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时间:2021-10-26 12:15:04 节日作文

第一篇:《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毛岸青 邵 华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我们敬爱的父亲逝世后的第一个春天,我们回到了老家湖南。我们含泪伫立橘子洲头,漫步湘江两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万千思绪„„随山移水转。正是杜鹃花开遍三湘的季节,乡亲们怀着深厚的友谊,连同韶山的泥土,送给我们一颗盛开的红杜鹃。

我们爱韶山的杜鹃象烈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故乡山村最早的夜校灯光,到秋收起义的烈火,都是父亲和革命先辈们亲手点燃。革命斗争的烈火映红了长江,映红了安源,映红了井冈,映红了二万五千里草地雪山,映红了陕北、华北、中原、江南,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烈火整整燃烧了半个多世纪,全人类都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这辉煌的火焰。

我们留连他老人家少年时代游泳的池塘,放过牛,砍过柴的小山,教育全家投身革命的灶屋,变更中国的菜地和稻田,博览群书、探求真理的住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校园。岸青记得小时候打碎过一个瓷杯,爸爸耐心地从杯子讲到瓷器的生产,泥土变成精细的瓷器,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工人同志要流多少汗?从那时起,岸青爱惜每一件器皿,那些亲切而生动的话至今都牢记在心间。为了岸青能准确地翻译马列主义著作,父亲要岸青首先学好祖国的文字语言,不要求多,但要有毅力、坚持力,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清泉。重温父亲生前对我们的教导,重睹父亲写给我们的信件。父亲,你谆谆教育我们,不要那种脱离人民的虚无主义、个人主义,要到群众中去参加革命实践。1946年春,岸英哥哥回到延安。父亲询问了他在苏联学习的情况,语重心长地说: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中国的劳动大学你还没有上过。嘱咐哥哥到农村去,要和贫雇农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劳动。父亲把自己打着补丁的灰布衣服送给了哥哥,哥哥穿着爸爸的衣服去经受三大革命的锻炼。父亲,你送子务农,送子学工,送子到抗美援朝前线。1964年,父亲鼓励邵华去江陵农村参加“四清”。要求邵华一辈子都不要脱离斗争实践,在劳动中学习,在斗争中锻炼。邵华回来,他老人家详细地询问了江陵的一切,包括庄稼长势、群众愿望、年终分配和结算。父亲终生注重实践,直到晚年,不顾高龄,还经常到农村,到工厂,到连队,到矿山,走遍了社会主义祖国的万水千山;父亲一生和人民心连心,无时不想着人民的疾苦、灾情、冷暖,不止一次地讲道依靠人民治山治水的远景和社会主义美好的明天;父亲终生都在学习,阅读的书本里都留有密密的圈圈点点,一生都保持清水塘时期的朴素生活,多年总是铺着白布做成的桌布和褥单。有时在饭桌上,孩子们抛洒了饭粒,他老人家就吟诵那首古老而通俗的诗篇“锄禾曰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晚辈爱惜粮食,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越到晚年,父亲越繁忙,在我们同父亲难得见面的日子里,经常有备急需的工作所中断。在世界上建设一个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强国,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坚持一条马列主义路线,父亲,你没有片刻离开过战斗,直到你在举国哀恸中长辞人间。我们肃立在您老人家遗像面前,透过泪水看到您老人家还是那样庄重而慈祥,久久不愿离去啊,时间再长,也觉得太短,太短! 我们爱韶山的杜鹃像朝霞,故乡人民至今都把我们亲爱的妈妈杨开慧叫做“霞姑”。妈妈的一生正像霞光那样绚丽灿烂,乡亲们亲切地接待我们,向我们描述着妈妈的生前。都记得她有一双热情的手,阶级兄弟都忘不了她的温暖,她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把最后的几升米匀给贫苦的农友。人们传颂着:清水塘一个飞雪的夜晚,外婆和妈妈在灯下把两件夹衣改成棉袄。清晨,两个青年同志穿上棉袄激动得泪如涌泉。许多年长的农民伯伯都记得,“开慧先生”那些形象地比喻、通俗的语言:“财主有手不劳动,养的肠肥脑满;财主有脚不走路,要我们抬着他过河爬山,为什么?为什么?”,“只要我们种田人团结起来,就能把这种吃人

的社会推翻!”“一双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就难”,当岸青走进板仓旧居的屋子,好像回到了如火如荼的童年;坐在火塘边,当年的情景,在眼前浮现:兄弟们在这里听妈妈讲过多少故事啊,又向妈妈问过无数个为什么。“土豪劣绅的嘴有多大呀!?“妈妈,那个叫“工农”的人为什么能推翻三座大山?”在板仓的一个阴雨天,岸英拉着弟弟,穿着爸爸的大雨鞋,踏进积水,边跑边喊:我们敢在大海里航船!开船哪!„„爸爸妈妈看着孩子们在风雨中那么大胆,没有责备,反而喜展眉间。岸青还记得:妈妈在油灯下抄写着爸爸的文稿——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马列主义经典。妈妈不俱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奔走在湘江两岸,传送着秘密文件,宣传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不记得妈妈有过惊慌,也不记得妈妈有过疲倦。今天,我们沐浴在金色的霞光里,注视着绿茵茵的群山;湘江北去,不舍昼夜,就像我们心底里的怀念。

我们爱韶山的杜鹃像鲜血,千千万万烈士的鲜血洒满祖国的河山。我们这一家也有六位亲人为革命壮烈牺牲,面对阶级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我们的泽民叔叔,红军最困难时期的后勤部长,为人民的健康积劳成疾,为红军的温饱受尽饥寒。他在国民党恫吓利诱、严刑拷打之下,象钢铁般坚强,雷电般威严,宁死不屈,血洒天山。我们的泽覃叔叔,谁说他青春短暂?29个春秋的确不算长,但是他的名字将永远传诵在人民中间!当红军主力长征之后,泽覃叔叔率领赣南独立师转战在武夷山,由于叛徒出卖,陷入重围。为了掩护同志们突围,我们的小叔叔光荣牺牲了——那是1935年杜鹃花盛开的春天。11年后,他的儿子楚雄,一个满怀壮志的小八路,又被反动派杀害于陕南。我们亲爱的妈妈,用霞光般的生命投向黑暗!利用生命最后最宝贵的时刻,首先通知同志们转移,处理了党的文件,给自己留下的是监狱、酷刑。为了革命的胜利她用年轻的生命和鲜血保卫父亲的安全,毅然抛下了三个孩儿,从容地走出浏阳门外。妈妈!我们永远忘不了那悲壮的时刻,我们经常含泪背诵着爸爸赞颂您的辉煌诗篇。我们的泽健姑姑,一个优秀的女指挥员,中国最早的女游击队长之一,在战斗中负伤被俘,仅仅24岁,就义时自若和响亮的口号声,使反动派丧魂落魄。我们的岸英哥哥,爸爸的好儿子,岸青相依为命的兄长,受尽旧社会的欺凌和磨难,为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援助兄弟邻邦朝鲜,鲜血洒在鸭绿江的彼岸。朝鲜的金达莱啊,就是中国的红杜鹃。

我们爱韶山的杜鹃遍地开放,缅怀光荣的往昔,展望前程,一片辉煌灿烂。我们看到了毛主席为我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恢复,在发扬。我们坚信:毛主席提出的,周总理宣布的四个现代化一定会实现!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一定会对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 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儿子新宇懂得:杜鹃花为什么像烈火、像朝霞、像鲜血?为什么这样红、这样鲜艳?无数先烈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才换来无产阶级的红色江山。爸爸!“毛主席纪念堂”已经竣工了,它凝聚着全国人民诚挚的心愿。今年春天,我们和您的孙儿将一颗青松栽种在纪念堂前。我们的心也溶在那颗亭亭的青松里,永远陪伴在您老人家的身边。在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安定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在无限的激动中深深地怀念„„

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

“板仓的杜鹃花哎,和我一样想妈妈,花儿是妈妈亲手栽,如今满山崖;韶山的绿茶树哎,和我一起想爸爸,茶树本是爸爸种,年年发新芽„„”

第二篇:《当代文学复习参考》

当代文学复习参考资料

说明:当代文学考试范围是第二十八章1976~1989文学思潮到第三十五章90年代新诗散文述评。

课件上的内容只有第二十九章到第三十二章的内容,其余部分需要自己看书。

以下是整理课件的,有需要的参考一下,因为整理时间较短,可能有些缺漏,如有缺漏大家自己补充一下。 当代文学考试时间以及地点

6月26日(星期二)上午10:00-12:00 主楼717(1102)

一、名词解释

1、元 小 说

元小说(meta-fiction),也译为“超小说”或“后设小说”,威廉²加斯(美)《小说和生活中的人物》(1970)中首次使用,基本含义是“关于怎样写小说的小说”。

戴维²洛奇(英)说:“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先锋潮中,马原的元小说叙事较有代表性。

公开自反小说的虚构性,模糊作者、叙述者、读者的界限,在小说中讨论小说的写法等

2、残 障 叙 事

格非的小说较有代表性

(1)颠覆真实性(将个人精神与大众经验对立起来,强化神秘感);

(2)意义缺失的格非式“故事迷宫”(火柴盒故事;探访<格非小说常用的故事框架或故事线索>为证实“在场”,最后什么也不能证实);

(3)以讲故事完成“反故事”的技术操作(故事性很强,但实际上根本构不成故事)。 探访:比如《褐色鸟群》中我向棋讲述的与另一个女人的故事。还有棋与我的双向寻访。

3、风 情 小 说

风俗人情小说区别于乡土小说,虽都重视乡风民俗的描写表现,但前者着力表现风土人情,后者着力表现乡情、乡愁、乡思。

风情小说的基本特征

A 借风情流变演社会历史变迁

B 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

C 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代表作家作品:汪曾祺高邮风情、邓友梅晚清风情、林斤澜温州(矮凳桥)风情、刘绍棠运河风情、陆文夫苏州风情、冯骥才和林希的津门风情小说等

4、陕 军 东 征

1993年,五位陕西作家在北京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产生较大影响。当时的新闻界、文学界称之为“陕军东征”现象。

“东征”作家作品包括:

陈忠实《白鹿原》

贾平凹《废都》

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

程 海《热爱命运》

京 夫《八里情仇》

5、归来的歌

“归来的歌” 诗人的归来、诗的归来{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共同特征:归来主题、理性思辨倾向、感伤诗情、个性回归

抒情迁移与主题演变

a 抒写社会性情绪——抒写个性体验、进行个性化反思

b 归来主题——沉思主题

代表诗人:艾青、公刘、流沙河、

绿原、牛汉、曾卓、邵燕祥等

6、朦胧诗及代表诗人{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知青“地下”诗作是朦胧诗的最初酝酿,但并不朦胧

1978年北岛、芒克创办《今天》[80年停刊],朦胧诗第一次以群体姿态亮相

1979年《诗刊》发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1980.8《诗刊》发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引起争论

朦胧诗人

三个“崛起”为朦胧诗推波助澜:

谢 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80.5.7

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81.3

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当代文艺思潮,83.1

群体特色:

人性呼唤、自我体认

历史反思、意象建构

代表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梁小斌、江河、杨炼{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7、朦胧诗群体特色(具体)

1、恢复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情怀

呼唤友爱、真诚、信赖,追求人生价值人格尊严

2、重建理想与信念

重新召回“自我”;重视“自我”与“世界”的对话

(对抗)

反思苦难岁月中的人性毁灭、理性沦丧;否定历史文化积淀中的传统人格模式、奴性人格

3、构建意象世界

“橡树” “一代人” “纪念碑” “墓志铭” “小巷”

(其意象世界有冷峻、温婉、天真任性三方天地)

8、朦胧²意象

在“自我”与“世界”的对话中,“自我”被扩大,渲染出了主体孤寂的心理和情感;经验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形成了朦胧诗人普遍的悲剧英雄心理机制

在朦胧诗中,经验世界与具体生活场景有了足够的距离,诗人不再“实写”“实抒”,形象与思想间产生了艺术的张力

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往往模糊了抒情的线性结构(时间流、逻辑流),而更多呈现为意象板块顾城《远和近》的距离是心理感觉决定的;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比喻都求陌生化(而不是相似性)

9、挽悼散文

1978.12《人民日报》发起¡±丙辰清明纪事¡±征文,要求以1976年¡°天安门事件¡±为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记叙那一场大事件中的各个侧面。但这一主旨被积聚了太多急于抒发的情感的各阶层作者延展。人们写下大量以挽悼已故亲人、友人、亲爱者、景仰者为题的

抒情散文,以鲜明的政治品格与社会品格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代表作主要有: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巴金《怀念萧珊》《望着总理的遗像》

楼适夷《痛悼傅雷》

毛岸青、邵华《我爱韶山的红杜鹃》

菡子《梅岭诗意》等

10、回忆散文

挽悼散文的后续发展

抒写范围:由“文革”向更久远的历史纵深延伸

抒写内容:由“怀人”转向更多地回顾自己的人生

情感倾向:由强烈转向沉静

情感表现:由“宣泄”走向客观记叙(追忆型叙事)

代表性作家作品:

丁玲《牛棚小品》

孙犁《晚华集》《秀露集》等

杨绛《干校六记》(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

另一味回忆则立足人生感受的抒写,反思色彩更浓,如巴金、韦君宜的散文

11、个性散文

这是回忆散文中的另一倾向:叙写童年或过去的生活,以表现“性灵”为宗旨,对人生中美好时光、事物的眷恋和对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煦的生存环境的神往,是这类散文的主要情感倾向。

坚守主观视角,注重内心体验,强调性灵,追求诗情与个性

小说、诗歌的艺术手法被引进到散文创作中(意识流、生活流、内心独白、象征、隐喻、意象、感觉、荒诞、抽象„„)

代表作家:贾平凹及众多女性散文作家(张洁、王英琦、叶梦等)

12、知性散文—文化散文

抒情散文的知性化追求,在知性散文—文化散文成型之前,是融化在个性散文之中的 抽象意味、哲理色彩、文化品格浓重的个性散文

80年代后期余秋雨携《文化苦旅》,将知性化追求推进到文化关怀的层面,抒情散文园地高扬起文化散文的旗帜。

进入90年代,文化散文影响更盛。知性散文中的“文化”“学识”上升为更加重要的艺术与审美构成元素,“学者”成为创作主体。

13、探索剧

进入80年代,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戏剧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一些剧作家突破传统的戏剧创作原则,积极探索戏剧艺术形式的创新,创作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剧作,被称为探索剧或实验剧、现代剧。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包括:高行健的《绝对信号》《车站》《野人》,刘树纲的《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等。探索剧突破了传统戏剧艺术模式与规范,丰富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推动了当代戏剧的发展。

14、探索诗(新生代诗)

新生代是在“朦胧诗”的艺术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朦胧诗的反叛力量(“反动派”) 因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汇成潮流。较有代表性的群体有:他们文学社、非非主义、、大学生诗派、整体主义、莽汉主义、撒娇派等。

以反崇高、反英雄的价值观、反意象、反优雅的艺术观成为诗坛的新生代。

相对于朦胧诗的贵族化(人格理想、思想锋芒、艺术语言)倾向,“新生代诗”的平民化倾向显得更为突出。在朦胧诗人那里,“我是人”宣告的是自身的高大;在新生代这里,“我是人”宣告的却是自身的凡俗。

二、人物形象分析

1、《陈奂生上城》

漏斗户主。进城买帽子(屯里有米、橱里有衣、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满意透了,“今日悠悠上城来”)。【上县城 → 寻求新生活; 卖油绳 →病困火车站;遇书记→ 梦圆招待所 】

陈奂生形象

《陈奂生上城》最精彩的叙事环节是——喜悦——感激——自卑——懊悔——气恨——发泄——满足

陈奂生:当代国民性的一面镜子

(上,命,利,惑,迷。“陈奂生”系列小说共同完成的)

进城中的陈奂生 (一睡成名)

2、《芙蓉镇》艺术形象

芙蓉仙子——胡玉音

豆腐西施。全书以胡玉音的遭遇为线索展开叙事。小人物。悲剧命运。

工作组长——李国香

国营饮食店经理。全县商业战线以批资本主义出名的女将。社教工作组长。公社革委会主任。县委副书记。后转移,调往省城升正处级。

铁帽右派——秦书田

做过州立中学教员、县歌舞团编导,57年因“利用民歌反党”划为右派下放到芙蓉镇劳动改造。有装疯卖傻油滑混世以求生存的一面,也有机智的反抗和铮铮铁骨。“穷快活,浪开心,活作孽”,性格丰富。右派形象中有独特美学价值。

北方大兵——谷燕山

粮站主任。南下干部。社教工作四清运动中被停职。“醉”汉。“一镇的人望”,“生个蛮横相,一颗菩萨心”。

[谷燕山醉骂]

谷燕山醉骂

运动根子——王秋赦

秋蛇、秋奢、秋赊。赤贫无产者,土改中的¡°土改根子¡±,¡°四清¡±开始变为¡°运动根子¡±,当上支书,与¡°工作组长¡±李国香互相利用。革命性→破坏性。独具认识价值。

3、白 嘉 轩

“最后一个地主” “最后一个封建族长”

形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