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亲情

时间:2021-10-27 01:45:34 节日作文

篇一:《体味亲情,感受幸福》

9日,应同学之邀,我只身来到海南。12日便接到小妹薇的电话,告知他们已在海南了,让我立马去他们的住处,共进晚餐。惊讶!疑问:开玩笑吧?大姐,春园海鲜广场下车,我们在这等你。天啊,是真的!好不惊喜!!!

见面了。小妹和文夫妻俩还有公司几位员工一行5人,来海南旅游。共进晚餐时文却说:大姐,点菜吧,我们是专程来看你的,不会喝酒一定要多吃点,你走后,我们不放心,和薇商量了一下,我们公司去年的效益也不错,就带他们一起过来了。听着这句句情真意切的话,我早已哽咽的说不出话了。是的,这次来海南我的心情不是很好,应该说是带着情绪出门的。然而此刻,自己内心所有的委屈、不快早已不复存在了,有的只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带给我的温暖,足矣!

一周过去了,该玩的我们也玩过了,小妹开始动员我回去了。想想自己临来时的誓言,我一定要坚持。还好,打了一份工,住的问题也解决了,休息时就去海边观景,也遇到了不少东北老乡,坐在海边聊聊天。可是,久而久之,只身一人再好的风景也会感到乏味的。一天,孤单的走在去海边的路上,想起关心我和爱我的亲人们,眼泪竟止不住流了下来。第一次离家这么久;第一次有了想家的感觉;第一次感觉到远离亲人的孤独;第一次体味被亲人牵挂的幸福......

文说:大姐,等我们都走了,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虽说秀色可餐,可是远离亲人时间久了,再好的大餐也食之无味!

此行更让我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

小姨:回来吧,一个人在外我们不放心,早点回来,啊?

薇:姐,在外打工辛苦,累了就不干,要注意身体!

文:大姐,打什么工,挣什么钱啊,想留下就再玩儿几天,玩儿够了就回去。 三妹:姐,在那适应吗?注意身体,多保重,我们都想你了。

雷儿:妈,不要为了挣钱打工,只要你过的开心。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 每当我想起这些亲切的话语、电话和短信,就会感到温暖而幸福。

我回家了。

篇二:《在成长中体味亲情》

成长

小时候,会怨你

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向听到你说最多的话总是你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见我。不会在意,或许是还年幼无知,又或者是习以为常。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讽刺着问:“你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来接你呢?”那之后,会想你,情不自禁地。于是,你来看我再说着那句话时,哭着抱着你,质问你为什么不来接我?你松开了我的手,说你忙。还是走了。那一次,哭得很伤心,可是孩子吧,哭过也就什么都记不起来。

日子就这样过着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懂事些,会怪你

那时,和别的孩子一样,在母亲的身边长大,却又发觉,并不是想象中一样幸福。自从和你生活后就知道你有胆结石。也一直没当作什么,因为从来都不知道那到底有多疼。终于,你住进了那个消毒水处处有的地方。手术后,你平躺在病床上,与我说话,眼泪仿佛快要流下来,可是我强忍着不哭,问你疼不疼,而你虚弱着依旧回答我,“你说呢?”我说那一定很疼吧。出院后,你一直说我身体怎样怎样差,可是自己却比我还严重,有时,会责怪你说:“好好保重身体吧,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来照顾你这个宝贝儿子呢!”

而现在,会爱你

现在,终于读懂了亲情是有爱的地方,而且满满的都是爱。如果没有你,我将会是多么可怜可悲的孩子。所以决定,好好爱你,像你

爱我一样不容易却又必须好好爱着。暖暖阳光懒懒爬进窗,恍然你又在身旁,笑容像星星一样明亮。有你,真好。

妈妈,其实,你知道吗?我一直都想亲口对你说:“你要我其实也不容易吧。但是你也并不问代价。我也一直想亲口感谢你,是你一直在给我力量,不惧怕,不胆怯”。

妈妈,其实我很爱你但从来没有认真说过。

做妈妈最开心的事,在妈妈开心时对妈妈说:

” “妈妈,我爱你。

篇三:《感悟人生真谛 体味母爱亲情》

感悟人生真谛 体味母爱亲情

摘 要: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我们能感受到生命的颜色,亮度和质感。那种剥去浮华的文字,渐渐渗透出对人生的感悟。足以升华人的心灵,拉近人的距离,温暖社会关系,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都是让人坚强的理由,让人心为之震撼。

关键字:生;死;母爱

史铁生,一九五一年生于北京,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一九六九年到陕西延安插队落户。一九七二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史铁生因积劳成疾下肢瘫痪,转回北京住院,从此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种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风华正茂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史铁生曾说过:“ 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我不信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道出了史铁生当年的心声,我们眼中坚毅伟大的作家毕竟也是个普通人呀!他曾一次一次地想到死:“我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处于绝境的史铁生的心理历程是非常漫长和复杂的。他认为生和死的关系,好比因与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先有因。但死只是瞬间的事情,而生却要曲折漫长得多,只有先想通死,才能逐渐想透生,史铁生想通了死,想出的结果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

篇四:《“体味至爱亲情”片段写作教案(周加田)[1]》

体味至爱亲情

——片段写作指导

日照实验高中 周加田

【教学目标】

1.体味文本中流露的浓浓亲情,深入理解李密内心的复杂情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借鉴文本的写作方法,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

3.学习文本写人的方法,写一个片段,运用语言、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教材分析】

1、 重点:体味亲情,写出阅读感受。

2、 难点:借鉴写法,描写“送别”场面。

【学习方式】

读写结合,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班内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陈情表》《我不是一个好儿子》《项脊轩志》等美文,被作品中至爱亲情深深感动,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我们得到父母亲人的关爱,感受了浓浓亲情,下面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心中的真情实感。{体味亲情}.

一.【活动一】

(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要求。(课件展示)

目标:古人云:“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结合《陈情表》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写一段话谈谈阅读感受。

要求:1.从文中选取最能打动自己的文字,反复品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丰富和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

2.就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一段话。提倡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解读。但谈阅读感受必须从文本出发并紧扣文本进行,而不能游离文本之外。

(二)分组讨论(课件展示要求)

1、组内诵读习作,互评互改。

2、推出优秀习作,备班内交流。

(三)班内交流

由小组推出的代表,朗读优秀习作。(让学生大声朗读文中相应的语句)

小结:

1、作者对祖母的孝情:“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保养刘之日短也。”

祖母已是风烛残年,瞬息可更。而李密只是竭力捕捉刹那的时机,完成一刹那的任务,享受一刹那的幸福。不想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作家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

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界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李密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对祖母无比的孝顺,而这份孝情,也令我们为之动容。

2、作者默默坚守名节的隐情:“且臣少侍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为了在祖母床前尽孝,说服皇帝同意自己的请求,李密用曲折委婉的语气说明自己当初仕蜀,本为谋取官职显达,并不想自命清高,考虑什么名节。这是作者怕晋武帝疑其不事二主,不可真心归服所用的曲笔。他极力向皇帝表明不矜名节,更说明他内心最在意名节。中国古代的人士,分外看重名节。伯夷,叔其不食周粟,田横,守义不辱,嵇康扬锤不辍,这些人都在改朝易代时保持住了士人的名节。作为读书人,作为一个曾在旧朝做过官的仕人,李密的内心深处也会有这份情节。可悲的是,此时的李密,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自我坚守,无法言说,还要极力去掩饰。这份隐情,使《陈情表》不仅是一名臣子向当朝皇帝表白心迹的奏章,也是古代士人面对改朝易代内心挣扎时的真实写照。

导入活动二:从小到大,我们经历的送别场面数不胜数,我们拥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下面请同学们借鉴《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

二.【活动二】参考《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课件展时活动任务)

(一)自主研读、探究{体味亲情}.

指导学生研读《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体会其写法上的特点。

(二)小组讨论,明确写作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写作特点。

真挚深厚的母爱给了作者力量。他写道:“我的命并不苦的,什么委屈和劫难我都可以受得。”其实是苦的,只是愈痛愈坚罢了。生活在世上,尝尽世间冷暖,酸甜苦辣,母爱是心底最牢固的支撑。作者说“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倍感痛惜的表达愧疚之情。结尾写母子分别,作者掏出身上仅有的钱给了母亲,母亲懂了我的心,收起钱后又出现了感人的一幕:母亲“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母爱的体贴入微再一次感动了作者,也感动了我们。最后,作者“回到病房,躺在床上打吊针,我的眼泪默默流下来。” 教师明确:《我不是个好儿子》的结尾,以朴实的语言写“我”送别母亲的场面。运用细节描写,真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三)自主写作,班内交流{体味亲情}.

【习作展评】

1、 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过渡地带的我,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母亲的脸上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打工,一年可能才回来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的成了点,渐渐的消失在大雾里,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2、 每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会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饭,一切完毕后送我去车站。车站上母亲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开了,透过车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泛红的眼眶。

点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两篇习作都选取了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表现亲人的挚爱。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的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导入活动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的班长,尝试从语言、行为等角度分别写几句话,力求表现出人物的突出特点。(课件展示活动三的任务)

三.【活动三】

(一).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体会其突出的性格特征。

(二)分组讨论《我不是个好儿子》结尾的行为描写方法。

“母亲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钱收了,紧紧地握在手里,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领,摸摸我的脸,说我的胡子长了,用热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车。”

教师点拨:这告别的过程中,母亲一连串的动作细节再次打动了儿子,收钱、握在手里、整整衣服、摸摸脸、尤其是嘱咐儿子刮胡子时的“捂捂”再刮,表现了对儿子十分挂念,十分疼爱。母爱伟大,言行始终简单朴实,真实再现了母爱的纯洁。

(三)借鉴文本方法自主写作。从行为、语言角度写几句话,表现人物突出特点。

(四)班内交流

先在小组内交流所写片段,再有小组推选出写得最好的在班上宣读。

四、小结:

本节课完成了3项写作活动,突出了读写结合,进行了不同文体的写作练习,激起了我们的写作兴趣,收获比较大。{体味亲情}.

五、作业

课外以“爸爸(妈妈、爷爷??)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

1、阅读感受:对祖母的孝情

坚守名节的隐情

2、写作方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细节描写,真情感人。

3、作业:课外以“爸爸(妈妈、爷爷??)我想对你说”为题,

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七、教案设计说明:

1.读写结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经验之一。古人云:“语文精,作文美。”教案的设计,注重读写结合,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也是考虑到不同的写作练习。

活动一,既以读促写,又以写促读,以此来丰富和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活动二,让学生在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能引导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炼自己的情感体验。活动三,为了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大家都熟悉的班长的基础上,通过行动语言的描写表现其性格特征。

2、教案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围绕学生设计问题,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在交流中解决问题。让学生活动的同时,老师适当引导,及时点拨,保正课堂严谨高效。尊重学生的情感体会,激励学生动手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篇五:《换种方式体味真情》

换种方式体味真情

——《父母的心》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都十分重视,却很少考虑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享受亲情。《语文标准》中非常重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至爱亲情,是一组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文章,这一单元通过几节课中关于亲情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爱并不陌生,也对通过各种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已具备了一些自主分析和理解能力,学生的思维也由感知向感悟过渡。《父母的心》更是这一单元中颇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因此在教学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品味稳重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体会父母兄弟间的至爱亲情,做到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爱我社会。我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情感升华来获得新的感悟,大体按照:初步感知——层层剖析——梯级感悟——感情升华来设计,达到工具性教学和人文熏陶的双重目的。

教学手段:

(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案例描述]

(一)阅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师:初读课文,我觉得文中的这对父母真可恶,他们居然把自己的孩子当作货物一样的卖掉。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说说这对父母真的可恶吗?

(学生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已读完课文,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不可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们地位低下,一家六口,生活艰难,送孩子纯粹为了生活。

生2:不可恶,从行为的结果来看,他们最终把孩子要回来了。 师:你能对他们行为说得具体些吗?

生2补充:首先送长子,觉得不妥,就用二儿子换长子;又觉得不好,就用女儿换回二儿子;又觉得冷酷无情,最后要回了女儿。因此,从行为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这对父母并不可恶。(掌声)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好。的确,从他们行动的过程与结果来看,他们不可恶。(板书:不可恶①送长子②送二儿子换长子③送女儿换二儿④要回女儿)

2.自主阅读,走进人物

师:当老师读完第二遍的时候,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对父母“心狠”。他们把三岁的小女儿送去姑且不论,单是每次送孩子时,总是“雄纠纠,气昂昂”的描写就觉得他们太心狠。同学们,你们有同感吗?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并结合文中关键的词语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跳读课文,并划出关键的词语,然后回答。)

生1:不心狠,因为他们送长子时“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生2:不心狠,送二儿子换长子时是“无精打采”。

生3:不心狠,送女儿换二儿子时是“失魂落魄”,要回女儿时竟“痛哭失声”。

师:说得好,现在请一位同学把刚才三位同学的发言归纳一下。 生4:我觉得不心狠,从“眼含热泪”、到“无精打采”,从“失魂落魄”到“痛哭失声”,可以看出这对父母的心理完全崩溃了,我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学生掌声响起)

师:这位同学概括得好。是啊,“父母”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板书:不心狠①眼含热泪,难割难舍②无精打采③失魂落魄)

3.合作探究,精心赏析

师:虽然这对父母“不可恶”、“不心狠”,但读了第三遍课文后,我觉得他们很“狡猾”,因为他们找了种种理由要回孩子。请同学们再次跳读课文,找出这对父母每次要回孩子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再次跳读课文,并划出相关的词句,然后回答)

生1:换回长子的理由是“我们家的接班人”,换回次子的理由是“和我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要回女儿理由是“她太小”、“无知”,“当爹的太冷酷无情”。

师:这对父母很狡猾,因为他们的理由不成立。如果说能做“接班人”的话,那么次子也可以;“像婆婆”也不是理由,否则我也可以说“像公公”(学生笑);要回女儿的理由更不能成立,小孩子本来就是“小”、“无知”。同学们,你们有同感吗?

生2:我觉得他们不狡猾。因为日本的传统与中国很相似,只有长子才能做继承人。

生3:“像婆婆”。是借口,但只有这样才能要回儿子,这是出于对子女的爱。

生4:不狡猾。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理由很牵强,但说得很实在。他们觉得长子是接班人,不想给人家,这在情理之中;觉得女儿太小,送给人家,做父母的太冷酷无情,这也是情理之中;说二儿子像婆婆,虽牵强,但他们也只能这样说,因为只有找个借口才能要回孩子。其实他们“用心良苦”。{体味亲情}.

生5:我认为这对父母不狡猾,虽然这些理由看起来很牵强,但正是因为牵强,才更能看出他们的不忍心,因为儿女都是父母的手心肉,掌上珠。所有这些,都是出自父母对儿女的爱!

师:大家说得好。这是父母出于对子女的爱,他们真是用心良苦啊!(板书:不狡猾①接班人②像婆婆③太小、无知、冷酷无情)

4.深入研读,领悟主旨

师:当第四遍读课文时,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对父母所作所为是为了“致富”——那100元钱。讨论讨论,他们真的为了致富吗? (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师:请同学们把能体现答案的语句齐读一遍。{体味亲情}.

生1:“把那么个无知??”“与其舍掉??”(学生答案不统一) 师:意见还不统一,再来一遍。

生齐读:“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

师:好,意见统一了。还有其他看法吗?

生2:他们不是为了致富,因为那100元钱,他们要如数奉还。 师:最后奉还了吗?

生3:没有,那位贵妇人把它做为这对父母的酬谢。

师:课文中有相关的语句吗?

生:有。

师:好,齐读一遍。

篇六:《体味幸福》

体味幸福

刘子贞

幸福是什么?我认为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知,在平常的生活中的一种感悟,而不是别人轻易能感观的。因此也就说明了幸福自然不是别人眼中那个盯着金条笑眯眯的葛朗台,幸福也不是别人眼中打扮得花枝招展、步幅偏偏的年轻小姐,当然幸福也无法口语,因此幸福不是街谈巷议,幸福不是自我夸耀。

我的幸福就是那平凡生活中的剪影,是平淡的生活片段,是鲜活的场景画面。 在这个夕阳的午后,泡杯清茶,思绪掠于往昔,信笔游于纸上,回忆那曾经一个个欢快而美妙的画面,那一张张画面都有着过去漫妙的故事,故事中夹杂着我的欢快的容貌,温暖的亲情,滚烫的泪花,沸腾的血液。那些幸福的故事香味弥漫,弥漫着油饼的清香,灌灌茶的清香,泛黄的书香,过节的酒香,广阔天地的泥土香……

(一)孩提时代

还记得在我上小学的那年,那是一个阳春的傍晚,我背着妈妈给我剪裁的蓝色小书包,和同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如同峨眉的西山,在夕阳的注视下是那么的害羞,脸庞一片绯红。我和同学们朗诵着当天上课学过的文章,一路欢笑,不知不觉,来到了家门,推开那扇依旧“咯吱吱……”叫个不停的木门,迎面的花香扑鼻而来,有妖娆的牵牛,多姿的彩蝶,华贵的牡丹,含苞的芍药……老家的小院虽然不大,但辛勤的母亲还是留置了一个花园,把她打点着色彩斑斓。进门听见母亲叫喊我的乳名,我来不及卸下书包,飞步流星跑向厨房,母亲背对门口,来回滚动着擀面杖,娴熟而自然的擀着面饼,锅里的馍馍在胡麻油的烤炙中噼里啪啦的响着。我拉着母亲的衣角踮起脚尖,一边用舌头舔着嘴角,一边窥望着锅里的动静,只见妈妈轻轻用手一拨,那油饼子也就顺锅滑出,略过油雾,只见油饼子色泽金黄,上沥葱花,整个厨房香味弥漫,是葱花香,是清油的香,是冬麦的香,难以说清。等母亲烙完最后一张饼,顺便清炒一个故乡的土豆丝,我整整筷子,母亲把饭菜端到花园旁的石桌上,母亲看着我尽情的吃着人生中的那顿饭菜,脸上洋溢着微笑,叫我不要呛住了。当时的我是那么的安逸,那么的温暖,此时人间只有我对母亲的感谢,我想这应该是人间的天伦之幸福吧!

(二)少年时代

秋日的午后,天高云淡,没有落霜。随着空旷天际传来的悠长的鸟叫,顺势

抬头瞭望天空,却见南归的大雁,整齐的排成“人字形”从头顶掠过。门前的柳树枝叶依旧繁茂,随着瑟瑟的西风,零星飘着几瓣落叶,家乡的小院不大,但堆满了丰收的果实,花园台上,梨树叉上,木架上满满的都是金黄色的玉米。小院的南角,烟雾缭绕,一阵茶香扑鼻,忽而听见哔哔啵啵的柴火声音,忽而听见呼哧呼哧的吹火声,哦!那是我亲爱的爷爷正在喝着我们的老家的罐罐茶。说起喝茶,爷爷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幸福,此时的爷爷总会乐此不疲的先讲讲他的这个火盆的来历,爷爷的火盆是一个纯铜的圆面三脚虎爪的大火盆,是他老人家当年从青海不远千里背回来的。偌大的火盆直径半米左右,呈凹槽型,外有放置茶具的边沿,中间的凹槽中爷爷直接横放着一个老树根,树根的周边放着一些引燃的柴火,火盆中央的柴火底下则是专门烧茶的蛐蛐罐。火盆上火星四溅,裹着烟雾是茶的清香,我依偎在爷爷的怀里,看着爷爷将茶倒入小小的茶盅,给我加点糖,我抱着茶盅,捏着爷爷的鼻子,看着古稀之年的爷爷眼睛眯成一条线,一手端着茶,一手挥舞着讲着解放前刘家寨口的故乡风云,此时的我同往常一样用惊秫的目光望着爷爷,只见爷爷双目放光,故事声韵抑扬,惊心动魄。一段讲完,我和爷爷呡口茶,对目相笑。不知是茶的香甜,还是故事的浓香,沁润着我的心田,这种幸福感漫延在我人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雨季之年

夜深伏案,坐享孤独,呷口清茗,畅悟人生,沉浸在清香浮动的书籍中,畅游在广袤的历史天空中,我的思绪飘荡,那一张张历史的画面在脑海中复生,和着我那曾经的读书岁月。那个初三的暑假,我负责家中的那头温顺的黄牛,每天下午,我趁凉赶着家中的黄牛游荡在故乡的山后,我身后的挂包中装着我最爱的武侠小说和那根奏响天籁的竹笛,穿梭于我这生命最烂漫的时光中。黄牛在夕阳下读山,我在清风中读书,夕阳多才,和着我最后奏响的竹笛,在那遥远的山上涂鸦,红染料洒落一地,打湿了山地的草,庄稼,还有我的那头黄牛。我躺在如同毯的草地上,枕着如同玉砖的泛黄的书块,尽情呼吸着书本的清香。思索着我浪迹天涯,慕会天下豪杰,畅想我要做一个织席的孩子,韬光养晦,在淡然中奋起。我的思绪跨越过今古时空,缱绻在那些沧桑但又鲜活的故事中。

这是一种幸福,通过书籍从自己的无知变得有知,再到通过有知来探索未知。知识的海洋无边无际,心旷神怡的遨游是一种难言的幸福。

(四)游子回家

如今的我已走出曾经的大山,当年的故乡及故乡的故事如同三月烟雨中的朦

胧,这种朦胧是一种梦境的幻觉,是那种半醉半醒,如痴如醉的状态。当然,如今的回家,也自然也只能和老乡发小们在喝酒中度过每年新春了。在回家的时光里,总少不了和亲朋好友喝几盅故乡的小酒,故乡的喝酒是很讲究的,与其叫喝酒,倒不如叫做品酒。大年初一,早上刚拜过年,还没来得及歇歇,发小们你邀我请,就聚到一起了,炉子上烧一壶烈酒,勤劳善良的阿爷们已在桌子上摆了几个小菜,喝酒也就正式开始了。“猜拳加小令,渐高劝酒声。”这是我曾经思索故乡的喝酒方式总结的氛围写照,在这里喝酒没有工作的重压,没有刻意的人情世故,只有小时候那群泼孩们一起玩耍,一起放牛,那群少年一起读书,一起下棋的故事。说着,喝着,也就自然醉了。醉了,也不知是酒醉,还是那如同老酒的故事。醉得很深,因为当大家说不动了,也就迷糊了,嘴角都向上扬起,如同弯月。这是幸福的味道,是如同老酒的故事所散发的芳香。

(五)工作之中

自从大学毕业已有两年的时间了,如今整天穿梭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干着我平凡的工作。想想当年的愿望以及听听同学们的节节高升,有时感觉心情的落差很大。但是每当我尽力干好我的工作,看着养殖户们默许的笑容时,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慰藉,最大的认可。春天工作之余,和同事坐在守卫着条田的杨树下,看着绿油油的冬小麦延绵而去,听着不远处“咩…咩……”的羊叫声,尽情的呼吸着春雨后田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这是晴天蔚蓝的自然,远离了城市喧嚣的自然,但在此却我可以享受基层的低调,品味工作的幸福。其实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平凡的人生,只要努力了,就会有不平凡的故事;平凡的岗位,只要付出了,就会有不平凡的杰作。漂浮的心,必须要沉下来,稳稳的沉下来,并沉得住气,且在枯燥的环境中,把简单的小事干好,这个环境也从此变得有趣,如果继续发扬如此乐趣,并一直干下去,帮一大批人解决身边的困难,其实这就是不平凡的人生。即使汗珠与飞尘相凝,皱纹与沟壑吻合,心灵自然不会孤独。我思索,这就是奋斗中的幸福吧!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知。幸福的感知来源于生活,但没有富贵贫贱之说。这种感知是一个人境界的体现,就像有的人一直在寻找幸福,逢人抱怨,上苍不公,其实幸福常伴身边,只是许多人缺少一种静下心来体味幸福的境界。

幸福,其实就是这一幅幅最好时光的剪影,只有静下心来品味,才能悟出其中的真谛。幸福是合家团圆的欢声笑语,是千载重逢的热泪盈眶,是人在征途的挥汗如雨,是属于一个人自己的最美好的片刻。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很少有时间去回味那逝去的美妙时刻,注意身边那温馨的画面。时光短暂,犹如白驹过隙,在闲暇之余,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忧愁。多一份安静,多一份知足,幸福也就常伴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