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观后感

时间:2021-10-26 14:53:02 节日作文

第一篇:《未成年人犯罪法观后感》

这周,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未成年人犯罪》视频,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原来,在我们的国家,也有一些同样是祖国花朵的少年儿童,那朵朵小花还没有绽放,就已经过早地凋零了,因为他们与我们走上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未成年人犯罪。

一个不到13岁的小男孩,从小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受尽了父母的万般宠爱,也因此养成了挥霍无度的陋习。终于有一天,当父母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时,那个没有人性的儿子竟残忍地将刀子刺进了自己亲生父母的胸膛。 还有的孩子,父母离异没有人管,于是在社会上结识了一些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的所谓朋友,他们每天除了泡网吧就是玩游戏,等他们把钱花光了,就开始偷、抢,最后因为抢劫遭到反抗,几个十几岁的孩子竟向一个汽车出租司机的身上连捅十几刀。

才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残忍,犯下这样的大罪呢?通过观看教育片,我找到了答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如果父母与孩子经常交流,孩子就会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如果总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在家长过于严厉的要求下,孩子心理承受不了,就会自暴自弃,慢慢走向极端;如果婚姻失败,家庭失和,势必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因此,过于严厉、过于溺爱或放手不管的家庭都是造成孩子犯罪的原因。

还有社会因素。现在网吧到处都是,一些刺激的打斗游戏深深地吸引着这些还待培养和教育的少年,于是他们频繁地出入这些场所,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同时也点燃了犯罪的火种。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想说:未成年人是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希望每一位同龄人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教育视频观后感》

安全教育视频观后感

今天,班主任组织我们观看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视频,从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首先,我们要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做有悖于道德与法律的事情。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特别是打架斗殴违法犯罪行为,大多数是因为一时发怒而失去理智后无意中出手伤人的。在案例中,中学生张某只是因上楼梯无意看了同学一眼而与此同学引发争执,进而演变成一场斗殴,最后张某竟一刀捅向该同学,致其受伤失血过多,最终酿成同学死亡惨剧。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正是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如果稍稍不加以控制便会酿成大错。因此我们要引以为戒,尽力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当要愤怒时,延缓时间,留有余地,便能够化解一场事故了。另外,我们更要遵守校规,不将被禁止的刀具等危险品带入校园。小小一个危险品,虽然它本身构不成威胁,但是它到了一个情绪失控者手中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危险”,对持有者和他人来说都是。

第二,我们也要提高警惕,不使自己成为他人违法犯罪的对象。在一个事例中一个女同学没有注意到身后尾随而来的陌生男子,反而与其他同学高声谈论“父母晚上都不在家”的情况,导致引狼入室;还有一名同学因考试成绩差,而被其他同学请进了营业性场所KTV,在其他同学的劝说下服用了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药品!这些都是缺乏警惕的后果。我们应该向这样的女生学习:当她放学回家遇贼时刻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用巧妙的语言将贼困在家中,成功维护了自身安全。这在教导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临阵不慌,而且也告诉我们放学时最好结伴同行,不要跟随陌生人到僻静处,在背书包时也要用双肩,免得被人抢夺。

我们不仅要随时预防自身的错误行为,更要学会保护自己巧妙应对他人的错误行为。

第三篇:《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与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现状与分析

未成年,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词汇。它代表着童真,代表着祖国的明天。可是近年来,伴随着犯罪“低龄化”趋势,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他们犯罪的对象大多也是处在同一环境当中的另一群未成年,因为法律意识的淡薄,使得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不了解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不知道该如果维护自己的权利。 鉴于生活中的种种未成年犯罪情况,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日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报告表明,未成年人犯罪以侵犯财产罪为主,近半未成年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七成以上的未成年犯法律意识淡薄,且大多在价值观和人格上出现偏差。

抢劫占未成年人犯罪一半以上

在此次调查的1225名未成年犯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以下学历的占75.5%,其中“初中没毕业”占52.3%,“小学没毕业”占14.3%,“初中毕业者”占13.8%,“高中或中专没有毕业”占8.49%,“高中或中专毕业”占1.79%,“文盲”占0.98%。

抽样调查发现,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犯罪时16岁的有35.44%,15岁的占27.65%,14岁的占14.36%,17岁以上占22.55%。

有近60%的未成年犯居住在乡村,家庭经济条件为中下等的居多。家庭条件为“中等水平”占58.7%,“比较困难”占16.8%。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侵犯财产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60%以上。在罪名统计中,“抢劫”近60%,“盗窃”近20%。具体罪名主要集中于抢劫、盗窃、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7项罪名。

未成年人共同犯罪现象较为突出。84.2%的未成年犯属于“共同犯罪”,其中65.4%的未成年犯表示,在犯罪活动中有成年人参与。在对团伙作案的调查中发现,团伙形成的方式是“蓄谋已久”和“临时拼凑”的比重分别占50%左右,人数为2至6人的团伙占75%以上,7至12人的团伙占15%以上。20%的未成年犯选择“参与或者加入过黑社会或者犯罪组织”,近18%的未成年犯选择有过“加入犯罪组织或者黑社会组织的念头”。

近半未成年犯不知道当时自己的行为是犯罪

在对未成年犯“从不良行为走向犯罪的主要原因”的调查中,有近76.56%的未成年犯选择“法律意识弱”,其他因素依次为“文化程度低”(30.68%)、“社区环境不良”(23.77%)、“不良文化影响”(22.93%)、“家庭关系差”(21.58%)。

通过对“犯罪时主要想法”的统计,未成年犯选择“一时冲动”多达65.38%,选择“不知道是犯罪”占46.68%,“知道是犯罪,但难以控制当时情绪”占27%,“虽然是犯罪,但觉得不太可能被发现”占16.94%。

在“导致犯罪的直接原因”调查中,近60%的未成年犯选择“一时冲动”,45%左右选择“朋友义气”,还有“好奇心”、“坏人教唆”、“网络信息”等。而对犯罪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为了钱财”和“朋友”是主要的犯罪目的,分别占42.8%和39.3%。

小红是个漂亮的女孩,多才多艺,却在13岁时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入狱20年。一天放学后,小红到同学家去玩,同学说要出门买个东西,一会儿就回来,请她帮着照看一下她8岁的弟弟。等同学买东西回来,发现弟弟竟被小红掐死了,起因仅仅是弟弟与小红因一件小事吵架了。“小红本质上并不坏,只是在处理眼前发生的现实矛盾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较弱,因情绪激烈失控后采用极端手段导致犯罪。”管教民警说。

在对法律认识方面,未成年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根本不了解”的比重达40%以上。调查组抽样调查和个案访谈表明,大多数未成年犯在法律意识方面基本处于“事后型”,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应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未成年犯大多在价值观和人格上出现偏差

通过调查发现,未成年犯对自己的个人性格特点的定义依次为:乐观(45.78%)、暴躁(45.04%)、敢作敢为(37.9%)、孤独(29.37%)、偏执(23.79%)。未成年犯明显具有暴躁、偏执、焦虑、抑郁的个性特点。而普通未成年人“乐观”和“温和”的选择率最高,分别达到80%以上和50%以上。

在“最崇拜的人物”的调查中,未成年犯选择率最高的为“影视演员或者明星”,约为50%,其次为“挣大钱的人”和“有权势的人”,选择率在40%左右。体育明星的选择率也相对较高,约为25%。而受调查的普通未成年人,在科学家、文学家、教师、政治家、影视演员和歌星中都有较大比重的选择,选择率都在40%以上。

在对未成年犯个人成功因素调查中,人际关系和家庭背景选项占有较高的比例。而普通未成年人的个人成功因素调查中,选择率在50%以上的有个人努力、抓住机会和人际关系。

网络沉迷与逃学旷课等不良行为相互叠加,网络监管不利也是诱发未成年犯罪的另一大因素,网吧中的“色情”、“暴力”刊物、信息严重影响这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未成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四点。

一 、未成年人身心成熟状况不平衡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年龄较十多年前已大大提前,当身高、体重、性机能等胜利成熟大大快过智力、性格、道德观和自我意识等心理的成熟度时,不平衡就产生了。在不平衡中,新的一代人甚至两代人都陷入了一种“青春危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固然有很多客观理由,但是直接决定他们违法犯罪的还是他们个人的思想意识、心理因素及性格特征等方面,主观原因才是违法犯罪的内在原因。未成年人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易流于幻想,冲动多于理智,在面对人生、社会。往往心理失衡,产生困惑,容易走极端。

二、社会杂乱的因素影响这孩子成长的环境

社会不利因素是诱导未成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良文化对未成年的心灵具有巨大的腐蚀性:书籍、影视、网吧中存在的淫秽色情信息,暴力视频严重影响这未成年思想的健康发展。由于未成年人判断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那些不健康书籍、影视、网吧中的色情描写、暴力渲染、犯罪方法的传播,使未成年人受到了强烈的感官刺激,诱使他们模仿、尝试,最后导致犯罪。

三、生活内部环境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违法犯罪少年的家庭大多可以归结于三种:

1.家庭结构不健全,这类家庭主要是单亲家庭或者离异家庭。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爱的家庭成为导致孩子违法犯罪的诱因。

2.家庭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狼爸虎妈的存在,让孩子需要一个宣泄口,侵犯别人的利益成为了最好的宣泄口。

3.家庭内部的不良影响,家长存在赌博、酗酒、盗窃、嫖娼、贪财等不良嗜好、生活习气和不健康思想时,容易对孩子产生诱导的心理进而效仿家长,不经意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教育的不到位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未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办学理念、教育方法、治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致使有些未成年人过早流入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根据上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法制意识淡薄或者法律认识错误,因此,进行法律宣传、普及法律只是应该成为预防未成年犯罪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法学院本身具有教授、普及法律知识的职能,并且处在普及青少年法律知识的第一线,可以充分了解洞察未成年人的心理及未成年人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原因,身为法学院的学生更有义务让自己身边的未成年人合理的去运用法律,深入的了解法律,我们将走进中学校园或社区以案例的形式对在校学生或失学少年进行法律宣传活动,必要时可以与学院主讲教授合作,请教授与未成年人面对面交谈,并以所了解的案件给其他未成年人以警醒,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身为法学院的一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利用自己所了解的事情去开导周围的兄弟姐妹,我们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要求,有必要开展以社会、学校、家庭各层面协作配合的宣传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

1.开展共建文明校园活动。我们近年来正努力的去跟各中小学建立法律宣传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课,结合社会治安情况,教育学生增强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结合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开展灵活多样的谈心、法律咨询、心理咨询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积极开展社区法制教育活动,我们与胜浦镇镇政府、沧浪区司法局每年都进行法律宣传事宜的合作,针对有的学生校内与校外表现不一样,平日与假日表现不一样,校内见蓝天、校外受污染的情况,我们还期望配合各个中学开展法律走进校园的合作,与校园创建法制宣传园地、橱窗,与学生共同创办自己的模拟法庭,促进学校法制环境的改善。

律法走进你我人生,你我携手共同维权 (策划案)

活动背景: 上文已述

活动前期准备: 我们模拟法庭会在近期做好一切宣传事宜,并申请苏州市教育局批准,确定活动举办流程。

活动流程: 一、准备阶段:我们会提前一个星期与学校联系,并对于学校做一份调查报告

二、进入校园:1.首先利用PPT跟大家讲解时下的各种法律纠纷。

2.观看结束后,由我院模拟法庭组织成员进行案件审理过程的再现,以模拟法庭审理的真实情景。

3.案件模拟审理过后,由我院研究生同学为大家解释案件审理过程中涉及的法律知识部分。

4.讲解结束后,由学生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情进行提问,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互相交流

三、活动后期工作: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写一些对于此次普法活动的观后感,我院模拟法庭会全程记录这次活动,以书面(附照片)形式呈交苏州市教育局进行工作总结。我院也会利用好这次普法活动的良好影响,为以后进行这种有意义的公益性活动做好铺垫。{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观后感}.

策划方: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模拟法庭

第四篇:《《法治在行动》观后感》{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观后感}.

焦庄小学 郑士杰

在法制社会里,每个人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法律。作为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遵守法纪。如果我们不小心违反触犯了法律,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按照规定进行补救,千万不要耍小聪明,结果反而会害了自己。我们不但要遵守有明文

如今青少年犯罪屡见不鲜,原因多种多样,昨天看了一个节目:犯罪嫌疑人叫小东,使用暴力劫取他人财物,其实小东的家庭条件很好,父亲是一家民营企业的高管收入颇丰,但是他为什么选择露宿街头而不回家呢?宁愿去抢劫也不愿意回家,父亲去看守所看他的时候,小东说让那个人走,然后自己马上就往回走,父亲很尴尬的笑了笑说:“我在外边等吧”,可以看出他们父子关系很不好,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原来是因为他在学校早恋,父亲不同意,加之父亲的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和他交流,久而久之连和父亲说话都不愿意说了,大街上看见就像陌生人一样,他经常问她的同桌题,久而久之对她产生了好感。父亲反对,继而更加深了他们之间的隔阂,最终走上了“不归路”。心理专家说:“青少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所以他们可塑性很强,如果及早发现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安抚,打开他们的心结,纠正他们的偏差行为,那么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可以很好的解决的,而且这个孩子本身学习不错,如果进行合理的疏导是能解决问题的。这从中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原因就是有的家长只顾自己的工作,而忘记了和自己的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孩子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关爱、理解。

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的好坏,父母道德品质的优劣以及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对子女的心理、品德、爱好、理想和行为举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家庭环境不良或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和未成年人自身,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互相配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开展法制教育,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会,对学生情况进行沟通,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会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规定的法纪,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还要警惕那些有可能导致违法的不良诱惑。

焦庄小学六年级 焦淼

近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河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法治在行动》,这对于我们来说真可畏意义重大,我认真地看完了这个栏目所讲述的内容,给我的感触很深.

我看的是一个青少年王某组织了一个少年“黑帮会”,下辖四个堂口,向弱小学生收取保护费,其中一名学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他被几个人截住,拿棍棒殴打他,向他们要钱,这件事成了这名学生心里的阴影,也无心上课了,心里感觉很害怕,他们可都是和我们一样本应该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学生啊,都是拥有自己美好青春的年青少年啊,可他们却最终走上了不归路,这一系列的事情我想原因有很多吧,我们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社会化还很不完善,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难以抵制外界不良诱惑,难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沾染不良嗜好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也不够,没有很好的和孩子沟通交流,注重孩子的动向,多向孩子讲解法律知识,什么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我们自己也要增强法律意识。

他们用自己犯的过错来警示我们——这些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们,这些正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自由的可贵的我们,告诉我们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社会上的好公民。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警言应该时刻在我们的脑中闪现!历史的长卷是由自己谱写的,不要让其沾上不光彩的污点,人生只有在光明的道路上才会绽放光彩!{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观后感}.

焦庄小学三年级 王涵冰

观看了《法治在行动》,里面的那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真的是让我触目惊心,令我不禁想到,他们的青春本应是美好而快乐的,却因犯罪从此蒙上了阴影,在狱中度过。究其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家长的溺爱。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小时候过得苦,所以拼尽全力,努力工作,给自己的儿女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认为自己的孩子要富养,然而经常工作的缘故,使得他们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少了,所以与孩子见面时,总是大把大把的给钱,但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拿这些钱做什么用,导致他们的子女大手大脚花钱,钱多了,家长也不管,这时候,很多孩子就整日泡在游戏厅,KTV,酒吧,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然而,这些人无拘无束惯了,脾气也就变得非常火爆,容不得别人的一点欺负,结帮打架,喝酒,抽烟,这样的人,非常容易犯罪。

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战胜不良诱惑,在关键的时刻,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焦庄小学四年级 崔家萌

观看了《法治在行动》,里面的那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真的是让我触目惊心。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家长溺爱

有些父母由于经常工作的缘故,与自己的孩子沟通少了,总以为给他们钱,就解决问题了,却导致他们的子女大手大脚花钱,整日泡在游戏厅,KTV,酒吧,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结帮打架,喝酒,抽烟,这样一来,非常容易犯罪

2、电子游戏的诱惑

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电子游戏,很难自拔,玩电子游戏对视力、神经等造成危害,使大脑灵活性下降,影响学习成绩,容易诱发寻畔滋事、勒索财物、打架斗殴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3、赌的诱惑

赌博是一种恶习,赌博一旦上瘾,就很难回头,可能使人一步步走上骗、偷、抢的违法犯罪之路。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参与赌博,屡次不改”,是未成年人应当杜绝的严重不良行为之一。

4、毒的诱惑

毒品是使人上瘾的麻醉剂和精神药品。吸毒一口,误入虎口,吸毒的危害性极大,百害而无一利,严重损害身心健康,吸毒容易导致倾家荡产,并引发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列为严重不良行为之一。

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顺利快乐的度过人生中美好的春天,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战胜不良诱惑,在关键的时刻,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