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题及答案_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例析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答题技巧

从2004年到2009年全国有多套高考试题中出现了诗歌的比较鉴赏型题,据估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诗歌的比较鉴赏命题形式仍将是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趋势,而且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六类:

一、比较情感的表达

比较鉴赏诗歌“情感的表达”主要指比较抒情手法的异同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要鉴赏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包括“忧国伤时”“建功立业”“人生感慨”“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咏史怀古”“边塞征战”“隐逸闲居”“讽喻时世”“闺怨哀愁”“生活杂感”“托物言志”等方面。

2006年重庆卷第13题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第一首要从二、三句入手,“春生”“千红万紫”都是新事物新生活的一个代表。第二首要把握最后两句,表达作者愿做护花使者的愿望,愿意为新生力量奉献自己的一切。

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比较字词的锤炼

鉴赏诗歌字词的锤炼,首先是鉴赏诗眼,然后是鉴赏用得极为精当的动词、形容词和词性活用现象以及一些虚词。

2006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楚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敌”不仅表现出清冷寂寞之状,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比“对”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寂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用“对”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三、比较形象的选用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指的是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其中又以分析自然景物形象为重点。自然景物形象是诗人抒情的载体。诗人常将思想感情融入自然景物形象中,便形成了意象。

2006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这道题就是比较意象的运用。严诗最后一句写到“寒鸦飞尽水悠悠”,以写景结尾情深意长,蕴涵了不尽的离愁,同时也可理解成悠长的友情。韩诗中的“水”却不同了,这里的“水”是“宫前水”,行人要走了,看着这“宫前水”,顿生感慨“流尽年光是此声”,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一种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伤感也在里面。

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四、比较技巧的分析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另一种是间接抒情。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衬托、对比、象征、虚实、烘托、渲染、铺垫、用典、讽喻、联想和想象等。

表达方式指抒情、议论、描写、记叙、说明等五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除教学大纲规定的八种修辞格外,古诗中还常用双关、叠词、顶针、借代、互文等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