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非典的看法的作文

时间:2021-10-10 19:31:15 六年级作文

篇一:《一次关于“非典”话题的作文训练》

六年级话题作文

一次关于“非典”话题的作文训练

[习作要求]

香港、广州发生“非典”疫情时,我们觉得它离我们还很远很远,似乎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可是随着它在北京,山西等地的出现并传播,继而又来到江苏、来到南京,我们从电视、报纸、广播,从我们周围的人和生活环境中真切地感受到“非典”就在我们身边了,它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感情、思想,它和我们密切相关了。请以“非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能从某一个方面或一个角度真实具体地写出自己在“非典”时期的见闻、感受、思考或亲身经历的事。

[习作指导]

一 要切实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情感积累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听得最多、看得最多、议论最多,关心最多的可能就是“非典”了。因为“非典”,我们天天要量体温,学校天天要消毒;因为“非典”,我们不敢坐车,不敢外出,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因为“非典”,有些学校已停课;因为“非典”,我们六年级学生非常关注的小升初的有关计划与安排可能被打乱:因为“非典”,我们有些家长和同学处于恐慌之中;因为“非典”,有些同学的家长、亲戚去了抗“非典”的第一线;因为“非典”,我们有些同学不得不被隔离;还因为“非典”,很多行业受到影响:旅游、交通、餐饮等行业萧条冷清,而消毒用品、保健用品、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等等却卖得很红火;还因为“非典”,有些官员被撤,有些店被查封、罚款„„还因为“非典”,涌现出许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增强了,亲情变得更浓了„„“非典”带来来了林林种种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感情、思想„„“非典”,是人类遇到的一场灾难,也是人类面临的一场挑战!在灾难面前,全世界的医学专家积极研究,希望早日研制出防治“非典”的疫苗,药品,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相关人员勇敢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针对这些,你们有些什么切身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呢?你们有些什么想法呢?

二 拓展选材思路,写出真情实感

同学们写这篇作文有困难吗?其实写任何一篇作文的困难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作文写些什么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

森林的声音

话说公元3世纪,某国的君王将他的儿子送到朴古大师门下拜师求艺。王子刚抵达寺庙,大师就将他送到大森林中,并要求他一年后回到寺庙时描述出森林的声音。

冬去春来,王子回到寺庙,他滔滔不绝地对大师讲述自己听到的一切:‚大师,我听到了杜鹃美丽的歌声,树叶沙沙地作响,蜂鸟嗡嗡地啼鸣,蟋蟀唧唧地鸣叫……‛听完他的话,大师让他继续回去倾听。

时间一天天地流逝着,年轻的王子孤独地守坐在森林里,竖起双耳尽力地倾听着。一天早晨,他默默地坐在树下,突然感到有一种从未听到过的模模糊糊的声响,越是聚精会神地倾听,这些声响就越清晰。他立刻茅塞顿开:这些一定就是大师希望我能够辨别的声音!

回到寺庙,王子恭恭敬敬地向大师描述着他新的收获:‚当我集中精力倾听时,我听到了从未听到过的声音——鲜花在缓缓地开放,大地在阳光下复苏,小草在吮吸着露珠……‛大师频频

地点头赞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写作文时要多观察,更要深入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要把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刚才我讲的那么多的现象都可以写,关键是你最熟悉哪方面内容,在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体会。比如:戴口罩、量体温的感受,对“非典”造成停课的想法,影响升学的焦虑,遭到隔离的恐慌,对深入抗“非典”第一线的亲人的担忧与牵挂,对由此产生的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甚至你对防治“非典”的一些构想等等都是你写作的材料。注意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不要套用报纸、电视上的有关报道。

有了可写的材料,又怎么写好呢?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两点:

1、从小处入手,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例如量体温,老师是怎么要求的,谁给你量,量时你有什么感觉,怎么填表报告给老师,你有没有因量错或感冒发烧虚惊一场的等等都可以具体写出来。再比如戴口罩,你喜欢戴吗,戴什么样的口罩?戴起来有什么感觉?那么多同学戴口罩上学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发生过有趣的事?把这些细节真实地写出来也是不错的。还有你与别人不一样的经历、体验更是作文的好素材。

2、 动心动情,写出真情实感。作文时自己一定要动真心、用真情,写真实的想法。对所写 的人和事自己首先要感动,带着真心真情去写才能打动别人,感染别人。这里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年轻人拉琴的故事

有一个年轻人能拉一手好琴,总想找机会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有一天,他来到广场,找了个人多的地方演奏起来,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希望能听到人们的喝彩声。他兴致勃勃地拉了半天,只有几个人朝他瞥了一眼,并没有人对他的演奏感兴趣,他伤心地流下了眼泪。可是又有谁肯去理睬他呢?这时,他只好用琴声来表达内心的忧伤。出人意料的是,这次的琴声打动了人心,不少行人停下脚步静静地听着。拉完曲子,年轻人抬起头,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听他的演奏,恍然大悟,明白了一个道理:‚艺术贵在真诚,,只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关于对非典的看法的作文}.

写文章也是这样,惟有真情最动人,无病呻吟,装腔作势,大话空话决不可能感人。

[例文借鉴]

面 对“非 典”

清晨的时候,我还躺在被窝里懒得起床。突然,一根冰冰凉的玩意儿钻进了我的腋下,随后传来的是妈妈严厉的声音:‚那么大的人了,对‘非典’也没什么意识。量体温也要我帮忙!‛

5分钟过去了,我在穿衣服,妈妈在厨房边帮我做面条,边对我说:‚在这种非常时期,你应该慎重。中国人的抵抗力不行,因此要增强体质,快,下楼跑步3圈!‛我不服气地反驳,谁说我抵抗力不行,我前后左右的人都感冒,可我到现在都没……‛‚锦上添花!快下楼!‛

当我背着书包走在大街上时,突然我眼前一亮,我成了一条不合群的鱼。怎么了人们,个个戴着口罩、手套?我放下书包,也摸索着翻出这两样‚宝贝‛戴上,这才理直气壮地向学校走去。

到了校门口,我已是热得满头大汗,我正想着:挺幸运的!没有红领巾执勤员了,不错!再一瞧,一个个老师戴着口罩笔直地站在校门口,呵!好像当兵的。他们干什么呢?呀,在检查体温表。别小看这一张薄薄的纸,它可是我们的‘通行证’呀!我

边擦汗边想。

来到教室,同学们在谈‚非典‛。他们个个眉飞色舞,丝毫没有大人们的紧张。直到老师进来,才不情愿地收住嘴巴,摸出语文书慢吞吞地读起来。哎,真是‚委屈‛了他们的‚兴趣‛了!我悻悻地想。{关于对非典的看法的作文}.

转眼间到了中午,送来的菜桶旁多了一袋东西,大蒜头也!规定每人一个或半个,好些同学还是理都不理。

晚上,妈妈拿起话筒给迈皋桥那儿的外公外婆打电话。一放下话筒,妈妈就无奈地告诉我,迈皋桥医院接收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外公、外婆都不敢出去散步,一向爱去购物的外公现在也只好整天留在家看报,买菜也只能是戴口罩和手套匆匆往来。

‚非典‛来了,可人真有意思:我们学生是无所畏,家长老师们是苦口婆心,还是老人们安分守己。不过,我们都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非典”型生活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不幸降临在祖国大地。随着疫情的蔓延,我们周围似乎已充满了危机,于是我们的生活顿时变得繁琐起来。

每天早上起床后的首要任务便是量体温,想到温度计塞在舌根下那痛苦的滋味, 心中便不由得咒骂‚非典‛几声,随后开窗通风、喷药消毒、备好口罩,缺一不可。

待走到学校门口,见着几位老师早早到就来到了学校,检查每位学生的体温测量 情况,他们任劳任怨地为我们服务,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教室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极易传染病毒,因此上课时我们必须戴口罩。戴口罩 真不自在。它像一层雾一样罩住了我们的口鼻,虽在很大程度上能遏制病毒的侵入,但也使人呼吸不畅,十分难受。同学之间交流,也像罩上了纱,缺少了一些亲切感。

近几日来,午饭前的分饭也成了老师的分内之事。只见两位老师面戴口罩,手戴 手套,不顾一上午的辛苦教学,仍不辞辛劳地为我们服务,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说了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众所周知,从疫区归来人员必须隔离。对于‚隔离‛二字,我有特别深的感受。 正当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之时,我的父亲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去北京洽谈贸易。归来之后,父亲就被居委会隔离了。此后,我们二十多天未谋面。在父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我遇到的许多问题,如装彩色墨盒与有关‚压缩‛方面的问题,都未能解决,使我好生焦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五〃一‛过得格外冷清。但我知道,父亲的不方便是为了大家的健康,若没有他的服从命令,将会有更多的人卷入这场‚战争‛,他这是‚舍小家,为大家‛。

‚非典‛有百弊但也有一利,它无形之中也让我们养成了一些好习惯。譬如勤洗 手,公共场所经常消毒等等,而这在平时是很难做到的。

不过,我真希望这样‚非典‛型生活能早点儿离我们而去。

“非典”带来的变化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

先来说说单位。往常有些事儿需要派人出差,现在谁也不敢了,电话里谈谈。有些公文需要印在纸上送达,现在都在网上发送。这倒是加速了无纸化办公的进程。每逢双休日,都要轮流值班。旅行社纷纷关门,一些环境差的网吧、美容店、桑拿店、小旅馆也都停业。警方加大了管理力度,查封了许多不合格的小餐厅、小旅馆。

再来说说学校。部分大学陆续封校,减少学生与外界接触,教职工进出校园也查得很严。中小学如遇非典患者,立即停课。还制定了利用电视、广播电台进行远程教学的预案。每天早上进校门必须量体温,进行晨检,还得戴上又厚又闷的大口罩。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们总要为教室消毒。

接着说说我们的生活。以前邻里之间总喜欢串串门,聊聊天,可现在家家户户冷清多了,即使有事也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和网上聊天的方式。原本喜欢出来遛狗的居民,现在全都呆在家里了。以往人头攒动的新街口、湖南路等闹市,没有了往日的欢腾。超市、菜场也没了人气。公共汽车里空荡荡的,而自行车队伍更加庞大。卫生状况大有改观,街上满眼是白花花的口罩,也少有人随地吐痰了。昔日路旁一个个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全被清理了,小区里干干净净。

最后说说咱们家。家家大扫除,户户搞卫生。我们家里只要是显眼的地方都贴上了防非标语,‚防非典,勤洗手‛、‚阻断SARS病毒传播途径,进屋换衣‛……阳台上堆积数月的废旧报纸、罐头统统清除了。就连墙旮旯里的蜘蛛网也扫得一干二净。

看来,非典虽然是一场灾难,对我国的经济、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不良卫生习惯改变了,人们相信科学,团结互助,树立起了高尚的城市精神。

篇二:《关于学习态度的小故事》

关于学习态度的小故事

故事1.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再仔细分析一下,就会越发感到那些科学家的话、培根的话确实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尤其是在学习问题上,几乎对于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渴望有效地利用时间,如果你渴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那么,就请你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故事2 砌墙工人的命运 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故事3: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答:"糟透了!"老人家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青年问同样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答:"我的家乡很好."老人家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

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态度决定一切,就是要我们能够微笑着面对人生。

故事4: 小张上中学和另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一道数学难题。小张很快考虑好解答步骤,并为表现才智很得意地用粉笔在黑板上三下五除二就摆弄好了,自豪将粉笔头一扔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这个时候,另名同学还在凝神一笔一画地写着。结果小张和那位同学都答对了,但老师给小张的评语是:“看看,急急忙忙,潦潦草草,马马虎虎,这是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吗?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做学问其实就靠一个人的态度了……” 。但小张并不服气,心里想:我看重的是结果,而老师要的似乎还有过程。多年后,小张去应聘一个会计职位,竞争对手纷纷落马,只剩下一个其貌不扬的家伙与小张去迎接最后的面试。 单位会计主管拿出一堆账本,要他们两个人统计一下某个项目的年度收支情况。约一个小时左右,小张便完成任务了。10分钟后,竞争对手也收工了。结果令小张吃惊和恼火——他没有被录用!原因是对手比小张多做了月末统计、季度统计。单位主管说这反映了做会计的严谨态度。

——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

故事5:在大外企月薪10K的雇员发出的短信:

“投身外企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客户投诉招死陪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老板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加班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分分秒秒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工资不高自己交税,走亲访友还得破费,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外企哪有社会地位,全靠疯疯傻傻自我陶醉。”

——没有雇主会愿意用消极心态雇员的,消极心态被传染了将又是一场“非典”。 在外企工作,压力也很大。因为分工细,工作流程完善等原因,如果不是高级管理,做的事情是非常琐碎的。但如果心态好,换个思维方式,我们还是可以学习外企的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流程的,并想办法从琐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效率,在琐碎的工作中去享受轻松。

故事6: 赵秀才与钱商人死后一起来到天宫,玉帝说:“你们二人前生没有做什么坏事,我特准许你们来生投胎为人。但只有两种做人方式可选择:工作或不工作。”赵秀才心想,前生我并不富裕甚至还填不饱肚子,现在准许不做工作吃、穿都是现成的,真是太舒服了。于是他选择了做不工作的人。钱商人想到前生经商赚了一点钱,来生就把它们都拿来投资,造福社会,于是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做工作的人。 玉帝看了他们的选择当下判定二人来生的命运:“赵秀才甘愿过不劳而获的人生,下辈子做乞丐,整天向人索取饭食,接受别人的施舍。钱商人甘愿过有工作的人生,下辈子做富豪,行善布施,帮助别人。”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选择人生时,其实也在选择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谁懂得“工作即做人”的道理,他的人生结局就不会太坏。

故事7. 有个小孩,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大哭。中国的妈妈见到后,第一个动作就是伸手打桌子,然后哄小孩:“乖!不哭!”。而日本的妈妈则不是这样,她会要求小孩重新绕桌子走一遍,然后启发他:“人之所以会撞上桌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你跑得太快,刹不住脚;二是不注意看路;三是你心里在想别的事情。你刚才是属于哪种情况?”

桌子是死的,它不会主动来撞人,所以人会撞上桌子,是人的错,而不是桌子的错。中国的妈妈伸手打桌子,就等于在教育孩子,那都是桌子的错,不是你的错,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遇事情首先是推卸责任,千方百计为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而一门心思挑别人的毛病。日本妈妈的做法,则是在教育孩子要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要去一味的指责别人。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凡事总是先检讨自己的不足。

其实,很少有事情能很彻底的分清到底是谁对谁错,往往是谁都有错,不同的是错多错少。倘若每位当事者都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认真地检讨自己的不足,那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

部门与部门之间也是这样,当别人给我们指出不足时,首先不是去反驳、去争辩,而是先作检讨,确实错的,马上改,确实没错的,也作个警示,以便更加重视。 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事,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把态度端正好。

故事8.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关于对非典的看法的作文}.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外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世界第一品牌学校——哈佛的这个实验再次证明了“态度决定一切”这个关于“价值”的普世观点:能力比知识重要,情商比能力重要。当人们在人生长河搏击的时刻,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他的精神支柱,坚韧不拔的态度是他抵达目标的动力源泉。好的教师,不是教出了多少高分数的学生,而是育出了多少具有坚定态度的人。

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

卡耐基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你有信仰就年轻,惑就衰老;有自信就年轻,畏惧就衰老;有希望就年轻, 绝望就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