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

时间:2021-08-15 00:00:00 初二作文

小区门外有一条长不足50米的临时便道,住在附近的居民还是郑重地把它称之为巷子。巷子虽短,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胖嫂锅盔

巷子里最出名的要属“胖嫂锅盔”。“胖嫂”顾名思义,老板娘是个胖胖的中年大妈,每天戴顶白色布帽,整天乐呵呵的,似乎没有一丝烦恼。熟悉她的人已经忽略了她的名与姓,直呼体型“胖嫂”。久而久之,胖嫂默认了这个名字,又做了一个简单的白色灯箱,上面鲜艳的红字“胖嫂锅盔”无不提示着这家店的特殊与特色。两三年前《华商报》记者采访过这一瘦一胖的老板和老板娘,并在报纸副刊刊登了这家小店的图片,不知是小店货真价实的锅盔质量,还是报纸成就了这家店的声名,慕名而来购买锅盔的食客络绎不绝,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说起这有名的锅盔店格局实在不敢恭维,它实际是一个斜坡似的步行楼梯间,面积不足5平米。小店里紧凑地放置了一大一小两块案板,一台压面机,一台和面机,四个蜂窝煤炉,仅此而已。门外放着一块形状还算整齐的大石头,这便是胖嫂和老板休息、吃饭的桌椅。每天早晨6:50离开家去上学经过锅盔店时,已经烙好的一大摞锅盔已腾腾地冒着热气,等待着前来购买的食客。下午放学回家时排队购买锅盔的现象更是多见,晚一点你可能会被告知“明天早点来买”。锅盔根据加不加调料分两种——白锅盔和“油旋儿”。白锅盔趁热吃时,能吃出麦香的味道,“油旋儿”表皮的葱花和芝麻在油的烘烤中外焦里嫩,味道独特。我独爱这白锅盔!顾客多时,只见胖嫂左手扶锅盔,右手扬起菜刀,“铛、铛、铛”几声,圆圆的锅盔便平均分成六份,套袋,收钱,找钱,用时不过一分钟,你便可以带着热气腾腾的锅盔欣然离开了。

时间久了,我和胖嫂也熟悉了,称她为大妈。和她闲聊时知道了大妈原本蓝田农村人,她的儿子和女儿都在西安上大学,靠种地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上学费用。于是大妈和伯伯便支起锅盔摊卖起了锅盔,后来积攒下一些积蓄便租下了这小小的空间。锅盔店已在这里扎根十多年,他们就是靠这小小的不起眼的锅盔供两个孩子读书,听说前两年他们还在西安买了一套房子。这正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便民修补

巷子口墙上挂着一个薄木板,木板上用毛笔郑重地写着“便民修补”四个黑字,稍有风,牌子便在风中飞舞,碰上墙后当当作响。木牌子下常年停着一辆三轮车,三轮车把手上挂着数条自行车内外胎和几把长把伞,车厢里放着铁质或铝制的锅,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稀奇玩意儿。

老板是一个背驼到近乎90度,眼睛眯成一条缝,穿着极其简朴的瘦小男人——杨师傅。只见他每天叮叮咣咣,用钉锤敲敲砸砸,谁家几乎要报废的锅便在他的手中起死回生,不留痕迹。在自行车不太盛行的现在,偶尔会有人推着自行车前来补胎、换胎。只见杨师傅麻利的扒掉外胎与内胎,端来一盆水,给车胎充满气后放在水里转着检查哪里漏气。找准位置后用锉子将漏气的地方搓毛,然后迅速抹上502快干胶粘合,几分钟后车胎便修好了。顾客临走前,杨师傅还会免费检查车闸是否灵活、胎压是否充足、座椅螺丝是否拧紧等,完全放心后才会挥手告别。杨师傅细心认真的态度、精湛的技艺赢得顾客的称赞,久而久之,“便民修补”的名声也便传了出去,听说方圆几里的自行车主都会找杨师傅来修车。

两三年前,妈妈为了练毛笔字从书院门专门买了一个漂亮的陶瓷笔洗,回来没几天便被我不小心碰成了三块。爸爸说杨师傅也许能把它修好,我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摊前,没想到杨师傅一口答应。我心想“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么不起眼的杨师傅还有这本事?只见他停下手中的活真的拿出了“金刚钻”,在瓷片棱边小心翼翼地钻了十几个孔,然后从他的百宝箱里翻出一些小铜条,把铜条穿入对应的两个孔里,然后拿起小榔头叮叮当当细密地敲了老半天,这个过程叫作焗。不过半小时,笔洗被焗好了,他拿水壶给里面倒了一些水,竟然滴水不漏。真是绝了!

“红马甲”

每天早上6:00中巷子中最忙碌的便是“红马甲”的身影。这群“红马甲”是《西安晚报》发行站的投递员们。他们每天一大早便骑上小红车、穿上红马甲来到巷子,蹲在地上数着报纸的份数,一沓沓、一摞摞,一份都不能有误。有时还需要将广告彩页一张张夹到报纸中间,再重新整理。经常会看到他们蹲累了起身活动腰腿的动作,是那样僵硬,又是那样的舒服。整理完毕,便一窝蜂似的骑车散去,无踪无影。下午4:00左右他们又一次聚在一起,这次送的将是牛奶或酸奶。再一次清点个数,装箱,确保奶瓶的安全后奔向千家万户。这是一群热情似火却又细致耐心的“红马甲”,为千家万户带去了健康与欢乐。

……

百味凉菜、居家粮油店、中老年养生馆、涟漪水世界……

生活百态,市井幸福,居小巷,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