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大学

时间:2021-10-27 00:50:04 节日作文

篇一:《仿冒行为案例》

偶遇仿冒——“一直在模仿,从未去超越”

案例简介:

2013年国庆节在家,拿着家里的一瓶“海飞丝”洗头时,仔细一看竟然不

是海飞丝,是闪亮飞丝,差点被极其相似的包装蒙蔽。我对妈妈说:“买到假货

了!”妈妈答:“买时以为打特价,没仔细看,回来用时才发现不是海飞丝。”

到网上一搜,果真搜到了相关内容:2013年3月7

日,在一家名为“咏梅化妆品”的女性化妆品店内,执法

人员发现一瓶名为“闪亮飞丝”的洗发水。执法人员看

到,这种洗发水与著名品牌“海飞丝”洗发水瓶身、外包

装设计极其相似,加之其名字的雷同,很容易造成它与

“海飞丝”产品的混淆。其实,它的注册厂家及生产厂址

与“海飞丝”产品没有任何关系。当被问及这种产品情

况时,店铺老板坦言那是“杂牌子”。执法人员称, “闪

亮飞丝”外包装模仿某些知名品牌,但本身价格很低,是

一种‘傍名牌’行为。产品本身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质

量问题,是不允许市场销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必须

下架。

我在搜集闪亮飞丝涉嫌仿冒的内容时,还发现了另

一起仿冒的例子(见图片),下面只就闪亮飞丝一例进行

分析。

案例分析:

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同商标一样的作

用,它们是商品的外在表现,具有商品外表形象的特征,它们

既是区别不同商品的一种显著标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营

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尤其是知名商品的名称、包装、装

潢本身就会成为知名商品享有声誉的表征。{仿冒大学}.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二)项规定“擅自使用知

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

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

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该规定确定了该行为构成违法的三个

要件:第一,被假冒、仿冒的商品须为知名商品。第二、该外

观标志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第三、对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名

称、包装、装潢,擅自作相同的使用或者作相近似的使用,致

使与他人知名商品发生混淆。

本案中,首先,海飞丝作为公认的知名商品,毋庸赘述。

其次,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是经营者为自己生产的商品独

创设计的名称、包装、装潢,它在市场营销中以其显著的区别

性而成为该商品与其他相区别的标志,并与该商品的品牌形象联系一起,即“特

有”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是经营者独创的,由商品生产经营者所创先使用。

海飞丝的外包装是其经营者独自设计,作为区别于其他商品的一个象征,是其经

营者所特有的。最后,闪亮飞丝擅自使用与海飞丝极为相似的包装、装潢,虽然

两个产品外观有所差异,但是闪亮飞丝仅仅对知名商品海飞丝的包装、装潢做无{仿冒大学}.

碍大体的改变,其主要部分还是沿袭海飞丝所特有的外观标志,并且使普通购买

者在一般情况的注意下会发生误认或混淆的可能。

综上,闪亮飞丝的生产经营者构成对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装、装潢的仿冒行为。{仿冒大学}.{仿冒大学}.{仿冒大学}.

篇二:《北京大学曝光84家假冒网站》

北京大学曝光84家假冒网站

“北京大学培训网”“北京大学研修班”“北京大学高层培训中心”„„这些网站统统与北京大学无关。北京大学日前通过官网曝光84个假冒的“北大网站”,称这些网站与北京大学并无合作关系。{仿冒大学}.

这些网站中文名字大多含有“北京大学”四个字,比如“北京大学培训网”“北京大学研修班”“北京大学高层培训中心”“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北京大学EMBA总裁班”等,其主要业务为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这些假冒网站为了提高相似度,也在网址中加入“pku(北大英文缩写)”字样,例如“pku.ceopx.cn”“pkuclass.com”等。实际上,北大校内各院系、单位的官网一般以“pku.edu.cn”为后缀。

北大表示,本次公布的网站名单一共有84个,均未获得使用“北京大学”名义开展招生宣传的授权,其主办者也与北京大学无任何合作关系。

沃通提醒:高校网站和行政机关网站因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更容易被犯罪份子盯上,成为钓鱼网站或诈骗网站的仿冒对象。政府机构及高等院校都应该为关键站点部署安全可信的SSL证书,实现身份验证及数据传输加密,从而保护自身及用户的信息安全。中国美术学院、江苏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相关站点均已部署沃通SSL证书。

(部分内容来源:北京日报)

篇三:《假冒广州大学生推销医学治疗仪器 10人被处罚》

假冒广州大学生推销医学治疗仪器 10人被处罚

大洋网讯(广州日报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杨波 摄影报道)河源市巡警支队侦查大队昨日(2月21日)向新闻媒体通报,2名自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在前往河源市公安局推销医疗仪器产品时,其所称假冒身份被民警识破。据当地警方调查,这个专门假冒研究生或大学实习生身份,到当地政府等机关单位以免费治疗为名推销医学治疗仪器的10名团伙成员,昨日已受到河源市警方的严厉查处。

冒牌“大学生”推销医疗仪器产品

双双栽倒在河源市公安机关大院内

据当地警方昨日通报,前日(2月20日)上午,2名自称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先后到河源市公安局督察支队进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推销医疗仪器产品,当即引起了河源市督察支队民警的怀疑。督察民警一边向嫌疑人咨询问题稳住他们,一边对他们出示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介绍信”和身份进行核实。经过核查,广州中医药学院表示并未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涉案的人“介绍信”属于假冒行为。之后,河源市督察支队迅速将相关情况通报给该市巡警支队,巡警支队接报后迅速派出侦查大队三中队前往处理,当场控制2嫌疑人并进行讯问。根据2人交代,办案民警还抓获另外8名同伙成员,在他们的出租屋内查获一批假冒介绍信等材料及相关推销产品。

先后落网的10名假“大学生”

3人被行政拘留7人被警告处罚

经当地警方昨日初步查明,该团伙组织清晰、分工明确,分别由2名经理、1名助理、7名推销员组成。其中7名推销员中,部分是在读中专学生,其他是小学或初中学历的社会青年。多年来,该团伙成员一直活跃在广东增城、佛岗、清远、英德等一带,今年2月初来到河源,他们利用虚假介绍信和假冒“大学生”身份,游走在河源市各机关单位,通过授课、免费治疗等方式来推销医疗仪器。该团伙推销员先是自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目前是出来实习的,随后出示广州中医药针灸推拿学院的介绍信,争取对方信任。在取得对方信任后,之后拿出血压测量仪器、听筒等进行测量,或把脉,再问几个普通人常有的小毛病,博取对方的进一步信任,随后拿出相关治疗设备进行示范、推销,短短十多天便成功售出13台治疗仪,价值近2万元人民币。

经河源市警方初步查明,该团伙成员并不具备大学医学知识和资质,其中自称为研究生学历的经理刘某,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为方便行骗,他们曾集中进行过简单的医学知识课程培训。目前,该团伙中的2名经理、1名助理已被当地警方实施行政拘留,其他7名推销人员则被当地警方警告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