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新颖的题目

时间:2021-10-26 12:37:57 节日作文

第一篇:《《我的母亲》练习题》

《我的母亲》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A.筹划(chóu) 绞脸(jiǎo) 折扣(zhé) 贻人口实(yí)

B.蛮横(hènɡ) 份礼(fèn) 怀揣(chuǎi) 天寒地坼(chè)

C.供给(jǐ) 敷衍(yán) 露面(lòu) 为虎作伥(chānɡ)

D.刮痧(shā) 撮土(zuō) 惦念(diàn) 一丘之貉(hé)

【解析】 B项,“揣”读chuāi;C项,“衍”读yǎn;D项,“撮”读cuō

2、下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惦恋(niàn) 私塾(shú) 大褂(guà) 残缺不全(cán)

B.耽误(dān) 刮痧(shā) 出阁(gé) 毫不敷衍(yán)

C.窘迫(jiǒn) 忙碌(lù) 剃头(tì) 不辞劳苦(cí)

D.撑持(chēng) 阎王(yán) 书藉(jí) 殷勤款待(yīn) (A恋liàn C窘jiǒng D藉-籍)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殷勤 委屈 指手画脚 苦思冥想

B.私塾 疑虑 礼义廉耻 焕然冰释

C.耽误 书藉 千古之谜 弥天大谎

D.凄惨 红肿 真知卓见 提纲挈领

【解析】 B项,焕—涣;C项,藉—籍;D项,卓—灼。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①她做事 丝毫也不敷衍, 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步袜,她 给洗得雪白。

②有客人来, 手中怎么窘,母亲 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A.从来 无论 都 就是 也 B.永远 就是 也 无论 也

C.从来 就是 也 就是 都 D.永远 无论 都 无论 都

5.填写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贴切的一项是( B )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A.失了慈母虽然还有色有香,便像花插在瓶子里,却失去了根

B.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C.失了慈母便像失去了根的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

D.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却失去了根,虽然还有色有香

6.6.对“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C )

A.母亲对我进行的关于生命意义的教育。

B.母亲对我进行的是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C.母亲用自己的充实的人生给“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给我进行的不是言传,而是身教的教育。

D.母亲虽不识字,但她却给予了我生命,超过了世上的千言万语

7.的光荣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本文是作者在母亲去世之后写的,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一卷第九、十期合刊上。文章以时间 为序组织材料,以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勤劳困苦的一生。

8、阅读12自然段,回答问题。

第12节从哪三个方面表现母亲的坚强个性?

明确:(1)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2)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3)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9、阅读第13自然段,回答问题

(1)本段文字以 时间为顺序叙述,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如“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 当我由师范毕业”“ 除夕”等 。

(2).在原文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动词:挣扎、咬、扶、看。这些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 依依不舍 的内心活动。

(3).这篇散文共写了三件事,分别用一句简明的话概括。

夕夜,母亲叹息着送“我”返校。

(4).文中加点的“笑”“楞”“叹”“递”包含了丰富的心理活动,请分析。 “笑”: “楞”: “叹”: “递”: ①“笑”表示母亲见到儿子喜出望外的心态和抑制不住的激动之情。②“愣”表示母亲听到儿子要返校的吃惊与失望。③“叹”是表示母亲的无奈。④“递”则是母亲的深明大义和对儿子的无尽爱意。

(5).“三姐是母亲的右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含义是表示三姐是母亲的得力助手 。

(6).从上文中看,母亲有什么性格特点?我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⑴这段话以 时间 为顺序,回忆了母亲为子女所做的几件事,表现出 母亲对子女无私而深沉的爱 。(2分)

⑵这段话具体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3分)

答: 1.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2.母亲忍痛割爱送女儿出嫁;3.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⑶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现了母亲对三姐出嫁依依不舍,但又不愿耽误女儿青春的矛盾心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⑷这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 情真意切 ;文字看似 朴素平实 ,却蕴涵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 怀念、痛惜 之情。(3分)

第二篇:《我的母亲之练习题》

《我的母亲》习题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î)质问(zhì)

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ï)

C、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

D、文绉绉(zōu)绰号(chuî)牢骚(sāo)宽恕(shù)

2、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 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________(A、慈详 B、仁慈 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② 在这_______________(A、广漠 B、茫茫 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__(A、约束 B、管理 C、管束)过我。 ③ 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_______________(A、请 D.找 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3、“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句中加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不”是双重否定,表明作者对自己在童年时代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的强烈惋惜之情。

B、“一点”表明作者童年时学到的东西不多。

C、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D、加粗词语用双重否定强调作者童年时代就很有成就。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① 第一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② 对文中加粗字“混”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混”字,其实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B、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暗接,“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

C、一个“混”字,潜在地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很大,即使没有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

D、一个“混”字表明当时作者的境遇并不理想。

③ 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文中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加上“如果”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B、加上“如果”,表明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假设,并未得到别人的认可。 C、加上“如果”,是作者谦虚的表现,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

D、加上“如果”只是为了形成排比,没有别的含义。

④ 请用语段中的词语,说说“我”从母亲那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二、阅读测试题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 lì( )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 níng( )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 yì( )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 yì( )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 huǐ( )又急,听说眼 yì( )可以用舌头 tiǎn( )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 tiǎn( )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我的母亲新颖的题目}.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

(用原文回答)

3、选文第二段写了几件事?分别概括这些事情的内容。

4、“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结尾这句话和哪句话相互照应?

5、以上两段文字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我”的母亲的?

6、母亲为什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7、“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一细节描写中包含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我的母亲新颖的题目}.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B

2、① B

② A、C

③ C

3、C

4、① 是对上文的总结。

② D

③ A

④ 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

二、阅读测试题

1、厉 拧 意 翳 悔 翳 舔 舔

2、因为“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3、选文第二段写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写的是母亲因为“我”说了轻薄的话而重重地责罚“我”。第二件事写的是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4、“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5、“严格的管束和深沉的爱护”或“教之严,爱之慈”

6、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7、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怀念、爱戴、感激和敬爱之情。

第三篇:《(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号考 :名姓 :级班 :校学

武威第十九中学2013 ~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绯红(fěi) 不逊(xùn) 质问(zhì) 广漠(mî) Bpiē) (qí) mán) mào) Cjiã) gān)尬 liâ) huì) Dyì) (pāo) xī) cí) 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翻来覆去 抑扬顿措 鹤立鸡群 忧郁消沉 B.诚慌诚恐 深恶痛疾 文质彬彬 困惑不解 C.正襟危坐 油光可鉴 粗制烂造 藏污纳垢 D.冥思暇想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 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⑵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⑶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 A.比喻 引用 排比 拟人 B.拟人 反语 比喻 比喻 C.比喻 反语 比喻 拟人 D.拟人 引用 排比 反语 5、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3分)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6、为下面这则报导拟写一个标题。 (4分)

据外电报道,乌克兰克里米亚官员17日称,克里米亚宣布从乌克兰“独立”,并正式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2月22日,乌克兰发生政权更迭。乌克兰议会罢黜了总统亚努科维奇,修改了宪法,将总统大选定于5月25日。克里米亚不承认乌克兰议会决定的合法性。3月6日,

第1页共4页 克里米亚议会投票通过该自治共和国加入俄联邦,并于3月16日举行公投的决议。 标题: 7、名著知识。(3分)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胡适《我的母亲》

诸葛亮、刘备是小说_____ 里的人物,你知道有关他们的成语或典故吗?试写出两个:_______ 、 _ 。 8、语言运用。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4分)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 二、阅读理解 (44分)

(一)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9—14题。(14分)

(甲)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①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②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③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9.选择恰当词语(A.必然 B.当然 C.诚然 D.自然)填在文中①②③三处。

(3分)

① ② ③

10.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_____为主,文段(乙)以为主。(2分) 11.“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刺耳”的原因是: (3分)

12.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4分)

13.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__(事件)。(2分)

(二)阅读《第十一位》,回答15—20题。(21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2页共4页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