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最爱吃什么

时间:2021-10-26 03:22:51 节日作文

第一篇:《鱼最喜欢吃什么?》

鱼最喜欢吃什么?

蚯蚓、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万能饵料可钓各类鱼(鲢鳙鱼除外);

红虫、可钓各类鱼(鲢鳙鱼除外)冬天和初春效果极佳;

面虫、别名米虫,蛋白含量高可钓各类鱼(鲢鳙除外);

蛆、上等的鱼饵,可钓各类鱼(鲢鳙除外);

卷心菜肉虫、主钓餐鲦,其它无鳞鱼有鳞鱼(除鲢鳙鱼外)都喜欢吃;

蝗虫、主钓乌鱼,草鱼,青鱼,鳊鱼;

蚂蟥、主钓鲤鱼,白条,鮹子,鳊鱼,鲶鱼,青鱼,黄姑子鱼等;

孑孓、蚊子的幼虫,可钓各类鱼(鲢鳙除外);

苍蝇、可钓各类鱼(鲢鳙除外);

生肥肉丁、钓鲤鱼,鳊鱼,青鱼,鲶鱼等凶悍的无鳞鱼;

猪肝、钓甲鱼效果最好;

羊肉、钓乌鱼,鲶鱼,甲鱼;

螺蛳肉、钓青鱼,鲶鱼;

鱼肠子、钓各类鱼(鲢鳙除外)效果好;

虾、钓各类鱼(鲢鳙除外);

鸡肠子、钓青鱼,螃蟹;

泥鳅、钓鲶鱼,鳜鱼,鳡鱼,乌鱼;

常用的植物类有:

面粉、面筋、面条、可以钓各种有鳞鱼特别是鲫鱼鳊鱼鲤鱼和四大家鱼;

大米、钓鲤鱼,鲫鱼和鳊鱼较好;

玉米面、主钓鲤鱼;

发糕、主钓鲤鱼;

桑椹、主钓大鳊鱼;

山芋、主钓鲤鱼,鳊鱼;

红薯、主钓鲤鱼,草鱼,鳊鱼;

马铃薯、主钓鲫鱼,鲤鱼,鳊鱼,草鱼;

豆类嫩叶、主钓大草鱼;

红枣、主钓鲤鱼,草鱼;

韭菜、主钓草鱼;

豆腐干、主钓草鱼;

嫩水草、主钓草鱼;

菱角仁、主钓草鱼,鲤鱼,鳊鱼;

莲子仁、主钓鲤鱼,草鱼,鳊鱼;

藕粉、主钓鲤鱼,鲫鱼,草鱼,鳊鱼

第二篇:《鲶鱼的钓法》

在淡水鱼类中,有一种这样的鱼,它体型独特,长相怪异,大大的嘴巴看上去凶神恶煞,二对性感的胡须特别引人注目,迷人的黑色皮肤让人嫉妒,洁白的肚皮让人联想到它是某化妆品的品牌代言,小鱼看见它闻风丧胆,泥鳅见到它钻回洞里,它从不嫌弃食物脏,也不嫌弃河水难喝,反而视为美味佳肴,石洞是它的家园,树根是它的别墅,草丛是它经常约会的地方,国外有它的亲戚,在海洋中也有它的老乡,它就是今天的主角——鲶鱼,请跟随笔者的思绪,去了解它的内心世界。

一、鲶鱼的特征

鲶鱼,俗称 “鲇鱼”、“胡子鲶”、“河鲶”、“鲶拐子”等,又称怀头鱼。体延长,前部扁平,后部侧扁,口宽大,下颌长于上颌,下颚突出。上下颌及锄骨上有绒毛细齿,成鱼须2对,眼睛小,视力弱,嗅觉发达,无鳞,皮肤富黏液腺。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

二、鲶鱼的生活习性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白条、麦穗鱼、泥鳅等,性成熟早,产卵期为4~6月,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常见个体0.25-1.5千克,最大个体30-40千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水系。鲶鱼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看家本领,就是跳水,身体扭转90度跳水高度可达1-3米左右,除此之外,鲶鱼还擅长打洞。

三、鲶鱼的钓法

鲶鱼属于底层活动的鱼类,也是一种淡水食肉攻击性鱼类,它喜欢躲避在石头洞口、树根底下或草丛中,当猎物经过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猎物吞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埋伏”行家。主要以小鱼小虾、昆虫、蚌肉为食,偶尔吃同类和自己的幼仔。曾几何时,破开鱼肚子发现里面有小鲶鱼、小鱼虾和鱼钩,它的做法很好的诠释了吃饱肚子远远比饿死要强。

鲶鱼对荤饵情有独钟,尤其是重味道的荤饵,比如腐烂的动物尸体,从某种意义上讲,鲶鱼是一个重口味的鱼类。鲶鱼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都在休息,很少进食,遇到阴天或暴雨,河水猛涨后,水质浑浊时,它们白天也异常活跃。春季的鲶鱼饥肠辘辘,靠近岸边的浅滩水草中垂钓是个不错的选择,夏、秋季节夜钓效果不错,需要注意安全,冬季的鲶鱼进入冬眠,基本不进食。黄昏和夜晚是鲶鱼进食活跃的时间,特别是夏季的夜晚,气温越高,食欲越旺盛,鲶鱼的活动范围越大,晚上12点到凌晨3点上钩率较高。钓鲶鱼同样需要打窝子,打窝子的位置可以选择在石头洞口、树桩旁边、树根底下、水闸口、草丛中等,打窝子的饵料可以使用:臭鸡蛋、猪粪、腐烂的动物尸体、米酒、粪便,味道越浓效果越好。鲶鱼进窝子像草鱼进窝一样,在窝子附近伴有鱼腥泡,与其说鲶鱼进窝子为了吃饵料,还不如说它更喜欢的是小鱼。所以当小鱼停止闹窝,也是大鱼进窝子的一个信号。鲶鱼不同于其他的鱼,它喜欢吃荤饵超过喜欢吃素饵,若想有好的鱼获,钓鲶鱼最好用荤饵。鲶鱼的钓饵主要有:绿蚯蚓、黑蚯蚓、小泥鳅、小鱼虾、小鸡肠、羊肝、青蛙腿、面食、大青虫、蛆、面包虫、米饭等,有些商品饵料效果也不错。活饵挂钩不可将其打死,放进水中更能引起鲶鱼的注意,这是钓鱼通用的一个小技巧。野外垂钓时,碰见大鲶鱼的概率相对比较低,一般的线组足够应付。在湖泊、水库、大河中垂钓时,渔具必须结实,粗线大鱼钩,铅坠与浮漂相匹配,鱼竿不能太长,最好用短竿,

3.6米的比较适合,总的要求就是鱼竿的弹性要好。鲶鱼通常活动在深水区的底层,

因此,钓鲶鱼一般采取底钓,鲶鱼咬钩的力气比较大,吃钩急、猛、狠、快,漂相通常以黑漂居多,尤其是绿蚯蚓作饵料时,出现黑漂的概率特别高。鲶鱼咬钩就像鬼子进村一样,动作有点夸张,总想一口吃完,于是鱼钩经常吃进肚子里,为此很多钓友不得不用摘钩器取鱼钩,鲶鱼咬钩的动作干净利落,也非常好钓,提竿就中鱼。在我们南方,野钓时最常见的就是南方大口鲶。

近年来,开始流行路亚钓鲶鱼。所谓路亚钓法,是指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钓鱼方法,也叫做拟饵钓法,路亚钓法正是应用了自然界食物链的规律,通过人工制成路亚假饵,在水中模拟栩栩如生的自然小鱼、小虾、昆虫等吸引鱼类发动攻击,路亚钓法与传统钓不同,路亚钓没有鱼漂和铅坠的概念。路亚钓法并不是把路亚假饵投进水中静待鱼儿上钩,而是通过钓手操控秆子使其假饵在水中呈现种种类似逃窜、挣扎、痉挛等形态进而吸引目标鱼发动攻击,讲究的是竿、饵、轮的综合操作技巧。路亚一般都要做成颜色鲜艳尾部花哨,这样比较容易吸引鱼的注意,此种钓法在国外比较流行,路亚在海钓中比较常见。这个原本流行于国外而且在海钓中常用的一种钓鱼方法,为什么在淡水中也能使用呢?众所周知,鲶鱼是肉食性鱼类,攻击性强,生活在自然水域中的肉食性鱼类,都有很强的自主捕食能力,它不依赖死饵,只对具备一定动态的饵感兴趣。路亚常见的假饵主要有:米诺、波趴、铅笔、摇摆、金属亮片、旋转亮片、VIB、蜥蜴、雷蛙、小虾、卷尾蛆等,钓鲶鱼的路亚假饵用金属亮片、VIB、小虾、蜥蜴、卷尾蛆、飞虫、软鱼效果都不错,不同的假饵针对的对象不同,不同的假饵价格也不同,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随着路亚钓法的发展,假饵的种类数以万计,无法统计,还有些钓友喜欢自制假饵。路亚钓法通常钓起的鲶鱼都比较大,大鲶鱼攻击性比较强,在淡水鱼类中,用路亚钓法,鲶鱼最具代表性。

民间有俗语“吃鲶鱼,勾老病”,对于有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等老毛病的人来说,鲶鱼尽量少吃,因为它富含的胆固醇很高。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对于美食的诱惑,一般人难以抵挡,实在经不起诱惑偶尔偿偿也未尝不可。俗话说“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鲶鱼肉质鲜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兼并药用价值,是宴请嘉宾,招待亲朋好友的美味佳肴,也是饭店常见的一道菜。我的三大爱好:钓鱼、书法、烹饪,对烹饪的喜爱不亚于钓鱼,做一道美味的鲶鱼也是我的梦想。

第三篇:《用串钩钓鲶鱼的好办法》{鲶鱼最爱吃什么}.

用串钩钓鲶鱼的好办法

我比较喜欢小海竿串钩钓鲶鱼,具体钓组要比手竿都大上一两号.关键是怎么防止串钩挂底.我有两个个方法:

鲶鱼用饵很好找,一般用动物内脏,泥鳅,小鱼,小虾,大黑青蚯蚓,大青虫等.不同的鲶鱼重量不同的季节用不同的饵.一般在春季用大黑青蚯蚓和泥鳅的比较多,夏天用新鲜的鸡肠子和小鱼的比较多,秋天用大青虫和内脏的比较多.泥鳅一般用小于10厘米的个体,钓上的多少2斤以上的个体,但是,我不推荐用泥鳅做饵,因为泥鳅爱钻底,容易挂底,尤其是手竿.小虾,大黑青蚯蚓一般是1斤左右的鲶鱼青睐.大青虫和新鲜的鸡肠子适合2斤到4斤的.我个人觉得钓鲶鱼最好用的是新鲜的生羊肝,因为这东西特别的腥膻,无论什么季节什么水域什么重量的鲶鱼都爱吃,如果没有可以用鸡肝猪肝代替.另外,还有一种好饵,就是你可以用现成钓到的小鱼,现场宰杀,不要清(带血的最好)洗切成小段,比蚕豆小点,挂钩垂钓.

打窝可以用切成块的小杂鱼,动物下水,或者你家吃排骨剩下的骨头,还有新鲜的羊骨头等

钓点选择在那些有石头的地方,还有水库的出水口或者进水口.

时间你可以选择在夜晚最好.排列顺序为:夜晚好于雨天,雨天好于阴天,阴天好于多云,多云好于晴天.其中,暴雨后两个小时之内在水库的出水口或进水口用海竿串钩能钓个丰收.

哥们注意了,钓鲶鱼是经常能钓到甲鱼,作好准备.垂钓是带上退钩器,剪子,小刀等,万一鱼钩被到肚子里也好摘钩,实在不行,您就来个外科手术(给它来个开膛破肚).

鲶鱼系底栖性鱼类,常生活在较深水域的底层。多在坡埂、陡坎、树桩、石缝、洞穴处聚居。鲶鱼喜欢有水流的地方,常躲在这些地方等待食物。当其发现可食之物,便迅猛出击,咬住猎物后,立马转身回窝。由于鲶鱼本性喜暗怕光(其双目及皮肤对光线极为敏感),因而白昼多栖伏于深水底部,暗夜才出游觅食。但是暖春季节鲶鱼为尽快补充越冬时已消耗的体能和育卵产卵的需要,却也溯水上行游至浅水岸边或草滩觅食产卵。晨昏尤为活跃。多云或阴雨天气亦然。

6至7月鲶鱼产卵后便洄游至湖库的深水区。根据鲶鱼的生活习性和索食游栖规律,我们便可选准选好不同季节的钓鲶钓位。春季与初夏,应钓浅钓近钓边,可选择向阳多水草的浅水域泥底岸边、石堤、缓流水口等。而中夏至深秋的钓位,则应移至湖库较深水域:陡岸避光处,水底有堆石、木桩等障碍物的附近地带。岸边有树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的荫凉处,也是好钓位。

第四篇:《鲶鱼-百科》

鲶(nián)鱼(Catfish)俗称塘虱,又称怀头鱼。鲶鱼,即“鲇鱼”,鲶的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普遍的体上没有鳞,有扁平的头和大口,口的周围有数条长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这是它的特征。

种属:鲶[1]为硬骨鱼类的一种。[2]

鲶鱼的各种图片(5张)

俗称:鲶巴郎、郎巴、鲶泥鱼、棉鱼、胡子鲢、粘鱼、划鼠。[1][3]

分类:鲶鱼有淡水种和海水种。海水种称海鲶鱼。[1]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体长形,头部平扁,尾部侧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仅达眼前缘下方(末端达眼后缘的是大口鲶)。下颚突出。齿间细,绒毛状,颌齿及梨齿均排列呈弯带状,梨骨齿带连续,后缘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鱼须2对,上颌须可深达胸鳍末端,下颌须较短。幼鱼期须3对,体长至60毫米左右时1对颏须开始消失。鲇鱼多黏液,体无鳞。背鳍很小,无硬刺,有4-6根鳍条。无脂鳍。臀鳍很长,后端连于尾鳍。鲇鱼体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状斑块。[2]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

鲇鱼同鲶鱼,又叫土鲇,是鲇科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整个亚洲东部都有分布。中国各省均有出产。[2]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鲶鱼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秋后居于深水活污泥中越冬,摄食程度亦减弱。肉食性鱼类,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等,也吃虾类和水生昆虫。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1]

属夜行性动物,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坑里或树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

鲶鱼

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底层凶猛性鱼类。怕光,喜欢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里,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1]

在水库、池塘、湖泊、水堰的静水中,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

下面。[2]

春天开始活动,觅食。入冬后不食,潜伏在深水区或洞穴里过冬,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一般不游动。

鲶鱼眼小,视力弱,昼伏夜出,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阴天和夜间活动频繁。

性成熟早,一般一龄即成熟。产卵期长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产卵时成群追逐,和达尔文蛙相似,雄性鲶鱼也是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不同的是,雄鲶鱼在这段时期不能进食。幼鱼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其中水生昆虫的幼虫和虾类是它的美味佳肴。

贪食易长,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普遍的体上没有鳞,身体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头和大口,上下颌有四根胡须,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

有三大:嘴大、头大、肚子大。

鲶鱼(4张)

色别有两种:一种是青灰色,一种是牙黄色,牙黄色的鲶鱼身上有花斑。

鲶鱼的卵有毒,误食会导致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情况严重的会造成瘫痪。 [1] 编辑本段营养分析

中医认为,鲶鱼味甘性温,有补中益阳,利小便,疗水肿等功效。

鲶鱼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除鲶鱼的鱼子有杂味不宜食用以外,全身是宝,鲶鱼是名贵的营养佳品,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可以和鱼翅、野生甲鱼相媲美,它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是其他鱼类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强精壮骨和益寿作用是它独具的亮点。[4]

鲶鱼(4张)

功效:鲇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对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有较好的食疗作用。鲇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1]

文献记载:中国自古就有食用鲶鱼的记载。《食经》:“主虚损不足,令人皮肤肥美。”南北朝·陶弘景:“鲇鱼肉不可合鹿肉食,令人筋甲缩。”宋·苏颂:“{鲶鱼最爱吃什么}.

鲇鱼肉不可合牛肝食,令人患风,

噎涎,不可合野猪肉食,令人吐泻。”《本草纲目》:“鲇鱼反荆芥。”《随息居饮食谱》:“鲇鱼,甘温,微毒。痔血、肛痛,不宜多食。余病悉忌。”[1]

最佳食用季节:鲇鱼的最佳食用季节在仲春和仲夏之间

适合人群:适合一般人食用。尤其以老、幼、妇女产后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最为适用。 适用量:每次150~200克。[3]

编辑本段经济价值

苗种培育

鲶鱼苗种培育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免投喂期:鱼苗刚出膜,全长约0.7-0.8厘米。此时,鱼苗的卵黄囊还未消失,鱼苗集群于池底角落,微微颤动,鱼群显青黄色,只有少数鱼苗离开池底无目的游动,趋暗的移动能力弱,鱼苗靠吸收卵黄囊养分生长发育,无需投喂饵料。经过2-6天的发育,鱼苗卵黄囊养分逐渐被吸收完毕,卵黄囊消失,鱼群分布的面积增大,鱼群显青黑色,开始有部分鱼苗游离汕底觅食,趋暗移动能力变强,此时应及时投喂适量、适口的饵料。掌握鱼苗开口投喂时间是育苗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据以往经验总结,鱼苗从刚孵出发育至卵黄囊消失的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密叨的关系:17-18℃需6天,19-20℃,需5天,21-23℃需4天,24-26℃需3天,28℃以上的水温为2天。但4天以上:才完成这—过程的鱼苗,体质会变得瘦弱,成活率下降,因此,当鱼荫池水温低于21℃时,应及时采取升温措施。

2.一级培育阶段:鱼苗规格在1厘米以下时,为一级培育阶段。育苗池应选择室内孵化池,规格为2-3米2,水深12-20厘米,放养密度4000-5000尾/米:。鱼苗卵黄囊刚吸收完时,应投足量的、经80筛绢过滤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4厘米左右。当鱼苗已摄食了大量轮血后,水体中轮虫的密度减小,水体逐渐变透明,此时,要及时换入含有大量轮虫的肥水。这样经过两天培育,就可以改投水蚤作为饵料了,要注意投喂水蚤需经40目筛绢过滤。当鱼苗规格达到1厘米以上时,转入二级培育阶段。

3.二级培育阶段:育苗池可选择室外育苗池,面积为5-6米2,水深25-30匣米,放养密度为2000尼/米2左右。这一阶段健康的鱼苗白天总是聚居于阴暗处,极少有鱼苗游动,傍晚时分才游散四处觅食,故池面应用水泥瓦之类挡热性能较好的材料遮盖池面1/3的面积,一方面避免阳光猛烈时水温升幅大,另一方面为鱼苗提供阴暗的栖息空间,有利鱼苗生长。鱼苗在池中,投喂水蚤两天后,长至1.5厘米以上,即可改投喂丝蚯蚓。投喂三天丝蚯蚓后,鱼苗规格达到2厘米以上,转入三级培育。

4.三级培育阶段:三级培育池规格15-30米2,水深应达5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为400-500尾/米2,池中放少量水浮莲,约覆盖水面1/4面积,以便净化水质、遮阳和供鱼苗栖身。饲料以丝蚯蚓为主,丝蚯蚓供应不上时,可用煮熟的福寿螺肉绞成碎肉或鱼肉搅成鱼糜来代替。鱼苗培育12-15天即可长到5厘米,达到出售规格。 [5]

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