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方案|乡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时间:2021-10-02 00:00:00 工作总结
乡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的相关资料整理以供大家点击参考!下面是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乡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一

总结地方白莲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严格执行基本加工规程,严防参杂使假,维护石城白莲良好口碑;鼓励发展冷藏、保鲜、加工等初级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把贫困户列为优先推广良种,进行良法普及的重点对象。

  3、构建现代经营体系。理顺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农业专业水平;完善覆盖镇村组农资配送、流动监管网络;搭建农超(商场)对接、农宾(宾馆)、农商(专业经销组织)对接平台,以订单式产销模式,减少流通成本;引导电商服务进农村,优先支持贫困户对接电商体系开办设立分支机构,创办电商分店等;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社,提升专业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依托辖区白莲和温泉资源带来的人气,推动贫困户发展白莲观赏、采摘等游乐项目。

  (五)创新模式,着力打造城中村预留地商贸服务业扶贫板块

  结合我镇城中村预留地建设利用现状,转型发展、规范建设、严密监管、科学运营,将预留地项目建成集体所有,贫困人口持股、持续保障发展的经济实体。

  1、科学布局定位。结合县城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布局,对已经安排预留地项目功能定位进行统筹谋划。承接教育园区,在西外村建设青少年培训中心,内设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素质拓展中心等;对接县行政中心东移南延,在温坊村建设小商品综合市场和大型停车场;适应专业市场布局,在梅福村建设摩托车、电动车销售维修一站式商贸中心,在兴隆村建设建材大市场。

  2、严密监管建设。对预留地审批、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管,充分体现政府主导地位;杜绝私分、倒卖预留地行为;严防将预留地项目建设民房、私房,坚决打击利用预留地进行房地产开发等违规违法行为。

  3、创新运营模式。探索政府与预留地村组合作开发,公司与预留地村组合作开发,整合预留地所在村组的贫困户参与预留地项目开发等建设模式,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特别是贫困户筹资难题;推行业主委员会统一管理、受益村民分户承包经营、整体打包对外租赁、资产入股委托专业运营机构代理运营等多种后续管理经营模式,确保全体村民从预留地项目中长期收益,优先解决相关村组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力争有预留地项目村30%以上贫困人口依托预留地项目实现脱贫。

  (六)菜单服务,着力打造入园入企就业扶贫板块

  合理规划布局长乐片小微企业(孵化、成长)基地,长乐片移民创业基地,力争片区新增劳动密集型企业3家以上,吸纳60人以上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同时依托环绕工业园区的区位特点,加快建设覆盖温坊、古樟、花园、濯坑、西外等村的贫困户劳动力入园入企劳务产业扶贫板块,力争2015年定向输出转移贫困劳动力达100人以上,培训人数要达10%以上。

  1、全面摸底建全信息库。对贫困户劳动力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建立贫困户劳动力信息台帐。摸清摸准全镇贫困户劳动力基本情况、转移情况、剩余情况,实现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动态管理。重点加强贫困家庭未就业初高中及高校毕业生和可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建设。

  2、全员培训练好基本功。按照“创业就业、技能为本”的理念和“抓培训、促就业,抓创业、促发展”的思路,积极搭建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培训资源、资金和项目,提高培训实效。大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订单定向培训、在岗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务工适应能力。年内对贫困户家庭中具有劳动能力的对象进行就业技能轮训。

  3、双向互动开辟快车道。安排挂点帮扶单位、镇村干部三位一体参与,对自主创业、兴办企业进行“n+1”式驻点服务,对接工业园区企业,每月发布1次以上用工信息,让劳动者掌握培训和用工信息,实现培训输出机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有效对接,有效解决业务信息不灵、用工紧缺等难题,提高组织化转移程度。对提供岗前培训的用工企业按培训人数给予定额补助,并优先补助贫困劳动力;加快发展社会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派遣组织,扩大各村劳务信息员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年内发展劳务经纪人(带头人)力争达到2名以上,提高贫困户就业介绍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七)抢抓机遇,着力打造电商和光伏新业态扶贫板块

  充分利用我镇发达的交通通信优势、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多山地丘陵、荒地的地理环境优势,抓住电商、光伏进农村的有利时机,创新发展电商光伏新业扶贫,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1、抓住机遇,开辟新兴产业。以颐高集团项目入驻我镇为契机,带动梅福、睦富、兴隆等村100户贫困户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充分发挥各村土坯房改造点集中连片的屋顶和大片的荒山、荒地资源,在沔坊、何坑发展规模730亩的光伏发电站的基础上,再在濯坑发展规模500亩的光伏电站,并带动大畲、江背、建上、坵坊、小别、长乐、何坑等村200户贫困户参与光伏产业扶贫。

  2、合理配置,搞活光伏扶贫。一是实施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扶贫。通过政府补助、单位帮扶、小额信贷、企业捐赠、自筹资金等形式,支持符合安装条件的贫困户安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自用消纳和余电上网方式,减轻贫困户生产生活负担和增加收入。二是开展农光互补式和其他地面光伏发电扶贫。引进光伏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开展集中式光伏扶贫。支持贫困户将土地租赁给光伏企业建设光伏电站,收取租金。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光伏电站建设,分得红利增收。鼓励光伏企业优先招用当地贫困户,使贫困户就业增收。

  3、多样发展,推进电商扶贫。一是直接到户。通过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形式,帮助贫困户直接以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增收,达到减贫脱贫效果。二是参与产业链。通过当地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的龙头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与地方电商交易平台等,构建起面向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帮助和吸引贫困户参与进来,实现完全或不完全就业,从而达到减贫脱贫效果。三是分享溢出性效应。电商规模化发展,形成电商服务平台,提供网上“代”服务,使农户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发展成果。

  四、工作措施

  1、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认识,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拘一格,鼓励各村、社会各界依法依规创办各类经济业态,探索一切可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模式和路径。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担当扶贫攻坚历史重任。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调动贫困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确保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

  2、创新机制,优化模式。帮扶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争资争项,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户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入机制;要创新社会帮扶形式,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产业扶贫的对口帮扶机制;积极探索企业+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协会)+基地+贫困户、政府+预留地村组、公司+预留地项目村组等多种模式的产业扶贫模式。

  3、分业施策,有效扶持。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选择一两个适合各村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道路。镇里在充分调研吸取各方意见建设并经县主管部门同意后,分产业、分类别制定具体核查验收标准和对应扶持措施,充分发挥好政府帮扶资金的杠杆效应。

  4、抓住关键,培植能人。加大对产业能人、大户等致富带头人的培植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新型专业协会和经济体,实施“1+X”(1是指能人、大户,X指贫困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起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机结合。

  5、树立典型,示范推进。建设大畲片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区、长乐片移民转移就业精准扶贫示范区,各村要开拓思路、积极谋划,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培植1-2项基础较好的特色扶贫产业、1-2个(户)扶贫合作社(大户),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6、强化调度,奖优罚劣。年内进行两次流动现场调度,将具体工作目标量化考评,在考评中列后三名的村,驻村干部、村书记主任在镇相关大会上作表态性发言,并将考评排名情况通报各帮扶单位,对完不成年度任务,工作无进展、无起色的干部进行问责,甚至进行组织处理。注重在精准扶贫一线发现、检验干部,择优向组织推荐在扶贫战线敢担当、能奉献、有作为的干部。

  乡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三

  宁乡县东湖塘镇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根据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长发[2016]11号)文件要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我镇是农业大镇,发展农业产业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扶贫立足贫困村、贫困户的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坚持“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精准产业扶贫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在尊重贫困户意愿,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制定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政策,使扶贫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聚集。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形成以带动贫困户脱贫为根本目的的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格局,使有产业发展愿望、有一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二、东湖塘贫困人口整体情况

  东湖塘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801户,1760人。其中2014年脱贫51户,106人;2015年脱贫130户,304人。其中在凤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家庭257户,711人。其中2014年脱贫13户,40人;2015年脱贫18户,71人;2016年预脱贫110户,254人,即在凤村还有贫困家庭115户,344人(其中死亡2人,去除1户)。

  三、组织机构

  成立东湖塘产业精准扶贫领导小组

  顾 问:东湖塘镇党委书记 肖冠雄

  指挥长:东湖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左立平

  组 长:东湖塘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艾志军

  副组长:东湖塘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 廖 沛

  成 员:农技站站长唐全华、水管站站长张良利

  四、产业扶贫原则

  参与主体自主申报、自愿实施;

  当地政府鼓励引导、适当补助;

  贫困群众因人制宜、勤劳致富。

  五、实施范围:

  1、参与企业、合作社

  东湖塘镇域范围内有扶贫意愿的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

  2、参与贫困人员

  东湖塘镇域范围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创业想法的人员。

  六、产业扶贫主要内容

  (一)产业扶贫帮扶模式

  1、直接帮扶模式。对有产业发展愿望,具备一定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鼓励其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模式直接参与区域特色产业开发,通过以奖代扶、提供基本生产资料补助、小额贴息贷款等方式予以直接帮扶。

  2、委托帮扶模式。选择有合作意愿、有实力保障、有技术支撑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以专项资金补贴方式委托其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方式实行扶贫项目统一提供种(苗)、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等生产经营管理,项目以契约形式明确项目主体与贫困户之间的权责利关系,项目按比例分成,保障贫困户稳定的预期收益。

  3、股份合作模式。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股份合作的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村集体流转山水田土、企业(合作社)投入资金技术、贫困户申请专项扶持资金多方入股,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在贫困地区建立产业生产基地,实施项目建设与经营管理。项目以契约形式明确实施主体、乡镇(村)与贫困户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形成联股、联利的产业扶贫共同体,实现股份到户,利益到户。

  (二)产业扶贫专项资金

  由市农委提供专项资金。

  (三)产业扶贫资金扶持标准

  1、直接帮扶模式扶持资金标准。采用一事一议机制。对有产业发展愿望,具备一定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对象,鼓励其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模式直接参与区域特色产业开发,直接帮扶的奖励额度、基本生产资料补助标准、小额贴息贷款需东湖塘产业精准扶贫领导小组集体研究,以会议纪要的方式发文明确。

  2、委托帮扶模式扶持资金标准。

  帮扶标准:(1)公司(合作社)帮扶贫困户不应低于20人(户);(2)提供种(苗)价值不应低于5000元,提供就业岗位工资不应低于6000元;(3)收购规模不应低于5000元。

  扶持资金标准:(1)补助种(苗)价值的30%,最高不超过3000元;(2)补助岗位工资的30%,最高不超过3000元;(3)收购金额的5%,最高不超过1000元。

  七、产业扶贫资金申报流程与要求

  (一)申报

  1、填写项目申请表(见附件)

  2、制定产业扶贫方案

  3、提供帮扶贫困户名册

  4、签订产业帮扶脱贫协议或用工合同

  5、东湖塘产业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审核

  6、公示。产业扶贫项目必须在东湖塘镇范围内进行公示。

  (二)监管与验收

  1、项目实施总结

  2、项目资金使用说明

  3、工资发放表

  4、营业执照等企业、合作社资料

实施方案 乡镇 产业

1、2016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6-06-04)

2、云南省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6-06-16)

3、中国农业银行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6-06-23)

4、医疗扶贫实施方案(2016-08-02)

5、产业扶贫实施方案(三篇)(2016-08-02)

6、医疗单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