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散文,富士山

时间:2021-10-26 15:54:43 节日作文

第一篇:《樱花赞 赏析》

樱花赞赏析

佟舒眉

樱花,日本的国花,日本人民的骄傲.到过日本的人,定不会错过春季赏樱,离开日本之后,又免不了欣然提笔,咏诵樱花之美.在众多此类题材的作品中,冰心的《樱花赞》以其独特的视角,鲜明的艺术感受,热情地讴歌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成为当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x0d《樱花赞》是冰心解放后创作的一系列国际题材散文的代表作.六十年代初,冰心作为和平友好使者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再次东渡扶桑,所到之处,时时感受到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挚的情谊,这一切令作家暖意盈怀,感慨万千,于是深夜执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樱花的赞歌.x0d散文的开篇,便开门见山,从樱花入笔,写樱花和“瑞雪灵峰”的富士山一样,成了日本的象征.樱花共有三百多种,每年春天,它们“掩映重叠,争妍斗艳”,虽则花期只有短暂的十日,但日本人观花却必然倾城出动,“举国若狂”.而“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在东京的青山墓地看,上野公园看,千鸟渊看„„;在京都看,奈良看„„;雨里看,雾中看,月下看„„”每次观花,都深切领略了樱花之美.以上这一系列的描写,不仅使散文一开头便“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渲染了气氛,同时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极好的铺垫作用,强烈地烘托了“四月十三日我在金泽萝香山上所看到的樱花”,“是我所看过的最璀璨,最庄严的华光四射的樱花!”x0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樱花不消说是美丽的”,然而因环境的变迁,心境的殊异,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冰心紧紧抓住这不同的感受作为文章的创作契机,以饱蘸诗意的笔,逐层开拓出一个深邃雄浑的意境.x0d日本的文人从美而易落的樱花里发出“人生短促”的凄凉感喟;日本的武士从浓艳怒放的樱花中联想到捐躯的壮烈;而日本的寻常百姓,因为樱花在凄厉的冬天之后,首先带来了振奋蓬勃的春天的消息而感到兴奋、鼓舞.的确,“一个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动,做成了对于某些花卉的特别喜爱.”冰心曾多次赏樱,虽然她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樱花的联想,不像日本文人武士那么灰黯,然而

当她第一次目睹覆盖了甬道的“莲灰色的繁花”时,心中还是产生了“一阵低沉的感觉”.时隔十几年,冰心再来日本,在金泽的萝香山上,她见到了最美、最令她激动的绚烂的樱花.其实,金泽的樱花,并不比东京、大阪的更加美丽.然而金泽的汽车司机原定那天举行第六次罢工,因为要送中国作家代表团上车站而经过连夜磋商后决定推迟罢工时间,汽车司机对作者说:“促进日中人民的友谊,也是斗争的一部分”,这动人的话语,深厚的情谊,使作家的心“像点着的焰火一样,从心灵深处喷出了感激的漫天灿烂的火花”,以至于当汽车奔驰在清晨的山路上时,作家的眼前竟会“辉映着这一片我所从未见过的”“绯红万顷,溢采流光”的“奇丽”的樱花.x0d冰心善于发现主客观世界之间的密切的联系,在《樱花赞》中,她以融情于物、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段,把自己独特的感受、浓烈的情绪隐藏在具体的意象背后,使行文中流动着浸润心腑的艺术美感,从而构成深远而浓郁的诗一般的意境,牵引读者的思绪,使他们如饮一泓芬冽甘醇的清泉,既为之沉醉心动,又感觉神清气爽.在她的笔下,樱花不仅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中日人民友谊的象征.礼赞樱花就是礼赞日本人民,礼赞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x0d情是冰心最善于表现的内容,然而纵观以往的作品,她更多表现的是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个人感情.此次涉足国际题材,表达不同国家人民的深挚友情,冰心写来仍旧是挥挥洒洒、落笔不凡.文中没有激越的呐喊,也没有纵情的放歌,而是着眼于貌似平淡、如实写来、绝无夸饰的叙事,并将深情融注其中,使散文于朴实中见华美,于凝重中见热烈,产生了一种诱人神往的艺术魅力.x0d同冰心解放前的作品相比,《樱花赞》在创作题材上有了深刻的变化,少了超然成分,多了现实成分.而在艺术上,一方面保留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的风格,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黯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使作品充满了健康、乐观、开朗的新时代气息.x0d冰心的语言一向为世人所称赞,她文笔的清新娟秀、婀娜多姿,在《樱花赞》中又一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x0d《樱花赞》是语言的图画.读这样的作品,忽而使你感觉仿佛在荧屏前欣赏影视作品,忽而

又令你宛若徜徉樱花丛中.“日本到处都是樱花,有的是几百棵花树拥在一起,有的是一两棵花树在路旁水边悄然独立.春天在日本就是沉浸在弥漫的樱花气息里!”几句简洁、准确的描写便赋予了静态的樱花以跃动的生机,它的魅力,足以使读者与作品构筑的艺术世界浑然融为一体.x0d《樱花赞》又是语言的音乐.“这樱花,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在朝阳下绯红万顷,溢采流光.当曲折的山路被这无边的花云遮盖了的时候,我们就像坐在十一只首尾相接的轻舟之中,凌驾着骀荡的东风,两舷溅起哗哗的花浪,迅捷地向着初升的太阳前进!”在这里,作者一方面着力于内在情感的律动的艺术创造,同时也注意外在语言的音韵的匠心营构,使散文句句铿锵、音象俱足,从而令读者同时获得了视觉和听觉的美的愉悦.x0d前人曾这样评价冰心,以她的“情致和技巧,在散文上发展,是最易成功的.”的确,冰心以她风姿绰约、轻倩灵动的彩笔,抒写了一曲花之歌、情之歌,那疏朗的笔致,丰腴的神采,醇厚的情味,都给读者留下了极为难忘的印象.

第二篇:《富士山 樱花与日本文化》

富士山樱花与日本文化{樱花,散文,富士山}.

袁文 很自豪也很幸运,单位能够组织全体员工到日本进行为期5天的考察。是的,我们去的是日本。

提起日本,我想到了樱花,想到了富士山。我喜欢樱花的柔美与宁静,喜欢富士山的圣洁和美丽,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感情复杂,对于扶桑文化,我也失去了赞赏的心情。

然而,一个国土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有1.3亿的岛国,在经历了二战战败的惨痛损失以后,为何能迅速崛起,成为至今为止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和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真的就那么不值一提吗?

带着这些疑问,我踏上了日本这块土地。5天的行程很丰富,我们去了大阪、京都、箱根与东京。一律是整洁的街道、商铺与公园,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透着怡人的清爽。箱根太过乡郊,大阪东京太过现代,最喜欢的还是京都。这个日本唯一的千年古都,处处透着文化底蕴的优雅。临街的建筑古今融合,传统与现代和谐地映衬在一起。我们游览了大阪城公园,登上了富士山,体验了日式温泉,参观了丰田汽车展示中心,游玩了迪斯尼,领略了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但对于富士山和樱花,我记忆犹新。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论国籍,不论肤色,任何人如能身处东瀛本土,看到富士山的英姿,都不失为一件愉悦的事!富士山,被日本人尊为“圣岳”,是大和民族的精神图腾和象征。漂亮的锥形顶端,缠绕着一圈薄纱般的白带,远望,就像一位披纱的羞涩少女,隐约可见,但又朦胧模糊,难以看清她的真面目,别有一番景色。

车子沿着盘山公路,上到三千七百多米的五合目。气候骤冷,山路旁的草尖上,还含着未化的残雪。近观富士山,又是另一番风貌。在习习的寒风中走下温暖的车厢,映入眼帘的是石头砌成的山神庙和一排木头房子。有旅店、酒店、超市,木屋装饰的很具当地特色。很难想象在这么高的大山上,木屋的建筑那么美观。观光台附近有一株参天古松,树冠撑起了一片云天,更增添了几分富士山的神圣。

如果说富士山给人是壮丽的气魄,那么樱花则给人一种柔美的感受。 樱花是日本的骄傲,来日本前很想看看樱花盛开的景象。我问导游,现在还能不能看到樱花盛开,导游很惋惜地说:“很遗憾,你们错过樱花季节了!”这次日本游,在大阪城公园,在高台寺,在高速公路途中,我看到了樱花,但大多几棵樱花树在路旁孤零零的,大多已经凋谢。有趣的是,在高台寺,在聊天中我们知道带领我们看茶道的日本僧侣前一段时间也来过武汉,看过武大的樱花,称赞武大樱花的美丽。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是中日文化的交流拉进了我们的距离。{樱花,散文,富士山}.{樱花,散文,富士山}.

即使已经不是樱花繁盛的季节,但能看到点点樱花,还是觉得是那样美。 记得开车上富士山时,忽然看到,山路的两旁,有零星点点的白色和粉色,一堆堆,一层层,好像云海似地,是樱花,虽然不多,但神圣的富士山在樱花的点缀下更加的美丽。富士山与樱花,一个刚毅一个柔美,两者相互交融,倒也切合道家思想中的阴阳相生的理论。我问导游:“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樱花?”导游笑着说:“一瞬间满树皆花,一瞬间又尽数坠落,花期不过一周,还在完美时刻就凋零无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是的,樱花生命十分短暂,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正如人的生命很短暂,要让短暂的人生像樱花一样烂漫多姿,这种精神是大多数日本人所认同的。于是,大和民族就把樱花的品性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樱花,散文,富士山}.

日本文化,柔可如樱花,暴烈起来则像喷发的富士山。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民族是一个生硬死板的民族。在迪斯尼看见当地游客,为了看晚上8点半的烟火表演,会像幼儿园儿童似的早早的在下午坐在那里占位置,哪儿也不去。然而这个民族死板起来起来,也会不计后果地轰炸珍珠港。当日本人终于明白,老是向别人挥舞拳头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他们就选择了向外输出文化。日本输出文化的方式很特别,也很简单,他们到世界各地种樱花,在武汉,樱花都成为装扮春天的美景。我看到了日本文化的不平凡之处,他们在战败后,勇敢地向敌国拿出鲜花,那既是一种独特的修为,也是一种难得的勇气。{樱花,散文,富士山}.

谈到日本文化,我又想到了祖国的文化。因为他们国小,资源少,所以他们善于学习。先是学习中国,然后又是学习西方。在京都见到中国唐宋时期的建筑,仿若是到了中国古城西安。在日本随处可见中国汉字。日本继承了中国文化里他们认为美的一些东西,比如茶道,以及唐朝的一些

礼仪。历史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可是行走在日本的时候,历史似乎又在向你靠近。这是日本对古文化的传承保护良好的结果。

5天的日本游,欣赏了日本美丽的风景,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日本的文化,对于日本,我并不像当初那么反感,带给我更多的是钦佩,当然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日本的文化,的确有它优秀的地方,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到中国的前面。想当年,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发展了起来;而今天,当我们面对值得学习的日本文化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放下老师的架子,做一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