梦”的实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有无数救国梦想,但没有正确方向,没有找到实现梦想的正确道路,所有梦想都破灭了,何谈“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九十多年来,唯有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此,中国人民才先后站起来、富起来、幸福起来;从此,中国人民的梦想才拥有广阔的实现空间,才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才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才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所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内涵和本质属性。“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整体利益,决不存在以牺牲任何一方为前提。同时,“中国梦”体现了以人为本,那种认为以牺牲人民幸福为代价的观点根本就不是“中国梦”所具有的国家观,实现人民幸福之梦是实现国家梦、民族梦的根本目的。近代以来的历史雄辩表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构成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唯一正确的路径。

“中国梦”:与维护世界的“和平梦”、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进步梦”同行

有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梦”是野心勃勃的代名词,“中国梦”的最终目标是称霸世界;还有的认为,中国复兴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中国梦”将对世界构成威胁,是其他国家的“噩梦”。

“中国梦”是中国的,但离不开世界,与世界同进步;“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的背景下,“中国梦”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主张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整个世界都有梦,“中国梦”不颠覆别国、其他民族和世界梦;“中国梦”努力追求并维护自身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把中国的机遇转化为世界机遇;“中国梦”追求13亿人的幸福,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梦想,占人类五分之一强的中国人能告别贫穷、人民安居乐业,本身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在逐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也跟世界沟通中国的梦想,让世界感受这个梦想的进程,“中国梦”是透明的;“中国梦”坚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梦”不争霸、不称霸,不搞海外殖民,不对外掠夺,不搞军备竞赛,不输出社会制度,不建立海外军事基地,不发动侵略战争、不搞军事冒险主义,不对外转嫁危机;“中国梦”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梦”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梦”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中国梦”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梦”坚守的国际战略观是对国际关系史的重大创新:第一,打破了历史上“国强争霸”、“国强必霸”和“国强对抗”的历史定律,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和平发展道路。第二,打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固守“两个平行市场”的藩篱,开创了当代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的新境界。第三,打破了冷战时期结盟对抗、你输我赢、生死搏斗、“零和博弈”的敌友关系,开辟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良性竞争、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全新境界。

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维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