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总结

时间:2021-10-10 17:37:31 六年级作文

篇一:《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磨刀石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相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措施

1.辩证把握课程目标。教学中,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内心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本学科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要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二、取得的成绩

1.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了成绩良好,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生理素质。

3.使学生养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得到提高。

5.教学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道德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使学生萌生了崇高的道德情感。

6.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初步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三、存在的不足

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的条件有限,不够主动,学习上显得有些被动。部分学生学习不够扎实,成绩不够理想。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实验体会集体的涵义。

2.积极尝试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同时提高教学成绩。

3.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4.教学中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5.继续关注言行不良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从而校正学生错误的言行。

教师:田金红

2015年6月

篇二:《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总结》

六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 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 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

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二、指导思想

(一)积极转变观念

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

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信息,与时惧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

(二)注意整体把握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

三、教学理念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四)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

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篇三:《六年级品社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品社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了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下:

一、具体措施

1.辩证把握课程目标。教学中,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内心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总结}.

4.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教学中要我善于利用本学科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二、取得的成绩

1.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了成绩良好,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生理素质。

3.使学生养成勤劳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自觉性得到提高。

5.教学中不仅巩固了学生的道德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能力,而且使学生萌生了崇高的道德情感。

6.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初步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三、存在的不足

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化,学生课前查阅资料的条件有限,不够主动,学习上显得有些被动。部分学生学习不够扎实,成绩不够理想。

四、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动手、对比实验体会集体的涵义。

2.积极尝试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效的教学途径,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同时提高教学成绩。

3.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4.教学中把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总结}.

5.继续关注言行不良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从而校正学生错误的言行。

篇四:《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知识总结》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你我同行》复习题

一、填空。

1、会学会与人打交道是一种(社会生存本领),掌握这个本领会使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2、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男女生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

3、男孩和女孩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要求)和(评价)会不一样。

4、一个班级中正因为有了男生、女生,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5、如果我们希望男女同学愉快相处,就要留意异性同学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对方。

6、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

5、在和朋友厢处时,好的行为和做法不仅能给对方带来快乐,而且还(有益于友谊的进一步发展)。

6、富兰克林说: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鱼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快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

7、当我们与朋友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对待)。

8、男孩和女孩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和(要求)会不一样。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10、当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

二、小小评判员。(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6分)

1、男生就应该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女生就应该羞羞答答的,像个小淑女。 (×)

2、男生有男生的特点,女生有女生的特点,男女生最好不要在一起玩。(×)

3、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要学会悦纳自己,保持自己的特点。(√)

4、真正的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

5、芳芳约丽丽星期天到她家玩,丽丽答应了,可星期天丽丽因为有事没有去。事后丽丽向芳芳道歉,芳芳却不理丽丽。(×)

6、小光为看电视和爸爸发生了矛盾,小光赶快找到妈妈和自己结成“同盟”,一起对付爸爸。(×)

7、李明说: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不能批评,只能表扬。(×){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总结}.

8、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去帮助他。(×)

三、交流园。(对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看?)(30分)

1、明明想参加一个游戏,但伙伴儿不让他参加。

答:只要这个游戏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我们自己又感兴趣,就可以说服小伙伴去参加,切不能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正确的决定。

2、怎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呢?(3分)

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受。

3、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和父母长辈之间的矛盾呢?(4分)

当与父母,长辈意见不一致或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学会用平和的态度表述自己的想法,努力进行沟通,以增进相互之间理解。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告诉我们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勉强别人去做。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要懂得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受,不把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

5、男女生有交往的必要吗?(4分)

有必要,男女生共同组成了优秀的班集体,只要男女生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把班级搞好,提高学习成绩。

6、当我们面对冲突的时候该如何做?(4分)

当我们面对冲突时,最好换个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想一想,这样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即使主动去和解,也要讲究技巧,选择恰当的方式。

7、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说?(4分)

1、我认为学生就是一本书,我每天读他,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永远都读不完。2、我认为朋友就是一面镜子,出现错误时,朋友会及时提醒。

8、小刚打坏了教室的玻璃,没向老师说,小洁告诉了老师。

答:小刚应该向老师勇敢地承认错误。同时,小刚不应该怨恨小洁,因为小洁的做法是正确的。

9、春游时,强强不愿和倩倩分在一组活动,嫌她太娇气。

答:强强的做法不对,因为男生、女生之间应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

10、小强和小国在一块儿足球,小强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玻璃,小国帮助小强包庇错误,还对小强说:“请放心,我什么也没看见。”

答:小国的做法不对,真正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真诚对待的基础之上,应勇于指出朋友的错误。小强也应该积极向老师承认错误。

11、小兵经常欺侮小同学,他的好友小明多次劝阻他,可他就是不听,所以小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

答:小明的做法对,我们应该勇于指出朋友的缺陷,如果他还是执迷不悟,就可以通过老师或家长解决。

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复习题

一、你能填对吗?

1、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资源)和(环境),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球。

2、水是(生命之源),成年男性平均体内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0%),成年女性为(50%)。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当人体内的水份减少(20%),就会导致死亡。

3、森林被誉为“(地球的肺)”,它每年吞噬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又制造出大量的(氧气)。

4、人们形象的把煤炭称为“(工业的粮食),把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5、(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火星)是与地球最类似的星球。

6、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再生式密闭的生态系统——“(生物圈2号)”,但是这项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

7、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很多地方出现了(人口过多)的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森林面积以平均每年(2.4%)的速度缩减。1995年,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6.6%)。

9、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10、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大),使得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

11、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感到水资源的(匮乏)。目前全球的年耗水量已达(7万亿)立方米,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12、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却比较少,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世界第(110)位之后。

13、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电池的年产量和消费量高达(140亿)只,占世界总量的(1/3)。

14、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这些自然灾害无情地摧毁着人类的家园。

15、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死亡(24万)人,重伤(16万)多人。

16、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洪水,有(3000)多人被夺走生命,几百万人痛失家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17、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但是,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逐步认识它的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8、很多时候,灾害造成人员的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于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和(草率行为)。因此,(学会自救)是减少伤亡的必要条件。

19、当你被困,等待救援的时候,除了要有逃生的技巧,还需要有(坚强的信念)。

20、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它们(不加处理)地被排放到(大气)、(河流)和(土壤)中,就会造成污染。

21、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和途径更加(多样),也更加(科学)了。

22、(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

23、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亿)公顷,占陆地总面积的(1/4)。

二、请你选一选。

1、在我们人体的水分中,血浆含水量为( A )。

A、91%~92% B、76% C、60% D、23%

2、人类曾设想在( B )建立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A、月球 B、火星 C、金星 D、木星

3、在上个世纪末,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 C )亿。

A、40 B、50 C、60 D、70

4、我国的荒漠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C ),这一比例还在扩大。

A、7.3% B、17.3% C、27.3% D、37.3%

5、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 A )。

A、1201年,地中海东部大地震 B、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

C、1976年,危地马拉大地震 D、1976年,中国唐山大地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

B、我国的森林面积广大,木材丰富,可以任意砍伐

C、一次性筷子干净卫生,我们要鼓励大家使用它

D、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7、下列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的是( C )。

A、工厂把废烟排放在大气中 B、造纸厂把废水排到河水中

C、人们口中呼出的水蒸气 D、家里做饭时,冒出的烟雾排到大气中

三、快速连线。

3月22日 世界地球日{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总结}.

4月22日 世界水日

7月1日 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 世界人口日

6月5日 世界湿地日

3月23日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2月2日 世界气象日

四、小小评判员。(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必节约用水。(错)

2、一粒钮扣大小的电池污染的水量,比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还多。(对)

3、明明说:我爸我妈挣钱多,他们总是给我买新文具,有的作业本我还没有用完就扔掉了。(错)

4、保护生存环境是全社会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对)

5、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当中,人对环境的影响不大。(错)

五、交流园。1、为什么说森林有重要的环境价值?

因为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能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经过植物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还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

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甚至会导致人类灭亡。

3、地球上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台风,猛烈的台方把大树连根拔起,吹倒房屋和通信设施;滑坡,滑坡会破坏铁路和公路设施,掩埋农田;火山,火山喷发会把村庄掩盖。干旱,持续的干旱使土地干裂,农作物无法生长。

4、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途径有哪些?

1、人们可以利用气象卫星更准确地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天气和灾情的预报。2、人们可以通过向云层发射特殊物质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抵御干旱。3、建立风洞实验室,获得数据,用于预防地震、台风等。

5、当洪水来临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1、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撤离。2、如果洪水来势凶猛,立即爬上屋顶、大树、楼房、高墙可以做暂时避险,等待救援。3、如果不慎落入洪水,可抓住洪水中漂浮的模板,箱子等,等待救援。4、避难时,应携带好必备的衣物以御寒,特别要带上必须的饮用水,千万不能喝洪水,以免传染上疾病。

6、“红十字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红十字会是国际性的人道主义团体,主要从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7、说说你对“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认识。

“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他主要河流。

本行动的主要内容:建设“保护母亲和工程”;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活动;创建“保护母亲河基金”

8、你家中的废水有没有被再利用?是怎样利用的?

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采用节水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如用淘米水洗菜,洗脚,用洗衣服的水拖地,用“脏水”冲便池。

9、怎样可以减少垃圾?

抵制,不买难以回收或造成浪费的产品。减少,改变产品生产和人们购物方式,减少垃圾和有毒废物的数量。重复使用,利用可以重复使用的物品替代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修复,修复使用的物品替代新购物品。回收,将废旧物品送到回收中心,重制成新产品。响应,让企业

家和领导人了解造成浪费的情况和不负责任的废物管理方式,购买用回收材料制成的产品 第三单元《同在一片蓝天下》复习题

一、你能填对吗?

1、(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2、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卷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持续了(6)年之久,先后有(60)个国家(20)亿人口卷入战争。

4、伊拉克战争引发了油井大火,石油燃烧的废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5、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创伤,将(长久难难愈)。

6、(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

7、为了制止战争、(实现和维护人类和平),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8、(1945)年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这一天成为联合国的诞生日。几十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9、安理会全称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10、为了(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驻扎在世界上(有冲突)的地区。

11、(1955)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处理各国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2、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到2004年,已先后参加了(11)项维和行动。参加的人口超过(2000)多人。

13、(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心声。

14、二战中的联军(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15、(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由此,鸽子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16、(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断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邻居)”。

17、不管哪里发生的事,全世界的人们都会(关注)和(参与)。

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紧密了。往往一个国家的产品,会在其他国家(加工制造),然后再(远销全球)。

19、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遇到问题,必须(共同面对)。

20、(2003)年春,SARS(非典)肆虐中国;(2003)年(12)月(24)日,美国发现疯牛病。

21、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全人类的健康),各国科学家能力合作,联手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

22、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这届奥运会的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3、从(2002)年起,国际和平日为每年的(9月21日)。

24、中国第一支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部队于(2003年4月)走进了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

篇五:《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教材,很多资源都需要自己多方搜集,在找寻与教授的进程中,教师也收获颇丰。 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给学生展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同时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的平常生活和心理调适,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又道远。

篇六:《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

[] 思品课是一门性、情感性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