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精闯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2021-10-10 13:07:04 二年级作文

第一篇:《二年级阅读考查题》

第二篇:《2018届七上第四单元试卷答案》

泉州实验中学2018届语文七年级(上)第四单元试卷答案

命题人:许开春 核题人:康文端

班级: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44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10分)

言qì( 讫) juān(镌)刻 míng(瞑 )目 xī( 熹)微 qí( 颀 )长

抽yē( 噎 ) 琅琅( láng ) 纶(guān )巾 迸( bèng )裂 窸窣( sū ) .....

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

A、笑容可掬(双手捧着) B、喜不自胜(胜:胜过。) ..

C、孔武有力(孔,很,甚) D、司空见惯(古代官名,相当于清代的尚书) ...

3、下列有关小说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的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

境描写。

B、小说情节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

C、小说是以叙述生动的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D、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4、指出下列各句中对人物描写的方法。(3分)

⑪她满脸苍白,泪眼模糊。( 外貌描写 )

⑫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猴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

朝游峰洞。( 动作描写 )

⑬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 心理描写 )

5、默写。(10分)

(1)____人不知而不愠______,不亦君子乎。 (2)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3)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4)来日绮窗前,_ 寒梅着花未?

(5)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6)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7)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8)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

(9)友人惭,下车引之。 (10)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6、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一:西风东渐,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西方节日中,排名前几位的分

别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和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西方节日,其动机主要是:表达情感(亲情、爱

情、友情);凑凑热闹,轻松自己;追赶时尚,炫丽自己。

材料二: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

除夕数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舟、元宵闹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请用一段简要的文字对材料一的主要信息进行概括。 (2分) 西风东渐,洋节流行,捧为时尚。

(2)我国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节日都被文人墨客记录在笔下,请你根据下列诗句判断诗人反映的是我国

哪一个传统节日,在横线上填写节日的名称。(4分)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挑换旧符。 除夕或春节

④中庭地的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节

3、你觉得洋节在中国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2分)

7、名著阅读。(8分)

(1)排序题(4分)

孙悟空闯祸毁了镇元子的宝树之后,为了补过“三岛求方”先后去了以下地方,求教了以下仙人,请按先

后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地点:A、方丈仙山 B、普陀岩 C、瀛洲海岛 D、蓬莱仙境

人物:①寿星、福星和禄星 ②九老 ③观音菩萨 ④东华大帝君

孙悟空首先去了 D 求教于 ① ;其次去了 A 求教于 ④ ;

再者去了 C 求教于 ② ;最后到 B 求教

于 ③ ,终于寻到医树的办法。

(2)填空。(4分)

①鲁滨逊给那个野人起的名字是 星期五 。 ②鲁滨逊驯养了一只鹦鹉叫 波儿 。

③从沉船中的麻袋上抖落在土中的种子长出 水稻 和小麦。④鲁滨逊用 羊皮 做了一把伞。

二、阅读题(56分)

(一)阅读《伤仲永》,并回答下列问题。(17分)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

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父异焉(对„„感到惊异 )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每日 ) ..

(3)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可图 ) (4)不能称前时之闻( 好名声 ) ..

9、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或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

例句:或以钱币乞之

A、徐以勺酌油沥之 B、宁可以急相弃邪 C、有友某以千金寄之 D、不以疾也

10、翻译下列句子。(2+3=5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县的人对此感到惊奇,纷纷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来对待。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一样东西叫仲永作诗,他马上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11、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2分):

A、课文采用“见” 、“闻”、“问”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B、本文用词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C、“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12、题目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方仲永哪些方面堪“伤”? (3分)

“伤”是悲伤的意思,这里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

其父“利其然”“不使学”,仲永被邑人捧杀,终“泯然众人”

(二)阅读《心声》和《勇气》两段选文,回答问题。(23分)

选文一(《心声》) ①到了上公开课的那天,教室里前前后后都摆满了椅子,足足有二三十个老师和同学们挤在一间教室里。很多同学心里慌得不行,眼睛也不敢朝黑板看。程老师倒是不怕,打开课本就开始讲课。先讲契诃夫的生平、成就,再挑出几个生字、生词教了几遍。接着她说:“下面请同学们表情朗读课文„„” „„

②可是,过了好几秒钟也没有动静。京京觉得奇怪,抬头往赵小桢那儿一看,她满脸通红,慌乱地盯着面前的讲义,旁边的同学拿手拐子捅她,她却怎么也不肯抬起眼睛。她一定害怕得厉害。是啊,这么多老师看着呢,万一一慌,读得结结巴巴,多难为情!京京心里倒有点可怜起她来。

......

选文二(《勇气》)

①德国人发现他逃走了。他们一边跑到棚屋后边来追他,一边向他开枪。子弹没有打中目标。不过从当时的情况看来,逃脱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②他刚跑进树林——悉经营的、没什么灌木和杂树的法国树林——就听到周围都是追兵,互相吆喝着。他们分散开来,正在很有次序地进行搜索。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看来抓住他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他没有什么机会了。

③......

④“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他问。

⑤“哦,当然啦。快!”

⑥她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回壁炉边的碗橱里。他在碗橱里躲了三天。法国农民的葬礼举行的时候,他是呆在那儿的。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⑦......

⑧我被这真实的故事里的两位主角迷住了。我常常想到他们,并把这个故事多次讲给美国驻法国和意大利的战士们听。不过我缺乏口才,总也不能圆满地表达出我对这两位卓越人物的看法。直到全欧胜利日以后,当我准备回国的时候,碰上了一位空军将领,他才把我感受到的确切地说出来了„„

13、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一和选文二的主要事件。(4分)

选文一: 主要写李京京在公开课上勇敢举手,终于获得朗读课文的机会 。

选文二: 主要写美国伞兵第二次向法国妇女求救,最终获救的故事。

14、选文一第①段画线句子和选文二第②段画线句子都是什么描写?各自作用是什么?(5分) 都是环境描写。选文一:渲染公开课紧张气氛,为赵小桢怯场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选文二:渲染伞兵处境的危险,推动第二次求救情节的发展,烘托伞兵的机智和勇气。

15、选文一第②段写赵小桢的反应和选文二第⑧段写“我”的感受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写赵小桢的反应是要与下文李京京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李京京勇敢执著。 写“我”的感受侧面表现两种勇气对我的震撼,表达“我”的敬佩之情。

16、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6分)

①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 心理描写,生动表现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有担心老师不同意,同学嘲笑的矛盾心理

②他拼命往回跑,避开一棵又一棵的树,离开树林,再次跑进田野。他跑过了棚屋,穿过院子。 动作描写,准确写出伞兵出其不意,再次跑去向法国妇女求救的勇气。

17、请分别概括公开课的李京京和法国妇女身上勇气的内涵。(4分)

李京京:不怕打击,勇于自我表现,坚持爱好,用自己不懈努力争取成功的机会。

法国妇女:支持正义,不怕牺牲,坚持信仰,无私博大崇高的精神。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8.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3分) ..

“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闭、沉默寡言、性格畸形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能健康快乐。

19.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写完整。(2分) ....

地位尴尬,滋生仇恨→ 拼命读书,疏远亲情 → 医生指点,唤醒亲情 →回报亲情,收获快乐

20.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3分)

①恨父母重男轻女、不让看书、不让读高中;恨姐姐不吭气。(意思接近即可,1分) ②作用:放在开头给人一种奇峰突起的感觉,给人悬念感,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后文写亲情回归埋下伏笔。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褒义贬用,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表达一种否定意思;这种成长是一种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长。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渲染一种清新、亲切的气氛,寄寓着父母与女儿的关系正在解冻,亲情重新回归 。

21.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不可以删去,因为家人的反应让她感受到亲情,重新审视亲情,(或告诉我们亲情是医治伤口的一剂良药);是她情感变化的关键。若删去,文章的故事情节显得不连贯,并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篇:《课外书阅读题》

《没头脑和不高兴》

一、填空题。

1、没头脑和不高兴在(神仙)的帮助下,变成了大人,没头脑长大后变成(工程师),不高

兴长大后变成了(演员)。

2、同学们要到少年宫看节目,少年宫一共(300)层,他们走着到(225)层看演出,大约要走十五天)的时间,这是因为这幢楼没有(电梯)。

3、不高兴演的节目是《武松打虎》,他在剧中演(老虎),武松打来打去,老虎始终不死,最

后被(没头脑)打死。

4、没头脑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经过仙人把他变成大人的一番经历后,他决心做一个(有好习惯的)孩子。

5不高兴在《武松打虎》中饰演的是(老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