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中国传统文化及渊源)

时间:2021-10-26 22:22:18 节日作文

篇一:《《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渊源》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渊源 人们称《周易》是“天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世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发展轨迹,它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今天,人们又从《周易》中发现了二进制、周期率、相对论、量子论、文明的代表、人体的奥秘、气功、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自然和谐等新思想,《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一、 《周易》简况

㈠.内容简介

《周易》这本书分易经、易传两个部分。

经有64卦。《易经》是一部卜卦的书。人们进行占卜,最基本的、最简单的、也应该是最初的要求是弄清是吉还是凶,是可还是不可。这只需要两个符号也就够了。直到今天,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也都有不少人仅仅抛起一枚硬币,以它落地后的正反来卜问自己的命运。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事情的结果是介乎二者之间的:不太好,或者虽然不坏也算不上什么好事。于是在占卜中也就出现了吉凶以外的概念,比如《周易》中的悔、吝。当然占卜的符号也应该增加。生活越复杂,面对的问题就越多。同一种情况,对甲类事有利,

对乙类事就可能有害;同一种行为,做甲类事可能成功,大吉,做乙类事则可能失败,极凶。所以,占卜也必须分类,符号必须增加。在这个进程中,人们也不断地对那些符号进行筛选,抛弃那些不规则的、难记忆的,合并那些重复的。在某一个时期,达到了某个极限,于是有了八卦、六十四卦。 八卦的时期,每卦3爻,爻是___ --两种符号。这样,卦是三划一组,代表天地人,共可组成不同的八组,称为八卦。

即:乾(天、父)、 坤(地、母)、

震(雷、长男)、巽(风、长女)、

坎(水、中男)、离(火、中女)、

艮(山、少男)、兑(泽、少女)。

64卦的时期,每卦6爻,六个一组,组成一卦,共组成不同的六十四组,所以有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也只有六十四个符号,仅能应付六十四种情况。于是人们又让每一卦的每一爻都能应付一种情况,六十四卦共64×6=384爻,加上乾坤二爻各多出来的一爻,再加上六十四个卦象,应付的情况就多多了,达450种情况。

《易.系辞传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材之道也。” 《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

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这六画由下往上数,初二两画为地道,三四两画为人道,五上两画为天道。即每一卦都代表天地人三材之道。 六十四卦,每卦有一个卦名。开首是乾、坤,接下来是屯,蒙„„,最后是既济,未济。每卦有卦词,说明该卦的吉凶。爻有爻题,从下往上数,依次称初、二、三、四、五、上,乾坤二卦在“上”之上还各有一个“用”爻。爻依__ --不同,分别加上九、六二字,比如初九、六二、上六之类。爻有爻词,说明占到该爻的吉凶。

传有十篇:《彖辞》上、下篇,《象辞》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传是对经的解释。

《彖辞》,断定(彖,即断定)一卦的基本观念,解释每卦的卦名和卦辞。

《象辞》,有《大象》和《小象》。“象”即模拟仿效。古人认为《易经》中的卦和爻都是模拟仿效世界万物变化的规律的,故把依据一卦的基本观念指出人应该如何仿效事物变化而行动的说明称为《大象》,把解释爻辞、说明每爻的基本观念的称为《小象》。

《系辞传》,总论全部《易经》的基本观点,阐发这些基本观点应如何普遍地运用于自然和社会。

《文言》,专论乾坤两卦的基本观念,因乾坤是六十四卦的主脑和基础。

《说卦传》,总说八卦所代表的事物和体现的原理及其变化。

《序卦传》,解释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必然性。

《杂卦传》,说明各卦之间的关系和刚柔二者的意义。 实际上,传和经的意思相距甚远,说它是对经的解说只是名义上的。《彖传》、《象传》、《文言传》由于是对卦爻名称、意义及卦辞、爻辞的逐条解说,后人就把它们分置于每卦或每爻之后,与经合在一起,所以在今天的《周易》书中,我们看到的仅有《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传附于经后。从汉代开始,这十传被叫作“十翼”。 ㈡. 《易经》的由来

①《系辞传》上篇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折之”。有人认为,这是说河图、洛书是制作卦象的根据。

②《系辞传》下篇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是说八卦是圣人观象取物的结

果。

③《说卦传》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这是说卦象的制作和蓍草及数有关。

《周礼·春官》说:“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汉代杜子春认为,《连山》是包牺氏(即伏羲)易,《归藏》是黄帝氏易(见郑玄〈周礼注〉)。而郑玄则认为,《连山》是夏代的易,《归藏》是殷代的易,《周易》是周代的易(见孔颖达〈周易疏〉)。而孔颖达则认为,《连山》是神农氏的易,《归藏》是黄帝的易。{国庆节(中国传统文化及渊源)}.

司马迁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指出,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此意见得到了古代多数学者的承认。

《易经》的成书年代,下限一般定在周初,大都说《易经》成于周初,不谈它的上限。《易经》的上限很难确定,但《易经》的那些内容决不都是周初才出现的东西。

㈢. 《易传》的作者

司马迁说,孔子作《易传》。于是这个《易传》也就获得了特殊的地位。为了和其他易传相区别,这个《易传》也称为《易大传》。司马迁的意见得到了古代学者的普遍承认,一

篇二:《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下园林建设发展的南北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下园林建设发展的南北差异

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园林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但是,由于环境以及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以南方私园以及北方皇家园林两种形势,而且南北方的园林虽然都是站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但在规模、建筑、布局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今形成的两种风格的园林对世界园林艺术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园林南北方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差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一词虽然在不一样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且性质和规模也不同,但均有一共同点,即为在一定的空间和地段,利用自然环境、天然地貌、山水结合起建筑以及植物来进行天然的打造,结合起建筑营造和植物的栽培,组成起一个可供人观赏、居住、游玩的环境。伴随着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园林的内容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从简单至复杂、从庭院至公园,由小及大,在人们的生活着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由于环境以及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以南方私园以及北方皇家园林两种形势,而且南北方的园林虽然都是站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的,但在规模、建筑、布局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站在景观角度的视觉中对南、北园林差异作了一定的分析。

一、南、北园林变化的历史原因

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附近,华夏产生了自己的文化,在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就已有了划分地域或是争夺领土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

篇三:《中国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中国传统伊斯兰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渊源的认同

清初伊斯兰大学者刘智曾说:(伊斯兰之教道)“虽载在天方之书,不异乎儒者之典,遵习天方之礼即犹遵习先圣先王之教也。圣人之教,东西同,古今一。”1

《天方正学》是一部中国伊斯兰教译著,原文为阿拉伯文,由清代伊斯兰著名宗教学者蓝煦翻译为汉语。译者在例言中称:“回、儒经书,文字虽殊而道无不共,语言虽异而义无不同……知回、儒两教,道本同原,初无二理,何必拘泥语言文字之末,而疑其有同有不同耶?”

这一番话可称得上“以儒释伊”的中国伊斯兰宗教大师们的共识,并广为正统派穆斯林学者和群众所接受。

此经典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有这样的记载:“天方努哈大圣人出世,居克尔白…聪明睿知,承继天方道统,兼为天方国皇王,生子三人,长撒穆,中哈穆,少伏羲,其时七十二国皆遭洪水之难…命伏羲率诸臣工二十四人治东土,都于赤泥阵。昆仑东来十二万里顺流东下也,伏羲制易,着六书,因天干地支造甲辰以定岁时,建寅为岁首,为太昊皇帝,道传阴康,封之为神农,乃继位为炎帝…伏羲天方之道,自昆仑发源而来也,道授神农而黄帝得之,尧舜禹汤继之…赤泥国大圣文王周公孔子着周易以明天道,老子着道德经,曾子着大学礼记1 《天方典礼》自序

以言人道,子思着中庸以言至道,孟子继之矣,皆相继伏羲之道统也”。

文中提到的“天方努哈大圣人”,就是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内整个天启宗教体系所公认的大先知,汉译版《圣经》中称其为“诺亚”,在宗教学界他被认为是第二代人祖。他的事迹在《圣经》和《古兰经》中都有基本一致的记载:

真主(基督教称上帝)给努哈圣人降下启示,派遣他去教化他的民族,将他们引上正道。结果,努哈圣人倍受族人的嘲弄和欺辱,多年劝化收效甚微。绝望之际,他祈祷真主降下天灾以惩罚他的民族,真主随准其所求,连降四十日暴雨,整个世界为洪水淹没。努哈提前得到真主的启示,造好巨船。洪水泛滥时,他和家人及少数追随者在船上随波逐流。洪水退去,他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天方正学》对《古兰经》中有关努哈圣人的故事进行了补充:努哈(诺亚)大圣有三个儿子,三子伏羲2 带领二十四人,被努哈圣人派往昆仑山以东治理残余的洪水。“伏羲制易,着六书,因天干地支造甲辰以定岁时”,建都于赤泥阵,世人称他为“太昊皇帝”。后来,他把自己所传承的“道”传给了阴康,赐给他“神农”的封号。阴康继承了伏羲的王位,世人称之为“炎帝”,炎帝之后有黄帝、尧、舜、禹、商汤相继传承着伏羲之“道”。后来赤泥国圣人周文王和孔子相继完成了2 《圣经》中称为“雅弗”,阿拉伯语称为“雅伏羲”,和汉语称呼基本一致。

《周易》以阐明“天道”,老子著《道德经》,曾子著《大学》、《礼记》以阐明“人道”,子思著《中庸》以阐明“至道”而被孟子继承了。他们都继承了伏羲的道统。

中国传统伊斯兰著名苏菲导师和领袖马元章,在其所著的《道统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道统的历史传承有着更加深入的阐述:

粤稽古初,天生盘古,民赋之聪明圣知,传天道于人间,三皇五帝,圣圣相承而不失;但年远日久,载籍湮没,故仲尼删诗书,断自唐虞,由兹而下,载在典谟,大略可考。尧之传舜曰:“人心惟危。”舜亦传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十六字也,乃千古圣贤传心之法。厥后商汤文武、周公、孔子、颜,曾、思、孟,相继传道,虽有见闻损益之不同,其得心传一也。孟子曰:“先圣后圣,其揆一也”……至于有宋,天悯大道之极晦,方生周、程诸先生,天纵聪明,默识会晤,得不传学于道经,接孔孟千余年之绝学,继千古圣贤之道统,邪归正,彰明圣道。(选自《道统论》)

大意是:太初之时,上天造化了盘古。后世百姓描述他聪明异常,智慧超群。他在人间传达天道,三皇五帝,历代先圣,将天道代代相传,从未迷失。但是年远日久,记载天道的典籍逐渐湮没。因此,孔子编修《诗经》和《尚书》,从唐尧虞舜开始到孔子所处的时代天道传承的历史,都记载在《尚书》中,可以大略考证一下。尧传述给舜的一句铭言是“人心只在于端

正之中”,舜也传述给禹一句铭言“人心只在于端正之中,道心只在于隐藏之中,只在于精深玄妙和独一无偶之中。你要真诚地坚守其中道”。

这是千古圣贤的心传秘诀。此后的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相继传承着天道,虽然他们的知识有多寡之分,所得到的心传之法却是一个。孟子说:“不论是先前的圣贤,还是后来的圣贤,他们所秉持的‘道’都是一个。”到了宋代,上天悲悯于天道的极度隐晦,不能彰显于人间,才使周敦颐和程颢、程颐二夫子降生于世。他们天纵聪明,静默地认知参悟,不经意间得到了不传之学问,接续了孔孟之后千余年被湮没的绝世之学,继承了千古圣贤的道统,使异端邪说趋于端正,圣传天道得以彰明于世 „„

马元章在《道统论》一书中,对儒家文化几乎所有的代表人物都给予了高度认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道统从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周濂溪、程颐程颢和朱熹,上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孟、颜回和子思,再上溯到商汤、周武文王,尧舜禹,三皇五帝,最后归于人祖盘古。他充分肯定了这些在儒家文化中倍受推崇的人物的圣贤地位,和他们“传天道于人间”的使命和功绩,叙述了他们因弘扬天道而受尽磨难的经历,并对历代圣贤们一以贯之的“心传之法”给予了精辟解释。

篇四:《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一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一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1.道家名称的来源以及“道德”的概念。2.先秦时期道家的主要思想以及代表人物。3.魏晋时期玄学对道家思想的发展贡献。4.汉末道教的发展及其与道家的关系。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主要是讲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道家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应该有很深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以往我们对这个问题注意的还不够。虽然我们经常讲儒、释、道,但通常我们的脑子里面,特别是现代人的脑子里面,更多的是“儒”和“佛”,“道”相对来说看得比较轻一些。这其中原因很多,道家思想本身也确实比较复杂。

这里我们先谈谈道家名称的来源。在先秦,道家的名称即道家学派的名称还没有形成,因为道不像儒那样是一个职业,它就是一种思想理论或者一个概念。到了汉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总结先秦各种学术流派的时候提到先秦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个主要的学术流派,其中“道德”家又简称为道家,从此以后才有了“道家”这样一个名称。

为什么道家被称为“道德”呢?《史记》中《老子韩非列传》里面提到老子,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聃,修道德,学问以自隐无名为务。孔子还曾经去拜访过他。后来老子看到周已经衰亡了,就想往西边去,经过函谷关的时候,碰到当时守门的官吏叫尹喜的,他跟老子说,你现在就要归隐了,能不能给我留下一点文字啊?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后人就称之为《道德经》。老子这一派也就被称为道德家,简称道家。

首先我们对“道德”这个概念稍微作一点说明。这个“道德”跟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道德”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现代人讲的“道德”,就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或伦理。但是先秦的时候老子讲“道德”,恰恰是为了否定这些东西。

日常生活中,按照伦理关系所做出的道德行为,在老子看来只是“仁义”、“孝慈”。那老子的“道德”又是什么意思呢?它强调的恰恰是事物本然的状态,因为“仁义”、“孝慈”都是我们人为提倡的,人为地根据社会关系建立起来的。例如,要求作为父亲应该慈,作为子女就应该孝,所谓父慈子孝;君要仁,君仁臣才可以讲忠。这些东西在道家看来都是人为的,所以他们称之为仁义礼智,也就是对人本性的改造。用儒家荀子的话来讲,就叫做“化性起伪”,即改变本来的性,用人为规定的礼仪来规范,“仁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而道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强调顺从人的本性才是最重要的。“道”就是属于整个天地万物的共同的自然本性。那么“德”呢?就是指每个个体从道那里得到的天然本性。道德的“德”也就是得到的“得”,德者得也。得之于哪儿呢?得之于天道。老子强调要尊重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自然的、天然的本性,实际上就是以此来批评,或批判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教的规范。

在先秦时期,道德和仁义可以说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可是后来道德仁义融合成了一个概念。现在人们讲道德就是讲仁义这一套,这一点我们要了解。下面我们再讲道家的道德这个概念时就心中有数了。

先秦的道家我们可以称之为原始道家。原始道家到战国时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从战国中期开始,实际上就进入了一个中国学术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家学术都有一个分裂同时又互相整合的过程,形成了一个非常繁荣的学术氛围。

我们看韩非子,他是战国末年的人,曾给秦始皇统一天下出过很多主意,但是最后被李斯--他的同门师兄给杀掉了。韩非写过《显学篇》,他认为先秦时的显学主要指两家,一个是儒家,一个是墨家。而儒家又分为八个不同的学派,这从荀子的书里也可以看到,有君子儒,有小人儒,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等等。

韩非子《显学篇》里没有提到道家。但是,我们可以从另外一部文献--收录在《庄子》里的《天下篇》中了解许多当时道家的情况。《天下篇》叙述了先秦各种不同思想和学术发展的情况,提到道家时已经把它分成三个派别,哪三个派别呢?

一派就是彭蒙、田骈和慎到,他们都是先秦非常重要的思想家。以前有人把他们归到道家学派里,有的则把他们放到名家学派里。《天下篇》里讲这一派的主张是“齐万物以为首”,“弃知去己”,“莫之是,莫之非”。这确实是道家的一个特色。《庄子》里面就讲了国之难治,就是因为老百姓的智慧太开放了,所以一定要去其智才可以治理好国家。老子也有“绝圣弃智”这样的说法,意思与“弃知去己”差不多。

而“莫之是,莫之非”也是道家相对主义的一种说法。《庄子》里有一篇文章叫《齐物论》,就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强调是非很难定论。什么叫是?什么叫非?站在我的立场上看这个是是,那个是非,而站在你的立场上看,可能恰巧相反,这无论找谁来评判都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如果你找一个同意你意见的人来评判,那么这个人的是非观不就是你的是非观吗?如果你找一个同意他的意见的人来评判,那这个人所持的又是他的是非观了。如果你找一个既不同意你也不认可他的观点的人来评判,那这个人又该怎么判断呢?对他而言,你们两个都不对,所以根本没法判断。

《天下篇》里提到的道家第二派就是关尹、老聃。老聃就是刚才讲的,司马迁提到的李耳。他出函谷关的时候,就是关尹要求他留下文字的,所以就把这两人算做一派了。《天下篇》称这一派的主张是“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老子非常强调谦卑,让人们学习水的品格,因为水都是从高处往下流的。还让人们学习无为、无名,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的事物,去改变它们的本性。这跟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子》里面的观点是相吻合的,所以《天下篇》这样说是有根据的。

第三派就提到庄周了,庄周就是庄子。《天下篇》说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个说法跟前面的“莫之是,莫之非”有相通的地方。

“莫之是,莫之非”,就是没法定论是非。“不谴是非”就是根本不谈论是非的问题。这在庄子的思想里是很突出的。庄子曾讲到,有些东西你讨论它干什么呢?所谓“六合之内,论而不议”。六合就是天地东南西北,对于六合之内的事情论而不议,就是说你知道它是这样的或那样的就完了,而不要议论为什么它是这个样子,又怎么会变成那个样子。六合之外呢?就是存而不论,你不要论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也无需议论,所以也可以说是“不谴是非”这种精神的表现。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庄子逍遥的思想。无所待,因为任何东西都是有待的,《逍遥游》一开始就讲到大鸟看起来飞在天上很逍遥,但其实它飞翔是靠翅膀挥动引起的空气振动而来的,不是真的逍遥。只有精神可以四处翱翔,能够真正逍遥。

“与俗世处”就是做普通人。《庄子》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庄子喜欢独来独往,自由逍遥。有一次楚王要请他出来做官,他就坚决不去,说,你让我做官,不是让我当一个祭祀品吗?表面上很好地供养在那儿,可实际上一点自由都没有。所以庄子宁愿做闲云野鹤,也不愿意去做官。

从《天下篇》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到先秦道家的情况已经变得很复杂了,不是统一的,还可以看到老庄的思想也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以前常常讲道家其实就是老庄思想,但是老庄思想虽然同为道家,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这是道家早期的三个派别。到了战国中期,已经酝酿出道家的另外一种发展趋势,就是把道家的思想跟传说中的黄帝的思想结合起来。

黄帝是个中国传说中的人物——在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后世造了黄帝陵纪念他。黄帝的思想先是跟墨家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后来又跟道家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然后又跟中医的思想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中国最重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国庆节(中国传统文化及渊源)}.

帝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跟道家结合是最重要、最有特色的。这个结合从战国中期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其结果是使道家的思想里面有了一个黄老之学。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批以黄帝的名义撰写的作品。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作品具体写的是什么,但随着考古的发现,这些文献开始慢慢为人所知。1973年,湖南马王堆出土了一批帛书,在帛书里面有两个版本的《老子》,我们称之为甲本、乙本。后面又附有一些文献,经过学者们考证,虽然称呼不太相同,但都是以黄帝的口气来谈论的,所以有人称它们为《黄帝四经》,或者《十大经》。马王堆出土的这批文献经过考证,大概就是战国初期一直到汉代出现的道家思想的总汇。

到了汉代,黄老之学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一个学派的名称了,司马谈就是讲黄老之学的,汉初都讲黄老之学。我们知道汉初有一个吕后,她也信奉黄老之学。可见,黄老之学是汉初最主流的一个学派,有人说它就是道家的政治学。实际上,对于道家的思想,它是有所发展的,它把无为和有为的思想结合起来,使无为变成一种非常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思想;另外,它把道家许多养生的思想跟治国的思想也结合了起来。

这个时期的黄老之学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这样一些:首先是河上公的《老子注》。传说河上公是一个得道的高人,他的这本书在汉代是非常流行的,可以说是流传到现在的最经典的《老子》注本之一。

河上公认为,要用清静的方法来养生,同时他也强调,养生跟治国的方法是完全相通的。如果你用这个方法使自己的身体健康了,那么,你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治国,使国家健康,也就是说治身的道理完全可以运用到治国当中去。这种思想实际上跟这一时期出现的《黄帝内经》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中国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治国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医生,与给普通人治病的医生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正所谓“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除了《老子注》之外,还有一本值得注意的书就是《淮南子》。《淮南子》成书于汉武帝时。汉武帝有一个兄弟叫刘安,被封为淮南王。淮南王网罗了大量的人才,门客如云。这些门客写了很多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集合起来就变成了这部《淮南子》。《准南子》是一部很混杂的书,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它的主流还是黄老之学。它也对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进行了诠释,使之成为一种积极有为的思想,而不只是消极等待的思想。

另外,那时有一个叫严尊的人写了一部书叫做《道德指归》,或者叫《道德经指归》,更多地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来阐发老子的思想。可惜这部书只留下了一半,《道德经》有上下两篇,它只留下了德经这部分,没有道经。

还有王充,王充是东汉时的一个思想家。在他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应该说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汉代基本上是按照儒家的理念在治国。但王充却非常强调自然的思想,反对儒家老讲天命。因为那个时候儒家的天命思想已经开始走向绝对化,有一种向必然论、顺命论变化的趋势,王充就想用道家自然的思想来冲淡儒家必然的思想。当时很多人表示不同意,批判他不遵守儒家的教导。于是王充在他的《论衡》里明确声明,认为自己的这些说法虽然不符合儒家的说法,但是是符合道家自然之说的。

王充发展了道家自然的思想,强调天地万物是一种气的结合,所以他说“天地合气,物偶自生”。天地之气相结合,物就自然产生出来了,这就像“夫妻合气,子自生矣”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在里面。

但是,王充的这个思想其实也蕴涵着危险性,把偶然性强调到了极点的话,其结果同样会陷入一种宿命论。如果说什么都是偶然的,那么人们实际上还是没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那不是和听天命一样吗?

王充的思想到后来南北朝佛教传入以后还有很大影响。那时,佛教因果报应的理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争论,因为因果报应的理论如果片面理解的话,就很容易被看成是宿命论。当时一些反对佛教因果报应思想的思想家就利用王充的偶然论来进行批判。比较著名的人物

是裴颁,他代表魏晋玄学里面主张“崇有”的一派,认为万物都是自生的。后来我们在思想史里常常把他强调成唯物主义思想家。

还有一个思想家叫范缜,他批判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的时候也是用王充的偶然论,也就是自生的思想。他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因果,人的命运完全是偶然的。有的人现在富贵,有的人现在贫贱,全是偶然。为什么呢?就像树上开了很多的花,忽然来了一阵风,就把这些花都刮起来了。有的花被刮到了铺着非常漂亮的褥子的床上去了,有的花就被吹到茅坑里去了。被吹到床褥上的就是富贵的人,而被吹到茅坑里的就是贫贱的人,就是这样偶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这一思想是沿着王充的思想来的,但是结果就是人没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所以,片面强调必然性和片面强调偶然性,结果同样都是陷入宿命论。其实人要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既认识到必然性也认识到偶然性。人的一生既有必然,也有偶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必然和偶然交错的过程。

汉末以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思想又发生了一次变化。这个时期实际上主要是道家思想跟儒家思想结合,历史上称之为魏晋玄学时期。

汉代统治阶层本来一直是信奉黄老之学的,但是汉武帝以后,在整个制度层面,以儒家的伦理规范为整个社会的伦理规范,确定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制度就按儒家的标准来制订了。比如,汉代选拔人才时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所谓的荐举制度,由基层的居民区来推荐人才。根据什么标准来推荐呢?很明确的就是两条:孝、廉。孝就是对父母要孝顺,廉就是为人要清廉刚正,靠这两点来选拔人才。这本来没有什么错,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些阴谋家为了得到推荐就造舆论,让大家知道他是孝廉。到东汉末年就出现了很多假孝廉、假道学,严重败坏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另一方面,自从西汉确定了儒家作为正统以后,儒家的经学被提到正统的地位。特别是五经,被当做最主要的教材,国家还专门设立了五经博士,让大家天天去研究。这种研究走上了越来越脱离现实和烦琐的道路--为了解释五经里面的一个字,可能要写上一万字的论文来说明。到了汉末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为了精通这五部经,要从年轻的时候熬到垂垂老矣,这就叫皓首穷经。

一方面思想上脱离实际,一方面现实中出现了一大批假孝廉,同时儒家定下的有些礼仪规范、道德规范又不十分合理,束缚了人的本性。比如,要成为一个孝子有很多的条件,父母活着的时候不用说了,父母死了以后,还必须在坟边搭一个草棚住三年。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能交往,不能跟夫人在一块儿,这个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有点违背人性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迎合这个规矩,干脆不在墓边上搭草棚子了,直接在墓道里面住三年。其实他在墓道里面花天酒地,无所不作,这也算孝子?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对儒家产生了否定的看法。人们反思,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虚伪?为什么大家会造假呢?就是因为这个礼教不合理,有违背人性的地方。礼教又被称为名教,因为礼教实际上就是规定每个人在其所处的位置上应该怎么做。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臣这个位置你应该怎么做,在父这个位置你应该怎么做,等等。有许多规定是与人性相矛盾的。

这个时候,大家就开始讨论人的才能和品性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不是有才的人,他的品性也一定是好的?有人就举例反对这一点,说,你看汉高祖是怎么用人的?陈平盗嫂,陈平跟他的嫂子有关系,但是汉高祖不管这个,你有才能我就要用你,不还是用他当丞相吗?所以才能跟品德未必是相对应的。

在汉末魏初的时候,品评人物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个时候专门有一个名词叫做“月旦春秋”,即对一个人的评论是很重要的,跟评孝廉有相同的功效。如果大家评这个人道德高尚,那么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玄学的产生跟这样一种文化、社会背景有密切的关系。玄学最重视三部书,一部是《周

易》,一部是《老子》,一部是《庄子》,后来称之为三玄。

《周易》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时期都在讨论它。这个时期玄学主要讨论的是破除汉代形成的象数之学。因为在汉代,《周易》发展最迅速的就是象数学,也就是卦象学。象数把卦象所代表的事物凝固化,比如说乾卦代表刚健的意思,它的一个代表物是什么呢?就是马,因为马是非常刚健的。坤卦的含义是柔顺,它的代表物就是牛,因为牛是比较温顺的。这样就把卦和具体的东西刻板地一一对应起来了。

玄学首先就要破除这种固定的联系,乾卦代表刚健,所有刚健的东西都可以代表乾,何必一定是马?坤卦的含义是柔顺,一切柔顺的东西都可以以坤卦表示,何必一定是牛?进一步来说,玄学特别强调卦里包含的意义,强调要去体会它所蕴涵的思想,然后运用到生活中去。中国后来的艺术样式的一个首要特征是什么?就是重视“意”!一件艺术作品,我们常常强调它的意境,而不强调它的形式,是不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讲过这样一句话:“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在评论一幅画的好坏时,只去看画中的人像不像,鸟像不像,花像不像,那么他的见识就跟儿童一样。与苏轼同时期的欧阳修评画的时候也讲:“古画画意不画形。”不光是画,在创作和评价诗词歌赋时都是这个标准。

魏晋玄学就是在批评这个刻板的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弼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叫做“得意忘象”,或者说“得意忘言”。

《周易》里面每一卦,可以说都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首先是卦象、爻象,这叫做象;每个卦下面有卦辞,每一爻下面又有爻辞;卦象也好,卦辞也好,都蕴涵着一种内在的意义,这就是意的层次。《周易》的每个卦、每个爻,都有象、言、意这三个层次。王弼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意这个层次。他认为,虽然意是从言那里来的,言又是从象那里来的,但是不能停留在言、象上,而必须把握意,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精神。

《周易》里面每一卦,可以说都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首先是卦象、爻象,这叫做象;每个卦下面有卦辞,每一爻下面又有爻辞;卦象也好,卦辞也好,都蕴涵着一种内在的意义,这就是意的层次。《周易》的每个卦、每个爻,都有象、言、意这三个层次。王弼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意这个层次。他认为,虽然意是从言那里来的,言又是从象那里来的,但是不能停留在言、象上,而必须把握意,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精神。

除了这一点,玄学家提出的另外一点也特别重要,叫“物无妄然,必有其理”。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内在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呢?就是玄学家非常强调的自然,合乎自然就合乎理。我们常常讲“自然合理”,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是自然合理的,那就应该这么做。中国人论证事物合理不合理,就是论证它合不合乎自然。凡是自然的必定是合理的。比如,你办一家企业,需要制订一些制度,怎么来判定这些制度是否合理呢?就要论证它们是不是符合企业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自然之理,是不是符合每个人切身的自然需要,如果是合乎自然的,那就是合理的。

这种思想还影响到后来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家提出天理和良心,我们知道它们都是表示自然的。天理就是自然之理,良心就是自然之心。宋明理学家讲三纲五常就是天理,他们不说三纲五常是人制订出来的,而说它是符合天理的,当然就是合理的。

玄学家对道家思想发展的贡献,就是把从先秦开始形成的道德和仁义的对立,以及后来形成的名教和人的本性的对立消解掉,使它们和谐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玄学家强调应该以人的天然本性为根本,然后再用仁义名教去规范。制订仁义名教必须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而且要顺着人的本性去发展。所以,玄学家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他们的一种思路,就是以道为本,以儒为用。{国庆节(中国传统文化及渊源)}.

玄学家提出本用这样一种思想,实际上就是想把人性和名教这两者调和起来。在这一点上,玄学有两个基本的方法:一个办法是在三国时期提出的,当时著名的玄学家何晏和王弼认为,制订名教必须根据人的自然本性。什么叫人的自然本性呢?比如说对于孝而言,应该

篇五:《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浅谈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专业:信管 学号:0947902 姓名:单晓兰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

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和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汉字,目前

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要文字,中

容。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书法己不仅仅限于使用毛笔书写汉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颜料也不单是使用黑墨块,从执笔方式也有了很多的变化,从书写文种也并非汉

浅谈书法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字一种,有的少数民族文字也登上了书法艺坛,蒙文就是一例

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即楷书体(包含魏碑、正楷),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隶书体(包含古隶、今隶),篆书体(包含大篆、小篆)。

“阴阳五行”思想;二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到了深刻的渗透与指导作用。

第一,辩证法;书法创作中才出现了千姿百态生动

通自然”,以“天真罄露”、“不落斧凿痕迹”为极高境界。这种境界的追求也往往是书法家在美学理想和创作实践上进入精深层次的表现

第三,“中庸之道”决不是“折半以取中”,它是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把握适当的度,使各种因素达到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