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一九四二观后感300字

时间:2020-06-01 00:00:00 300字

第一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一九四二》观后感

1942年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大旱而且蝗灾,又逢大批日寇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了生存,3000多万人,历时106天,行程1012公里,开始了一次惨烈浩荡的逃荒之旅。影片有太多的镜头触动到我内心深处,让我感慨万千。 镜头一:天灾,颗粒无收,生灵涂炭民不堪

农民真的是一个很弱势的群体,生活在最底层,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当遇到天灾时,庄稼收成锐减,既要满足自己的温饱,又要为军队捐粮。此时,辽阔的中原地区,赤地千里,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饥肠辘辘的人们在老东家家里白吃白喝,为了争夺食物,人们拿着各种农具相互厮杀,鲜血染红了东家大院,大火将曾经的一切化为虚无。为了生存,这一切也都变得合情合理了。

镜头二:饥荒,饿殍遍野,卖妻鬻女舍亲情

当花枝用完最后一袋小米的时候,饥饿离人们的距离开始变得那么的接近,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狗吃人的寒心场面。孩子需要养活、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奶吃、生病在床的母亲需要买药,人们含着泪水卖掉自己的孩子、曾经一起患难的妻子,换来的只有3升小米。3升小米,在现在看来是那么的不值钱,但当生存遇到威胁的时候,它又是那么的值钱,人们无奈的只有用亲人去换取救命的小米。 镜头三:逃荒,风雨同舟,人性之美暖心灵

留下,没有食物将是死路一条;逃荒,面临的是未知的危险,九死一生。有任何一丝生存下去的希望,人们便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逃荒

的路程。逃荒的路上,除了饥饿与疾病,还有日军敌机的狂轰滥炸,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人们,在战火中血肉横飞化为灰烬,我已不忍心回忆那些惨烈的场面。亲人一个个离我们远去,路边的尸体随处可见,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面,为了生存他们唯有向前。

当看到瞎鹿为了给自己的母亲治病卖女儿时,老东家从自己仅剩的一袋小米中分出一碗给瞎鹿;当看到嫂子没有奶水身子太虚的时候,星星甘愿将陪伴自己多年的猫杀死煮汤供嫂子喝;当瞎鹿看到老东家儿媳妇挺着大肚子一步步艰难的往前挪时,瞎鹿毫无迟疑的答应载着她一起逃荒;当栓柱艰难的挤上火车但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在身边时,他毅然跳下了能给他带来生存希望的火车„„太多的瞬间历历在目,让我永生难忘。人性之美在苍凉的冬天里如熊熊的火焰,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镜头四:官员,贪污腐败,歌舞升平死难咎

白修德不顾个人生死,深入河南逃荒的人群中,切实体会到逃荒人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而蒋介石政府对灾荒的严重程度却全然不知,关键在于“下情上传”过程出现了问题,一面是百姓的生灵涂炭,而另一面却是国民政府为了迎接外宾而排练欢迎仪式。当面黄肌瘦已无走路力气的人们等待救济粮发放时,第一战区军需官董家耀和罗武两人官商勾结,从救灾粮中投机倒把捞取油水,最后被游街枪毙也其罪难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镜头五:信念,翻山越岭,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支撑着人们度过了如

此艰苦的逃荒之旅。我认为是信念,他们相信一路向西就可以寻找到吃的,有了吃的他们就不会被饿死。这样的信念,使他们翻山越岭,徒步从河南走到了陕西;这样的信念,使他们风餐露宿,在旅途中战胜饥饿与寒冷;这样的信念,使他们躲过日寇的枪林弹雨,一步步朝陕西迈进。只要心中有信念,我们便可以战无不胜,终有一天我们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河南人不易,1942年的往事已成为历史,经历过的人们已不愿再提起那段令人揪心的岁月,就让它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的流淌„„

第二篇、电影1942 观后感5篇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电影1942 观后感5 篇

很久没有干过看完电影写观后感的事情了。这事比较二只是原因之一,让这事变得很二主要还是好片太少,烂片当道。今天要不是上个月买的团购券到期,要不是这部影片今天刚好上映,要不是还是不甘心去看《2012》圈钱版,也许我就错过这部片了。一切都是缘分。这部片看之前讲什么我完全不知道。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管它讲什么,首先近代史一点兴趣都没。看年份搞不好是讲战争的,也是点兴趣都没。不过,海报上印了陈道明,对这位大叔印象不错就鬼使神差的进去看了。结果被震撼了。

影片开始,讲述者说,1942 到底发生过什么,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出最后一条,其他的进入过教科书,作为文科生,有点印象。可是影片讲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饥荒。这个,说实话,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标榜自己是文艺女青年,实话说我真不知道。哪怕网上看到过,也是一晃而过,没有关注过。如果这部影片立意是让大家知道这段尘封的历史,那么冯小刚做的很成功。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过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对于无知者而言,震撼的不仅是逃荒者凄惨遭遇,还有拨开历史尘埃看到部分真相时的悲哀。当时的蒋氏政府的不作为,信息封锁,导致了河南死亡300 万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本人轰炸中,死在中国军人的枪口,死在扒火车手脚冻僵掉下来被火车轧死,更有甚者,死在别人锅里。。。当抽象的数字具化成实在的人物和场景出现在电影中时,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捂耳朵,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拿手机出来干点别的。讲述的这事已经有点让我接受无能了。

在此背景下,讲述了老东家和佃户一路逃荒的故事。可想而知,个人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蝼蚁。而面对生死攸关的绝境发生着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说折射中国人的人性的事情。少东家先是利用家中粮食欺负花枝,而后立马又被抢粮的灾民杀了,死前还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瞎鹿前一分钟还是伙同老东家偷洋人记者白修德的驴,后一分钟就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了,也许根本无需捞出来,直接被吃了。媳妇刚断气,婆婆就抱起孩子趁着人还热乎让孩子吃口奶,可后来她和孩子也没能挨过这场灾,瞎鹿要把女儿卖掉给母亲买药,母亲死在了日本人枪下,而女儿后来从火车上摔下,估计也难幸存了。一队国军在日本人刚刚轰炸完灾民后就立马开始抢车抢粮抢女人,而后日本人第二轮轰炸又来了。蒋介石对灾民视而不见,直接导致了灾情严重死了300 万人,而影片结尾,他也没保住江山,逃到台湾去了。老东家一家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就是讲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这个故事里面,没有胜者。只有绝境里面人的挣扎。看的人真心难受。影片里面的幸存者也非胜者,二十年后,一场更大的饥荒也许他们就躲不过了,而那时,不是只有河南,是整个中国都在哭泣。而坐在电影院的看客们呢,难道就能俯视这尘封的历史吗,我想至少我看过之后是感觉悲凉。历史离我们不远,每个人都是幸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场灾难照样是一半天灾一半人祸。那是死亡上千万,那又是怎样的场景?谁家没有一段关于那几年的悲惨故事?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再有?同样的导演,都是灾难题材,熟悉的演员阵容。《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点深入多了。看完发人深省。难道是一个建国前,一个解放后所以尺度不同?不过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审片尺度放宽不少哇。看完片在网上翻看了下影评,一片骂声。基本都是骂冯小刚怎么没胆拍1959。。。或是说他发国难财。这个我不认同。就像当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来说那么多人还需要救,干嘛救狗如此命题看似合理实际暴力。我不是愤青。至少现在已经不是了。不想展开1959 话题,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别老拿商业巨片来坑人了。《1942》无疑是好片,至少现在畸形的社会,冷漠的人际,金钱至上的三观,历经坎坷却善于遗忘的中国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干货来提醒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个建国大业等片,那是广告宣传片好不好。《1942》虽然导演某些地方欲说还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话题。

但是能感觉到他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有诚意。能让人看完回家路上还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1942 观后感

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饥饿的同胞为了生存带着一家老小背着生活用品踯躅而行。这一路上有卖儿卖女的无奈,为了一点粮食出卖肉体等等等等场景让人触目惊心;也有为了拴柱为了寡妇孩子跳下火车的亲情,还有财主带着路边的孤儿一起前行的温情,还有把自己卖了捧回五斗小米的星星.... 这些也是人性善的一面。当人基本的生存需求难以为继还谈人性善恶都是空谈了。如果换成你,很难说你会如何取舍。某些影评带着有色眼镜看影片,如果仔细推敲没有多少电影可以挑不出细节的问题。比如英雄的报话机,希腊战士头上飞过的飞机...... 我觉得野狗啃咬尸体的事情是有历史记载的。你觉得灾民是蝗虫吗,他们走过的地方都寸草不生吗?野狗也不是都可以打光的,就像野狼在部分山区也还有的。对于批判 1942 的历史观问题我也不敢苟同。冯应该是从后世人看历史的角度出发的。这不是一个纪录片而是是一个故事片。在现在影片审核制度之下,你要歌颂*也不是容易通过审查的,就像当年有没有积极抗日一样难以在当前的审核制度下进行大书特书。而且是不是与现今的一些文献有冲突也未可知的。当时的蒋政府到底有没有积极救灾,到底有没有贪污腐败这个需要历史学家站出来对这段历史追根溯源。对于人性的阴暗和为了苟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都是生存所逼。比如少年派里的所讲的故事,到底斑马是不是厨师,鬣狗是不是 pi 的弟弟,猩猩是不是pi 的妈妈,老虎是不是pi 的爸爸,他们在就要饿死的情况下到底有没有把对方当成粮食。我觉得饿到一定程度,会的。中国人为了苟活会想尽一切办法,印度人,美国人,英国人也会的。只不过这个事情发生在中国而已。大可不必友邦惊诧。作为一个七零年末出生的人,这部电影让我对于过去同胞所遭受的苦难有了直观的认识。我觉得这部电影能做到这点已经足够了,苛求一些细节的出入没有太大意义。我呼吁更多人走进影院,看看这段历史看看我们同胞被日本人欺凌的过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电影

1942 观后感

还原当年的真实 11 月30 日晚上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热的电影,去之前便听说了这是个悲壮的电影,话题比较沉重,所以心里有准备,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电影本身确实震撼人心,以至于电影结束后迟迟没有缓过神来;一直很想写个影评,但是没什么时间,最近也看了很多关于 1942 的报道,对这个电影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反思,这部影片我觉得主要讲了3 个要点: 1.希望老东家作为一个家财万贯的财主,在被灾民毁家后出去躲灾,后来变为逃难;一场日本人的轰炸,自家的马车被官兵抢走,此时他彻底成为了穷人;后来靠吃着树皮为生,儿媳妇生下孙子后便死了,自己的老婆也在不久死了,最后他只剩下女儿和自家长工了。但不久自己的女儿为了家人把自己卖了,可以说这个时候老东家只有他那刚出生的孙子了,他跟拴住说,只要我到了陕西,安定下来我就能把失去的钱财和家重新建起来,此时此刻孙子就是他唯一的希望了,可是就在刚到陕西的时候,因为意外他闷死了自己的孙子;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想要去死。可是在路上看到了举目无亲的小孩,心里那已死的心见到了生机,他牵着小孩的手走向了远方;在大灾大难面前不失希望是我们战胜灾难的法宝,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国家也经历了很多大灾大难,但是都挺了过来,其实都是希望的帮助;所以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怀揣希望; 2.人性善恶当一个人面对生存的考验时,那些道德、法律、人伦还会高于生存吗?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展示当年灾情的全貌,在审查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片都有点投鼠忌器,而我看到的一些资料要比电影中的描绘还要残忍;当年,河南在发生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后,又发生了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 个县,1200 万人受灾,官方数据显示,死亡人数约有300 万,我想这个数字不够准确吧!要知道这300 万超过了8 年抗战士兵的死亡总数啊!而影片中,由美国记者提到的人吃人的场景,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人丧失了人性沦为了恶魔;很多人卖儿卖女卖老婆,还有的不忍忍受饥饿,亲

手杀死家人后投井自杀;电影中的一名日本军官的话:“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中国人”这话是多么的刺耳啊!但是在片中,有很多细节都展现了人性的善恶;在饥饿面前,勤恳本分的农民拿起了刀枪,干起了杀人放火的勾当;瞎鹿要卖自己的女儿,拴住想和星星发生关系(这个地方很多人都笑,我想不通)等等这一系列的情节都体现着人性的恶劣,但是更多是在宣扬善良的一面;当老东家看到瞎鹿卖女儿时,他给了一碗小米;当瞎鹿的妈死后,他们两家也一直相互扶持的往下走;花枝为了自己的孩子和拴住结婚,然后把自己卖了,就是为了让自己孩子能活下去;拴住为了找回花枝的孩子,丢了自己的命,其实他是可以不管的,因为这不是他的孩子,但是他为了承诺;老东家看到举目无亲的小孩,放弃了死,觉得不能在让这个孩子死了;这一切都是反映了在巨大的外部灾难下,人性的善良是那么的难能可贵;正是这样的善良才给人温暖和安慰;当然,影片中还用了很多对比讽刺的场面;比如洛阳城外,城里烟花齐放,城外哀鸿遍野;河南死伤遍野,重庆欢天喜地;星星在被卖到妓院后,服侍军需官,但是因为吃的太饱了而打嗝(这个地方很多观众又笑了,还是搞不懂在笑什么),这些场面真的很具有讽刺意味; 3.鞭策和反思当一部巨大灾难片的背景下,人性的善恶不是很给我们启发吗?在和平年代,我们很难体会到那个时候的痛苦、煎熬,尤其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更多的人注重了名和利,却忽略了生命中最本真的东西,爱;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生活本来压力就大,何必花钱去看这部灾难片,不是找难受吗?而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是部灾难片,我们才需要多看,因为这样的灾难片能洗涤我们的灵魂,让人深思和反省;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疏散压力;你也许会觉得,在如此灾难面前,眼下的这些压力还能算得了什么呢?最后,引用一句话:我们无法更改历史,但我们不会遗忘历史,我们期待历史不会重演;所以我们的生活要怀揣希望,坚持善良,勇敢去爱;我了解到的1942 年真相: 1942 年,旱灾来临。河南一千多万人陷入饥饿之中。粮食吃完了就吃鸡犬,耕牛。1942 年大公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许多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一开始还是只吃死尸,后来杀食活人的事业是有发生。而美国记者白修德在采访离开前一夜,郑州的政府长官宴请了白修德三人。白修德留下了晚宴的菜单,记有莲子羹,辣子鸡,栗子炖牛肉,还有炸春卷,豆腐煎鱼等,此外还有两道汤,三个馅饼。白修德说,这是我平生吃到的最漂亮和最不忍吃的一席菜;在白修德去河南了解灾情前,他是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称其为 “团结的象征,人民的偶像”,他认为中国想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必须在极权统治下坚持一段时期才能成熟的步入民主社会。并为此不遗余力的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在国民ZF 无作为下,日本将粮食发放给了灾民,因此,不少河南百姓视国民党部队为比日寇还要邪恶的敌人。1942 年之后的2 年, 5 万日军挤垮了拥有 40 万兵力的国民党军队。汤恩伯在中原会战失败的罪名归于河南老百姓,污蔑河南民众都是汉奸,贴出标语,准备实行屠杀;而在汤兵败时,仓库中还有 100 万袋面粉尚够 20 万军队一年之用,全部落入日本人之手。李培基,也没有如实的汇报河南灾情。蒋介石其实知道河南的灾情,但是他悲观认为河南战事必输,于是打算给日本人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河南。后来,河南的灾民很多人跑到了陕西。据我所知,西安当时收纳了很多灾民,这些灾民生活在贫民窟中很多年,一直到建国后都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可以说即便灾难结束,他们也没能得到正当的待遇,和来自政府的扶助!

电影1942 观后感

11 月29 日,我特地去电影院看了《1942》的首映。之所以会去看这类题材的影片,是身体里一种说不出的力量驱使我去的。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想趁机发国难财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老东家(张国立饰)在瞎鹿(冯远征饰)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基督教徒小安(张涵予饰)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

点丢了性命;花枝(徐帆饰)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4 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陈道明饰)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这部影片看完了,我不想追问冯小刚导演拍此片的动机。但我知道,这部从构思到完成耗时冯导 18 年的呕心沥血之巨作能够上映,就已经是奇迹!我个人认为,此类题材影片的呈现,在陈述历史真相的同时,肯定顶住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它能够与大众见面,说明我国的审查制度以及开放程度已经有很大飞跃。还有一事,细细回想片中的镜头画面,不免发现现在的国产电影在制作效果和艺术表现形式上都在追求唯美。这里说的唯美,是指影片注重细节刻画和故事情节,仅这两点,作为国人的我,很激动很兴奋:因为国产电影也越来越像那么回事了!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内忧外患”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天公的不作美,官吏(腐败之吏)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让人义愤填膺!生活在那个年代人,真是不容易,实在是不容易。

本人才疏学浅形容不出来。总之,深表同情和悼念!在荧幕前的我,仿佛身临其境;放映完毕,走出影院,眼前所见恍如隔世。我不禁惊叹如今的好生活,不禁陷入沉思。河南,我想我也会像那个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样会义不容辞去的,我在追求我的“普利策”时,我也会用行动追忆那段似远去,实则未远去的历史!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像被人打了一闷棍,我走出影院时,脑袋懵懵的,那残酷而肃穆的影像仍在眼前晃动。周围的人群安静而恍惚,没了往常电影散场时的喧闹。读过一些不同年代的大饥荒记录,虽比《一九四二》更触目惊心,但还是和看电影不同。当你跟随着漫长的逃荒人流在银幕中行进,你会感受到一种更真切、更严峻的拷问。饥饿的人在沉默中一个个死去,把问题留给了活着的人。那些历史事件你并未亲历,但你却感到一种负疚,对这苦难记忆的负疚。电影《一九四二》表现的这场大饥荒,造成了 500 万人死亡。从 1942 年春开始,河南各地出现冰雹、大风与黑霜,然后是遍地大旱、蝗灾肆虐。饿殍遍野之时,国民政府仍狂征军粮并封锁消息,灾民的粮食被搜刮殆尽,最终导致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死亡。这场灾难有天灾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与当年国民党官僚体系的军政矛盾、官员腐败、沟通不畅等有关。从应对大饥荒的迟钝和无序,我们可以看出国民政府即将面临衰落的命运。如电影所表现的,最后还是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美国爆出了大饥荒的新闻,并通过与蒋介石的交涉, 使远在重庆的国民政府不得不采取赈灾措施。我想冯小刚(微博)和刘震云,不一定读过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书,但电影表现的情节,却似乎在证明森对饥荒研究的结论。只有当人的权利被完全剥夺,才可能导致大饥荒。天灾只是诱因,权利的不平等、信息沟通不畅、言论自由缺失、极权体制等,才是真正导致大饥荒发生的原因。因为极权统治者,不用担心自己的权力受到饥荒的影响,所以不会有任何防范的动力,但民主政府不同,因为要面对公众的舆论和选票,所以会更有效地防范大饥荒的发生。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有时就像一个人一样,会把历史的苦难看作自己的隐私,总是希望人们知道得越少越好。然而,苦难却是历史留给人类最重要的经验,如果我们丧失了对苦难的教育和集体记忆,不仅会导致民众对苦难的麻木和良知的败坏。一旦条件允许,很多人会失去判断自己行为价值的能力,摇身一变,他们可能成为一场新苦难的制造者。饥饿让人感觉迟钝,苦难也会模糊人们的记忆。但对幸存者和其他活着的人来说,重新叙述那些苦难的故事,让曾经的苦难重现在当代人的公共记忆中,就是对逝者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历史创伤的一种修复。因为只有从苦难的记忆中,我们才能发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与扭曲人性的苦难进行抗争。徐帆饰演的花枝为了孩子能活命,把自己卖了;张默饰演的栓柱,为保住孩子的风车,丢了性命。在冯小刚的镜头下,那些被饥饿伤害和凌辱的人开口说话了,讲述那些在绝境中的悲惨故事,讲述饥饿对他们的伤害和扭曲。这不只是对他们的伤害,而是对整体人性的伤害。当这些逝者开口言说时,他们或许才有可能走出曾经的创伤和屈辱。这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见证生命在苦难中的尊严。悲悯不代表遗忘,反而意味着要让苦难的历史,在当下的公共记忆中复活。

因为只有铭记这些苦难,苦难才不会在未来重演。悲悯并不是要对曾经邪恶的行为置若罔闻、一笔勾销,而是要更庄重、更严肃地向人们展示历史中的邪恶与苦难。人类不能依靠上帝来清除邪恶, 只有自己站出来不断抗争,才可能让同样的邪恶与伤害,不再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悲悯也意味着,揭示真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仇恨或报复,而是对历史创伤的修复和对正义的重新寻找,因为并不存在一种可以漠视苦难的历史价值。或许只有当我们重新感受这些在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重新感受他们的痛苦、绝望与恐惧时,才能明白正义、敬畏与悲悯的重要。《一九四二》更像是在代表历史和今天的人们,向当年所有无辜的死难者道歉。电影作为当下影响力最大的公共表达形式,显然承担着塑造公众集体记忆的责任。我们不仅需要历史学家的客观与准确,更需要这种影像艺术的叙述与感染力,因为它能让所有人感同身受。只有让历史的苦难昭然若揭,我们才能更清晰地认知我们这个民族,认识到我们如何走到了今天。

第三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我在两年前就看过了,当时看完后哭得稀里哗啦,我深深地被电影里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所感染,他们是明国时代的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毫不起眼,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扮演着无法替代的大角色,有的是一家的顶梁柱,有的是一家人繁衍香火的重要人,有的可能是一家人的希望……电影整体基调是悲伤的,有些地方甚至毫不挽留的说是血腥残忍,可是在1942年中国面临大饥荒的背景下,这种设定就毫无违和感,甚至是很艺术了。

给我印象最深刻当然也是电影的主角老范,原来老东家本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乐享天年的生活,可是在一群饥民向老东家要饭吃时,由于东家报兵被发现,饥民们暴乱,在打斗中少东家不幸死了,他的死仿佛是影片朝着厄运发展的一个导火线,接二连三的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不久失血过多也死了,他的妻子在洛阳没撑多久去世了,大年三十女儿受不了饥寒交迫,自愿被卖换来五斗大米给他父亲,本想着逃到陕西境内带着孙子,凭借自己的力量白手起家,再成为一方之主,没想到孙子给自己活活闷死了。一路上不仅要忍受饥饿,还经受至亲之人一个个离去。

电影里让人震撼的镜头有很多,比如在河南人民走上逃荒的路上,遇到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从河南撤兵的国民军,一边是士兵,一边是百姓,可是当士兵遇到百姓时并没有及时报告事情的真相。当日本兵在天空中对陆地上的部分国民兵进行军事攻击时,丝毫没有考虑到陆地上的百姓。逃荒的路上灾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弱,从刚开始几天,然后是几十天,知道一个月五六十天,经受饥饿的煎熬,天气的严寒,身上的袄一天比一天薄,有些棉絮都露出来了,逃荒的路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灾难的面前人性的丑恶一览无余,让人们寒心的也不是灾难的本身而是道德的丧失。

原来旧中国除了纸醉金迷的上海滩,徐志摩和林徽因唯美的爱情故事,还有这们一大波因为饥寒交迫而致死的中国人。如今的中国民主富强,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陆上勇往直前,这么看来,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

第四篇、1942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1942观后感

篇一:1942>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就像某些人说的一样——虐心。从来没有看过如此让我心酸的电影,从来没有。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甚至一遍一遍地回忆电影中的每个细节,每个细节表现出来的某种隐喻,某种内涵。

当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吃”不能被满足,于是,我们看到了1942年中原大地上的种种罪恶,种种扭曲,种种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感受。感谢刘震云先生完成的这一部调查体小说,也感谢筹拍这部电影19年的每一位工作人员,他们所做的种种努力,我觉得和在三尺讲台上的历史老师一样崇高,让我们铭记和正视历史。

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心都是丑恶的,当你能吃饱别人都吃不饱时人心更丑恶,因为人都有欲望。冯小刚最近的两部“灾难片”里开头都有“你懂的”场景,《唐山大地震》我觉得那完全就是个俗套,而这一次,在我们感觉到“虐心”的同时,已经说明了它更加真实,更加赤裸地还原了人性。每个人,在基本需求都满足不了的时候,心都是丑恶和扭曲的。而这个场景,莫言的小说里有几乎一模一样直击人心的描写。我想这不是巧合。

电影中很多卖自家小孩只为换两斗米的场景,而狗吃死人的场景,更是让人胆寒。可是在那个“饿疯了”的年代,更多的是人牛逼人吃狗,狗牛逼狗吃人,人吃人,大人吃小孩,甚至奶奶吃孙子这种说出来心都要一抽抽的>故事。我们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到底是文明时代,还是蛮荒时代,究竟是新社会,还是奴隶社会。 说出来都有一股血腥味。影片中日本军官想出来的狠招给灾民发吃的让他们为日本人做事,理由太过充分也太简单:“他们是中国人,但他们首先是人。”而我说,人是人,但人首先是兽。当日本飞机编队向雪原中已经不是“手里有没有寸铁”而是还有没有力气站着往前迈步子的中国人投炸弹,扫机枪时,成批成片的中国灾民倒下,当雪原已经变成“血原”,我相信那些在空中的日本兵体内有某种原始的性能被唤醒,某种蛮荒时代的欲望被满足。人是人,人首先是兽。兽有兽性。

时刻自诩为“硬汉”,但当张涵予饰演的传教者逃到一所小教堂,慈爱的神父边帮他包扎边和他对话,信仰坚定的传教者眼神已经开始变得迷茫,直至最后迷惑不已地大喊了一句:“既然上帝赢不了魔鬼,那还信他个求!”;当迫不得已的地主老范的女儿自愿“卖身”换米,用“再也不见”来换取父女俩人的活路时,老范噙着泪水,仰天长叹:“我老范辱没祖先!”;当栓柱没能在火车上“拴住”自己的俩孩子,毅然跳下火车找孩子,却把用老婆换来的粮食落在了火车上,他精疲力尽地追着火车,声嘶力竭地骂了一句:“火车,我日你亲娘!”时,我再也忍不住,极力不让眼泪流出。

整个电影的基调低沉压抑,对白简单真实,充分还原了历史,让人们仿佛切身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不要让历史埋没,要让历史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永远不要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伤痛。

篇二:1942观后感

一部好电影,能让人百看不厌, 1942 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看了以后对我的感触很、启发都很大,我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部电影。

天空中星星眨这他那一双可爱的眼睛,突然一群人点着火把,本来很黑的夜晚被这些火把照如白昼,说是来吃饭其实谁不知道是来抢粮食的,东家无奈只好摆酒席。

在吃的时候我仿佛就是里面的一个人,画面到了我在不想看到的情景,血漫天飞舞,东家被打伤了,其他伤的伤,死的死,不堪入目,东家的儿子死了,老母亲死了„„

在逃荒的时候有很多人被日军飞机炸死了,中国的领土被日本侵占了,东家的女儿卖了,在火车上孙子被闷死了,家人走散了,本来是地主,结果也变得跟正常人什么两样,东家感觉或者没什么意思,就想死,想死的离家近一点,意外发现了一个失去亲人的小女孩,东家又有了上的希望,你叫我一声爷,咱俩就认识了,小女孩叫了,他们俩手牵着手就走了。

这是一部灾难片,看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也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还看到人性残忍的一面。

篇三:1942观后感

很久没有干过看完电影写观后感的事情了。这事比较二只是原因之一,让这事变得很二主要还是好片太少,烂片当道。今天要不是上个月买的团购券到期,要不是这部影片今天刚好上映,要不是还是不甘心去看《2012》圈钱版,也许我就错过这部片了。一切都是缘分。

这部片看之前讲什么我完全不知道。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管它讲什么,首先近代史一点兴趣都没。看年份搞不好是讲战争的,也是点兴趣都没。不过,海报上印了陈道明,对这位大叔印象不错就鬼使神差的进去看了。结果被震撼了。

影片开始,讲述者说,1942到底发生过什么,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出最后一条,其他的进入过教科书,作为文科生,有点印 象。可是影片讲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饥荒。这个,说实话,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标榜自己是文艺女青年,实话说我真不知道。哪怕网上看到过,也是一晃而过,没有 关注过。如果这部影片立意是让大家知道这段尘封的历史,那么冯小刚做的很成功。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过这片的人都忘不掉。而对于无知者而言,震撼的不仅是逃荒 者凄惨遭遇,还有拨开历史尘埃看到部分真相时的悲哀。当时的蒋氏政府的不作为,信息封锁,导致了河南死亡300万人。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 本人轰炸中,死在中国军人的枪口,死在扒火车手脚冻僵掉下来被火车轧死,更有甚者,死在别人锅里„„当抽象的数字具化成实在的人物和场景出现在电影中 时,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捂耳朵,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拿手机出来干点别的。讲述的这事已经有点让我接受无能了。

在此背景下,讲述了老东家和佃户一路逃荒的故事。可想而知,个人在这样的故事

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蝼蚁。而面对生死攸关的绝境发生着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说折射 中国人的人性的事情。少东家先是利用家中粮食欺负花枝,而后立马又被抢粮的灾民杀了,死前还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瞎鹿前一分钟还是伙同老东家偷洋人记者白 修德的驴,后一分钟就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了,也许根本无需捞出来,直接被吃了。媳妇刚断气,婆婆就抱起孩子趁着人还热乎让孩子吃口奶,可后来她 和孩子也没能挨过这场灾,瞎鹿要把女儿卖掉给母亲买药,母亲死在了日本人枪下,而女儿后来从火车上摔下,估计也难幸存了。一队国军在日本人刚刚轰炸完灾民 后就立马开始抢车抢粮抢女人,而后日本人第二轮轰炸又来了。蒋介石对灾民视而不见,直接导致了灾情严重死了300万人,而影片结尾,他也没保住江山,逃到 台湾去了。老东家一家最后只剩下他一人,默默往家的方向走,路上收养了一个小女孩,就是讲述者俺娘。她再也不吃肉„„这个故事里面,没有胜者。只有绝境 里面人的挣扎。看的人真心难受。影片里面的幸存者也非胜者,二十年后,一场更大的饥荒也许他们就躲不过了,而那时,不是只有河南,是整个中国都在哭泣。而 坐在电影院的看客们呢,难道就能俯视这尘封的历史吗,我想至少我看过之后是感觉悲凉。历史离我们不远,每个人都是幸存者。而五十年代末期的那场灾难照样是 一半天灾一半人祸。那是死亡上千万,那又是怎样的场景?谁家没有一段关于那几年的悲惨故事?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再有?

同样的导演,都是灾难题材,熟悉的演员阵容。《1942》要比《唐山大地震》切入点深入多了。看完发人深省。难道是一个建国前,一个解放后所以尺度不同? 不过就本片的深度,我不得不感慨一句,如今片子审片尺度放宽不少哇。看完片在网上翻看了下影评,一片骂声。基本都是骂冯小刚怎么没胆拍1959„„或是 说他发国难财。这个我不认同。就像当年救狗事件,很多人跳出来说那么多人还需要救,干嘛救狗如此命题看似合理实际暴力。我不是愤青。至少现在已经不是了。 不想展开1959话题,可是真心希望能多拍些好片,别老拿商业巨片来坑人了。《1942》无疑是好片,至少现在畸形的社会,冷漠的人际,金钱至上的三观, 历经坎坷却善于遗忘的中国人,太需要些震撼人心的干货来提醒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指的不是那些个建*大业等片,那是广告宣传片好不好。《1942》虽然 导演某些地方欲说还休,遮遮掩掩,比如人吃人话题。但是能感觉到他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有诚意。能让人看完回家路上还一路思考的,就是好片了。

呵呵,最后,搬个小板凳坐等谁来拍《1959》吧。别让我等太多年啊!

第五篇、电影1942观后感(共4篇)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篇一:电影《1942》之影评

悲剧时代下的冲突:覆巢之下难有完卵

——电影《1942》之影评

摘要:电影《1942》讲述了1942年中国河南大灾荒、300万人被饿死的故事,解读了一段积贫瘠弱的被饥荒、战乱和绝望所充斥的中国的历史。

关键词:1942 悲剧 冲突

一、引言

电影《1942》主要讲述了1942年河南大灾荒、300万人饿死的故事。电影分两线并行,一条以逃荒路上的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为核心,展现出灾民们在痛苦一线的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一条以国民党中央政府为核心,展现他们的冷漠和腐败及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

二、冲突

(一)贫民与财主

故事从河南的一个村庄开始,传统意义上的中国财主与贫民既是一种对抗,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立体,一切都似乎显得那么平和。

一场饥荒,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不幸降临,有史未遇的旱灾与蚂蚱之害导致了河南粮食奇缺的景象。“在千千万万的村落中、山崖上、深涧里、陌头和阡边,都有饿得皮包骨头的人,提着篮子,拿着镰刀或系着钩子的长竿,在四处寻觅,捕捉能够救命的东西”( 李蕤《豫灾剪影》)。面对饥荒,财主老范,不再是一向温和的老东家,粮食成了他最为关切的宝贝疙瘩,他反复叮嘱家仆要仔细看护好自家的粮食;地主的儿子也不再是常态下的公子哥儿,少许的粮食使他成为了引诱民妇的资本;贫民则不再是一向温顺的小绵羊,饥饿使得他们丧失理智、难念旧情,即便是曾经有过的救命之恩。

(二)避难与逃亡

所有的人都走上了逃荒之路,因为战争,更因为饥饿。一无所有的农民们携家带口,带上祖宗的牌位,带上自己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走上逃亡之路,正如李蕤在《豫灾剪影》里描述的那样: “朝西去的大路上就充满了从洛阳出来的缓慢蠕动着的人群,有的步行,有的乘大车、人力车、排子车、汽车„„人们的叫骂呼喊传到远处的田地里,混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低沉的音响,像只受伤了的野兽把血淌进一条长河时的沉吟”。即便是穿上出嫁时花衣裳也丝毫掩饰不了逃亡者的命运与悲哀。硕果仅存的财主老范带着银元和粮食,带着家仆,带着母亲和女儿,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走上的是一条他自认为充满希望、优越感极强的避难之路,正如他对女儿星星所说的“人家是去逃荒,我们是去避难” 。离家十五天后,地主老范继续优越着,还能在别人饥寒交迫无粮可食时拿出余粮喂养女儿星星的宠物猫,还能在瞎鹿母亲病重的时候拿出一些粮食给与救济,还能依然自得地拥有并指挥着仆人栓柱。但在若干多天后,地主老范的优越地位开始出现崩塌。

俯冲、活像一群马蜂在折腾一只鼹鼠”、“这城市就像个把木板拿开而现出原形的蚂蚁窝,人们在连滚带爬地乱跑”。在这恍然一梦中,财主老范成了一个象想向他求助救济一些粮食的佃户、想向他请求帮助的同村人一样的一无所有的避难者,“这下,咱也成为逃荒的啦”,他的“避难”之路成为了真正的“逃亡”之路。

(三)信仰与肉体

在普通民众看来,饥饿和逃亡是由于战争和饥荒,然而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看来,所有的受难是由于他们没有得到主的庇护,他们是异教徒,没有皈依主。善良的乡村牧师安西满竭尽所能告诉难民们要皈依主,竭尽所能地为活着的人减去一丝伤痛,让死去的人们闭上双眼。但现实是,不管如何,活着的难民们面对的依然是饥饿、依然是死亡。他们不仅仅面

对着日本军队的狂轰乱炸,还面对着国民党军队的溃败、掠夺和欺凌。

(四)尊严与苟活

人都是有尊严的,但河南大饥荒逃荒之路上的人却没有了尊严。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放弃尊严。为了挽救病入膏荒的母亲,瞎鹿已无法再顾及父女之情,他下定决心打算卖出自己的女儿,尽管经过妻子花枝的强烈阻挠,没有能卖成女儿,但对瞎鹿而言,为了生存已无所谓父亲的尊严。为了换取五斗小米,曾经读过书、曾经花枝招展、曾经义气风发的星星决定卖出她自己,她告诉老东家,“爹,你把我卖掉吧,给我一条活路”。面对五斗小米,没有谁能挽留得住女儿的尊严。为了卖出自己,花枝决定把自己嫁给栓柱,拜堂后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她告诉栓柱,嫁给他之后两个孩子就有了着落 。为了生存,谁也无法留住花枝作为一个妻子的尊严。

(五)希望与绝望

踏上逃荒之路的初期,无论是谁,都还充满着希望。老东家不停地安慰着家人:“咱们就是去避难,过了个把月,就会顺利回来的。”花枝也穿上了出嫁时的红衣服,打算出门见喜撞个吉利。栓柱心里默默喜欢着向往着星星,在老东家的沉诺里暗暗期盼着星星能嫁给他的那一天。可现实远不及他们所预料的那么美好,路越走越远,粮食越来越少,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遇到的不是好运气,而是日本人飞机的轰炸、国民党溃逃的军队、车马粮食的被抢夺。当瞎鹿看着自己年迈的母亲病入膏荒、奄奄一息,他却不能给她找来一点食物的时候,他彻底绝望了。当老东家看着自己的好儿媳产子不久被活活饿死的时候,他绝望了。当栓柱看着星星为了挽救家人也是挽救自己而自愿以五盆米被卖入妓院的时候,他伤痛欲绝,却只能在心里呼喊。面对死去的远离的亲人,他们没有哭天抢地,他们只是轻轻的合上亲人的双眼,告诉亲人同时也是告诉自己,“死了好,早死早托生,来世别再投胎到这里来啦”。

(六)真相与谎言

有的人在掩饰真相,有的人在揭露真相,有的人在真相面前无能为力,有的人在真相面前左右为难。谎言是否有存在的必要?为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大局,为确保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为维护政府的国际形象,政府公报河南饥荒死亡1063人、人吃人的现象绝不存在,“灾情是有的,但没有那么严重。” “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 “政府统计1063人。” “实际呢?”“300万人。”上报灾情时表示饥荒不严重、河南本省能够克服困难,甚至政府还休刊整顿《大公报》以停止真相揭露,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休德却不顾生命危险,躲过新闻审查,深入灾区一线了解事实真相,更可贵的是他回到重庆后通过重重渠道一定要将此事告知政府高层领导,他拼命找宋庆龄、孔祥熙、何应钦、蒋介石等告知自己在灾区的所见所闻、告知河南灾情的真实情况,以推动国民党政府赈灾、缓解灾民受困问题,同时也帮助中央政府解决问题。

(七)救国与救民

河南这场灾荒是一场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大饥荒,特殊之处就在于中华民族正陷于日寇的疯狂侵略之下。为了抗击日寇,几百万中国军队正在包括河南在内的每一寸土地上殊死抗争。为了保证战斗力,政府必须从农民那里筹集大量军粮。为了救济早已断粮的难民,政府必须向灾民拨出大量的救济粮。这无疑是一对矛盾。对于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而言,他深知灾民之不易,并试图想向蒋委员长提出赈灾请求,但在重庆他看到的是蒋委员长正忙着处理缅甸前线战事、来自华盛顿的最新消息、即将举行的开罗会议的动向等“救国”大事的焦头烂额。当他向第六战区蒋鼎国司令长官要求减免军粮任务时,他又遭到了“救国”与“救民”孰先孰后的质疑与困扰。在中央政府看来,河南是个包袱要甩给日本人,以获得政府在战争中的优势。

(八)无助与阴谋

面对成批死去的大量难民,面对人吃人的惨状,羸弱的国民党中央政府即便有心也无能

为力。中央政府本想将河南作为包袱甩给日本人,在被美国记者曝光的情况下不得已给予一些所谓的资助。陕西等地方政府为了保存自己岌岌可危的暂时的安全,在容纳了一部分难民之后也显得“无可奈何”。他们能做的就是用枪指着驶往陕西的列车,要求他们立马回头,喝止难民进入城内。也有人伸出了“援手”给了难民粮食,那就是凶残的日本人。利用“这些灾民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中国人”的理论,日本人采用独特的“增兵”办法“仁慈”地用粮食赈济河南灾民,吸纳中国人作为日军的后援力量。他们看似仁慈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有六万兵力,而中国军队有四十万兵力。他们狡猾地向难民散发食物,使难民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的一部分,在进攻时形成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局面,在防守时形成了中国人被中国人打的场景。

(九)良知与利益

同时也由于李培基一次次的上书,中央政府终于了解了河南饥荒的严重程度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巨大的国际影响,他们决定调拨粮食救济灾民。面对这批救济粮,一部分的官员表现出了应有的良知,但地方利益的驱使也使得一大部分人丧失了理智、出卖了良心、,他们一边贪污腐败、接受贿赂,中饱私囊、大发国难财,做出天理不容的恶心事,一边假慈悲的说着“是不是有点过分”。有的官员潜心于研制“吃一粒管一天”甚至“吃一粒管七天”的仙丹式食物,企图骗取救济资金。有的官员不顾整体利益,只顾自己管理的那块区域,拼命地争吵、攫取与阻挠。

三、结语

通过讲述1942年河南大灾荒这个悲剧,电影《1942》充分揭示了战争与饥荒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与民族性。在那个悲剧时代,信仰与肉体相斗争,尊严与苟活相矛盾,良知与利益相纠结,真相与谎言相充斥。正如作者刘震云所说:“这是中华民族最黑暗的一个时刻,同时又是最温暖的时刻”。黑暗之处就在于肉体趋于泯灭、苟活几为真理、利益尘嚣于上、谎言不绝于耳,温暖之处在于终会有一群有信仰的人、终会有一群有尊严的人、终会有一群有良知的人、终会有一群相信真相并揭示真相的人。

地址:

身份证号:320219197706305023

篇二:电影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

1942,曾经对我,只不过只是一个数字罢了。

„„一个令我们心酸的年代,影片追诉了一个小小的家庭的经历,老东家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着万贯家财,可却因为避灾被迫逃离了家乡.一路上,多少坎坷,妻儿的离世,粮食的被毁,以及被迫卖掉女儿„„种种因素,使他在那一年,失去了太多太多.

这场学校组织我们看的电影,不算太长,却意义深远.那个年代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里,他们颠沛流离,他们有着对食物,对和平的渴望.

在影片的最后,老东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母亲饿死的小女孤儿,从此,他们相依为命„„ 看完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息.一年的灾荒,却因战争,成了愈来愈深的问题.可这是有能力改变的呀!可最后,还是一名外国记者站了出来.中国的人都不理中国事了吗?

历史是真实的,是无奈的,是辛酸的.那时候,离现在是多么的遥远,又像是历历在目.这,是一笔血红的历史,多少人死于在这1942!尘封的历史,却是无言的诉说„„

篇三:1942观后感

1942观后感

在逃荒的路上,饥饿是压垮道德伦理的一座大山,在连吃都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我们看

到了1942年逃荒路上的种种罪恶,种种扭曲,种种我们无法想象,也无法体会的感受。灾难期间人命贫贱,影片中瞎鹿与人讨价还价卖掉自己的小孩,只为换得2升米给病重的老娘煮碗粥;张涵予饰演的传教者逃到一所小教堂,慈爱的神父边帮他包扎边和他对话,信仰坚定的传教者眼神已经开始变得迷茫,直至最后迷惑不已地大喊了一句:“既然上帝赢不了魔鬼,那还信他个求!”;迫不得已的地主老范的女儿自愿“卖身”换米,用“再也不见”来换取父女俩人的活路时,老范噙着泪水,仰天长叹:“我老范辱没祖先!”;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己卖了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 在影片的另外一条救援主线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还死掉了唯一的儿子吗?如果国家富强,那场对日本的战争在一个月内打赢了,逃荒大军早早回家,还会有影片后面令人发指的情节吗?所以说,国富方可民安,落后就要挨打。目前,我国周边国际形势动荡,菲律宾、日本等国蠢蠢欲动,意图侵犯我国领土,而美国等国态度暗昧,我国再次站在了风浪的尖头之上。

影片只有2个小时就结束了,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深的受到了触动,国家的强大离不开科技的发达,科技的发达离不开教育的普及,而我作为一名教师,作为国家教育体质中的一颗螺丝钉,我更是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牢牢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才是对无数先烈们最好的回报。

篇四:电影1942观后感

电影《1942》观后感

3120103925 刘恒

首先第一感觉便是当时人民生活之艰辛,处于战争年代的人们,他们并没有过错,但是却要遭受天灾与人祸的双重蹂躏,如果现在让我回到那个时代,估计怕是怎么也活不下去。不禁感慨历史的残酷,古语有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处在那个独特的历史时期的人们更是如此,影片真实反映的一些历史事实,以人换米、饿殍遍野、狗吃人人吃人种种,都让人切身体会到生存的不易。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人口密集,河南是中国的心脏,陕西是中国的脊梁,很庆幸这脊梁没有弯掉。纵然是在逃荒的过程中,即使是被农民仇视的地主东家也会把米借给瞎鹿来侍候其母,也会有长者呵护幼者,也会有乡里乡亲间的相互扶持,也会有拴柱甘愿一死也要保住孩子的风车。日寇虽然占据了我们的土地,但是却没有消灭我们的文化。在周围一片血腥的情况下,我们仍然看到了中国人的孝悌之义,还有善良的本质。影片在再现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强调了对人的关怀。

除此之外,对于建国前的历史走向我也有了一些认识。为什么国民党最后被赶出了大陆,为什么蒋介石的国军内战时败给了解放军,其实从抗战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得出来。影片中蒋鼎文的部队一直在向河南方面索要军粮,甚至讲出“饿死民,国还在,饿死兵,国就会亡”这样的话来,其实个人认为,蒋介石的部队打仗需要大量的军饷其实是非常致命的。内战后,前线的军需和国民党财力已经不能搭调,以至于后来发行金圆券,财政垮塌。

介石的军事头脑和战略战术思维是不能和毛主席相抗衡的。此外,国军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也是非常严重,这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内因,军队纪律也是极差,通过影片,我们看到了国军内部一些败类如同土匪一般,抢掠人民的财物怎么能得到人民的拥戴。

看完这部作品,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对生活、自身和历史都认真思考许久,既有悲哀也有亢奋,谈不上百感交集,但心情很复杂,难以平静。

第六篇、1942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该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老东家和佃户两个家庭在逃荒路上的遭遇和抗争为主要线索,描述了1942年抗战期间,河南遭受大旱,三百万人背井离乡进行逃荒,被活活饿死和被炸死的过程。 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是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因为只是怀着打发时间的心态随意点了进去,看完之后,只想用一句话概括我的心情,那就是“我的内心是崩溃的”,影片里的场景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作为九零后的我们,或许永远也没办法体会到河南民众的处境究竟是有多绝望,我们只能从影片中呈现的画面去试着想象。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生理需求被放在了最基础的位置,通俗的讲就是当一个人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时,通常对食物的需求是最强烈的,其他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那些道德、法律、人伦还会高于生存吗?在生存面前,人们的信仰和希望走到了绝境,无不为了活命而卑躬屈膝:乞讨、偷盗、卖身、投敌,丈夫卖妻子、父母卖子女、军人卖尊严,一切可以卖的都卖了。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太震撼,那就是逃荒路上的人被炸死后,野狗撕裂尸体

的场景,恶心、愤怒、怜悯······我无法用词语准确的来形容我的心情,但是看过史料后,发现影片呈现给我们的,远没有真实的那么残酷,据史料记载,1942年河南大旱期间,饿死大约300-500万人,当时不仅发生过狗吃人,还有过人吃人的惨剧。 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没有经历过大灾难,可是,值得反思的是,我们却少了一颗满足的心,总是会抱怨自己的遭遇和生活带给我们的不愉快,幸福的生活让我们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前最喜欢听爷爷讲他们以前的事,讲他们年轻的时候是怎样的贫穷,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每次讲到动情之处还会抹几把眼泪,我以为那就是最糟的日子,看完《一九四二》之后发现,根本就没有最糟的日子。我们应该有一颗满足的心,无论生活经历了什么,都不算太糟糕。 老东家也经历了从家财万贯到躲灾,再到逃难,再到家破人亡,最后孤身一人,生无可恋,想要去死,可是在路上看到了举目无亲的小女孩,那已死的心见到了生机,他牵着小女孩的手走向了远方。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很多的大灾大难,但都挺过来了,而且越来越好了,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怀揣着希望。不光是于国家,于个人也是,人生中难免要经历坎坷和磨难,让我们看不到曙光,但是只要永不放弃希望,总有一天会出现彩虹的。 回到电影中,造成几百万人民被饿死的原因难道只是因为大旱和战争吗?我觉得不是,天灾只是诱因,政府的冷漠麻木、分配不公、权利的不平等、信息沟通不畅,才是导致灾难发生的真正原因。大灾当前,官员以本部利益为先,勾心斗角,麻木不仁,一队国军在日本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人刚刚轰炸完灾民后就立马开始抢车抢女人,蒋介石对灾民视而不见,直接导致了灾情严重死了三百多万人,历史的事实证明:不敢说实话、不办正事、不为民众着想的政府,迟早是要下台的,而一切以人民利益为先,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会被人民拥护,会永生不灭。今天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共产党,引领我们走向了幸福的生活,同时也感谢我们自己,选择了相信共产党,历史实践也证明,共产党是我们不二的选择。尽管在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党在决策上出现了失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等,但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否认我们最终走向了正确的道路,在探索的道路上,无论是谁都会走些弯路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更何况是一个国家。我想说的是,请爱惜自己的国家,有国才有家,感谢党,起码他带给了我们安稳的生活。 影片中日本战机轰炸难民,地上一片血肉模糊的场面让我想到了一张照片,那就是蓝色的海边,一个小男孩脸贴着沙滩,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这张照片刺痛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我们反思战争。近来叙利亚战发,无数人为了逃难而冒险偷渡,这是一场赌局,以生命为赌注,无数人在这场赌局中输了,失去了生命,而活下来的人流落在异国他乡,露宿街头,食不果腹,这些灾难本是可以避免的,但却还是无情的发生了。当年的中国被日本侵略,中国人民被当作玩具任意摧残,生命一钱不值,至今回忆起那段历史,我们仍感到十分愤怒。如今的和平是广大爱国志士用鲜血换来的,定当倍加珍惜,所以我们要尊重如今拥有的和平和安宁。记得钓鱼岛事发时,广大爱国青年义愤

填膺,吵着要向日本开战,认为中国不开战是因为懦弱,我能理解大家的爱国热情,但是我们要理性,理性的爱国,中国是一个遭受了战争洗礼的国家,我们更加懂得战争带来的伤害,作为一个大国,我们要在维护和平方面做表率,积极维护世界的和平,不轻易的发动战争,我们所不愿遭遇的也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应该尊重国家的决定,积极推动国家的和平,促进世界的和平。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正视历史,铭记历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珍惜和平年代和当下的幸福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积极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七篇、1942 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观《1942》有感

1942电影讲述的是在抗日战争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时候河南大旱,千万河南人背井离乡,只为有个活路,试问当时真的有活路吗? 影片从两个角度去描述这场大旱,这场遭难,一个是地主老范,另一个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地主老范从离家有车,有钱,有粮食,有家人到最后的一无所有,国民政府的贪污,腐败,漠视人命,麻木,这种描述方式生动的呈现当时的真实画面。 看完影片之后会发现全片没有提一个关于当时中国的另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这也算是开了中国电影界的先河。这也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宽容,大度。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中国合法政府是中国国民政府,因此影片把第一角度设定为当时的政府,从侧面体现共产党的执政方针是正确的。

我从影片的侧面来解析1942所说明的另一个道理。1942年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的相持阶段,这时候不仅仅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最重要的是比比中日两国谁可以坚持到最后,所以第一,当时的政府心里只想着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忘记你有城市没有人有用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得怎么可能赢得民心。第二,这也和当时政府的军阀割据有关,当时属于军阀割据,各扫门前雪,不是自己辖区的事情我不用去管,表面是归属于当时政府,其实还是“土皇帝”,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关心他们,试问,有用吗?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不懂?第三,就是当时政府的管理,监督制度形同虚设,制度是

有的,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实行,再者就是官官相互,派系林立,贪污,腐败,从根就开始腐烂的一个政府你能真正让它去为民众着想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讲究场面。 影片用折射的手法阐述另一个现象,除了说当时的政府的无能,政府的贪污,腐败,也说了当时民众的无情,麻木,冷漠。当他们到达洛阳的时候却告知不允许进入的时候,那时候政府的公信力还有多少?说的进行救济,实行的时候怎么样呢?过新年洛阳城里城外明显是两个世界,外面尸横遍野,里面繁花似锦。这就说明当时民众的麻木,冷漠。

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之后,无论你今后怎么做?民众还会相信你吗?影片中政府惩治贪污份子的时候,地主老范说了这样一句话,反正政府的话我不在相信,这就说明什么?民众都不相信政府,政府难道不失败吗?

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追究谁的责任,我可以说蒋介石当时也很为难吗?当时的国际背景就是美苏英三国背着中国进行战后规划,中国没有贡献吗?我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中国对于二战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蒋介石去美国求援的时候,美国怎么对待中国的?当英国遇到困难的时候请求中国的帮忙,条件就是援华物资,那时候中国穷,什么都要靠别人的救济,中国在缅甸留下多少英烈。当时的中国就是弱国无外交。

只有当国家强大的时候,才不会有人欺负我们,我们才能有自尊的活着,当一个国家的民众忘记历史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离灭忙也

就不远,现在的中国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下,正在朝着蓬勃发展的前景发展,那个时候还会发生那样的事情吗?还会有其他国家的人随意欺负我们吗?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人要是忘记过去的历史,不懂得爱国,那么我们这个国家该怎么样去发展?我们怎么去超越其他国家,现在西方国家不断找中国的麻烦,难道我们就不愤慨?要是没有共产党没有这个国家?试问,你现在是什么?你现在在干嘛?你现在还能在这里上学?还能这么美好的生活?

爱国关系你我,关系这个民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够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前进。

一个国家不重视过去的历史,迟早都会众叛亲离。

第八篇、电影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谈《一九四二》

灾年常有,首先向雅安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祈福。

——题记

怀着复杂的心情,又看了一遍《一九四二》。

“一九四二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因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情: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电影在一个男人以河南话的平静独白中拉开帷幕。将“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等相提并论,可以想见,冯小刚导演是真下了要说出点儿事的决心了。

张国立饰演的老东家是一丝线,一扇窗,跟着他走,我像是一步步探险,渐渐地看清了一九四二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的人会说,逃荒,主要是逃荒。是的,就像是影片中《时代》杂志的记者白修德问一位中国官兵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因为旱灾而流离失所时,这位官兵的回答是“蚂蚱,主要是因为蚂蚱。”对!这部影片讲的就是逃荒——300万河南人的逃荒……可这部电影据称又是经历十年拍摄的艰辛之作,冯小刚导演之所以花这么大心血怕不仅仅是为了展现那从河南延津至陕西潼关蔚为壮观的逃荒场景吧?

是生的本能。一九四二观后感1000字

影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饿”。一开场,就是地主与佃户之间关于吃的一场惨不忍睹的厮杀:少东家因为花枝来借一升小米而提出要跟她“睡觉”,当此时恰好佃户们举着火把杀到了老东家院墙下,花枝才得以逃脱。紧接着让人印象极深的便是抢粮而引发的佃户之间血腥的厮杀——不管是铲是叉,抓住什么就是什么 不论眼睛还是心脏,统统地刺去……残忍、血腥、揪心,同时又没有对与错,大家都只有一个目的——生存!就像领头打劫老东家大院的佃户刺猬说的:“大爷,没办法,饿呀!”

正是这一场劫难使老东家——唯一不需要逃荒的一户——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从而加入了逃荒的行列。本来老东家一家的逃荒路也应该比其他人要“轻松”一些的,因为虽然家被“抄”,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老东家的马车上装满了粮食。然而,一九四二这个灾年不比往年——逃荒路上一共遭遇四次日军飞机的残忍轰炸。飞机像乌鸦一样袭来,本来就已经饿得摇摇欲坠的手无寸铁的河南农民干脆也不躲避。有的只是妇女和孩子的哭叫,有的只是血肉掺和着泥土在炸弹冲击波的作用下漫天横飞,有的只是轰炸机队列呼啸而过后大地的呻吟,有的只是掉头回来进行二次轰炸和机枪低空扫射的飞机带给人们的心理防线的彻底的土崩瓦解和绝望……

敌机过后,没有粮食和马车之说,能苟延残喘地活着已是万幸。

没有吃的不行,要活!所以吃树皮、泥土。当老东家儿媳妇生产之时,星星把她比自己的生命看得还重的小黑——一只猫——奉献了出来,当老东家对自己的女儿万般“感恩戴德”时,星星说了一句:“爹,我也要喝猫汤。”当白修德以“卧底”的身份加入逃荒之列时,老东家唆使栓柱和瞎鹿在晚上抢了白修德的驴和饼干,当栓柱拿着相机要吃的时候,白修德高呼:“饼干、驴你们牵走,相机留下,相机不能吃……”

栓柱本是老东家请的长工,为了逃荒路上把他留住开马车,老东家答应会把星星许给他,当栓柱将一快饼干递到星星面前时,星星要吃,而栓柱的要求却是“你先和我弄”,星星挣扎而逃,花枝却来了,她拿了两快饼干在手里,说:“给我两快饼干,我跟你弄。”栓柱呆了,花枝见此拿起饼干走,又说:“这两快饼干算是给瞎鹿偿命的(花枝的丈夫瞎鹿因找驴而被国军扔进开水锅),一条命,值两快饼干……”

这些因为饥饿而自然表现出的行为和语言,足以让观众体会到死亡对难民的威胁已至何种地步;当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都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一切道德的准则已不复存在……

是对人性的思考。

白修德,《时代》杂志的记者,你说他是亲共派也好,你说他是民主派也罢,可以不加任何头衔,但可以把他看作是普罗米修斯的一位使者,或是一位穿越至一九四二的观众——一位带着人性本能思考的观众。

起初他向美国驻重庆大使馆行政院秘书长张厉生反映他所听说的河南大批灾民逃荒与饿死的状况时,这位秘书长给他的回答是:“这在中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有百姓向西迁徙,那也是为了躲避战争。”他想让中国的官员关注河南的情况,无奈之下只好亲自去看看河南的真实情况。当他经历飞机对难民的轰炸和扫射之时,这个西洋人用英语对着天空哭骂:“混蛋!停下……”而当他看到人吃人、狗吃人的时候,他的心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先是呆立了半天,然后迅速拿起相机,伴和着抽泣的声音,将眼前的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景象记录下来……

饥饿,驱使着难民向西挣命。而与此同时,蒋介石还要求河南要像保豫军队提供三千万斤军粮……

印证了一句话:在极端环境下,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拖着由于饥饿导致的严重虚脱的身躯,灾民们到了洛阳。随后是不顾生命危险地爬开往陕西方向的火车,连车顶上都堆满了人…… 到了潼关!该高兴了吧?并不,好像解脱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正如同在爱情中受到伤害的一方,总要伤好久。栓柱因为发现自己的儿子被挤下了火车而跳车去找,终于在不肯忍受日本人的屈辱之下而被军刀贯穿大脑;可惜的是还忘了落在火车上的三升小米——那可是他用老婆换来的!

说到卖老婆,相信有一个场景让很多人都刊心刻骨。星星因为对生存的强烈渴望而向老东家主动提出要他把自己卖到工厂里去,结果她却被卖到了妓院;当一位前来“潇洒”的官爷要求她为他洗脚时,她却端着脸盆,半晌说出:“不是我不愿伺候您,是因为我吃得太多,蹲不下去……”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极度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所显现出的无可奈何的行尸走肉般的落魄;我们看到的,是一切象征人类文明进步的元素在这里变得毫无意义;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泯灭,人不再为人!

正因为如此,对“生”的追求才成为了“万物之主”,所有的心似乎都被奴化了,所有的脑海中只有一个所谓的“信念”,那就是“寻吃的”。这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灾民的普遍状况……而老东家,本来是这个范本,和其他难民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主要通过他的家庭遭遇使我们跟着灾民走了一遍逃荒路;可是当火车抵达潼关的时,到陕西了,老东家只身一人,却不和灾民同往陕西进发了,而是往回走。一位难民看他一个人拄着拐杖往相反的方向去,便问他:“不往陕西去了?往回走,就是个死呀!”老东家并没有顿足,迈着蹒跚的步伐,边走边答:“家里人都死光了,就剩下我一个了……死也要死的离家近些……”

老东家在最后时刻的“觉悟”似乎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唤醒了人对亲情的意识,也引发观众对影片中人性的进一步思考。

国家。

这是不可能绕开的话题。虽说是战争时期,主要的国策是“安内必先攘外”,可是当人民处在这样的生存危机之下,政府难道不应该体恤一下他的子民吗?

我清楚地记得,当白修德记者历尽周折,最后经过宋庆龄的关系见到蒋介石时,他向蒋介石动容地带着哭腔地汇报河南的真实惨况,并将“狗吃人肉”的照片递交给他;白修德走后,蒋介石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在办公室怒摔杯子,指责这个美国佬“多管闲事”,并要求宣传部长“封口”……

在豫军作战正是势头有利之时,蒋介石却从缅甸发回了电报,要求豫军“有序地撤出河南”。收到电报后,河南战区指挥官一言不发,其副手说道:“国家贫弱,只有甩包袱,这样才能

顾全大局……在危险苦难时刻,国家、民族、领袖、主义,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是啊,当道的不是共产党。虽然我也将成为共产党员,但这绝不是为共产党歌功颂德,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是共产党,他们将会比老百姓先饿死,而不一定是战死。

所以,看到蒋介石放弃河南,豫军西撤的时候,日本人停止了对河南的正面进攻——因为连野蛮的日本人也对这个惨无人道的举措一时想不出对策,当然,肯定不是说日本人有多么善良——日军指挥官在飞机上看到大批军队正撤出河南的状况时,与下属说道:“中国政府已经放弃河南了,如果我们把军粮发给灾民,他们会怎样?”下属说:“他们可是中国人啊!”日军官又说:“别忘了,他们首先是人……”

我们暂且不论日本人给河南灾民发军粮后那些灾民是否一定会投靠日本人,仅就一个国家而言,正经受着自己的子民因为“吃”而背叛它的危机,这是一个民族何等的悲哀?而当蒋氏集团得知日本人的这一举动时,一位官员感叹道:“日本人真是太恶毒了,他们居然给灾民发粮食。”天可怜见他听到此闻后首先想到的竟不是政府的失民!这也就难怪灾民宁可信“主”而不信政府了。

然而在这多重的灾难而又孤立无援的处境下,“主”似乎也不灵了。当逃荒路上的教父找到神父并向他哭诉灾民的悲惨处境时,他说:“你不是说这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吗?那他为什么这么做!”神父说:“灾难不是主的旨意,是魔鬼的诅咒……”教父则失声痛哭:“如果上帝斗不过魔鬼,那信他还有什么用……”

这一句话,道出了人民心中多么希望能有一个靠山来抵挡这灾难。

唯一让人感到几丝欣慰的也带有几分悲凉的场景,是老东家从陕西往回走时,路边上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正在哭着叫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她的妈妈,她不知她亲爱的相依为命的妈妈已经走了;老东家看此景便过来,用手指探了探这位妈妈的鼻孔,对小女孩说:“你的妈妈已经走了,”小女孩一下哭得更厉害了:“妈妈走了,我一个认识的人也没有了……”老东家拉起她那饿得皮包骨头的小手,含泪道:“吖呀,你叫我一声爷,咱们两个就算认识了……” 两个背影,一老一少,在雪地里走着,步履蹒跚,导演让这一个画面持续了很久,像是一个天问,给中华民族……

死,虽然过程的残酷很难让人想象,但对灾民来说,却无疑是最好的归宿,最完全的解脱。如老东家在其母病死后所说:“死了好,早死早托生。来生千万别托生到这个地方了……” 当然,震撼人心的不仅仅是人所面临的绝望深渊,更是——死了,死了太多的人。当蒋介石问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李培基顿了一下,吞吞吐吐地答到:“政府统计,一千零二十六人,”蒋又问:“实际呢?”李培基尴尬地低下头说道:“三百多万。” 三百多万……

一九四二年,当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的时候,我们的祖国腹地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 今天,雅安地震了,同是灾难,与河南大逃荒不同的是,雅安背后,有靠山。

二零一三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