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过节

时间:2021-10-26 14:24:38 节日作文

第一篇:《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如今住在城市过春节就如同普通的日子,很快便在快节奏的生活记忆中消失了,早没了从前在乡下过春节时的热情。

记得七十年代童年时的春节,那时的人们生活很清贫,不象现在物质丰富,有手机、电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客来利商城买到吃、穿、用的任何生活物品,那时一年中最高兴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鱼肉白面大米。大人们一进腊月就都喜气盈盈的,谁见谁都笑,小孩子们更是兴奋,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我记得我们家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开始忙碌起来:大扫除,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灶台刷干净,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摆置酒肉、糖果、米果等祭品,在灶前烧香、点烛准备在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准备过年。入年界限后,大人们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家里大门、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门楣贴“利是”,门板贴门神或“福”,“大吉”

等字。厨房、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新年画,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

我母亲常说:“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照原旧。”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十六就要按原来的方式来吃饭穿衣,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年当中美好的生活即使如此短暂,也足以令人向往。春节期间可以穿得好,其实也是用布票买的布做的颜色单一的新衣服,这令我难以忘怀。我小时候,同其他小朋友一样,平时都穿旧衣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使那些爱美的小孩子盼望过年。那时的人们穿衣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买现成的,对我们小孩来说,穿新衣新鞋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平时几乎每个人都穿带补丁的衣服。那时,社会上提倡艰苦朴素,说是一件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际上,一件新衣服如果经常穿,哪能有三年新?新衣服常常是缝好了放起来,一是走亲访友时穿,二是过年过节时穿,这才有了新三年的概念。为了使衣服穿得长久,我母亲给我做的衣服一般都比我的体形要大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衣服就逐渐合适了,等到衣服穿不上了,衣服就穿破了。在新春佳节之际,许多小孩子都穿上了暂新的衣服,常在一起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使年味显得更加浓厚。 比起现在无可比拟,随意在客来利商城挑一件衣服,都比那时要好多少倍!

那时候,人们一年四季都很忙,于是,大家便自然利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习惯。走亲戚不仅能够见到久别的亲戚,还能吃到各家做的不同风味的佳肴。我向亲戚问一声“过年好!”亲戚一高兴,就给压岁钱,有给两毛的,也有给五毛的,最多还有给一元钱的。那时接到一元钱,就像今天拿到百元钞票一样高兴。放鞭炮也是过年的一大习俗,只是那时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只会给孩子们买区区几挂小鞭,根本舍不得买很多鞭炮和五彩的烟花。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小鞭,孩子们当然不会整挂整挂的燃放,而是会把鞭炮散开,一个一个的点燃,以便从中慢慢体会燃放鞭炮的快乐。那时家家户户都没什么电器,个别的人家会有一台收音机就很不错了,三十晚上自然没有如今全家人一起看“春晚”的乐趣。

如今回到乡下过春节,人们除了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里和精彩纷呈的春晚节目中尽享欢乐,“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很多。今天的小孩子也远远不如那时的我们那样期待春节,春节早没有了吃的诱惑,也没有了穿的诱惑,而转向网购、网上拜年、手机抢红包等互联网世界,但从这春节习俗的变迁中,体会到农村生活由“贫穷”到“富足”的沧桑巨变。

第二篇:《回忆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回忆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如今的春节早已经变得淡漠了,就如同普通的日子,很快便在琐碎的生活记忆中销蚀了,早没了从前过春节时的热情。

还记得七十年代童年时的春节,那时的人们生活很清贫,一年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鱼肉白面大米。大人们一进腊月就都喜气盈盈的,谁见谁都笑,小孩子们更是兴奋,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我记得我们家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开始做好饭吃,一直吃到正月十六。我母亲常说:“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照原旧。”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十六就要按原来的方式来吃饭穿衣,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年当中美好的生活即使如此短暂,也足以令人向往。

春节期间可以穿得好,这令我难以忘怀。我小时候,同其他小朋友一样,平时都穿旧衣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使那些爱美的小孩子盼望过年。那时的人们穿衣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买现成的,对我们小孩来说,穿新衣新鞋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平时几乎每个人都穿带补丁的衣服。那时,社会上提倡艰苦朴素,说是一件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际上,一件新衣服如果经常穿,哪能有三年新?新衣服常常是缝好了放起来,一是走亲访友时穿,二是过年过节时穿,这才有了新三年的概念。为了使衣服穿得长久,我母亲给我做的衣服一般都比我的体形要大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衣服就逐渐合适了,等到衣服穿不上了,衣服就穿破了。在新春佳节之际,许多小孩子都穿上了暂新的衣服,常在一起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使年味

显得更加浓厚。

春节期间还能够走亲戚,这也是我感兴趣的事情。那时候,人们一年四季都很忙,于是,大家便自然利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习惯。走亲戚不仅能够见到久别的亲戚,还能吃到各家做的不同风味的佳肴。我向亲戚问一声“过年好!”亲戚一高兴,就给压岁钱,有给两毛的,也有给五毛的,最多还有给一元钱的。那时接到一元钱,就像今天拿到百元钞票一样高兴。{童年过节}.

放鞭炮也是过年的一大习俗,只是那时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只会给孩子们买区区几挂小鞭,根本舍不得买很多鞭炮和五彩的烟花。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小鞭,孩子们当然不会整挂整挂的燃放,而是会把鞭炮散开,一个一个的点燃,以便从中慢慢体会燃放鞭炮的快乐。

那时家家户户都没什么电器,个别的人家会有一台收音机就很不错了,三十晚上自然没有如今全家人一起看“春晚”的乐趣。全村只有村上才有一台黑白电视,我们几个小孩便会挤过去看,那时也没有什么电视节目,记得那是1978年的春节,大年初一的节目竟是一部重拍的电影《平原游击队》。

三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孩子一晃也成了大人。如今,过春节时,人们除了在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里和精彩纷呈的春晚节目中尽享欢乐,“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很多。今天的小孩子也远远不如那时的我们那样期待春节,春节早没了诱惑,既没有了吃的诱惑,也没有了穿的诱惑。但从这春节习俗的潜移默化的变迁中,我体会到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由“贫穷”到“富足”的沧桑巨变,感受到了伟大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发展的铿锵足迹。

第三篇:《春节忆童年》

春节忆童年{童年过节}.

足足有六十五年没有过到象童年时代那样的春节了。那时候过春节才真叫热闹,如今却是一年不象一年了。当然不象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不象主要是不象那样的烦琐,那样的旷日持久。当年整个春节活动足足超过了一个半月,从农历十二月初一起,一直到次年的正月十八日。这样马拉松式的过节,现代人怎么吃得消呢?不过对我的童年来说,的确是一年中最快活的日子了。所以虽然已过了六七十年,还是记忆犹新。

每年进入农历十二月份以后,我们说它已是‘腊里’了,是风、腌食品的好季节,象腌菜、腌鱼、腌肉、风鸡等等。 实际上,包括打年糕在内,都是为了对付大冷天、大雪天而作的食物准备。柴间里囤足了柴,软柴硬柴都有。从十二月初一开始,晚上在街上就叫起了‘火烛小心’。其辞曰:“火烛小心,谨防盗贼,柴草灰堆,灶前灶后,前门关关,后门锁锁,……”等等。实际上是告诉人们冬防开始了。那喊火烛小心的人,就是原来的打更人。他从初一喊起,一直喊到二十,然后向店家索取几角钱的酬劳。到了十二月的初五、六,就有近郊农民进城来代客磨粉打糕了。一般都是老主顾,他只要来接一下头,约定一下日程就可以了。但是城里主人家,却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先要决定今年打多少米,譬如四斗五斗还是一石(一石折老秤156斤);再选购糯米,一般有英花、变白两种;洗净面桶(专盛糯米粉的桶,漆成红色,形似脚桶而大,浅而无边。桶口有四个三角形的可系绳子的槽)、匾、白布;月亮缸贮满井水,这是腊水,用明矾打净;还要透清

土灶的烟囱。到了约定的日子,牵磨师傅带了大淘箩来,这天只是淘米,并在糯米中加进5%~10%的粳米。淘净以后,再用热水淋一淋,稍稍滤干,倒入面桶里。那时气温很低,面桶上盖以白布,既防止冰冻,亦防鼠患。次日一早,石磨就抬来了。磨子很大,直径约有70厘米;上面有个进米洞,周围起边,使盛放的米不致失落;下面是一个贮粉的方形木箱,开有一扇上下的拉门,以供出粉。石磨边上装一截短木,人即以此木头顶在腰际的暖肚上。(暖肚是缚在腰际的阔布带,中间以舌头分作两层,成为袋子状可以放钱币。)磨粉时,人顺时针方向走圆圈,磨子也跟着盘旋,右手正好搭在进米洞旁控制米量。入洞的米多,出粉就粗;过少了,工时就长,所以要恰到好处。磨粉还有一个糯米的含水量问题:太干了,米被压碎,出来的就不是粉,而是象粞一样的碎粒;过潮了呢,出来的也不是米,而是成为一条条短的小面条。看来这项磨粉的工作,还大有讲究的哩。把磨出来的粉还要筛选一遍,粗的叫二糙粉,细的叫头糙粉,用来分别打糕。主人要供应牵磨师傅的伙食,有酒有肉,至于工资则在打糕以后一并用米斗数计算。磨完后,磨子就抬到别家去了,而地上却留下一个被走出来的圆圈印子,经数日不褪。我们叫它画地为牢,煞是有趣。师傅在磨粉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他背后跟着转,没转上几圈,头就眩了。兄弟们就比赛,看谁跟的圈子最多。我们还常常围着师傅请他讲故事,猜谜子。他的嘴不是空着吗?到晚上,点上一盏美孚灯,(我们叫它洋灯。)继续干,继续讲。映在墙上的人影,忽大忽小;讲故事的声调,幽幽绵绵,忽然,顶小的弟弟怕起来了,哭着钻到母亲的怀抱里,一会儿,也就睡

着了。

接下去的工序就是打糕了。这天早上,打糕师傅带了工作台板、竹制大蒸笼、大布帕、铜方刀、木雕印子等来了,主人已经准备好黄蜡和胭脂。于是打糕师傅动手在米粉中加入适量的冷水,在竹筛子上拌匀。这道工艺叫拆粉,很足以影响年糕的软硬程度。接下去在蒸笼里垫上大布帕,盛满米粉,用铜刀刮平。放到大灶的水锅上蒸。灶下添的是硬柴,火力极旺,不久就蒸熟了,立即换上第二笼。工作台板早已揩上黄蜡,这样米粉就不会粘板了,——师傅即把蒸熟的那笼米粉翻在工作板上,以铜刀平分为二,一半用布帕盖着,以防降温起皮,另一半则趁热操作。两只手反复的揿打,使内部匀密。这道工艺的好差既然关系着年糕的质量及保存期的长短,所以也是打糕师傅在老主顾家保持声誉的所在。然后开始做糕。第一笼必须做最主要的两块‘当家糕’,是长方形圆角的,很大,代表了主人夫妇。再做‘正气糕’,准备谢年菩萨用的,其用粉量就少一些,往往是一笼粉的四分之一。如天圆地方各一块,元宝糕、如意糕、鲤鱼糕等,每种都要成双。年糕面上盖以胭脂红印,如‘天官赐福’、‘五福恭寿’、‘连升三级’、‘喜上梅梢’、‘丹凤朝阳’之类的吉祥口彩,非常美丽。鲤鱼糕上剪出鳞片,并以赤小豆(中药,一如赤豆,半红半黑)嵌作眼珠,更为儿童所喜爱。还有立体造型的年糕,如供谢灶的元宝,里面多加了些粳米,稍微硬一点。所有做成的年糕,都平放在匾里,待冷却后,盖上白布,还可以防止冻裂。最后做的,是供平时食用的蒲鞋糕,到这时候,气氛已没有象做正气糕时那样的严肃了,小孩子可以去讨一小块熟粉来

自己玩,也可以帮着盖红印。对小孩子来说,终于等到了高潮——打糖年糕和做团子。打糖年糕的办法是先把白糖、糖桂花、糖渍生猪油块、胡桃肉等放在面桶里,然后倒入刚出笼的糯米糕,趁热(烫)揿拌打匀,做成阔带状,用刀切作一方一方的就成了。可以趁热吃软糕,而那些硬了的,如果再切成薄片,在铜火炉上煨了吃,则更有一番风味哩。说到做团子,甜馅有豇豆沙,我家的豇豆沙从不做细沙,即不去皮,这样吃起来香,而且营养也比较好。如果再加点糖桂花,就更加珠联璧合了。咸馅是du腌咸菜,加入豆腐干、香菌冬笋,也是别有滋味的。还有一种青团子,那是在粉里加进了苎头(苎麻的嫩叶)。每个团子上打一个红印,不同馅心的打不同的图案,一看就能区分。不用说,这份美差,全归小孩子了。但往往被最大的男孩霸占着,弟妹们只好同他商量,过一把瘾。这时,这个大哥又起花头了,要挟打糕师傅为他特制一个小巧玲珑的,因为他虽然嘴谗,但小肚皮实在已经装不下了。做好的团子,往往邻里分送。有时我家还没送出,别家倒先送来了,几天下来,也分不清谁是谁的了。年糕完成,打糕师傅算清磨粉打糕工资,回去的时候,照例也要送他几个团子,并说明年再会。

搁在匾里的年糕,过了几天,等到已经干硬了,一家老小齐动手,拿来浸在月亮缸已经放过明矾的井水里,叫做‘富水’。如果保存得好,一直可以吃到明年清明节,还不至于发酸变质。

海宁人对十二月初八的所谓腊八,好象没有多大兴趣,所以未闻有人家烧腊八粥的,海宁小孩也根本不知道腊八粥为何物。

一过十二月半,市上就不供应豆腐了,但豆制品如豆腐干、熏板干、千张(百叶)、油豆腐等,还是买得到的。酒店照常出借串桶,代烫热酒,不过盖在串桶上的箬壳或油纸,改成了红纸,增添了过年的气氛。

年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要买几只雄鸡,养上一个半月,再用精饲料催肥。原来当年海宁城里人家一般不捉小鸡,或者最多留几只生蛋母鸡。谢灶用的小公鸡和谢年用的大骟鸡都是在年前才买的。日间关在鸡罩下,夜里关在炭篓中,当心不要被黄息子(黄鼠狼)拖去。

要上南货。买齐过年前后所需的全部大小蜡烛;买海参、淡菜、开洋等海货;买香菌、木耳、黄花菜、豆腐衣、红糖白糖、瓜子花生、陆笋等干货;还要买纸头(龙兴纸)、纸糊的金元宝、锡箔等供鬼神的物品。

要发好切好陆笋及油沸肉皮等副食品。

要里里外外掸一次尘,就是对整幢住宅作一个比较彻底的大扫除。 要擦蜡签(烛座)、揩台灯(四方形装上玻璃的烛座,高约40厘米,可免蜡烛被风吹灭,一边的玻璃做成门,可以开关)、在老草纸上糊以红纸作为烛台的衬纸。

要用红纸刻各种花案,有盖在鱼体上的‘连升三级’(花案是三把戟)、铺在大块方肉上的‘五福拱寿’(花案是五只蝙蝠围住一个圆形的寿字)、放在鸡身上的‘凤穿牡丹’、以及放在小盆上的各种圆形小张,刻着‘一本万利’、‘富贵有余’、‘福禄寿禧’、‘喜上梅梢’等等

第四篇:《童年春节的记忆》

童年春节的记忆{童年过节}.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而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

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花,另一种叫糕。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前一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妈妈蒸的糕主要是用来祭祖的,记得我小的时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学考试,妈妈都要蒸个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妈妈说是为了让儿子“高升”啊。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我放炮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弟弟妹妹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该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当然由我来,小我七岁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担,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过,直到我对放炮没有了兴趣。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哪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只到现在妈妈每年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的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离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带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无拘无束的一天,一直到过了初五,大人们该上班了,我们也快开学了,年才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呵呵,总之,还是很喜欢也很怀念儿时记忆中过春节那种浓浓的喜气、纯朴的亲情和热热闹闹的情景!

第五篇:《童年的春节》

童年的春节

冰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童年过节}.

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的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童年过节}.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采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

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童年过节}.

(1)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年前,大人们要 。年后,“我”得到了许多灯,有 、 和 。

(2)“花市灯如昼”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