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童年作文600字]让人难忘的童年旧事作文

时间:2021-10-10 12:45:27 四年级作文

  小时候,家乡的房子大多是青砖黛瓦、马头墙高低错落,并且马头墙的叠数越多越显示出主人家的气派。屋子内部以木构架为主,梁架用料硕大,雕梁画栋。若要做这种徽式建筑风格的房子,自然少不了它的主角――木料。

  家在鄱阳湖畔,远离大山,建房所需的大量木材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那时交通落后,货车更是难得一见。勤劳的爸妈为做新房子到处打听购买木材,提前几年做准备工作,断断续续用板车将木料往家里拉。

  有一年冬天,农闲时分,爸妈说要去远房亲戚家黄坡垄那里把早已购买的一些大杉树运回来,说是作横梁、正梁用。为了蒸发水分减轻重量,树木早就被卖家砍伐、去皮、晾晒了几个月,只等新的主人来认领。

  那天正好是周末,听说大人要去亲戚家,我和弟弟吵着、缠着也要一起去。

  “我和你爸又不是走亲戚玩耍,是去拉树,你们不要去。”妈妈义正词严一口拒绝。

  “我可以帮忙推车。”弟弟一脸诚恳。

  “你才七岁,再说路太远了,到时自己都走不动还怎么帮忙推车。”爸爸继续劝说好让弟弟打消念头。

  “上坡时我帮忙推车,我力气大、不怕远、能走得动。”我不甘心,死磨硬泡着。

  可能是觉得我年龄稍大点,或许考虑上坡时或许能使上一把力气帮下忙,妈妈松了口气,说只让我一人去。然后弟弟就哭闹耍赖,非去不可,爸妈拗不过,只好答应弟弟一同前往。

  我和弟弟的目的达到了,欢呼雀跃起来,像两只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跟随着爸妈就出发了。离目的地大概有二十多里,不久就难以跟上爸妈快速的步伐,也没力气说话了,累得气喘吁吁,然后顺理成章地坐在了大板车上继续前行,碰到上坡会乖乖的下来。

  下午,十多根又粗又长的杉木被大人抬上了板车,爸爸拉着车费力地前行,妈妈在后面推,我有一搭没一搭的偶尔帮把手。弟弟跟在后面焉焉的走着,回家的路显得特别漫长,我的脚步越发沉重。碰到下坡路,爸爸就把板车调个头以便好控制方向,我和弟弟就坐在板车的杉木上稍微歇息一会儿随车前行,听着杉木与地面发出的减速摩擦声,觉得有趣极了。

  接下来,我最盼望的事就是途中有下坡路,最好是又长又陡的那种,那样我就能在板车上呆更长的时间。不久,来到了一个村庄,村庄的前面正是又长又陡的坡,我高兴起来,思量着这下能多玩会儿,爸爸把板车调个头之后,我和弟弟立刻争先恐后爬了上去。

  开始车子尚且能控制,爸爸让杉木与路面摩擦着增大阻力减缓前行速度,但是因坡度太大,车身重、惯性大,导致速度越来越快,爸妈在后面用力的拉着但已无济于事,人的步伐完全跟不上车子向下滑行的速度。这完全出乎人意料,车子如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向下坡飞奔而去,我和弟弟在板车上吓得大哭起来。后面,妈妈在颤抖地喊:“天呐!天呐!”,爸爸惊恐地叫:“完了!完了!”紧跟着惶恐地奔跑。

  转瞬间,车子携带着杉木和人快速冲向坡底右边已收割的稻田。我飞了出去,在稻田里翻了几个跟头,顾不上疼痛,赶紧爬起来寻找弟弟,怎么不见他?再仔细一看,原来弟弟被压在侧翻的大板车下,只有头露在外面,我想把他拉出来,却拉不动,他被卡住了。车上还有那么多杉木,我根本搬不动,无能为力之余大喊起来:“弟弟被压住啦!”

  这时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的爸妈慌张地跑了过来,路过的好心村民也一起帮忙。幸运的是弟弟恰好卡在板车与杉木的夹缝里,竟然毫发无损。我摔得翻跟头时因稻田的泥土较柔软,后颈脖子虽有点酸痛但无大碍。看着安然无恙的我们,帮忙的几位村民对我爸妈感叹起来,

  “真走运,人没事就好,今天你们回家要烧香谢祖宗。”

  “你家祖上有福!要是车子跑到路左边去了,那就惨咯!”

  我揉揉后颈抬头一看,原来路左边是一口大水塘,真险呐!如果板车冲向了左边,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善良的村民帮忙将杉木一根根从稻田搬到路边,几人费力地抬前搬后再把板车抬上了路面。爸爸试了下车子,虽然不大灵活但是还能用,又将杉木抬上了车。惊魂未定的我们在村民们的目送下,在一声声“走运!”、“命大!”的啧啧感慨中又继续前行。

  从此后,我和弟弟再也不敢吱声说坐板车的事了,很长一段时间,那恐怖的一幕成为缠绕在我心头的一个恶梦。偶尔有事经过那个又长又陡的坡,总会想起曾经的惊险时刻,依然心有余悸。当忆起那些伸出援助之手乐于助人的村民时,心间不免泛起一阵温暖。

  当然,童年留给我的,更多的是清唱出的一曲婉转悠扬歌谣;是谱写出的一首优美动人诗篇;是一勾勒出的一幅色彩斑斓画卷。

  暑假,天气炎热,蝉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合唱着歌谣。就像是有谁在指挥一样,这棵树上的蝉嗓门提高三度,那棵树上的蝉在进行二部和声,抑扬顿挫、此起彼伏。在那个没有电视、网络的时代,那歌声是如此的悦耳、动听。无聊之际,就央求爸爸制作捕蝉工具,爸爸在长长的竹竿上绑个用铁丝固定的小布兜,我和弟弟就开始捕蝉。只是,当通力合作把一只只小小的“男高音”抓回家仔细欣赏并准备倾心聆听时,它们却像商量好了似的一齐闭了嘴。

  湖边的村民田地少,还常常被水淹。那时家里只有九分稻田,首尾相连的三小块责任田就在离村子几十米远的东边。如果哪年暑假,稻田没有被水淹,那一年十有八九就是干旱年。天气炎热碰上久不下雨,田里就会干涸。为了庄稼有个好收成,也为了节约成本,爸爸或妈妈常常拿个打水桶站在稻田旁的水沟里,一桶一桶把水从水沟里舀起来然后倒进干涸的稻田里,滋润着久不见雨露的稻子。这繁重的体力活,一干就是一两个小时,隔一天舀一次,日子长了,常把水沟里的水给舀干。

  有年暑假,爸爸给稻田舀完水回家,对我姐弟说:“今天水沟里的水差不多被舀干了,你们去捉鱼不?”得知此好消息,我和弟弟立刻拿起打水桶、竹兜之类的捕鱼工具飞奔起来,那速度,仿佛去晚了一步,沟里的那些可爱的鱼、泥鳅就被其他人给抓走了。

  此时,长长的水沟绝大部分已露出肥沃的泥浆,最深处也只剩浅浅的一层水。正是抓鱼的

  好时机!我和弟弟拿起竹兜迫不及待地跳下沟就捞起来。因为水不多,捕捞是件较容易的活,不大一会儿,打水桶里就装了不少活蹦乱跳的鱼虾、泥鳅。我们在浑浊的泥水里捞了一遍又一遍,连石头、田螺、淤泥等都给捞了不少出来。意犹未尽的我们觉得还没尽兴,接着用手翻开较潮湿的淤泥,在里面寻找,果然,有不少泥鳅、黄鳝躲在淤泥里!大喜过望,继续翻找。泥鳅、黄鳝身子较光滑,不容易抓,还时常会跑掉,不甘心的我们会立刻追,弄得头发上、脸上、身上全是污泥,却乐此不疲。

  有过收获的喜悦,自此,每到暑假,只要田不被水淹,爸爸给田舀水回来之际,我和弟弟时不时会问:“沟里的水干了么?”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就会再补充一句:“干了的话,要记得及时说,我想去捉鱼!”

  夏天,在小水沟里抓的是小鱼、小虾、泥鳅类的小玩意。到了冬天,抓的就是肥硕有份量的各类大鱼了。

  一条大坝将鄱阳湖水与村前的大湖汊分隔开来。这宽广的内湖就成了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洗衣、游泳、灌溉着农田,晚上去湖边乘凉。这湖还被充分挖掘出了其使用价值:被村里的几人承包,里面放养了不少鱼苗。

  夏天,当稻穗渐渐丰满,或接近收获时,鄱阳湖渐渐涨水了,大坝有个缺口,水随着缺口涌入内湖,低处的稻田就被大水淹没。此时,最高兴的应该是湖里的鱼了,有大量食物供给,各类鱼被喂得个个肥大。

  冬天来临,开始取鱼,特别是快过年时,几个大型抽水机日日夜夜不停歇将内湖的水先抽出去,以便更容易、更干净地捕鱼。几十个穿着防水服的捕鱼者分两边用大渔网把鱼给拉上来。大概两三天后,捕捞到了收尾阶段,就有许多村民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捕鱼工具,边走边喊:“去捡散鱼咯!”、“一起去捡鱼哈!”然后家家户户都有人员上阵,一齐涌向湖边。妈妈拿着工具带上我也跟着人潮一起跑。

  这时的湖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种捕鱼工具齐上阵了。承包者及雇佣的人在湖中心捕鱼,我们就在湖水周围捡鱼。湖水已是一片浑浊,时不时有鱼拍打着水面一跃而起,有的鱼游向了水边,伺机而动的村民紧盯着水面,只要鱼儿一露头,几人的竹兜、捞网立刻出动。家里有捞网的人在浅水区,因工具好,能捞起不少鱼。这时不少人都羡慕起来,只恨自己家没有这么好的捕鱼工具。当幸运者捕到大鱼或大甲鱼时,那准会吸引较多的羡慕眼光以及获得众多赞叹声。

  面对如此多的虎视眈眈捕鱼者,承包者不大乐意了,

  “我还没捕完,你们就来抢鱼?”

  “谁抢鱼了,这湖是你家的?这是全村人的!”有人立刻反驳。

  “我交了承包费,这湖就归我管。”承包者强调重点。

  “哼,你交了承包费,可是,我们可没分得一分钱!”有村民生气回复,随后一片附和声。

  “鱼苗总是我买的吧?你们捕的是我买来的鱼。”承包人继续坚持观点。

  “你的鱼?内湖与外湖相连,你不放鱼苗难道里面就没有野生鱼?可笑!”

  “那你们抓些小鱼,大鱼就别抓了,行不?”已是商量的口气。

  “涨大水把我们的稻田淹了几个月,湖里的鱼难道不是吃我们的粮食才长得这么大个么?否则今年的鱼怎么有这么肥?

  “你把湖里的水抽走了那么多,弄得我们洗菜、洗衣服都不方便,你说,这帐怎么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分分钟手撕承包人的架势。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对方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拖着沉重的橡胶捕鱼服,又回湖里捕鱼去了。

  现场气氛一片火热。有的在水里捞鱼;有的在淤泥中捡鱼;有的在岸边帮忙看守鱼;有的在呐喊助威;有的纯粹看热闹。已是腊月寒冬季节,许多人的衣服被泥浆打湿了,却不知寒冷继续欢快地抓鱼,有的人冷得瑟瑟发抖依然舍不得离开。参与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获。妈妈和我早就泥浆满身,桶里大大小小的鱼装了不少。傍晚来临,我带着几分满足在恋恋不舍中离去。

  这场全村人的盛事,在我童年时每年都会上映一次,那热火朝天的快乐场面已深刻印在脑海里。

  时光荏苒,一晃人到中年。面对渐行渐远的岁月,偶尔仰望星空,捡起散落在天际的那些星星,细细欣赏回味,已成心中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