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爬山

时间:2021-10-27 12:56:19 节日作文

篇一:《《爬 山》》

爬 山

国庆假期间,天气秋高气爽,凉风习习,正是爬山的好时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大雁山。

我们一家人来到大雁山的山脚下,我抬头一望,啊!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能爬得上去吗?聪明的妈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她瞪大了眼睛说:“宝贝,你想做一个逃兵吗?那可很丢脸的哟。”我听了妈妈的话后,感到全身都充满了力量。 开始爬山了,我像一只猴子一样,东走走西望望,一会儿捡捡树叶,一会儿看看蚂蚁,一会儿闻闻花香……过了不久,我感觉到脚下好像托着几十斤重的沙包似的,我有气无力地喊:“好累啊!”爸爸听了笑着说:“只有逃兵才半途而废的,难道你不想登上山顶看看纪元塔和那美丽的风景吗?这里是我们鹤山旅游景点来的,作为鹤山人当然要到此一游啦。”听了爸爸的话后,我纳闷地想,“是啊,身为本地人当然要了解自己的故乡景色啦。”想着,想着,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登上山顶看看我的故乡是多美的,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之下,经过我的努力,我终于爬上山顶,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高大壮观的纪元塔。在纪元塔往下望,就是九江大桥,那里许多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好像一只只忙着搬家的小蚂蚁似的,可有趣了。纪元塔下面的山峰铺满了金黄色的银杏,它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我的劳累,美丽的山花在向我频频点头,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好像在为我祝贺胜利。 今天,真是开心的一天!还让我懂得了,只要不怕困难,任何事情都难不到我们的,只能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

篇二:《登山的感受》

【导读】说实在的,这么多年上山的机会确实少了,也特别想登山,登高远望心胸开阔,感觉确实好,是一种享受。但苦于这些年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闲心。站在鹫峰上远望,心旷神怡.....

1

这三十年在城里工作,上山的机会少了,即便上山也是纯属游玩,但不是自己喜欢去山上游玩,而是要陪同事或者朋友上山游玩。不像在故乡农村劳动的时候,每年有很多的时间上山,不是割草打柴,就是刨药材打荆条,那时候上山不是玩,也谈不上什么登山,可没有那个闲工夫和雅兴登高游玩。上山的时候不算什么,下山的时候要背着百十来斤沉重的柴草,累是自然的,但也没有感到像现在纯粹的游玩那么辛苦。看样子一个人一旦进了城,长时间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上山确实感到力不从心。倒不是说年岁增长了多少,人还是怂了许多,不服不行,还比不上那些早晨天天挤公共汽车,从城里来上山背水的老头老太太。

2

记得刚进城上学的那年放暑假,几个同学来我们这里爬山,我带着他们上山,呼哧带喘感到很费劲,离开农村才几个月,这上山的劲头就不行了,自己都感到很沮丧,不应该啊!我现在怎么变得这样娇了呢?才几个月的工夫,山上如猛虎,下山如猛虎的我怎么那气势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登的山是鹫峰,海拔才四百多米,离我们村也不远,从家里出发到鹫峰也就八里地,再从山脚下上鹫峰也不过十几分钟的工夫,比我过去割草打柴去的地方近多了,山也矮多了。再说也不是干活,身上也没有任何的负重,就这回来不过十几里的路程把我累得贼死,真是好汉不能再提当年勇了。不过当年也不过才过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自己怂的也太快了。

3

近年又有几次登山的机会,还是陪同事和朋友来老家的山上游玩;如果不是陪同事和朋友玩,我是不会上山的,一是没那个劲头,二是没那个心气。从小时候就上山割草打柴,故乡的山我都踏遍了,比如说如果你上过泰山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你还想再去吗?就像我一年要路过颐和园五十多次,已经进去游玩不止十次了,我没事还上颐和园干啥?

鹫峰是北京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山峰就像展翅的雄鹰,山势挺拔峻峭,确实很有特点,吸引了不少登山游玩的城里人,但对于我这个本乡本土的人来说,鹫峰在我的眼里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再说原来那种上山的劲头确实没有了,说到登山游玩倒没有什么兴趣和劲头了。

4

说实在的,这么多年上山的机会确实少了,也特别想登山,登高远望心胸开阔,感觉确实好,是一种享受。但苦于这些年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闲心。站在鹫峰上远望,心旷神怡,一座座村庄镶嵌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之间,京密引水渠像一条绿色的玉带横贯在京郊大地上,从北向南流去,流向颐和园,流向京城。但这种感受和感觉还是三十多年前的,那个时侯打完了柴,好好地歇息一会儿,看看山下,望望远方,然后背着沉重的柴草下山。记得那时候每次上鹫峰打完柴都是这样,这是当时的老习惯了。现在想起来还津津乐道,感到很有

意思。

篇三:《宁波登山攻略》

宁波登山攻略

登山是一项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登山需要穿一双好鞋,还要有坚持不懈的耐力。登山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对身体的有利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是有氧运动,又有力量练习的成分,而且运动量、运动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身体素质进行调节。

横溪镇亭溪岭古道

坐111到终点站,下车往右就到。山比较小,容易爬,山路边有映山红、竹林,远眺“横溪水库”!关键是免费的哦!

五龙潭

五龙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古山村,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山中有溪流从山顶直到山底,途径五个潭,又因有个传说,说山中住着五条龙故得名“五龙潭”。

宁波到五龙潭自驾车路线:从宁波市区出来,沿雅戈尔大道一直走,一直走到喇叭口,就是五洲星集团那里往右拐,再一直走,直到进鄞江镇,进镇后直走,出镇后再直走到乌头门往左拐,再一直走,直到龙观乡中学那再往右拐,再一直走到底就到了。路上有指示牌的,按指示牌走就没错了,实在不行就跟着一辆638路走好了

金峨山

坐111到倒数第二站(横溪农贸市场)下车,直接再转611,记住不要到马路对面转,611到金峨山站下,很多人去爬山的,跟着走就上山了,1个半小时就到山顶了,但劝大家还是慢点脚步比较好,耐力很重要,沿途会过竹林、走茶园,爬到半山腰仰望山顶的金佛矗立在满山映山红中那感觉仿佛看见了希望,眼看就到山顶,春风徐徐发随风动,风景也变得极好,远眺依稀还找得到村落、山河交替,这时你唯有吼两嗓子是最好的表达!也是免费的哦!

九峰山

九峰山旅游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大碶镇和柴桥镇之间,九峰山地处江南大陆架的最东端,属天台山脉太白山支脉,叠峰连冈,奇峰挺九,因此得名。九峰山方圆数十里,南托太白山,北濒东海,大有山海之"经"可念,可谓人间仙景。曾有诗赞道:"远眺参差九点峰,青山削出翠芙蓉"。不久九峰山将变成宁波美丽的后花园。

交通:1.乘353、788、83、82、88路公交车到北仑中河路下车,在北仑影剧院旁乘游1或游2旅游巴士 分别到网岙景区和瑞岩景区; 2.乘82路在大碶下车,乘出租车直达网岙; 3.南站乘车至北仑,在清水下车,步行前往需十多分钟,也可以乘当地的游2前往,门口下车

.

太白山(海拔653米)

登山线路推荐:天童寺 → 太白山森林公园

难度级别:★★

位于鄞州和北仑的交界处,是宁波市东部山体的最高峰。

太白山下有古刹天童寺,相传西晋永康元年,有个僧人叫义兴云游到此,结茅开山,建造精舍,日夜诵经,感动天帝,玉帝命太白金星下凡,化身童子,供奉义兴故称此山为太白山,寺名天童。太白山森林公园以森林、奇石、怪洞、云海、晚霞著称,宋孝宗曾御书“太白名山”赐之。 从森林公园进山的,一路台阶宽敞,间有路边条石可以休憩,沿途古松参天,还有听涛亭、玲珑洞、甲寿泉、磐陀石、飞来峰、拜经台等,以及那些神秘莫测的岩洞、深邃幽幻的峡谷。穿梭在茂密的丛林里,听着小溪在身边欢唱,让人心旷神怡。冲顶时入防火道,小路崎岖陡峭,很多地方都是看不到路的,但另有一种不同的风景。

踏上山顶,“天童千重秀,丛林十里深”苍山如海的景观顿入眼帘。王安石在鄞县任县令时,曾留下描绘天童和太白山的名句:“山山桑枯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故乡,,爬山}.{故乡,,爬山}.

福泉山(海拔556米)

登山线路推荐:咸祥 → 大嵩岭古道 → 防火道 → 茶园 → 横街{故乡,,爬山}.

难度级别:★★★

位于东钱湖的东南山地,濒象山港于东南,临东钱湖于西北,山峰多在海拔200-300米,其中望海峰海拔556米,为景区内最高峰。

从咸祥的大嵩进入大嵩岭古道,这条千年古道自明朝起就是古时大嵩、咸祥居民向北通往沪、杭、甬的交通要道。历经百载,依然保持着原汁原貌。碎石子铺成的山道,平缓延伸入山谷,山间淌着的溪水,清澈见底,路边的竹林高耸茂密,一路向前,会时不时地看到几座精致小巧的石拱桥,多为乱石砌筑,下有溪水穿过。在半岭之处,路边重叠着上下两块天然的大石头,俗称“柱岩”,旧时凡过此路之人,都会去折一根小棒梗,在岩前一拜,许个愿后把棒梗插在上下两石之中,寓意自己双腿硬朗,能行走天下。对于行路的人来说,这两块岩石或许也带给了他们前行的力量。

登上山岭,狭窄的古道便豁然开阔起来,远去群山尽收眼底。山岙处的护林人家,在翠竹掩映之中,如世外桃源。翻过山岭,左侧的防火道通向福泉山,大片笔直的水杉林在阳光的穿射下,闪耀着金色的光线。福泉山已是成熟的景区,有山顶龙潭和茶室,可作小憩。站在山顶看沿阶而下的茶园,勾勒出来的圆润曲线仿佛波浪般灵动。

下山路过两个小水库,大仅半亩,而水色苍碧,宛如翠玉。途中亦是鸟语花香,伴流水潺潺。

篇四:《五年级暑假作文:爬山的启示》

暑假第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千佛山爬山。

到了千佛山,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了几座佛,固然没有色采,但依然刻的栩栩如生。继续向前走我看到了一尊很大的卧佛,有28米长!

爬了一会儿山,我就累得快不行了。我走的那个地方只有整座山的一半而已。我心想,天啊!只爬了一半就不行了,那我还怎样继续往上爬啊?这个时候,我想起了一句话,坚持就是成功。是呀,坚持就是成功!继续动身!

千佛山的石头很滑,阳光下反射很明亮。可是我的鞋子却不争气,踩在门路上面,不谨慎就会滑倒,还好有爸爸在我身边,他时时提示我谨慎脚下,在凶险的地方还扶我一把。实在我知道爸爸也很累,他是心疼自己的女儿。

半小时以后,终究脱离了滑的地方。同时,我们也抵达了千佛山极顶。我异常兴奋,我成功了,成功的到达了目标,这是我第一次到达山顶。成功与成功的喜悦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夏日的山顶,太阳没有遮拦地直射下来,身上暖洋洋的。纵目远望,使我想起了大诗人杜甫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的确,此时的济南就似乎一个巨大的模型,一座座高楼大厦都变成了只有童话故事里才有的模型。这些无数的小模型拼成了一个巨大的模型,这就是美丽的济南,我的故乡。

篇五:《故乡笔记》

一每个人的故乡都是一样的,一条马路,一匹山,一条小河,一群牲畜,几位老者„„但每个人的故乡又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记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外流浪的孩子,回到故土,回到那个曾经生他、养他的地方,眼睛所能触及的全是回忆,脚下的泥土满是故事。眼泪欲流又止,微笑停留如面瘫。多少年了,从来没有这么真诚过。麻木的内心,在故土面前,溶解了,那一刹那,自己又做回了孩子。故乡,是童年记忆的承载体,故乡走丢了,那些纯真的记忆将不复存在。或许你得到了整个世界的赞许,却丢失了自己。二我的故乡在内江市隆昌县一个遥远的小山村,人们叫它桂花井。据说,名字的由来是村子里有一口老井,那老井在村子的河边静静躺了两百多年了,井的直径为一米,有五十米深。井边有一棵桂花树,每年八月,丹桂飘乡,人们就把那口老井叫作桂花井,渐渐地,这个称呼,就成了村子的名字。那口井、那棵树,成了村子的名片。而且一直保留至今。只是,那棵桂花树在“文革”时期被砍了,现在,泥巴早就覆盖了树的年轮,我们这一辈的孩子,已经找不到树的痕迹。但那口井还在,井水还很清澈,每天都还在供应着村子里十几户人家的生活用水。离开村子时,我只有八岁。今年过年,我找到了离开村子时留下的照片。照片发黄,我和姐姐站在一起,姐姐穿着红校服,扎着马尾,我穿着暗黄的绵衣,我和姐姐好像在笑,可是却显得那样木讷,我和姐姐都那样瘦,皮肤黄。那时,我的身高还不到一米吧?照片的背景是一片油菜花,显得鲜艳。就在那一年初春,妈妈跟随爸爸去了广州谋生,把我和姐姐寄托在了姨妈家。从八岁开始,每年只回家两三次,要么是清明,回去祭祖,要么过年,回去看望叔伯,或者村子里有人去世,回去送终。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来没有在村子里连续呆上过三天。每一次回家,都觉得亲切,内心感到安静。我喜欢村子里包谷竿燃烧的味道,喜欢看到长辈们的笑脸,喜欢一个人站在老屋的坝子边上,眺望远方的小山和河流„„就这样看着故乡的一切,有时回忆往事,有时就让时间“嘀嗒嘀嗒”溜走,而我什么也没干,什么也没想。三最近一次回家,是去年年底,回家过年。村子里最大的变化是修通了水泥马路。其实,这条马路五六年前就打算修了,村子里最长老的人死活不同意。有一次村里开完会,那位长者从我面前经过,老态龙钟,满脸横肉,步伐缓慢,嘴里还在唠叨:“简直是无法无天了,那么多辈人没有修路,还不是过来了!现在干嘛要修路?”说着,口吐泡沫,白眼望着队长家的方向,好像要生吃了队长一样。从此没有人敢惹他,从此也没有人敢再提修马路的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老人不愿修马路的原因是心疼钱。他儿子不成才,家里的收入仅仅来自土里和自家里养的几只鸡鸭,老两口又常年有病,还要供孙女上中学,他也喜欢打麻将,几乎逢打必输。于是,要他掏钱修路,简直就是要了他的老命。前两年,老人去世后,修路又成了村里的重大话题,年轻人都支持修路,这样出行方便。前年确定了修路方案,去年上半年就领到了政府给的补助金,每人又出了一千五百块钱,去年九月,正式开工。马路是从邻村搭过来的,为了尽少占用耕作土地,路弯弯曲曲,像条蟒蛇盘延在山间。路长一公里。有人担心队长贪污,专门用竹竿一竿头一竿头的量过,结果发现只有九百五十米。他们不干了,喝酒壮胆之后,几个人到队长家闹,说他耍心眼儿,说他贪污。队长有嘴难辩,把存钱的卡交了出来,卡号密码由三个年轻人各自掌握两个数字,少了谁,钱都取不出来,而队长,只能负责记账。这样才算了事儿。这个事,让邻村的人看了笑话。马路三米宽,单行车道,故意修了几个会车点,在马路入口,修了栅栏,只有小车才能进入。过年,我是坐堂哥的小车回家的,一路上,家人都在感叹:“马路修通了就是方便,可以直接开车到家门口了!”我透过车窗望去,村子里有小孩儿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满头是汗也停不下来,技术还不够娴熟,看到小车来了,立马就下车,伸长脖子张望。很远的地方,听得见他奶奶在叫他慢点慢点„„悠长的声音,像轻音乐。马路边上,几位老人一边吸烟,一边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故事,声音低沉,他们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间在他们面前,走得慢悠悠。马路修通后,村子里开始有了摩托车,小车也会陆陆续续的出现。

修通马路,是一件喜事,只是村里没有摆酒宴庆祝,但是大家望着它,仿佛觉得是自己家的孩子。年轻人将会从这条马路,走向更远的地方,老年人是马路的守护者,他们可能一生都不会离开它了。小孩子在马路上跑来跑去,他们不知道这条马路的来之不易,他们在马路上学会了骑车,或许,也会摔伤手臂。四村子里有两块堰塘。一块在我家门前,另一块相隔不过二十米,在杨大爷家门前。两块堰塘都有篮球场般大,它们就像是孪生的兄弟,可是从未谋面,多么尴尬。前两年过年,队里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这两块堰塘十年的使用权。每户人家都渴望中奖,而幸运的中奖者只有一个。队长用红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勾,其余的都画叉。大家有言在先,一切公平,中奖与否全靠运气,不得抱怨,中奖者每年要向村子里上缴一百块钱,象征性的作为承包费,十年后,又再次以这样的方式决定其使用权。我代表家里参与了这次抽签,没能中奖。中奖的正好是杨大爷,他占尽了地理上的优势。每个人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或许心里还在想:“怎么不是我呢?”杨大爷满脸喜悦,激动得给男人们打烟庄,嘴里承诺,以后卖鱼的时候,都给大家算便宜点!杨大爷抽到两块堰塘后,我家门前那块堰塘用来栽秧子,他家门前那块用来养鱼和饲养鸭子。去年回家的时候,看见我家门前的堰塘早已干涸,显然他并没有用心管它,他家门前的堰塘一群鸭子游来游去,“叽叽嘎嘎”,荡起一条条水纹。回家那天天气正好,我借了一根鱼竿钓鱼。结果只是钓了一个下午的阳光。倒是在我走神的时候,鸭子把鱼竿拖了下去!父亲好几次对我说:“要是你抽中那两块堰塘该是多好呀!等你大学毕业了,我就不在广州卖快餐了。我回去养鱼,一定会养得很好!”父亲每次说起,我也只是笑笑,总以为他是在开玩笑。我相信父亲养鱼一定养得很好,可惜,我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在我的记忆里,以前我家门前的堰塘是属于爷爷的,爷爷上了年纪,让四个儿子管理,父亲和叔伯一起,春天在堰塘里栽秧子,养鱼。夏末刚收了谷子,就会把堰塘的水放干,一大家子下田网鱼。十几个人在田里,不是传来收获的欢笑。我恳求妈妈,我也要下田网鱼。妈妈同意了,帮我卷起裤脚,我就“噼噼啪啪”地下田了。这样的结局,除了眼睛,混身是泥。我记得我收获了几条鲫鱼,它们让我高兴了许久。那块堰塘的鲫鱼,真是肯长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长到父亲的巴掌般大。每年辛苦收获稻谷后,网鱼吃鱼,成了爷爷辈下的儿孙相聚一堂的美妙时刻。鱼太多,吃不完,爷爷叫父亲拿些出去送人。晚上,爷爷亲自下厨,一家人都在旁边围观着。倒下半桶菜籽油,辣椒,豆瓣儿,还有酸菜,在烧上十多分钟,鱼就好了,出锅时撒上鱼香。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吃的,对鱼有太多的遐想和期待。鱼分为三份,爷爷叔伯父亲坐一桌,他们吃鱼喝酒聊天儿,汗水岑岑地冒出来,用毛巾擦了,又继续吃鱼。我们小孩子坐一桌,鱼除了香嫩,主要是辣的味道,我们一边吐舌头,又一边把筷子伸进了鱼盆。太辣了,我问爸爸要水喝,二伯把白酒给了我,一口下去,真想把手指伸进喉咙。我的眼泪出来了,二伯哈哈大笑,母亲从厨房走出来,说我不动脑子。母亲和伯娘她们在厨房里吃,孩子们吃完了他们才上桌!我家门前的那块堰塘承载着一大家人的记忆。我写的这些都是我所知道的,那么,在我还没有出生以前呢?当父亲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呢?他们又有多少关于这一块堰塘的记忆呢?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父亲渴望得到那块堰塘的使用权了。一个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感情是很难割舍的。其实,农民与土地的感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父亲常年在外打拼,爷爷去世七年了。父亲把这份感情,寄托给了我家门前的堰塘。而我,只能眼看那块堰塘里的水,一点一点流干!过年的时候,杨大爷收获了堰塘里的鱼。的确,卖给村子里的人算得很便宜,都是象征性的给一点钱,就像给承包费一样。村里的人还是在享用堰塘带大家带来的实惠,大公家的牛会放在堰塘里洗澡,每户人家都挑着刚出土的红薯,在堰塘边上洗干净了才挑回去。五村子里有一条小河,在我家门前的坡下。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条河的名字,好像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一样。当春种需要用水时,都是从这条河里抽水灌溉。小河上游有个坝,天干水不够用时,就请求上游的人放水。这条河的存在,关系到了整个村庄稼的质量。以前,好像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我们关注小河,只是关注河里的鱼虾。夏天,是小河边上最热闹的时刻。几乎村子的孩子都到小河边上钓马

虾。折一根桑树,系上一条毛线,捉一个青蛙,钓马虾的工具就准备好了。钓马虾不像钓鱼,能提前知道马虾是否上钩,钓马虾只能靠感觉,一般一两分钟就要拉扯一下,如果很沉,就成功了。马虾张牙舞爪,又红又大又魁梧。能够征服这样的生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乐趣。半个小时就可以钓好几斤。拿回家,扯掉马虾的脑袋,放一点豆粉裹一下,榨干之后再放干辣椒爆炒,就是一份美味的晚餐。一般,妈妈很忙,都是我负责烧火,比我大四岁的姐姐下厨。有一次钓马虾,我不慎滑进了河里,水瞬间淹没了我的小脑袋。一旁的小伙伴看我,就像是在看一个笑话,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应该伸手救我。还是姐姐,立马跳下水,把我拉扯上岸。从那以后,妈妈就不要我和姐姐去钓马虾了,她说,如果发现我们再去钓马虾,就打断我和姐姐的双腿。没过多久,有人发现河里的鱼浮出水面,不知是谁,在水里放了药。现在想来,一条长七八百米的小河,能够把鱼毒死,该是放了多少农药呀?他又是安的什么心呢?去年清明节回家。我像小时候一样到河里去钓马虾,钓了很长时间,一只也没有。只得悻悻回家。现在,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河里的马虾几近灭绝。六村子里许多东西都在发生变化,恒久不变的,是那条小河和河对面的那座山。山并不大,人们叫它“毛布山”。两千年左右,重新分配土地后,我们家有块地在那座山上。在分给我们家之前,那块土地并没有种庄稼,野草很多。母亲带上我和姐姐一起去除草。母亲用锄头敲打土地,让它在多年的睡梦中苏醒。我和姐姐跟在母亲身后,把土里的草一根一根扯出来,然后扔到山茅坑里边。母亲挖土的身影,就像一个倒转的“U”,那些年,爸爸都不在家,这么重的活,全是母亲在做。我和姐姐偷懒的时候,母亲说:“这块土很多年没有种庄稼了,土很肥,今年我们种花生,收成肯定特别好。”我和姐姐听母亲这样说,又开始干活。那块土地的草除净以后,我们母子三人又到山上种花生,母亲挖土,我播种,每次撒两颗花生,偶尔会偷吃,妈妈看见了,会放下锄头,朝我笑笑,姐姐狠狠的瞪着我,说:“你现在吃掉的是一颗花生,收花生的时候就是一把花生!”我不理她,叫她赶紧把土盖起来,免得我和妈妈做完了活儿还要等她。那一年,我们的确收获了许多花生。父亲过年回家的时候,妈妈将花生和着沙子生炒,那不仅是我和姐姐的过年的美味零食,有客人来的时候,母亲也会端花生出来,请客人吃。那块土地,后来又种了包谷,种了麦子。四四方方的一块土地,只要播种,就会有额外的回报,这就是大地的馈赠。因为那座山上有我们家的一块地,我和姐姐常常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去爬山,其实只要一两分钟就爬上去了,但每次爬上去,都有一种成就感。我们站在自家的土地上,姐姐跟我讲庄稼发生的变化,我没有听,而是在周围捡了一捆干草,用火柴将它点燃。火“呲呲”的燃烧着,姐姐骂我不懂事,我静静地望着很低很低的天空,不知是不是被我的那团火给烧红了?姐姐叫我大声尖叫,说山上会有回声,我叫了,只是声音不够大,山听见了我和姐姐的对话,可是它并没有回答我们。下山的时候,我和姐姐就像脱缰的野马,张开双臂飞奔,风打在脸上,吹干了汗水,地里的庄稼也在随风跳舞。今年过年我又爬山那座山了,一个人。前两年村子里响应“退耕还林”的号召,山上栽满了核桃树,比人还高。曾经我们耕作的那块土地却空了起来,长满了杂草,淹没了膝盖。这块土地,已经许多年没人管它了,它还要荒芜许久许久。现在的生活水平和粮食产量,它的地位一天天下降。七在农民的世界里,房子的好坏,直接体现这一家人的富裕状况,它关系到这一家人在整个村子里的脸面与荣耀。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有了平房。那房子是在爸妈结婚一两年后,父亲修的。父亲是个石匠,房子需要的所有石头,都是他一个人在山上用铁钻打出来的。“哐当哐当”,打石头的声音在山上回唱,石头随着铁钻一点一点的深入,慢慢脱离大山,就像孩子离开母亲的子宫一样。石头都是规则的长方体,一块有一百斤。父亲打好石头后,又用鸡公车一块一块的推回家。有了足够的石头,就开始修建房子,石头做地基,还做平房的起石,所以现在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许多石头。平房用红砖修建而成,外表没有涂水泥,屋顶盖青瓦。父亲一共修建了四间房子,一间堂屋,堂屋的屋顶有两块亮瓦,白天光线通过亮瓦射入堂屋,整个屋子都明亮了。在堂屋的左右各一间卧室,父亲和母亲居右,在那个卧室里还修了一个专门存粮食的石柜。它占

了整个屋子的四分之一。我和姐姐睡在另外一间卧室。我和姐姐卧室的旁边是厨房,厨房了有一口水缸。在屋的背后,是猪圈和厕所,猪圈都是用石头搭建而成的。屋子里最贵重的电器就是那台黑白电视机。那是父亲在攀枝花打工挣钱后,回来买的。我们家是村子里最早拥有电视机的人家。每到农闲时,村子里大部分女人和孩子都会准时守候在电视机面前。那时,《还珠格格》正在热播,金庸的《笑傲江湖》刚刚拍成电视剧。电视节目成了村子里谈论的主题,那时,麻将还不够流行,看电视是村里的人劳作一个季节后消遣的最佳方式。七年前,爷爷在那所房子的堂屋里去世。父亲修建房子的时候,恐怕不会想到,爷爷会在这所房子里断气。后来,爷爷的遗照也挂在了堂屋里。爷爷去世后,那所房子就再也没有住人了。隔房的二伯打电话给母亲说,他要在我们家的屋子里放柴,母亲欣然同意。去年回家过年,打开屋子,看见柴堆得满满当当,已经没有涉足的余地。我就不明白,隔房的二伯,一个人生活,怎么就需要这么多柴呢?再说现在村子里早已通了天然气。像他那样的人,一旦有空,就到山上去找柴,他是在打发时间,填补内心的空虚吗?还是这么多年形成的习惯,已经无法改过来了呢?爷爷刚刚去世那两年,还常常听父亲打电话请人修补房屋的砖瓦,后来渐渐地就不再请人修了。所以,那所房子越来越烂,现在已经无法住人了。是的,房子是需要人气的,不管再好的房子,没有人住,就会坏得很快,就像人患有肿瘤,迅速倒塌。这两年,村子里立起了几幢新楼房。似乎听到别人家的房子修得怎样怎样漂亮,母亲也想回家修房了。只是考虑到我还在读书,需要较大的开支,而且修好后也没人住,就此罢休。我告诉母亲,不论以后我在哪里工作,都要在老家修房子,最好是在老房子的基础上修建。修房子,这应该是母亲一生中较大的心愿,住着舒坦是一方面,最最重要的是让她感到脸上有光。八现在村子里,年轻人已经不多了。只剩下孤独的老人和几个小孩子。从今年开始,大伯和大伯娘也加入了这群老人的队伍。三年前,大伯患病,几乎半身瘫痪。那以后就住在成都,堂哥在成都做生意,照看方便。经过几年的修养,大伯勉强可以离开轮椅,身体也硬朗了许多。去年回老家过年后,大伯娘决定不再上成都了,堂哥刚刚在老家修了新房子,大伯娘想守候着它,不再离开。她说,老家的空气更好,村里的人也常常关照二老,为他们送蔬菜、送鸡蛋,老家更有人情味儿,说话聊天也方便。她还说在成都常常失眠,回到老家一觉睡到大天亮,可香了。堂哥虽然不放心二老,但老人都这样说了,只得同意。去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大伯用手指着坝子边,大伯娘告诉我,大伯想到外边去坐坐,晒晒太阳。我先端了一张椅子在坝子边,又把他扶过去。大伯速度如蚂蚁,几米路走了两三分钟。我扶着他,就像小时候他扶着我一样,只是,我的世界越来越大,而大伯呢?可能从此以后,他都很难再离开这个坝子了。我们的生命,最初是一个点,慢慢地形成了一条线,随着我们长大,就形成了一个无限大的圆,后来,随着我们年龄增长,圆渐渐缩小,缩成一个面,那个面就是故乡的老房子,后来只是一条线,一条自己只能来回走动的线,最终,线也缩小了,成了一个点,那个点便是坟墓!村子里的老人,大多数都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他们的一生,爷爷是、将来大伯也是。他们在这里出世、成长、娶妻、生子、再慢慢老去。他们的人生,几乎都是在这个村子里度过的,最终,还是躺在了村子的泥土里。那条河、那座山、那两块堰塘,你们是否记得他们的名字?能否告诉我关于他们的故事?如果能,我愿意用我的一生,来书写故乡的笔记,点点滴滴,一字一句,决不放弃。

篇六:《五年级优秀作文----我爱家乡的大山》

我爱家乡的大山

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一一农场学校五年三班 原迪

我喜欢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那座高耸挺拔的大山。那里一年四季景色迷人。

春天,万物复苏,大山里的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春雨姐姐给要发芽的小树苗洗洗澡,小树苗高兴地跳起了舞。各色的野花竞相开放,有粉红色的映山红,黄色的蒲公英,白色的梨花......它们开的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五彩缤纷。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花的海洋。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都看不见了,这时,抬头也望不见那一朵朵的白云。大山的树就像一把大伞,我们可以在树下乘凉、爬山。走进山里,就能听见泉水那叮叮咚咚的歌声,如果你渴了,那就畅饮一番吧。 秋天,天高气爽,大山上的树都变黄了,树叶翩翩起舞,落在地上像盖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果树上也结出了各种各样的果实:苹果、梨子、草莓、榛子、松子……如果遇到刚刚下完雨,那么满山遍野都是蘑菇的天下,这时如果你上山,就会满载而归。

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大山披上了银色的盛装。我们在大山下打雪仗、堆雪人、拉雪爬犁……这是城里孩子最羡慕的,也是我们最开兴的事。

站在山顶,看下面的小镇,一览无余。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一座座楼房,大小各不相同。放眼望去,小镇被群山拥抱,大山就像一个卫士,守护着我们美丽的家乡。

多么可爱、秀丽的大山,我爱你。

篇七:《登山之旅作文》

登山之旅作文

登山之旅作文(一)

这天气冷得我牙齿一直在互相打架,风一股劲儿的往我身上钻。不知道教官是不是有意考验我们,特意给我们安排了一次登山活动,让我们暖暖身体。

准备上山时,我还大言不惭地和好朋友说她们走不动我会拉他们一把。原本在心里憧憬的美好幻想,全部在上路后不久就被打破了。泥土多,又没有阶梯,我鞋子还是刚洗干净的,怎么能这么糟蹋?我满脸嫌弃的样子似乎让好友小某发现了,她朝我走来看着我,眼神充满了鼓励,然后用手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加油!'我顿时信心增加了几倍。上山的时候,跟在我后面的小紫由于没走稳不小心跌倒了。我回转身,看见她那屁股和双手都沾满了泥土,她可是一个平时连吃苹果都要把皮洗到脱皮的洁癖呐。我正要扶起她,她却用她的坚强告诉我:'没关系,只要还能站起来就一定能撑下去!'其实我看出来她心里在流着血啊!

一路走过来我这才算明白了什么叫大自然,泥路上的沙石都已进入鞋底里,而我欣赏沿路看到的风景竟然感觉不到。小溪叮咚叮咚的歌唱着,树叶也并没有因>秋天的来临而变得光秃秃的,反而还和风玩起了游戏,'沙,沙,沙',树叶一片一片像雪花一样飞落,地下枯叶被踩在脚下,软软的,仿佛引导着我走出那一片雾霭。

人生总要做一些让自己青春无悔的事,即使累了也不该倒下,这大概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了吧!

登山之旅作文(二)

初一( 5 )班 28 号 周静宜

我们在紫金山上攀爬着,汗如雨下: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姨奶姨爷们,>我的爸爸妈妈和我。{故乡,,爬山}.

记忆中,那早已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但那一个个欢笑的镜头不由浮现在我眼前——

天空万里无云, 5 岁的我披着一个小童花头,笑呵呵的,一手牵着爸爸,一手牵着妈妈,一蹦一跳的走来。亲切的叫几声'爷爷奶奶,姨奶姨爷好!'便引来了一句句'光芒万丈'的话语:'我们家静宜真听话,真有礼貌,真乖!''是啊是啊!'……,听得我油滋滋的,见到长辈问声好,不是我们做晚辈的义务吗?不是我太自夸了,本人在长辈心中还是很有'地位'的,大人们都宠着我,由于太早了,还没来及吃早饭,大家都帮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早饭,我挑了一个名叫'蒸饭包油条'的东东,'啧啧啧'那个香啊!

一顿'酒足饭饱'后,我们正式开登。恰巧此时来了一批人马,不是别人,正是《直{故乡,,爬山}.

播南京》的记者们。'哈哈,真好玩,不知道他们要来采访谁呢?''我也不知道呢!'这便是我和奶奶的对话。没想到,记者叔叔在一阵左顾右盼中,目光扫到了我身上,他笑嘻嘻地径直朝我走来,我瞧了瞧周围,确实属我年龄最小,或许今天幸运女神会眷顾于我呢!和蔼可亲的记者叔叔,问了我几个问题,我也记不清了,却清楚地记得,他与我的约定:如果我爬上山顶,就再采访我一回。

爬上山顶对一个年仅五岁的小女孩来说,实属不易,可当年的我却是意气风发,当然还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我迈开'大步'往山上跑,这时就见一个搞笑的画面:一个小萝卜头,跑在最前面,后面跟的全是大人,老的老,小的小,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这便是我那>幸福的大家庭展开的'登山之旅'.可走着走着,我们似乎忘了这个茬了。山路上阳光明媚,山蝶绕着向阳的野花儿不停地飞,像是在跳华尔兹。看,他们在笑;偶尔有一阵风飘过,树叶儿与蝉便开始了'大合奏','沙沙沙'这是树叶儿在鸣笛,'知了知了'这是蝉在高歌,听,他们在笑;花香儿,在空气中荡漾,混着泥土和青草的香,闻,他们在笑。在这大自然的笑声中,我们不由放慢了脚步。我们一大家子,欢声笑语,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向上爬,虽然汗水早已在我们不经意间涨满了我们的衣襟,但一路我们的笑声若那足迹,又仿佛桃花般散落在那不宽不窄的山路上,'哈哈哈'这是年老的长辈们在笑,'呵呵呵'这是年轻的长辈们在笑,'嘻嘻嘻'这是我在笑。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山顶,像是凑巧似的,我们又见了记者叔叔,他一脸'惊异'地问:'你真的爬上来了!'我不住地点点头……于是乎,我接受了采访,当他问我南京美不美时,我回头看看山上的风光,不由得说了一个字:'美!'

这次登山之旅,让我享受到了故乡——南京之美。

登山之旅作文(三)

星期天的早晨,我和我妈定下了一个条约,就是连续一个星期爬山。我约了尔墨,一起参加这次的爬山之旅。

到了星期一,我如约而至,去把尔墨接过来,爬山去。为了爬山,我可废了不少精力。早晨6:30起来,刷牙洗脸,带上登山装备,吃了早餐,再叫醒正在像一头死猪一样睡觉的猪妈,等她化好妆,我们才出发去接尔墨。接了尔墨,我们就开向东塔山,开始了我们的登山之旅。来到东塔山,我看了一看才这么高的东塔山,再想想龙湾潭那座山,简直是不可比的,所以我的心情很是畅快。因为我在家里只吃了两个荷包蛋,所以到了东塔山妈妈给我们各买了一份寿司和一个饭团让我们在饿了的时候吃。

二话不说,我们开始了登山之旅。起初,我还觉得挺高兴的,谁知刚爬了10分钟,我就已经像哮喘发病的患者一样喘的不得了。再想想龙潭湾那里的山那么高,我都能爬上去,还怕这区区一座东塔山?可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我的体力已经透支了。看来这个暑假,我除了打篮球,其它的也一直没怎么锻炼。到了现在,体能变的越来越差。我要求尔墨和妈妈先稍歇一会,等我缓一缓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