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一号文|2019中央一号文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1-10-01 00:00:00 心得体会

  回看XX,在党中心、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成绩斐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展看XX,如何在连年丰产增收后不断巩固农业农村延续向好的局面,是必须主动应对、着力破解的困难。

  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XX年中心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依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动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xx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进步食粮生产能力上发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增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进步食粮生产能力上发掘新潜力。只要食粮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往了,我们就可以“听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发掘食粮生产新潜力,首先要果断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规定永久基本农田,兼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进步。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千米”题目。终究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鼓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获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天赋是“定位器”。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上风,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尽对安全”的条件下,对重点保甚么、放甚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快发展草牧业,增进粮、经、饲三元结构调和发展。要大力培养特点农业,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动范围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本钱爬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愈来愈紧、生态环境承载力愈来愈接近极限的“双重束缚”,前途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寻求产量和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目质量效益并重、重视进步竞争力、重视农业科技创新、重视可延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勤俭、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过往,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但要杜尽再欠新账,还要逐渐还上旧账。该退耕的要退耕,该生态修复的要修复,该治理的要抓紧治理。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农业结构也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好,尽不意味着放松食粮生产,尽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增进农民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是看老乡的“钱袋子”。能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增进农民收进继续较快增长,保持城乡居民收进差距延续缩小的势头,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增进农民增收,要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进,不管财政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进只增不减。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会发展。要增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不能忽视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和束缚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弄好垃圾、污水处理和改水改厕,加快改善村庄卫生状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分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同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引导有技能、资金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

  贯彻落实好农业农村发展“五新”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只有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题目作为重中之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勇于直面挑战,勇于攻坚克难,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型产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延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