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

时间:2021-10-10 22:08:42 三年级作文

篇一:《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记 录》

东阿县大李小学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录

大李小学

记录人:李存锋

活动一

活动时间:2016年9月13日 记

活动内容:《 关爱残疾人》

活动对象:三年级

活动方式:讨论、交流、调查、访问、考察、实验服务、汇报、表演、答辩等

活动过程记录:

一、提出活动主题:我们和残疾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里,但你平时关注过他们吗?你了解过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吗?你亲身体验过他们生活的艰辛吗?你能感受他们内心的痛苦吗?

二、制定活动方案

三、阅读残疾人的相关资料

四、体验感受

1用双手折飞机,纸盒。

2用一只手折飞机,纸盒。

3用一只手系纽扣。

4蒙眼摸东西。

五、谈感受

活动效果: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是说教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活动反思: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绝不能越俎代庖,而应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帮他们一把、扶他们一下。

活动二

活动内容:《关于水污染的调查》

活动对象:五年级

活动方式:讨论、交流、调查、访问、考察、汇报、答辩等 活动准备:记录本、摄像机、照相机、记录表等

活动过程:

学生分组:老师把学生分成组,

学生调查:利用活动时间去学校附近的小河测水质,同时观察污染水中生物的活动情况,发现污染水中的鱼虾已经绝迹了,同时向当地人们询问20年前的水是怎样的,

分 析:把污染水和干净水进行比较,

解决措施:寻找造成水污染的根源,提出解决办法。

活动效果: 使学生对水源污染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向生活、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它需要得到社会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教师也经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活动一

活动内容:《 折 纸》

活动对象:四年级

活动方式:讨论、交流、参观、设计、制作、展示、竞赛、其它等

学生准备:各种手工纸(专用手工纸、挂历纸、海报、宣传单等),剪刀、彩笔、双面胶等。

教师准备:《折纸》作品展览(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分组:老师把学生分成组,

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参观作品,提出问题。

2、让学生了解了解本次折纸课的主要内容。

3、动手折纸《垃圾纸盒》,《纸青蛙》,《小纸船》等,在折的过程中发现折纸规律。

4、展示成果。

活动效果:

大部分同学能积极完成本节课任务。对折叠的速度及质量情况要好第一次。个别学生动作很慢。

成功之处或收获:

部分学生的兴趣很浓厚、积极性很高涨,学习效果较好。 活动反思:

课堂上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的讲解一步步进行折叠,认真看清老师折叠的步骤,认真折叠,看到自己叠的劳动成果,非常高兴,

活动二

篇二:《三年级上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指南教案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指南教案

教学课题:走进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又一个初步的了解,是帮助同学们增长实践才干的一门课程。

教学重点:知道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门帮助同学们增长实践才干的课程。

教学难点:知道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门帮助同学们增长实践才干的课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理想,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科学家、银行家、艺术家、医 生、法官„„并且打算从小开始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练好本领。那么,怎样才能练好自 己的本领呢?

①系统的书本知识 ②真才实干

二、新授

1、学习是多种多样的 师:请他同学们想想,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学习?在这些地方,学到了什么?

①在课堂 ②在家里 ③在社区 ④在大自然中

师:书本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综 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走进自然,融入社会,丰富经验,获得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 亲身体验。那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有哪些形式? ①实验研究 ②观察思考 ③动手操作 ④社会宣传

2、在现实中找问题

师:提问是我们的天性,当我们对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请 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自己对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有兴趣。

3、大家分工合作 师:分工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开展时间活动时,一般要经历哪三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 ②实践阶段 ③总结阶段

4、看看我们的成果

师:总结既是一种不断丰富自己的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同学们在活动 完后想想: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合理,活动过程中自己做的是不是优秀,获得了什么经验,以后遇到哪些问题可以这样解决。 作业设计: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

1、学习是多种多样的

2、在现实中找问题

3、大家分工合作

4、看看我们的成果

教学反思: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随手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养成及时 整理、及时总结的好习惯。学会总结,活动才有意义。

教学课题:自我认识类--玩具大搜寻(一)

教学目标:通过搜寻玩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着提出 问题,感知一次实践活动的大致过程。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着提出问题,感知一次实践活动的大致过程。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学着提出问题,感知一次实践活动的大致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玩具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玩具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开发了我们的 智力。让我们一起打开自己的玩具箱,进行一次玩具搜寻活动吧!

二、新授

1、提出活动主题 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有活动的主题,而活动的主题来源与我们提出的问题。 请同学们提出与玩具有关的问题。 如:从小到大,我自己玩过的玩具有哪些呢? 爸爸妈妈小时候玩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古代人玩什么玩具?„„

2、制作班级“问题搜集袋”。 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放进袋内,每周统计一次,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一个 自己最想研究的。

3、资料展示。 学生阅读“活动主题是这样产生的”。 参考活动主题:玩具的种类调查 玩具与性别的关系 从玩具的演变看社会的进步 玩

具与健康、智力的关系 “三无”玩具的危害 玩具的浪费情况调查{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

4、确定活动主题。 作业设计: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自我认识类--玩具大搜寻(一)

1、提出活动主题

2、制作班级“问题搜集袋”。

3、确定活动主题。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研究主题来源于我们提出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学会和 掌握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确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可研究型,并形成主题。

教学课题:自我认识类--玩具大搜寻(二)

教学目标:通过搜寻玩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活动方案,知道了玩具的分类,明确了传统玩具与现代玩具的区别。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了玩具的分类,明确了传统玩具与现代玩具的区别。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了玩具的分类,明确了传统玩具与现代玩具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我们确定了活动的主题,同学们找一找,你的研究主题和谁的一样, 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研究。

篇三:《2013.10浅谈解析综合实践和美育整合的思索》

浅谈解析综合实践和美育整合的思索

单位:天津市河北区兴华小学

姓名:郜君博

邮编:300402

电话:13821597597

浅谈解析综合实践与美育整合的思索

摘要: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祖国的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材。故而我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了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思考了美术课程的本质特征及其在美术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寻求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主要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设置的一门课程,作为融综合性、探究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可以很好地和美术课相互整合。

关键词:美术;美术教育;思考;综合实践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型课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知,强调以学生自主思维活动为基础的理解、体验、探究、创造性实践的活动。因此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选择课程是教师首先要做的,同时教师是新课程中的一大亮。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思维实践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主体,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大体系当中,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指导者和领路人 。 这门课程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综合实践活动还强调多种任务模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这种复合不是来自教师的人为复杂化,而是来自于学生个体对实践活动主题的更深入认识和挖掘过程。

基于这一认识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课之间相互整合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强调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美术课程与学生活动经验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美术教育面临的新环境

当今的美术教育上升了一个新的环境,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同时也顺应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发言表示:“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同样都是教育方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重视美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影响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和终极目标之一。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失良好的艺术教育。《2011版美术课标》是对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有准确的把握之上的一次跨越,

它的修订以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为依据,强调了美术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的教育功能和主要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我认为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在课标的引导下,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惟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美术与文化紧密相关,相互关联。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 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课程改革既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旨在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达到整体优化。

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过程与方法是整节课的一个规范性指导,它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引领课堂教学的整个操作过程与方法,它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这一结果性目标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与创新。因此在设计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设计有效的过程与方法,为教学指导进行整体设想,实现学习活动过程的最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相辅相成,是互相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知识与能力”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是生成情感目标的土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起着整合、促进与升华的作用。只有认识和把握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才能领会美术课程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实质问题,才能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取得最佳的整合效果。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紧密关系,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意愿和能力。”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 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领域的教学整合

美术学科教学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在老师的讲解或指导下,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学

习书本上的知识,取得更多的是间接经验。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激活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美术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进行美术课堂写生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实践的全过程。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分析、理解、写生对象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新的表现方法的同时,探究能力、美术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调查研究。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因为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同时有些活动题材、内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

中小学的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这就造成中小学美术教育向专业化、技能化发展,而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学科内容综合、学生学习自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多样合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教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时,必须改变学科本位的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学生自主观、能力和应用观,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究美术或美术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筹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川《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与美术教育的改革》沈阳大学学报2010.4;45-46

[2]崔砾文《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1;165-167

[3]张建芳主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6;38-41

篇四:《综合实践活动:纸的探究》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纸 的 探 究

活动主体:五年级、六年级

执教教师:刘老师

主题说明:

纸是文房四宝之一,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载体之一。生活种到处都要用到纸。让收集、认识和研究多种多样的纸,了解造纸的过程,探索纸的特性,用纸制作小手工,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拓宽眼界,培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获取资料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生活。

主题目标:

1、学生认识纸的种类、性质。

2、通过探索纸的特性,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制作纸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4、通过收集和利用废纸,培养环保意识、节约观念。

课时建议:20课时。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纸的样品、纸制品。

2、 成长记录袋、记录本。

3、 设计活动记录卡。

活动过程:

1、收集各种常见的纸,做成样品。认识各种常见的纸,了解它们的特点。{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

2、收集生活中的纸制品,了解纸的广泛用途。

3、制作纸工。利用收集的废纸制作纸的手工(折纸、剪纸、艺术造型等)。

4、开展纸的探究。探究纸的吸水性、可燃性、纹理、毛边等。

5、探究造纸。查阅自古以来有关造纸的资料;有条件的话,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过程,认识常见的造纸设备(纸浆机、打孔复卷机、切纸机、推进器 震动筛、洗鼓、浆泵、细磨机等)。

6、完成小论文、心得体会、手抄报、绘画等,进行活动展示。

7、总结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以他们的平时表现为主要依据,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

活动一:认识纸

活动目标:

1、 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纸,学生认识纸的种类

2、 通过观察和收集纸制品,学生了解纸的广泛用途。

课时安排:4课时。

活动准备:

1、 学生从家里收集各种纸的样品、纸制品。

2、 成长记录袋、记录本。

3、 老师收集各种纸的样品,查找和借阅有关纸的书籍资料。

活动过程:

1、 动员阶段。

导入:同学们天天要和纸打交道,那你们认识和了解纸吗?知道纸 的特性吗?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纸吧。

2、 设计主题活动。那我们怎么研究纸呢?请大家尽管把自己的想法 提出来。

3、 开展收集活动。

A、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从家里和邻里收集各种常

见的纸(如书写纸、复印纸、宣纸、铜版纸、牛皮纸),并把他们做成样品,写下它的名称、特点。

B、收集生活中的纸制品(如邮票纸、信纸、报纸、餐巾纸、包装纸、包装盒)。

4、 认识各种常见的纸的名称。

⑴交流:我们通过采集样品,整理样品,认识了许多种类的纸的名称。

⑵讨论:它们有什么区别?

⑶认识更多的纸。但是还有许多种类的纸我们不认识,怎么办呢? 引导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查书、上网、讨论、问人等办法来认识。

5、 认识纸的广泛用途。

思考:纸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它有什么优点?

活动二:做纸工

活动目标:

1、 通过用纸制作手工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活动准备:

1、 学生从家里收集各种纸,特别是废纸。

2、 折纸用纸,剪刀、彩笔、胶水等。

3、 学生事先试做折纸、剪纸、造型等纸工。

活动过程:

1、 激发兴趣。

同学们天天要和纸接触,那你们知道纸除了用来写字、作画、印刷 等以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纸可以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怎样美化我们的生活?

可以做装饰,做贴画,做纸工

今天我们就用纸来做纸工,好吗?

2、 选择活动。纸工包括哪些形式?折纸、剪纸、造型设计 请每个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最拿手的纸工活动,可以单独做,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做,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看哪些同学合作得最好。

3、 制作纸工。

现在,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动手动脑,制作各式各样的纸工作品。

4、 交流、展示和评价。

评价:他的作品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教学后记] 我发现同学们很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纸作品。折纸作品有青蛙、千纸鹤、蝴蝶、乌蓬船、飞机、灯笼、百合花,特别是陈幼英、吴雪香同学,作品非常漂亮。

活动三:观察纸

活动准备:

1.放大镜,每组1个。

2.白纸、书写纸、卡纸、挂历纸、报纸等,每人1份。

3.每个小组准备两本不同厚度的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描述一张白纸的特点。

1.出示一张白纸,除了颜色是白的特点以外,它还有哪些特点?请观察以后交流。

2.每人观察一张白纸,并做好观察记录。

3.小组交流观察特点,并记录整理。

4.全班交流。要求排除重复的和不是观察得到的特点。

二、比较两张纸的不同特点

引导学生探究纸的不同特点:

1.比较白纸与卡纸,它们有什么不同?做活动观察记录。

2.比较挂历纸与报纸,它们有什么不同?小组汇报。

3.比较两张纸的厚薄,除了用手摸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比较?

4.怎样比较两本书的纸张哪种厚?引导用尺量的方法。

5.动手测量两本书的厚度,说说书本的纸有多厚。

三、观察纸的纤维

篇五:《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活动设计

主题:在寻访中感受美的魅力

金华四中 何俊英{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实施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实施者:何俊英

活动时间:2004年12月——2005年1月

一、问题的提出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漫长的岁月里,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进行着多种多样的创造之外,还要通过美育,实现自身的美化。席勒把美称为“我们的第二造物主”,肯定审美教育对人的塑造的积极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过上美的生活,度过美的一生。然而因为两点一线的生活,因为繁重的学业,学生的眼睛很少能看到美,学生的心灵很少能感受到美!美,对于学生来说,成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对美的理解,过于简单狭隘。七年级第三单元中的《春》、《济南的冬天》等几篇美文学习后,我忽然想,何不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自己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呢?在寻访中感受美的魅力!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大自然,感悟社会生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从而获得对美的认识与理解。

情感目标:

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使学生内心自然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 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学习《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后让学生谈谈什么是美?学生的回答可能较简单狭隘,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疑问,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师可问学生《巴黎圣母院》中的卡席莫多美不美?一个长相一般的人,当他在花样滑冰时动作优美自然舒展,这时你觉得他美不美?一个残疾的人美不美?为什么断臂的维纳斯让人不能不惊叹她的美丽和端庄?梦娜丽莎的微笑又美在哪里,让人那么着迷?学生的眼界打开后,求知欲被激发后,再让学生搜集资料,谈谈对美的新的认识;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人生天地之间,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的美,那就是自然美、社会美和文学艺术美。让学生按照研究兴趣寻找合作伙伴,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计划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务。

第三阶段:实践寻访阶段——通过搜集、观察、采访等方式,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用画笔描绘美,用文字描述美,还可借助相机等工具,将美的瞬间定格。拥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后,小组再进行资料的整理加工,进行独具特色的成果设计(采用制作幻灯片、录象带或编杂志、画册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发展自己。

第四阶段:成果汇报:让学生代表主持班会,分组展示作品,交流在寻访“美”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五阶段:评价总结:请学生写下对自己的评价(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待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二)、活动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

目的:美的形态,大致说来,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时间: 1周

过程:

一、 学习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后,引出“寻访感受美”这个主题。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教师只需作简单的引导,目的只在于开阔学生眼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介绍学生阅读朱光潜的《谈美书简》。)

二、学生带着疑问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请教有关方面的专家后再请学生谈谈对美的新的认识。

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寻找合作伙伴。

四、小组确定研究方向,制定计划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务。如寻访感受的是文学艺术的美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可分为美的散文,美的诗歌,美的戏剧,美的小说;美的绘画作品,美的音乐作品等。可以整体把握,也可以专攻一个小主题,例如专门查找一些美的绘画作品进行分类研究。由学生自己定向,自己制定,自己把握。教师只是适当时候给予指导。

第二阶段:实践寻访阶段

目的:通过亲身实践发现美、欣赏美,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在寻访美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不美的现象,这会引起他们深深的思索。美与丑的对比,更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时间: 3~4周{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活动}.

过程:

一、小组成员按照制定的方案或单独行动,或集体行动,开展实践活动。

二、拥有大量的图片资料后,小组再进行资料的整理加工,进行独具特色的成果设计(可采用制作幻灯片、录象带或编杂志、画册等形式)。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感受到的美,用画笔描绘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将各种美的图片进行剪辑,配上说明文字,装订成册,用flash或ppt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这不也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

第三阶段:成果汇报阶段

目的:让学生通过成果的展示,互相欣赏。相互交流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也有利于学生经验的积累。

时间:两节课

过程:

一、 选出班会小主持人四名,到各组了解情况后,将班会的流程设计好。准备好几盒优美的古典曲子磁带在班会时播放,营造良好的艺术欣赏氛围。

二、 邀请部分家长、任课教师参与班会活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大学里教美学的教授参加,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三、 班会上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成果。

四、请学生自由上台发言,谈自己参加此次活动后的感受。

五、家长自由发言。

六、师小结寄语。

第四阶段 评价总结阶段

1、 个人评价。

2、 小组评价。

四、活动结束后教师的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活动前的准备重要,某种意义上说,活动后的反思更为重要。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得失记载下来,教师的组织能力也就能在认真的总结反思中得到提高。

篇六:《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多姿多彩的叶子》》

主题2 多姿多彩的叶子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多姿多彩的叶子》是山东科技技术版《综合实践》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二个主题。叶子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不经意间学生就会发现叶子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春到冬,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叶子,也有着不同的生长规律。本课以“多姿多彩的叶子”为活动主题,师生共同走进多姿多彩的叶子世界,一起观察、研究、发现、制作„„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叶子入手,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通过开展调查,从叶子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落叶的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类活动,初步掌握观察分类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叶子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体验叶子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引发学生喜欢花草树木的同时,去注意它们的叶子,知道关于叶子的知识;学做叶子标本,制作叶贴画,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展示作品,找出优点和不足。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叶子有初步的认识及了解,由于小学生很好动,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愿望。通过引导,学生能对植物的叶子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并对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比较和分类;查阅有关标本的资

料的能力不足,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能巧妙地利用一些材料,制作出比较规范、具有美感的标本;学生对叶子的观察越来越细致,对叶子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兴趣,特别是通过制作叶子标本,已经能够初步意识到大自然中的叶子经过巧妙制作,还能为我们的生活添姿添彩。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叶子的不同形状和特点,制作出风格独特、兴盛新颖的叶贴画。在设计本课时,我创造机会让学生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创造的活动,让实践过程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二、建议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叶子大集会》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分类知道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观察树叶的形状特点、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活动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研究叶的兴趣,提高发现美培养爱护环境,关注身边的自然物象,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本课重难点:

重点:探究调查的树叶的形状特点、落叶情况等。

难点:植物为什么会落叶,感受叶也是有生命的,了解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二、教学策略建议

教法建议:搜集一些叶子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叶子的资料,课上组织交流搜集到的信息,了解到更多有关叶子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叶子探究的兴趣,进而更亲近和喜欢大自然。

学法建议:课前布置间接调查——通过询问或查阅书籍等方式获得关于叶子的初步资料;指导观察叶子,了解叶子,指导分类。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

本课教学资源建议: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植物的叶子若干。

2、学具准备:各种各样的叶子、记录表等。

本课环境准备建议: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评价建议:

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从对收集植物叶子的种类、数量、叶子形状描述准确程度及落叶情况的观察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

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

见和建议。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去了公园,在那里发现了一群大自然美的精灵,今天我把这一组美景带到了课堂上。瞧,美吗?(课件出示叶子图)

2、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叶子,你能来展示下自己搜集的叶子吗?(小组内展示,提示:说说是什么植物的叶子,说说它的颜色、样子有什么特点?在哪里采集的?)

师:这么多叶子,真是多姿多彩,这节课,一起来观察研究植物的叶子,希望能对它们有更多了解。 (出示课题——叶子大集会)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欣赏与交流展示,学生发现叶子的样子、

种类很多,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已经把教育的目标变成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二)学习与探究(叶子分分看)。

1、个人分:

按下列要求,学生个人分课前收集到的叶子。(出示课件)

①、数一数,你共有几片叶子?

②、按自己的方式分一分,这里面共有几种植物的叶?

边分边做好记录,并将结果放在展示卡纸上。(播放轻音乐:在水中央MP3)

预设1:按形状分,有几种。

预设2:按大小分,有几种。

预设3:按颜色分,有几种。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独立动手分叶子。

生活动结束后,用实物投影分别展示学生的几种分类方法。

小结:你们观察的很仔细,分类方法也很多,有按形状分,大小分,颜色分等。

2、明确分类标准

师:出示学生收集到的四片大小及颜色不同的同一种叶子, 让学生观察、汇报、讨论、交流辩论。

师:到底以什么标准分类,才能把同一种叶子分在一起呢?请大家继续观察分类结果,再动手分一分。

师生活动:发现以形状为标准,形状是否相同就决定了这些叶是

篇七:《综合实践12-15课时》

课题:《学做炒菜》

课型:新授

授课时间:2014年10月28-31日

教案序号:15.16

教学目标:

1、学会简单的烹饪技术,做出冷盘、炒菜和汤。

2、通过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