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苏轼

时间:2021-10-26 17:43:48 节日作文

【篇一】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阅读答案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该词作者乃“唐宋八大家”之一,请问“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人?(写出姓名即可)

2.请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并简述你对该句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遥望苍茫青天,苏轼浮想联翩,疑问连连。如果你在遥望青天,你会有怎样的遐思?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题。(7分)

13.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2分)1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 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15.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16、“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

【篇二】水调歌头,苏轼

苏轼《水调歌头》拼音版

shuǐ diào gē tóu sū shì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míng yuè jǐ shí yǒu ,bǎ jiǔ wèn qīng tiān 。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

bù zhī tiān shàng gōng què ,jīn xī shì hé nián ?

不 知 天 上 宫 阙 , 今 夕 是 何 年 ?

wǒ yù chéng fēng guī qù ,yòu kǒng qióng lóu yù yǔ , 我 欲 乘 风 归 去 ,又 恐 琼 楼 玉 宇,

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 。

高 处 不 胜 寒 。

qǐ wǔ nòng qīng yǐng ,hé sì zài rén jiān !

起 舞 弄 清 影 ,何 似 在 人 间 !

zhuǎn zhū gé ,dī qǐ hù ,zhào wú mián 。

转 朱 阁 ,低 绮 户 , 照 无 眠 。

bù yīng yǒu hèn ,hé shì cháng xiàng bié shí yuán ?

不 应 有 恨 ,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

rén yǒu bēi huān lí hé ,yuè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cǐ shì gǔ nán quán 。

此 事 古 难 全 。

dàn yuàn rén cháng jiǔ ,qiān lǐ gòng chán juān 。

但 愿 人 长 久 , 千 里 共 婵 娟 。

注释:

1.子由: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2.把酒:端起酒杯。

3.宫阙:宫殿。

4.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5.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6.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7.不胜:经受不住。

8.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9.何似:哪里比得上。

10.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11.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2.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3.何事:为什么。

14.向是在的意思。

15.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人有悲

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篇三】水调歌头,苏轼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讲解

水调歌头

要求:1背诵 2掌握作品言情婉转,抑扬转折的特点 3掌握本词紧扣一个“月”字展开抒情的艺术

这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苏轼词的代表。作者与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都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请求外任,虽说是同在山东,但写作此词是已是七年没有见面了。中秋对月,政治处境的失意,兄弟之间的分离,这一切都引起作者的抑郁惆怅之感。本词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政治的感慨 ,叙述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这些思想感情的抒发,有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与人生、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热爱和美好的祝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诗《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仰首见月,突发奇想,是对那一轮明月的审美愉悦的感情的抒发,也表现了对于宇宙的思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不是问今天是什么日子,而是在赞美月夜。又:赞美月夜,也有当今朝廷不知怎样的含意。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⑴道家出世的思想,希望到那美妙的天国中去。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⑵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⑴ 通过天上人间、去与留的比较之后作出的结论,表现出对于人间的留恋。诗人的思想由现实到天上,又由天上到人间,这瞬间的思绪变化反映了企望超越现实、解除尘世牵累与终又留恋人生的思想矛盾,即所谓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而到头来还是表现出对于虚无的否定,对于人生的执着,表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⑵J既然天上回不了,就不如仍在“人间”好。这里的所谓“人间”就是指做地方官而言,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 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下片写对月怀人。

转朱阁,月光从红楼高处转过,低绮户,透过绮丽的窗户,照无眠。照着因为悲怨离别而彻夜难眠的作者。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月亮与人不该有什么怨恨啊,可为什么总是好象故意与人过不去一样,总是在人们怨恨离别之时高挂天幕来显示它的圆满与美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没有顺着上一层的意思说下去,作者毕竟是一个旷达的人,他认为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就不必抱怨人生的离别了,那就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上片“起舞〃〃〃〃〃〃”,在人间也可以得到的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呢?下片“此事〃〃〃〃〃〃”含有这样的意思:世界上没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就必然有离别;这也与月亮有圆也有缺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这首词的人生哲理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这首词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建康的。积极向上的。

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以月起,以月结,中写把酒对月,对月起舞,抱怨于月,为月解脱,句句不离明月。明净的月色,旷达的情怀,形成了此词澄澈辽阔的艺术境界。

【篇四】水调歌头,苏轼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篇五】水调歌头,苏轼

拼音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shuǐ diào gē tóu sū shì

•水 调 歌 头 苏 轼

bǐng chén zhōng qiū ,huān yǐn dá dàn ,dà zuì ,zuò cǐ piān ,jiān huái zǐ yóu 。 丙 辰 中 秋 , 欢 饮 达 旦 , 大 醉 , 作 此 篇 , 兼 怀 子 由 。

míng yuè jǐ shí yǒu ,bǎ jiǔ wèn qīng tiān 。

明 月 几 时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

bù zhī tiān shàng gōng què ,jīn xī shì hé nián ?

不 知 天 上 宫 阙 , 今 夕 是 何 年 ?

wǒ yù chéng fēng guī qù ,yòu kǒng qióng lóu yù yǔ , 我 欲 乘 风 归 去 ,又 恐 琼 楼 玉 宇,

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 。

高 处 不 胜 寒 。

qǐ wǔ nòng qīng yǐng ,hé sì zài rén jiān !

起 舞 弄 清 影 ,何 似 在 人 间 !

zhuǎn zhū gé ,dī qǐ hù ,zhào wú mián 。

转 朱 阁 ,低 绮 户 , 照 无 眠 。

bù yīng yǒu hèn ,hé shì cháng xiàng bié shí yuán ?

不 应 有 恨 ,何 事 长 向 别 时 圆 ?

rén yǒu bēi huān lí hé ,yuè yǒu yīn qíng yuán quē,

人 有 悲 欢 离 合 ,月 有 阴 晴 圆 缺,

cǐ shì gǔ nán quán 。

此 事 古 难 全 。

dàn yuàn rén cháng jiǔ ,qiān lǐ gòng chán juān 。

但 愿 人 长 久 , 千 里 共 婵 娟 。

注释:

1.子由: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2.把酒:端起酒杯。

3.宫阙:宫殿。

4.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5.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6.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7.不胜:经受不住。

8.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9.何似:哪里比得上。

10.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11.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2.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13.何事:为什么。

14.向是在的意思。

15.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篇六】水调歌头,苏轼

教案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

苏轼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能够具有一定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通过诵读读准字音。

3.通过启发点拨和讨论等方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教导学生热爱我国悠久辉煌的文化。 教学重点:

1.读懂、背诵这首词。

2.联想力、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课时安排:一课时。水调歌头,苏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放王菲的《 但愿人长久》歌曲

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美吗?

明确:美

问:这么美的一首歌,听完之后,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两句呢?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的,正是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作为千古传颂的名句,下面,就请大家跟着老师,共同走进这千古名句的出处,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板书:题目,作者}

二,基础检查

生字词的读音及写法{ppt出示,教师在黑板右边板书,并让学生一个词读两遍}

宫阙que qiong琼楼玉宇 朱阁ge qi绮户 婵娟chanjuan水调歌头,苏轼

问 :“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什么?

明确:(词牌名,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词谱)的名称。词牌不同于题目。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一定要有词牌名。)

作者介绍:

请一位同学回答他记忆中的苏轼

明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对后代很有影响。写此词之时,他仕途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三,朗读课文

1、师:现在全班把课文朗读一遍

从大家的读声中,老师可以肯定,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还是很棒的,不过美中不足的一点瑕疵,就是缺乏一些感情色彩,下面,请大家听范读,听得过程中注意读音与停顿 ,并揣摩作者写这首词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好,范读听完了,大家说说,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水调歌头,苏轼

好,那么我们读的过程中,也要读出诗人的旷达与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下面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老师和大家来做评委,哪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一下呢?

【读完请学生点评,教师总评】

请大家再次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出诗人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

从大家的读声中,老师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是否注意到词的全篇包括序在内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三个,序,上阕,下阕

好,请大家集体把词的小序朗读一遍

很好,从这首的词的从小序里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明确:作词时间.当时情形,及缘由。

好,那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小序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明确:小序的作用:主要是介绍作者写这首词的经过和目的,也就是当时的背景 那么,我们看,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的作品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正式走进词的内容,请大家有感情的诵读词的上阕

词以把酒问月开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请大家结合课后注视,“几时”的意思是“何时”“把酒”的意思是“拿着酒”,我们要怎样理解这两句话呢?

明确:皎洁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这两句话,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这样写,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显露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苦闷(板书苦闷)

我们接下来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天上宫阙的什么情感

明确:(向往之情)

这份向往让作者产生了一个怎样的想法?

明确:我欲乘风归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结合注释,“青楼玉宇”指“月

中宫阙”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这句话可以看作者的心理是怎样的?

明确:矛盾心理(板书矛盾心理)

对,一个“欲”,“恐”字说明作者既想去又不想去,“归”字怎么理解呢? 明确:天上。

我们联系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到底要去哪里的?

明确:朝廷,官场

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明确:“高处不胜寒”仅仅是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吗?,寒冷,指的是什么的?明确:(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我们看一下上阙的最后一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 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从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上阕我们学习完了,同学们,根据上阕,请用一个词概括上阕的内容

明确:望月(板书)

下面我们进行词的下阕,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词的下阕,注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大家读的很棒,

我们接着看词的下阕,第一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结合课后注释,“转朱阁”指月光从朱红楼阁的一面照到另一面”“低”指“月光渐低”“绮户”指“可有纹饰的门窗”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的?

明确:承上启下

“转朱阁,低绮户” 是呈上,“照无眠”是启下

为什么无眠?

明确:想念弟弟,不得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这是什么语气?

明确:(责备,埋怨)

我们现在来看下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

作者这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豁达)

全班一起齐读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体味到了什么?

明确:对他人的祝愿。 (板书:祝愿)

婵娟是什么意思?

明确:(原指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师: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的下阕我们也讲完了,请大家联系下阕内容,同样用一个词来概括下阕的内容 明确:怀人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刚才我们细细品味了一下词的意境,现在来纵观一下全词,

1.词中上阕写景,哪些是实,哪些是虚?

(板书)实: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

虚:宫阙(琼楼玉宇)

2. 词的下阕抒情,又写了那些呢?

(板书)朱阁,绮户,祝愿

2.哪些地方用到了想象?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

联想:由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叫联想

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叫想象。

好,到现在为止,我们词的内容就讲完了,下面请大家顺着老师的板书试着背诵课文

五:板书:

上阕(写景)

实:明月,酒,青天 虚:宫阙,琼楼玉宇

“我”,风

下阕(抒情)

朱阁,绮户,祝愿

苦闷·····向往·····矛盾·····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