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1-10-10 21:16:37 三年级作文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弄清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课,学生易感乏味,那么如何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通过实际生活中德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体验,分析,概括的成功的愉悦,加工信息,构建知识生长点,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感情,这是我在课前的引发的思考。

我下面就说说我在本节教研课中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

1. 我能因地制宜采取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况导入,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

45×12,用简单的魔术把45变成145,变成三位数乘两位数,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新课标提出“引

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用本组喜欢的方法去交流,让学生当小老师,说出算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 注意练习的评讲,讲学生错得最多的题目或常见错误做演示,加深和纠正学

生得印象。

4.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

不足:

1. 没有强化训练学生得口算能力。

2.应该多注意学生表达的能力,有些学生是明白算理,说不清楚。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今后改进的方面:

1. 教学中复习铺垫要到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 ,

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旧知迁移效果会更好。

2. 课堂上加强学生得口算练习。

相比之下,笔算乘法比笔算出发更容易掌握一些,进位加法的口算比退位减法的口算更容易掌握,在学习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题,特别是进位的加法。因此,在学习下一节笔算乘法时,加强学生得口算练习。

3.可以采取课前挺酸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篇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在笔算前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估算还能帮助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我在学生笔算之前,总要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的乘法估算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乘法口算。进位乘法的算理和不进位的相同,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独立探究完成,在交流中注意进位的处理。尤其在第2步计算,总有进位的,如若学生口算有困难的就存在进位写法的问题,有的写在竖式中,显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我就引导学生记录在竖式旁边。但是在计算结果校对中发现错误率很高,除了算理不透外很多学生都是在口算时这儿或那儿出点问题。建议在起步阶段的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轻声说出每一步计算过程,每个数字都是怎么得来的。在说的过程中改善书写和计算中的一些马虎现象,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篇三】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城关镇中心小学 徐 琳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本节课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其中教学重难点仍是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对整堂课的教学顺序初步打算是,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围绕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展开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心引领者的角色带领学生理清:1、掌握乘的顺序。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在实际教学时,估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算出结果是多少,所以本课基本思路是从“认知——冲突”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知——尝试”经过“交流——理解”达到“巩固——掌握”,同时也提倡算法多样化。

实际教学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改正:

1、在“组织全班讨论、交流各类方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一起解决”这一环

节上,我处理上有不当之处,学生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有拆因数法,有正确的坚式计算,也有错误的坚式计算,组织讨论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观察黑板上同学的算式,你有什么意见或不同看法可以提出来。”于是学生就从错误的坚式入手,说明它的错误点,导致再去观察其他坚式时出现了重复现象,破坏了层次感。其实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从横式即拆因数法出发逐一去分析,将错误的方法放在最后处理这样层次感更强些也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

2、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再让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复述,说过程、说想法,这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

3、在组织学生练习时,没有分组练习,所有的学生去计算所有的题目,造

成时间不够,以致后面的教学不能游刃有余,把握住节奏。连最后一个闯关活动都没有完成。例题中的竖式计算,虽然在课件中演示了,但一放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后面的计算留模板,应在黑板上再写一遍。

4、尝试练习应放在小结计算法则之后,让学生加深印象后,再去练习。

【篇四】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2014年12月30日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

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篇五】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大源二小 周燚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14×12,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14×10=140,14×2=28,140+28=168(本)。当学生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本节课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进行课后辅导。

【篇六】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县二小 王文科

2014年12月30日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

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

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