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真情實感

时间:2021-10-27 02:21:55 节日作文

篇一:《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定稿》

关于作文真情实感的思考

罗涛

朋友,我来说句实话。我是一个高中语文教师,但我厌恶作文。我自认为还算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但老实说,如果不是生计所迫、工作需要,绝大部分作文我甚至不愿看第二眼。我看到的作文大多充斥着陈词滥调和虚情假意,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矫情制造出来的谎言的大杂烩。

比如现在我想谈的作文真情实感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如果是作文学生会这样写:

雄鹰向往真实,所以它能搏击长空,翱翔苍穹;鱼儿向往真实,所以它能披波斩浪,纵横四海;作文向往真实,才能贴近生活,感人肺腑。

第一段算用起兴手法、排比修辞亮出观点。然后举几个大家耳熟能详、鲜明典型的例子。诸如司马迁遍访民间搜集史料“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写成光照寰宇的《史记》,因为他追求真实,所以名垂青史;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的《红楼梦》,因为他追求真实,所以登上了世界文学艺术的高峰。积累较多的会再举几句理论论据,然后结合现实,正面说真实如何好,反面说不真实如何不好。最后写一组排比句,大声呼唤真实。

你看,排比入题,富有气势,亮出观点,先声夺人;论据典型充分,事实事理俱全,古今结合,正反相对;结尾收束警醒有力。这不是凤头、猪肚、豹尾的好作文么?估计50分拿下是没有问题了。

这个模式,还可以套用在论证其它论点中。只需要改变观点,改几个事例而已。看几篇这样的文章,也许还觉得不错,但让人看几十、上百篇,就会觉得厌倦。看几年、十几年,感觉就是厌恶了。想到还要看几十年,真是感到痛苦万状。

我的一个较有思想的学生写道:“我真不知道老师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些文字垃圾。”我喜欢这样的文章么?不,这不是好文章,这是垃圾。

是什么让作文变得这样苍白空洞、面目可憎?

首先,我们的作文考试还缺乏一点自由的思想空间。作文的题目范围还比较狭窄,道德教育的含量过高。当今的作文考试还承载着传统的、因袭的重负。自古以来,我们的写作理论强调“文以载道”, 强调作文的社会教化功能,这对今天的考试作文影响依然很大。作文要反映道德、道统,要歌颂传统美德,弘扬正气,劝善止恶。主题要宏大,立场要鲜明,要谈出深刻的东西,要对丑恶大加鞭挞。我并不反对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的重任实在不是作文的首要任务。希望用作文来实施道德说教也是注定要落空的。道德教育,需要的是社会“润物细无声”的感化以及个人通过阅读、思考的自省、自觉。让学生秉承考官的意志去诠释道德,只能催生出一批假话空话连篇的作文和一批口是心非、言不由衷的伪君子。到头来,说一套,做一套,人文分离。2001年的高考题为“诚信”,结果抄袭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居然被评为满分作文,岂非一个黑色幽默?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实在让考生别无选择,因为无论他内心如何思绪翻滚,他只有华山一条路——救人下山;98年的“坚韧”“战胜脆弱”催生了一批父母双亡,遭遇车祸,甚至用脚书写参加高考的不幸儿——当然,事后查明,绝大多数是考生编的。

但是,这能仅仅怪学生吗?我们的作文题目,能不能多给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能不能脱离是非善恶等价值观、毅力追求等方法论的圈子,多一点生活的气息,让学生有一点自己的思想?

实际上,考试与写作本身是存在一些矛盾的。有考试必然有要求、有限制,也就是常说的“带着镣铐跳舞”,写作的状态并不是自由的。而写作恰恰是需要自由、需要灵感的。从古至今的大师们,最好的作品基本不是考试时写出来的;而一千年多年来的科举考试,基本没有留下什么传世名作。问题是,怎样把人为的干扰限制减到最小?怎样既提出考试的范围、要求,又尽量多给考生留一点自由思想的余地?我们的作文考试对此考虑的不多。科举考试强调“代圣人立言”,其实这一点今天依然没有改变。对于考生而言,“圣人”就是出题者,他们要体会出题者的意图,阐发出题者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说,笔已经不再握在作者手中了。他们要谈的其实是别人的观点,他需要组织文字,把出题者的意图、思想再现,拿出平时记忆、背诵的小故事,名人名言来证明这个观点。要说得入情入理,文字华丽。但再丰富的材料,再严密的逻辑,再漂亮的文字,也掩不住文章的苍白贫血,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思想。一篇文章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内容,有没有独到的见识见解,结构文字其实还在其次。没有灵魂的文字外表再美,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如同包裹着画皮的骷髅,读来令人生厌。

其次是考试评卷的原因。高考作文评卷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平均约46秒一篇,快的20秒30秒一篇。一想到学生寒窗十二年,写了那么多的摘抄、练笔、作文,就在这短短的几十秒被草草判定命运,我就感到有些痛心。在这阅卷“高效率”的背后,不知草菅了多少文命,产生了多少冤魂。因为评卷速度的问题,阅卷老师根本来不及细看。往往是阅卷组讨论了几种思路(主题),阅卷者根据这些思路判断作文立意是否准确深刻。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内评阅,如果文章比较有个性,思想、语言比较含蓄,那就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工夫来品读品味,就有可能判为不切题甚至离题。相反,评阅鲜明直白的模式化的作文是最省时省力的,这样的作文也最容易与阅卷者头脑里的固有思路合拍,也就容易获得较高的分数。因此,考试作文被明确要求按一定模式来写,要直白鲜明,直奔主题。这时的什么含蓄蕴籍、意在言外统统要抛诸脑后。而我们知道,有时候,文章(特别是记叙文、散文)贵在含蓄之美,浅显直白恰恰是意趣的大敌。但在考场上,就不敢讲究什么意趣美了,分数要紧。如果哪个不识时务,还去讲究什么文学之美,恐怕结果是学生名落孙山,教师声败名裂,家长怨声载道,学校兴师问罪。谁敢冒这样的风险呢?这几年时闻小有成就的少年作家高考作文被判“离题”“不知所云”,不是令人深思吗?在这种情况下,“假、大、空”的作文大量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是教师的文章观的问题,也就是究竟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的问题。这一点其实还是与高考评卷有关。高中语文教师,都是受过一些文学熏陶的人,判断文章的好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有思想、有意境、有趣味的文章肯定会激发人的阅读兴趣,而那些瘦损干瘪、无病呻吟、千人一面的文章,一定是令人厌恶的。可是这些因为考试似乎都不重要了。平时要训练模式化的作文,因为高考中,这样的文章最保险,最容易拿高分。久而久之,有的教师自己都变得美丑不辨香臭不分了。在我的身边,八股式的文章比比皆是,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必须以排比句开头,以排比句结尾。教师的指导,太强调所谓技法了,致使学生的作文显得匠气有余,灵气不足。

说了这么多,我想用陶行知的一句话来结尾:“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文什么最难?求真最难。苏东坡说,写文章“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这个“自然”就是反对斧凿,就是求真。真,是写作的生命。真诚地希望高考的作文专家们,在出题、组织评卷时,多考虑给学生书写真实的天地,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写作的快乐。不然,“以我手写我心”永远只能是一个飘渺的梦,美丽却遥不可及。

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语文组

邮政编码:443100

作 者:罗涛

篇二:《关于作文的真情实感》

关于作文的真情实感

先从作文的评卷要求看起。

能成为第一类卷的首要标准就是: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树立一个观点——要有读者意识。

在考场上,我们的作文是写给评卷老师看的,他是我们作文的唯一读者,是决定我们作文“生死存亡”的法官,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作文真情實感}.

对于他来说,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产生“瞬间的感动”。如果此目标达到,那就“幸甚至哉”了。

要想打动读者,必先打动自己。

这就要求我们作文中所选的材料必须是自己深有体会,深有所感的材料。

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观察到的),在记忆中留存的最记忆犹新的材料。为什么没有好的动人心魄的材料出现呢?

问题出在哪里?

一是不会观察。著名作家梁晓声提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家长派来请梁老师辅导作文的高三学生,跟着他去一趟商场,回来后那学生说什么也没有看到。梁晓声引导他回想:商场门口是不是有人用机器算命?商场里面是不是有人当场宰杀幼鸽?一个很有身份的老者是不是在大蒜摊前仔细比较两扎大蒜头数的多寡然后砍价半天?卖黄鳝的姑娘在丢下书本照应顾客和捧起书本时是不是转换得像调电视频道一样迅速自然?这一说那个学生全都想起来了,而梁晓声并不是辅导人家才特地去观察的,只是凭着观察意识靠着观察习惯自然而然就这么有了发现。倘若那个学生也能有梁老师那样多有意味的

发现,还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吗?

为什么会这样呢?不会观察是第一。还有没有心情去观察,心态浮躁;学习压力太大,心灰意冷,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我觉得一个在写作上有天赋的同学,他是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的,他对什么都比较感兴趣,什么都想了解一下,什么都会激起好奇心。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所见所闻都是能进入到作文素材中的。{作文真情實感}.

说了观察,还得说另外的一个支点。那就是“感受”,或者说“感动”。让感动成为我们的第一课。

学会感动,感动的事要感动,如抗震救灾中的诸多事情,平淡的事也要感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之意溢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要刻意具备一种写作意识,一种情感意识。情感丰富、心灵敏锐、这是情商高的表现。一个内心情感不丰富的人很难写出动人的作文。

怎样让自己成为一个易感动的人?感动的事,要沉浸于其中。不感动的事,要去围着它想,让情感凝聚于它,让一种情感在心里弥漫。

上面谈的是心理准备。

下面说选材。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写作素材是不是就没有呢?肯定不是。日子虽然平淡,日子虽然周而复始。再说又有谁整天都生活在鲜花和掌声中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发掘素材的地方是很多的。如:一节不一样的课,课间的特别一瞬,班上举行的一些活动(选团员、综合素质评、集体默哀等),学校举行的活动(捐款),在路上,在公共汽车上,在餐桌上,在聊天中,某刻的一段微

妙的心情等。我建议大家在晚上睡觉前,把一天来的生活回顾一下,想一想看有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顺便用简短的语句记一下,作为写作素材。

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文章。

握 手

当一个男生提出要和我握手时,我犹豫了。那时,我才发现自己所谓的

纯真也不过是掩饰内心复杂的一个幌子。

事情发生在周五的大课间。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男生们被蹩得不知应该干什么,女们则仨一群,俩一伙地聊那永远也聊不完的闲天儿。我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这时,同桌的他走过来问我:“下盘棋怎么样?”我爽快地答应了。

棋子在无声无息地走着,我们俩谁也不多说一句话。由于技高一筹,我最终赢了这盘棋。我虽不露声色,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也没有了再玩下去的兴致,事情到这也该结束了。

然而,他却摆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表现得很有男子汉的绅士风度,大度地笑着说:“还是你厉害,友谊第一,咱们来握个手吧!”于是,便伸出了他那又粗又大的手。顿时,我被这意想不到的一幕惊呆了。也许对别人来说,“握手”只是小菜一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对腼腆内向的我来说,那简直不可思议。先前的爽快一下子荡然无存,我呆若木鸡,脑子里在飞速地旋转。一句“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突然在耳畔响起,我好像捞动了一根救命稻草。另外,他一股难以捉摸的笑容令我迟疑——我不能分辨那是友善的笑还是诡秘的笑。我甚至不敢想像从我的手与他的手握紧的一刻起,别人会怎样看我们,那些“精明”的人会怎样“小题大做”地宣扬与夸张这一简

单的动作。

为了“声誉”和“形象”,我决定不握手;可我又担心这样也许会伤害彼此那纯真的感情和心灵。那一刻,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心口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我竟然觉得那么漫长。直到他把擎着的手放下,我才如释重负地松驰了下来。我面带愧疚地向他笑了笑,然而那是一种什么笑,我不得而知。“握手”这样一个表示友好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怎么被我弄得如此复杂?是我防人之心太重,还是我受积习影响太深?我怎么能制造出那么多潜台词!

外面的雨还在下,我却渐渐清醒了:我是自私的,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伤害了另一个人。

君子坦荡荡,握握手又有何妨?

哪里来的材料?

课间的一件小事。

一件什么中的小小事,被作者演绎成如此动人的文章。怎么得来的? 想,多想,善感,去好好地感受。

仅仅停留在事情上面吗?

不是。得升华。

这篇文章怎么升华的?

从这一事中,我反思到自己防人之心太重,简单的动作,弄得如此复杂。对别人还造成了伤害。它倡导的是同学之间那种健康文明的正常交往。{作文真情實感}.

再看一篇文章。

暖暖的红风铃

那个夏天,我因腿部受伤住进了医院,本想让姐姐来护理我一下,可年

迈的母亲却说她放心不下,执意要来照料我。

每每看着头发花白的母亲那蹒跚的身影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时,我的眼睛总热热的。母亲察觉到了总会笑着说:“看,咋还像个孩子呀!”

或许是为了宽慰我,母亲把我最喜爱的、她送我的那串小巧典雅的红风铃仔细地系在那靠窗的灯线上。母亲这显得有些幼稚的举动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夜里,我忽地明白了母亲那良甘的用心。那红红的小风铃衬着洁白的墙壁、淡绿的小窗、杏黄的灯线,真的好美好美,只是,那风吹来时,却不知这短短的夜里母亲要醒多少次呢。我亲亲的娘亲呀„„泪眼朦胧里,我不由得紧紧握住了那串玲珑的小风铃,就感觉到紧紧握住了母亲那悠远的牵挂、深深的爱意,暖暖的,并将永远握在我的手中,永远。{作文真情實感}.

那暖暖的红风铃呀„„

(选自《作文指导报》2003年3月15日 作者:佚名)

事情从哪里来?

从“我”的生活中的细节中来。

文章重点渲染的细节是什么?

母亲在靠近我的床的灯线上寄了一串风铃。

有何意义?

母亲这样做的意义是为了方便晚上我起来的时候照顾我。

表达的中心是?

母爱的博大、无私、无处不在。

篇三:《浅谈培养学生写真情作文的能力》

浅谈培养学生写真情作文的能力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是,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作文,仍有大部分的学生无病呻吟,胡编滥造,缺乏真情实感。为了培养学生写真情作文的能力,笔者总结了几种做法:热爱阅读,体验真情;体验生活,孕育真情;优化动机,抒发真情;掌握技法,写出真情。

关键词:真情实感 阅读 生活 动机 技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可是,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作文,仍有大部分学生在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胡编乱造,缺乏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就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做法:

1 重视阅读,体验真情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为此《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量有了明确的规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体验情感、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注重课内外阅读,可以让学生间接地了解生活现实,体验各种情感,这对培养学生写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时,引导学生对文中作者的“四次流泪”的感情进行探究;在分析李清照

篇四:《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来》

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来

作者:林盛禹

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06期

一、选材时,情感要倾注

写作文,作者的情感倾向决定着选择材料使用的角度,影响着加工材料达到的深度。一般说来,动人要先动己,如果选择的材料连自己都无动打动,就不可能打动别人。

如有一篇写母亲的作文,一个同学写了这样一件发生在她妈妈身上的故事:母亲身体并不好,但她生病时总是硬扛着,不让家人知道。我快高考了,母亲得了眼病,再也无法掩饰了。那段时间,母亲眼睛红肿起来,让她去医院检查,她却说是因为天太热了,医院也不是谁都能随便进的。终于,眼病很严重了,母亲看不清东西了,而且眼睛刺痛。医生检查后说是因为长期熬夜以及劳累、心里负担太重引起的。然后,医生推荐了好多治疗方法,但费用都高得吓人。母亲毫不犹豫说,就开些药吃,很快走出了医院。从此,母亲的眼病成了全家人的心病……

读了这个故事,读者能不为这位妈妈动容吗?作者以深情的笔调写出了妈妈的勤劳、节俭和善良,感情真挚,内容真实,人物形象饱满,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妈妈的敬意以及报答母亲的愿望。因为作者选择的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起来自然流畅,读起来亲切可信。作者的情感与作文中的人物情感相融,心心相印,产生了感人肺腑的力量,当然为全文增色不少。

二、结构中,情感要流动

写作文,不仅主题要贯穿于全文,情感也应如一条纽带,贯穿于作文的首尾。作者的情感流动,会影响文稿的起笔、线索安排、段落组合、收尾等。这种情感色彩,犹如山中之烟岚笼罩着全文,把听众置于一种特定的氛围。

例如,写“感悟历史”这个话题作文,有一个同学别出心裁,以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线索,确立了“勿忘国耻,警钟长鸣”这一严肃而沉重的主题。其外在组织结构采取逐层加深的方法,按内容的逻辑关系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以“什么叫秋凉”“什么叫民族的凄凉”等问题引发思考;中间段落分为日本侵略者屠杀三十多万同胞血洗南京城,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制造骇人听闻的“万人坑”,以及日本右翼势力不思悔改,至今仍在歪曲历史三个部分;最后告诫年轻一代要铭记历史,保持“凉意”。文章一气呵成,读来回肠荡气,令人动容。

这篇作文以“凉”字贯穿始终,列数日军滔天罪行,桩桩件件使人凉意上心头。对日本侵略者军国主义的痛斥,从来没有这样强烈;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思考,从来没有这样深刻。文章从感到秋天的“凉意”到叩问一代人的灵魂是否清醒,到最后呼吁勿忘历史,保持清醒。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那股爱国爱民的火热激情,感受到的是其高度的正义感、责任和使命感。

三、细节中,情感要藏匿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往往能达到“一目传神、一瞬传情”的艺术境界,既能表情达意,又能使文章增色。

有一位同学写亲情,作文题目叫《那一道紫痕》,其中有这样的片段:好不容易我们来到了宿舍。母亲喘着粗气,眼神有些黯淡。我找到了自己的床位,便喊母亲过来。和母亲一同放箱子的时候,不经意间我看见了母亲那双湿润的手——手心有一道深深的紫痕——分明是行李绳子勒下的印记。我的心猛地震颤了一下:这就是我一直怀疑是否真的爱我的母亲?这道紫痕刺痛了我的眼,有股涩涩的液体在眼中滚动着,我强忍住泪水,默默地和母亲一起整理床位。 作者将无言的母爱“物化”为具体的事件和场景,令人动容,尤其是母亲手心里那一道深深的紫痕,让我们心灵震颤。作者写的虽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