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定风波的文章

时间:2021-10-27 04:36:44 节日作文

篇一:《柳永《定风波》》

柳永《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篇二:《定风波 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经历了自己人生中重大的打击——“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

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在三月七日与同行外出游历而遇雨,先看到同行皆四处避雨,后见“山头斜照”而发出的感慨。

上阕首先貌似是在劝谏同行人莫惊慌,也可能是在说给自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是后边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就可见其傲然的气骨,手持竹杖、脚穿草鞋,远远比官服来得自在,可见作者不为官场所束缚的心境。用一句现代散文的语句来形容就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只剩下“竹杖芒鞋”蓑衣,这类仅仅可以走出家门(杜甫《石壕吏》)的衣物,随身并无其他,还有什么害怕失去的呢,作者由游历途中所遇到的风雨而联想到的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作者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下阕则写的是天气转晴之后的感想,“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虽然刚下过雨的天气“微冷”,但是,也不妨事,因为“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就又是一个温暖的天气,那么这样的天气下,冷也没有冷多少,于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与无晴。”在作者的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罢,都是没有差别的,联系到当时作者被贬的史实,可见她显然是用此句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作者由自然的反复无常、联想到人生的起起落落,但是当回首自己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皆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二、学生分析:此篇课文是选自高中人教版必修4的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的

第二篇。学生在前面学过了柳永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与《雨霖铃》(寒蝉凄切)),对于词的正宗婉约已熟知,但是在本节课的开设的是对于词的创作技巧有所变革的豪放词的代表苏轼的词作,这就要使学生在学习了豪放派的词风的同时,注意区别豪放词与婉约词在写作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区别,而且还要强调的是在词除了抒情的功能外,也还有叙事的功能,这是苏轼在词作方面的首创,因从具体的词作讲授中使学生主动的发现这一特点,提高学生的对于词的一个整体认知能力,然后将词的抒情与叙事等功能融合在一起联系史实探究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从词序中发现词的另一功能;

(3)结合史实正确理解文意;

(4)探究文章的主旨;

(5)从语言、写作风格、思想感情方面浅谈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

(1)熟悉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

(2)了解一些主要的学习网站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文章的写作特点。

四、教学难点: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作者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

五、教学重点:

通过“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抒情语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

情。

六、教学方法:

1、采用自学法。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工具书克服字词的障碍,然后通过一

些资源网站与历史书籍,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在基本能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一下作者通过这首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采用小组讨论法。将全班同学分为学习小组,共同探讨作者在这首词中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

3、小组探究法。主要探究文章的主旨,以及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不同。

七、教学时间:两课时

八、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查阅书籍、浏览网站

教师:教案、ppt、资料

九、设计理念:新课标基本理念

十、教学流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分两个课时学习了婉约派的代表诗人柳永情丝婉转的词,我们陶醉在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极度伤感中难以自拔,现在老师带你们走进另一位诗人的诗作世界,体会他对于人生的感受,我们会看到一个与柳永不一样的一位充满着淡然之气、不被环境所左右心情的伟大诗人——他就是文学史上“三苏”之一的苏轼。(板书:苏轼)他的一生颇多坎坷,但是他面对人生的风雨会有怎样的态度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的这首千古流传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二)、诵读(书声琅琅)

上节课让大家提前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朗诵一下,朗读的时候注

意自己觉得生疏的字词的读音,并且试着体会一下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板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一、学习目标:

1、从词序中发现词的另一功能;

2、正确的理解文意;

3、探究文章主旨;

4、拓展:浅谈婉约派与豪放派在语言、写作风格方面的不同。

(三)、理解(步步为“营”)

同学们都朗读的很不错,该注意的字音都读的很准确,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词序中发现词的另一功能;

2、正确的理解文意;

3、探究文章主旨;

4、拓展:浅谈婉约派与豪放派在语言、写作风格方面的不同。

本节课主要达到第一和第二个目标,下节课我们重点探究文章的主旨并且解决拓展的问题。明确了学习目标,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

(一)词序——解释说明写作背景

首先看一下词序: 板书:(一)词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沙湖:苏轼《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

首先来看一下这个词序写了什么,三月七日,这是指出时间,继续来看:沙湖道中遇雨。(请同学们看注释:苏轼的《游沙湖》中提到:“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可见沙湖是苏轼的田产所在地。这句话就是说他在去往沙湖的道路中遇到雨了。)然而雨具先去,(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所以同行皆狼狈(都成落汤鸡了)。但是余独不觉(作者自己没有这样狼狈的感觉)。接着已而遂晴(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这样这首词的词序的内容我们就清楚了。那么老师在这里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上节课

让同学们查阅资料去了解一下苏轼写作这首词的背景,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呢? 板书:(一)词序——解释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老师:恩,这位同学说得很全面,看来大家都勤奋好学的,大家一起鼓掌

彼此鼓励一下。(淡定淡定,怎么这么不淡定呢?)我们继续文章内容的学习!

解:这首词苏轼作于被贬黄州之后的第二个春天,是他官场失意之后的一部

作品。元丰五年三月五日,作者在沙湖游玩。三月七日,忽逢大雨,因为作者和同行的人都没有带雨具,同行之人皆觉狼狈。雨过天晴,作者联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加上遇见的大雨,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流传的《定风波》。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豁达与乐观。

这样我们就由文章的词序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板书:(一)词序——解

释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作背景)但是大家注意到了吗?在写词的时候加个小序,这种情况我们在苏轼以前的诗中有没有见到过呢?

解:大家都不吭声了,没有的是吧。这里要说的是,在词中写词序是苏

轼的首创,这个创新就使得词除了以前诗的抒情功能外还具有了叙事的功能,这样就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学史上的提法就是“以诗为词”。 板书:(一)词序——解释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作背景)

“以诗为词”

苏轼的“以诗为词”:

(1)所谓“以诗为词”,就是指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具体在苏轼的

词中就是“题序”与“用典”

(2)我们现在先讲一下“题序”,“用典”在课文后面的拓展阶段做详细说

明。

苏轼以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故绝大多数词作无题序。而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诗作所抒的何种情志或缘事而发,必须有所说明。然而词体长于抒情,不宜叙事,为解决这一矛盾,苏轼在词中与诗一样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诗本文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如今天要学习的《定风波》中,题序就是用来记事的。但是词终究在抒情,现在我们学习正文,去看一看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正文

现在同学们再次朗读正文,朗读之后根据文章注释试着自己理解一下文章的大意。板书:(二)正文 问题探究

大家都理解的差不多了吧?那么我们首先来通过文章的上阕,解决下列问题:

1、莫句中哪句可以与小序中作者的行为相呼应?

2、“轻胜马”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致?

3、“烟雨”指的是什么?

4、首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觉得有点难度的话可以前后桌讨论一下,时间为三分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莫”即不要,表示劝谏之意,因而这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低吟,慢慢的行走,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何妨”表示反问:为什么不?此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这个谁怕,是坚毅的最强音。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从容前行。作者被黄州,远离京城,也离开了尔虞我诈的两党争斗,怎一个“轻”字了得!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这里的“烟雨”既指迫害作者,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肆虐的谄害他的人,也概指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过片到“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一句。料峭,多指春寒,即早春微寒貌。料峭春风吹散了酒气,诗人清醒,感觉到微微寒意袭人,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形容细雨飘飞貌,此句作者要回过头看看自己渐行渐远的地方,已经是傍晚了(山头斜照),应当归去吧。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请问:明明是遇到雨了,还被淋成了落汤鸡,很是狼狈,为什么作者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呢?

解:一、从春寒微冷至山头斜照,气温与之前无变化;二、作者在雨中像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游玩的一样,吟啸且徐行,即不为环境做左右,这里暗喻作者对于自己所遭遇的迫害,他全然不会放在心上,这便是他旷达的人生态度的映照;因此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作者的“回首”与“归去”句,可以看做是最唯美的转身。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

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四、鉴赏

写作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莫句——劝谏同行之人乐于享受环境 言辞恳切,发人深思 竹句——抒生活感受,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言辞铿锵有力

料句——雨后的情况 叙事真实可感

回句——抒情表达出旷达的人生境界 言辞蕴涵哲理,引人深思 即,本词写作特点:哲理性的语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忧乐两忘、旷达潇洒的精神意志。、

五、拓展:以柳永与苏轼的词作为例,从语言、写作风格、思想感情方面浅谈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不同。(学生自主探究)

十一、板书设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一、学习目标:

1、从词序中发现词的另一功能;

2、正确的理解文意;

3、探究文章主旨;

4、拓展:浅谈婉约派与豪放派在语言、写作风格方面的不同。

二、书声琅琅

三、步步为“营”——理解文章

(一)词序——解释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以诗为词”

(二)正文 问题探究

四、鉴赏

写作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浅谈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不同。

篇三:《《定风波》赏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次磨难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劫后余生的

东坡对仕途早已厌倦,对人生更是大彻大悟了。

从刚被贬谪(1080年)到作此诗(1082年),苏轼的思想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可是希望不等于现实,彼时东坡的心里,有的是对仕途的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对人生的无奈。其悲观的情绪充盈于词句之中,直至发出“世

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的喟叹。

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的绝望中逐渐苏醒,心态变得缓和、宁静,而《定风波》一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

写景,景中寓情。全词所述之事、所抒之情,均放被词人巧妙的置于“风雨”这一环境之中来展开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料峭春风”,“微冷”的春风。雨是什么样的雨?春风轻拂,略带凉意的沙沙小雨,是“烟雨”。也正是这种微风、细雨,才决定了虽无雨具,也不觉狼狈。其实,从生活实际的角度来看,初春的风雨应该说还是很冷的,更不宜在初春的风雨中没有雨具行走。而词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感觉。这里有个比较,词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余独不觉”呢?东坡正是在感受这风雨,借这风雨来冲刷心中的块垒。这里似乎在表达,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挺过来了,这自然界中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还有“山头斜照”在前方相迎呢。要说此时东坡的心

态已与刚贬谪时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叹,多了一份缓和、宁静。

状物,物有所寄。在风雨、斜照所营造的环境之下,词人巧笔点染“竹杖芒鞋”和“一蓑烟雨”两句,颇有意味。竹杖、芒鞋(草鞋)本是村野农夫所用之物,如今都出现在词人身上,客观上也说明了词人早已混迹平民之中,穿着行为与百姓无二;主观上也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我本愿作一介百姓,我更爱这竹杖芒鞋,它们比皂靴宝马更轻便、更好。仅一个“轻”字,便刻画出东坡那满身、满心的轻松来。关于“一蓑烟雨”,历来有多种理解,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似乎更应该看成是一种写意手法,词人化实为虚,既能让读者感到披蓑戴笠、烟雨濛濛,又让读者去体会那种渔樵江渚之上的逍遥惬意。这样理解也许到

更确切。

抒情,冲淡平和。一切景语皆情语。所写之景,所状之物,均为所发之情服务。同时词人又是通过虚词和动词的巧用来完成的。“莫听”两字劈头而来,便将那些风风雨雨全部抛在一边。“何妨”“徐行”二词似在劝别人,实际是在劝自己:这样的小风小雨又算得了什么呢,它不但不值得逃避,反而可以让人好好地享受一下。真是不一样的襟怀,不一样的感受啊!不是经历大风大雨,焉能如此?“谁怕?”以反问句出之,干脆利落,掷地有声。什么样地苦都吃过了,还怕什么?“微冷”一词则准确地传达出词人此时地感受——这些风雨是轻微的,不但不令人害怕,反倒可作欣赏。最后,全篇的情感都归结到“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一句上。这一句是众口流传的佳句,词人巧用双关,以“晴”谐音“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结合起来,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