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时间:2021-10-26 17:30:58 节日作文

【篇一】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核舟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赵文学班级八(3)课时安排3课时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环节时间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一2二二、初读课文(预习)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1)核舟大小如何?(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三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四、再读课文(朗读)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五、三读课文(研讨)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这个问题应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第二课时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贻余核舟一  为人五  曾不盈寸桃核修狭者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正确的切分是: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面到背面,由主到次。)3.讨论第二段:(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2)强调有关字词:“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6)领会苏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拭形象的理解作铺垫。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第三课时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分析讨论第三段。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峨冠而多鬓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较)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3.讨论(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2)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鬓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3)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4)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四、分析讨论第四段。1.讨论下列短语的译法。横卧一揖  椎鬓仰面  视端容寂2.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共阅一手卷。(5)横卧一揖。(6)倚一衡木。(7)为字共三十有四。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3.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鬓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4.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总说是概要,可使谈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5.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六、分析第五自然段。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七、由学生归纳本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八、布置习题: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八、板书设计核舟记总说:介绍王叔远的高超技艺,点明“核舟”的主题。分说: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和舟上的情景。总说:概括全文并赞颂雕刻艺术的精湛。 

赵文学

【篇二】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短文两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或小黑板l。)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要求:记住作者。二、自主学习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通“版”。)为:(做,使用。)已:(通“似”。)  布衣:(平民。)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  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极为神速(快,迅速。)  第二板已具(准备好,齐备。)更互用之:(交替,轮换。)瞬息可就(完成。)  以纸帖之(贴上标签,动词。)每韵为一帖(标签,类,名词。)奇字:(冷僻。)  旋刻之:(随即,马上。)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动词。)  从:(弟侄辈。)’为……所:(被动用法。)让一位同学解释,如有错误让其他同学纠正。要求:记住重点字词。2.试举例说明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明确:(我认为这交代活版发咀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第二部分(第2段):点明活版发明时间。第三部分(第3段):交代活版下落。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制作。(用胶泥刻字……则字平如砥)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说明的;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作者在介绍活版印刷术时,紧扣一个“活”字,综合运用了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来说明,符合事物自身的规律,体现了制字、制版、排版、拆版各个环节都灵活高效的特点,科学而有条理。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明确:(因为写雕板是为说明雕板的不便,以便进而说明活板“神速”。)    4.本文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本文的主要特征在于一个“活”字。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是“活”:设一铁板,密布字印是“活”;药熔后,用平板在上面按一下,使字平如砥,是活;做二铁板。交互使用,是活;常用字多备,是活;用后用木格贮之,是活。……这就把活字板的灵活性、优越性和雕板作了形象的、生动的比较,突出“活’’的特点,表现了活板技术的先进性。)    5.本文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明确:(因为这不是本文所要说明的内容。)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板书设计                                 活    板                                        沈括一、 雕板印刷的发展情况。二、 活板印刷    发明时间及发明者  制作方法  制活字—设铁板—排字成版(排字---炀药—按字)  功效      极为神速  注意事项三、活板的下落核舟记【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这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三、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祁瑶波

《核舟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3《核舟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⒈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⒉学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⒊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写法;2.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1分钟)展示“虞山派微雕”创始人王毅的核舟微雕作品,同学们,古代人民在没有现代技术的时代是如何雕刻而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领略我国古代微雕技艺的伟大成就吧。(二)出示目标(1分钟)⒈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⒉学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和按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写法;品味本文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⒊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背景链接:大苏泛赤壁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常常游览山水,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听到长江边有个名胜古迹叫做赤壁,就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里,约了几个朋友,乘着小船到赤壁去游览。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生情,十分感慨。回来以后,写了一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一对一检查并用红笔纠错。1.了解常识本文节选自    代     编辑的《        》。出自这本书的课文我们在初一还学过          。《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代人。 2.读课文,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罔(      )    器皿(     )  贻(      )     八分有(   )奇(       ) 箬篷 (      )  石青糁(      )之 中峨(      )冠(    )而多髯(    )者 衣褶(    ) 矫(    )首昂视  诎(    )右臂支船    椎(    )髻(    ) 壬(   )戌    篆(     )章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尝试翻译下列句子(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其人视端容寂。                        (4)舟尾横卧一楫。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6)技亦灵怪矣哉!                              (三)我的疑惑: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刚才的学习中你有什么疑惑,提出来请大家帮助解决:                                                                                。三、后教(20分钟)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理解文意了,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根据学案提示,再次速读课文,10分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展示。1.本文一共有六段文字,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段和第六段跟其余各段文字有什么不同?由此你能看出文章采用怎样的结构安排?试标明层次。点拨:第一段和第六段是对课文的概括总结,是总说,而其余各段是对船体各部分的具体说明,是分说,因此,全文结构“总分总”。第一部分是第一段,第二部分为二至五段,第六段为第三部分。2.说明文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请同学们看看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点拨:同学们可以从文中找一找体现说明顺序的词语。如:船头、舟尾等。可以看出,本文采用了空间说明顺序)3.在《口技》一文中,我们知道全文内容都是围绕着“善”这个文眼展开的,在本文中也有这样一个文眼,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并依据课文说一下是怎样来体现这个文眼的?从文中找相关语句作答。(点拨:此处讨论“奇巧”“灵怪”)四、当堂训练(10分钟)请迅速完成下列题目,一对一检查后迅速用红笔纠错。1.《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1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要说明雕刻家有很高的技艺。 3.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4.文中能概括王叔远高超技艺的一个词语是:【板书设计】核舟记                       魏学洢总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        船体                 分         船头                         技艺高超(精湛)                                船尾                                 船背总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

高文

【篇三】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教师版)

《核舟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知识链接】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掌握“记”的知识: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3、了解大苏游赤壁一事:大苏,即苏轼,又名苏东坡,后人习惯用大苏和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实际是流放;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全文全面如实地写出了核舟的全部人和物,属于一篇(说明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罔(wǎng ) 贻 (yí ) 有奇(yóu ) 黍(shǔ ) 糁( sǎn )

髯( rǎn ) 椎髻( jì ) 膝( Xī ) 楫( jí ) 不属( shǔ )

3、重点词语释义。

能以径寸之木: 用 为宫室: 做 罔不: 无不 ....

因势象形:全都 顺着、就着 模仿,这里指雕刻 尝: 曾经 贻: 赠 .....

高可二黍许: 大约 上下 峨冠: 高高的帽子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

绝类: 像 诎: 同“屈”弯曲 若听茶声然: 好像„„的样子 ....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盖简桃核修狭: 挑选 ...

4、下面句中有没有通假字,说出本字并解释其含义。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诎右臂支船 同“屈”弯曲

(3)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同“挑” 挑选

5、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的含义,整理文中一字多义的例句。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模仿,这里指雕刻 ) 中轩敞者为舱(作为 )

(3)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

(4)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画卷的一端 )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

6.翻译下列句子。

(1)

(2)船游览赤壁。

(3)

(4)(5)

(6)(7)

(8)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9)

(10)7、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原材料是一个“”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

坛上的一个著名掌故──“ 大苏泛赤壁 ”。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空间顺序写来,先写核舟的 正 面,次写它的 背 面;写正面则先写舟的 中间部分,次写 船头 ,最后写 船尾 。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8、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一句话是 。作者对核舟技艺发出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

第二课时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祖国的文化艺术,如天上的繁星一样灿烂多姿(如:《口技》),在艺术的宝库中,有一朵奇葩,就是微雕艺术,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雕刻在长不盈寸、高只两黍的小船上究竟有多少人和物?学生回答,划出“通计”一词,雕刻家是怎样进行巧妙的构思的?

今天我们学习说明文《核舟记》,看看作者是如何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核舟的形状和描述舟中人物的状貌神情的?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二、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自己读错的字词,

读好以下句子的停顿。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罔不\因势象形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其人\视端\容寂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二)品读课文,解析文本

3、读课文,把握文意: “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

核舟是“径寸之木”, 核舟上能“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上发现“大苏泛赤壁云”。

4、照课文内容,绘制核舟的示意图。然后选画得好的同学出示绘制的示意图,并介绍示意图。思考:A、文章依次说明了船的哪些部分?文章主体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明确:文章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B、 试分析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船中间的船舱部分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扇上刻有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C、怎样表现奇巧、灵怪?

运用对比手法: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人物情态毕备、栩栩如生。 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三)品析语言,真切感受

5、问题讨论,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划出有关语句)

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6、揣摩下列语句,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1)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3)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三句话。教师示范分析(1)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2)(3)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篇四】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23.《核舟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它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著名的掌故——大苏泛赤

壁;课文细致地描绘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

高超艺术,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文常用实词:贻 诎 属等;积累常见文言文虚词:之 而等,初步认识文

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3、学习简单事物说明文写法,并进行写作训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了解从而提高

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简洁、周密、生动的语言,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再现“核舟”的形象。

难点:完整了解雕刻艺术的构思。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

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

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

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

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

雕、竹雕等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

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新课学习

1、自主学习

a、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b、借助课下注释了解作者想关情况。

c、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通文章把握文章内容大意。

d、了解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内容。

e、阅读课文划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明好的缘由?

F、通过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2、 合作学习

1)关于作者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其父亲魏

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

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

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2)词语积累

罔(wăng) 贻(yí) 有奇(jī) 黍(shŭ) 糁(shăn)

髯(rán) 褶(zhě) 膝(xī) 篆(zhuàn) 狭(xiá)

3)朗读指导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珠/历历可数也

4)字词把握

通假字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 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诎右臂支船 “诎”通“曲”:弯曲 .

左手依一衡木 “衡”通“横”:跟地面相平行的(跟竖直相对)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 挑选 .

5)词的活用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

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作状语,用竹叶做成的船篷。 ..

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

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型发髻。 ..

6)重点句子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

③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

⑥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

三、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2、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

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

1、理清本文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弄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讨论明确:1、本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及其来历。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

貌。这是全文的主体。 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4段),具体介绍核舟的正面,这是显

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第二层(第5段),介绍核舟的背面,写王叔

远的题名和篆章。

(课文第二部分介绍核舟按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说明。先介绍核舟的证明,再介绍核

舟的背面。核舟的正面是主要部分,作重点介绍,核舟的背面是次要部分,作概略介绍。

在介绍核舟的正面时,先介绍中间的船舱,然后介绍船头,最后介绍船尾。)

第三部分(第6段),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3、总结内容:作者同对核舟形状和舟上的人物形象的细致描述,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

赞扬了他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

三.赏析课文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明确:1、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明确:奇巧。

3、本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明确:“能以---------各具情态”分别从原材料的微小,表现题材的广泛,艺术构

思的巧妙和高超的手艺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4、“盖大苏泛赤壁云”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为下文张本,总起下文。

5、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明确: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找四名学生朗读第2-5段,然后分析讨论。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第2-4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正面;第5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背面。作者是

按照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2、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 、“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

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明确: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2、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明确: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3、从作者对佛印的神态、动作的刻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一个不拘于世俗礼法、放浪形骸的和尚形象。

4、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是苏东坡。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样说明与主题吻合。

5、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明确: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小结第三段:这段文字,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描述每个人物又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分明。

(四)指名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思考:

1、这一段文字的说明结构。

明确:运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说“揖左右舟于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2、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

小结:第2-4段是写船的正面,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

请同学们发挥想像力,想像一下当时苏轼跟他的朋友泛游赤壁时的情景。

教师可引导:正当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时,三个知心朋友暂时把身边琐事放在脑后,乘一叶扁舟荡漾在大江之上,江面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吹来,荡起层层涟漪„„

(五)指名朗读课文第五段并思考:

1、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明确: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2、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明确:这是为了突出“核舟”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次分明的技巧。

3、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明确:不能。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补充。

(六)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对船上的事物进行不厌其烦地点数和说明?

讨论明确:强调了尽管核舟的体积之小,,让人对小小核舟所刻人、物之丰富叹为观止。此时,作者最后发出的感叹“技艺灵怪矣哉”,也正是读者由衷地感受。

(七)语言赏析

①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②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③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明确:第一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与苏黄形成宣明的对比。

第二、三句描写细致入微,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得,一个神情专注,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氛围。

四、总结写作技巧

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如下:

1、以空间为顺序,层次清楚、主次分明。

2、语言简练、准确、生动。 3、本文中的数词用法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中间没有量词介入,直接修饰名词。

五、拓展延伸

学习古人,了解我们祖先的伟大艺术创造,并不是让我们找到什么心理平衡,面对我们先人曾优越西方的那么早的发明创造,面对发达国家飞速发展的科技,想想今天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位置,我们需要做得更多的是借鉴、继承、发扬,再发明,再创造。读了《核舟记》这篇短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

六、本课小结:

《核舟记》是古代说明文的精品,篇幅虽短,仅400余字,却完美地展现了“核舟”的形象。文章紧扣核舟奇巧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先概括介绍,然后按船舱、船头、船尾船背顺序具体说明,最后归纳小结。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的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地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地说明。这给我们作文以极大的启发。

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本文2--4段。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一)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二)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篇五】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瓜坡镇中学七年级语文科教案

瓜坡镇中学七年级语文科教案

瓜坡镇中学七年级语文科教案

瓜坡镇中学七年级语文科教案

【篇六】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核舟记教案

《核舟记》 教案

06中本二 王海丽

【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教材分析】

《核舟记》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这个单元有五篇文言文,本套教材从这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每册有两个单元。这个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而且又选杜甫诗三首。

《核舟记》介绍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艺术性高。作者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主的阅读较为浅易的文言文。他们也接触并学习了一些文言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积累并掌握了一部分的文言知识。然而他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此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及文章的分析,了解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并用练习加以巩固。

2、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并学习文章所用的空间顺序。

3、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及一些重点语句的评析,认识我国古代雕刻的高超技艺。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主题,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3、认识我国古代雕刻的高超技艺。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音频;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分析文章2-4段,把握说明顺序,初步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 第二课时:分析文章5-6段,把握文章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雕刻者的技术精湛,认识体会我国古代雕刻的高超技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1分)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作者) (设计意图:直接有“核舟记“的新闻引入,很直接,可以很快的把学生引到主题上。)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1分)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预习检查(正音)(2分)

罔不( ) 贻( ) 有奇( ) 箬篷( ) 髯( ) 衣褶( )

属( ) 袒胸( ) 篆章( ) 壬戌( ) 矫首( ) 黍( ) 听录音朗读,在不懂的字词做标记(5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听读的时候学会勾画、圈点等标注法的使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点研读】

分析第一段(4分)

1、请同学读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

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

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明确:“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交代了雕刻者的姓名、所处年代及手艺精湛。“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命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在这样的概括介绍之后,接着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对句子的分析有助于简单了解雕刻家的技艺精湛。)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奇”:奇异的。“径寸”:直径一寸。“为”:做。这里指雕刻。“罔”:无。“因势象形,各具形态”: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贻”:赠。“泛”:泛舟,漂游。)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 概述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分析2-5段

2、“核舟”之上雕刻了怎样的故事,为何会引起世人的赞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的2-5段。并回答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3分) (明确:空间顺序。船舱——船头——舟尾——船背)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四段的阅读,让学生基本把握作者在介绍这件作品的顺序。对文本的阅读有助于在较快的时间内把握住关键的词语,从而解答问题。而对这个问题的把握,可以更快的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以讨论的方式可以减少时间,同时也能增强同学间的互助。)

第二段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ji),高/可二黍(shu)许”介绍了舟的长度和高度。与第一段的“径寸之木”相照应,写出了核舟之小。其中“奇”表示零头的意思,是名词。

“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又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3分)

(“覆”:覆盖。“糁”:涂上。)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

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3分)

(设计意图:补充前后《赤壁赋》中有关段落,扩大学生阅读的同时,也能更好的理解这两句引用的诗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段:(5分)

5、看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船头坐着哪些人物,他们的位置、神态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

东坡: 居中——宋代著名文学家,峨冠而多髯。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现右足,微侧。

佛印:居右——是个 和尚,苏轼的朋友;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鲁直:居左——黄庭坚,字鲁直,宋代文学家,也是苏轼的朋友。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现左足,微侧。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须。“卷端”:画幅的右端。“卷末”:画幅的左端。“绝类”:极像。“属”:类似。“诎”:同“屈“,弯曲。)

6、品读句子:A、“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4分)

B、“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确:A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B、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品读,加深对这三个人的印象,体会他们游赤壁的心情,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雕刻者的观察仔细及记忆的精湛。从而很好的理解这个作品的主题。)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第四段:

7、这一段主要写了那些人物?他们的动作表情各怎样的?(2分)

(明确:居右者:锥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楫”:船桨。“衡”:同“横”。“视端”:眼睛正视。)

8、品读句子:A、“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2分)

B、“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明确: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句子品析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并且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9、2-4段都是写舟的正面,可是作者却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呢?(5分)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的理解,而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到在对事物进行说明时应该抓住重点,而且在介绍的过程中了解正确安排的重要性。)

全班齐读文章1-4段

【作业】1、试着背诵2-4段。

2、搜找资料: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

文体?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可以从“记”

的对象和内容,也可以从语言及表达方式考虑。)

【篇七】核舟记教案板书设计

核舟记教学设计

23 核舟记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4.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看核舟

一、新课导入

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惊现宁波,消息传出后,文物界、收藏界趋之若鹜。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芳容,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器皿(mǐn) 罔(wǎng)不因势象形 贻(yí) 八分有奇(yîu jī) .....

二黍(shǔ)许 箬(ruî)篷 髯(rán) 石青糁(sǎn)之 ....

不属(zhǔ) 诎(qū) 椎髻(chuí jì) 舟楫(jí) 篆(zhuàn) ......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通假字

①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还有零头。)

②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③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

(2)一词多义

奇: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

有: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

为:①为宫室、器皿、人物 (雕刻)

②中轩敞者为舱 (是)

端:①东坡右手执卷端 (一头,一方,名词。)

②其人视端容寂 (正,端正,形容词。)

而: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表并列,并且、而且。)

②启窗而观 (表承接,不译。)

③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表转折,却、但是。)

之:①径寸之木 (助词,的。)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代词,这。)

其:①其两膝相比者 (他们的)

②其人视端容寂 (那)

(3)同义词

①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大约 ) ..

②珠可历历数也——钩划了了( 清清楚楚 ) ....

③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 „„的样子 ) ..

3.作者链接

魏学洢(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1)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

2.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3)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字多义现象。

四、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探究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找出文中的数词并分析其特点。

【交流点拨】(1)长约八分有奇。(2)左右各四,共八扇。(3)船头坐三人。(4)横卧一楫。(5)为字共三十有四。(6)苏、黄共阅一手卷。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也就是说,数词+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则有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

2.说说文言文数量词的翻译并解释上面句中数量词。

【交流点拨】文言文中数量词翻译时:(1)省略的量词应补出。(2)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应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一(幅)手卷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块)抚尺 篆章一(枚) 一(条)舟

为人五(个) 为窗八(扇)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知核舟

一、新课导入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奇巧。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突出王叔远是“奇巧人”,有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交流点拨】核舟。奇巧(体积小、构思巧、雕刻的人物字数量多)。

2.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说一说。

【交流点拨】

(1)空间顺序:中-头-尾-背;

(2)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 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

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

船头是主,船尾是次;

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

3.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交流点拨】

列数字:“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体积有多大,长有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

作比较:“通计一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与“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

(二)文本探究

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2.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四、板书设计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整体

中间

中轩敞者 主 船头坐三人 两边 次

船背 船背稍夷 局部

五、拓展延伸

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的相关段落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