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之后500

时间:2021-11-10 12:04:34 意向书

第一篇:《《最后一课》课后题及答案》

《最后一课》课后题及答案

一、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设题意图:通过对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变化情况的把握,理解小说的主体情节内容。小弗郎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他的心态就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主题。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够比较容易地从整体上把握小说。

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考问,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待到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

这段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同时,还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氛围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

二、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

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设题意图:作者是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写韩麦尔先生的。因此,就无法直接涉及人物的内心活动,只能通过形象、动作、语言等外部特征来间接地描写人物的性格心理。练习中的三个小题,就是分别从服饰、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体会人物的心理。

参见“整体把握”与“问题研究2”。

三、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

设题意图:这一题是为了让学生从另一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这种变换视角的练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小说中的情境氛围来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难度较高,需要学生调动更多的积累。由于叙述方式的限制,原文只是通过外在的细节来描写人物。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还应该根据作品提供的场景展开丰富的想像,补充大量的细节来

丰富这一人物形象。这种变化视角的阅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便于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所达到的程度。

其实,对于来到课堂听课的小镇上的居民们,我们也可以运用变换视角的方式来体会他们的心理。

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像。想像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身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写: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到教室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看到小弗郎士迟到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当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

四、课文中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你对自己的母语有什么新的认识?

本题旨在使学生学会把握文中的关键句、警策句,认真咀嚼思考,一旦理解了它的内涵,就抓住了小说的主旨。对于母语的作用,教师可以略加点拨解说,而对于母语的态度则必须依赖学生的自我体验,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这段话包含几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亡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完全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它就几乎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

其次,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做“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如果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同样的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这就是韩麦尔先生所说的这句话的重要意义。

第二篇:《《最后一课》评课稿)》{最后一课之后500}.

《最后一课》评课稿

第一 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林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准确到位,这首先体现在两个教学目标的制定上:1、多角度解读人物。2、品味语言,感受爱国情怀。这样,紧扣课程标准中有关小说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目标,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这节课就是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感受人物的爱国情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这样设计的优点是,用目标引领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清楚要去的目的地,也就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这两个目标制定体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是课程观,而不是传统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也正体现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特征。

第二个成功之处是以生为本,活动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并行,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

目标明确之后,便进入对文本的解读,林老师让学生带着两个任务用默读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课程标准重视默读,对这个学段的学生要求的默读速度是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同时,默读也契合了《最后一课》庄严肃穆的气氛要求,我观察到学生默读时神情专注,情感投入,与文本近距离接触,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接下来的“解析课文并走近人物”这一大的环节里,教学过程活动化,用卡片呈示活动项目,借助卡片,学生活动易于落实,教师易于评价,卡片贯穿课堂始终并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成为这节课的一大亮点。这一大环节设计很有特色,传统的课堂大多关注“教什么”“怎么教”,而这节课更多地关注“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样 ,把“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四者和谐地统一起来。这节课很好地诠释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

下面,我结合具体例子说一下林老师是如何体现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特征的。

例如:让学生借助卡片填写并展示“今昔课堂有何不同”这一环节中,我观察到学生认真研读文本,讨论交流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依据文本,在书上标划,然后找出关键的语句填入表格,展示时一人说往常的课堂,一人说今天的课堂,内容对比鲜明,学生观点明确,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表达流畅,这两位同学回答后,老师又让其他同学评价并补充,鼓励学生倾听思考表达,积极参与课堂。这个环节,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如:让学生品读第25自然段这个设计,就是让学生根据卡片上提供的句式更好地理解“法兰西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句话和它所传达出的哈墨尔先生的爱国情感,林老师主要采取让学生朗读的方式来理解人物,老师鼓励同学说:“学习语文,让大声朗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朗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通过两次大声地朗读,三次齐读等朗读方式去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感情。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重视朗读的作用,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例如:借助卡片的“温馨提示”“精读30—35自然段,依据自己的独到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一环节,学生思维活跃,所提问题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如“为什么哈墨尔先生听到钟声面色惨白?”“为什么哈墨尔先生显得这么高大?”“为什么他在黑板上用最大的字母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很大的

字?” ……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都很强,学生的解答能体现他们个性化的解读,说明他们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感受到哈墨尔先生的爱国之情。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学生能说出自己的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林老师对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热情鼓励并给予积极评价。

再如:最后的拓展延伸部分“我表爱国心”,有的同学借用名言警句、有的挥毫创作、有的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形式不拘一格,从学生的精彩展示中,我们可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了出来,这也就是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中说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环节也是一个小型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学习也是课程标准所积极提倡的,因为它可以在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每个环节中,林老师都很重视评价。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并行,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林老师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还可以知道学生到了哪里,对目标的达成度如何,从而采取更好的措施改进教学。

回顾这节课,我感觉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与林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高效课堂教学。总起来看,这节课课程标准的落实、学习目标的达成,教的过程,学的过程,评价的过程以及作业的设计都体现得和谐一致,很好地体现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特征。

三、课堂总是有遗憾的,针对这堂课,我提出如下改进意见,和各位同仁商榷:

例如:对25自然段中经典语言的品读设计,教师采取各种朗读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似乎读得还欠火候,用声音传达出这位教了40年法语的教师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对将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之意,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每一句的朗读感情处理都要到位,教师可以从语气、语调、重音、感情方面加以指导,然后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理解人物。

再如:如何理解哈墨尔先生在黑板上用最大的字写下的“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大字?负责解答的同学说:“这表明哈墨尔先生想告诉同学们法兰西是最棒的。”那个提出问题的同学对这个答案感到很满意,这个问题就过去了。学生理解不太到位,不够深刻。

语言是国家的象征,对母语的热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热爱,他写下这几个字是要告诉这些明天就要被强迫学德语的法国孩子们记住:你们永远都不要忘了自己是法国人。“法兰西万岁”除了表达哈墨尔先生对法国必胜的坚定信念、传达他浓烈的爱国之情之外,同时,他还要告诉孩子们,一定要为争取民族的独立而斗争。这几个字不仅写在黑板上,也深深地铭刻在孩子们的心灵上,他把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传达给孩子们,感染他们,使这最后一课至此达到高潮,一个高大的爱国者形象就立起来了!对这些语言的品读,可以多让一些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便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高目标的达成度!

第三篇:《最后一课续写》

最后一课续写作文400字

漫长的十几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法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夺回了属于自己的领土。 在这个时候小弗朗士已经长成了风度翩翩的绅士,小弗朗士仍忘不了教他法语的老师——韩麦尔先生。

他来到一家咖啡店,在离自己不远处的座位上,他隐约看见穿着淡绿色的礼服熟悉的背影,那背影是那么亲切,那么相似&小弗朗士眼角泛起一丝亮光,他慢慢朝前走去,鼓起全部勇气 声音极为颤抖地说:韩&韩—麦—尔先生,是—你么?此时,老人缓缓把头转了过来,小弗朗士更加激动了,高喊:韩麦尔先生,真的是你!韩麦尔先生看见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绅士,缓缓站起身来,此时的韩麦尔先生的脸上写满了他多年来的辛酸与痛苦,他愣愣的站在那儿,脸上的皱纹慢慢从眉心舒展开来,嘴角边淡淡的勾起微笑,眼角同小弗朗士一样泛起亮光。他用及其沙哑的声音说:小&&小弗&&小弗朗士&&两人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紧紧拥抱,不肯松开&&

两人坐在椅子上,品味着咖啡美妙的味道。夕阳的一束余晖穿透玻璃照在了咖啡店他们的桌子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静谧。

两人在咖啡店聊了很多,韩麦尔先生对小弗朗士说:在这十几年中,我仍然在教法语,我挖了一个地下室,地下室的环境十分恶劣还不足十平米,灯光阴暗,没有黑板只能在灰黑的墙上用自制的粉笔,教孩子们学法语&&说到这时,韩麦尔先生哽住了,他用那因长时间在阴冷教学而被风湿了的手,轻轻擦了擦眼角的泪花。接着说道:当时是苦了点,现在已经解放了,证明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小弗朗士听了老师这十几年的辛酸和付出不仅眼里泛起泪花,嘴角挂起微笑来。

迷人的月夜笼罩在这间宁静的咖啡店里,从玻璃窗上倒映出一老一少在畅谈的影子&& 最后一课续写作文500字

我低下头,开始整理书本,那些历史啦,法语啦。原来是那么讨厌。现在忽然觉得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原来带着他们是那么沉重,现在忽然觉得它们以前轻多了。我反复地翻看着每一本书,霎时觉得那里面的知识都是在离开之前应该熟知的。唉,我真懊悔当初没有用功学习!此时韩麦尔先生的那些话又在我耳边回响--

法语是世界上最精确、最明白的语言,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仔细地回想着韩麦尔先生的话,我真后悔当初自己不用功。

东西终于收拾好了,同学们已陆陆续续地散了,我也准备离开,然而一直挪不动脚步。我呆呆地看着韩麦尔先生,虽然他背对着我,但我清清楚楚地听到了他的心声:小弗朗士,法兰西人应当有骨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千万不能丢啊!

现在,我要和你分手了,韩麦尔先生,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最后一课,正如我永远也不会忘掉自己的祖国&&

我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抱起我所有的书象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财富一样,默默地在一片哭泣声中走出教室。

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韩麦尔先生仿佛凝滞了,痴痴地呆在那儿。我看着他那惨白的脸,心绪乱得像一团麻,胸口像揣着小兔子突突地跳个不停。

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法语做亡国奴?就这样若无其事地离开教室?一连串的问号挤进了我的脑海。我茫然四顾,目光被飘动的字帖吸引过去,那些小国旗似的字帖,那些闪着金光的法兰西阿尔萨斯,透过它们我仿佛看到韩麦尔先生熬夜制作它们的情景,仿佛听到它在激励我要和普鲁士人战斗到底的声音。

低低的啜泣声唤醒了我,我看到很多同学低着头,正在压抑着不让自己哭出声,坐在后面的郝叟老头高高地仰起头,那愤怒的目光透过镜片,射向远方。从前的镇长抿着嘴,脸色

青黑。邮递员看着韩麦尔先生,双唇颤抖,似乎就要哭出来。我不能再看了,泪水迅速涌满我的眼眶。 最后一课续写作文600字

我轻轻擦去课本上的灰尘,缓缓的将课本一本一本的塞进书包。想到明天就再也不能上法语课了,想到韩麦尔先生再也不能教自己了,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但当我看到韩麦尔先生高大的背影时,似乎又听到了韩麦尔先生铿锵有力的声音:法兰西人是最有骨气的,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顿时坚强起来,忍住泪水,抓起书包冲出了教室。

当我走到大街上的时候,镇上的铁匠华希特这时正和他的徒弟在收拾行李,准备逃离这座魔爪下的城市。铁匠华希特边收拾着行李,边对徒弟们说:我们已经成了亡国奴了,说实在的,离开这儿是对的,指不定哪天又发生战争了呢!听到这儿,我抽了一下鼻子,心中酸酸的。那块不吉祥的东西——布告牌,还站在原地,但是看它的人却渐渐地走光了,大概不想沾上它的晦气吧!此时的天暗了下来,下起了小雨,仿佛是上帝也在为阿尔萨斯哭泣。

画眉依旧是蹲在早晨的那棵大树上,但它的心情看起来似乎是糟透了。它的叫声变得凄惨起来,似乎也在诉说着失去国土的伤感。它瞪大双眼,望着路上的每一个行人,也许它是想从行人群中找出那个使大家都不愉悦的罪魁祸首。这眼神,在正义的人们眼里看来,它代表了大家的心里话;但如果是在像强盗那样邪恶的人的眼里的话,就会变成恐怖的、可怕的,还有点令人毛骨悚然。

普鲁士兵依旧一二一二地齐步走着,他们昂着头,得意地掠夺来的土地重重地踏在脚下,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我也不避让,瞪着仇视的眼睛看着这群流氓。一个普鲁士兵冲着我吼道快让,小鬼,都当了亡国奴了,也不老实点!我再也抑制不住情感,大吼一声:法兰西万岁!我们属于法国!然后发了疯般地冲向了镇公所的布告牌,一把扯下那该死的布告,撕了个粉碎。还没等干完,我的脑门上已挨了重重的一枪杆,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昏睡中,我做了一个梦,梦见阿尔萨斯的上空重新飘扬起法国国旗,我变成了韩麦尔先生,站在讲台前,给孩子们讲着法语,动情地讲着法语&& 最后一课续写作文300字

岁月就这样走过了,我们上最后一天的课,我拿着校服让同学门在上面签名,而小营却用他的眼睛盒叫我们在上面写名字,还说了一句经典话:用你们的笔在这有限的空间里,留下我对你们无限的回忆和思念。全班都笑了,然后又是一片沉默。

这时小陆和我说了一件事,教室的挂钟今早已经不走了,一直停在6点44分46秒,看来着钟对我们也有感情了,想让时间停留,舍不得我们走丫。我摸摸鼻子,想哭,但没有颤抖的声音,只是仅有的眼泪湿了双眸,咸咸的。还被人拍到了那时的傻样,毕竟班上拍照那么疯狂的,手机普及率高达700/0,大家晚自习准也没有看进什么书,就都一股脑的走来走去拍同学最后的笑容。毕竟三年了,难舍的友情,就这样在别离中告一段落了,有的笑着照,有的沉默着被拍,有的哭红了双眼。

刚从理科转到文科时,他们对我的热烈欢迎,八月十五的中秋晚会,大家热闹的布置,积极的准备把校长都给拉住了,现在回味真的很美好。到后来,有的闹着要换地理老师,有的却反对,闹得不和,甚至还哭了一大片。还有最后的分流,那一场场颓废的闹剧,让我们感情波动得如风拂过的湖水,一波波的。青年节的篮球赛、上,我们没有拿到名次,但在冬季运动会,我们有第一第二第三有道德风尚奖,还有优秀团支部和文明教室称号,一群省和州级的优秀学生,一切一切所有的同学,打完最后的战役,我们就各自飘散在天涯了,这样分离,也许有缘能相见,也许无缘就互相遗忘了吧。今晚最后一课,希望走进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别忘了彼此的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