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好人好事

时间:2021-10-27 09:49:48 节日作文

篇一:《2013好人好事部分汇总》

2013年好人好事部分汇总

1. [风采]张坤龙:用孝心诠释人间亲情

擦身、喂饭、捶背、按摩、载去泡温泉„„每天清晨6时开始,云霄县火田镇菜埔村24岁的青年张坤龙便开始起床照料父亲。原来,2010年7月28日早上,张坤龙48岁的父亲张泉水在家里附近一处建筑工地干活,用小型吊机帮人吊机砖,因吊机发生故障,突然间整台吊机连人从9米高的第三层楼摔下来,导致重度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及右手骨折。一年多来,张坤龙每天用三轮车载瘫痪的父亲去泡温泉,风雨无阻,一直坚持到现在。在他照料下,父亲病情逐渐好转,此举深受村民的好评。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一年多,张坤龙用挚诚的孝心诠释着人间亲情。

2. [风采]赖水顺:善解百姓“千千结”

2007年8月,漳州市成立全省首个“多元人民调解工作室”,为适应新形势下调解工作需要,于2010年3月更名为“漳州市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多元调处中心”,赖水顺被选派担任中心主任。在无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他带领中心5名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者结合起来,开创了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的“漳州模式”。在调解室里,一墙牌匾和挂满数个木架的锦旗,让人震撼。几乎每个成功调解的案例,当事人都会以这种传统的方式,表达朴素的谢意。“每一面锦旗都是一份压力,一份信任,也是一股动力。”赖水顺说,公正是调解工作的生命线。在每一起纠纷调解中,他始终坚守公正原则,即使涉及强势部门也从未退缩过。

3. [风采]林建宗:诚信打造聚善堂

“守信得尊,失信遭耻”,这是漳州市聚善堂医药公司董事长林建宗对每个新进公司员工必说的一句话。在二十多年的医药经营生涯中,林建宗本着“诚信”二字,成功打造了福建省最大的医药物流企业。正是本着诚信原则,2003年红眼病暴发期间,聚善堂为漳州市民免费提供防治红眼病的资料,并积极组织货源供应,抑制了市场上这类药品价格的上扬。在防治非典期间,有人以高出市场5倍的价格想购买聚善堂的一批库存板蓝根冲剂,可林建宗不为利益所动,坚持把这批板蓝根以平价卖给漳州市民。林建宗把质量视为诚信的基石,企业的生命线,严把药品经营质量关,从未发生质量责任事故。

4. [风采]郭昭军:抓盗贼的“侠客”

他虽是一名商人,却先后抓获盗贼200余名,使新华西一带盗贼闻风丧胆;他执着于公益事业,仗义疏财,就像古书里的“侠客”。他就是漳州宝利珠宝金行董事长郭昭军。1973年出生,1.73米的个头,60公斤的体重,白皙的皮肤,可亲的笑容让谁也不曾联想不到他身上竟饱含着“义举”和“善心”。有人说郭昭军抓小偷像疯子,抓诈骗犯不拿饭碗当回事,做慈善事业持之以恒——这是性格使然,态度使然,爱心使然。郭昭军用他的行动诠释了一个“侠客”的情怀,一个“商人”的道德,一个“好人”的定义。

5. [风采]黄荣来:爱心送温暖

黄荣来,全国优秀基层干部。30年来,他踊跃捐资335多万元用于铺桥造路、修建校舍、扶贫助学和发展群众文化等公益事业;自费慰问驻军和"五老";见义勇为,见难就帮、见险就上,百余次救人灭火、抗洪救灾、调解民间纠纷;组建爱心小分队和爱心协会,开展爱心公益活动,组织捐资达635多万元,扶助困难群众,爱心团队发展到1500人;自费出版《名人名言(摘录)》、《开漳圣地爱心人物史事传略》,编写《爱心点滴》,印发15万份免费赠阅,传播爱心文化,远播到省内外及台湾、新加坡。黄荣来被誉为"当代活雷锋"。荣获八闽慈善奖、2005年感动漳州十大人物等40多个荣誉。中央、省市报刊、电视台、电台、网站多次报道其事迹。

6. [风采]刘俊爱:关爱亲人 真爱相守

刘俊爱,女,莱城区羊里镇戴家庄人,1972年9月生,现在莱芜市莱城区凤城高级中学任教。1998年参加工作,在1998年12月,刘俊爱与真心相爱的大学同学张守博结为夫妻。当时双方家庭非常困难:张守博的父母所在的工厂因为经营不善,工资已停发,生活艰难,张守博的妹妹正上着大学,也缺少生活费和学费;刘俊爱的家庭也很清贫,父母身体不好,还要供她的四妹读高中。刚刚参加工作,他们微薄的收入无疑成了双方家庭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经济来源。面对这些困难,刘俊爱与丈夫毫无怨言的共同承担起了双方家庭重担。

7. [风采]徐祥新:7年带出一个文明村

徐祥新,高新区鹏泉街道办事处郭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当了书记的徐祥新从不忘本,本村的花生,他优先购买,30多名本村的父老乡亲成了他厂里的工人,村里的一些困难家庭,他随时救济。从2010年7月开始,徐祥新将全村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集体统一供养,在筹建老年公寓食堂工作中,重新为每一位老年人更换了新家具和生活用品,统一配备了闭路电视,并安排由专人为老年人做家务、打扫卫生,使老人们过上了更为幸福的生活,这在郭家沟的历史上又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郭家沟村投资280万元,在村西建设一处占地12亩的文体广场。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水平,在广场西部专门设立了一个老年人球场,专供老年人休闲娱乐。

8. [风采]王守东:掌舵三十年 一心靠职工

王守东,山东泰山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创业企业家、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纪委推荐表彰的勤政廉政典型、“感动山东十佳”人物。1984年,王守东在国家没投一分钱、银行没贷一分款的情况下,七下江南、五闯胶东,“借水行舟”、“找米下锅”,开创补偿贸易先河,通过补偿贸易的方式筹集资金1700万元,带领干部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使原莱芜市铁厂在一个下马三年的废墟上逐步崛起、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家集钢铁、能源、机械、商贸、高科技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以泰钢为依托,打造钢铁生产深加工基础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9. [风采]郭家安:与上访人做朋友的信访局长

郭家安,莱芜市市长助理、市委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 郭家安善于做调研工作,每接一起上访案件,总是先理清来龙去脉,然后亲赴一线调查取证,深入群众了解情况,走访相关单位沟通信息。一方面安抚群众情绪,一方面最大限度的为群众争取利益。群众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为民解忧的故事。在荣誉面前,郭家安非常淡定,“那都代表过去,工作还要踏踏实实的去做。我们不仅为百姓解一件难事,更要一直解难事。” 在任七年,亲自阅处来信1000多件,接待上访群众6500多人,亲自查办督办重要信访案件150余件,使莱芜市连续5年无进京集体访,连续3年无赴省集体访,连续2年无进京非正常访、无群体性事件,被群众亲切的称作“百姓代言人”。

10. [风采]魏丕国:双拐撑起诚信人

山东华通磁电设备有限公司经理魏丕国,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和后遗症,双腿不能站立,但他自强不息,挑战身体极限,拄着双拐谱写了艰苦创业的辉煌篇章,为社会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魏丕国坚守诚信经营之道,精心呵护产品服务的信誉。他对产品质量要求十分苛刻,从材料进场,到加工组装,到为用户安装调试一丝不苟。凭借过硬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誉。他乐善好施,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和慈善活动。2007年南方雪灾、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玉树地震时他不仅发动职工和公司捐款,自己以个人名义捐款一万元。残疾人魏丕国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不仅没有给社会带来负担,反而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篇二:《乡村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最美身边人打动人心,以下为这篇资料下载网整理来自农村基层的好人好事事迹材料,感动民心。

移民组组长贺志德1999年7月因青龙湾水库建设搬迁到我村,这十多年来一直非常支持村委会的一切工作,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1999年7月,为移民搬迁事宜,贺志德积极为广大移民分忧解愁,帮助移民群众安置房屋,丈量田地。牺牲自己将近一年时间未出去打工挣钱,等到移民搬迁全部结束,安定下来才出去打工。这次牺牲让移民群众记住了他,所以到成立移民组时,贺志德全票当选为移民组组长。从这时候起更加坚定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心。

移民组准备实施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时,贺组长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占田占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调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纠纷。从户户通工程完工后,贺组长自动承担义务清扫垃圾的任务,他每天起早贪黑,不论刮风下雨都坚持将道路打扫一遍,再将垃圾集中到垃圾池,不让路上有一点垃圾出现,让移民组一直保持着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群众对贺组长为大家服务,义务奉献的事情铭记于心,也就更加支持他的工作。

户户通附属工程道路亮化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后,贺组长每天早上4点准时开灯,6点熄灯;等到晚上6点开灯,10点熄灯。虽然每天就只有按一下,关一下,但就是这两个动作他一直坚持了二年多,尽管每天都是机械的重复这两个动作,但这两个动作中充满了他对群众的体贴之情,关心之情,群众被他放在心里最重要的地位。他说过:不能让大家在黑暗中摸索,虽然我每天浪费这点时间,但是增强了大家的安全感也值了。现在他又自掏腰包将手动开关换成定时自动开关,这样就能节约更多的时间为群众服务了。

与户户通水泥路工程同时启动的饮水工程,在开工时,许多村民就管道从自家田地经过的问题有些想法,不大情愿,贺组长多次与这些村民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工作,最后大家想通了,顺利的将管道铺设到每家每户。在后来的使用中抽水机多次发生故障,贺组长不是管理员却主动帮助管理员进行维修,400多斤的盖板他们抬不动,只能用撬棍慢慢地移,因天气炎热,没等盖板移开后,两人的衣服早已汗湿了好几遍,有时候连吃饭都顾不上,可是他一直没有任何怨言。

贺组长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对组内的五保户、困难户问寒问暖,询问有没有困难,要不要帮助。每年过年过节贺组长都会亲自去看看他们,这样他才可以安心,这些举动让五保户、困难户很是感动。

贺组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公益事业操心受累,许多事情都亲力亲为。在工作上是移民的组长,在生活上更像他们的儿子、大哥和家长。他表示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将这些小事一直做下去。

篇三:《好人好事材料》

1.张磊,代桥镇茶棚村村民。6月18日,常年在外打工的张磊回家途经阜界公路颖泉区宁老庄镇姜堂集段下车办事时,捡到用绳子扎好的几千元钱。从扎钱的绳子上张磊判断这是农民的钱,心想失主一定很着急,他环顾四周并没有人,虽然急着办事,但怕失主回来找寻,所以他在原地等待,焦急地等了将近2个小时,还是没有见到失主的踪影。张磊报警求助,向姜堂派出所民警说明情况,希望尽快找到失主。{农村好人好事}.

2.孙玉平,代桥镇刘寨小学支教教师,原是市西城中心小学老师。2009年,响应号召,孙玉平下乡支教,2011年支教时间结束,但看到乡村英语教师的急剧缺乏和学生们的不舍,她不顾在阜阳市区的家人反对,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婆婆照顾,毅然申请继续支教,就这样她由支教2年到支教4年。她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中,热心帮助基层学校的教育事业。她正考虑继续支教。

3.杨智源,今年8岁,逸夫第一小学三年级(11)班学生。杨智源是一个学习勤奋的好孩子,在班级里担当中队长、学习委员。他3岁时就失去父亲,母亲又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烧水、做饭、扫地、照顾母亲起居„„他硬是靠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他的事迹在界首电视台报道。

4.柳洪起、柳廷芝、柳洪春、张庆灵,6月16日,在田间劳作的茶棚村村民柳洪起,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叫,他仔细地四下搜寻,发现喊叫声来自与自己地块不远处的郑庄东北角方向。他顾不上收割后的麦茬刺腿,循声快步跑去,声音越来越大,“不好、出事了!”原来声音来自前面的一口大机井里,“快来救人呀!”,他边喊边跑向机井,趴在井口望去,隐约看到一个人在挣扎。他一边大声安慰着井里的女子,一边喊人帮忙。这时,正在片区帮助夏种的茶棚村女计生专干柳廷芝、治保主任柳洪春及村民张庆灵闻声赶来,因无法下井,他们找来了绳子等进行施救,女子体力不支,受了惊吓无法有效配合,在近3个小时的数次试教后,该女子终于将绳子成功套在身上,警民齐力把女子救了上来。人们七手八脚地把找来的衣服给女子穿上。该女子40多岁左右,估计掉井里有近两天的时间,身体状况良好。

5.段秀芝,砖集镇刘柴行政村王绍自然村干部。6月26日凌晨3点左右,省道204线王绍路段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驾驶员逃逸。住在王绍路段附近的段秀芝被车辆追尾的撞击声音惊醒,立刻穿衣起来到事故现场,拨打报警电话求救,并组织村民找来工具,把因驾驶门撞坏打不开被困在驾驶室的驾驶员救出来。

6.杨玉岭,砖集镇杨老庄村村民。6月20日,本村五保老人杨子中突然患病头晕,恰好杨玉岭碰到,他立即用自家的三轮车把杨子中送到医院救治。经检查,杨子中是中暑,医生对杨子中给予了治疗,杨玉岭一直陪护着,直到杨子中好了后,又把杨子中送到家。{农村好人好事}.

7.马俊峰,代桥镇张老庄行政村马湾自然村村民。为了改变马湾村内的道路交通状况,马俊峰自掏腰包租来挖土机,把本来不能通行的村内水沟垫出了一条30多米的路,终于使村内多年没通开的路捅开了,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为此,马俊峰花去人民币3000多元。

8.高大强,代桥镇刘寨村民委员会委员。刘寨村张渡口自然村的76岁老人高正生,因妻子过早去世,膝下没有子女,无人照料。多年来高大强义务照顾高正生,义务为他耕种,经常自费为高正生购买生活用品,接送治病,买药等,受到群众的好评!

9.姜艳玲,砖集镇刘老家村村民。今年34岁,由于小时候患过麻痹症,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可她却是村里出名的孝女。其父于2005年患了脑溢血,出院后瘫痪在床,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那时候她的儿子才两个月,弟弟正在上学,母亲因患病后遗症行动不便,在征得老公和婆婆的同意,她主动承担了照顾父亲的责任,让三个姐姐放手挣钱养家。 几年来,她既要照顾儿子,又要服侍父亲,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她都一样给父母洗衣做饭,并且一口一口喂下去,因为父亲瘫痪躺在床上,每次她喂饭时都非常小心,既怕烫到又怕噎到,等到父亲不再张口吃,她给父亲擦洗一下嘴巴,然后才自己吃饭。最难的还是给父亲擦洗身子,水的温度要掌握适宜,擦洗时还要翻身子,她吃力的做到了,看她那么累,

在一旁帮忙的母亲常常偷偷流泪。几年来,她坚持给父亲按摩,由于细心照顾,她父亲身上没有出现溃烂。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理发,定期给父亲理发、刮胡须,她乐呵地说“我又学会了一门手艺”。

今年4月,姜艳玲的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为了照顾母亲,姜艳玲找来邻居帮忙,让邻居照顾父亲的饮食,到医院两天,邻居打来电话,让她回家,说她爸爸两天没有吃喝了,她又赶紧从医院赶回来,到家里简单地给父亲检查一下说:“没事,可能是他不习惯别人喂他。”邻居们站在门口看她如何让爸爸吃饭,姜艳玲做好饭刚把碗端到父亲的面前,她父亲就把嘴张开了,一碗饭下来,一切又正常了。

篇四:《好人好事材料》

1.身边的好人好事

希望社会越美好说起身边的好人,我就马上想起我的外婆。她虽然是个农村妇女,但是很开明、有爱心,受到村里人的尊敬。外婆六十岁了,但是人老心不老,她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慈祥的眼睛让我感到特别亲切,我常常听妈妈讲我外婆做的好事,现在就让我来讲讲吧外婆住在小洋楼里,在她家边有一间小平房,房里住着两口人,里面有个老奶奶,靠捡垃圾为生,她生五个儿子,但是儿子都不孝顺,三个儿子出去外面打工,两个和她住在一起,在老人生病时,那俩个儿子都不管她,都是外婆帮他的,只要外婆有煮什么好吃的食物,都会拿一碗给她,每一天老奶奶都会去外婆家,因为老奶奶的儿子把电视霸占了,所以老奶奶才会去外婆家,外婆总是陪她看自己不喜欢听的芗剧。

外婆不但热心帮助别人,还不占不义之财。听妈妈说:有一次外婆打了五百斤李子,把李子装成一袋一袋的拿去给李子经销商卖,原本一斤李子两角钱,卖一百元,可经销商多给了一百元,外婆回到家一看,钱包里多了一百元,她马上想起是经销商多给的,就和家人商量要不要还钱,外公说:“人家白给你,这是你的福气”外婆反驳道:“你说错了,人家赚钱也不容易。”说完就去还钱了。

想到这里,我的脑海里就浮出一句话:道德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钓鱼的启示)外婆从小就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实践道德的种子。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我独自在灯光下写这篇文章,心想:

当今社会好真是好

文明好事大家做

坏人坏事快没有

希望社会越美好

2.好人好事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有很多遇上困难的人是需要我们伸出手去帮助的。但有些人会坐视不理,则有些会很热心地帮助他们。“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这是我看过的格言,我很喜欢,当别人对我一点点的好,我会感动,可能许多帮助过你的人都不会留下名字,但在你的心里你会永远记得起帮助过你的人。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在这一年里,在我身边发生了很多事情,好人好事一件件不定时地在脑海里重播,不断的回味着一些能让自己进步的事情。

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说:“一尺不如行一寸,莫以善小而不为,敬业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确实,在我们的身边,一直就有很多的好人好事。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见,有些同学弯下腰来捡地上的废纸,时常回有同学主动留下打扫着教室,经常有听到拾金不昧的同学被表扬,过马路时有些同学会主动维持交通持续,阻止那些乱穿马路的行人。 实例一:

我们小区的王爷爷最了不起。王爷爷今年84岁了,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满头的银发和那微笑成了他的特征,有点驼背的他干起事来却一点也不含糊。走起路来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点都不显得他已是不惑之年。{农村好人好事}.

星期六下午,烈日当空。我读完书乘着车回家,车刚到站,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闪动。这不是王爷爷吗?他左手拎着一个涂料桶,右手拿着一把大刷子,脚边放着垃圾桶和铲子。我快速来到王爷爷身旁,“王爷爷!”我亲切着叫道。“呦,是你啊!你来干什么呀?”王爷爷关心地问道。“我读完书乘车回家。”我回答道,“您又来美化环境啦?”“也不算是美化环境,你看,这墙上的小广告太多,有碍市容。一来,亚运会还有一年半就开幕了,外国人到了我们广东省,说小了大都市佛山会让外国人眼中大跌眼镜,是个布满千疮百孔的佛山,说大了中国的国际声望也会由此下跌;二来,这些广告多数是骗人钱财的,有些江湖郎中不但骗人钱财,还胡乱医治,把别人的生命忽视当儿戏。”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得到的比付出的多得多,王爷爷焕发了我为亚运作贡献的热情。

实例二:

一年前,5.12汶川大地震间我在新闻报道里看到一件这样的事:

一位乞讨过日子的老人在早上捐了5元钱,过了中午又捐了100元,捐款人员问他为什么捐这么多,老人回答:“因为那里的人生活比我还惨,上午只有5元整的,其它全是一角两角、一元的和5角的,不好意思拿出来,中午又去讨了点,再到银行换成一张100元钱。”有的经常路过这儿的人说:“他每天讨来钱都不是去吃好吃的,每次捐款都比那些每天讨来都去吃好吃的人捐的多了足足好几倍。”老人说:“虽然每天生活困难点,但这钱对于他们来说比我还重要,我的一分钱对灾民来说就是几十元。”说着又从兜里掏了一下,掏了1角硬币放到捐款箱内,走时还说:“我这也是让大家对灾民多捐点。”然后就拿起破碗走了。后面捐款的不是生活好的,就是一些乞讨为生的老人。这些老人捐了许多1角1角和1元1元的钱共有50。4元放到了捐款箱内。

实例三:

顺德好人:孔昭杰——六旬老汉勇救5名落水儿童。

虽然年过六旬,孔昭杰却有着年轻人不能比拟的好身板,这也是老汉平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在2007年的某一天,老汉正是用自己的这副好身板救起了5名落水儿童。

2007年5月3日下午,65岁的勒流上涌村民孔老汉像往常一样,在村边的瓜菜地里耕作。“救命,救命!”突然传来小孩的呼喊声,孔老汉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循声望去,发现不远处有小孩掉进鱼塘里。一个小男孩上半身露出水面,拼命喊着“救命”。另外还有一个约八岁大的小女孩惊恐地两手扒着男孩的肩头,身体不停在颤抖。水面不时泛起阵阵波纹,水下似有划动的痕迹,时有水泡浮起,看样子还有小孩在水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