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 翻转课堂教案模板

时间:2021-09-14 00:00:00 一年级作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小学一年级的翻转课堂的教案设计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教师的选题和精心设计,才能让同学们快速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1

翻转课堂之《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讲述了胡适母亲生前的几件事,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感受母亲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体验母爱的伟大,学会爱自己的母亲。

2.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接受过作文写作的训练,能对人物进行刻画,对母亲的了解很深,因此,对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很好的准备。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体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体会母爱的伟大。

4.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理清母亲生前几件事,把握母亲的人格魅力。

(2)教学难点:体会母爱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爱。

5.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堂上,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讨论,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请教;最后由小组代表与班级同学将自己小组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

(二)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在对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协商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将授课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制作课件时尽量考虑色彩、内容,争取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拓展性资源,比如:胡适的个人经历,胡适母亲的个人经历,胡适家族情况等,使学生对整篇文章的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搜索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前预习后自我检测。

(三)视频录制

视频的制作方式很多,可以通过电脑或手写板将课件内容录频,生成视频课件。视频内容可以是教师对PPT课件内容进行讲解、展示或者注释;还可以由主讲教师像平常上课时一样直接讲课,由技术人员用摄像机进行录制生成视频;或者教师可以在学习网站上搜集查找本节课的教学视频。视频的时长一般保持在15分钟左右,过长会导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观看,过短又不能将教学内容全部呈现。最后由教师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源上传到学习资源库中,供学生下载观看。

(四)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下载学习资源库中的视频资源进行观看,可以控制视频的播放进度,对于简单的部分可以快进、跳过,对于较难的部分可以重复观看,还可以暂停记录笔记等。在视频观看结束后,学生可以登录作业平台做一些习题检测预习效果。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与同伴进行简单交流。

二、课堂学习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课文讲述了胡适母亲生前的哪几件事?

(1)督促我早起,“催”去上学。

(2)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3)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也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4)忍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

(5)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2.用一句话来描述母亲的性格特点?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3.为什么说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父?对我谆谆教导,帮我舔眼翳,在我犯错的时候又很严厉地惩罚我。

(二)品读课文,合作探究学生精读课文,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童年是美好的,但作者的童年是怎样的呢?作者童年是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的,被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发展。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1)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作者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他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不仅珍贵,让他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2)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描写她与家人相处的事情?教育要言传身教,不仅是表现在语言上的说教,更表现在行动上的示范和引导。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描写看似游离主题,却更贴近主旨。母亲对作者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训导上,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上。因此,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写她以身示范对作者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4.作者在文中很少运用直接抒情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念之情,可感激和怀念之情却处处可见,这种感情如何体现?首先,文章用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了深厚的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回忆的形式来进行描写,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用“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最后,行文结构流畅,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三)拓展延伸,成果共享

(1)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与全班共享,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3)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用80字左右描写自己童年生活。抓住细节,描写自己母亲的独特之处。

(4)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四)归纳总结

克己容人世人敬严父慈母一身担

三、课后延伸母爱是人生最美好的话题,自古到今,不少人都描写过自己的母亲,比如:朱德、史铁生、老舍等。课后学生可以在网上搜集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展。学生应该将自己对母亲的描写放到网络平台上与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母爱的力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仅为了了解胡适母亲生前的事,更需要体会母爱的伟大,学会理解和体谅父母,珍惜父母的爱。

四、课后反思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自翻转课堂模式引入我国后,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广泛欢迎,翻转课堂以其新颖的教学方式必将带动我国教育的改革。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视频学习摆脱了传统单调的信息传递形式,以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视频多维度向学生传递信息,提高信息接受效果。

(2)翻转课堂以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上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进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3)翻转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任意选择观看教学视频的地点、时间和节奏,把握学习进度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的信息获取不再受教师的局限,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优质的教学资源,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5)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信息发布、思想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利用网络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解决学习问题。

(6)信息技术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制作出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还可以一人制作,年级共享,降低教师的工作量。(7)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学生和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提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2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中的应用

1.课程平台的选择。目前老师们可以选择的翻转平台大致有尔雅平台、蓝墨云班课等。目前还有很多

学校开始创建自己建设的翻转平台,甚至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进行翻转课堂的建设。2.课程资料的选择和准备。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需要老师在平台上传大量的学习资料以供学生课堂

外进行学习,但是资料的提供和选择是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和挑选的。这些资料包括课程的PPT,课程的视频资料,与章节内容对应的文献,包括一些论文和书籍。

书籍最好能够提供电子版的章节,这样以便学生阅读和后期的考评。这个平台的建设周期可能需要一到二个学期,期间还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增减。

3.课堂时间和线上时间的安排。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重要的一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把

课堂的讲授完全放到平台上来进行。因为每个学生的自己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自学掌握的知识点的情况也因人而异。所以,老师需要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和线上时间,重点的知识点和关键点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述。线上时间的安排也不能给学生们带来太大的学习压力,线上的必须学习时间可以等于该课程的课堂时间,当然学习有热情的同学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推荐的课外资料的阅读上。

3.学生分组。为了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实际操作一次。采用翻转课堂的

3.2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有待进一步研究

调查发现翻转课堂的实施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微视频的录制,问题库、习题库等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合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精力。此外,课前的网络互动、答疑,课后的讨论等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当然,这是在课程实施初期,后续随着资源的再利用,教师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会有所减少。翻转课堂是一种课前、课中、课后为一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前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自学,完成相关测试,课堂上通过讨论、分析对知识进行内化,使多数教学内容能够当堂掌握,缓解了期末复习压力∞1。如何有效实施这种新型教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发现很多研究在课前除了提供微视频以外,还提供了练习题、发布学习任务、微教案、设立讨论环节,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及对自我学习的检验。在课堂上,除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以外,还采用了提问、讨论以及测试等形式,通过教师同学的协作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至于课后,仅有3项研究¨。’刊提到了课后巩固策略,有教师总结知识点、课后作业或实验课巩固等不同的方式。但是到底是教师总结知识点好还是学生总结知识点好?还是开放式的课后作业更合适?这些都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3.3翻转课堂教学适宜采用形成性评价

大多数研究者仅选用了终结性评价,即以考试为主,考点主要是围绕着课堂教学知识点展开。但

是翻转课堂不仅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程序、精心制作教学视频等,更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

引导。因此,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学习评价不仅要涉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涉及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学习态度等情况L14]。终结性评价考核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习过程,通过观察、记录、

测验、调查等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还可以通过反馈信息,及时改

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l16]。翻转课堂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及时关注自己的学习习惯与成效

1.2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对照方法。从4个班学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共计62名学生为实验组,另外两个班共60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校成绩、学习课时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结合牙体雕刻法进行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合牙体雕刻法进行教学。两组实验课上均选取牙体形态较为复杂的上颌第一磨牙进行雕刻,为6学时,两组教学由同一名高年资教师完成。

1.2.1实验组教学授课教师对实验组学生讲解翻转课堂教学的目的及牙体雕刻的意义,并按照牙

体雕刻的要求与操作重点,结合操作示范、PPT演示及音频讲解等多种手段,将操作的步骤、每个解

剖结构的雕刻录制成5段时长约7分钟的小视频。

视频在课前一周共享至教学群内,要求学生观看的同时,围绕是什么(what)、如何实现功能(how)、否则会怎样(otherwise),即“WHO”的主线识记每一个牙体解剖结构,并思考如何实现咬合功能及牙体解

剖异常会导致的紊乱状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观看视频,并结合互联网上的教学资

源,在学生群内讨论并自学相关内容,总结实验操作要点、思考归纳知识点。课堂上,教师将学生随

机分为6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3个学时用于蜡牙的雕刻,雕刻的同时可以思考、讨论各个牙体结

构与功能的关联,组内每个学生都要发言;3个学时结合雕刻的蜡牙,围绕“WHO”的主线逐项归纳。课堂上教师既不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也不参与讨论,只负责引导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课程结束

时,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并针对操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教学视频的回放及亲手演示,最

后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进一步归纳。

1.2.2对照组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3个学时的课堂理论授课和3个学时的实验课。

实验课上,教师通过示教及讲解牙体雕刻的操作要点,然后学生各自进行操作。下课前教师针对然后

学生操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总结和演示。1.3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时,采用闭卷考试、蜡牙考核和问卷调查3种方法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为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考试前并不通知学生。教师对学生雕刻的蜡牙总体形态及解剖要点进行评分,共计50分;闭卷考试涉及解剖结构的识记、生理意义及功能紊乱的表现,共计20道单选题,满分50分。二者合计100分,作为一次随堂成绩计人课程最终的综合考评。问卷调查以不记名问卷的方式,通过视觉类比量表对授课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及操作水平、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主观评价。最低为0分,最高为10分,教师对学生的评分进行分级统计,选择0分~3分的归为“没有帮助”,4分一7分的归为“有帮助”,8分~10分的归为“很有帮助”∞一。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学生蜡牙雕刻和闭卷考试的单项成绩及主观评价的数据进行录人及

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之间比较采用z检验;主观评价问卷各项目以人数表示,采用,检

验。以P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后,学生的闭卷考试成

其次,因学生个体差异导致的问题多样性,很难在传统课堂有限的答疑环节中得到解决。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认真程度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史学方法存在的疑惑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讲授历史文献的主观性时,有的学生会追问历史文献中哪些部分通常掺杂了作者的主观性,如何排除这些主观成分,从而重构贴近真实的历史事实;有的学生会对分析历史文献中的主观性,从而重构文献作者的思想世界产生兴趣;有的学生会萌生所有历史文献都不值得信赖的偏见,从而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沼等。教师如果能在这些问题得以产生的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无疑会提升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由于传统课堂答疑时间有限,很多学生的疑问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其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讨论时间,很难使学生将史学方法内化为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通常是滔滔不绝的主动讲授者,而学生的角色往往是默默聆听的被动接受者。在课堂上,学生来不及对教学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更没有充分的时间对相关问题进行高效、有序的讨论。例如,在史学方法教学中,有时会讲授一些有利于分析历史现象的社会科学理论。这些社会科学理论,如果不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很难内化为学生解读历史的分析工具。如果学生对历史记忆、族群认同、传统的发明和道德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一知半解,那么他们就无法正确地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历史现象。第四,对于特定的学生而言,传统课堂教学具有不可重现的性质,这会导致部分学生在误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史学方法产生错误的认识。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每一届的学生都有相应的培养计划。在每一个学期,他们都会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新课程。因此,在通过了考试或考核之后,很少有学生会重新聆听已经学过的课程。与此同时,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在特定时空中的教学活动,除非全程录音,否则学生只能凭笔记或记忆来回想教学内容。可是,笔记或记忆并不是忠实的再现工具。它们只是学生在有所选择,有所遗漏,有所误解的情况下,记录下来的教学内容或留存在头脑中的教学片段。在这些笔记和记忆中,可能会存在不少错误的成分。如果缺乏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留在课堂笔记与听课记忆中的误解很可能会在学生之中进一步传播、扩散,从而干扰学生对史学方法的正确认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在史学方法教学中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课堂角色、学习方式、评估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截然相反。“翻转课堂”利用视频制作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教学模式置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置于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可以突破特定时空的限制,自由地选择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和地点,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完成的教学视频。在学习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回放或反复回放自己未能理解的部分。

在完整地学习之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回放教学视频来验证或更正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翻转课堂”的课堂角色也与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差异。在“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模式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讲授者,转化为回答学生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的指导者。而学生的角色从传统模式中处于服从地位的聆听者,转化为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的主动学习者。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翻转课堂”提供了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过程的学习机会。

“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也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所不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再仅限于传统模式中的阅读、聆听和练习,而是深入思考,提炼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扩展阅读,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学习反思等等。这种个性化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形成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与传统课堂教学各有侧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然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中,上述标准被边缘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提出有效问题的敏锐意识,深入并富有逻辑地参与讨论的思辨能力,将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有机组成部分的学习能力,与在具体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翻转课堂”的上述特征,促使笔者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史学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在史学方法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因此,引入“翻转课堂”的史学方法课程应该将培养目标修正为,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与学术实践能力。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教师需要事先节录制并上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视频,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序列,开列扩展阅读的经典论著,组织有序、高效的课堂讨论,提前布置实践作业并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课堂教学的授课内容,而是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教师朱迪·高根教授设计世界史教学视频的经验心】,将视频设计为一个介绍视频与七个基础视频。在介绍视频中,教师需要讲清史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史学、什么是史料,史料的残缺性与主观性,追求客观史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说明史学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与评分标准。

基础视频是教学视频的主体内容,教师可以按照史学研究的工作程序将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意识、学术脉络、史料搜辑、考据之法、历史解释、分析工具与历史书写七个部分。在每一部分的教学视频中,教师都要以问题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例如,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视频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问题的意义、问题的层次,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选择。第一部分教学内容,意在使学生能够分清哪些是具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哪些是似是而非的伪问题,哪些是取得突破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哪些是微不足道、几乎没有意义的问题。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的目标,是使学生懂得区分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抽象问题与具体问题。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发现学术问题的途径。第四部分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选择研究论题的基本原则。事先公布课堂讨论的问题序列,也是“翻转课堂”课前环节的重要内容。因为教师如果不能事先设计好需要讨论的问题序列,课堂讨论将会陷入无序的混沌状态。所谓问题序列是指围绕一个共同主题,按照逻辑次序展开的一组问题。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来设计问题序列。例如,在历史解释的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在教学视频中宣布将历史解释的立场,历史解释的客观性,历史解释的检验标准作为课堂讨论的问题序列。

为了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教师在“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中,答疑解惑、组织讨论与指导实践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科研经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序、高效的讨论,指导学生进行符合规范的史学实践。

在答疑解惑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暂时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要求他们针对史学方法的教学内容自由提问。对于那些生性腼腆的学生,教师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启发他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回答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问题的重要性与普遍性做出或详或略的回答。例如,对于历史想象的限制、历史距离的意义、历史书写与文学书写的区别等问题,教师需要运用举例、引申、类比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做出比较详尽的讲解。对于没有认真学习教学视频的学生或者没有认真思考、为了提问而提问的学生给出的无效问题,教师可以让他们课后重新观看教学视频或者启发他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在组织讨论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个人意愿自由分组,各小组分头讨论教师事先在教学视频中公布的问题序列。在经过比较充分的自由讨论之后,每个小组的组长向教师简要地汇报该组讨论的情况。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主要观点,然后针对每一个论题,要求学生按照不同的观点重新分组。例如,在讨论历史解释的立场时,可以按照重构论、建构论和解构论分为三组。每个重新组合的小组投票选出本组的辩论代表,参与在教师主持下的有序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控制学生辩论的进程,还要适度加入必要的评论。在所有论题的辩论结束之后,教师要总结辩论的情况,肯定优秀学生的表现,指出辩论中存在的问题,阐释学生未能讨论清楚的难点。在指导实践的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适度地给学生一些启示性的意见,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提供的教学资源完成实践作业。例如,课前布置的实践作业是考证明代文献《辽东志》的作者与成书时间∞]274埘2。教师需要指出《辽东志》是经过多次重修的地方志,而且每次重修过后的序跋都保留在传世《辽东志》之中。与此同时,教师要着重强调,《辽海丛书》本《辽东志》中残缺的王祥《辽东志序》,完整地保留在《续修四库全书》本《辽东志》之中。其次,告诉学生要注意序跋中与实践作业有关的时间线索与历史人物。在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时,教师要有选择、有计划地对部分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在完成课堂实践之后,教师需要根据一对一指导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并指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教师在一个学期的史学方法课程结束后,不但要根据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还要兼顾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表现。比较可行的评分办法是课程论文与课堂表现各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为了让课堂表现的评价更加客观,教师应该在每次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在问答环节、讨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给学生打分,评分标准为对课前教学视频的理解程度,提出问题的有效程度,参与辩论与完成实践作业时展现出来的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和思辨能力。最后,根据学生每次课堂表现分数的平均分给出最后的课堂表现成绩。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辅助手段,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新兴教学模式。引入“翻转课堂”的史学方法课程应该将培养目标修正为,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与史学实践能力。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录制教学视频,开列课前阅读的经典书目,解答学生在学习教学视频后产生的疑问,组织学生展开高效、有序的课堂讨论,指导学生进行符合规范的史学实践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将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掌握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解读历史文献、评价先行研究、探寻历史真相的基本方法。

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同高职营销专业

教学的教学方法整合研究应用翻转课堂开展高职营销专业教学课堂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课下知识传授和课上知识内化。课下知识传授在翻转课堂上的应用,是指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进行高职营销专业知识内容的准备和预习,而课上知识内化则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自身在预习高职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并且通过与教师交流谈论来获得问题的解答。

1、明确高职营销专业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高职教师在开展营销专业教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营销理论知识、营销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营销心态,从而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营销能力,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真正的成为一名合格的营销业务员。

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成功的营销案例视频和营销教学讲解视频,通过榜样法的方式激发学生获得良好的营销心态。同时营销讲解视频的学习也可以促使高职学生能够更好系统性理解营销知识体系的同时,发现自身在营销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从而及时

的解决问题,获得更加完善的、良好的营销能力。

2、在高职翻转课堂上开展营销学知识理论的探究和分析

在高职营销学翻转课堂上,教师应当对于学生提出的营销问题给予分析,并且积极地与学生交流,共同探究营销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营销课堂上学习中出现的困惑得以解决的同时,也能够进行营销学的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营销学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营销学的理解程度。向学生提出营销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对于营销学的课堂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学生开展营销学的课堂讨论和课堂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讨论情况,对于需要指导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知识点的解答。

3、在翻转课堂上应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营销学知识教师在开展高职翻转课堂的营销学知识理论的探究和分析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对于营销学的课堂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的同时,也可以开展翻转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教学活动,引导高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完成营销学知识点的良好掌握。同时,教师也应当鼓励每个小组都选出一个学生阐述该小组讨论的结果,这不仅可以使得高职学生在阐述小组论点的过程中,对于营销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也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而良好语言表达能力正是一个专业的、优秀的营销人员所具有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因此在翻转课堂上应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营销学知识的同时,也对于学生的营销能力进行了全方面的提升,为高职学生成为优秀的营销业务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同高职营销专业教学的整合研究,首先应当明确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学生由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化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后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同高职营销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整合研究:明确高职营销专业教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在高职翻转课堂上开展营销学知识理论的探究和分析以及在翻转课堂上应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能够良好的掌握营销学知识。通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同高职营销专业教学的整合研究,可以在高职营销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营销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营销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优秀的营销工作人员。

改革目标:

(一)考察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认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及其对高校转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重大作用;

(二)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的研究,使高校师生在创业教育的理念、理论和实践研究上有所突破,推动高校知识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型,使高校毕业生能够成为我国所急需的理性创业者;

(三)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传授前沿的创业知识,推广全新的创业技能。使高校毕业生真正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四)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的研究,构建相对协调与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理念体系,为在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形式活动、不同层次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提供较为具体的认识定位与行为指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3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李占权

2014年11月内容提要

●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微课程教学法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部分:理解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点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

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比较传统课堂

时空

翻转课堂学习知识

课堂

内化知识内化知识

课外

学习知识翻转课堂的典型做法是什么?用视频再造教育

●观看视频可以暂停,可以倒退、重复、快进,适合个性化学习微视频(视觉驻留规律小于10分钟)翻转课堂提高学习绩效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部分:微课程教学法的原理与方法

第4篇: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想说爱你不容易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里,信息技术已渗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巨大差异,传统的信息技术授课模式无法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翻转课堂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帮助。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为美国人萨尔曼·罕。他在给侄女儿辅导数学功课时,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并将其分享给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的教学视频被传到网站上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随后有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了他的课程学习。简单的说,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

乔纳森·贝格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下面的问答能让我们更加准确的厘清翻转课堂的含义。

1、翻转课堂是什么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是让老师成为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2、翻转课堂不是什么?

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除了教学视频外,还有面对面的互动时间;不是视频取代教师;不是在线课程;不是学生无序学习;不是让整个班的学生都盯着电脑屏幕;不是学生在孤立的学习。

二、课堂翻转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翻转课堂”要在中国的教育热土上开花结果,要促进我国的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的方向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第一,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

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锤炼出了一整套的看家本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如果没有坚定的改革信念作为支撑,教师通常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

第二,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

当今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信息时代,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但今天的教师不同,他们的青少年时代基本上都没接触过电脑,缺少了与信息技术的一份亲近感。大多数的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虽然视频平台可以聘请人来进行制作,但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系列技能的话,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是很困难的。第三,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

为了实施“翻转课堂”,很多人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视频自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第四,做好角色转换。

首先,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其次,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的主体性和必要的主动性,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主动性,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无法进行,必须需要学生的主动操作和主动思考;家长的角色转变,家长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体系下很难接受新型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要加强翻转课堂学习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也能够理解新型教育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三、我们的课堂在怎样翻转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下面介绍一下我们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以《电子表格的数据处理》为例,此节是电子表格里比较难的一个内容,属于重点学习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要能够掌握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会对表格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这一节的难点有两个:利用工式计算和分类汇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都是将此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来讲,把每一个知识点都举至少一个例题进行演示,然后同学们自己练习,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那么,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按照前置作业—解决问题—任务学习—成果展示—课堂小结的模式来进行本节的的授课。

(一)布置前置作业。在深刻研读教学大纲后,把这节课重、难知识点制作成几个微课。课前发放给学生,并列出相关的学习任务单。学生完成微课的学习后,填写任务单检测学习效果,同时学记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统计,列出大部分学生的遇到的难题并分析。

(二)解决问题。上课伊始,老师解答学生前置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这个环节主要以提问学生的方式进行。

(三)任务学习。完成了第二步之后,老师开始布置学习任务。比较前置的任务学习,课堂的学习任务更深层次。体现在任务的难度上,由浅的到深的阶梯式学习。如果碰到问题,要回观看微课。本环节的设计应用的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几个了游戏环节。学生每完成一关方能能进入下一关。而在教师终端,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关数了解学生的进度。

(四)成果展示。根据学生完成的进度情况,老师可以大致知道学生作业的质量,进而鼓励学生谈完成过程中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基于以上的步骤后,教师进行小结,总结知识点。从表面上看,教师的主体地位“消弱”了,取代老师变成了微课。学生不明白的知识点看微课,老师在课堂上中就是巡堂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多了。没有了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新授课,课堂上好像少了一个“魂”,其实不然,微课变成了老师。课堂中,大部分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分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看某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像原来一样所有人听一样的内容,提高了学习效果。一位学生形象地概括了“翻转课堂”的特色:“过去是老师喂什么吃什么,现在可以自己选菜做菜。”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老师开始制作部分微课视频,上传到QQ空间、班级QQ群,给学生下任务单,学生们就可以在家自学相关内容。每堂课,老师借助反馈器针对先学和后教的学情进行检测,以学定教。例如,80%学生会的内容就通过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互相讲解来解决;50%会的由师生互动来解决,只有20%人会的内容就是重难点,老师讲授,授课内容自然而然就有所取舍了。

四、翻转课堂能走多远

翻转课堂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我们也要思考: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用翻转课堂?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资源配备等方面是否具备了实行翻转课堂的条件呢?首先,在翻转课堂教室里面的学生数量应该多少才最适合?学生数量的多少对于翻转课堂的效果有没有关键的影响?在当前中国学生颇多而且教室有固定格局的这个情况下翻转课堂是否可行,能否收到像国外的那种较好的效果?其次,翻转课堂翻转的主要是课堂内外的不同活动内容,那么对于任何学生都适合吗?对于那些自律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监督他们在课堂外有效学习?再次,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来测量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还是延续以往的考试机制、以分数为唯一标准吗?还是应该探究与之搭配的新的评价机制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待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首先要有足够多的教学视频,这些教学视频通常都是由任课教师录制的。虽然这些教学视频不需要非常华丽,但语言等必须能够吸引人,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学下去。有些视频从构思、准备材料,到录制、上传,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在高中教学阶段,好像并不容易实现。其次,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这种自控能力不是一两天能够训练出来的,它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年龄因素有很大关系。

再次,我们现有的条件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

由此看来,尽管“翻转课堂”是大势所趋,但对于翻什么转什么坚守什么,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信息技术课堂是一块很好的试验“翻转课堂”的沃土,我会在这方沃土上不断耕耘,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5

翻转课堂

——音乐课堂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和实质

从翻转课堂入选2011年美国十大教育技术事件起,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开始在全球悄然流行。翻转课堂指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需要利用学生的平板电脑,开展一对一的教学改革,将教师原本在课堂上教授传递知识迁移到课堂外,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信息始终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面对面辅导学生,理解消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制作趣味性强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视频,先把看教学视频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再回到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但这并不是翻转课堂的全部,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老师自制讲课视频来教学,而是能真正思考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课堂互动时间。老师作为知识领域的专家,将属于单项传授的部分知识录制成视频,让学生自行学习,空出更多的课堂面对面时间,师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解决个别问题。用以发展学生高层次的能力,因此翻转课堂的面对面课堂时间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以前面对面的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讲授还是与学生对话,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对多的形式,而翻转学习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形式,不管是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还是课堂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进度看视频,提出个人的问题与教师或同伴交流。而这种让学生主动地去了解、探索问题及深入思考,才能真正的让学习深化。

简言之,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不同认知理论、学习理论及学习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体现在课堂形式上就是课前学生预习+学习,课中合作答疑+练习巩固。

二、翻转课堂的实施

1、精彩的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的重要支撑。因为其时长较短,适合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所以被称作教学微视频。精彩且有吸引力的微视频主要涉及四个维度:使用适度的教学手段、匹配恰当的教学方法、传递准确的学科知识、激发有趣的学习活动。每种学科,每个教学内容都有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而微视频并不能实现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有相当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作为重要支撑,才能应用恰当的教学法,达成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的目标。

微视频还肩负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因此,在微视频中灵活的设置一些情境、挑战性的任务以及后续的活动预告都是非常重要的。

2、优质的学生提问问题是课堂的重要资源。优质的问题展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考,通过对这些优质问题的解析和讨论,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进而引发更积极的和更有深度的学习。

3、丰富的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中,丰富的学习活动是对音乐教师的最大考验之一。活动是打开大脑的主要手段,丰富的学习活动意味着多种刺激方式,适合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学习活动包括讲授、讨论、合作、实操、反思、探究等。对学生活动的设计考验着音乐教师学科知识素养,需要教师良好的教学技能和丰富的授课经验。

4、多样的学习作品

作品是学习活动的产物,代表着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后,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形成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建构,最终以学习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作品的形成阶段是一种深度的学习过程,是人类智慧形成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学习的目的不仅是通过获取知识和技能,传承已有的人类文明,更是利用知识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生成新的知识。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形态,是当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在被教师讲授大量占据后,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正是翻转课堂的真正的魅力。

5、多元的评价方式

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证明自己掌握了相关知识,都可以获得教师的认可而给与过关。这意味着有的学生是在活动过程中证明自己,有的学生是通过学习作品证明自己,有的学生是通过完成练习作业证明自己,不一而足。

6及时的练习反馈

练习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行为,是一种比获取知识更深度的学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或与同伴讨论得到肯定或质疑,实现即时反馈。

7、随取的学习资源

翻转课堂中,更多的学习时间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上,学生需要更多随时的可获取的学习资源来支撑自己个性化的学习。因此,随时随地可获取的学习资源是翻转课堂丰富的学习活动的重要支撑。

总之,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刻。每一个学习者几乎都拥有自己的个人信息终端,那么作为音乐专业教师将如何“与时俱进”?我们对于新的理念或者技术的出现,不要仅仅停留于理论层次的研究,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应该把这种新理念更多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参与其中,为我们的音乐课堂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对翻转课堂进行冷静深入的思考:音乐教师学习如何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制作高质量的微课程视频?如何认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等等,都需要我们主动参与,结合音乐学科特点,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所教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感知,发挥自己知识结构的优势和教学特长,创造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音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开拓出音乐学科特色的精彩翻转课堂!

以上就是范文112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案,更多模板范文尽在范文112作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