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_2018年夹江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10-10 20:03:54 工作计划

2018年1月18日在夹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夹江县人民政府县长袁月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围绕推进“三大主体功能区”协调有序发展,紧扣“基础设施建设年”工作主题,践行新理念,抢抓新机遇,推动新发展,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升态势。预计2017年(下同),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6亿元、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增长1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6亿元、增长12.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亿元、增长2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17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增长9.3%。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搭平台抓项目,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按照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年”部署,抓投资抓项目,全县经济稳中求进。一是园区平台日益完善。按照全市“一总部三基地”定位,成立乐山高新区夹江基地管委会,组建基地公司,编制基地发展规划,正在编制5.5平方公里的军工配套产业园、4.5平方公里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园和1.2平方公里的纸、茶、家具特色产业园规划。竣工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四号线D段、西一路、核技术应用产业园至乐雅高速连接线,正在实施迎宾路拓宽、大件路改线等工程,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5亿元。二是要素保障较大突破。建成投用110千伏合兴、南安变电站,铺设天然气管网73公里,改造配气站5个,全年供气5.06亿立方米、增长4.2倍。清理低效闲置用地650亩,收储国有土地6宗近180亩,征收集体土地580亩,出让土地56宗740亩,土地出让收入6.03亿元。公路货运量865万吨,铁路货运量171万吨。三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实施“挂图作战”,实行“六包”机制,每月分析研判项目入库和投资形势。新万兴碳纤维地暖陶瓷、广乐高档大理石技改等49个项目竣工投产,新万兴中高空无人机、安德盖姆石墨烯发热膜等45个项目开工建设,37个省市重大项目、28个挂图作战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5.2亿元和49亿元。

(二)调结构提质效,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优化为13.8:52.9:33.3,服务业占比提高2.8个百分点。一是现代农业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1.31万亩,粮食总产11.4万吨。茶业综合产值17.2亿元,增长37.7%。蔬菜产值6.65亿元,增长6.3%。中药材产值9319万元,增长16.3%。新增土地流转7603亩,抵押融资2119万元。新注册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93家,三洞建新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4家,产业化发展带动面71%。承办全国茶叶全程绿色防控现场会,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年度推进示范县、全省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建设县、第三轮省级现代畜牧业提升县。建成“三品一标”农产品48个。二是工业经济提质。规上企业新增9家达到97家,主营业务收入198亿元,利税总额7.5亿元,产品产销率96%。新兴产业加速壮大,新万兴碳纤维签约中航成飞波音项目,交付无人机样机2架。江苏科暖石墨烯与索菲亚陶瓷联手打造地暖陶瓷,安德盖姆石墨烯地暖产品在全省养老系统推广。军民融合产业实现产值18亿元、增长35%。启动陶瓷企业“退城入园”,中高端陶瓷占比达到80%,集群销售收入实现290亿元、增长11.5%。培育纸、茶、木材等接续产业,实现产值28.25亿元。三是第三产业提量。旅游综合收入50.15亿元、增长24.6%,接待游客421.61万人次、增长19.4%。竣工投用旅游首选地门户区,建成星级旅游厕所3座。开工建设千佛禅意文化小镇。有序推进“5+1”示范工程,消费环境放心舒心。出台货币化安置政策,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5%。巩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成果,签约落户全国建陶产业电子商务基地,新建电商网点4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20个,电商交易额增长112%。

(三)夯基础强支撑,城乡统筹呈现新面貌。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城镇化率41.7%。一是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城区供水等8个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乐夹大道连接线、千佛大道建成通车,水系连通工程加快推进,打通韩漕路、体育路等断节路4条。新建公共停车场3处、公厕3座,建成投用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系统18套。扎实推进省级卫生县城复查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12个乡镇、2个单位、39个村建成省级卫生乡镇(单位、村)。依法拆除违法建设32万平方米,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二是城乡路网织密畅通。组建国有青衣公交公司,全县公交线路达到7条86公里。竣工顺河至符溪公路,建成迎中路等3条县道。推进乐夹大道、夹木路、石棉渡改桥、千佛岩隧道、青衣江三桥引道拓宽、S215漹城至观音滩段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双木路、甘江至悦来公路,加宽村道249.5公里。三是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修编乡村建设规划,编制116个行政村规划。新改建华头等8个乡镇水厂取水口,启动建设青衣供水厂。提标改造乡镇污水处理设施5个、开工建设14个,配建污水管网6公里。修复青衣江水毁堤防3公里、水毁工程54处。建成输电线路5条56.1公里,提升13个乡镇输电能力。农网改造升级中心村44个、机井通电村38个。开工建设马村石堰等10个特色村落,启动建设28个幸福美丽新村,新增省市“四好村”46个。

(四)强内功借外力,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驱动,拓展开放合作,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确立主要改革任务197项,印发方案12个,销账28项。直购气电扩面,为企业减负1.1亿元。成立益鑫国资经营公司,实行“1+N”模式运作,完成融资7.22亿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4500万元。在全省首发12吨蔬菜直供香港,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全面落实“三证整合”“五证合一”,新增企业604家达到1357家、新增个体户2784户达到9227户。巩固取消药品加成,让利群众1140万元,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2%以上。二是创新驱动彰显活力。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申报专利198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支持科技创新项目15个,孵化创新创业主体9个,夹江水工、凯亚达光电、天农农资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夹江水工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入水式升船机、全省最大直径盾构机,新万兴碳纤维建成省级航空树脂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85亿元。三是开放合作蓄积动能。创新产业链招商、轻资产招商等方式,参加省国投会、旅博会、市“一总部三基地”项目推介会,签约无锡贝塔同位素检测试剂等项目11个、49.8亿元,举办承接成都家具产业转移推介会等重大投促活动,家居产业园初现雏形。到位市外内资83.5亿元,出口1450万美元。

(五)除顽疾保生态,环境治理夺取新胜利。着力打好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环委会,26件中央环保督察案件全面完成整改,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验收。一是打好污染防治“四大战役”。推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煤改气”,两次在西南地区作经验推广,全县271台煤气发生炉全部关停,淘汰生产线23条。淘汰10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105台。PM2.5平均浓度下降16%,优良天数上升29%,重现了久违的“夹江蓝”。建成建筑垃圾消纳场、医疗废物暂存点7个,开工建设工业垃圾处理厂。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编制完成15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黑臭水体整治,关闭千佛岩、石棉渡口,关闭禁(限)养区养殖场107家、整治1600余家,封堵排污口305个,清理河道141.42公里、渠系128公里,整顿砂石场25家,马村河、金牛河等小流域水质从劣V类优化为IV类。治理水土流失15平方公里。三是全面推进“绿秀夹江”行动。人工造林3.5万亩,大力实施巨桉林改造和林木新造工程。推进林地流转,完成夹江至华头2000亩森林康养基地,天福门户区2500亩绿化景观示范林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38.2%。

(六)强保障促和谐,民生福祉取得新改善。全年民生支出11.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8%。一是脱贫攻坚再战再胜。整合扶贫资金3.3亿元,建立每村1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突出通村道路、安全饮水和农村危房三大薄弱环节,统筹推进22个扶贫专项建设,探索“易地集中造血”扶贫模式,开展励志扶贫,组织147家企业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实现1615名贫困人口脱贫、30个贫困村退出、209户672人易地扶贫搬迁。二是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投入3.1亿元,完成“十项民生工程”、24件民生实事和十件民生大事。新增就业5286人,城镇失业登记率3.8%。和谐一号、二号分配入住,改造棚户区243套。全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投运,发放城乡低保13.76万人次、医疗救助1.62万人次。依法接管、收购昌源水业。妥善解决甘江镇河西村等近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三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完成“全面改薄”项目5个,新建维修校舍、宿舍11470平方米、运动场8300平方米。夹江中学通过省级阳光体育示范校验收。组建夹江一小教育集团,完成漹城三小、四小搬迁,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87%,有效遏制大班额现象。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实施县人民医院PPP迁建、县中医医院扩建等项目,建成投用县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和22个村卫生室;推进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档案覆盖率98.7%,人口自然增长率3.08‰。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免费开放文化设施,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772场次。建成省级残疾人康复体育活动室。建设规范化“妇女儿童之家”50个。四是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面推进“七五”普法、“法律七进”。设立街面快反执勤点4个、“六门六岗”检查点6个,新增天网摄像头543个。全年接待来信来访724批3580人,化解信访积案6件;办结县长热线、县长信箱来电来信1898件,办结率100%。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提升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增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全面启动“双超”治理联勤联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人民武装、气象、人防、档案、通讯、邮政、物价、民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七)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再上新台阶。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确保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一是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升级行政权力运行平台,执行行政许可176项;清理取消村(社区)证明事项80项,保留11项。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组建行政审批局,划转行政审批事项158项。整合工商质量食药监管、党史地志、对台外侨、县委政府督查职能,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窗办结涉税事项。完成第十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主动接受各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全面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343件,满意率99.7%。二是正风肃纪持之以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开展“三项整改”回头看,推行党风廉洁风险迹象精细化记分管理,严格执行干部作风十个不准、公务接待七个严禁及禁酒令。接受市委巡察组巡察,对巡察反馈的16个方面问题,建立台账,逐一整改。三是反腐力度持续加大。扎实开展“护根行动”,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立案94件,结案97件,党纪政纪处分63人。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收集问题1.9万条,解决1万余条。开播阳光问廉节目“夹廉话”3期,对曝光的13个突出问题进行问责整改。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夹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夹江改革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一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建设全省县域经济强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与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步。必须坚持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有效投资,提高质量效益,突破薄弱环节,补齐发展短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均衡进步。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为加快发展蓄势增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坚持担当尽责,持续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切实改进作风,提升效能,敢于负责,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和水平。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环境不美仍然是夹江最大的短板。融资难、融资贵、成本高等制约仍然突出,实体经济较为困难。新引进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新的产业尚未形成支柱。群众诉求日趋多元化,信访积案化解缓慢,重大风险防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任务依然繁重。政府工作作风、工作效率仍不尽人意,职能转变、廉洁勤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此,我们将增强忧患意识、担当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发展年”为主题,以实施“四项重点工程”为抓手,推动“三大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为建成全省县域经济强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夹江奠定坚实基础。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转型升级、提质发展,倾力强化产业支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创建全省质量强县示范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供给质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等重点任务,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个。实施“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盈利”品牌战略,打造20万亩优质粮油产品基地、30万亩高标准茶产业基地、22万亩优质蔬菜基地、30万亩优质高产林竹基地、5万亩特色中药材基地。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规范土地流转,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让更多农民参与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建设,优化农民收入结构。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新建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聚居点2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5个、“四好村”50个。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推进“燃气进万家”,建成通村公路120公里。整治村容村貌,治理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217个村村规民约全覆盖。深化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三年计划,办好农民夜校,给予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更多关心和照顾。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培育发展民用核技术、医用同位素、军民两用新材料产业。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加快核技术应用园、军民配套产业园建设,力争无锡贝塔、同辐密封放射源等项目落地开工。加强碳纤维、石墨烯等新材料应用,实现军民融合销售收入40亿元。绿色化改造陶瓷产业。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加强退城入园项目要素保障。推进全国陶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提升“夹江造”市场竞争力。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陶瓷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330亿元。规模发展接续产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向高附加值转型,实现纸产业产值20亿元、茶产业产值25亿元、木材加工业产值15亿元。

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35%。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千佛岩-东风堰核心景区,完成千佛禅意小镇一期建设。推出天福门户区“茶文化之旅”线路,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打造“百里农旅融合”示范带,推进茶缘小镇、陶瓷小镇等项目建设,支持举办迎江苦笋节、凤山桃花节、新生葡萄节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建成省级农家乐2家、乡村主题酒店1家。全年接待游客4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优化服务业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挥好200个乡村电商网点作用,新建5个基层供销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竣工神通物流、丰收粮食物流中心,建设蔬菜冷链集配中心。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强县”战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下基层,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新增城乡公共健身设施30套。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支持手工造纸和夹江年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青江流韵·纸乡大舞台文化品牌,举办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突出夹江文化资源禀赋,打造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堰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建设马村纸文化特色村落。

二、投资带动、项目拉动,全力稳定经济增势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打基础、利长远、兴实体,推进28个省市重大项目及33个挂图作战项目建设,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以上。

扩大有效投资。紧扣“产业发展年”主题,扎实抓好69个产业项目建设,完成重大产业项目投资72亿元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服务业投资占比提高到50%。坚持产城融合,科学布局园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进工业向园区平稳转移,工业集中度达到70%。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建成园区道路15公里、污水处理厂1座,铺设供水管网30公里,开工建设核技术应用产业园起步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新增园区面积1000亩,新入驻企业20家,实现园区产值150亿元。做好项目包装生成和向上争取,引进落地一批技术领先、延链补链、绿色环保、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上盘子。

强化基础建设。打好“三年交通大会战”收官战。畅通城乡路网,完成交通投资23亿元。建成乐夹大道、夹木路、千佛岩隧道、石棉渡改桥,加宽改造G245线界牌段,完成S215线漹城至观音滩段改建主体工程、灰卜子渡改桥下部工程,配合推进成乐高速扩容改造。改造双木路、茶马路等8条县乡道路51.1公里,新改建通村公路120公里。建成投用机养中心、界牌治超站和城市交通综合枢纽站。实施“精品县城”战略。修编县城控制性详规,高标准建设滨江新区,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道建设152公里。加快打造沿青衣江的滨水景观带。打通进站路、老城区至滨江新区连接路等城市断节路,提升市政道路6.7公里,完成城市建设投资36亿元。坚持城市管理精细化。围绕群众关心的交通拥堵、物业管理、车辆停放等问题,下硬手、出实招,有效缓解“城市病”。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组建乡镇城管综合执法中心。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试点和清洁收运,建成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9个。从严管控城市违建,争创全省首个无违建县。

振兴实体经济。强化企业挂联服务,“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市场、技术等问题。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梯度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新增规上企业25家达到120家,新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企业1家、5亿元企业2家。深入开展实体经济降成本行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力争享受直购电、阶梯气价企业超过100户。强化国土保障,盘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低效存量土地1200余亩。支持金融机构加快产品服务创新、扩大信贷投放,力争新增银行贷款35亿元,存贷比达到65%。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力打造发展引擎

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在改革攻坚中增强动力,在创新突破中积蓄优势,在开放开发中抢占机遇,为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打造改革动力引擎。坚持一手抓改革方案制定,一手抓改革任务落实,出台创新改革方案33个以上,做实改革主框架。着眼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积极化解过剩落后产能。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参与产业、市政等综合开发,激发社会投资动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益鑫国资公司和高新投夹江公司信用评级,力争国资经营平台融资19亿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高收入质量。加强大数据应用,强化涉企信息归集,建立统一开放的综合涉税信用信息平台。

打造创新活力引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建设,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申报专利18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40件以上。提高就业质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借力“嘉州英才”工程,全面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争创核技术应用院士工作站。

打造开放推力引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参加西博会、千企丝路行等活动,开展以商招商、延链招商、补缺招商、嫁接招商,招引大项目15个、大企业5家,到位市外内资80亿元以上。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主动融入成都平原区和成渝经济区,积极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力争引进项目20个。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万美元。

四、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着力提升人居环境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构建适应绿色发展的空间、产业和制度体系,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环境更优美。

强化生态保护。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底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施绿秀夹江行动,启动森林城市建设,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万亩,建设绿色通道500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40%以上。推进燃气(电能)替代、清洁生产等行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5%、水耗下降5%。鼓励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殖模式。

 

防治环境污染。扎实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强力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平台。落实中心城区禁燃烟花爆竹、过境货车绕行管控、道路扬尘治理等措施,对陶瓷、造纸等行业实行限值排放,升级改造20蒸吨/时以上燃煤锅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0天以上。打好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战,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评估修复试点,绘制好全县土壤地图。完成生活垃圾处理场规范化整治,抓好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餐厨废弃物、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暂存点等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河长制”。扎实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精准排查污染源,扎实推进金牛河、马村河、建新河、魏沟河等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城镇污水治理攻坚,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主城区截污管网收集全覆盖,全面消除城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完成74处黑臭水体治理。实施金牛河三洞汪家至周冲段防洪治理工程,除险加固光荣、恒心等8座水库。治理水土流失10平方公里。

五、以人为本、补齐短板,协力增进民生福祉

实施“全面小康”战略,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把温暖留给群众;政策向民生聚焦,把实惠留给群众;服务向民生覆盖,把方便留给群众,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聚力脱贫攻坚。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完成2664名贫困人口脱贫、27个贫困村退出,189人易地扶贫搬迁。新增扶贫小额贷款25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06个。深入推进励志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完善脱贫攻坚考核体系,加强执纪问责,确保2018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脱贫。

实施民生工程。继续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筹集资金2.1亿元实施民生项目。办好“十大民生工程”和“22件民生实事”,重点推进“十件民生大事”:一是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加快国家级卫生县城创建。二是迁建英才幼儿园,整体搬迁毛街幼儿园,新建华头小学附设幼儿园,开工建设文体公园。三是建成青衣自来水厂,建成城乡饮用水水源地9个,巩固提升92个村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四是投用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新建和改造1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五是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PPP迁建和县中医医院扩建。六是新建城区停车场6个、农贸市场3个、星级厕所5座,开放企事业单位厕所20座。七是完成79个村78.7公里10千伏农网改造。八是开工建设滨水景观带。九是整治青衣江堤防6公里。十是新建2.4万平方米新农商综合体及配套设施。

繁荣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继续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大力实施“夹中创名校”工程,开工建设学生宿舍6000平方米。协调发展义务教育,抓好英才小学建设项目。迁建云吟职中。增加普惠幼儿学位,不断提升优质幼儿园占比。二是打造健康夹江。突出特色,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各创建3个以上国家级、省级特色专科。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和均等化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发展,巩固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人口和计生管理等工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专科医院和混合所有制医院。做好第四次经济普查,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龄、慈善等事业。

强化风险防范。深入推进依法治县,认真实施“七五”普法,积极开展“法律七进”基层示范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化平安夹江建设,健全接处警联动机制,投用110新指挥中心,规范建设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持续推进网络安全、禁毒防艾等专项整治,完成主城区公安高清视频系统和农村“雪亮工程”二期建设。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积极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加强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制度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棚户区改造1707户,和谐三号分配入住。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统筹抓好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保密、气象、人防等工作。

六、从严从实、忠诚担当,致力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将实施“从严治党”战略和“依法治县”战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公职人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内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自觉遵守党章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政府内部决策程序,健全县决策咨询委员会运行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健全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工作制度。

加强放管服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职能相近部门整合,加快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实现“一个印章管审批,进一扇门办若干事”。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多说“行”少说“不”,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完善目标考核,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年轮训2000人次。创新激励机制,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乐活、乐业。

加强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十项规定,驰而不息改作风。持续开展机关干部作风整顿,督促各级干部察民情、接地气、连民心。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推动政务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认真执行“七步工作法”,层层压实、层层落实“两个责任”。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做好巡察整改、派驻监督、审计监督等工作。深化“护根”行动,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如磐石反腐败,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民风。

各位代表,站在新时代,胸怀新气象,更需新作为。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成全省县域经济强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夹江、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三大主体功能区”:即北部“两化互动、城乡统筹”试验区,南部宜居宜业都市区,河西生态发展示范区。

2.“一总部三基地”:“一总部”,即把乐山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发展核心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孵化、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三基地”,即分别在五通、犍为规划一个工业基地,在夹江规划一个军民融合发展基地。

3.“六包”机制:即包项目前期工作(含征地拆迁)、包项目立项开工、包项目融资建设、包项目施工环境、包项目进度质量、包项目竣工投产。

4.“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5.“5+1”示范工程:即一条示范街、一个示范超市、一个特色小镇、一个农家乐集中示范点、一个重点行业,并持续开展两个A级景区千佛岩和天福茶园的创建。

6.“五证合一”: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张证照合并为一张的登记制度。

7.“四好村”: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8.“三证整合”:即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一换发带有社会信用代码的新版营业执照。

9.“质量对标提升行动”:即以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国内知名品牌产品执行标准为参照,通过产品安全、性能、功能等关键质量指标标准比对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掌握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分析查找产品质量短板,激励和推动企业创新标准、追求卓越,通过标准升级,引领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质量提升,培育一批本土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

10.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即“蓝天战役”、“净土战役”、“碧水战役”、“消固战役”。

11.“百企帮百村”活动:即扶贫部门、扶贫企业、贫困村三方共建的组织形式,共同签订“三方协议”,明确结对帮扶时间及各自责任义务,做到目标具体,措施有效,指标量化。

12“全面改薄”: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13.“双超”治理:即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运输行为。

14.“三项整改”:即开展中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照检查问题整改。

15.“四项重点工程”:即军民融合工业基地建设工程、宜居宜游新城建设工程、现代产业体系工程、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程。

16.“三年交通大会战”:即2016-2018年,交通建设工程。

17.“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18.“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19.“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0.“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1.“红船精神”:出自习近平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发表于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其精神内涵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2.“雪亮工程”:即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络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