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时间:2021-11-02 05:16:48 意向书

【篇一】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读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呼唤爱的权利

呼唤爱的权利

——读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李爱萍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浙江省桐乡市环城北路832号 314500

对于多年来的创作,张洁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我的作品并没有新的故事,新的情节,新的人物,有的只是一颗执着地追求真谛的心。”②一直以来,张洁以一颗女性的执着之心写了她在情感之路上的苦苦追寻和思索。

爱情是尘世的,又是理想的,爱的权利有可能被各种各样的现实所束缚。然而,作为主体心灵的一种理想,它却永远珍藏于心间。尤其对于一个女人,爱是她与生俱来的情感与向往。发表于1979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第一次写了一个有着较高文化层次的知识女性对爱情的执着和憧憬。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爱,是不能忘记的》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演绎的是两个热切相爱的男女跌入他们心目中充满美感和诗意的爱情时的心甘情愿。由于男主人公那份在道义和苦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实婚姻,两个人无法在现实中结合。用男主人公在作品中的一句话来说:“为了另一个人的快乐,他们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情„„”只是这一句话,就概括了故事里的两个人全部的痛苦。

钟雨在这篇故事里,为爱而爱,不沾染世俗的任何东西,因为一份不能实现的爱而生活在精神炼狱中。对于爱人当作爱情信物送给她的那套书,她“爱得简直像是得了魔症一般”;她们不能见面,“为了看一眼他乘的那辆小车以及从汽车的后窗里看一眼他的后脑勺,她煞费苦心地计算他上下班可能经过那条马路的时间”;她心疼他的身体却不能为他做什么,只能暗暗担心“没人阻止他吸烟”,“担心他又会犯了气管炎”。他们不能在一起,但是她却从未让爱着的人在她的生活里缺席。她在笔记本里倾诉衷肠,像妻子和丈夫聊家常一样说她的思念,说孩子的淘气,说写作的苦恼,日记本就是她的丈夫,她灵魂的伴侣。在她的后半生中,常常活在她为自己制造的和他在一起的幻觉中,在写累了喝着茶出神的时候,在他们唯一一起走过的小路上一遍又一遍来回的时候,在她出差回来,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月台上的时候,她都和他在一起。钟雨在一种近乎囚禁的炼狱中,企望着天国中的幸福与再生,执着地呼唤和坚守着理想中的真爱。

哈代说:“呼唤人的和被呼唤的很少能互相应答。”用直白、冷静到近乎残酷的文字道出了爱情嘲弄、戏谑追逐爱情的男女的本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钟雨是幸运的。尽管她没能在年轻的时候坚持等待真正想要的、合适的感情,但她终于还能在她的头发都白了的时候,像个孩子似的忘情。这一次她爱得强烈、深邃、纯粹却理智。而张洁把老干部塑造成了一个被道义、责任涵盖了一切的男性,这是一个被作者和女主人公高度理想化了的男性。作者把他写得气势非凡,钟雨把他爱得深入骨髓。她们共同沉浸在彼此“古典诗式的情绪” ④里,忘记或者说是故意忽略了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固有的血性和必然存在的缺陷。但是无论如

何,写这篇小说的人,演绎这篇小说的人,读这篇小说的人这个时候对于人,对于人之间最纯粹的感情还存有一份强烈的希望,一份近乎神圣的膜拜。在作品中,张洁让爱情在钟雨和老干部之间做了最深切的肯定。虽然因为社会固有的道义,他们彼此之间不能回应,但是却让读者看到了爱情本身的存在。这是张洁作为那个时代的精英知识分子的典型,画出的一幅属于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图。在这篇小说里,张洁为他的女主人公也为她自己起了一个名字:痛苦的理想主义者。现实中已然存在的老干部无爱的婚姻造成了钟雨在爱的追求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阻遏,而这种阻遏的不可逾越性又使得爱情在咫尺天涯的煎熬和天国的憧憬中被升华得尽善尽美——这便是张洁式的“痛苦的理想主义”。她们痛苦而又满怀希望地呼唤着理想中的爱情,理想中的男性。

可以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倾诉的是一份在禁忌之中,一定要完成和坚守的爱,是钟雨和老干部用意念沟通和连接起来的一份柏拉图式的爱情。在这篇小说中,女主人公钟雨在内心深处暗暗期盼着天国中重生的幸福,为了一个要坚持相爱的意念而苦守到底;男主人公老干部则在不自由的、没有爱情实质的家庭形式中,在爱情与责任、道义的边缘苦苦挣扎。钟雨在这里扮演的身份其实是介入了一段婚姻的“情人”,但是很显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情人”是人格和道义上的高大完美的象征,完全不同于当下社会中流行的那个词。钟雨对于作为有妇之夫的老干部的“狂恋”源于深深的自我牺牲的满足和对理想的精神之恋的虚幻想象,而不是现实中的占有。这个时候的张洁,只要爱,不要生活。

在这部小说中,张洁得出的结论是:恋爱的双方中,只要有一个人还在悄悄而无望地爱着,坚守着,就足够了。

书名:《爱,是不能忘记的》

作者:张洁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篇二】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爱的结局-鲁迅《伤逝》和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观后感

[爱的结局-鲁迅《伤逝》和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观后感]这两天接连读了鲁迅的《伤逝》和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心中颇多感慨,却又理不出一个分明的思绪来胡言乱语若能通过文字整理出一些眉目来,也算“大功一件”吧! 鲁迅文章的深刻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不想也不能做多少深刻的挖掘,只想谈一点我一些不成熟的观后感,爱的结局-鲁迅《伤逝》和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观后感。

“我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如果不是炽热的爱恋怎会有如此焦躁和生动起来的神情,涓生爱子君,从他听到子君的脚步声就能从焦躁转而为生动就可以毫无疑义地判断出来。子君也深爱着涓生,“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一句话就可看出她的决绝,她宁愿背弃家庭,卖了自己的首饰租房和他私奔在一起,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啊,这需要多深挚的爱的动力啊!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他们爱的纯度和深度!

接下来 ,在我们的想象力,应该是王子和公主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的,过上幸福生活的只能是王子和公主,可惜,他们既不是王子也不是公主,他们只是空有着一腔爱恋的品食人间烟火的饮食男女,而且是经济窘迫,每日要为柴米油盐苦恼费心的饮食男女,“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于是,困窘的经济,拮据的生活,繁琐的劳动,杂乱的环境日日成了啮噬他们美好爱情的蚁蚕。“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却是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

“ 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涓生对子君说,可是你让日日疲于应付繁琐生活的子君那什么去更新,去创造。“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涓生如子君愿的说了老实话,就是这世世被人赞美的老实话像一把刺刀一样把子君活活地杀了!“你那,什么呢,你的朋友罢,子君,你可知道,她死了。”涓生的故旧就这样冷冷地转达这个不幸的消息,一对为爱痴狂私奔出走的恋人,在事故的人世间:生,曾不清不楚的在一起;死,却干干净净地没有一丝牵系!

是什么扼杀了他们的爱情?什么泯灭了他们的痴狂?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有点《廊桥遗梦》意味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讲述的是一个在”爱情和痛苦里挣扎、熬煎二十多年的一个女人的故事,观后感《爱的结局-鲁迅《伤逝》和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观后感》。 ◆分享好文◆那个人占有着她全部的情感,可是她却得不到他。她只有把这些笔记本当做是他的替身,在这上面和他倾心交谈。每时,每天,每月,每年。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她在日记中写道:为了看一眼他乘的那辆小车、以及从汽车的后窗里看一眼他的后脑勺,她怎样煞费苦心地计算过他上下班可能经过那条马路的时间;每当他在台上做报告,她坐在台下,隔着距离、烟雾、昏暗的灯光、窜动的人头,看着他那模糊不清的面孔,她便觉得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凝固了,泪水会不由地充满她的眼眶。为了把自己的泪水瞒住别人,她使劲地咽下它们。逢到他咳嗽得讲不下去,她就会揪心地想到为什么没人阻止他吸烟?担心他又会犯了气管炎。她不明白为什么他离她那么近而又那么遥远?

他呢,为了看她一眼,天天,从小车的小窗里,眼巴巴地瞧着自行车道上流水一样的自

行车辆,闹得眼花缭乱;担心着她那辆自行车的闸灵不灵,会不会出车祸;逢到万一有个不开会的夜晚,他会不乘小车,自己费了许多周折来到我们家的附近,不过是为了从我们家的大院门口走这么一趟;他在百忙中也不会忘记注意着各种报刊,为的是看一看有没有我母亲发表的作品。

一对在现实生活中迫于责任和道德不能结合在一起的恋人,就这样痴痴地相恋,苦苦地相守,不能为彼此实实在在地做什么,甚至连拉拉手去感知一下对方的温度的可能都没有即便如此,却什么也不能割断他们深埋在心底的爱!在世俗的清规戒律里虽然身体他们的身体可以中规中矩地保持着理智的距离,可是在精神上,他们却是任什么都无法分离的水乳交融:她是他的妻!他是她的夫!

在日记的最后一页行将就木的女主人公写到“我是一个信仰唯物主义的人,现在我却希冀着天国。倘若真有所谓的天国,我知道,你一定在那里等待着我。我就要到那里去和你相会,我们将永远在一起,再也不会分离。再也不必怕影响另一个人的生活而割舍我们自己。亲爱的,等着我,我就要来了——。”

当她神志不清,就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那套书——”她已经没有力气说出“那套契诃夫小说选集”这样一个长句子。不过我明白她指的就是那一套。“„„还有,写着,‘爱,是不能忘记的’„„笔记本、和我,一同火葬。”

和 《廊桥遗梦》有着巧合般的雷同,既然和爱了一生的人生着分离,那就选择死在一起吧!同样令人震撼,同样令人心碎,同样令人镂骨铭心!只因他们悲剧性地没能活着在一起吗?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就像《泰坦尼克号》里的罗斯与杰西!........

我又想到了子君和涓生,我又想到了平凡如你我的芸芸众生,我们的爱情大概也就这些结局了吧!

【篇三】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爱,是不能忘记的》论文

浅谈张洁的爱情观

———以《爱,是不能忘记的》为例

摘要: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是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第一篇探讨女性对婚姻、爱情认识的小说。在作品发展初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讨论。争论的焦点是作者对爱情的渴望是否符合常理以及文中的伦理道德是否合乎常理。在此,分别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扼杀爱情的因素的透视,来探讨《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所反映出来的爱情与道德。

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 爱情 道德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把婚姻比喻成爱情的坟墓,感觉说一旦结了婚,爱情就变了质了。钱钟书在《围城》里面也有说过:结婚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去。”(1)而张洁对于爱情却有独特的看法,在她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沉重的翅膀》这一系列的小说中,都营造了一个独特的爱情世界,在此,我选择了她的代表作《爱,是不能忘记的》来分析一下她对于爱情婚姻的独特见解,以及她想要的爱情。

不可摆脱的现存道德规范的二者矛盾中痛苦呻吟;是“积郁在心的渴求”,“渴求摆脱镌刻着私有制度烙印的一切习惯、情感、规范和传统,渴求《爱,是不能忘记的》这部小说的中心是一颗被不能忘记的爱煎熬着的女性心灵的搏动,在爱的追求与摆脱那散发着市侩气息的、庸俗的婚姻关系„„”。它大力张扬婚姻必须以真爱为基础,“对不管有爱无爱婚姻必须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对于女性意识的文明进化和变革的不同,张洁注重的焦点是对爱情的扼杀的外在社会因素或是历史的疟疾。 现在,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浅谈张洁的爱情观。

一.“我“的爱情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三十岁的大龄姑娘,几乎不会面临着嫁不出去的危险,为什么说是几乎不会呢?因为“我”有求婚者,但 “倒是我一直拿不准主意要不要嫁给他,因为我闹不清楚我究竟爱他的什么,而他爱我什么”(2)“我”有想过“把婚姻当成一种传宗接代的工具,一种交换、买卖,而婚姻和爱情也是可以分离着的。既然许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为什么我就偏偏不能这样过下去?”但是我还是下不了决心。“我不愿意去重蹈母亲终于的爱情悲剧,不想像她一样只把爱埋藏在心里,为了所谓的道德,所谓的道义而断送了自己的幸福。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这要不是大悲剧就是大笑话。别管它多么美、多么动人,我可不愿意重复它!”这不妨理解为“别管它多么美,多么动人,我可不愿意继续它!”反映了作者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呼声。只有当我们把这守旧与积极、后退和前进这两种因子,或者说双重人格糅合在一起看时,我们才真正认识了处于矛盾彷徨中的作者自我。当然,即使后一种自我因子,也远不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和革命的。在篇末“我”大声疾呼地说:“让我们耐心地等待着,等着那呼唤我们的人,即使等不到也不要糊里糊涂地结婚!不要担心这么一来独身生活会成为一种可怕的灾难。要知道,这兴许正是社会在文化、教养、趣味„„等等方面进化的一种表现!”(3)当然,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产生这种无可奈何的萎缩心理的原因和作者在写作这篇作品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时的困难处境和苦闷心理。在正当的离婚和正当的再婚可能遭到种种诽谤和刁难的情况下,中国的知识妇女产生独善其身的思想是令人同情的,但毕竟又是消极的。这种违背人的常情的倾向,后来在中篇小说《方舟》中又有了进一步的表现。

二、钟雨的爱情

小说中的钟雨对那位满头白发的老干部有着无法忘记的刻骨铭心的、不朽的爱,那位老干部也曾赠送过一套契诃夫小说选集给她,成了一种爱情的信物。可是由于社会习俗的制约,他们无力共同来解除无爱的婚姻,重新缔造幸福美满的新家庭,而只能把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为了看一眼他乘的那辆小车,以及从汽车的后窗里看一眼他的后脑勺,她怎样煞费苦心地计算过他上下班可能经过那条马路的时间;每当他在台上做报告,她坐在台下,隔着距离、烟雾、昏暗的灯光,攒动的人头,看着他那模糊不清的面孔„„”(4)她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倾注自己的爱,却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他们单独交往合起来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当然谈不上肉体的接触,甚至连手都没有握过一次。他们之间的这种爱情陈超越了婚姻、法律的束缚,也超越了道德文化的束缚,甚至不受承载肉体的局限,作为一种精神直到永恒,不管他们变得怎么样,“他们仍然相爱“这是张洁的永恒的爱情理想。这种停留于灵的爱,不仅仅是人物(自然也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我辩解和自我表白,表现了他们爱的纯洁和高尚,而且也流露了潜藏在无意识深处的焦虑和渴求。爱固然有灵的一面,但又不能排斥本能的欲求。爱的极致应是灵与肉的相互占有。因此当他们偶然邂逅时,双方的手都突然变得冰凉,而且轻轻地颤抖。这种情态,恰恰表明了本能的“震动和压抑”。“为了承担法律和道义的责任,为了另一个人的快乐,他们不得不割舍自己的爱情。”今天的中国现实,由于残剩着颇为强大的封建意识,也由于世界上的事情本来也就很难完满周全,因此性压抑或其他情感受压抑的情况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钟雨采取了逃避现实,走向内心的方法。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却期望通过死亡之路求得在天国中实现完满的结合。这种白昼梦不仅寄托了作者本人的在现实原则支配下被压抑了的欲望,也表现了在现实面前碰壁后的退缩和自我控制的倾向。张洁想借这部小说向这个社会宣扬一种爱的神话,宣扬爱的存在,同时对于那些束缚爱情的力量进行了抨击。从文中不难看出,张洁的爱情观的核心是追求灵魂的呼唤、精神的感应与对话和思想的和谐,这种带有浓郁色彩主观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观展示了张洁的现代意识和批判现实的勇气。同时,张洁一方面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另一方面,通过作品中的每一个人自身来暗含,反映对于那个禁欲的社会的不满与抨击。拿钟雨来说,她也曾追求过那些“浅薄无聊的东西”,于是和“相当漂亮的公子哥似的人物结婚”,那是在她的这个时代的影响下,随着潮流做出的选择。但是由于追求的不同,他们很快分手了。虽然她一直深爱着那个老干部,却又迫于社会、世俗的压力一直没有向对方表明自己的心迹,知道死也只有悄悄地在心里、在记着“爱,是不能忘记”的本子里写下自己的爱情。这种有爱不能言、不敢言的悲剧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女新娘歌不得不在爱情与道德、婚姻中挣扎。

三、扼杀爱情的因素

由于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封建思想极其严重,尤其是男尊女卑的思想。所欲,即使是在解放了的时代,她们仍然受到了束缚。钟雨1这个形象就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张洁对于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不满和批判。钟雨与老干部是深深爱着对方的,但是为了不去伤害另外一个无辜的女人,也为了不受世俗的眼观的看待,他们把这份爱永远地埋在了心里。老干部出于道义娶了为掩护自己而死的老人的女儿,他得这段婚姻,没有爱,只有责任和义务。其实,他刚并不懂得爱,只有在他头发都白了的时候,他才发现有爱情这种东西的存在,而他对钟雨的感情,其实是一种爱情。也许,我们会觉得说老干部是一个讲道义的不错的男人。但是,换一个角度想想,他其实也是一个懦夫,在当时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他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张洁在这里反映出了女性思想觉悟的提高,即女人也是人,和男人一样拥有同样地权利。而作品中的“我”不想走自己母亲的老路,随便找一个人嫁了,有一段没有爱的婚姻。对于自己的追求者乔林,“我”总会迟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嫁给不知道爱自己什么的人。在那个时代,在别人的眼中,“我”的迟疑像是犯了不可以饶恕的罪。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为了双方好。张洁在《爱,是不能忘记》中对于爱情、婚姻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思考,发出了她的感叹:无爱的婚姻是多么的痛楚!爱的权利的失却是多么的令人痛切!

四、结语

《爱,是不能忘记的》揭示了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否则,迟早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小说提出了婚姻与爱情的关系这样一个长久影响着人类生活的社会问题,由于婚姻与爱情的离异,使得世上多少人处于爱其所不爱、不得其所爱、而又不能忘其所爱的痛苦之中。张洁希望女性能够摆脱无爱的而婚姻,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女性若想要在精神上争取解放和新生,就一定要先从对爱的婚姻的追求和使无爱的婚姻的终结开始。这部小说中的爱情观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恢复,也是女性维护自己尊严和权利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