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心中的鲁迅作文400字

时间:2021-10-10 15:50:59 六年级作文

篇一:《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

[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

以前,鲁迅这个名字对我而言,不是很熟悉,但经常萦绕耳畔,在爸爸妈妈的熏陶之下,我对鲁迅有一些些了解,长大之后,鲁迅更是妇孺皆知,爸爸还曾向我推荐他的作品,我常常很疑惑,鲁迅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的爱戴与敬佩呢?这次,我终于在六年级真正了解他了,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 从17课《少年闰土》中,我知道了鲁迅爱憎分明,憎恶旧社会的阴暗,他向往农村生活。从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我知道了鲁迅先生关心下一代青年人,他很幽默乐观风趣,他乐于助人,倾囊相助。我觉得这一点值得赞赏,我在生活中遇到这种事情时,我会向鲁迅学习这种精神。他关心女佣,对人平易近人,他在我心目中那么高大。从19课《一面》中,他忧国忧民,对作者十分地好,从20课《有的人》中,我得知了鲁迅为人民做牛马,愿做野草,甘为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学习了这一单元,我深深的了解他的为人。 他一生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是我敬佩不已。他忧国忧民,心里装得全是人民。见到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民,他倾囊相助,给予关心。他憎恶旧社会,以笔为武器用精神的力量唤醒沉醉的国人,来反抗敌人,迎来胜利,对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小学生作文《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轰轰烈烈的大事,鲁迅曾做过,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不例外:经常遇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受伤了,鲁迅会细心地帮他包扎,还会给一些钱。虽然微不足道、小恩小惠的事,可受到了鲁迅的帮助的人呢,会记他大恩大德的,他为人类做过的事,我们只能忘怀呢?鲁迅虽然辞世了,但他虽死犹生,他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鲁迅,对于我不再陌生的字眼,鲁迅,一个忧国忧民,平易近人、豁然开朗、关心热爱劳动人民,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他,他在我心中是那么的高大,鲁迅,我对他总是很好奇,他怎么这么出名出名呢?到六年级时,我才真正知道他,他一生以笔为武器,奋斗了一生,他珍惜时间,他所有精神都激励我前进,他的乐观精神让我知道不能放弃心中怀着的信念;他的惜时精神精神让我知道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他的读书精神让我知道只有刻苦努力学习,才有成就,让我们学习他所有精神,朝着我们的美好梦想奋斗吧! 鲁迅,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篇二:《党是我心作文400字》

党是我心 礼县王坝乡中心小学三年级 温越 指导教师:苟爱萍 党是一盏灯,撕破黑暗,迎来黎明;党是清晨的露水,洗去了尘埃,迎来泥土的芳香;党是夜晚的星星,璀璨的星光,让人浮想联翩。 难忘那个屈辱的年代,是党领导我们并指明奋斗的方向,是党给了我们无穷无尽力量,让千万中华儿女团结起来反抗侵略者,保家卫国,缔造幸福生活。 屈指算算,党六十二岁的生日已过,她经历了无数波折和磨难,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灿烂走向辉煌,从黎明走向光明,从弱小走向强大。我,一个山村孩子,沐浴在党的春风里,躺卧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吮

吸母亲的乳汁,把党的关怀和爱刻在人生的里程碑上,把党的光芒镌刻在心中的丰碑间。 千万亿个梦想,滋养着龙的传人,党的阳光照耀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心田,理想和希望托起了美好的明天。 我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妈妈看着我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为棵棵有用之

才,为国家效力。感恩祖国,感谢祖国妈妈,我们用最动听的歌声歌唱祖国,歌唱党…… 党是我心,我心连党心,心心相映,大爱无垠。 zuowenku期待同学们投稿^_^

篇三:《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700字》

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700字 在我开始识字的时候,我所知道姓鲁的只有三个。一个是倒拔垂杨柳的梁山好汉鲁智深,再一个是班门弄斧中说的那个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鲁班,我还模模糊糊的记得有个叫鲁迅的,我只知道他的文章很难懂。上了五年级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才觉得他充满了正义感。从此我开始读鲁迅的文章,鲁迅便在我心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它比鲁智深还英勇,比鲁班还聪明,是一个把杂文视为匕首和刀枪,勇于跟反动派作斗争的伟人。 在众多的作家群中,鲁迅是突出的一个,也是特殊的一个。与其他举世瞩目的文豪相比,人们不禁要发出疑问:仅仅是写些短小的结构杂文,小说的鲁迅,何以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放出夺目的异彩?是的,鲁迅没有莎士比亚的累累巨著,没有卢梭的长篇自传,也没有雨果那曲折、动人的小说情节。然而他的确是位伟大的作家,因为他首先是位伟大的战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却异常地清醒与敏锐,他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作剑,寸笔为枪,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读鲁迅的作品,实际上是在了解鲁迅的为人。他敢骂,骂苟延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骂奴颜卑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他敢论,论国民众生的劣根本性,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剧之源;他敢抨击,抨击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击把孔乙己推上绝路的封建礼教;报敢呐喊,为艰辛而麻木地生活着的闰土,为爱四大权力压迫的祥林嫂。他嫉恶如仇,使那些反动御用的文人们捉襟见肘,心惊肉跳,使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他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内中包含的是一颗忧愤深沉的爱国之心! 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消失了,又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篇四:《我心中的鲁迅》

我心中的鲁迅

彭晓楠

一代文豪,豪情洒满祖国大地;一世英杰,将心中

的爱与希望播撒人间。报国无门,弃医从文:为了启迪{关于我心中的鲁迅作文400字}.

麻木看客的人性,内心的真实,为了心中一点诚,人间

一份善。他眉头紧锁,握紧了手中的笔杆,挥一挥衣袖,

浓墨白描,勾勒出一个又一个鲜活而生动的笔下人,人

中真。他是坠入人间的天使,圣洁的羽翼带着纯白的心,

呼唤着沉睡的国民,为中国而战,为未来而战,为了迎

接那一抹来自云间的月,为了那一缕来自黎明的光。他

热血沸腾,他甘愿牺牲,他决不放弃。

祖国的衰败之景,痛心疾首;祖国的无心之人,麻木不

仁。无心无悔泪,白雪皑皑;痛心痛彻骨,寒风凛凛。

他用手中笔,心中剑,唤醒了那东方的睡狮。听,东方

那不败的吼声,那夹着血和泪的心酸,那充盈着坚贞的

奋斗史。他中国的脊梁——鲁迅。

笔不停,心不弃,豪情一丈高,尽洒天地间。

我心中的鲁迅

(118班 刘欣欣 )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

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 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题记

在毛主席眼里,他是现代中国的圣人;在叶圣 陶眼里,他的精神永存;在郑振铎眼里,他是一个 最勇敢的领导者和一位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而

在我的眼里,他就是中国的脊梁。他就是一代文豪———鲁迅。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伟大的思 想家、革命家。他为了拯救中国人的思想而选择

弃医从文,成为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

誉为“民族魂”。在他笔下,你能感受到一种穿

透灵魂的力量,给你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让你无比震撼它的强大。毛主席曾写道“鲁迅的

骨头是最硬的,他无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是啊,在

他身上,你看到的是连山都无法企及的坚毅,是

令炎黄子孙热血澎湃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然而,鲁迅先生也是最勇敢的∶他敢于正视

、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他将他那颗永不愿

停止跳动的心脏,化作了手中的笔。当他用这笔

写作时,定是在流血吧!不然,为何我从中感受

到了沉痛和悲凉。可是,愈是艰难的事,他愈是

要做,为的是唤醒中国这头东方睡狮,为的是不

让中国人摧残中国人这样可悲又可耻的事发生,

他在用生命去做这件事,去做这件本该由全体中

华儿女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去做的事。{关于我心中的鲁迅作文400字}.

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挣扎奋斗的

一生,他的身虽已化作黄土,但他的精神屹立不

倒,他的信念亦如他手中的笔,一直坚持着。他

是一个真正的勇士,是我心中的鲁迅。

我心中的鲁迅

118班 张文杰

“伟大”这就是我对他的评价;“刻画人物入骨三分”是我对他的文章的评价;他有“不笑(严肃)的看客”的精神;他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魄:他有着“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高度奉献精神。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鲁迅先生。

鲁迅,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一个千古流传的美名。 他曾经因为见他的父亲因疼痛而受折磨,既而离开了他,于是他留学海外,励志学医,要用精湛的医术来拯救遭受病痛的万民于病魔之手。可是,当他看到那些留着油光可鉴的头发的“满清中国人”,他气愤了;当他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同胞而在哄笑,在充当冷眼旁观的看客

时,他愤怒了。于是,他拍案而起,弃医从文,希望用自己那利如刻刀的笔来剖析当时中国现状的丑恶嘴脸,来拯救被封建礼教所罗网的广大人民群众,来抨击那封建时代吃人不眨眼的恶魔……

看完了先生的文章,我不禁沉思了起来,先用他的“刻刀”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刻画了出来,也同时刻画出了当年的中国,当今的中国为什么会受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所欺负,正是因为有我们这些冷眼旁观的看客,有我们这些迂腐的国民,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一个的人民,才会是我们的国家而衰退。因而,鲁迅先生的这个“中国的脊梁”才会弃医从文。

尾罢,我仿佛看到鲁迅猛吸一口手中的烟,沉思几秒,突然走向写字台,挥出“武器”又在……

我心中的鲁迅

郭志强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他用能看透一切的眼睛环视这泱泱大地,这麻木的人民。他用可以刻画出骨骼的笔杆再现一个个活生生的“冷血动物”他用并不高大的身躯撑起中国的“脊梁”。他并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精神。 见识过“油光可鉴”的清澈留学生,见识过电影院里拍手叫好的“看客”这冷漠无情、中毒至深的中国人民。不能再沉默了,不能再等待了。他还是拿起了笔杆,用这

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来唤醒中国人民,数人民于封建思想的深渊中。为迁腐之至的人民彷徨,为饱受欺凌的祖国呐喊。一双灵治的手是他斗争的武器,两撇八字胡是他睿智的流露,愁绪的延展,一双深邃的眼泪可以让他洞察一切,一颗爱国爱民的志诚之心依旧跳动,永不停歇……心中的鲁迅,永远的鲁迅。

他又坐在了书桌旁,拿起了带有锋利笔尖的笔杆,笔锋在纸上跳动,他又吸了一口烟,阵阵的烟飘出,消失在这空气中……

我心中的鲁迅

杨世娇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因为他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

鲁迅先生去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衰的作品比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被译成了外文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意识到华人“华人的病不在身

篇五:《我心中的鲁迅》

我心中的鲁迅 每当我捧读鲁迅先生的文字,眼前便会出现这样的形象:一张瘦削的脸庞,透出刚毅和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重重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出与恶势力的不调和。这形象与先生不朽的文字一起,随着岁月的增长由模糊而清晰,终于升华出我心中的鲁迅先生,深深镌刻于我的心上,时时浮现于我的脑海。{关于我心中的鲁迅作文400字}.

初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在上小学时学他写的《三味书屋》一文,他的“时时早,事事早”,已根深蒂固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再后来,学了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一系列文章之后,更加深了对他的理解。

再后来,读了他的《朝花夕拾》《呐喊》《彷徨》《野草》,让我感受深刻的,是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读完之后,总有一种忧郁,愤懑的心情和一筹莫展的情怀。

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让我发自心底的佩服。不管身处何地,都不忘忠心报国。他弃医从文,想用文章唤醒中国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在那黑暗的年代里,多少青年聚集在这位先行者的周围,跟随他呐喊,伴随他冲锋,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惮淋漓的鲜血。他用自己的心血引导着多少热血青年前仆后继,义无返顾的走上追求真理和献身正义的道路。

最终,在五十多岁时,因终日积虑而得了不治之症,与世长辞了。从他的文章中,总能读出一些饱经风霜,看透世俗的味道,但也不乏抱有一丝希望,尽管是如此渺茫,尽管很难实现。

在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曾这样想过:他的作品里写着他的成长史,从少年到青年,重要的片断,差不多都留在了那里。鲁迅先生对经历过的生活,是持一种超然的,反讽的目光,有时虽说记得都是一些琐碎之事,并无宏大存在,但我却窥见出了诸种切实的东西,虽说年少时的欢乐中还夹杂着丝丝隐痛,但即便存有痛感,也弥散了多半吧!这毕竟不如中年时的伤痛打击大,先生的傲骨之中透一骨刚毅之气,有着人本的魅力。

心中的鲁迅先生,大抵就如上述吧!

篇六:《我眼中的鲁迅作文》

我眼中的鲁迅作文 宜昌市第十中学703班 彭思琪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您爱憎分明的品格;“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是您无私奉献的精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是您勤奋惜时的佐证。 ——题记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看到这里,我细细咀嚼。眼前不禁浮现出先生您的形象: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短短的黑发精神抖擞地直立着;细长睿智的双眼,严肃而又不失和蔼;似浓墨隶书的“一”字胡须,浓密而又不失凝重;朴素的中式长衫,简洁而又不失优雅。嘴里叼着一支发黄的烟斗,手中握着一支写秃的笔,不知是在沉思,还是在构思新的篇章。 在我眼中,您是志向远大的。从您给自己改名就可看出来,您的祖父给您起名周樟寿,希望您长命百岁;可您生活在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更渴望成为人中俊杰报效祖国,自己更名为周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您用奋斗的一生验证您的名字,百年文坛领呐喊,您是近代中国文学的泰斗中坚。为了拯救多灾多难的祖国,您不断变更着自己的理想,先是学矿,想为祖国寻找宝藏;后来为了拯救像自己父亲那样被庸医治死的病人,让国人有强壮的体魄,您选择了学医;在日本求学遭遇电影事件的侮辱,您终于醒悟光有强健的体魄没有觉醒的灵魂仍然不能救中国,真正的救中国,要让国人从愚昧落后的思想上觉醒,民族才有希望。于是您进行了一次伟大抉择----弃医从文,从此一个耀眼的文学巨匠----民族魂在中国诞生,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一个文化革命的主将在中国闪亮登场。二十世纪上半纪的旧中

国若没有您的教化民众、启智青年、揭露黑暗、辅助正义,当时的中国该是多么黯然失色啊! 在我眼中,您是纯真朴素的。虽然您在儿时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但您的童年却是封锁在书房里,直至您家里遭劫难,您来到了乡下避难。这使您开阔了视野,少年时候起就开始亲近下层人民。您羡慕伙伴闰土,在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敏捷地刺猹;在满是雪花覆盖着的场院里,机智地捕鸟;在广袤的沙滩上,随意地捡拾美丽的贝壳。您在四角的天空下向往着闰土所介绍的农村新鲜有趣的生活。就是在小说《社戏》里,您表达的也是对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土人情以及淳朴善良的乡亲伙伴的深深怀念。 在我眼中,您是才华横溢的。您多才多艺,生命虽短暂,著作却颇丰,涉猎多个领域,大都有建树。是您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中篇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享誉中外;爱情小说《伤逝》凄美,引人深思;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塑造了不同阶层的人物;散文集《朝花夕拾》美丽深广;散文诗集《野草》凝练深沉;翻译《死魂灵》、《毁灭》等国外进步小说播火启智;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言简意赅,评判允当,是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您为世界文学增添了新的文学形象,丰富了人物画廊。有迂腐穷酸的孔乙己;有以弱欺弱精神胜利的阿Q;有勤劳麻木的闰土;有尖酸刻薄的杨二嫂;有愚昧可怜的祥林嫂„„他们都是挣扎在旧中国底层的小人物,您对他们有同情,也有批判,甚至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您用如椽巨笔,描绘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刻画了不同阶层的人物,有无情的揭露,有辛辣的讽刺,有含蓄的幽默,有悲痛的呐喊,有深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每一篇文章中都包含着您激情澎湃的思想;每一页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您饱含深情的感悟;每一个人物中都体现出您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恨······ 在我眼中,您是忧国忧民的。在日本留学时,您深深地感到祖国被欺凌的惨痛。在日本一场电影中,您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麻木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中国同胞。您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您震撼于中国的懦弱与愚昧,为了唤醒民众,救民族于水火,您选择了弃医从文,放下了手术刀,以笔做枪,来解剖这个病入膏肓的社会,以期为它开一剂治世良方。直至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您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五四运动之后,您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

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面对国民党的腐败堕落自卑卖国,您写出了著名的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发出质疑反击,您用大量事实证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没有失去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才是民族的脊梁,真正失去自信力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您观察着、阅读者、思考着、寻找着中国的希望。您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呐喊奋斗的一生,您用自己的笔坚持社会正义,反抗强权,保护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并告诫人们,不要屈服于黑暗社会,正义是不可抗拒的,要坚持与恶势力作“韧”的斗争,中国才有希望。 敬爱的鲁迅先生,在我眼中,您曾是一个纯真朴素的少年,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一个忧国忧民的大文豪,一个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的文学家,一个以书育人的思想家,一个敢于批判反动派的革命家,一个带领中国人觉醒奋起的民族魂······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这是诗人臧克家对您高尚品格的深情咏叹。

篇七:《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之前在中学阶段也是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的,当时只觉得他的文章读起来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就好似在和一个刻板、阴晦的人在交谈一番。我近日终于是把《鲁迅精选集》拿来拜读了一番,才真正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那如刀枪一般的文字,时而看的酣畅淋漓,时而看的不寒而栗。或许是我对鲁迅先生所处的那段岁月并不全然了解,有一些暗语和借代读起来感觉不知所谓,但这丝毫影响不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敬畏之情。记得原来读过一篇文章,作者说鲁迅先生就像是一只猫头鹰,也就是俗称的夜猫子。当时我还是很反感的,毕竟中国人从旧时候就是不太喜欢猫头鹰的,因为是它的叫声听起来很恶,所以被扣上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帽子。汉魏时期的曹植写了《赠白马王彪》一诗,其中他把猫头鹰成为“鸱枭”,认为是恶鸟,形象可怕得很。而唐宋时的文人每次写到此鸟,大多感觉有不祥的暗示,有些晦气的意思在里面。我一直认为那篇文章中把鲁迅先生比作猫头鹰是一种污蔑,直到我从别人那里听说了这样一件事:鲁迅先生喜欢这个怪鸟。后来我搜索了相关的语录,果然如此,鲁迅先生有一次在给友人的信中自嘲地说:我的文章是枭鸣, 别人不爱听。不光如此在很多文章里,鲁迅先生都流露了与之类似的观点,我想这也是别有一番意味的。明知道别人不喜欢,但又愿意那么说,也足见他的性格了。在我心里,鲁迅先生是倔强的。

上学时曾在一篇文章中学到过鲁迅先生的形象,记得课本里是这么描述的:“鲁迅的形象是灰蒙蒙的,蓬乱的头发,矮矮的个子,说一口绍兴话。他的长衫也普通得很,仪表没有太 特别的地方。有人描述他时,说面带黄色,有点憔悴,但吸起烟时颇有精神。他外出的时候,甚至有人疑心是鸦片鬼。”这简短的几行字将鲁迅先生的形象刻画的棱角分明,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会比上眼睛,想象着这样一位学者,一位战士,就静静的坐在我的对面,一手夹着烟卷,在缭绕的烟云间,可以看到鲁迅先生眯着的双眼,却又是那么的深邃。脑海中的画面是灰色的,也可以说是带有一点淡淡的烟草色的,鲁迅先生这灰色的一面,的的确确存在着。你若细读他的作品,是一定会得到这一印象的。 许多研究鲁迅先生文章的学者表示,鲁迅的文章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就像木刻一样,明暗交错着。他习惯于在黑暗的世界里发出奇异的光,晦明不已之间,射出冲荡的气息。还有些学者写到鲁迅时,说到其身上的黑暗面,便称其形成了一种精神的底色,就连先生自己也说道:“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所以在我的心里,先生的形象就如小时候曾学到的那样,是灰蒙蒙的。

鲁迅先生是习惯于在夜间工作的,有时在他的文字间也流露出一种神秘的气息。有趣的是他对夜是那么的喜欢,小说里的场景也多见暗色。《狂人日记》一开始就写到了夜的月光, 森然里透着绝望。《药》与《祝福》中通篇弥散着鬼气,仿佛坟旁的花草,瑟瑟地在黄昏里颤抖着。他写的许多文章的名字,都以夜为题,可见他对这意象有着一颗亲近的心。他的气质深处,和长长夜色搅在了一起。《长明灯》是他对夜的惊恐,《孤独者》又仿佛地狱边的喷火,而《野草》诸文,犹如月色下闪烁的寒光,溅出丝丝寒意。比之于与他同代的陈独秀诸人,鲁迅并不太爱写那些理直气壮的文字,他的内心更为忧郁、苦楚,甚至还充满了不确切性的恍惚。而这一切都让人感到进入他的世界的困难。有篇文章提到了鲁迅的生活习惯:他夜里写作,上午睡觉,似乎已过惯了这一生活,在万籁俱静的夜,人们{关于我心中的鲁迅作文400字}.

睡去了,独有他还醒着。在先生早年间留学日本时,就已是习惯这样熬夜了,直到死,一直都没有什么改变。鲁迅先生承认自己黑暗,又无法证实这黑暗里有什么问题,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痛苦。这痛苦就像蛇一般纠缠,挥之不去。在北京的鲁迅,几乎都是在焦灼的状态里度过的。尽管他用 了种种办法麻醉自己,把心沉下去。可是偏偏那又是不能的。在这夜色茫茫,众人入睡的时候,先生独自醒来,却又不知如何,那一定是极为痛苦的。他也曾经在文章里向人坦白过此一心境。在我的心里,先生和夜是分不开的。

先生在晚年回忆自己的一生时,承认自己的怨敌很多。但是对那些攻击自己的人,他到显得并不是过于在意,他总是不屑说他尚无什么真正的对手。有那么几个有恶意的人,在描述鲁迅先生时,笔锋仿佛是蘸着毒汁的,就连先生的形貌也被漫画化了。他们竭力地将鲁迅描绘成恶魔,来诅咒先生的文体中散发出的黑暗之气。但这些篇文章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恶毒的攻击了鲁迅常常从灰暗的角度,向人间射出冷箭的行为。沉浸于典雅、高贵世界里的文人们,自然是不屑去读先生的这类文字的,他们甚至厌恶听到先生恶枭般的声音。但鲁迅先生的特别在于,他撕碎了常人式的认知模式,将触角延伸到无法用理性解析的精神黑洞里。确切、已然、逻辑、秩序,这些都统统被颠覆了。他看到了一个在旧社会从未被描述的另一类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现有的思想必须重新组合,格律已经失去意义,唯有在那片未知的混沌的世界里,才隐含着别样的可能。先生诅咒了世界,也诅咒了自己,而他被人诅咒和亵渎,那也是自然的了。除去他们的恶意不管,这也恰好在反面说出了鲁迅先生苛刻、阴冷的一面。但只要是大凡了解他的人,对先生的看法自然与这些人有别,有的甚至相差甚远。先生的热忱、温暖的形影,和他文字的清峻是大不一样的。不过这里的问题是,鲁迅先生的形象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难道说他的文字真的给人一种幻觉,歧意之处如此之多?后来我也去网上寻找了一些相关的文章,看来看去我倒是更加相信这样的看法:先生以一种外冷内热的状态直面着人间。若是只注意到其中的一点,肯定是不解其意的—— 想进入他的世界,的确需要一种忍耐。在我的心里,先生的内心是难以进入的,但进入后又是极其温暖的。

一九二四年的时候,先生的《呐喊》刚刚出版,那时的鲁迅先生仿佛像一个老人,但是他的年纪其实也只四十多岁。虽然他的中心是文艺事业,不过因为当时的环境不好,所以先生常持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写文章。尽管他的文字态度倔强,但同朋友们谈起话来,却很和蔼谦逊。 在“积极”与“消极”之间,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着实是复杂的。其实对他这样的人,已经不能套用“积极”和“消极”的概念。先生一方面是入世的,但又仿佛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绝望的打量着这世间的一切,最后又选择了绝望的挣扎,所以他的内心世界处处呈现了一种悖论。当人们走出营垒向着黑暗进发的时候,他却躲在了树后,因为他相信前行的人大多是会倒下去的。可是一旦与敌人短兵相接,他又会变得不依不饶,痛打着对方。鲁迅那时选择的方式是反现实的,人们一致都认为对的,他却投出了怀疑的目光,而别人以为不可能的事情,他却默默地进行着。鲁迅先生是带着一种否定性的肯定的方式直面这个世界。熟读《呐喊》、《热风》、《彷徨》、《野草》这些选集的人,可以发觉出他那悖论式的情结,他的出发点与终点都非线性逻辑的。有一些学者曾谈到了这点,为什么同一个现象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就与别人叙述出来的不一样了呢? 因为鲁迅先生欣赏的是“激愤”和“复仇”,这是鲁迅内心之中无法抹掉的情结。你可以读一下他对故乡的“女吊”和绍剧的“活无常”的描述,就可以感受到他的品位——自己做不了英雄,却在文字里鼓动那血色的美,并且将毁灭与

地狱式的黑暗推向了极致。鲁迅先生的复仇意识是呈现在他的审美之中的,他常常借助描述历史人物与传说故事来影射自己的环境。他认为那是黑暗里的奇光,有大的破坏便有大的自在。与一个无望的世界同归于尽,对他而言是大的欢喜。因为唯有毁灭了,一切才会有重新开始。他陶醉于在魔鬼的世界捣乱,并且死于那捣乱之中,这于他来说是有着快意的。如果我们不懂得鲁迅的这一心境,大概就不会理解他何以写下那些怪异的作品。他的“愤激”的方式表达爱欲,以毁灭凝视着永恒,于是便获得了心灵的升腾。这样可爱的先生,在人民心里是矛盾的,但在我心中,他是义无反顾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战士。

先生对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来说,是幸运的,那个黑暗的时代里,他就好似一只夜枭,用惊魂动魄的嘶鸣,刺激着黑夜中人民不安的心灵,虽引来了不少沉睡者的诟病和诅咒,但也唤醒了那个时代里为数不多的有识青年;那个时代对于先生来说,也是幸运的,先生的文章总是带着丝丝寒意、令人胆颤的,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使得先生被需要,他的文章被真正需要的人视为钢枪和利剑。先生不是战士,但是却把最锋利的武器交予战士们的手上;先生又是一位战士,他孤独的战斗在属于自己的那片领域,脸上淌着血和汗,没有胜负,没有尽头。他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可是大多数的人们依然没有找到门出去——或许他们根本不想出去。

这就是我心中的先生:倔强的、灰蒙蒙的、黑夜中的、外冷内热而又义无反顾的做着自己的事业的鲁迅。

篇八:《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600字》

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600字 最初知道鲁迅是在小学,我学习了几篇文章:《三味书屋》;《少年闰土》,年龄尚幼的我不喜欢鲁迅晦涩的语言,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资料,我开始了解鲁迅、认识鲁迅。 鲁迅好像并没有为自己活着,这是种伟大,是一种至今还没有任何人可以比拟的伟大。他远可以悠闲地作着他的散文,这样,不至使自己的生命受到任何的威胁,可以安然地享受着作家的虚名;而且,从长远来看,散文的生命力远比杂文的久。然而鲁迅先生没有,他的杂文短小、精悍,却切中要害,入木三分,每次都让那些拼命掩饰的面具无情地滑落。他不讲任何的情面,只要是对人们有害的,他决不会放过。哪怕是他以前的好友,这一点,正是他人格的伟大。 鲁迅先生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没有离奇的故事,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却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读鲁迅的小说,时时有一种"发现的喜悦"。画面是普通的画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却在这普通的画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随时都能注意到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特征,察觉到平时察觉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由于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画,使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征。 鲁迅先生就像一个拿着笔战斗的人,他用那支神圣而正义的笔谱写了人间的冷暖事态,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都化为了与敌人抗争的力量。他的笔始终没有停过,就算自己累得趴下他也要下床来。哪怕只能握住笔写最后一个字他也要继续,继续为自己的梦想打拼。 这就是鲁迅先生,当全中国人民仍处在朦胧黑暗之中时,鲁迅却振臂高呼,以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伟大人格,用不懈的努力,以求拯救中国人民。他经受磨难,却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真理。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他是我永远的榜样。

篇九:《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关于我心中的鲁迅作文400字}.{关于我心中的鲁迅作文400字}.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时光都交给我们人民。”鲁迅先生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同于卖国贼,他是和平、正义的一方,亦是中国的文学主将。他以字为兵、以学为军师、以笔为利器,划裂了被黑暗笼罩的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奉献一生。

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被喻为民族魂。他不但出书去唤醒中国人民反抗国民党的制度打压,还帮助了许多被当时社会埋没了的莘莘学子。他是中国白话文的发起者,为中国的文学道路扫平一切障碍,带领中国文学走上辉煌。那尖锐的文字中隐藏着深沉的期待,那批判的杂文中蕴藏着鲁迅先生对黑暗势力的憎恶。他用文字为那些被旧社会制度受压迫的人民发泄不满。面对黑暗势力的打压,鲁迅先生毅然决然的带领底层人民奋起反抗。鲁迅先生用犀利的文字反抗,那犀利的字眼就像一把利刃,划裂那漫漫长夜,用心中正义的火花照亮被黑暗笼罩的中国。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中,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事,一直铭记在我心中。记得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昏暗的夜光微弱的照着您苍白的脸庞。您为黄包车夫洗脚、上药、扎上绷带,还将身上的钱和药都给了那位车夫。我读这篇文章后清楚地记得,那时鲁迅先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我知道此刻鲁迅先生地内心十分沉重,鲁迅先生想救助更多的人,让他们平安过完一生。他曾对广大人民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所以他拿起笔与黑暗势力进行漫长的战争,鲁迅先生关心进步青年,体恤底层人民,为新中国民权付出一生。

鲁迅先生的文章幽默风趣,闪烁着睿智与进取,他已笔为武器进行战斗,他不屈于恶势力。他那瘦削的脸庞透露着刚毅与坚强,他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国人民会追随鲁迅先生那辉煌的历史,会崇敬他的一生!

篇十:《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我心中的鲁迅先生

夜,静静的。我独自倚在窗边,任冷风打着窗棂。望着鲁迅先生的那张发黄的照片,我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哀思,我不由地想起了鲁迅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

鲁迅先生从南京水师学堂毕业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之时,他本是决意要学医的。因为他知道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然而在国外所见的一幕幕,让他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在自传中写道:“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倡导“较为广大的运动”——新文艺,开始了用如匕首、如投枪的笔与黑暗作斗争的生涯。从此中国少了一个平风的医生,而多了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在我心中,鲁迅先生,只有一个,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精神,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始终高昂着头颅站在时代的前沿,独面黑暗势力,引领人们前行。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肉体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存,每当读到他的文章,我分明感到他就站在我的面前。

是的,他的文章没有周作人的散淡,没有张爱玲的雅致,没有徐志摩的诗情画意。其实,鲁迅先生是完全有能力写出比任何诗情画意的作家都优美的文字。从他那本薄薄的《朝花夕拾》,那本薄薄的《野草》,我们可以品味到鲁迅先生独特的美,那是超越了诗情画意的美,这美中包含着令人振奋的力量,这美是独一无二的,是鲁迅先生所独有的。

曾经有一位同学问我的偶像是谁?我平静地告诉她:“是鲁迅!”他诧异地望着我,觉得匪夷所思。我当时是很气愤的,但又不禁悲哀起来了,然而我又慢慢平静了下来。

是的,身处喧哗的尘世,内心怎容得下那锋利的匕首?然而,时间将证明一切。假如鲁迅先生抛弃当初“弃医从文”时的崇高理想,也像那些庸俗的作家那样为了名与利去取悦大众,他的文章还能至今让我们感到震撼吗?读鲁迅吧,终有一天,我们会回头品读鲁迅的文章,品读鲁迅的人生。

因为,鲁迅先生只有一个,他是独一无二的。

品读其人其文,我们的思想、人生的境界,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独一无二的鲁迅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