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天会更好”为题

时间:2021-10-10 16:14:58 二年级作文

篇一:《明天会更好》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课 题:《春天举行音乐会》

课 型:音乐歌唱课

教 材:新人音版第6册第一单元

授课时数: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

教学内容:

1、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欣赏《春晓》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感受春天之美,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启发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能够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歌曲,通过让学生去模拟雨声、风声、雷声和水声,让他们对声音的强弱的对比有一个鲜明感受,更好地表现歌曲的强弱。

教材分析: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人音版第6册教材中第一单元内容,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儿童歌曲,四二拍,一段体结构,整首歌曲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春雨、春水、春风、春雷都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还把春笋比喻成小小指挥家。歌曲中多处巧妙的运用了休止符、使歌曲节奏活泼、跳跃,旋律富有流动性,充分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大地万物开始苏醒,花红柳绿的一片盎然景色,生动形象的相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歌曲的演唱中能在休止符处做恰当的停顿

教学重点:

1、顿音记号的学习

2、能用欢快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做到有强弱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嘀哩嘀哩》歌曲

师:来,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欢快的跳起来!

导入:

1、师: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啊?它表现的是什么啊?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春天描绘出来?

生:自由回答

师:对了,春天给我们大家就是这样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听,他们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

二 、初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初听歌曲(第一遍)

2.揭示课题

第一遍 聆听音乐

师:听完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答)

3.复听歌曲(第二遍)

师:有哪些伙伴参加了音乐会啊? (生:春雨、春风、春雷、春水)

(根据学生情况再听一次)

4.师:我们再仔细听一听,看谁能试着模仿出这几个小伙伴发出的声音呢?

三、体验春天——歌曲教学

1.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 [课件出示]春雨 唱歌 2/4 | 嗒 0 |”

提示:声音要弱

(2) [课件出示]春风 弹琴 2/4 | 沙 0 |”

提示:声音要弱

(3) [课件出示]春雷 打鼓 2/4 |隆 — |”

提示:声音要强

(4) [课件出示]春水 鼓掌2/4 |啦 — |”

提示:声音渐强

2、师生接龙读歌词

(1)师读前半句,生后半句

(2)生读前半句,师后半句(要求:不同的角色语气的不同)

3、试唱第一部分

(1)生跟着琴学唱

(2)师生接龙唱.(熟练后要求强弱的表现)

4、学唱后面部分

5、重点解决:顿音记号

师:同学们,这场音乐会的核心人物,指挥家是谁啊?

生:春笋 (第三遍)

(2)师:我们再把这一句唱一唱!觉得老师唱到指挥家的时候有什么特别的吗,老师用两种唱法来唱一唱。 师:你觉得哪一句跟这首歌曲更贴切一点啊?因为第二种这里有一个符号,顿音记号在这里表示这个音要唱得跳跃。我们试着唱一唱。

(3)讲解顿音记号

师:他带上了一个倒三角的小黑帽,这帽子叫顿音记号。遇到它呀就是告诉我们要唱的短促,跳跃,有弹性。像拍皮球一样!

6、跟完整的演唱歌曲

师:来。大家身体坐直了,跟着钢琴我们慢速的来一遍。

7、分角色演唱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师:你们唱得可真好听,我们也来开个音乐会吧!老师来做指挥家

学生起立进行表演。(全班四大组分四个角色)

四、奏响春天——创编活动

1.“多么精彩的音乐会呀,现在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想邀请同学们用打击乐器来为他们伴奏,你们愿意吗?”(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讨、互相启迪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学生进行表演。)

2、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拿出沙锤,你想一想怎么为歌曲伴奏呢?

3、(请一位同学做指挥家。老师拿着乐器指导)没有乐器的同学可以拍手拍腿。

4、全班随伴奏表演唱

五、拓展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有关春天的诗歌、故事、歌曲

师:我们学唱了《春天举行音乐会》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你学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啊?关于春天的故事,你还学过春天的什么歌曲?

六,听歌曲《春晓》

1、引导学生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

“春天,万紫千红,不但我们特别喜爱春天,古代的人们也很热爱春天。你们能背诵关于春天的诗句吗?”{以“明天会更好”为题}.

2.导入歌曲《春晓》:“作曲家谷建芬还把春晓这首古诗谱了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七.小结

师:同学们,春天在你们的装点下变得五彩缤纷,希望你们的春天也同样的精彩,让我们一起踏着歌声去寻找我们的春天吧!(学生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春天”为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律动、欣赏、演唱、表现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觉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情绪。通过模仿春雨、春风、春雷和春水的声音让学生进入节奏环节的学习,然后和学生进行接龙的朗读歌词,并要求学生按照角色的不同表现出春雨、春风轻柔,春雷有力、春水的热情。为后面在演唱上的情感处理做好铺垫。接着通过听唱、跟琴模唱、对比唱方式让学生学会整首歌曲。最后在表演编创环节引

导学生通过主动探讨、互相启迪的方法,探索用不同的乐器试着为歌曲伴奏,最后全班学生进行表演。一节课下来觉得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尽人意,当学生在演唱完歌曲后老师的评价还不够具体到位,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其实应是多种多样的。这节课学生对于歌曲的情感把握、声音的强弱通过一遍一遍的演唱还没有一个质的变化,作为老师的我应该及时引导、关注,这在以后的歌唱教学中都是要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多多加强声音的美感训练和表现,从音乐要素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美感训练,另外通过这次教学我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狠抓学生的歌唱习惯、歌唱状态,从小的细节方面做起,比如时刻提醒他们的坐姿,尤其是低段的学生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规范他们的歌唱状态、对好听的声音有着初步的辨别,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事半功倍,俗话说:“好习惯易终身”就是这个道理。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还要不断学习、多听、多想、多看,让自己的音乐课堂做得更好一些!

篇二:《苏修宾高一语文期中试题》{以“明天会更好”为题}.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 选择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便当.dàng 臀.部 tún 明净.jìn 观测.câ

B 禅.师chán 炎.热yán 淹没.mò 中.奖zhòng C奖券.jùan 耐.心nài 油腻.nì 家当.dāng D污秽.hu ì 笨拙. zuó 沉.默chãng 露.出lòu 2.下列作家、作品、文体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歌 B .老舍 《四世同堂》 小说 C.鲁迅 《卖白菜》 散文

D.莫言 《红高粱》 小说

3.下列各句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B.从我的记忆里,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C.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D.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

走去。

4.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的高大,显出小屋的()。

(2)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

(30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一片静谧。

(4)个夜幕降临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的灯光。

A.矮小 风度 安静 疏落B.矮小 风采 安静 稀疏C.小巧 风度 柔静 疏落 D.小巧 风采 柔静 稀疏

5.依次填入的数量词正确的一项是( )

( )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的()红柳。它的根像( )巨大的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1

A.一个 一棵 一柄 B.一座 一棵 一个 C.一座 一株 一柄 D.一个 一株 一只 6.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B.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C.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有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

D.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篮,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7.下列不能表现红柳顽强生命力的一项是( ) A.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 B.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

C.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D.红柳强大的根系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8.下列有关《好雪片片》一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描写刻画流浪老人的形象,用记叙表现老人的言和行,用议论点明作者的感受。

B.文章最后用禅师的话,增加了文章的意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C.这是一篇小说,语言通俗、自然,以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流浪老人的故事。

D.作者前面突出老人一无所有的凄惨处境,与下文老人善良的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

9.下列各句对《卖白菜》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依旧系列中的一篇小小说,表现的是莫言小时候的生活事件。

B.小说,探讨的是社会生活中诚信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诚信的现实意义,

C.刻画了一位善良而坚强的母亲,为儿子的不诚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D.中的“我”是一位听话懂事但有个性的学生,所谓的不诚实,其实是“我”无意误算,并非故意。 10.下列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A.三个是好朋友,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

。 B.在学习中很讲究方法,常常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C.会上体育委员急功近利....,终于取得了优异成绩。 D.他萍水相逢....

,没想到危机时刻他能舍身相救。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共30分)

(一 14分)

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提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她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我入学之后,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

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了。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可是终日没人和她说一句话。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楞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1文段中,作者是以什么为顺序来组织材料的?(2分)

3

2.这段话分别记叙了那几件事?(3分)

3 文字可划分为几层?请用“//”在原文标出。(3分)

4.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2分)

5.这段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4分)

( 二 . 7分)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 ),树好比人的( )。树的美在于( )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眉黛. 掠.过 挺拔. 婀娜. 2.文中空白处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 面庞 躯干 身材 B 面庞 姿态 姿势 C 面容 躯干 姿态 D 容貌 姿势 姿态 3.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一句是 句式,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2分)

4.选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4

(三 9分)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1. 选文第一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这段描

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4分)

2. 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

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2分)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 为什么要详细列出白菜的数量?(1分)

4.上述叙述的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是:

( )(2分) 三.作文(40分)

1.张华因生病不能按时到校上课,特委托王成向班主任李老师请假一天,请你写一张请假条。(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