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剧情介绍 于无声处

时间:2020-06-04 00:00:00 200字

篇一:《于无声处听惊雷--感受中国啤酒业的2003》

中国营销传播网 精彩文章(保留版):

于无声处听惊雷--感受中国啤酒业的2003

时光荏苒。在度过了南方高温和北方凉夏共同交织的夏天后,已是凉风微拂的时节,暑气与秋意此消彼长。自然界的季节交替似乎正应和了业界的诸多变化和异动。虽地处西域边陲,且尚未到年关,但就中国啤酒业而言,我们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到在2003年主导该行业发展态势的种种趋势,尽管这些趋势有的悄无声息,有的隐而不发。但引领这些趋势并藏于表象背后的力量与因素已在不同程度上掀起了新的行业动荡,且内在地决定了中国啤酒业的未来发展格局。我们所受的业界波及效应虽不如内地区域来得直接、来得猛烈,但我们已身在其中,我们也深感其变。诚如经济全球化浪潮无法回避一样,我们必须面对,我们无处逃遁。

“啤酒也疯狂”。在中国这样的大市场中,给人的想象空间几乎是无限的。任何一份商业计划书在描述这样的市场时都难免要激扬起来。啤酒也不例外。聚集在其周围的资本不会坐等市场的良机。毕竟,与上个世纪末的岁月相比,中国啤酒市场无论市场容量、人均购买力,还是开放程度、制度环境等,均有质的飞跃。而由此可能形成的利润诱惑,让任何资本都无法拒绝。于是,外资的与本土的各路英豪及幕后玩家相互角力,彼此渗透,启动新一轮与上个世纪末迥然不同的布局,开始了中国啤酒业的重塑之旅!

“外资大鳄”与本土品牌

今年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啤酒产量在连续9年名列世界第二后,2002年以2386。83万吨超过了美国的2200多万吨的产量,位据世界第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也作出预测,2003年国内啤酒消费量将达到24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这组简单数据的发布,已经再次凸现了中国啤酒市场发展之快速、地位之重要。对此,啤酒业中无论是那些资本雄厚的跨国型“外资大鳄”,还是随着国内啤酒市场的成长而打造民族品牌的本土企业均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相同的解读。而这两种主导性力量间是相互对峙还是互相融合,不同的战略举措将塑造出不同的竞争态势,进而决定中国啤酒市场不同的发展走向。2003年,在中国啤酒的大舞台上,外资与本土的“名角”或高歌猛进,或浅唱低吟,一连串的“唱念做打”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超越这些演出剧情本身的跌宕起伏,让我们首先来关注一下这些舞台上的演员与幕后的导演们。

外资大鳄的前世今生

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nhbuser-Busch,简称AB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啤酒生产商,AB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AB旗下的百威品牌是世界销量最大的啤酒品牌。其产品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酿造并行销80多个国家。2001年,AB啤酒总销量达1460万千升,占据美国近50%的市场份额。处在世界第一位置上的人应该总会有“孤独求败”的感觉。但在经过了范穆恩兴(《啤酒也疯狂》的作者)笔下多年的惊心动魄的岁月后,AB公司恐怕依然难以体会这种中国武侠小说中所描绘的武功至高境界。或许,AB以

其与青岛啤酒合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之行正是其继续巩固世界第一位置的重心所在。而那个对中国颇为熟悉且与龙永图交手多年的巴尔舍夫斯基女士现为AB的董事长兼总裁。 南非酿酒集团(SABMiller,简称SAB)。SAB因与华润的结盟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其实,这家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其股票同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和英国伦敦两个股票交易所交易的上市公司,早已挤身至国际五大啤酒集团之列。作为有着百年历史的啤酒企业,SAB旗下拥有100多家啤酒厂,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雇员近4万人。2003年,SAB渐呈全线出击之势。

丹麦嘉士伯公司(Carlsberg,简称嘉士伯)。嘉士伯由著名酿酒师和慈善家雅各布森于1847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创立。作为世界啤酒集团第一梯队的成员,嘉士伯最乐于展现的是其永远铭刻在哥本哈根嘉士伯酿酒厂的著名石象大门上的“金科玉律”:嘉士伯的长远目标,不在于赚取短期的利润,而是将啤酒酿制艺术发展到十全十美的境界,务使嘉士伯啤酒的酿制技术,保持在一个永远受人推崇的高超水准。嘉士伯的中国经历一波三折。近几年其正积极地调整在华策略。

荷兰喜力公司(Heineken,简称喜力)。产量排在世界前列的喜力,通过这个创建于1864年的品牌,在50多个国家里与110多个啤酒企业联营,并行销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许多大型的网球公开赛、音乐会及电影中,都能看到喜力频频闪现的身影。被称为“喜力啤酒大王”的弗雷迪 海因肯(其于2002年1月去世,其祖父创建了喜力)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卖啤酒,我卖的是快乐”。正是凭借着这种商业信念,喜力成为世界第一的啤酒品牌。

比利时英特布鲁时代公司(Interbrew,简称英特布鲁)。作为世界最大也最老的啤酒集团之一,英特布鲁系由时代啤酒厂(该厂于1366年建立)和PIEDBOEUF啤酒厂(该厂于1853年建立)于1987年合并而成。旗下啤酒厂分布于20多个国家,产品行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销量达900多万吨,销售额达35亿欧元。

本土品牌的风雨历程

入世两载,我们的变化之一就是更具国际化、全球化的视野和认知,而不再简单地固守单一的“民族情结”。在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开放进程中,许多自创品牌纷纷倒下。这一方面显得极其悲壮,却也是业界发展的必然。而那些依然挺立的本土品牌在竞争中也渐次地突破了地方区域的限制,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并在互为攻守中谋划着与“外资大鳄”是联手还是抗衡。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回顾本土品牌的风雨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啤酒业主导力量的另一极。{于无声处剧情介绍}.

青岛啤酒。2003年是青岛啤酒百年华诞。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啤酒企业,青岛啤酒是国际市场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国品牌之一。1993年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在香港和上海两地上市发行H股和A股。在“彭作义时代”,青岛啤酒开始加剧扩张步伐,相继并购近50 家

啤酒企业,提升了啤酒企业的竞争水平,即由价格战转为资本战。现在17个省建立了生产基地,产能已超过了300万吨。根据去年与AB公司签定的《战略性投资协议》,今年7月,青岛啤酒在香港向AB公司定向发行的强制性可转换债券转换成6000万H股,AB公司对青岛啤酒的持股比例已近10%。青岛啤酒借助AB向全球化迈出了一大步。

燕京啤酒。前身燕京啤酒厂建立于1980年。1993年正式组建为集团。1997年参股“北京控股”(该公司在香港上市);当年燕京啤酒A股上市。后相继并购江西吉安、山东无名、曲阜三孔、桂林漓泉等企业。现燕京总资产63亿,产能超过200万吨。2003年,燕京重拳出击一举收购惠泉啤酒,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于无声处剧情介绍}.

华润啤酒。 1993年,华润创业与南非SAB合资设立了华润啤酒。而华润创业的母公司系香港华润(集团)公司。凭借资金和技术双重优势,华润啤酒先后通过并购组建了大连华润、四川华润蓝剑、吉林华润、天津华润、鞍山华润、安徽华润等24家企业。华润啤酒的运营特色非常突出,即对所并购的企业基本保留其原品牌。华润没有自己产品品牌的运做模式也为业界所质疑。2003年,华润集团拉开整体改制的第二幕。华润因其称为“新型国企”而再次倍受瞩目。

哈尔滨啤酒。作为国内第四大啤酒酿造商,哈啤现旗下拥有11家企业,产能已达110万吨。2002年,哈啤与香港中企基金在香港注册设立了哈尔滨啤酒集团公司并成功在香港上市。香港中企基金成为哈啤(0249.HK)最大的股东。2003年,南非SAB开始受让香港中企基金手中的股份。南非SAB对哈啤成功入住,使中国啤酒业相对稳定的格局再次充满变数。

中国攻略与区域争夺

以上述两个阵营为主的中国啤酒市场的主力阵容,在2003年的时间段上划出了相对清晰的线条。这些线条有的彼此平行,有的相互重叠,有的交织在一起。今天,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线条来自哪里。明天,我们能判断这些线条将要伸向何方吗?对仍盘踞在特定区域内的地方性品牌而言,这些线条可能是蜘蛛吐丝所编织的网络,令其深陷其中,难突重围;也可能是悬崖绝壁前垂下的绳索,借助它或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2003年,中国啤酒业的版图也正因为这些线条而变得生动、变得流畅、变得更丰富多彩。虽然,在这些线条所分割、所缠绕的空间里也充斥着几多无奈、彷徨和落寞。

由“外资大鳄”们所组成的外来军团,其功城掠地无疑成为最扎眼、最锋利的一组线条: AB公司于去年同青岛啤酒订立战略同盟之后,今年开始实施可转换债的协议。按照计划,如双方的协议全部履行(期限为7年),则AB公司即可持有青岛啤酒27%的股份,从而成为青岛啤酒仅次于青岛市国资办(其持有青岛啤酒30.56%的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2003年1月,嘉士伯斥资8500万元将开开集团的云南华狮啤酒收购;6月,又以2.2亿元的价位将云南大理啤酒收入囊中。

2003年4月,英特布鲁继去年以1950万美元收购广东珠江啤酒(国内第五大啤酒制造商)24%的股权后,又以3500万美元的价位收购开开集团所属啤酒业务70%的股权。

2003年6月,南非SAB通过其控股子公司Gardwell受让香港中企基金所持有的2.8亿哈啤股份。SAB有望成为哈啤第一大股东。

根据现有披露的信息,我们还难以判断下一个被并购的国内啤酒企业是谁,也不知“外资大鳄”所掌控的线条伸向哪里。但我们在惊叹“外资啤酒回潮中国”之际,也再一次感受到跨国资本的咄咄之势和其本土化策略的有效性。上个世纪末,外资进军中国不乏败笔:嘉士伯不得已将两年亏损1.7亿元的上海嘉士伯75%的股权转让给青岛啤酒。以嘉士伯为代表的外资军团因定位偏差、高投入低回报及运做模式受挫等因素普遍表现为“水土不服”。而此次“回潮”,外资又表现出以参股形式介入而不直接拥有企业、不直接参与市场运做等共性。2003,外资军团在中国的攻城掠地,似乎是其积极调整、“理性回归”的必然结果。 返观本土品牌,以国内啤酒两巨头为代表,青岛啤酒在金志国领导下努力消解“彭作义时代”遗留下的“激进扩张后遗症”从而放慢了并购的脚步;而燕京啤酒一向作风稳健,在竞争对手急速扩张的同时,仍以审慎的态度寻求稳妥的并购、合资方式。与外资大鳄注重产权介入有着显著不同的是,本土品牌更注重的是对区域市场内的市场资源的不懈争夺。当然,在今天这个推崇“速度制胜”的年代,谁也不愿甘为人后。外资的产权介入模式只能是种过渡,市场资源(包括营销网络、通路、品牌传播及人力资源等等)必然也在其谋划之列。而本土品牌为了能更快、更多地占有区域性市场资源,寻求外资的资金、管理、技术支持也是必然选择。外资的中国攻掠与本土品牌的区域争夺这两条线必将重合!

模式与理念

在中国啤酒市场版图的分分合合中,就国内的主力军团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分野:五大啤酒业中,相继有华润、珠江、青岛、哈尔滨四家啤酒企业以各种方式与外资联合,惟独燕京还保持着股权结构的相对单一。结合上述的背景分析,这种分野已使啤酒企业发展模式的不同显现出来。

入世之后,中国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体制及经营机制等方面的相关改革均开始提速。而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速融合的趋势,主动地实施国际化战略,也是许多准备做大做强的企业的内在诉求。以青岛啤酒为代表的主力军团借外资来加大技改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更加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在上述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国际化的要求更为内在,也更为深入。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均在香港上市,而华润啤酒的控股股东华润创业本身就是在港的中资公司。这些均有着外资投资主体背景的企业,如果要继续取得苛刻的投资人的信任,就必须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迈出更大的步伐。而在2003年,这样的需求正转化为搭建国际化平台的实际行动。

作为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燕京啤酒的终极持有人最终可归溯到北京市人民政府。这种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能否摆脱老国企的经营思路,一直为外界所质疑。2002年,燕京啤酒的业绩出现了下滑。但燕京始终认为自己并不缺乏资金。燕京啤酒的副总毕贵索称:“我们不反对对外合资,关键要看有没有必要。从燕京的状况看,目前外资企业并没有太多的互补,因为技术、管理、资源和市场,国外企业优势并不明显。”坚持独立性的燕京在内外资大举联合的2003,多少显得有些另类。但与众不同并等于注定要失败,燕京一举收购上市公司惠泉啤酒,就是其颇具象征意味的发力姿态。

我们难以对不同的发展模式及主导该模式的理念进行评判,因为它们的出现与运做都有

其现实的合理性,并与企业实际的利益诉求相符。但模式与理念的不同并不影响中国啤酒资源重新整合的进程,相反,它将推动中国啤酒业由“战国时代”向“三国时代”的转变。

篇二:《传播世界美术家王大宙归来》

王大宙教授

原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85年赴美国,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名誉校长、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montclair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stanislaus分校客座教授,时担任上海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上海科学与艺术协会理事,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美国纽约州亚洲顾问委员会顾问和美国u.s. business and education council 理事长。

最痛苦的时期

王大宙教授的父亲,是那个时代大名鼎鼎的老一辈美术家和教育家王挺琦先生。曾与赵无极,罗贯中,朱德群是同窗,是当时那一群人中最优秀的。王教授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受艺术熏陶,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也目睹了文学艺术的悲哀。中学恰逢文革出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唯一的出路就是文艺创作,时势造就了他这样的一代人。

在王教授的艺术生涯里,插曲无数转折颇多,回忆起当年遇到最大的困难,便是初到美国如何适应并融入全新的创作氛围。从小接受苏联社会现实主义风格的教育模式,禁锢于刻板的艺术表现形式,毫无生命力可言的艺术氛围。刚刚进入美国这个更宽广更自由的艺术环境,可以任意飞翔却飞不起来的痛苦,在他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当时后现代风格盛行,王教授能做的只是边教书边创作,异国谋生与文化差异造成的双重压力,让人记忆犹新。 大牌设计与大师艺术

王教授的另一个杰出的成就,便是与calvin klein,ralph lauren,,donna karan等一系列国际顶尖设计师合作,将艺术带入生活,开发设计了不少礼品、化妆品、家居用品。 当年参与这些大师品牌设计时,他是设计师中唯一一个华人面孔。王教授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出自他手的设计作品要做到独到、实用、无痕且忠于品牌。这个时候王教授会收敛自己的风格,更多的是延续原品牌的历史文化与产品形象,将设计做到了无痕迹,浑然天成。 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设计需要有前瞻性。很多大牌设计师都是服装起家的,在更新速度非常快的时尚领域,设计前瞻性很重要也难做到,因为你很难揣测大家以后会喜欢哪一种风格,没有人会掏钱买一个设计呆板的香水瓶,也不是每一款香水都会成为经典。 更难做到的是设计出的产品持久耐用。比如汽车,它是你常伴左右的代步工具,为了确保你的爱车在合理的使用时间内安全、美观又实用,设计师往往要挖空心思却又不得不瞻前顾后。

《于无声处》 一战成名

1978年,王教授担任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话剧“于无声处”舞台美术设计,获得中国文化部奖及中国总工会奖,1979年参加了建国三十周年《上海工业展览会》展览设计。

舞台美术设计是王教授早期的工作,与个人艺术创作不同,舞美强调团队合作,观众不同则风格不同。舞台效果的设计需要根据编剧的剧本和导演的意图,推动剧情也打动观众。 《于无声处》之所以这么有名,既是和剧本有关,也与王教授的坚持与热爱有关。当时是义务工作,因为条件艰苦,很多人放弃了。只因王教授和另外两位伙伴坚持下来,才有机会把所能做到的最好效果呈现出来。和他自己的艺术之路一样,唯有坚持,才能有所作为。这也反映了当时他们那一代人发自内心的对艺术的热爱与激情,那时的人最淳朴最真挚,呈现的作品也更感人。

“生物艺术” 活着的艺术

2012年,王大宙教授的生物美术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将未被国人熟知的“生物艺术”介绍到中国。很多人开始对他产生好奇。

大家对王大宙教授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课堂,这也是他要带回新的理念,让大家知道,在美国都在做什么。{于无声处剧情介绍}.

王教授回顾说,近代艺术史的发展,每一阶段的变革都离不开当代科学技术。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大家开始接触到人体解剖学,在绘画作品中看到了透视学原理的应用;18世纪,光学的出现影响了印象派的诞生,接着光谱艺术发展起来;19世纪,工业信息革命带动着艺术发展;直到今天,生物工程发生了重大变革,开始呼唤新的艺术形式。生物艺术的美学特征会表现得与众不同,它有生命力,是活的艺术,在不断的生长变化,同时需要被关心呵护。对艺术家的要求会更高,可能你需要生物学家的技术支持,甚至需要从工作室搬到实验室来完成,可以说是对当代美术和美学的一种挑战。

此次王大宙教授的生物艺术展览包含有丰富的艺术语言,有架上绘画、装置、素描、互动、新媒体、视频艺术和行为艺术等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将告诉人们生物艺术改变了艺术的功能与艺术家的职能;改变了艺术的欣赏与收藏;改变了艺术的展示方式与流通方式;改变了艺术的作业方式与生存方式;改变了文化和伦理的支撑点;改变了艺术的知识结构与技术结构。 显然,这种表现形式在美国更受欢迎。因为在美国文化中更喜欢新奇,有创意的东西,他们会去欣赏、认识和收藏。中国人会更倾向于接受主流审美,这也正是王大宙要带给大家视觉和意识上冲击的原因,将更多更新鲜的东西引入大众视野。

2015年,王大宙的新展将隆重上演,届时一定会成为喜爱先锋艺术者的又一场盛宴。

篇三:《硬件工程师写的职业发展回忆录——20年工作经验谈(经典)》

硬件工程师写的职业发展回忆录——20年工作经验谈

真的很长,但是的确值得一读再读。尤其是IT业内人士。

我是一个有10年电子产品研发经验的工程师和10年IT知名公司研发中心管理经验的技术管理者。世上好的管理理念可能归纳起来就那么1~2百条,也都好理解,难的是怎么适当地运用在特定的环境中。下面的文章共18篇,是我20年工作中的片段,也是我在研发及管理中的实际体验和感悟。

1. 技术启蒙

1977年的5月我进了宿迁无线电厂。今天已极少有人知道这家厂, 但当时这家厂还是有些名气的,因为当时设计新产品技术队伍中有在文革中遭解散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系主任,各科教师。其中有中国的第一代电化学专家叶厚禺,第一代无人驾驶康拜因(拖拉机)的无线电控制设计者赵骥,第一代雷达设计师赵柏林,第一代无线电专家洪瑞楫,第一代飞机机械师龚维蒸,还有靠“自学成才”的60年代即是华电工程师的张世昌。这些人才,多是因政治运动,先被排挤到学校再被下放到宿迁。当时工厂设计的晶体管图示仪和集成电路测试仪以及微波测试仪器产品畅销全国

龚维蒸老师原为系主任,当时已有50岁,头发花白,是南工(现南京东南大学)双专业的50年毕业的本科生,也是中国第一本《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教材的编写者。在工厂是结构设计室的主任,当时我们有6~7个高中毕业生跟他学模具设计和仪器结构设计。每天半天学习理论和做作业,半天工作。当时的工厂主产品JT-1、JT-3晶体管图示仪畅销,每台成本几千块,每台销售价7万5千块。市场竞争也不激烈。

龚维蒸老师主要给我们上4种课,《机械制图》,《材料力学》,《冷冲模设计》《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他讲课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结合实例,总是鼓励人,从不批评人,也从没看过他发过脾气,真正的敦厚长者。当时我们基础实在是太差,他讲完一点,总是会问:听懂了么?因为我的好问和勤奋,使我很快在几个人中脱颖而出。2年多的上课使我打下了良好的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理论基础,我当时还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铁摩辛柯的《材料力学》硬啃了很长时间,一直到读了大学才知道,龚老师的课选的是多么准确和有效,使我们一点弯路没走。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跟我们说的是:学好《机械制图》,《材料力学》,给你半个工程师。对一个电子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来说,真是金玉良言。

我的另一个师傅是张世昌,因为工厂要自制一套4开制版机(用来做PCB的胶片)我被抽调到这个产品设计小组跟他学做结构设计,实际上主要是制图,将他的设计思想,用图纸表达出来。第一天他先让我削只铅笔,结果是他不满意,他削了只让我看,用中华2H铅笔,笔芯削成20mm长的圆锥过渡,铅芯要露出5-6mm长,再用细沙纸磨成圆锥型,笔尖直径0.2mm。他用丁字尺划了一条直线,一边划,铅笔一边转,铅笔与图板倾斜成60度。他说,这样笔尖不会一下被磨秃。然后,他让我写0~9的阿拉伯数字。我写完后,他说,你数字写的不错,我推荐你去财务科,看我脸涨的通红,他说“8”字要这样写,我看着他用l了4笔,每笔4个半圆写成了标准的仿宋体“8”。就这样我跟着他一丝不苟的开始了制图工作。他教会我选择三视图的技巧,运用局部剖视图和重复剖面图的表达方法,特别是强调要精确,简洁,完整的表达零件,不能少表达一个要素,也不能多划一个视图。“让水平低的人也能看懂你的图,好的工程图纸就是一幅艺术划”这些设计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我。他极富创意,教会我巧用机械原理,实现制版机结构和传动的设计。一个个想法从图纸变为实体零件,也使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事实上,张世昌老师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做的古筝,被淮阴地区剧团长期使用。他甚{于无声处剧情介绍}.

至教我们自己制做小提琴,告诉我们要用什么木料和特别的剖料方式。这个问题在我后来带的多个研发团队中,作为有奖问答,几乎无人答出。他给我也是给那个小城留下最深的影响是,当时有一出大热的话剧叫《于无声处》各地都在排演。话剧两个多小时,要反映的情节是24小时。张世昌老师用一座钟改变传动比,加上硬纸板做成大钟面和表针,用缝纫机做车床加工精密零件。钟做成后,挂在舞台上,成功的反映了剧情时间的变化。

张世昌老师家居图书馆,他太太是50年代的北大图书馆系毕业生。当时是县城图书馆馆员,星期天我去借书时,常看他一家都在图书馆院中读书,他看的杂志,书籍面非常广,比如象《化石》,《乐器制作》。我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但限于文学类,进工厂后,因工作需要也常借技术书看。受他的影响,我开始读《地理知识》《航空知识》《科学画报》《化石》《考古》《摘译》等五花八门的杂志。

1977-1978是我学习技术的最幸福时光。那样的学习工作条件,可能今天的研究生和一流企业也不能具备,工厂环境在当时也称得上是花园工厂,有良师,有一个好工作,有技术可学,衣食无忧,没有什么竞争,还有一个自己心仪的女孩是同事,刚刚从生活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我,真的好象是来到了理想中的乌托邦。

我是1970年随父母从南京下放到宿迁的,1974年在宿迁中学高中毕业,1977年才进工厂,岁月蹉跎。一位与我有同样经历的小学同学对我说,人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从进工厂起,我就有了个理想,奋斗10年,成为工程师。

2.三年寒窗

1978年我参加了高考,可惜没考上,主要原因是当时我的工作已不错了,没有全身心投入复习,现在看来是鼠目寸光。原本准备来年再考,可突然来了读大学的机会,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办并冬季招生,1979年2月开学。开始并没打算读,可是读电大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带薪上学。就这样,通过简单考试,我开始了读电大。此时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原南无复校,老师们陆续回宁。工厂新产品设计需要人,所以读电大的3年我是一边读书,一边工作。

大学的三个要素:名教授,图书馆,实验室。实际上电大仅具备了第一个。当时授课的大多是清华,北大老师。电大也成就一批名师,象教Basic语言的谭浩强,教英文的郑培蒂被媒体评为全国最多学生的老师,他们走到哪里,都被优先照顾,因为到处都有他们的学生。电大是全国统一教材,统一上课,通过电视同步传到各地。由于还没有线电视,用无线接收。电视差转台常出故障,刮风下雨,天线摇摆,转播效果更差,屏幕上往往是雪花飘飘。一节课耽误了,就无法弥补,全靠自学。电大采取的是宽进严出,考试是全国统一试卷,考试地点是相对集中。我们是在地区市的淮阴。完全没有普通大学老师学生面对面的种种便利。 我们那个班开始有50多人,一学期下来就不见了一半,一年后还剩15人,到毕业,只有8个人。我因是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每天只睡4~5个小时,整整3年几乎天天如此,。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恒心?说起来,是因为工厂里自己心仪的女孩跟一个驻军的团政委儿子好上了,我觉得主要是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够好,因此为了出人头地,发愤读书。实际上,现在想想不可思议,当时就没有跟人家表白过,也许追一下,就是另一种结果。3年下来,人瘦成97斤,而且以后10年如此。

我的毕业设计是“RL-2微波漏能结构设计”那也是我们工厂实际研究设计的一个新产品。用来探测微波设备的微波泻漏能量。微波设备包括雷达,电视发射台等,超过30mw/cm3的微波对人体是有害的。在毕业设计答辩上,我从探测原理讲起,结合挂图介绍了主要器件传感器,又介绍了为将传感器上获得的讯号能在表头上显示出来,需放大电路和转换电路,这就是电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让电路板能放在合适的位置,也为了电路不受干扰,又为了传感器要有合适的形状便于手握,又因为是移动中使用的产品,特别要考虑

防振设计,而这些就是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我还重点介绍了产品中需要的一种材料:它即要能够被制成异型。又要能耐高温不变形,还要对微波无反射。为找到这种材料(氮化硼)所做的研究过程。我的报告受到了内行和外行的好评。

我之所以要比较详细的说这件事,是象这样真正的原创性的研究和设计是非常锻炼人的,也非常有挑战性,在我后来的20年研发工作这样的项目不多。事实上在很多IT公司的研发部门也是如此,我见到的一家国内大公司的名校毕业生,津津有味的在做整机级测试,没人告诉他们,这不能算是研发。我的一个感觉是这些年来国内很多IT大公司研发做的越来越浅,远不如80~90年代的企业。所以,整体上我们工业技术可能与发达国家比现在离得更远。当然有些公司除外象华为,中兴等。

3.十年磨一剑

龚维蒸老师看我想真学技术,就对我说,要想学透一行,要花十年工夫。先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再用3年时间将这一行的书,文章全部找来读,了解这门技术的来龙去脉和当前的发展状况;再用3年时间选择其中薄弱分支进行研究,这样你就可以有所成就。

1984年我回南京进了熊猫集团东方无线电厂,工厂主要产品是收录机和组合音响。我先是在工艺科结构室,主要的工作是:在设计阶段审查设计部门的结构设计图纸工艺性;在生产阶段承接设计部门的技术,写工艺流程卡(作业指导书)和处理生产线的技术问题。

就现在看,后一个工作任务就是现在很多公司里工程部的职责。而前一个工作任务在大多数公司没有部门承担,这也是很多新产品样机做的可以,当批量生产时,问题就百出的原因之

一。一个通则是,把技术问题解决在前端,将大大降低新产品失败的风险和成本,这是技术管理者要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半年后发生了两件对我有影响的事。第一件事是描图员忙不过来,我去客串帮忙,在描一张图时,顺便改掉了一个明显的设计表达错误。按理描图员是不应做任何改动的,所以这引起了那位设计师的不满,好在负责结构设计的副所长就在旁边,拿过去一看,说改得对,就这样了。并且问我,你怎么会知道要这样改?我说,我是做过结构设计的。第二件事是我审查一个新产品的一套结构设计图的工艺性,正巧就是这位副所长设计的。我找出来其中十几个制图和设计不当问题。我看完后,随口跟旁边的同事说了一下,谁知这信息迅速传到了他耳中,而且也不知怎么传的。据说他听后是暴跳如雷,说我的图纸还会问题,他一个小年青,搞得不得了。我的室主任说,这是个不能碰的人,因为又是交大毕业的,又是副所长,这个时候,我的倔强性格也出来了,说:白纸黑字在那呢,大家都可以看啊。结果却是,下午当面沟通时,他一一修正了问题。

因为这两件事,由设计所长提出,将我调到了设计所。我回到了结构设计的本行,此时我实际上已有了6~7年的冷冲模和仪器结构设计经验。仪器主要用金属薄板做结构件;而音响的结构件主要是塑料件,塑料件的设计对我来说是个新课题,除此以外,结构设计的内容是相通的。我买了能够买到的所有塑料材料和零件设计的书。

塑料因为可以设计成复杂零件,这特别考验一个人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业界一直有两类设计师,一类是先设计个大概轮廓,再做一个手板,根据手板,再完善细节设计。另一类是完全想好细节,并用图纸完整表达,再去做手板,这种做法,改动会很小。但非常考验设计者的功力。我是一直坚持后者的做法。同理,做一个整机结构设计,首先要划装配图,没有精细的装配图就匆匆划零件图也注定会反复甚至翻船。

我对设计的定义就是能够将设想和计算通过图纸将其表达出来,并可以成功的做成产品。对设计师来说,关键能力是还没有实物,但这物体已在脑中想象成形。而不是依葫芦划瓢。

调来设计所后,也是新手但有相当才气的丁石藤和我分别独立担任电路和结构设计师,设计高性能的双卡收录机8400。这是个全新产品,全套结构设计图包括装配图,零部件图,我一人40天完成, 开模后一次试模成功。电路也如期设计调试完成,整机试投产后也一次成功,没有发现大问题,故试产后一天都没停就又投入了6K的批量。做到这个状况,任何一个做过设计的人都知道这是很难达到的一个技术水准,同时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协调工作,当然还有运气,比如模具厂,PCB厂没有出问题。因为成功的设计了这个产品,也因为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我被任命为结构设计室主任。这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和国企环境是很破格的事情。我所在的设计室基本上都是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设计师。而我的搭档也成了设计所长------丁石藤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少数几个杰出人才之一,他最历害的就是思维清晰而简洁,一语中的,具备超常人的智商,面对技术问题他几乎不会出错。而我的不出错是靠我的勤奋和专心,我在做设计时经常半夜惊醒,发现一个计算错误。

我这时才知道,龚,张两位老师教我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自己三年苦读加工作,使我已积累了相当的专业功力。连我自己也奇怪,我对塑料零件设计并不熟悉,但遇到问题我总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法,我没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的同事,相反我倒是经常帮他们的忙。

后来我接触过很多的工程师,发现他们虽然在R&D部门工作了1~2年,但并没有掌握他们那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糟糕的是他们不知道那个专业应该学些什么。一方面我为自己感到庆幸,一方面我也得出一个结论,刚刚工作的1~2年对新大学生太重要了,没有一个好的师傅指导,会走多少弯路,甚至于就此碌碌无为。

我在结构设计室主任的位上一坐10年,虽然2年后我就就兼职副所长,八年后又做了所长. 8400产品在生产车间量产时,在一张检验桌旁,检验科长问我,产品成功了,拿多少奖金就满意了,我说奖金不在乎,我希望能生产5万台,成为畅销产品。那是真话,那个年代的工程师,更看重的是名声。事实上由于是定位在高端的产品,销路并不好。所以厂里在分析了市场后,决定大幅度削减附加功能,仅保留主要功能,从结构上仅换面板,其余沿用原来的零部件。这大大快了设计进度。产品投产后命名为熊猫2200双卡收录机。就是这个产品上市后,因供不应求,包括熊猫集团本部的工厂一共4家厂生产,整整畅销3年,共产销120万台。为工厂创下巨额利润。也创下全国音响行业单机种销量的奇迹。

总结起来这个产品市场成功要素一是价格低,二是品牌好,三是质量稳定;技术成功要素是通用化,标准化,操作简单,外观美观。

在后面多年的产品设计中,几乎工厂所有的主要畅销产品都是我做的结构设计,或者是我带徒弟做的,实际上那时已有竞争,往往是几个设计小组同时做设计,然后由销售人员和厂长确定。产品的成功,也让我的技术日趋提高,也为我瀛得了很高的厂内外声誉,在我远没有被评为工程师的时候,从厂长开始就上上下下都叫我“马工”。

那时候的厂长是一个比较通达的人,一般我们完成一个产品设计就会让我们休整一下。由于多发奖金还是一个困难的事,所以一般都会安排骨干到各地去做市场调研,调研也是真的包括与经销商沟通和自己站柜台做一天营业员。然后会游览一下当地风景。除此之外我自己会利用这段时间和下班时间研究一些技术。

80年代家电产品大量的使用塑料零件,这就带来了材料选择,零件设计和零件连接的很多问题。我开始研究其中的塑料零件连接技术,国内出版物已远不能回答我思考的问题。从1985年开始,我开始读《Plastic Design Forum》,《Plastic Engineer》,《Toshiba Review 》, IEEE的大分子化学卷(记得是第34卷) 等杂志 以及《Electronic Packaging Handbook》等年鉴类书。

陆续跟踪和了解这些技术6~7年时间,仅其中的小小自攻螺钉连接技术就花了2年时间。 当时自攻螺钉刚刚开始在国内用,我们的产品仅在一些不重要的连接采用自攻螺钉,原因是它容易滑牙。而打开日本的产品已100%采用自攻螺钉。用自攻螺钉能大幅度降低装配成本,我觉得这就有研究价值。我跑了南京图书馆,江苏科技情报所,江苏电子科技情报所,南大图书馆,南京化工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北京图书馆,电子部第四研究所,沈阳790厂(电子部紧固件研究所)我收集了所有的国内外的相关书籍,杂志,中日美英德ISO标准,约200万字。

1885-1990年在读这些英文资料时,我陆续将其翻译发表在省和国家级技术刊物上计4万字以上。这给我带来了2个好处,一个是我成了中国电子学会的会员,一个是在90年我被评为工程师时免考英文。1992年,经过多年的翻译,研究和实际设计经验积累,我发表了自己10万字的论文集《塑料零件连接技术》(中国音响工业协会出版),这时我在金属零件,塑料零件的设计,连接技术,包括对这些材料的知识,以及冷冲压工艺,注塑工艺有了很多独到的经验,那时候我在工厂对技术问题已不敢随便说话,因为你一说,别人就会认为是对的,就会照着做。在行业已小有名气。{于无声处剧情介绍}.

写技术论文不仅使自己进一步理清思路,也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因为你写得时候才会发现,有些问题原来自己并不很清楚,给别人讲课也是如此。写和讲都是与己与人有益的事。我后来对工程师的要求都是要会做,会写和会讲。

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是一个比较容易上手的工作,有1~2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就能出图,但在选材,工艺性,易装拆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真的需要多年积累。 我后来Interview新员工时经常问什么是电子产品的设计?什么是结构?什么是结构设计?但得到的多是大学教材里的隔靴搔痒答案。我的体会是:“结构”对零件而言,就是形状和材料;更多的情况“结构”是对2个或以上有装配关系的零件而言,就是2个或以上的零件它们的结合处的配合形状;对整机“结构” 而言就是指零部件的布局。因此结构设计就是用最简的形状,合适的材料,精巧的连接,合理的布局实现功和性能的要求。

10年努力,我实现了做工程师的理想,1990年我拿到了省里发的工程师证书。在国企的日子,受到的教育使自己一直感到自己是工厂的主人,是为自己在奋斗。虽然那只是一个空头支票。

4. 男怕入错行

94年前后,音响行业一方面由于香港大量的CKD在南方地区组装,而香港的模具制造水平比内地高一个数量级,产品的外观漂亮;一方面由于江浙地区乡镇企业依靠“星期日工程师”也大量的生产音响。这些产品仅注重基本功能,摒弃了国企按国标追求的高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对一般用户确也没有用)这两类公司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产品有价格优势。因此音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企产品的技术优势渐失。而国企固有的顽疾确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发作起来,日子开始难过。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恶性竞争,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而那两类公司多数不在行业统计数据之内,维持在微利状况。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多年,应该说心中是有数的。“男怕入错行”在一个走向没落的行业里,可能你再投入多少力气,回报也是微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