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暮春有关的文章

时间:2021-10-26 21:27:24 节日作文

篇一:《暮春的色彩》

龙源期刊网 .cn

暮春的色彩

作者:吴婕

来源:《课外语文》2014年第05期

天空很蓝,如蓝色的绸缎一般。天空中飘着几朵云,洁白的;几只鸽子飞在天空,像蓝色锦缎上的点缀,与白云相伴。经过了悠长的冬日与懵懂的初春,天空的色彩更加纯净,更加美丽、可爱,白色与蓝色相搭配,显得更加和谐。

瞧,翠绿的大幕拉开了。春姑娘穿着五彩的霓裳,轻盈地走上舞台,她拂袖一挥,大地上的草丛树木上都被染上了绿色。春姑娘又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用纤巧的手在花篮里抓出一束束五彩缤纷的鲜花,向台下撒去。鲜花飞向绿色的大地母亲,飞向绿色的树木。霎时,嫩绿的翠叶间开满了朵朵鲜花。在万花丛间,恰似用五色相间的丝线绣出的花景。春姑娘红艳绝的面颊上浮现出醉人的春天的微笑。

树叶子都绿得发亮,这种绿是嫩绿,不掺杂任何杂色,绿得无法形容。小草的颜色却有深有浅,娇小的是黄绿,成熟的则是青绿。这时还没有深绿的草,因为暮春的草依旧是孩子,等待着夏天长大。

柳树在这时已经开始飘絮,柳絮在空中飞扬着,构成了春天里的雪花。它的颜色也如雪花般洁白,不同的是,雪花是冰凉的,而柳絮却是毛茸茸的。柳树的枝条在风中优雅地摆动,柳絮漫天飞舞,绿色与白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生机无限。

眼下已是落花时节,风一吹,树的花瓣便随风飘落,纷纷扬扬。花瓣的颜色很是美丽。有的淡雅,有的艳丽。花瓣落在地上,有一种残缺的美。粉色、黄色、红色掺杂在一起,更有一种纷杂的美。

夕阳西下,暮春结束在暮色中。夕阳微弱的光给天际染上金色,也给大地镀上金色、蓝色、白色、绿色以及各种花的颜色。这时,与金色交织在一起,格外艳丽。

暮春快要走了,接下来是夏天,大地一片苍翠,而我却更加希望暮春的色彩能够永久地停留。

篇二:《暮春三月》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教后反思】:《黄鹤楼送别》是一首文诗兼美的文包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朗读这句,既可以品诗,在诗中对应“故人”、“黄鹤楼”、“烟花三月”,人、地、时尽在,又可以感受到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柳絮翻飞,是烟是雾;繁花乱眼,似云似锦,正是阳春三月春意最浓时。在此情此景下,年轻而又浪漫的李白送别同是风流潇洒的孟浩然,别情也如诗如画。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形式的课文。课文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巧妙地包含在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

一、整体入手,潜心会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尽量多的潜心会文的时间,让学生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为宗旨。课始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你能看到哪几幅图景?(美景图、话别图、目送图)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潜心会文,投入地走进文本,倾听文本的声音,在脑海中再现那感人的情景,真挚地走进人物的内心,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成为“一种精神的相遇”。

二、含英咀华,涵咏真情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含英咀华,涵咏真情。比如:、满饮此杯、依然、凝视、伫立、孤帆等,虽然只是这样短短几个字,却能够很好的表现人物离别时的浓浓情深深意。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中,不断地对文本的催化中,学生的情感融合到了诗人的情感中。让学生不仅看到了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到了文字背后丰富的情意像,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

三、抓住“空白”,引导想像

《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这是只有五年的孩子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话别时他们还会说些什么?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那意境。

写作训练是高年级教学中的重点,在设计重点段落第四节的教学环节时,陈

老师根据本节最后一句“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天边……”句末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当时画面,把自己当成主人公,对好友倾述内心话语。通过这样的想象写话,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与作者交流,让学生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融入写作之中,在表述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是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极佳契合点。{与暮春有关的文章}.

四、引入资料,促进深化

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对人物以及古诗的背景了解又太浅,学生就很难与文中人物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尤其是文中提到“您的人品令人敬仰”、“誉满天下”以及对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的引用,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孟浩然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盈起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我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尽力拉近文中人物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既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又使孟浩然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充实”“厚实”起来,对调动激发学生情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陈老师很有心地补充了孟子的作品《春晓》、李白的作品《赠孟浩然》、杜甫评价孟子的“清诗句句尽堪传”的名句,通过补充这些资料,既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又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人物,为解读文本打好铺垫。

陈老师的课扎实、质朴,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无愧是研究性学习的典范。

五、是评价语言不忘情。

毛老师在课堂上朴实、幽默的教学语言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一位学生把别的同学的意见综合归纳进行小结的时候,毛老师不忘幽上一默:“你可以当领导善于总结。”“我是听出了故事看到了画面,就是没听到掌声”、“火眼金睛,找得准也读得好”、“女生像李清照,男生像李白。下面我找个班上读得好的来读,读得好我给你发金嗓子奖”......毛老师妙语连珠,评价语包罗了学法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等,赢得了时起彼伏的掌声。

吕向东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特别重视对词句的感悟。这一片段中,吕老师预设的目标应该是朗读感悟送别时江边的美景,可他并不急于直奔主题,而是先

以词串形式展现暮春江畔、黄鹤楼、江面这三幅画面,让学生带着欣赏享受的心态去读、去想象,进而情不自禁的把它们联系起来,教师达成预设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不仅使课堂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也带给学生审美的教育,使学生阅读主体地位充分显现。

首先,教者特别珍视学生自身对文本的体验。学生的每一次阅读,教者总是给予引导性评价,如“很美,再美点,谁来?”美感的产生因人而异,教者没有给学生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让学生尽情抒发胸中的想法。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正是有了教者这种宽容的引导,学生才能一步步深入的挖掘出语言文字的美更使美丽的语言文字化身为美丽的画面。

其次,教者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其实,《黄鹤楼送别》文中主插图应是一幅写意山水画一切只是寥寥数笔。以“繁花似锦”来说,图中仅有一簇桃花。试想,如果老师要用物来启发学生,互联网中有多少美丽的花朵?只是那样一来,“繁花似锦”在学生的脑海中就是那幅照片,就仿佛某影星演过西施,在观众的心中西施就是她一样。具体化的东西往往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于是,那样的“繁花似锦”在有的人心中可能就不会美丽。可教者给的恰是意向性的东西,所以学生有无限遐想的空间,朗读的个性和韵味也就有了依托。

最后,要说的是学生的独特体验要珍视,绝不是说对学生的阅读行为不予干预。教师适时的点拨、补充、纠正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使学生的

阅读感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中向着目标顺利迈进。像现在的一些阅读课堂,教师不敢说话,似乎一说就是不尊重学生,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学生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还很单薄,又是难免产生一些狭隘的想法,站在高出的我们就要适时地拉一把扶一把,那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热爱语文的同时珍爱生活。挖掘学生心中的美感,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让学生读出美来,让他们知道:

暮春三月、烟雾弥漫、繁花似锦是美的

杨柳依依、沙鸥点点、白帆片片是美的

友人远去、天涯尽头、形单影只同样是思念的美丽

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这就是芮老师的课堂,一个真实学习语文的课堂。“心中有爱就很美。”这样一个充满着爱的芮老师,今天让我们看到了学习语文的真谛。芮老师,今天真的是“千言万语说不尽”,激动之余,汇成一句“真诚地谢谢您,辛苦您了,美丽智慧的芮老师!”(

听毛立业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不闻繁琐复杂的分析,不闻支离破碎的讲解,不闻穷追不舍的提问,整节课以读为主, 通过组词──组句──组段的组块教学,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贯穿始终,简简单单中,充盈着浓浓的依依惜别情。 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词语教学初见情。

毛老师教学中的“理解词语,感悟意境 ”这一环节教学颇具特色,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富有新意 。当大屏幕出现这些词串:

烟幕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俯视长江

飞檐凌空 依依惜别 浩浩荡荡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毛老师首先让学生把词串字音读准,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把词串读出味来,这是我们平时上课也时常用到的方法,因为词串教学是苏教版的教材的一大特点,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理解诗词意境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了理解“烟雾弥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浩浩荡荡”……这些词时,她没有直接把意思告诉学生,而是在之前就用课件播放《烟花三月》,巧设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自己的行为及感受,自然顺畅地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更妙的还在于他的引导:“同学们,读词语要读出画面来,读出故事来!老师读左边的词语,你们读右边的,读的时候,你可以读出自己的理解,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随后老师或韵味十足地读,或深情款款的读,或豪情万丈的读……绘声绘色的示范很快带动学生入情入境,学生渐渐由最初的模仿着读,到理解着意思声情并茂的读,最后融自己的情于文于景之中读!于是,我们欣赏到了一段由教师的引领而产生的一唱一和的“对话” 。

一组词读过之后,学生的脑海里便有了一幅画,有了一段情,词语的含义也在这别具匠心的“读”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词语也有情!

二是以读为主悟离情。

毛老师结合课文是“文包诗”的特点,采取了“诗文对照,情景同现”的方法处理教材,牢牢抓住了朗读这条古诗教学的最佳蹊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课堂上一直是书声琅琅,形式多样的读引领学生自由愉快地畅游文本。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同桌对应朗读、汇报读、对应背诵、赛读 ....... 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前后共把课文读了九遍。读的一字一板,读的诗情荡漾,读出了诗文的韵味、节奏、层次;读出了诗文的画面,读出了诗文的故事。“读”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阅读品味,领悟内容,体验情感。“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的确,文包诗融语言美、意境美于一身,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教材 ,在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中,要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读”是最简便易行最具实效的手段。

在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潜心品悟,抓住人物的动作、对话、 景色描写等体会惜别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是评价语言不忘情。

毛老师在课堂上朴实、幽默的教学语言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一位学生把别的同学的意见综合归纳进行小结的时候,毛老师不忘幽上一默:“你可以当领导善于总结。”“我是听出了故事看到了画面,就是没听到掌声”、“火眼金睛,找得准也读得好”、“女生像李清照,男生像李白。下面我找个班上读得好的来读,读得好我给你发金嗓子奖”......毛老师妙语连珠,评价语包罗了学法指导、情感态

篇三:《在动笔写作文之前》

在动笔写作文之前、、、、、、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宁国中学 范海霞

内容提要:高中作文教学整体而言比较低效,跟教师将指导重点放在学生作文成品上不无关

系。不妨试着将作文教学重心前移至学生动笔写作文之前,培养学生强烈的素材

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预写作过程,以此来切实提高作文教学

的有效性。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前 素材意识 思维能力 预写作

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甚至很多有识之士主张语文高考只需考一篇作文,可见写好作文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对学生升学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性。那么,作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得不无奈而羞赧地承认,整个高中时期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对这“半壁江山”,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时候感觉教跟不教一个样,高分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我们只求教会其刻板的套路,使之在考试中得个基本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如果把学生写作文的整个过程分为作文前,作文中,作文后三个阶段,很明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大多集中在学生写好作文之后,花大量时间去批阅、评讲,但收

效甚微。而在作文前,教师一般只把目光锁定在各种审题技巧、写作

技巧上,希望学生借此形成良好的作文能力。但正如蔡明教授所说:“就像有人一心想着语文要考高分结果总是考不出高分一样,中学写作教学一心想着教学生形成写作能力,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就能力抓能力不是好办法,就技巧抓技巧也不是好办法,就方法抓方法仍不是好办法。”①

其实,依照写作文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学生动笔写作文之前,有许多事是教师应该“作为”的,而且是否将这些事做足做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地写出写好作文。

一、培养学生素材意识

学生怕写作文,大多是因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像挤牙膏一样辛苦挤出800字内容还是空洞干瘪的,究其原因是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新课标明确指出:“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②教师平时应该多方面启发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自觉强烈的素材意识。

首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的意识。

有人认为学生每天过着单调重复的生活,自然缺少厚实的生活底子,其实不然。学生每天也在生活,他们的眼睛同样能看到春天万物复苏百花开放,他们的耳朵同样能听到朝鲜发射卫星失败、中菲南海对峙等种种新闻,但这些未必能成为他们的作文素材。而一旦有了自觉强烈的素材意识,在看听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观察去体悟去思考,这些内容就能转化为作文中鲜活的素材。新课标还要求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

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③而要所有学生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启发。就在今年暮春时节,我设计了一节作文课,其中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回顾刚刚度过的春天里有没有难忘的景、事或由此引发的感悟、思考,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描绘美丽春景的、有叙述踏青野炊的、有分享理性思考的,生活体验完全被调动了,素材也纷至沓来。积累生活素材还有很多其他操作方式,譬如写随笔记录生活点滴,写新闻每周一评,课前结合身边事做口头作文等等。

其次,培养学生立体阅读,善于转化,积累阅读素材的意识。 翻看各种语文专业刊物,都有人在呼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的阅读经验,有助于提高语文能力和作文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完全是语文老师说了算的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实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非常少的。退而求其次,从积累素材的角度来说,利用课内阅读材料也是弥补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到高三作文复习时,老师多会带领学生整理课本素材,但由于集中整理内容多印象浅收效不大。如果将这个工作化整为零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去效果会更为明显。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如果所上之课有素材价值,我都会提醒学生提取素材,并且做一些相应的片段训练。譬如学完《鲁迅:伟大与深刻的另一面是平和》,学生提取的素材丰富多彩有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做事细致、坚持原则、淡泊名利、生活需要幽默等等。提取素材后,选择某个素材想象它是某篇作文中的一段进行片段写作,有学生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写道: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习惯,它能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得到充分的展现,让他人深感人性美好的一面。鲁迅先生尤其不缺少这种习惯,他在待人接物中,不因对方是年幼的孩子而敷衍了事,也不因自身声名盖过对方多少倍而轻视别人。无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