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周年祭诗

时间:2021-10-27 06:52:40 节日作文

篇一:《母亲周年祭词》

母亲周年祭

今天是母亲一周年祭日。

一年前的今天,母亲永远闭上了她牵挂的双眼——离开了我们。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是母亲与亲人诀别的日子,是一个慈祥而坚强的母亲远行的日子。我们的母亲走了。。。

今天,子女们分别从北京、徐州、济南等地汇聚

在这里,在青山环抱、浉河低吟中,祭奠我们的母亲,为她老人家安葬。此时此地,在这里纪念她追忆她的时候,每个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此时此刻,母亲慈祥的面容、开怀的笑声、操劳

的身影,一幕幕都再现在我们的眼前。每当想起您---亲爱的妈妈,我们都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和思念。 母亲的一生,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朴素勤劳、平凡艰辛。您勤俭持家,省吃俭用,相夫育女,呵护着我们姊妹健康成长,默默奉献着伟大母亲的爱。敬爱的妈妈,您含辛茹苦养育我们,无怨无悔;您勤劳善良、心灵手巧,让儿女们穿上整洁舒适 - 1 -

的衣衫,吃上可口的饭菜;您以最朴实的言行,影响我们健康成长。使我们的童年健康又快乐,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了自信和成就感,我们人生的经历和成就都有着您人品的体现和轨迹。您一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为儿孙们操尽了心,如今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您却撇下我们走了。。。每想至此,我们心怀感恩;每想至此,我们更加心甚悲怆!

今天,您的孩子们都回来了,恭敬地肃立在您的

墓前,深深追思您的恩德,感恩您的养育深情。

母亲,我们敬爱的妈妈,您安息吧。心中有您,我们不怕艰难,更加珍惜今天;心中有您,我们会像您一样坚强;心中有您,我们的生活会永远充满阳光!生前生后一家人,我们永远是最相亲相爱的亲人。您在天堂一定会眷顾和保佑您的孩子们,孩子们永远想念您,感恩您!

安息吧,敬爱的妈妈,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永远爱您。

二○一三年二月十四日

- 2 -

篇二:《母亲周年祭》

母亲周年祭{母亲周年祭诗}.

再过几天(正月初十)就是母亲的周年忌日了。一年前我们91岁的老母亲掩埋于乡野之间,栖草莽下,无文字以歌,无影像以诉,只有我兄弟姊妹儿孙们,在今后年节间思念亲人,焚纸燃香献鲜花敬酒水。

一年前母亲的离开仿佛就在昨天,心里总是闪烁着她老人家的影子丝毫不能忘却。

去年的正月初十晚我们从千里之外紧赶慢赶于十一傍晚回到了母亲的身边,那是一个多么让人撕心裂肺、悲痛欲绝的日子,母亲静静地躺着从此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再也看不见我们,再听不见我们的呼唤。

时光如流水啊,一年里我每逢节假日看见电话却无限惆怅,我再也没有问候的电话可打,一家的“凝聚点”支柱不在了,“回家”就如同作客了。今年春节八妹是叫我“回家”的,但由于没有了母亲的牵挂,去年12月我就去了盐源“支边”,故今年春节没有时间回家乡看望祭奠父母,特此书面纪念永恒,妈妈不会怪儿子吧?今后定会回故乡看望父母的。只不知何年月兄弟姐妹们能再团聚?{母亲周年祭诗}.

亲爱的母亲周年忌日,怀念母亲离开我们快一年了。您生前喜欢古诗词,我就为在天国的您朗诵一首后唐李煜的词《相见欢》(其中改动了三个字):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游子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今天您离开我们马上一周年这特殊的日子里,您老人家在“天堂”和爸爸他们过得都好吗?

在正月初二在攀枝花的一家人面朝故乡东南方遥祭二老:儿子儿媳么孙衷心祈愿母亲在天堂和父亲一起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在人间没有享受到的在天堂中全都享受到,洗去在人间遭受的苦和累,在天堂之灵悠哉,驾鹤遨游苍穹无限!{母亲周年祭诗}.

正月初五在重庆的儿女媳婿孙儿女等近20

人相约,一起来到二老墓前,

奉献鲜花燃放鞭炮祭奠哀思,妈妈,您听到了吗?天堂里的您能感知到我们对您的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爱吗?我们对您的眷恋永不抿灭,在您生前我们从没有对您说过一声爱您想您之类亲呢的话。今天让我们大声地对您说一声:“妈妈,我们爱您”。诗赋:

清香一柱

清茶一杯

鲜花一束

我们“四世同堂”静静地缅怀母亲父亲

那个世界没有喧哗

那个世界也没有贫富

那个世界的心灵只有安宁

如果有牵挂

那就是对活着的人的祝福

所以

我们平安快乐是对您们最大的安慰

我们能在心里记住您们是最大的感动

这一刻阴阳没有间隔

妈妈,儿子知道您在天国依然关爱、牵挂着我们。如果二老冥冥之中在天有灵,恩泽重昊地保佑您们的么孙能顺利入学中科大研究生。妈妈您放心吧,儿子天天祈祷祈愿您在天堂活得轻松快乐,祈祷祈愿天堂里的生活比人间更加美好。我们世世代代永远都要好好的生活下去,这是对妈最好的回报,也是妈能感到欣慰之事。

母亲,时光飞逝,斗转星移„„满怀深情,穿越时光„„

20140216周泽鉴拜祭于异乡

篇三:《母亲周年祭》

母亲周年祭 2015-10-24

(农历九月十二日) 明月依旧高空悬, 慈母逝世整一年。 家祭酒菜一桌排, 天上人间梦中见。

1

2

篇四:《母亲五周年祭》

再过几天就是母亲去世五周年的祭日。

五年来,只要触及有关母亲的话题,心中就会一阵伤痛。每一次伤痛过后,总想为母亲写点文字以寄自己的思念,却很难成文。万千思念,不知从何说起。

2007年6月4日,母亲因癌细胞扩散,生命垂危。舅父不想母亲病逝在医院里,将我们兄妹召集在一起,老泪纵横地说:“看来你妈妈的病是治不好的,你们已尽孝心了。我不能看着老姐姐活了七、八十岁,临死也不能进自己的家,接回老家去吧”。听从舅父的安排,这天我们将母亲接回老家做延续生命的治疗。6月日23早上6点钟,被癌症的痛苦折磨了二十天后的母亲在哥哥的怀中安然去世,离开了这个她深深眷恋的世界,享年80岁。

母亲的一生受了太多的苦和累,跟父亲一样,他们都是幼年丧父。听舅父说,母亲和父亲是在我奶奶逝后的“七里”结婚的。嫁妆只有一只旧木箱、一床旧棉被,新房是两间茅草房,新床是用土坯支起几块铺板。父亲、母亲凭着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经营着这个穷苦的家,养育了我们兄妹五人。

1975年,母亲不到五十岁。一向身强力壮的父亲因为突发脑溢血猝然离去。这从天而降的灾难,让我们伤心欲绝。但坚强的母亲没有被这天大的变故击倒,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母亲擦干伤心的泪水,用她那几近凋零的羽翼,将我们兄妹五人围拢在一起,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父亲去世后,我们继续读着书。这样,不到两年,我们家就成了生产队里 “最大的超支户”,每年除了分得基本口粮,“工分粮”是少至又少。为了挣得更多的“工分粮”,逢到割稻插秧这些农活,母亲常常在生产队里包下任务,带着我们兄妹一起干。母亲还全然不顾自己的女人之身,学会了男人才能干的“犁田打耙”的粗活。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饭量也在不断增大,为了给我们的“肚子填饱一点”,母亲趁着农闲,带着哥哥、姐姐上山砍来竹枝、荆棘在门前宅后的空地上扎起篱笆,种上蔬菜瓜果。面对那点有限的口粮,母亲总要精打细算,以保证每年的“陈粮能接上新粮”。父亲去世后的那些年,母亲很少跟我们同时吃饭。多年后才知道,那些年母亲常常是等我们吃好了,自己再去铲点“锅巴汤”吃。

我的母亲从不偏爱我们兄妹任何一个。父亲去世几年后,哥哥因为看到母亲实在太累,便“逃学”了,妹妹也因为家里超支数额太大,被生产队长给强制辍学。哥哥和妹妹没有读好书,给母亲留下终身遗憾,每次提起,母亲总是眼睛湿润。为了弥补她心中这个“遗憾”,在我们成家后,母亲总要设法为哥哥和妹妹找点补偿。哥哥分家时,母亲给了哥哥最大的优惠,分给哥哥最好的房子。当时,我虽然还是个“光棍”,但母亲仍然让我分摊了家中债务,原因是我读了书。哥哥的大孩子上大学时,在母亲的安排下,由我送孩子到学校;小孩子参军时,母亲打电话给弟弟,以不容置疑口吻要弟弟给予关照。妹妹出嫁时,母亲不仅给妹妹陪齐嫁妆,还打破农村的嫁女规矩,将屋后栽种那些能当桁条用的树木分给妹妹一部分,待她建房时使用。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可母亲作为一个农村老太太,思想却非常开明。在我们兄妹陆续成家生儿育女时,母亲的心情没有因为哪家生男孩、哪家生女孩而“阴晴变化”。我的小女儿出生时,妻担心母亲知道她“又生了女孩”会一脸沮丧,会像那些思想守旧的婆婆,看完孩子就转身离开。可令妻欣喜的是,母亲见到孩子时仍然一脸喜悦,还给孩子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在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总是叮咛我们,不论男孩、女孩,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材。我们平时给母亲的一些零用钱,自己舍不得用。但遇到孙辈们需要买学习用品时,她总是毫不吝惜的拿出来分发。

母亲身上不仅有着男人般坚强品质,同样有女人的慈爱之心。在“大跃进”年代,我们相邻的几个村庄组成一个中心队,全体社员都到大食堂集体用餐。一次,邻村的一位老人刚

打了一碗稀饭后不慎跌倒,稀饭全泼在地上,可怜的老人,慌忙跪下舔食着地上流淌的稀饭,母亲看到后马上拉起老人,把自己的那碗稀分给了老人一半。后来,母亲当上食堂炊事员,负责分发食物。由于食物匮乏,许多人因营养不良得了浮肿病,遇到这些病人,母亲总要想方设法的照顾他们,那怕是多给一瓢米汤或是半块糠粑。

1987年,我在家乡谋得一份工作。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无法开展时,总有人挺身而出为我解围、帮助。后来才知道那些人或是他们的长辈们在那特殊年里都曾得到过母亲的关照。虽然母亲早已将过去的那些事淡忘,但他们却永远记下了母亲当年的救命之恩。

在我们兄妹五人各自成家之后,母亲如负重释,也慢慢地学会了享受生活。生病之前,母亲都是有规律的生活着。虽然独自生活在自己亲手建造的老屋里,总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自在。每天早起,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忙活一上午;下午如果不去菜地,就找几个老伴打两个小时的纸牌;晚上搜不到自己喜欢电视节目,便拿出我们给她买的影碟,看一场黄梅戏。我们每次回家,母亲一阵高兴之后,总要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夸赞一番,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人就是生活在天堂之上”。

母亲真的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平时很少打针吃药的她,在确诊为癌症后,医生给她开的药,她都根据医嘱悉数吃完,并很顺从地接受各种治疗,无奈现代医学终无回天之力。去世的前几天,正赶上端五节,那天母亲还挣扎着吃下了几小片西瓜。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里,母亲没能给我们 “言传”多少文绉绉的做人处事的哲理,她能给我们的是“坚忍不拔、慈爱朴实、正直善良”的“身教”。母亲身上的这些优良品质让我们终身受用,也是我们今天的做人之本。

篇五:《母亲周年祭》

母亲周年祭

母亲离世已整整一年了。一年来,我每每回家看望父亲,总要到母亲生前的卧室里站一站、坐一坐。房间的摆设、格局一如往昔,连床上所铺的也依然是母亲生前常用的一条白底蓝条的床单——床单很有些年头了,白色的底子已经有些泛黄。睹物思人,每次走进房间,总觉母亲依然健在,恍惚间看见母亲坐在临窗的椅子上,温暖慈祥的笑容漾在脸上,如阳光洒满我身。

母亲走时77岁,她的一生平平淡淡,勤勤恳恳,朴实无华,一如故乡田间里的小水塘,自然平常,波澜不兴,但却默默无闻、实实在在的滋润了一方,养育了一方。 母亲大半生勤劳节俭。母亲出生在一个富裕人家,外祖父是一方名医,家里开有一间药铺,一顷多地,作为幼女,母亲自然是外祖父母的掌上明珠,幼时确实过了一段优裕富足的生活。母亲自言,她的勤劳节俭都是祖母“逼”出来、熏出来的。我的祖母虽是裹了脚的旧式妇女,但聪明能干,里里外外一把手,是家里的顶梁柱。母亲未嫁之前就听说未来的婆婆不但能干而且很厉害,为了不受气,就憋住自己努力学习女红,嫁入我家之后就跟随祖母夙夜劳作。那时候我家和伯父家还没有分开,一大家子十来口人生活在一起,全家人衣裤鞋袜几乎全靠祖母、母亲两人手工做,母亲白天下

地,晚上纺织、做针线,即使再累也不敢偷懒,只要祖母不说休息,她就坚持着,实在瞌睡了就在自己腿上狠拧一把,直到祖母发出休息的讯息。由于家里人多,有老有少,物质又很匮乏,虽然全家人勤奋努力,日子依旧艰难。每顿饭做什么,怎么做都由祖母决定。饭做好了男劳力和小孩子先吃,剩下稀的才轮到祖母、伯母、母亲她们吃。尽管母亲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劳力,尽管也很饥饿,但母亲总是最后一个去盛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勤劳节俭的习惯母亲一直保持终生。

70年代,母亲随父亲到了青海玉树,先在缝纫社打工,后为多挣几个钱自己在家里开了个缝纫摊儿。父亲在家的日子还好,为了父亲的健康两人饮食起居还不至于太简单——也因此推掉了一些活儿,少挣了一些钱,这让母亲很遗憾。一旦父亲不在家,母亲为了赶活儿,那就常常废寝简食。有一次,父亲下乡去了半个月,母亲竟然一次饭也没有做——饿了白水就馒头,困了就趴在缝纫机上睡一觉。这件事是后来我去青海之后和母亲要好的一个老乡我叫秀姐的亲口告诉我的,她对母亲十分佩服,赞赏有加。

80年代中后期,母亲从青海回到老家定居,这时我和妹妹已先后毕业工作,只有小弟还在上学,家庭生活已无压力,在村里人看来母亲是熬出来了,该享享清福了。但母亲过不惯无所事事的日子,总要自己找点活干,先是在自家院子里

养了一群鸡,后来又在院儿门前种了一小片儿菜地,麦收季节还到别人收过的田地里拣麦穗,用捡来的麦子养鸡,怡然自得地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后来又想养两只羊,终于在父亲和我的反对下作罢。母亲笑言她是在运动,既活动了筋骨,又有菜吃,还省了钱,一举几得。父亲后来说,这一段日子是母亲一生中最轻松、最舒心的日子。其实母亲那时的生活也很简单,粗茶淡饭,少有腥荤,与村中中上人家的饮食无异,唯一“奢侈”的是每天早上能够炖一碗鸡蛋羹吃,只有在弟弟每周从县城放学回家或是我回家探望她时,才宰鸡买肉,改善一次。母亲对这样的生活很满足,后来每当我们聊到这段生活、笑话母亲不舍得吃时,她总是骄傲地说:“我每天早上炖两个鸡蛋糕吃呢!”

我的孩子出生后,母亲搬来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她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有时我和妻子想分担一些,但母亲总是拦阻说:你们上班已经很累了,回来了就歇歇,这点儿活儿累不着我。母亲从来不说自己累、不舒服,如果那一天母亲说累了,那肯定是病得实在不能坚持了——这是妻子对母亲的印象和评价。事实上,即使后来母亲病已经很重了,也仍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家人的负担。

母亲手巧,是村里有名的巧媳妇,连一向挑剔的祖母对母亲的手工也多有赞赏。过去农村人穿衣,都是买布料自裁自缝,鲜有成衣,而裁衣最难把握的就是挖领窝,母亲总是

把握得很好,经她手剪裁缝制的衣服针脚细密匀实,妥帖合身,村里许多人家婚嫁时都喜欢请母亲去帮忙做针线活儿。在青海时,因为母亲手艺好、讲信义,很多人慕名前来做衣服,不管汉族、藏族,母亲一律热情接待,尽力满足。我们小时候所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不但合身,而且式样新颖别致,无论走到哪儿总会受到他人的赞誉。有一次,母亲用别人做衣服时剩余的边角料为妹妹拼了一件上衣,花花绿绿的煞是好看,堂姐数了数,总共用了近四十种不同花色的布料,构思奇妙,疑为天工。我大学时,母亲给我做了一件白底蓝条的麻料衬衣,很多人都以为是买的成衣,我和妻子第一次见面时穿的就是这件衬衣,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至多年后妻子还记得这件事。

母亲善良,尊老爱幼,和睦友邻,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学习的道德模范。母亲一生育有四个子女,长者是一个女孩,出生于50年代末期那个极其困苦的年代,早早便夭折了,这使母亲十分痛苦,直到晚年依然十分惋惜,所以对后来出生的三个子女都十分珍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但由于环境所迫,我们姊妹三个出生后都被寄养在老家,这对母亲来说确是一个无奈而痛苦的抉择,每次母亲探亲后离开我们回青海都要哭一场,所以母亲拼命的干活,每月都要寄钱和粮票回老家,想让我们不受罪、不受委屈。慈母之心,言语难表,日月可鉴!

母亲关爱子女自不待言,在家庭最难处理的婆媳、妯娌关系上,母亲也堪为后世典范。母亲对祖母极为尊敬,数十年从未稍有忤逆。我小时有一年,祖母口腔溃疡,饮食不进,病情危重,父母特意返乡探亲,母亲端茶倒水,奉药侍寝,极尽周到。也许是因为别人动作粗糙吧,敷药喂食这些细活祖母都要母亲来做。那时银耳特别珍贵,普通市场难觅其踪,父亲特意托人从外地购得数斤,母亲便每天用冰糖炖给祖母吃,还怕祖母进食时碰痛了创口,总是要等温度适宜后再一勺一勺的喂给祖母,祖母在母亲及家人的悉心照料下慢慢康复了,至今想起来还为母亲的细致耐心而感叹。母亲不独尊敬祖母,和伯母更是情同姊妹。伯母干活虽不如母亲,但为人也和母亲一样善良厚道,妯娌俩相处几十年从未拌过嘴、红过脸。伯母老年得了阿尔茨海默病,能识别的人寥寥无几,其中就包括母亲。母亲也特别挂念伯母,数次让我抽空回乡探望。去年春天,母亲还期望天气暖和一些、病好一些以后能回老家去住一段时间,再见见伯母,但病魔却使母亲未能愿望成真,如今伯母也去世了,两位老人终于能在九泉之下相聚了吧!母亲和我妻子、弟媳的关系也很融洽。我和弟弟结婚以后,母亲终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但母亲对待两个儿媳非但毫无跋扈之意,而且极尽慈爱宽厚,视若己出,在我们夫妻之间发生矛盾时,母亲总是批评自己的儿子,维护儿媳。妻子坦言,她和母亲关系之融洽有时反而会超过她

篇六:《母亲周年祭1》{母亲周年祭诗}.

华容县基督教

纪念廖老妈妈安息主怀一周年追思大会

母亲周年祭文

廖德怀 廖培东 廖福良 廖恒一 廖月英

2012-07-05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转眼间我亲爱的妈妈离人间愁烦劳苦,进天堂福乐之地已经一周年了,忙忙碌碌的人们依然在漠不关心地擦肩而过,外面的世界什么都没变,墙上的时钟也在迈着依旧的步调,只是:物是人非。

妈妈呀妈妈,去年的今日,我们还在盼您生还;今年的今日,我们确信您已经去了天国。

从小到大妈妈对我们的称谓总是:“月伢子”、 “怀伢子”、等等这样的叫我们。这样的呼叫听惯了,也就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了,直到有一天,再也听不到有人这样地称呼我们时,才突然觉得那个声音是那么地亲切,那么地让人眷恋。

曾经,母亲给我们的感觉只不过是一个“唠叨”的代名词,每次回家总是东家长西家短的没完没了的唠叨,觉得很烦,我们总是找个借口,溜出去和别人喝酒闲聊。母亲总是安排姐姐做好了{母亲周年祭诗}.

可口的饭菜等我们,而我们总是匆匆吃过,借口忙又匆匆离开,留下了母亲守望在大门口的那一眼的遗憾。现在母亲去了,才发现那“唠叨”已变成一份长长的牵挂。

这些天来,我们的眼前老是浮现出母亲那和蔼可亲的身影,耳旁总是回荡着母亲呼唤我们的那个甜心暖肺的亲切声音。

岁月悠悠,哀思绵绵。妈妈,我们亲爱的妈妈,您在天国还好吗?您在天国能听到儿孙们对你的深情呼唤吗?妈妈,我们亲爱的妈妈,屈指数到今天,您已经离开温暖的家,离开我们到天国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该是多么的漫长呀?妈妈,在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里,我们想啊、念啊,以泪洗面,度日如年。最怕到了什么年呀,节的!那个时刻,就是我们全家倍增悲伤的日子。尤其是春节期间那连绵不断的鞭炮声,就像一颗颗子弹穿进我们的胸膛,心痛难忍。

这一年,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有妈才有家!有妈,才有家的温暖,有妈妈真幸福。

失去了您,我们感到清冷、寂寞和孤独;失去了您,我们感到茶饭无味,生活无趣;失去了您,我们在外工作的儿女也就失去了回老家的念想和期待。失去了您,我们好象在外流浪的孤儿。

尽管我们有时在人前强颜欢笑,但这一切怎能替代昔日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缠绵和甜蜜呢?

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人去楼空,但彻骨寒心的伤痛,像幽灵一样如影相随,常常让我们彻夜难眠,泪湿枕芯。

人说,时间是医治一切伤痛的良药!但永远的伤痛和失落,将是我们生命里程碑上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妈妈一生勤俭持家,含辛茹苦,养育了四儿一女,正当家境改善,儿女各个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您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之时,您却突然撒手人寰!去年的今天,妈妈,您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想起您被病魔折磨的痛苦的表情,作为儿女的我们,那种绞心的疼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我们真的恨自己无能,没有办法挽留您的生命。妈妈呀,你是苦命之人,中年丧夫,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兄妹五人,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把我们培养成人,让我们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晚年又是疾病缠身,作为您的儿女,我们有个共同的心愿:希望您下辈子还来做我们的妈妈。因为此生我们相处的日子真的太短暂了,我们还来不及尽孝您就走了。我们现在真的用心体会了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妈妈,您走得太早了,您还没有享受到常人应该享受的一切,却饱尝了人世间的苦难。您为子孙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却把终生的遗憾留给了我们。

“子欲养而亲不在”,因为我们往往不会在意时间的残酷,常常忽略了人生的短暂,忘记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永远都无法报答的恩情,当父母有一天真的远离我们时,我们就只能永远无以言孝,因为生命中更有着一份不堪一击的脆弱。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所以,我们想告诉所有的亲友们,趁父母健在时,我们尽可能的献上一份孝心,让“孝”的天秤永不失衡,这样才能在父母百年之后走得心安,我们也不会感到遗憾。

亲情是一道永恒的光芒,它会照耀我们走完人生的历程。我们知道,儿女是母亲手中的风筝。母亲已经放飞了她手中的风筝,尽管紧握在她手中的线轴虽然切断了,但她关爱的眼光永远不会游移。因此,我们每每看着妈妈的遗像,她那热烈注目的双神好像是在鼓励我们坚强些,要我们照顾好家庭,干好事业,教育好子女。

相信吧妈妈,我们一定会像你生前那样信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爱人如己,努力工作、勤俭持家,继续支持家乡的教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一定会把您的孙子,孙女培养成人。

值此慈母安息主怀周年之际,您的儿子德怀、培东、福良、恒一、女儿月英在此叩首祷告:

放心吧,妈妈!我们坚信一人信主,全家得福,主耶稣基督已经把上好的福份都赐给了我们,我们感谢神!感谢妈妈!

安息吧,妈妈!天上人间,我们永远遥相守望,心心相印! 安息吧,妈妈。天堂里不再有烦恼和忧伤,天堂里不再有病痛的折磨,只有欢喜和快乐,我们日夜为你祈祷:愿您在天堂里开心度过每一天,永远保持天使般灿烂的笑容。

篇七:《母亲周年祭文》

母亲周年祭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转眼间就是一个年头,我们那平凡勤劳忠厚老实的母亲离开我们也一年了。

这一年,我们都在思念中生活。无论是母亲节还是其它节日,在举家团聚的时刻,我们都在思念着您,思念着逝去的亲人。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在人生的归途中,我们更是在回想我们曾经共同走过的路,尤其是您带着我们全家老小历尽的沧桑。

您走完了人生的86个年头。86年,虽是弹指一挥间,但是每一段经历却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

您一生勤劳朴实、善良热忱、乐观豁达、仁义至重。赡养父母、生儿育女、勤耕苦织、操持家务,从来没有丝毫怨言。作为儿媳,您孝顺公婆,与妯娌和谐相处。从不与人攀比,崇尚三从四德,把自己当女儿,视公婆如父母,虽饱受不公,仍毫无怨言,吃苦受累,精心照顾老人。

您下乡到朱仕武,住着土坯房,儿女挤一床,出工走在前,干活不偷懒,面对别人的嘲笑和每年的超支款带给生活

的压力,从来不曾抱怨,不曾放弃,也不屑去争辩。用自己的品行印证了一个良家妇女胸怀的无私和宽大。

生活虽然平淡而清苦,您却从来没放在心上,总是尽心尽力为儿女创造快乐。白天出工,晚上种菜,洗衣做饭,家常便饭。参加个红白喜事,还能藏着几个鱼块肉丸,让我们解解馋。还记得小时候翻箱倒柜偷吃您准备给人家小孩回门用的糖块,还有那珍藏紧俏的红白砂糖,成了我们平时偷偷解馋的食粮。这一幕幕,记忆犹新,回味悠长。物资匮乏加之家庭贫寒的现实,真的让人有了一点甜头就喜上眉稍。还有看着别的孩子穿的确良衣服时的羡慕、嫉妒,过春节为了有一身新衣服时的委屈求助,对手中余钱不足、靠盘算过日子的您来说,真的难为难办。时间真的能锻炼人,改造人,这些财富培养了我们今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

您一生节衣缩食,生活简朴,关爱亲朋,善待邻里,容人容事,从不与人争吵、从不跟人计较,活得尊严,活得体面,活得踏实,为人称道,被人敬重。

这一年,我们都在后悔中生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晚年的您,子孙绕膝,本应衣食无忧,平安生活。但是儿女们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和生计,平时真的对您关心不够,照顾不周。以致于为了减少儿女们的负担,您还到外面去捡拾废品补贴家用。想到这里,我真的心里在流血,真的

很后悔,真的很不安。当时再难,挤出一点点补助给您也不至于让你落此田地,也不致于让我们的心里想到此事心里就责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我们的生活虽然不如有的人那样富足,但是赡养您老人家我们还是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现在孩子都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我们有了一点空余时间可以多回去几趟看看您、照顾您,让您也过一过城里人的生活,可是您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注定要把遗憾留给我们。虽然在老家房子也买了,车也有了,但是感到最对不起最遗憾的就是您老人家的离去,没能在有生之年看看过过您想要的生活。

这一年,我们都在祝福中生活。年岁大了,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无法阻挡。只希望您能在天国活的好一些、更好一些。有人说,凡是在人间受过苦难的人,上帝会让他去天堂享受美好的生活,这是真的,我相信你在天堂里生活,也相信您生活的很快乐、很自在,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快一年了,老娘,您还好吗?想在梦里见到您一面都很难。估计您在天堂里过的很好,才没有走进我们的世界里,不给我们添麻烦,不然应托梦给我们的,好让我们在主面前替您求情。{母亲周年祭诗}.

原谅儿孙们在世时对您的不孝不敬,让那些都成了过去和遗憾,随风而去了。我们会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做人,好好的团结,让您的儿孙都能幸福快乐。三年之后,我会给您立个大碑,让世间的人们能看到您,曾经有一位勤劳善良平凡的母亲在人间来过,留下了一行行足印……。

慈母一去杳无影 ,怜儿千声呼不回。忘不了您忙碌的身影,也忘不了您蹒跚的脚步。逝者已矣,思念长存,时间易逝,母爱永衡。天堂路上您一路欢歌,富足前行!

篇八:《母亲一周年祭》

母亲周年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母亲的忌日就要到了,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思忆我的母亲。在此时,我欲哭无泪,同时也请在天国的母亲原谅儿子的不孝,您的周年忌日,我却不能在家给您的坟上烧一刀纸钱........

亲爱的母亲:过几天就是您一周年祭日。农历正月十五(公历3月5日)是个伤感的日子。一直

的您感知儿子的牵挂。

亲爱的母亲:您离别儿子已经360多天了。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淡化我对母亲的思念,却使这种思念越来越深,越来越浓。您的音容笑貌还常常萦绕我的脑海里,我还是觉得您没有离开我们,您永远活在我心中!

伴。儿子会永远为您祈祷:愿您永远幸福安康快乐吉祥!

安息吧,亲爱的母亲!我们将把对您的爱深深地铭刻在心,虔诚的祈求菩萨保佑您在天堂幸福安康。通往天堂的路开满了鲜花,您将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不再为世间琐事牵挂。 母亲:请您在天堂照顾好自己,在天堂里好好享受生活!我那苦命的母亲,您好好地享受您在天

国的快乐吧!

儿子胜利祭奠 2016年2月17

篇九:《母亲去世二十周年祭》

母亲去世二十周年祭

母亲姓胡,字讳居芬,距离我们家5里的胡圩村人。外高祖讳麟祥,武举人,外曾祖讳霞文,远近闻名的乡绅,外祖讳云昌。外祖家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兼营酿酒生意,家资比较殷实。母亲1934年出生,上有两位哥哥,下有一个弟弟,是家中唯一的女儿,24岁嫁入我们家,1993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岁。

母亲的命运是坎坷的,辛劳愁苦的时候多,幸福欢乐的时候少。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世事巨变,外曾祖和外祖父被送到白湖劳改,外曾祖客死那里,外祖父后来虽然回到家里,但已疾病缠身,不久离世。外祖母脚小无力从事农业劳动,后又卧病在床,大舅、二舅分家另住,各人围着自己的小家庭转,无暇顾及外祖母她们娘儿仨个,我的母亲勇敢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要从事农业劳动,要照顾卧病的外祖母,还要照管年幼的小舅,艰难地支撑着。

嫁入我们家后,命运没有多少改变,因为我们家在曾祖父的时候拥有一二百亩土地,土地改革的时候,家庭成分被定性为地主,“地主”这顶帽子影响着几代人的命运。母亲嫁过来的时候,土地没了,财产充公了,房屋也被充公当作大队部,经历了几次搬家,就是找邻居家的房子临时居住,居无定所,后来才分给两间小偏屋,一家两代四口在里面遮风挡雨,再后来一家六七口人也只好挤在这两间小偏屋里,直到八十年代。在外面,因为成分高,政治上抬不起头,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时常遭人冷眼或欺凌。记得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高年级学生可以评“红卫兵”,低年级的可以评“红小兵”,除了我,班里其他同学都评为“红小兵”,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留下伤心的泪水。在家里,父亲脾气暴躁,关键是政治处境艰难,家庭经济困难,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之怒,母亲就成了他发泄的对象,有时甚至拳脚相加。母亲真是外面受气,家里受苦,而母亲又性格内向,常常生闷气,有时躲在某个角落独自流泪。那时农村靠挣工分吃饭,我们家里上有年迈的祖母,下有我们兄妹四个,全靠父母挣工分养活。父母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分的粮食少,还要挤出一部分钱来补偿给工分多的人家,本来就拮据的家庭这些钱从何而来?常常是一年缺半年粮,只好东挪西借勉强度日,生活的艰难使父母备受煎熬。

时代的车轮进入了八十年代,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长期压得喘不过气的“地主”帽子摘掉了,政治清明了,我于1983年考取了大学,母亲很高兴,我去学校看分数回来,她高兴对我说:“昨天,我听院子里的梧桐树上有喜鹊叫,我就知道你考上了,喜鹊在报喜呢!”父亲通过自学,学会给人看病,以前都是义务行医,现在政策允许了,先是个人开诊所,后到乡卫生院上班,家庭的经济状况改变了,不用为生活发愁了,我和二弟也先后成亲,这些都都给母亲带来了很大快乐,这几年可以说是母亲最幸福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年已18岁的三弟因在学校与同学闹纠纷被老师批评转不过弯来服毒身亡,老年丧子情何以堪。后来,家庭人口多了,家庭关系也复杂了,加上父亲不善于调解、处理家庭关系,常常因为经济或其他琐屑发生矛盾甚至争吵,母亲经常生闷气,以致1992年被查出患了食管癌,虽经多方治疗,但病情不断恶化,于1993年农历6月19日去世。母亲离我而去已经二十年了,然言犹在耳,梦中常见母亲的面容,常常情不能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