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参观画展观后感

时间:2021-10-10 15:54:28 二年级作文

篇一:《参观天津美院画展有感》

参观天津美院画展有感

2013年11月9日,我们西青电大年画大专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终于来到盼望好久的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天津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展、敦煌壁画临摹展在天津美院美术馆看展。此展览不但展出了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复制的敦煌石窟艺术经典作品52幅,再现了敦煌石窟的艺术信息;同期还展出了天津美术学院藏品中张大千先生在敦煌临摹的一幅榆林窟西夏壁画和部分美院师生于上世纪80年代绘制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

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佛教信仰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佛教石窟的壁画中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画家们把自己所看到的宫殿楼阁表现在壁画上,所以我们从经变画的净土世界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恢弘气度;从佛国世界中的音乐舞蹈场面中,看到了隋唐时代宫廷乐舞景象。从佛教故事画中的生活场景,看到了当时社会中的商旅往来、茶舍酒肆、求医生子、婚丧嫁娶、耕作、收获、冶铁、酿酒等等内容。表现佛陀作为悉达太子时的成长故事中,画家们没有按印度的生活环境来表现,却是按中国的房屋,中国的人物服装特点来描绘,这正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敦煌壁画虽然是佛教绘画,表现的主题是外来的宗教,但其中的人物、服饰、建筑以及各种社会生活场景正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因此,敦煌艺术是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是认识古代文明的百科全书。

同学们为敦煌艺术而震撼,不但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共同关心敦煌和全国的其他文化遗产,关注民族复兴与文化传承。

同学们也非常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学校多多安排此类活动,以增长学生对美学的认识,提高对美的品位与格调。

篇二:《书画展观后感》

河田小学师生书画展观后感

赖见有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内容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心情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篇三:《向前看--参观年画展观后感》

向前(钱)看与向后(厚)望

八宝民间文化展观后感

2016年4月23日,朋友推荐一个八宝北洼文化大院,有个民间文化收藏展,原以为不会有啥意思,激不起我的热情,但好奇心在,还是去了。

小院展品在一个二间房的平房里,窗户、墙壁、展台,布的满满的,好丰富,好多彩,夺人眼目,毛主席挂图,红灯记挂图,知青下乡。。。。。。用笔是难以描述现场的震撼的。劳动场面的图片,久已淡出视线的年画,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分本、奖状、物件、衣服等。进入了这个文化展室,我的记忆得以复活,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父母的年青时代,被这些图片吸引,一个英文歌曲的旋律在心中响起,《昨日重现》,有那么一丝伤感,有那么一点怅然。

我们的时代是轿车、手机、微信、电脑组成的快节奏时代,而回到这个小院,触及这些文化藏品,仿佛时光倒流,岁月与日子重新定格,我不得不思考,是我们走的太快了吗? 我们丢下了什么?什么追赶不上匆匆的躯壳?在这里,有一个警示,有一个心灵的震撼,仿佛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就隐在图片中,他们温暖的声音在心灵之处想起:孩子,你从何处来呀?你要到何处去啊?我有些呆,我仿佛被重击了软肋。

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个竞争的市场时代,每天,目标,数字,宣传,绩效,如一座一座大山,压在心头,我们的团队,紧张,焦燥,忙碌,我们为什么忙?我们忙的是啥?我们每天积极向前看,前方有任务,有业绩,前方有钱,向前看,前方有拆掉的平房,有耸立的高楼,前方修了高铁,把我们带到远方,前方有旅游区,让我们去人挨人,车挤车,摩肩接踵,前方有车展,新款一款又一款,前方有理财产品,股票波浪一波一波起伏,惊险又刺激,前方有手机节,有烧烤节,梨花节,有家电节,服装展。。。。。我们的欲望不断的被蛊惑。前方不尽的利诱,建不完的工程,开发不完的项目,交往不穷的圈子,吃不完的应酬饭局,喝不完的酒,参加不完的场合。

我们的前方有头吗?生而有涯,而前方无涯。 以有涯而逐无涯,殆否?

置身展品中,我的思绪从望不尽的前方回来了,回到我的身后,我们的身后,我走过的路,我们前辈走过的路,他们生活在大饥荒年代,大贫困年代,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们为国而战,随时把性命扔在敌人的枪刀之下,他们有信念,有追求,求解放,求富强,他们改天换地,他们忍饥挨饿,他们豪情满怀。。。。。。他们学习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他们以沉重的叹息为我们铺就今天幸福的基石。他们栽下了我们乘凉的大树。他们的身影远去了,不,还在,就在这里,记忆他们的,在这里。只是我们忘记了,我们走的太远了。

向前看,钱的诱惑,我们心驰神荡,向后看,厚重的记忆沉重而深切,但让我们看清了一下自已,他们对于我,“渐渐的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至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路走来,我们离不开我们的尾巴,离不开沉重的包袱,那个叫仁义礼智信的东西没有写在律条与规章中,可谁又逃得脱,那个水木火金土的大山,谁又上了下,下了上。那个驼背的老父的背影,那个望门母亲的翘首张望,就是我们心中的那根风筝的线,他们让我们飞翔,又让我们回头守望,当村荒人稀的时候,当夜色宁静的时候,当心灵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一份东西在召唤,那个叫良知的声音在脚落里轻轻的哀叹。

前方路漫漫修远,上下求索,后方沉甸甸厚重,冷汗袭背,文化,一个不朽的话题,乡愁,一个沉重的叹息。

老院子,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文化展,一个承载心灵的所在。

作者笔名:如者

篇四:《达利画展观后感》

达利画展观后感

在苏州美术馆筹建中,迎来了第一位重量级西方艺术大师“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达利版画与雕塑大型系列展,该展于2月25日至3月17日在苏州美术馆新馆地下室展 厅展出。展品中百幅《神曲》系列版画是首次在国内完整展出。

我闻讯后,一直想去参观,因为我对这位大师的作品深感兴趣,因为他的超现实主义,把人类心中的潜意识进行了充分的挖掘。我于3月12日下午前去参观。

展厅不算太大,四周布置的全是达利为《神曲》所画的插图,达利1954年应意大利政府邀请为但丁《神曲》创作100幅画。画中表现了达利对但丁《神曲》独特、超脱和疯狂的想象和诠释。《神曲》分三部分:《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每部分33曲,加上序曲,共100曲。达利用4年完成。作品问世后轰动但丁研究界。

这是中间有部分达利的雕塑作品,此次还展出10件雕塑,包括《扭曲的基督》、《立体派天使》、《崇高的时刻》等著名青铜作品。,站在这些作品前,真的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萨 尔 瓦 多 ·达 利(1904~1989),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达利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细节真实、组合荒谬。他受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影响至深,迷恋生命中难以捕捉的素材,如性、死亡、变态、苍穹。他惯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身上诱发幻觉以求一种更深层次的真实。表现到画面上,

即“大不真实小真实”。特立独行的达利也因此成为20世纪最伟大也最饱受争议的艺术家之一。

一个天赋极佳的艺术家在某一领域登峰造极之后就想着攀登新的高峰了。达利的绘画技巧早在二十多岁时已经无可挑剔,所以他超越了印象派,后印象派而成为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可是旗帜很快被撤销了,因为达利同志的政治觉悟不但没有相应提高,还从年轻时的激进分子慢慢蜕变,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达利拒绝支持任何一个政治团体,又有人批评达利在二战全面展开后逃离了危难中的法国转而到美国去寻求安逸生活,战后回到故乡他和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和睦相处,在左派居多的艺术界同行眼里达利显然成了一个体制内艺术家。达利越来越对科学、哲学和宗教感兴趣,诸如透视原理,相对论,原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等等。达利的很多作品中出现了双重影像,也就是画中有画。在画展中有《奴隶市场》,我一再经人点拨,还是只看到了奴隶市场的人,看不出伏尔泰的人头隐藏在画中,我站的距离太近,看晕了。回家后在报纸上又看到这幅画才辨认出伏尔泰的老人头,可报纸上的画太小了,我又险些忽略了老人的眼部隐藏着两个女人。至于伏尔泰与欧洲思想启蒙运动,还是别费劲去挖掘记忆了,这部分没能永恒。

这个画展对于我们学习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无价的财富,足以使我们在艺术世界找清方向,树立心中目标。

篇五:《书画展观后感》

河田小学师生书画展观后感 赖见有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积

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

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内容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

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

工作心情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二年级参观画展观后感}.

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

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

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

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真是

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

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

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

己,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己的狭隘,认真

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篇二:陈丹青画展观后感 陈丹青画展观后感{二年级参观画展观后感}.

建筑081班 冯蕾 6001108009 作为美术欣赏课活动的一部分,上周四我随着我们系的师生一同来到江西艺术中心参观

陈丹青画展。在几个小时里,每一个同学都认真地欣赏了自己喜欢的画作,也收获了许多。 舍斯托夫说:“人就是向现实转变而尚未完成转变的可能性”。时间、友谊、艺术,是本

次展览的主题,由三位画家相识四十年来的故事与作品,作为主线,叙述青年时代的理想,

油画实践的轨迹,围绕艺术的友谊。四十年来,三位上海老朋友的故事充满戏剧性的起伏与

变化:林旭东由油画转向版画,继而转向电影,又回到油画;陈丹青的绘画与书写生涯,已

为公众熟知;韩辛从上海、美国、北京的艺术游历,则是一个文革少年成长为自由画家的典

型。在四十年故事中,陈逸飞、刘小东、贾樟柯,是这三位画家长期友谊的见证人。而三位

老友的各自陈述,使我们有机会进入时光隧道,目击文革时期自学一代如何成才,为今天的

艺术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明的对比与反思。 展厅入口的大幅黑白照片,是2011年三位老友骑着自行车穿越上海的弄堂,笑得非常开

心,一如他们的年轻时代。那是动乱的年代,岁月荒荒,他们躲在角落偷听苏联录制的欧洲

古典音乐,自学绘画,彼此玩笑,八九十年代,三个人各走各的路,到了新世纪,又凑到一

起画画,聆听当年的曲目,依然彼此玩笑??在展厅中,四十年的光阴转化为物质与文字,在

展馆的墙上交错并置,灯光下显得很静很亮。 门首两侧的墙上是三位老友的三篇自述,作品由左右两端展墙挂开,按年代顺序,依次

分段,向展厅深处延伸:启始于70年代三个自学少年的自画像,以及欧洲各名作的临摹,终{二年级参观画展观后感}.

结于2011年各自的写作和创作,每一展室印在墙上的解说文字,关于画,关于人。陈丹青与

韩辛各写了十余段,林旭东寡言字仅写了三段。此外,半数以上的画配有图说,韩辛与陈丹

青各占一半,这是两个话多的人,一个爱听表扬,一个乐于夸奖。 林旭东写道:一天上街,在淮海路上迎头就遇见了病后的丹青和他爸爸。以后就开始你

来我往地时常见面。有时他会和爸爸或者弟弟一起来。他爸爸和弟弟的形象俊朗,常常成为

丹青习作的对象,后来丹青画的康巴汉子,骨相结构中也有他们的影子??他这几年的画中,

我比较有感于他的印刷品写生,形式上是他在美后期图像并置的延续,但已不只游戏概念,

娓娓道来的是他的衷肠(比他的文字恳切,或许更私密),岁月苍桑,世事难料,画家能守住

的也只有这几本旧画册,在无人喝彩中自有一种从容与淡定,波澜不惊中题材已被超越:在

一笔一划的把玩中,他营造着安放性命的处所??韩辛画得很多,水粉画,画的多是风景和静

物。上海有一路画家,当时从来不与官方的展览机构发生关系,风格唯美。浸淫在此等高蹈

的作风中,韩辛当时画花朵有如焰火,画街景似有郁特里罗神助??见到他去美国后画的《地

铁》,我着实一惊;在作品中,经验世界和艺术表达之间正在有机地形成一种内在的结构逻辑,

他果真要和那些伟大的艺术家那样,用这一结构逻辑来支撑起一片独有的表达世界?如果说

早年的家人肖像明白无误地证明了韩辛是个早熟的天才,《地铁》则表现出了他可能达到的想{二年级参观画展观后感}.

象力度。 在画展中找他们的“进步”与“退步”,或者比照谁画得更好,都是无趣的,

都是观看与认知的障碍,因展览所能呈示的意涵,是三个独立的人如何与境遇周旋,如何与

自己的爱与才能纠葛,如何在不同的时代“画什么”,“怎么画”而他们顽强信守了自己对艺

术的热爱,虽然这份爱遭遇了不断改头换面的时代。提醒是必要的,即:此展本身是一件完

整的,难以分割的作品,单独看一件作品,一个人的作品,一个年代的作品,便没有看见这

个展览。

绘画,是画家的终身自我教育,眼界,是基本的条件,而眼界,通常指向别人的作品。

其实,自己的作品也在教育自己,并赋予对绘画的认知,这是一个使作者成为观众的画展。

篇三:观书画展有感 观“墨香南岸,女子书画展”有感 今天,我们天台岗小学组织了一次“墨香南岸,女子书画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的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校很重视这次活动,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来参加,有区作家协会代表、妇联主席、作

家及企业书法爱好者,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才11岁。虽然天空不作美,下着淅沥沥的{二年级参观画展观后感}.

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全校师生和家长代表穿着雨衣有序来到操场,听着嘉宾

们谈着自己对画画的感想和体会,我感触很多。当11岁的小作家雷淼淼带着她的作品“每天

都上一个新台阶”的书法上台时,同学们不禁抱以热烈的掌声,当她说完写这幅字画的经历

后,同学们再一次将掌声送给了她,真了不起,如此小的年龄竟能完成如此优秀的作品,真

让人赞叹不已。随着主持人一声“墨香南岸,女子书画展”正式开始,我们便开始参观女作

家们的作品,看着这些飘逸潇洒的书法、挥毫泼洒的作画,同学们不时发出赞叹声。我印象

最深的是万小怡的《嬉水图》,水中的两只鸳鸯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它们戏水时的嬉笑

声。丁华老师的扇形作品很有特点,花的颜色不是很鲜艳,但她把背景涂成深颜色,形成鲜

明的对比后衬托出花的鲜艳。罗心琴老师的作品是《刺花烂漫》,画的枝干有浓有淡,有干有

枯,无比美丽。

看完这次画展,我感叹这些艺术家精湛技术的同时,更敬佩的是他们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和信念。现在的人们,忙于生活,忙于功名利禄,已经逐渐淡忘了我们传承几千年的文化。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将接过“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以国学大师季羡林为榜样,将中 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我知道,要想达到大师们的造诣,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将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为了理想,我会努力,会奋斗,每天都上一个新台阶!篇四:画

展观后感

画展观后感 篇一: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