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2018年陇川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10-10 13:54:36 工作计划

――2019年1月19日在陇川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郑洪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着力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呈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3亿元,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9亿元,增长5.58%;口岸贸易进出口总额13.67亿元,增长21.2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6亿元,增长1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773元,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55元,增长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1.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1%;万元GDP能耗完成州下达指标。

(一)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015年以来,我们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县上下进行了最广泛、最深入的动员,省、州、县各级共派驻工作队员1200人次,3600多名干部、30多家社会力量参与结对帮扶,形成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以解决农村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实施了产业发展、安居房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社会兜底保障等一系列扶贫项目,实施了三峡集团景颇族整族帮扶、省烟草公司阿昌族整族帮扶、沪滇对口帮扶等一批专项扶贫工程,完成15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建设,打造了龙安村、来细村、芒旦村等多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几年来,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4.29亿元,投入到扶贫攻坚各个领域;全县累计投入民房建设补助资金4.99亿元,实施C、D级危房改造19511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718户,8465户已脱贫的贫困户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安全稳固,达到了A、B级标准;累计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99亿元,贫困群众产业扶持实现全覆盖;投入教育专项补助资金1.36亿元,投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资金8795.3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5.98万人次,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兜底保障惠及全县各个家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亿余元,建设了一大批乡村道路、饮水、活动室、电力、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无论是坝区还是山区,全县农村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高。截止2018年底,全县贫困户脱贫8429户31595人、2个贫困乡和3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17%,达到了贫困县脱贫摘帽的条件,2018年底,接受了省级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有望实现贫困县摘帽出列。这是历史性的成就,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我们向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产业培育实现突破

结构调整加快。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7.89亿元,增长6.3 %。聚焦农业“五大产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一二三次产业在调整融合中进一步提质升级。甘蔗种植面积保持在34.45万亩(其中境外面积3.9万亩),蔗糖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开工建设安琪酵母年产6万吨有机肥综合利用项目,甘蔗农业总产量、食糖产量、产糖率连续三年来保持持续增长。蚕桑产业成为全州重点扶持发展产业,蚕桑种植面积达4.43万亩,随着浙江凯喜雅集团、云南绸库织绸等企业签约入驻,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全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贵·澳农旅产业园、龙安乡村旅游、户撒雨林赛道体验项目等一批农旅项目的实施,“农业+旅游观光+健康”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传统农业产业领域经营主体多元化,全县共有21户农产品加工企业、19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1个国家级、5个省级、20个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规模化生产经营,全年预计生产粮食14.21万吨、肉蛋奶2.3万吨,保障了全县粮、肉、蛋、奶在不同消费层次上的有效供给。在园水果种植面积1.63万亩,3750亩高端水果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初具规模。烟草产业稳定发展,种植面积5.99万亩,实现烟叶总产值2.14亿元、税收4700余万元。兑付各类惠农资金2500余万元,受益农业人口14.7万人。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不断加强,荣获“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工业园区带动作用不断显现。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18.2%。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道路建设全面推进,完成一期标准厂房建设1.13万平方米,入园企业2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户),从业人员3274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园区带动辐射作用不断形成。2018年新签约入园企业4户,完成正兴塑业、户撒阿露窝罗米业、百信胶带3户企业升规。

新经济实体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276.1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76亿元,分别增长11%和27%。全县共有非公个体和私营经济实体9470户,从业人员2.64万人,分布在生产加工、服务咨询、销售各个行业,微商、外卖团购等一些新业态开始进入相关行业,贫困群众生产的土特产品通过网络远销各地。旅游服务业展现活力,组建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推动我县旅游服务业二次创业,从更高层面整合、开发、利用全县各类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京旺温泉、龙安水上乐园、土砖文化驿站、景罕傣文化传承中心等综合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户撒―全国最美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工作;举办了“十·一黄金周”景颇族目瑙纵歌狂欢活动、傣族德昂族泼水节、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傣历新年等大型民族节庆活动;举办了户撒马拉松(山地自行车赛)、中缅雨林汽车摩托车越野赛、野外露营等体验式旅游活动,引导农民有序开展农业观光、农事活动等乡村体验旅游;制作上线“一部手机游云南”陇川宣传片,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广泛宣传,陇川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更多游客开始关注陇川、走进陇川。

(三)“硬”基础不断夯实

五网建设持续发力。以路网、水网、航空网、能源网、互联网为重点的骨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县发展的“硬”基础进一步夯实。交通基础网络进一步完善,腾陇高速公路陇川段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征地6980亩,累计完成投资33.32亿元;乡村公路、村村通公路成绩斐然,投入资金4.6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44.3公里,全县农村通路里程达1574.6公里,68个村委会和20户以上村民小组通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行政村和自然村通畅率分别达到100%和95%。陇川通用机场建设进度加快,累计完成投资28624万元,试验段土石方工程完成竣工验收,机场连接线开工建设。麻栗坝水库干渠、户岛水库工程顺利完工;麻栗坝灌区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以骨干水源建设、防洪治理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和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有序推进,农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天然气利用项目稳步推进,输气管网、输气站建设有序铺开,建成工业园区中压管网8公里,完成投资8900万元。电力城网、农网改造稳步推进,4G通讯互联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通讯上网需求。

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投入1.67亿元改造三象路、龙凤路、陇把连接线,完成同心路、勐宛路、新城路、园林路人行道改造提升,实施了瑞陇高速入城口民族文化展示工程;投资1.7亿元完善了主城区城市排水、污水管网,开工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和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新增排污水管网2.2公里;建设完善城区公厕6座、红绿灯2处,开通营运城市公交14条线;有序推进甸川、勐宛山水2个房地产商业住宅小区建设,县城功能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居住环境明显提升。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把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庄“七改三清”行动,实施了一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自来水供水覆盖率达到80%、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60%,全县8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四)“软”环境不断改善

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入。以“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施行各项改革举措51项,形成改革成果71个,发展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多证合一”改革,整合9项涉企证照事项,着力推行“40证合一”。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实现全县109家预算单位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全覆盖。全面推行县乡二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累计公布41个部门行政职权7570项。完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组建工作,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通过省级验收。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及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及耗材加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快速推进,完成全县758个村民小组确权登记颁证。党政机构改革前期准备工作稳步有序推进,经济体制、教科文卫、生态文明建设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得以有效落实。全县企事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获得全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全年出入境人数134万人次、车辆47.7万辆次,进出口货运总量11.45万吨,增长0.48%。章凤口岸转型开放稳步推进,口岸功能设施不断完善,实现边民互市贸易申报无纸化、运输工具和货物申报自动化,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投入1159万元,完成章八公路起点2公里试验路段建设。中缅会晤机制进一步巩固完善,中缅跨境农业、卫生、教育、旅游、禁毒、警务等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大力培育外贸增长点,推进境外替代种植返销工作,加大外贸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与保护,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批成为替代种植企业,并荣获首届中缅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南亚博览会、中缅边交会、昆交会、上海进博会等活动,先后到上海、浙江、江西、重庆等地开展20余批次招商推介会和引资活动。组建陇川县企业服务中心,解决企业办证落地难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年共签约凯喜雅丝绸纺织产业园、章凤口岸商贸物流园、贵·澳农旅产业园、雨生红球藻养殖加工、黑蜻蜓植保无人机生产线等9个引资项目,协议资金91.1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38亿元。

(五)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扎实做好城乡就业服务工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1%,开发公益岗位4类,带动就业358人,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14413人,举办“青浦―德宏扶贫劳务协作陇川专场招聘会”,全年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12371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12416人,其中,城乡居民90197人、城镇职工22219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91015人,失业保险参保7209人,工伤保险参保10560人,生育保险参保9665人。进一步落实劳动保障制度,全县签订劳动保障合同企业353户,签订劳动合同职工9057人;受理劳动监察投诉案件61件,结案61件,涉及农民工710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数额1280万元。城乡低保发放更加精准,重新识别后全县低保对象5557户13412人,其中农村低保5246户12934人,建档立卡人口11316人,低保对象与建档立卡对象重合率87.4%。救灾救济、临时救助等惠民政策深入落实,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543万元。拥军优属工作、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稳步推进。重视残疾人助学、创业、就业工作。全县财政民生支出14.87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量的79.15%,较去年增长37.72%。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教育事业再上台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通过国家认定;章凤完全中学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400万元;累计投入资金7亿元全面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新建、改扩建校园(校舍)面积4.5万平方米;县职业中学与德宏职业学院校际合作取得成效;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各阶段教学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全县高考上线人数882人、上线率达100%。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99%以内,小学无辍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持续改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启动县疾控中心实验用房、中医院业务综合楼、县医院内外科大楼建设,完成8个乡级卫生院、4个村级卫生室达标改造;扎实抓好健康扶贫、沪滇医疗帮扶等工作。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群众体育、群众文艺、文化下乡、全民健身运动、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文艺精品工程加快发展,14人申报成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陇川县志(1978―2005)》编辑出版。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设立专利事务发展专项资金,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成立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1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完成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获得“省级先进集体”表彰;有序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六)边疆社会治理持续加强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七进”、宗教场所“五进”、民族团结月等活动,完成380家示范创建单位县级考评,“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稳固。依法治县力度不断加大,普法宣传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覆盖城乡,群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落实“打早打小、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严打方针,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成功打掉省公安厅督办的1个涉恶团伙,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初步胜利。打击边境走私联合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边境管控能力不断增强。抓实“全国毒品滥用重点关注地区”摘帽后的深化巩固工作,保持禁防高压态势不减。强化信访领导包案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责任制,有效防控非洲猪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无重大事故发生。持续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完成边境部分村组监控安装和便道口拦阻设置建设,边境一线管控能力明显增强。

(七)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加大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水源地的保护力度,聘请200名护林员对公益林、天然林进行管护。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开展了保护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翠柏”与“火桐”的种群调查及种子采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县71个河湖库渠治理得到全面加强,南宛河实行整河休砂,实现了从“见河长”到“见行动”到“见成效”的转变。加大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出台《陇川县畜禽、水产禁养区划定方案》,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保护行动,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起,取缔无证无照4家经营场所。耕地保护、面源污染防治、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全面加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成效明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92.5%,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重点污染源排放达标率达100%,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工作通过州级验收。

(八)依法行政持续推进

县政府依法接受监督,在监督下开展工作,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全年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30项,向人民政协通报重点工作20项,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25件、县政协委员提案89件。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和法制政府建设,不断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加大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大审计监督,完成审计项目38项,审计资金总额6.7亿元;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清理闲置土地9宗,关停48个采砂点。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深化涉民商事制度改革,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杜绝权力寻租空间,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14个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部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实施“一站式”窗口服务,全年共集中办理1.13万件行政审批事项、35万件公共服务事项。加大开放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县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政治建设,依托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驰而不息纠四风,党风政风行风和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廉洁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国防、人防、气象、防震减灾、移民、侨务、保密、档案、残联、工青妇、红十字、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保险、邮政、通讯、电力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陇川各族干部群众不甘落后、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取得了脱贫攻坚历史性成就,取得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改革发展的良好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交出了一份良好答卷,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凝聚了陇川几代人的心血和努力,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州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大胆实践、接力奋斗、进取开拓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驻陇单位、军警部队,向情系家乡的陇川人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陇川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绩令人欣慰,挑战更加严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一一攻克、一一破解。一是经济总量小、增速放缓,特别是在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把蛋糕做大、把体制机制搞活、把政策用实,尚未形成有效的对策措施;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尚未得到明显转变,脱贫攻坚后续巩固任务艰巨而繁杂,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三是财政收支不平衡十分突出,刚性支出持续上升,扶贫攻坚、公共服务等领域欠账多,税源培植成效不明显;四是社会治理体系有待完善,社会民生保障提标扩面任务重,生态建设保护压力加大;五是营商环境难如人意,引资难、融资难、落地难、发展难等问题并存,政商关系需要不断改善。这些问题,需要深入、认真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关之年,是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一年,是建设中缅经济走廊的奠基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纵观发展大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形势持续紧张、国内外环境持续复杂、区域竞争持续激烈,调结构、扩投资、保民生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争取项目难、招商引资难、融资建设难等问题将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云南省经济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正在转化为后发优势,为陇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缅经济走廊、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缅甸木姐至曼德勒铁路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德宏州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有利于我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口岸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中缅陆水联运前沿港建设。过去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经过多年打基础、调结构、增后劲、利长远,我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全县各族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抓住发展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不畏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意志,尽心竭力做好工作,使人民政府不负人民重托!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历次重要会议精神,按照县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统揽工作全局,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生态各项工作,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

综合各种因素,建议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2.5%以内,单位GDP能耗控制在指标范围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税源工程、强化辐射带动作用为目标,积极做好东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提升粮食、蔗糖、烟草产业生产,稳定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畜牧业,进一步放宽新型经营主体进入传统产业准入政策,提升农业生产环节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生产链延伸,围绕延伸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确保安琪酵母6万吨有机肥项目年内投产,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着力培育壮大一批新兴农业特色产业,蚕桑种植面积力争突破6万亩,加快凯喜雅丝绸纺织园建设,完善蚕桑产业生产链;引导规划好高端水果、台地茶改造、核桃、生物健康、生态农产品加工等新产业发展,使其成为主要产业的有益补充。全力推动以园区建设为重点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二期标准厂房项目建设,积极主动开展园区招商,做好入园企业服务工作,加快已签约项目落地入园,尽快实现投产达产,确保工业生产指标稳中有升,进一步提高工业在GDP中的比重。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以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为龙头,全面开展我县乡村旅游规划、策划、融资、运营等工作,大力引进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开发行业,加快推进户撒特色小镇全域旅游开发项目、贵·澳农旅产业园、龙安乡村旅游、景罕傣文化传承中心等重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深入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工程。支持并推动新业态、新经济实体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新型物流等产业,积极发展与航空关联度强、指向性高的现代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农特产品加工集群化发展,促进各类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加快发展,积极打造发展新优势、新亮点。加大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产业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二)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持续保持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不减,深入推进“五网”建设大会战。全力支持加快推进腾陇、芒梁高速公路陇川段建设,推进陇川县汽车客运服务中心站建设,加快龙江库区航运基础设施、停靠点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建设,抓好直过民族地区、撤并建制村路网改造项目建设。加快陇川通用机场建设,全力推进机场连接线、机场供油等配套设施建设,年内满足通航要求。启动航空产业园规划工作。加快推进麻栗坝灌区建设,加快户岛水库、南麻水库、帮董水库、芒统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抓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糖料核心基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网络,实施南宛河、户撒河以及国际界河河道治理工程,深化河湖长制,持续改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障能源供给,加快天然气加气站、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切实抓好电力农网、城网改造升级工程。进一步强化通信基站改造升级,加快推进农村宽带村、宽带家庭建设,全面提升通信网络覆盖面。扎实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加大项目申报审批力度,接续不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三)持续加快改革开放,营造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环境

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建立健全适应新常态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稳妥推进党政机构综合改革,确保按时按质全面完成机构改革各项任务。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建立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运行机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审批,逐步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规范金融秩序,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债务风险。贯彻落实普惠金融改制,建设“一站式”普惠金融服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医疗卫生、国有林场、农垦系统、供销合作、农村金融等领域改革。坚持扩大开放,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继续推进与缅甸在经贸、农业、教育、交通、边境维稳等方面的合作,以建设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为目标,营造扩大对外开放的浓厚氛围。全力推进章凤口岸开发开放水平,积极申报成为进境粮食、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进一步改造提升口岸基础设施,积极推行电子口岸建设,全面推行“一口岸多通道”模式,加强大通关协作能力建设。全力推动章八公路改造提升,积极谋划、推动中缅拉影―雷基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深化营商环境建设,继续完善商事制度改革,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亲商、安商、扶商理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用好用活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继续采取招商推介、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利用外资力争突破30亿元。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脱贫不脱责任、摘帽不摘政策,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进一步补齐短板,让精准扶贫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无缝对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下功夫,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在扶持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实现产业全覆盖,解决群众增收稳定性、持续性问题。继续在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上下功夫,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厕所革命”等工作,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在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困难学生资助救助政策;大力推进健康扶贫,抓好《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落实;加强农村惠民政策与扶贫措施的衔接,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继续在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完善财政专项扶贫投入稳步增长和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切实组织开展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促进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五)重视和关心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抓好社会保险“五险”提标扩面工作,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险各项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扩大就业范围,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0人以上。着力维护和谐劳动关系,强化执法维权和劳动管理工作,切实抓好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救灾救济制度,提高“三类群体”保障水平,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发挥社会兜底保障作用。持续改进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养老服务、残疾人权益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着力加快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加快章凤完全中学建设,持续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健康陇川建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不断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抓好中医院、疾控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解决好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开发,持续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抓好“三馆”规划建设,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运动健康产业发展。加快科技体制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提升科技支撑水平。

(六)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着力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化平安陇川建设,提升边疆社会治理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三打击一整治”、“打击成品油走私”等专项行动,加大边境管控防控,加大“三非人员”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吸毒人员管控能力,着力解决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难的问题,持续保持禁毒整治的高压态势。健全维稳工作机制,强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和联防联控。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征兵、双拥、国防教育和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着力推进五级联动视频接访系统工程建设,畅通诉求渠道。健全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调处机制、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和食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安全监测预警,全面整合应急救援资源,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推进绿色生态陇川建设,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落实生态建设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继续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扎实抓好生态县城建设,严格执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严格建设用地管理审批,从源头上管好控好城市发展;加快推进森林公园二期、滨河景观大道等市政改造提升项目,完善县城供水、供电、燃气、污水处理、公共绿地等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县城。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大县城“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工作力度,实施县城、集镇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强化农村环境治理。积极开展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抓好6万亩湿地规划与保护,强化生态屏障功能区建设。继续推进河湖长制、水源头治理工作,加强水生态修复,切实改善河流水库水环境质量。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秸秆焚烧专项治理工作。加强污染减排监察、统计监测,加强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严厉惩处破坏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八)持续转变职能,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转变职能。

全面提高政府履职力。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开展“忠诚可靠、守纪作为”专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公职人员学习培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做到“五个过硬”,着力增强“八种本领”,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实现新目标的能力,履职尽责。

全面提升政府执行力。全面落实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强和完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完善督查、检查制度,持续加强督促检查,稳步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全面提升政府公信力。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公共服务需求,切实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和矛盾,着力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

各位代表,全县各族群众期盼过上美好生活,陇川需要跨越赶超,我们一定会扛起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