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

时间:2021-11-11 05:52:46 意向书

篇一:《发生在我身边的变化》

发生在我身边的变化

我参加工作是在70年代,现已退休在家帮儿女带孩子,四十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身边的变化,真是太多太多,不知从何入笔,就从我们每天都必须面临的衣、食、住、行说起吧。

衣:过去,提到穿衣人们经常是捉襟见肘,大街上黑、蓝、绿是主色调,在农村常常是哥哥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改一改、缝一缝弟弟妹妹再穿,并且时常打了补丁,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基本就是一套,只有过年时家长们才会给孩子缝身新衣服。现在,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每个季节都会有几套新衣新裤新裙新鞋。不仅是面料、质地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而且款式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当你走上街头,简直就是五颜六色、花枝招展、个性飞扬的时装展示会。

食:我读高中的时候,同学们都是从家里带的窝头咸菜,大家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已经算不错了。土豆、南瓜、白菜基本是常年不变的菜谱,一年也吃不上一次荤肉。偶尔家里买些苹果或梨子回来,就切成小块分着吃,更没有什么饼干、糖果之类零食可言。而现在走进超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蔬菜、水果、糖果应有尽有,本地的、外地的,国产的、进口的,凡是我们想要的基本都可满足,肉类更是种类繁多,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已经是我们餐桌上的普通食物,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凡是天上飞的、地上走的、土里长的、水里游的,只要能吃得应有尽有。面对丰盛的餐桌人们讲求的已不是吃饱,而是吃得营养、吃的健康。追求素食,返璞归真,但内涵不同,这其中的故事就是叫做“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住:我想大多数与我同龄的朋友都经历了祖孙三代同堂的生活,三间平房,引柴做饭。随着工作生活的变迁,八十年代两间房让我感到舒适和宽敞,煮饭也由蜂窝煤改为液化汽。而今一家三口都居住100平米左右的楼房,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走进我们居住的小区,草坪盖地、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再走进居民的家中,现代的、古典的、中式的家装就象走进了艺术的殿堂,住房条件真的是越来越好!

行:70年代,人们出门除了骑自行车,基本就是步行,根本没有汽车,而且也没有条像样的公路,在农村大多都是土路,每逢下雨天就可想而知有多么泞泥难走。改革开放以来,公交车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柏油路通到全区每个村庄,出门乘车到城里办事,非常方便。90年代初,飞机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如果那时候有谁能坐上飞机去趟外地,肯定会吸引无数羡慕的眼光,现在坐飞机旅游是百姓寻常的事。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小轿车也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的交通工具,汽车、地铁、火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这就叫潇洒走四方。

总之,我亲眼目睹了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已经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各项惠民的“三农”政策得以落实,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今年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桥头堡”、打造“先行区”的目标,我相信宝坻的经济将会更加繁荣,百姓的幸福度将会更加提高。

篇二:《毛概作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

前言:

改革开放的进程

一、1978年12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取代了闭关自守。 二、1979年,在中国首创经济特区。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试验田和向世界展示的窗口。

三、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 四、1984年,提出并实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商品意识、商品经济得到宣传和落实,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多元所有制主体纷纷出现并得到中国法律的承认与保护。“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破茧而出,极大地改变了国营、集体经济大统大独的局面。

五、1986年,以税制改革及政府分权、放权为契机,全民所有企业、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全面推进。

六、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执政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策、路线正式确立,成为10年改革最成功的经验和法宝。“

七、1988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再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向社会、世界传递了重要的信息:中国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建设中,务必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要在世界高科技、尖端科技占有一席之地、重要之地。

八、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已逾古稀之龄的邓小平再一次南巡,组织和倡导了新时期改革开放第二次“大讨论”与思想“大解放”,结束了“姓社姓资”毫无意义的争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九、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前,香港国归祖国,“一国两制”成功实施,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例。令人遗憾的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历史伟人邓小平同志于1997年2月19日21:08分离开了我们。“

十、1998年,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了1万公里,开启了全新的“中国高速”时代。1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达5.4万公里,仅位列美国6万公里之后,排名世界第二。 十一、2001年,历尽艰辛与克服阻挠,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说这是朱镕基政府的最大功劳和亮点

十二、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十三、2005年,在中国延续并实施2600多年的农业税被取消,建国后的《农业税条例》废止,农民在封建社会期盼的轻税薄赋终于得以部分实现,农民种地从此不但不交税、不交费,反而得到多种补贴。

十四、2006年,中国数字展示的中国奇迹向世界宣告并证明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综合国力与实力的巨大提升。中国的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10名以后上升到第四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在2010年前三季度GDP总量超过日本,第四季度有望继续并达到前三季度水平,从而历史性的成为世界第二大独立经济体。)

十五、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丰富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学说”。

十六、2008年8月至9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残奥会圆满成功。

十七、2008年9月,“神七”飞船、伴飞小卫星标志着新中国的航天事业登上了世界第一集团的高度,航天领域“三足鼎立”局面正式构建。

十八、2008年9月,在如火如荼上演的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真正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十九、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再一次唱响了“三农”改革的号角。 二十、2009年3月1号 ,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十一、2009年10月1号,共和国迎来六十华诞,国家领导人和各族群众在首都见证了又一次共和国壮观的阅兵式。

二十二、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举办了第第41届世界博览会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里,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增长了6.7倍,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居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3.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逐步改善。。{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

4.扶贫工作成效明显。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奇迹背后有哪些宝贵经验

十个结合,一般指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的十个方面的结合。这十个方面的结合,回答了如何才能使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胡锦涛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而言就是“十个结合”。

一是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二是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保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三是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坚持执政为民、紧紧依靠人民、切实造福人民,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作用中体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四是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使全社会充满改革发展的创造活力。

五是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六是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七是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八是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九是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十是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胡锦涛 )

重大意义

一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二是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社,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辉煌的30年

1949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重大事项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我国越来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踩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 30年,我们国家在进步,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的时候,生活非常困难,吃饭用粮票,买布用布票, 很多商品都凭票供应,有时为买生活用品需排很长时间的队,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过年时才能穿上新衣裳。对此,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衣食无忧,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过节一样,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学习查找资料,可以在计算机上玩游戏,享受网络世界带给我们的快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卫星,是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宇行员出舱,而且顺利返回;

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而今年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我们的体育健儿更是一举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骄人成绩。

改革开放的30年,是辉煌的30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努力把自己造就成祖国有用之材,将来用我们的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妈妈曾告诉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她在村中上小学时,教学设备相当落后,每当淡青色的炊烟升起,吊在院中屋椽下的小钟被铁锤敲响,声音单调、脆亮、余音悠长„„ 。惊飞起校园树木上的晨鸟,鸟儿呼啦啦振翅直飞云天,旋风般离去。到了上课或下课时间,就用铁锤在上面敲打,这看似很原始,但妈妈说她却觉得其乐无穷,这并不是一件苦差,反而是一种荣幸。好像敲钟就在指挥着全校师生一样。可以去敲钟的都是由老师挑选的高年级的个子高的学生,每天一个人轮流去敲。那时妈妈矮得可怜,自然只有“望钟兴叹”的份了。就这样,“当当”的敲钟的声响陪伴妈妈走过了一段学习时光。

在2000年我迈入小学的校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景象。校园的铃声已进化到了蜂鸣般的电铃声,再不用老师同学轮班掐着表慌慌张张地敲钟了。在一排排整齐的红砖瓦房屋檐下,扣着黑色的圆碗。一通电,那旁边的小锤就急速敲击,散发出连贯漫长的声浪。时间长了我觉得那里的铃声是一成不变的,不管是预备的,上课的,还是下课的,统一是一阵阵急促的“铃铃„„”,有时还像电量不足一般沙哑地“吱吱„„”。电铃还有着种种不便,有时走到楼梯口,猛不丁被头顶突然蹦起的电铃声吓一跳;课堂上同学们要耐心地等待单调的铃声好久,声音停息才能上课。于是就想,要是铃声能再轻柔一些,要是铃声能像歌声一样变着花样唱多好,要是在教室里也能听到轻柔的铃声多好啊。在2007年,这个梦想就变成了现实。

在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下,各级教育投入逐渐加大,学校安装了音响电铃。我上初中后,在上课、下课、放学、集合和课间休息时美妙的的旋律便响起。总控室语音系统把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名曲名歌制作成上下课的铃声,声音大小可以控制。在悦耳动听的名曲中,同学们陶冶情趣尽享生活乐趣。上课前同学们在《牧歌》舒缓的旋律中渐渐融入平静的课堂氛围,放学时,同学们踏着萨克斯曲《回家》欢快的旋律高高兴兴地回家,住校的同学在《夜曲》的节奏安然入眠„

铃声的变化是悄无声息的,但从这小小的变化中,似乎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学校的一切也似乎都在悄无声息的变化着,变得更加和谐,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不同的铃声,见证着我们不同的学习生涯,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在这三十年间,学校由原先的敲钟变成电铃,再发展到现在可控可变的音乐铃声,变化可谓大矣。校园铃声之变迁,反映的不仅仅是学校作息信号的更替变化,更是改革开放30年来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祈愿教育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进一步加快发展、跨越腾飞。

我作为一名中学生,作为一个亲身经历和感受改革开放的一代,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看着日益富足的生活,享受着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舒适的学习环境,我只有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和谐的社会里,我们青少年要倍加珍惜自己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篇三:《我身边的变化》

我身边的变化

我们身边有许多变化,都是靠你去探索和发现,下面就来给你们说两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变化吧!

第一雨山湖公园里以前只有三四个玩点,现在可不一样了,在公园的几条小路上,园林工人在那里摆上了许多许多的鲜花,而且在一进大门,沿着右手的一条小路往前面,边走边往,左边看到四个用钢筋弯曲,折成的三角形支撑着一个蓝色的星星,十分壮观,仿佛夜空中闪烁着一颗启明星。笔直走到头,就可以看到左边有三四个喷泉,现在还时不时可以喷出干净的水来。在暑假的时候有许多人在这湖里游过泳,划船……他们玩得很高兴。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以前雨山湖的水十分浑浊,经过科学的处理,现在的湖水清澈见底,一点异味都没有,时不时还能看见鱼在湖里游来游去。

第二是随着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