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扬州的文章

时间:2021-10-26 23:23:41 节日作文

篇一:《扬州市满分作文》

渐至佳境

夜深了,柔和的月光像白银般洒了一地。母亲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望着熟睡中的母亲,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开来。

我记忆中的母亲生活简单,穿着随意,每天蹬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杂七杂八的东西早出晚归,唯一不变的重心便是她的女儿——我。生活中,母亲事无巨细地为我一一准备,从头到脚,从不遗漏。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我与母亲的关系也渐行渐远,沉默,争执,沉默,争执,直到有一天终于爆发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与母亲争执之后,我负气甩门而去。

外面寒风凛冽,树影稀疏,我孤独地在路上徘徊,路灯光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忽然,寒风中响起一个温柔而又急切的声音:

“悦悦,我们回家吧。”我抬头一看,竟然是母亲!在路灯光的映照下,母亲凌乱的头发,焦急的眼神,让我刹那间惊住了。泪水逐渐充斥了我的眼眶,在瑟瑟的北风中,我就这样看着母亲很久很久。

那一晚之后,我和母亲之间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生活中,她会征求我的意见;学习上,她仍旧督促,但多了一些鼓励、交流和理解。而我,偶尔也会和母亲一起说说家中琐事,谈谈学校趣闻,家里时常飘荡着我们的欢笑声。

夜依旧深沉,朦胧的月光下,我清楚地看见了母亲的脸:黝黑的面庞,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此时,我终于明白了她为我所做的一切。伴随着母亲均匀的鼾声,仰望星空,我知道,我和她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已渐至佳境,我们会越来越好。

2013年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满分点剖析:

本文记叙了青春期的孩子对母亲的爱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从生活中选材,真实可感,事例微小,但是人物情感真挚,描写细腻,道出了“我和她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已渐至佳境,我们会越来越好”这一主题。结构上,文章开篇引出对母亲的回想,主体部分“我”和母亲的矛盾,结尾写矛盾解除,情节完整。

写法上,文章采用景物烘托法,开头和中间环境描写相互相应,关于月光、寒雨、灯影的描写既烘托了心情,又自然推动情节。又如,人物描写,开头写母亲酣睡的神态,结尾又细致描写母亲的外貌,而且与开头照应。

渐至佳境

如果我说我喜欢长跑,估计没有人会相信。也难怪,一个跑八百米都要用四分多钟的女孩子,竟然会喜欢而不是痛恨长跑,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是,我就是喜欢长跑。

这种喜欢应该是从高中开始的吧。

高中三年,我曾环绕西湖跑过几次,因为这是我们学校的传统项目。每年12月,我所在的中学便会组织一次环湖跑,全校同学人人都得参加。这是大家一年中最痛苦的一天,我们总是盼望着能出点什么意外,比如天突然下雨了,又比如自己忽然生病了,以便可以逃避,但能如愿的却很少。

对于在跑步,尤其是长跑方面不太行的我来说,尤其痛苦。至今。

我还清晰地记得每次跑前的状态:两腿发软,心跳加速。开始跑时,我总是夹在中间,跟着大家一起向前冲去,起初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可是,渐渐地,气粗了,脚步也放慢了,似乎有些跑不动了。看着一个个同学从我身边经过并跑到了我的前面,心里十分地着急,却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很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最好还能喝口水。但我知道,只要一停下来,就会立刻成为最后一个,因此只能咬紧牙关继续坚持。腿隐隐约约地痛起来了,气越来越粗,脸涨得通红,汗水不停地流下来,可是还是只能坚持。

然后,可能是过了极限的缘故吧,整个人轻松了起来。一边保持着匀速前进,一边有空

打量四周。西湖里泛着的轻舟,岸边有着古老年月的遗迹和建筑,还有远处青翠的宝石山和亭亭玉立的保椒塔,才发现,原来每天习以为常的景致竟是如此的美好。也正是在此时,忽然发现,终点就在眼前,于是深深吸了口气一鼓作气地跑到了终点。一阵累之后,竟然发现自己似乎很轻松,心情也特别地舒畅。

从前在《世说新语》中看过有关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一个小故事:顾长康吠甘蔗,先食尾,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我想,用“渐至佳境”来形容我对于长跑的感受,是最贴切不过的了,这也许便是长跑的魅力所在吧。

我喜欢长跑,虽然我跑得很慢。我喜欢长跑,我享受那种战胜自我的过程和酣畅淋漓的快感。

我试图将我的这些感受描述给我现在的朋友听,她们似乎有那么一点明白了:“原来你就是这样喜欢长跑的啊。”然后又补上一句:“幸好我们学校没有这样的活动。”是啊,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

很多事情,也许是你最讨厌最厌恶最痛恨的,但是,不去试试,又怎么知道你不会喜欢呢?人生的遗憾,大抵如此。

篇二:《我眼中的扬州》

我眼中的扬州

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小学六(1)班 付文轩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扬州的赞美和印象。历史上的扬州曾一度繁华,尤其在隋唐和明清时代,当时这里的经济十分发达,云集了很多商人,有一句诗说的好“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可见那时的扬州是多么的繁荣。在这片土地上也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东渡日本不畏艰险的鉴真,还有英勇抗击清军的史可法,这些历史人物为扬州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

如今,扬州是一座环境幽美的城市,她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还有“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提起扬州,就会想到瘦西湖,这是扬州最出名的旅游胜地,乾隆皇帝曾来这里游玩过,就是因为这里的景色幽美,而且美女也多。其实扬州还有很多旅游景点,如何园 个园 大明寺等。扬州还有一个地方很好,那就是东关街,这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都是复古建筑,里面卖一些古玩字画玉器之类的,走在这条街上,我觉得穿越到了古代。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这里玩,很热闹。

家乡扬州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甜美的小吃更让你垂涎欲滴,家乡扬州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扬州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系的发源地,康熙、乾隆皇帝将淮扬菜水平带到了极高的高度,堪称人间至味。扬州小吃也极负盛名。大名鼎鼎的扬州干丝,一片豆腐干可被分成十七层然后切丝,丝细如发;闻名全国的蟹黄包,

每年十月取饱满的膏蟹蟹黄,配以精白面粉制成,可谓扬州点心中的极品。此外,扬州炒饭也是一道一定不能错过的传奇美味„„

再说扬州人吧,扬州人很热情好客、讲文明礼貌。假若你来扬州玩的话,你会发现这里的人很有礼貌,也一定会让你到他家去作客,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扬州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文明城市,她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世人,向世人展现她的美,扬州正在朝着崭新的方向发展,我坚信扬州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扬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是长江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爱家乡扬州,更爱这勤劳朴实的扬州人。

(点评:小作者分别从风景、美食和人三方面入手,用饱含真情的笔触写出了家乡的特点,抒发了对家乡扬州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指导老师:解启兵)

篇三:《扬州别记(精彩游记散文系列)》

扬州:吴侬软语 黯然销魂

2009年07月07日 07:3221CN旅游

1.

隋炀帝的墓在扬州城北六公里外的雷塘。

一直对隋炀帝杨广这个人有所偏爱,尽管他身上背负着千秋万世的骂名。大抵这又印证了那条不成文的规矩,一个好人,未必能做一位好皇帝,而一个好皇帝,也很难成为人人都赞赏的好人。{关于扬州的文章}.

杨广十三岁时被封为晋王,二十岁统帅军队南下灭陈,活捉了胭脂井里的陈后主,统一了南北,二十三岁的时候成了主管扬州的封疆大吏。那时所说的扬州并非今日的这座城市,而是指的江南一带的广大地区。杨广文治武功,对江南这片土地也是格外的喜欢。他纳江南的女子为妃,与江南的士子激扬文字,甚至和当地的人们学起了吴侬软语。待到他三十六岁称帝之后,在修东都、设科举、联西域、降南越、通台湾、战辽东之余,还不忘三下江南,来这里游山玩水,眠花宿柳。为了去江都(今扬州)看琼花这么一个“美丽”的理由,大笔一挥,于是下令修掘了这座举世瞩目的千里大运河。最终由于劳民伤财,天怒人怨,被手下的大将宇文化及杀害在了江都。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这样干净明丽的诗文,竟然都是出自这位千夫所指的君王笔下!若杨广不是生在帝王家,想必他一定是一位如同若干年后李白那样的游侠,一袭白衣,

风流潇洒,飘然配剑行走于九州之内,去追寻他的理想和红颜知己,高兴的时候,白日放歌须纵酒,哀伤的时候,与尔同销万古愁„„

然而,历史不可能假设。

今日隋炀帝的陵园内,游人寥寥,只有他的荒冢孤零零立在风中,身旁陪伴他的只有那条千年流淌不息的大运河。“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当年中唐的诗人罗隐路过此地的时候曾如是说道,也算是对他的一声叹息吧。

格外有趣的是,扬州旧时曾叫广陵。据说在杨广主管扬州的时候对此相当地不爽,广陵,广陵——杨广之陵,难道要我死在这里不成?于是,改成了江都。谁知,前赶后赶,百转千折,还是没能逃脱葬身于此的命运,或许这也是历史与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罢。

2.

在扬州城的东南角,有一座徐凝门。城门自然早已不存,但还有一条徐凝门路和徐凝门桥横亘在穿城而过的运河之上。

徐凝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一生布衣,无权无势,默默无名。莫说是在整个唐朝,就是他所生活的中唐,也只能算得一位不入流的诗人。他一生到底做了多少首诗不得而知,似乎也没人关心,全唐诗专门有一卷收录了他的92首作品,但称得起上品的实在寥寥,甚至有一首写庐山瀑布的诗被后世苏东坡当成了反面教材,有“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的戏言。但其中有一首《忆扬州》却让我们不得不提,并且值得一提再提: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此诗一出,一片赞叹。天下的月光一共被分成了三份,其中的两份都照在了扬州城里,而其他的地方则只能共享剩下的那一份了。这是何等惊艳的诗句,其时其景,大概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吧。虽然后来又有了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张祜的“月明桥上看神仙”等诗,但在题写扬州的唐诗之中,徐凝的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魁首之作了。

后来到了清朝,有一位姓员的富商在扬州修了一座园林,里面有一座楼,便取名为“二分明月楼”;还有一位叫陈素素的才女,自称“二分明月女子”,并把自己作的六十余首诗词结集,取名便是《二分明月集》。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自此以后,凡是提起扬州,便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徐凝和杜牧了。这徐郎杜郎两位公子,在世之时,或是穷困潦倒,或是仕途坎坷,总之是不太如意,谁知百年之后,却能被一座城市牢牢记住,不可分割。若他们地下有知,想来也必是颌首含笑了。

3.

平山堂修建于公元一零四八年。

抬头望一眼扬州的上空,白云苍狗,时光已经到了宋朝。这一年,这座城市迎来了一位新太守,他就是名贯九州的文坛泰斗欧阳修。

欧阳修是一个很浪漫的人,也非常有情调,放到现在就是典型的小资一族。他到扬州的这一年是四十二岁,仕途上不太如意,已经渐渐淡出了政治的舞台,而且眼疾也越来越重,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在扬州享受的幸福时光。

他在瘦西湖的北岸蜀岗之上修起了这座平山堂,并且打点得古朴文雅,还亲手植了一棵柳树。每在公务之余,便邀上三五知己,聚在堂中,把酒言欢。平山堂“文化沙龙”的座上客也一个个皆是饱学之士,他们击鼓传花,花落谁家便由谁吟诗联对,那风雅的场景一如当年癸丑暮春落花中曲水流觞的兰亭之聚。

在一次花落己手之后,欧阳修作了一阕《朝中措》,词是这样写的: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两年前在滁洲的时候,他还自称是醉翁,而两年后的扬州,已然是衰翁了。

欧阳修果然是老了。仅仅在扬州的任上做了一年,就因为眼病越来越严重而改知颍州,在那里过起了半仕半隐的生活。

在欧阳修去世的若干年后,他的学生苏东坡也来扬州做太守,特意跑到平山堂,老师亲手植的柳树下追忆过往,提笔作了一阕《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其实,又何止一个苏东坡。自欧阳修去世之后,有多少文人多少百姓跑到平山堂来访古悼怀,恐怕早已不计其数。就是今日,几乎所有到扬州的游客都会来到这里,在欧公柳下伫立片刻,仿佛与欧阳公完成了一场隔世的聚会。

4.

在扬州的老城区里,有很多条不知名的小巷,在某一条小巷的深处藏着一座西方寺。如果问路,单就讲西方寺的话,恐怕当地人也有一多半会一头雾水,而如果提起现在西方寺的另外一个名字——扬州八怪纪念馆,大多数人都会恍然大悟,为你指点方向。

那是十八世纪的中国,康乾盛世,经过战后恢复的扬州风景如画,繁华似锦。从全国各地走来了一批充满了个性的文人画师汇聚于此。这些人中有的终身布衣,比如金农、高翔和罗聘,有的做了官却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免了职,比如李鱓和李方膺。他们殊途同归,最终都在扬州的小巷中自成一派,蓬门卖画,丹青余生,人们都戏谑地称他们为“扬州八怪”。实际上经过后人研究,当年的这一批无论性格还是画风都极其接近的画家并非确确实实的八个人,能列出名字的就至少有十五个人之多。“八怪”只是个虚数,叫他们“扬州画派”可能更妥帖一些。

扬州八怪中名声最大的自然是“难得糊涂”的郑板桥。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不仅在老百姓中人缘极高,就连京城中的皇帝、王爷也对他另眼看待。慎郡王允禧就和他是忘年之交。允禧经常把郑板桥请到王府中来,谈诗论画,谈得兴起到了吃饭的时间,慎郡王便亲自下橱为板桥执刀切肉,并戏言“昔太白御手调羹,今板桥亲王割肉,先后之际,何多让焉!”后来郑板桥在慎郡王的保举下做了范县的县令,为官勤政,但最终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挂印而去。

如今旅游走进扬州的小巷中,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精神矍铄的老者,聚在一起侃侃而谈,走过去一听,竟然谈论的是金农,是郑板桥,是扬州画派的画风,那神态轻松,语气平常,就如同在谈论自家的邻居一般,仿佛过不多时,旁边的木门就会“咯吱”一声打开,从里面走出当年的画师,对着他们长揖一礼,言道:“又一幅新作已毕,还请各位来切磋指教呵„„”

5.

扬州终于还是衰败了,瞬间之快,竟来不及一声叹息。

一九二八年的时候,郁达夫先生初到他梦中的扬州,结果看到的是满目萧然和败落。他在后来写给林语堂先生的信中劝告也欲来扬的语堂先生:“你既不敢游杭,我劝你也不必游扬,还是在上海梦里想象想象欧阳公的平山堂,王阮亭的红桥,《桃花扇》里的史阁部,《红楼梦》里的林如海,以及盐商的别墅,乡宦的妖姬,倒来得好些。枕上的卢生,若长不醒,岂非快事„„”

然而我,终究还是按耐不住只在梦中游扬的落寞,在某一年的烟花三月去了扬州,住的正是当年先生所下榻的绿杨旅社。这座彼时扬州的国际饭店,今日也沦落成为一间普通的旅社,卫生条件也很让人腹诽,但那嵌着精致纹样的水磨石地面、踏上去咯吱咯吱作响的木楼梯还有那配着彩色花玻璃的弧形窗洞,还是吸引我住了一晚又一晚。

那日,一个熟络的朋友问我,去了不少的地方,如果选择一个隐居的城市,会选哪里? 我说,自然是扬州。京城太大太忙;上海又太鸡毛蒜皮;保定、石家庄这样的北方城市太缺少诗情画意;苏州、无锡又诗情画意得太过奢华,让人沉醉不能自拔;武汉太浮躁,到了那里就忍不住想和人吵架,南京虽是我最喜爱的城市,但生活在古墓皇陵之内,又不免太过沉重了。

思量来,思量去,惟有扬州最合适:城市不大,人口不多,秩序不乱,历史不短,风景不差,故事不少„„何况不要忘记,那里还有天下三分其二的月色!我对朋友说,不若等我们老了,就去扬州的老城中租一间院子,比邻而居。夜色降临时,在积水空明的庭院中,摆两把藤椅,我们斜欹其上,谈一谈诗词,待月色更浓,沏上一壶清茶,月光洒在其中,我们相敬而啜,品那一段流年。

同里:古镇情怀 众里寻她千百度

2009年07月06日 07:3521CN旅游

篇四:《扬州名人》

扬州第一修脚高手——陆琴

自古扬州三把刀:厨刀、理发刀、修脚刀。陆琴堪称扬州从事修脚行业的第一位女工。 在练习修脚功夫时,首先手感要好。陆琴先用竹筷竖着一层层地削,越削刀工越细,削下来的筷子就越薄。一年下来,她削掉的筷子整整有一箩筐。经过刻苦钻研,平刀、片刀、条刀、 刮刀、枪刀,各有各的招,刀刀有绝招,陆琴把“修、片、剥、挖、捏”等技巧掌握得相当娴熟。陆琴本人陆续获得了“全国高级技师”、“全国优秀服务员”等称号。陆琴也因此成为扬州第一代女子修脚大师,被誉为“脚上雕花”能手。

当日本朝日新闻电视台专程来扬州拍摄《中国修脚大师陆琴》专题片时,陆琴道出了心声:“并不是所有出名后的中国人都要跑到国外发展才有所作为。中国是有将近13亿人的泱泱大国,如果按百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修脚的市场又有多大?更何况我手中的修脚刀打上的烙印是„中国·扬州‟”。

陆琴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社会对修脚行业的偏见,她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开始寻求把“扬州脚艺”做强、做大的方法。首先,她在扬州商业技术学校开设了全国第一个修脚专业,自编教材,开始培养修脚专业人才。受南京市相关部门的邀请,这位年仅34岁却已经拥有20多万服务人次的修脚大师正式前来南京创业。此外,陆琴还吸纳了十几名大学本科生进店,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最后,陆琴开始走出扬州、发展连锁,目前已经在扬州、北京、深圳、南京等地

开设出了10家以“陆琴”命名的连锁店。对于修脚市场,陆琴乐观地认为:全国有13亿人口,这个市场大得做不完。 陆琴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

篇五:《我眼中的扬州2》

我可爱的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脍炙人口的句子描绘的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历史文化城——扬州。

说到扬州,就不能不提瘦西湖,瘦西湖曲折迤逦,时宽时窄,错落自致的景点掩映在清丽的天然水道之间,或依山傍水,或空架湖面。姿态各异的湖小园,有的是曲径通幽,清雅深邃的绝地佳境,有的是登高远眺,尽收眼底的高冈亭阁。有人称她是“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看吧,我们扬州的瘦西湖可不比杭州的西湖差到哪哦。

古运河是一件伟大的建设,古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它是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故道。隋炀帝时在邗沟的基础上开凿了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淮河,长江,使扬州成为“南北舟车之会”的交通枢纽,为唐代扬州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古城扬州的历史发展是和古老的大运河息息相关的,一部古代扬州发展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扬州运河发展史。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以至扬州人建设了润扬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由南汉悬索桥和北汉斜拉桥两部分组成,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跨径悬索桥。

在小巷中转悠,更觉奇妙,一条条小巷,巷巷相通,又巷巷有别。在小巷中转悠,你还会听见动人心弦的扬剧。扬剧是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

地方戏。扬剧唱腔丰富,风格多样,富有表现力。

扬州不仅景美、物美,人也美。技艺精湛的工匠雕琢玉器,中国的玉器,以其精湛的琢玉技艺和美丽的造型享誉世界,被称为“东方艺术之最”。扬州是中国玉雕工艺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虽然不产玉石,琢玉工艺却源远流长,很多玉石原产地都将玉石送到扬州来加工,琢磨。所以扬州玉器历来享有“东方瑰宝”的美誉。

介绍了这么多,我最喜欢的,便要数扬州小吃了,在扬州小吃中我最喜欢的是——靖江蟹黄汤包。

靖江蟹黄汤包也有200多年历史了,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上面的褶皱细巧均匀,整个儿恰如一朵饱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放的玉菊,加之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觉到一种吹之即破的柔嫩。

看家乡的现在,自然在神往她的过去;由辉煌的过去,更会畅想她的未来!

篇六:《2015年扬州中考优秀作文》

2015年扬州中考优秀作文《苦趣》5则

【作文原题】

生活中的趣味有些从苦中得来的,苦涩的“柳叶儿”为作者宋学孟的童年抹上一丝亮色,艰苦的历险将汤姆索亚带进了神秘新世界,风雪苦读让宋濂体验到求知的味。以“苦趣”为题,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优秀作文】

【范文一】:

苦趣

苦趣让我联想到苦中作乐,大约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了吧。这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精神,值得赞赏,毕竟有好多东西本身压根就不会按着我们的臆想来,很多东西当自己亲身经历后会发现,简直枯燥的要命,难道就要认命吗?当然我们是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不觉得苦的,这就让我联想到一年寒假在一家酒店当服务生的经历了。

因为那年寒假放的早,爸妈见我总在家呆着便商议让我出去体验一下生活,我二话不说的答应了,总比老是宅在家里的好。可是当我到了哪里才知道工作并非我预想的那么轻松,

那间酒店有上下两层,服务员的工作除了站在门旁迎接进来用餐的客人外还要帮忙点餐,报单,顺便帮厨师带份菜出来给客人送到桌子上,然后搬啤酒,收拾桌子,搬餐具,摆餐具,拖地、、、、、、几乎是什么杂活都要做,特别是将啤酒一筐筐的往楼上搬时简直要命,晚上生意特别好,楼上楼下的跑不说,后厨忙不过来还得需要人进去帮忙,还好是冬天,厨房里不是那么热,但地上很滑,急急忙忙的不小心就会狠狠地摔一跤。

真是苦了我了,因为已经信誓旦旦的跟父母保证过,所以怎么也不好意思辞掉,必须得做满一个半月,怎么办,之得咬着牙继续坚持了啊,实在坚持不了了怎么办,不得以只好困苦中作了,找找苦趣了,不过还真别说,即使繁杂的工作认真寻找的话还是有很多欢乐的。

比如我开始在忙碌的时候跟同事们开玩笑,因为大家都是学生利用寒假来做事,不免就有很多话题,抓住忙碌的间隙就彼此透漏刚刚遇到的关于与客人交谈的糗事,甚至有的客人见我们一个弱不经风的学生搬着啤酒会主动帮我们一下,后厨里不知谁弄来了个音响,声音大大的播放着,大家干起活来也都充满了干劲。

那个焊接结束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那点工资,还有那么多可爱搞笑的朋友。

苦趣,就是苦衷作乐,不管怎么说,开心就好,只要能让自己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管它什么乐趣呢。

【范文二】:

苦趣

生活像是一杯茶,带着一点苦涩;生活像是一本书,记忆深刻;生活像是一杯水,平淡却不可缺少。

生活当中,总是酸甜苦辣的。每一天,每个人,都有着他的苦与趣。

多彩的季节,苦趣的年华。每一次苦与趣的经历,都是我们成长的标志;每一次苦与趣的经历都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每一次苦与趣的经历,都让我们明白很多道理。

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而在踏过坎坷之后,自己增长了很多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取得了快乐。我觉得,生活如同一杯茶,虽然苦涩,但不会一直苦,你总会尝到其中回味的香甜。生活也像一杯咖啡,苦中带着甜。其实在生活里,苦是趣的基本,没有苦,怎么会有趣呢?

像《绿野仙踪》一般。小女孩,铁人,小狗,稻草人,他们一起去寻找自己所求之物,在路途中,他们经历了多少苦难,遇到了多少坎坷。可是,他们在苦中学习了很多很多的知识,甚至在遇到这些苦难之后,找到了自己所想要的。这就是所谓的苦中之趣。

在生活中也一样,表面看着自己很苦,但其实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经验,得到许多知识,学会了很多。这样的话,苦中收获了很多自己所缺的,得到了这些,你还不快乐吗?

没有哪一个人没有烦恼的,没有哪一个人没受过苦的,也没有哪一个人永远不快乐的。所以,只要当你觉得自己苦时,想想自己从苦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就会豁然开朗。

苦与趣中我们在成长,成长的过程中也少不了苦与趣。因为有了苦于趣,生活才变得多彩,我们才会学习更多知识。

苦是为了让我们懂的更多,趣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美味;苦是为了锻炼自己,趣是为了让自己放松;苦是为了磨练意志,趣是为了点缀生活。

【范文三】:{关于扬州的文章}.

苦趣

乐趣属于每个人!腰缠万贯者坐上飞机周游世界寻找乐趣;穷极无聊者在家看电视同样乐趣;权倾四海者俯瞰人生是乐趣;凡夫俗子衣食裹腹便是乐趣;大智大慧者自得其乐;愚昧之人饱食终日亦乐。

这不,古今中外,名家伟人,凡人仙人同聚在一起,正讨论得唇焦舌敝呢!

大圣人孔子首先吟道:“吾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圣人怎可浑噩而乐?”文天祥正色道:“唯有壮心填海,以死报国才是男儿在世一大乐事!”

“天祥老弟讲得好!”岳飞兴致勃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驰骋沙场,何等快意!”

“非也,非也!”孔子慢条斯理地说,“早闻二位正气参天地,丹心照古今,但人各有志,我们读书之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你们这些老头儿都文绉绉的,俺老孙只要没有玉帝老儿管束便乐不可支了!”孙悟空成佛之后还是口无遮拦,“你们整天忧这烦那,还能乐到哪儿去?”

“还是孙大圣看得开呢!”欧阳修醉醺醺地说,“醉能同大家乐,醒能述以文者,便是在下心驰神往的乐趣!”

“花间一壶酒,哪怕独酌无相亲也是乐此不疲啊!”诗仙李白一听到酒便精神为之一振,“大家说是不是啊!”

李白一唱百喝。

只见李商隐喝道:“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酒能带来乐趣啊!看来太白兄不仅是诗仙,更是酒剑仙啊!”

“敝人尚觉得少年还是应该乐新知,终日花天酒地,醉梦生死并非长久之策啊!”韩愈讲得头头是道,“敝人年幼苦读却乐在其中,但求遇上伯乐,知遇之乐一言难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咏道,“自古英雄多磨难,在我看来,苦难便是乐趣!”

“晚辈今天大开了眼界,原来乐趣因人而异。”我有感于怀,“看来只要我们拥有乐观的心态,生活,就是乐趣的啊!”

“有道理!”李白拍案叫好。“果然是后生可畏,雏凤声清啊!”孔子赞道。

是啊!乐趣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乐趣;乐趣就是阳光,只要你愿意,它便可以沁亮你的心田,照亮每个人的脸„„

富非益,贫非困,炎凉在人心;

权非贵,凡非俗,苦趣由你定!

【范文四】:

苦趣

没有风雨的侵蚀,哪来绚烂彩虹;没有雏鹰努力学飞,哪来老鹰搏击长空;没有辛苦付出,哪来收获的乐趣。

小时候我就尤其喜爱读书,可是由于家庭原因,没有闲钱给我买书,父母也都认为把书本知识学牢就行,不用看什么其他闲书,只有阿公支持我,还帮我向有藏书的邻居借,我也没有让阿公失望,一直很勤奋地行走在书的世界,领略着书中的大千世界。

春——绿柳才黄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春天在我看来是读书的最好时间。伴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独自坐在窗前,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有时竟连吃饭也忘记。晚上也是很晚才睡,可谓是废寝忘食。睡梦中的我隐约听见阿公的脚步声,拿走我手中的书,为我盖好被子,无奈地说,孩子别苦着自己啊,不知名的液体从我眼角悄悄流下。

夏——芙蓉飘香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这芳香的世界里仿佛已经忘记周围令人厌恶的蚊子。一到夏天满屋的蚊子就像在开音乐会似的,令人心烦意乱,但我依然沉浸在书海中。第二天总能看见全身蚊子袭击后的痕迹,这时阿公就会拿来药膏为我悉心涂上,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孩子别苦着自己啊。夏天读书环境是苦的,但是书却给我无穷的快乐。

秋——菊花怒放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天的天气总是那么令人愉悦:秋高气爽,凉风习习。捧一本书来到无边的田野里,坐在草地上,伴着阵阵轻风徜徉在书中,那是何等的悠闲惬意。有时竟也没注意到夜幕早已降临,这才慢步回家,不想家人早已焦急等待。孩子,别苦着自己啊,阿公爱怜地叹息道。我却自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悠然。

冬——雪梅傲立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鹅毛大雪中,几株梅花成了最动人的风景,她们不畏风雪,傲然挺立。这不就是那位学高五车的“太史公”——宋濂吗?不管生活的条件如何艰苦,不管求学的路途有多艰难,他都毫不畏惧,像株梅花“凌寒独自开”,于书香里,我领悟到了执着、勤奋的含义。这时,阿公拿来暖手袋,放在我冰凉的手心里。微笑着叹了口气,孩子,别苦着自己啊。

四季交替,变得是季节,不变的是那颗对书坚贞不渝的心。

焚一柱檀香,品一杯清茶,捧一卷诗书,我徜徉在这氤氲着书香的四季里,感受着书带来的乐趣。现在想想那时的生活的确是苦的,但有书相伴也是一种乐趣了,暂且叫它苦趣吧。

【范文五】:充盈着“书香”的天空

在书香的天空下,我领略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的那份超然;我感受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我想像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我还能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我更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在书香的天空下,我知道了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

我也开始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