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农业工作计划4篇-20I7年农业工作要点三篇

时间:2021-10-02 00:00:00 工作总结
下面是范文112www.fanwen112.com小编整理的20I7年农业工作要点三篇,供大家参考!

  20I7年农业工作要点三篇

  20I7年农业工作要点一

  一、指导思想

  今年农业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层次,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我县农业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巩固我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60万吨的阶段性水平。

  2、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在全县22.5万公顷耕地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要达到17万公顷,其中玉米、高梁等高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5万公顷,优质杂粮杂豆面积增加到1万公顷,其它粮食作物面积1万公顷;油料作物面积达到2.5万公顷,其它经济作物面积3万公顷。要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瓜菜和优质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把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5万公顷,瓜菜面积增加到1万公顷,其中白根萝卜和辣椒等特色农作物面积要达到5000公顷。

  3、搞好棚菜生产。全县蔬菜大棚要达到1万栋、总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沼气能源为依托的“四位一体”新型蔬菜大棚要发展到XX栋。

  4、加大盐碱地的农业综合开发力度。今年盐碱地开发种稻力争达到1万公顷。力争在西北部的太平川镇、太平川农业园区、北正镇、三团等乡镇种植甜高梁500公顷以上。

  5、加大农业生产的物资投入。全年计划投入资金5亿元。其中备耕资金4亿元;计划投入化肥30万标吨,其中底肥20万标吨;投入农家肥760万立方米;投入农作物种子6000吨,其中玉米种子4000吨。

  6、抓好订单农业。全年订单农作物面积要达到10万公顷。

  7、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通过举办电视讲座、巡回讲课、发放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农民开展广泛的科技培训,培训数量要达到15万人(次)。

  8、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避免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9、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

  10、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11,按照省市县的有关要求,继续加大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

  12、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继续抓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作。

  三、主要措施

  1、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寻求国家对我县在农业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争取增加对我县农业的直接补贴和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把水稻良种补贴、玉米良种补贴等落实到位,确保支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农民手中,从而全面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抓好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一是全力搞好备耕生产。牢固树立抗旱夺丰收思想,动员农民坚持有雨无雨抗旱坐水种。在备耕资金筹措上,要教育农民过紧日子,尽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上来,为夺取农业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调优农业种植结构,稳定粮食生产;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四是继续开展科教兴农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五是继续抓好优质杂粮杂豆、葵花、花生、马铃薯、西瓜、三樱椒、白根萝卜、棚菜等生产基地建设;六是继续抓好订单农业,搞好各项服务,确保订单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3、搞好名牌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立足本地资源,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证申报力度,实施名牌产品的开发创新工程。把那些具有本地特色、科技含量高、深受人们欢迎的农产品培育成名牌产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增强他们的创品牌意识,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要增加科技投入,搞好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加大名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利用报刊、电视、展览会、产品交易会和农业信息网等形式,搞好名牌产品的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始终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化经营的关健环节来抓。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要完善机制,搞好订单,让更多的农户成为这些企业的原料生产者;对一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等形式,为这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帮扶,推动我县农业的发展。

  5、加大实用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一是推广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扩大应用范围。二是推广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三是高效种植模式技术。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和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基地为重点,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生物防治、生态种养、节肥节水等先进技术,加快技术密集型基地建设。

  6、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保证农资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的职能作用,净化农资市场,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7、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结合我县的实际,做好长岭县标准粮工程建设项目、长岭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项目、长岭县沼气建设项目、长岭县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长岭县旱作节水项目、长岭县良种繁育项目、长岭县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项目等申报工作,力争使项目早日落户长岭。

  8、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培训农民是一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一是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巩固我县职业技术培训基地,加快基层职业培训网点建设,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培训和转移。二是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把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标准化生产等技术通过送科技下乡、短期脱产学习和电视讲座等形式传授给更多的农民,使他们成为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的带动者、科技推广的传播者、发展农村经济的创业者。

  9、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力度。进一步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当作一项公益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来抓。要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动员和引导企业、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多方参与;要建立完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检测力度,逐步建成遍布各镇场、农产品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的农产品检测点,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反应灵敏的检测预警机制;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抽查与监控,对全县的产业基地、农贸市场、超市、个体经营摊点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抽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10、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省里的部署和要求,本着试点先行、探索经验、逐步推开、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重点抓好省级试点村、推进村,带动市、县级试点村、推进村,在巩固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1、做好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根据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好配套改革的各项工作。

  20I7年农业工作要点二

  一、总体要求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农业改革创新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关键之年。全市农业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农业综合改革为动力,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多元的都市现代农业,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

  1、预期性目标。全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实现值达86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个百分点。

  2、任务性目标。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设施农业3.5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5.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新增、提升农家乐专业村16个,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50亿元;全市农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额增长30%;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万人;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75%,家庭农场经营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三品”产量占食用农产品的产量比达40%,确保地产农产品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农业供给侧调整改革,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

  1、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落实好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优化种植区域布局,大力推广优新小麦和水稻品种,提高优质品种覆盖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230万亩左右,其中水稻面积135万亩左右,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深入开展粮油高产增效创建,在全市范围内创建粮油高产增效示范片65个。加强防灾减灾、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推进粮食大面积平衡增产。

  2、促进蔬菜

  街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示范中心15个,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站200个。建设一批区域代表性强、科技水平高、辐射范围广、运行机制畅的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启动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

  7、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项目建设投融资方式,集中力量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等建设,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0万亩。切实做好高标准农田统一上图标注工作,明确地理位置和四至范围,避免先建后征和重复建设。加快设施农业转型升级,坚持“整体发展、有序扩量、提质增效”的思路,在设施农业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上下功夫,全年新增设施农业3.5万亩。

  8、持续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全面机械化,启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建设,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加大不同产品、不同环节的农机装备推广力度,重点抓好粮食烘干、农机存放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农机购置、政策性保险等补贴政策,支持新机具开发推广、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大力发展高效植保机械,积极推进设施蔬菜、林果茶、畜牧、水产等产业生产机械化,推动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优化,2016年,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5.5%。加大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提高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水平。

  (三)加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

  9、推进休闲农业升级。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乡村旅游及民俗采风等休闲农业业态,新增、提升农家乐专业村16家,培育创建3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示范村,争创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加强休闲农业创意开发和市场推广,做好200家以上休闲农业景点推广工作,扩大金陵休闲农业48景品牌影响,开展市级休闲农业示范景点创建评比工作。办好第十二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 鼓励有条件的区或农业园区结合产业特色举办农业节庆,在全市打造“四季农业嘉年华”系列农业节庆活动。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实现综合收入50亿元,接待游客超过1800万人次。

  10、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网络化、农业管理智慧化和为农服务信息化水平,2016年,全市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点建设,新增10个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点,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水平达16%。完善区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做好全市农业电商分类网站,促进电商主体交流合作,年培训农业电子商务人员800人次,全市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网店)数量达1600家,农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额增长30%。加强益农信息社建设,形成“区服务中心、镇街服务站、村服务点”三级电商运营服务网络,新增村益农信息合作社40家。

  11、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完善集中区发展规划,强化基础设施、科技研发、信息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精深加工和精细化管理提高附加值,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2:1以上。加强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新增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1个;推进开放型农业发展,扩大农产品出口,2016年,全市农产品出口力争超过3.5亿美元。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镇村建设。

  (四)加强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12、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去年工作基础上,督促指导已完成承包地确权外业测绘的村做好公示审核、登记颁证和建档入库工作,并通过区级验收;推进剩余的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确尽确,并完成外业测绘工作,2016年,全市90%以上的应确权行政村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培育基层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建立健全以区级为中枢、镇街为平台、村社为网点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监测体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有序流转,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订单生产等生产经营模式,全年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以上,家庭农场经营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

  13、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大户登记成立家庭农场,积极开展示范创建,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60家。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深化合作社示范社创建,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社试点,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社比重达75%。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加强与农民利益联结,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8%。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供给机制和实现形式,大力支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引导其开展良种种苗繁育、病虫害统防统治、农资供应、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探索推行合作社、订单式、托管式等社会化服务模式,2016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和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8%。

  14、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意见》文件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工作,加快培育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做好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创业青年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等职业农民主体培训,打造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提高6个百分点。

  15、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力争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1个百分点。坚持“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完善农产品流通、销售和品牌建设,探索建立农民在二三产业的利益分享机制,让农民获得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以确权赋能为核心,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方式,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农民土地等财产收益。贯彻落实好全市耕地保护补贴政策,由原有以耕地面积计发逐步过渡到以确权后的面积为标准发放耕地保护补贴,持续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围绕全市新的低收入农户标准,实行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新建15个左右低收入农户项目区,带动1500户农户增收,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五)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6、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在全市建立10个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示范区,全面实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耕地保育综合措施,示范带动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应用。完善300个市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和20个耕地质量重点监测点,形成网络健全、层次分明、管理规范与现代高效农业相适应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

  20I7年农业工作要点三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农村改革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确保粮食总产达到25万吨以上,力争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8亿元、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8940元、增长12%。为此,重点在以下八个方面加以推进:

  三、工作重点及举措

  1、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严格落实和兑现种粮补贴政策,扎实推进产粮大县建设,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6个农业部高产粮油创建示范片为抓手,推广优新品种和关键栽培技术,大力推进农机农艺相结合,巩固提升16万亩核心区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一季稻亩产超700公斤、双季稻亩产超900公斤、油菜亩产200公斤的

  1.55万只,肉类总产达3.2万吨、禽蛋总产达1.38万吨。大力推广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00亩;积极申报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果蔬:重点建设油坝、黄泥大棚育苗基地,梅城、王河、余井、黄铺等露地(大棚)蔬菜基地;天柱山、槎水、水吼镇等高山蔬菜基地,建成国家级、省级蔬菜标准示范园各1个,新增大棚菜200亩、露地菜400亩,特色水果基地500亩。

  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县经济开发区中以渡民粮油、盘古农业、小天鹅、天柱鸭业、善民食品、金天柱茶油等企业为核心的粮油食品类产业化加工园区建设和宏宇纺织、华茂纺织、皖韵丝绸、宏宇棉业、嘉宜纺织园等为核心的棉纺加工园区建设。重点发展齿留香、盘古农业粮油,幸福、恨水茶场茶叶,传文瓜蒌子、小天鹅食品等加工农业产业化加工项目。在梅城开发区积极打造农产品交易市场。制定出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评选标准,培育茶叶、瓜蒌等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0家以上。申报国家级农业休闲点1家、省市级2家以上;围绕优势农产品创建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提高茶叶、瓜蒌籽等已有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引导鼓励生产加工企业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以及QS等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等。积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农交会;鼓励企业利用电视、报刊、网站、高速路广告牌等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扶持网络销售农产品,建设好我县农产品网站平台,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销售产品服务。发展农业物联网+,推进农产品电商等。重点推进思迈农业物联网+蔬菜配送、中泰六和智能化养猪、天圣智能化养蛋鸡等物联网应用技术。引导县内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应用主体达到50家以上,物联网应用实现增效25%以上,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4、推进健全农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茶叶、畜牧、蔬菜、优质稻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万亩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三级”监管队伍,以县级检测站为主体,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逐步建立健全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检测点建设。继续加大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规模养殖场免疫率达100%。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档案、质量认证和市场准入三项制度,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二是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重点是高毒禁用农药的监管及严厉打击侵权套牌、假冒伪劣农资的生产经营行为。积极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继续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严格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从严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规范兽药饲料生产经营行为。支持大型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发展精深加工,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渔业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建成“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5、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深入推进以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为重点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机制,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培训服务,全面提升农作物关键技术到位率,力争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8%以上。全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12场次以上,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120期以上,培训农民不少于2万人次,推广新品种10个以上,进行各项试验示范30个以上。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融合发展,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经营者队伍。重点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全年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2250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及时制订和完善各项防灾减灾预案,搞好监测、预测和预报。建立健全病虫灾害预警体系,提升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力争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6、推进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绿色防控等,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高普及率和技术到位率,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万亩次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3%,开展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15万亩,大力推广红花草等农家肥,减少化肥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