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贵州省人民政府网_2018年昆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8年1月3日在昆山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杜小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在中共昆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五个牢牢把握”工作导向,全力打好“聚力创新求突破”攻坚战、“聚焦富民补短板”主攻仗,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较好地实现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超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5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亿元,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5亿元,增长14.7%;进出口总额800亿美元,增长10.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万元,增长7.9%。昆山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创新创业百强县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四个第一”,连续13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30强”第一。

一、聚力创新,精心服务,经济发展取得突破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完成重大产业项目投资16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40亿元和200亿元,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6%和46.3%。成功引进中科曙光、澜起科技、富士康一揽子投资计划、京东二期等一批标杆项目。纬创、世硕、丘钛、捷安特增资近15亿美元。之奇美高端偏光片生产线实现量产,全球首条超宽幅偏光片生产线启动建设。编制实施集成电路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华为中软国际智能制造生态使能中心启动建设。完成“机器换人”及自动化生产项目投资123亿元。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5亿元,增长19.3%。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限上批零单位实现互联网零售额305亿元,增长69.4%。好孩子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新增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6家。上市挂牌企业达100家。旅游收入增长8%。“周庄·香村”成为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制定全面统筹土地资源配置、工业用地再开发及交易等制度。完成7153家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分类。15亿元的工业技改基金设立运作。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18亿元。关停、淘汰低效产能企业170家,腾出发展空间3552亩。实现低效用地再利用11072亩。工业利润增长8%。创新设立加工贸易企业风险资金池,释放企业流动资金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1亿美元。完成注册内资600亿元。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稻麦产地烘干能力达53%。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91%。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78名。成功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创新浓度稳步提高。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成立昆山杜克大学计算图像技术研究中心、省产研院生物大分子药物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昆山)智能装备研究院等高端科技研发平台。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6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0家,总数突破1000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50件。8件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维信诺主导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3.2%。科技进步贡献率63.3%。出台33条人才新政及配套细则。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万人计划”人才各3名,省“双创”人才12名、“双创”团队2个。人才贡献率49.3%。评选“昆山工匠”15名。成功举办昆山创业周、大院大所科技人才专场、杜克国际论坛、侨资侨智对接会等品牌活动。蝉联全省县(市)人才综合竞争力第一。被评为苏州市人才科技工作先进地区。

平台经济效应凸显。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第五次部省际联席会议成功召开,在申设昆山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支持台湾同胞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新的重要突破。综合保税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向纵深推进,实现企业内销开票15亿元、税收2.5亿元。新增跨境人民币双向借放款12.7亿元。首期100亿元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基金签约。跨境贸易小镇实质运作。出口光电信息产业质量安全示范区获省级认定。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获批设立。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形成融资租赁促进交易新模式,现场交易额达16.2亿元。注册成立招商集团。设立首期20亿元的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金秋经贸招商成果丰硕,签约、开工项目总投资达320亿元,开业项目新增产出超1000亿元。“一中心两基金”解决企业融资116亿元。

二、聚焦富民,靶向施策,民生短板加快补齐

惠民举措有效落实。扎实做好“1234”富民文章。16条“聚焦富民补短板”新政策、19条精准帮扶因病因残困难人员创新举措落地实施。新增就业岗位3.3万个。帮助342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1亿元。认定因病因残困难家庭2724户。家庭医生签约因病因残困难人员6752人。实施“零自负、零起付”因病因残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424.5万元。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实时划卡结算和全国联网结算。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由800元提高至1000元。大病保险补助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至15万元。低保标准由每月810元提高至875元。有效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基本建成安居保障房8122套。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0.3亿元。农村“政经分开”改革全面实施。顺延扶持经济薄弱村政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市、区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

社会事业均衡普惠。昆山杜克大学二期协议正式签约,创新楼开工建设。开放大学完成主体施工。震川、柏庐高中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锦溪高中完成规划选址。新改扩建学校28所。新增学位12120个。建成“公建民营”学校22所。公平有序开展新市民子女积分入学工作。高考成绩获历史性突破,本科达线率89%。分级诊疗体系和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东部医疗中心完成桩基工程。西部医疗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实施土建工程。市中医院高分通过三级医院复核评审。市康复医院二期工程投运。柔性引进领军型医学专家团队3个。积极推进周市镇养老改革试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达104家,社会化运营率53%。市福利院建成启用。南北挂钩、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

城市文明更加彰显。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顺利通过提名城市年度测评。创新出台市民文明守则。实施市民修身立德工程。红十字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全覆盖。大戏院建成投用。当代昆剧院试运行。“昆曲回家”――大师传承版《牡丹亭》成功展演。《大儒顾炎武》首创首播。《粉墨宝贝》获省“五个一”工程奖。2件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首次评选群众文艺“琼花奖”作品108件。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巴城镇获评省历史文化名镇。举办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首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等文化活动2982场。与德国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合作不断深化。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加快建设。成功举办世界女排大奖赛(分站赛)等赛事活动。

三、精准发力,注重长效,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263”专项行动落到实处。完成33项生态文明类重点实事工程。整治淘汰燃煤锅炉10台。规上企业减煤11.5万吨。关停并转化工企业54家。消除50条河道黑臭现象。完成54个断面达标整治。新建餐厨垃圾处置站70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站24座。投放垃圾分类桶(箱)1.7万个。淀山湖镇被纳入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镇。关停畜禽养殖场45个。完成242家企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专项整治。280家重点污染源企业编制环境应急预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处罚企业436家,罚款3499.3万元,行政拘留6人,刑事拘留53人。

环境整治力度持续加大。103件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完成整改。140件省环保督察信访件全部办结。吴淞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新一轮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启动实施。完成傀儡湖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锦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试运行。新改建污水管网48.2公里。建成61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烟花爆竹禁放区域扩大至中环。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1.5%。PM2.5平均浓度下降9.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危废技改项目有序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快实施。完成重点清洁生产审核企业97家。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0家。

长效治理机制逐步建立。河长制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各级河长认河、巡河、治河、护河职责有效落实。推进环保网格化监管机制建设,配备网格员256名。绿色金融服务节能环保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完成502家重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施工工地扬尘排污费征收试点工作全面展开。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环评简化优化和花桥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环境标准”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开展张浦镇、锦溪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任期审计。环保委托执法试点实现区镇全覆盖。

四、加强统筹,纵深推进,城市转向精明增长

城乡发展一体协同。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青阳港、昆山南站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有序推进。大渔湖商业街基本完工。从用地保障、融资服务、资金配套、机制创新等方面,全力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杜克(智谷)小镇入选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童趣小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完成房屋征收73.5万平方米。原汽车站地块征迁全部完成,为朝阳路区域更新改造发挥重要示范带动作用。亭林园亮山工程加快实施,嘉顿山庄地块房屋完成拆除,实现了期盼已久的“显山透绿”。大西门地块征迁实现“清零”。被撤并地区环境提升、道路改善等工程实质性启动,完成投资1.1亿元。北华翔、三株浜、祝家甸被列为首批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苏州轨交S1线通过住建部建设规划审查。苏昆中环对接、机场路改建等工程稳步推进。青阳大桥、长江路吴淞江大桥建成投用。入围国家公交都市建设首批创建城市名单。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提高0.9个百分点。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6.7平方公里。启动中澳海绵城市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博物馆完成规划设计。花桥国际博览中心新展馆获评鲁班奖。森林公园一期提升改造项目完工。完成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主航道沿线绿化及环境整治。推进绿化向园艺的转变,实施拆墙透绿、围墙增绿6.9公里,闲置用地覆绿9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712万平方米,改造绿化面积362万平方米。

城市管理更趋精细。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开展综合执法试点,梳理形成办事处职责清单48项、边界清单23项、公共服务清单8项。众创空间、孵化器区域免费WiFi覆盖率超70%。昆通卡实现与全国206个城市互联互通。“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新建、改造厕所42座。积极构建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共治体系,推动物业服务专业化、规范化、优质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取得实效,完成整治项目136个。组织开展交通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38.5万起。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整治行动51次。处置违法建设54.4万平方米、违法广告9.9万平方米。

五、坚守底线,齐抓共管,社会环境和谐有序

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坚持以网格化建设促进精细化管理,社会治理“一张网”实体化运作。被列为省“全要素网格”试点县市。充分发挥社会综合治理联动机制作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事项处置率达99%。开展社会治理违法犯罪集中打防专项行动。实施89个重点小区整治和26个老旧小区安防综治改造。复制推广蝶湖湾群租房综合治理流程化“操作样本”,整治群租房5614户。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公示诚信“红名单”441个、失信“黑名单”177个。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排查整治隐患18621处。扎实开展“六个一”大走访,基本实现家庭和企业全覆盖。开展信访“百日攻坚”行动,着力解决一批信访突出矛盾。“公众评判庭”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律师进所”全面推广。聘请律师、退休医生等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调处劳动纠纷1217件、医患纠纷104件。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有效化解房地产“烂尾”问题。城市巡逻防控机制不断完善。群众安全感提升4.8个百分点。1767家生产型规上企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应急演练1821场次。

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有序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完成公共安全类重点实事工程投资3.1亿元。启动城市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工作。完成“三级挂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82处。推进危险化学品、娱乐场所、建筑施工等30个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建成微型消防站1399个。排查老旧房屋19583处,完成54处D级危房解危。更新老旧天然气管道30公里。回购、置换液化石油气瓶31万只。成功创建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扩面至8个区镇。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六、改进作风,提高效能,政府建设更加务实

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修订市政府工作规则。建立法律顾问参与规范性文件制定审查制度。开展农业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扩面试点。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梳理形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371项。征地拆迁、油烟扰民等社会治理难题的法治解决机制逐步健全。创新实行建议提案持续办理机制。认真办好代表建议171件、政协提案232件。

政务服务进一步加强。大力推进“3550”改革。梳理1332项“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占全部审批服务事项的98%。加快融入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市本级和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启动。昆山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揭牌成立。周市镇被纳入全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组织开展“督查月”活动,对安全环保、民生实事工程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开通“12345”企业服务热线。办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来信来电39.3万件,满意率99%。推进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和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取消政府性基金2项,取消、停征涉企收费24项。降低企业税费、用工、融资等成本超50亿元。

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公务用车信息化、标识化管理全面实施。“三公”经费下降13.4%。国有资本资产权责清晰、约束有效的经营投资责任体系逐步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全面展开,第三方代理记账、线上交易、非现金结算等改革深入推进。提前回购中环快速化改造项目,节约财政资金26亿元。置换政府债务56.5亿元,减轻利息负担1.4亿元。开展审计项目67项,促进增收节支3.5亿元。

与此同时,档案、外事、科普、双拥、民族宗教、供销、妇女儿童、社科联、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都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可喜成绩。这是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在历任老领导、老同志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热忱支持、团结协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同志们,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向驻昆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昆山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是: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偏低,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国企效率监管不够,牢牢保持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地位还需付出更大努力;民生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出行等方面与群众需求存在差距,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需付出更大努力;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特别是黑臭河道治理缺乏智慧和抓手,责任担当不足,体制机制不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安全生产和城市安全管控任务艰巨,城乡精细化管理不到位,尤其是被撤并地区更新提升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加快推动城市精致化发展还需付出更大努力;政府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少数部门主业意识不强,基层管理漏洞较多,有些公职人员学习能力不够,部分公职人员业务素质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用心打造一支“责任、落实、创新、清正”的公职人员队伍还需付出更大努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直面矛盾挑战,认真分析研究,着力加以解决。

2018年主要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抢抓机遇谋率先,乘势而上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昆山发展新篇章。

进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必须着力建设生产先进的创新昆山。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当好全国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作为决胜之举,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的信心、耐心和定力,积极探索符合昆山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推进昆山制造向昆山创造、昆山速度向昆山质量、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

 

进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必须着力建设生活美好的幸福昆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做到在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进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必须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昆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发展绿色金融,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着力塑造生态环境之美、城市形态之美、城乡面貌之美,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进入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必须着力建设生机勃勃的活力昆山。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构筑诚信友善、公平正义、开放包容的文明家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让城市更文明、社会更和谐。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使其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使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既然是长征,就免不了要爬雪山、过草地。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牢记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各级领导对昆山发展的殷切希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顺应时代潮流、满怀豪情壮志,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坚忍不拔、锲而不舍,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力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

2018年,政府工作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照“强富美高”要求和“五个迈上新台阶”部署,瞄准勇当“两个标杆”方向,按照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总体安排,紧扣新时代昆山发展目标定位,坚持系统化思维,注重规律性把握,坚持“三个强化”“五个牢牢把握”工作导向,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自觉践行“责任、落实、创新、清正”要求,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着力建设生产先进、生活美好、生态宜居、生机勃勃的新昆山,谱写昆山发展新篇章。

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幅,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至3.3%,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7%左右,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深化“临沪对台”,开创改革开放新格局

着力在更广空间开放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昆山经验”输出,参与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运营管理。强化“融入、配套、服务、协同”的理念,全方位、多领域对接上海,研究制定深化接轨上海发展行动计划。昆山开发区重点接轨上海自由贸易港,做好贸易、品牌、结算等功能总部以及光电、半导体等高端项目对接。昆山高新区重点接轨上海科创中心、张江高新区,主攻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产业,深度挖掘和对接上海高校、院所产学研转化成果。花桥经济开发区重点接轨虹桥商务区,高起点编制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做好科技服务、展览展示、区域总部、文化创意等项目对接。旅游度假区重点接轨上海西南部,强势统筹水乡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整合和南部乡村振兴,联合打造江南水乡特色的新型国家公园。以台协会成立2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丰富涉台创新服务举措,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助推台企扎根发展、转型发展、永续发展。推进两岸青年创业园建设,不断提升对台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面打开台企上市融资新空间,加快荣成环科、福立旺精密等企业上市步伐。以“三师六长十平台”为重点,推动昆台在科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实施台企人才培训计划。新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省对台交流基地各1个。着力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推动慧聚广场等交流平台建设。精心办好两岸企业家峰会青年论坛、两岸中秋灯会、两岸马拉松赛等活动。

着力在更高层次拓展平台。对标上海自由贸易区,高水平编制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五年发展规划。项目化落实前五次部省际联席会议85项改革措施。全力争取国务院批复设立昆山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推动设立两岸合作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等法人机构,力争消费金融公司、合资证券公司获批运营。进一步完善综合保税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推动惠普、戴尔、星巴克等开展业务试点。加快好活科技等分享型企业成长。围绕打造中德合作典范城市,深化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发展,启动德国工业园加速区、规划馆建设,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有效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高水平筹办2018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口交易会。着力打造高层次对外贸易新平台,提升出口质量和附加值。完善招商护商工作机制。推动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精准招商取得实效。

着力在更多领域改革突破。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着力解决改革动力向下层层递减的“倒三角”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培育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50亿元。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健全金融风险防范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推行“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从“门槛管理”转向“信用管理”。全面实现“3550”阳光高效审批。探索开展“证照分离”试点。高标准启用政务服务中心东区、西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设立市级行政审批局。组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市场监管、文化旅游、交通道路等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进周市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着力推动国企聚焦主业主责,捏紧拳头发力重点实事工程建设、四大主导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运营效率。

二、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增创高端产业领先优势。切实按照“一体多翼”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光电、半导体、小核酸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四大产业促进中心的牵头抓总作用,以关键核心项目为牵引,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中科曙光、澜起科技、富士康、丘钛等项目建设。完成68个重大产业项目投资130亿元。完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产业链,实现半导体产业产值240亿元。加快制定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建设。发挥各类引导基金“乘数效应”,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引进培育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企业3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制定实施大数据发展、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厚积新兴产业蓬勃后劲。紧盯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推动新材料、智能电网和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分别实现产值650亿元和450亿元。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投资150亿元和200亿元。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集中力量建设花桥国际商务城等10个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壮大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人力资本服务等高附加值新兴服务业,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1800亿元。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旅游收入增长8%。全力推动昆山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建设,加快跨境贸易发展。培育省级以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5家。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5家。

焕发传统产业生机活力。加强经济组织运行,密切关注地区生产总值核算19项指标,努力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深化与华为、中软、西门子等企业合作,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步伐。运用融资租赁、技改基金等市场化手段,推动企业增资扩股、技术升级。完成工业投资270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80亿元。多途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形成更加公平有序、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做足做实存量资源文章,完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推进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腾出发展空间3000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利用9000亩。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厂房租赁交易制度,严控低端落后产能输入。探索引入专业园区运营商、投资基金参与传统园区运营,提升质量效益和产出水平。

三、高效集聚资源要素,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

聚合创新源头活水。深化与中科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加强基础研究、前沿科学研究、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促进技术转移项目50个,达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个,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各100家。实现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0%。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最大限度发挥33条人才新政及专项资金效应。加强与海内外人才组织合作,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引进1~2个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团队。引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名。开展“昆山工匠”“首席技师”评选。引入德国双元制培训模式,加快培养重点产业领域紧缺技能人才。设立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建设未来科学城。

建强创新载体平台。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昆山核心区建设,落细落实支持昆山高新区争先进位29条扶持政策,加快阳澄湖科技园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工研院及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改革,增强“自我造血”、引领创新功能。放大昆山杜克大学品牌效应,以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水准为目标追求,高点定位建设杜克(智谷)小镇,推动总投资超135亿元的20个创新项目落地投产,打造创新发展策源地。着力推进中美科创中心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国际创新园。拓展海外孵化器建设。新建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10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办好杜克国际论坛、昆山创业周等品牌活动。

优化创新生态链条。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科技服务,高标准建设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平台,组建知识产权基础数据、产业预警、交易运营、维权保护、服务促进等“五大中心”。实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2%。探索研发投入普惠性奖励制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领域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创业投资天使基金和产业并购基金发展,推广保证保险、专利保险、专利质押等创新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有效降低和规避创新创业风险。“一中心两基金”服务企业融资130亿元。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更加充实百姓获得感。始终秉持民生情怀,不忘为民初衷,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持续加大精准帮扶因病因残困难人员力度。实施“昆山创e贷”,发放创业小额贷款3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坚持教育优先,新改扩建学校33所,新增学位11550个。探索建立昆山杜克大学省市县“三级共建”机制,推动完成首批225名本科生招录,实现校园二期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锦溪高中新建项目和市一中、柏庐高中改扩建项目,增加普通高中学位资源。完善并严格实施新市民子女积分入学办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提升建设一批优质民办学校。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探索备案制教师管理。推行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开展“总额预付、单病种结算”的复合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大中心”取得可观可感成效,探索医院综合体发展新模式。研究设立妇幼保健医院。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创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模式。规划建设市级护理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切实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积极做好新疆阿图什、贵州碧江、江苏沭阳等对口帮扶工作。

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文明细胞工程”,加强常态长效管理。加快公民道德馆、市民修身立德综合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争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推进融媒体建设,探索组建传媒集团。花大力气保护传承昆曲文化、江南水乡文化等优秀乡土、地域文化。编制实施昆曲发展五年规划。推进昆曲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高水平运营当代昆剧院。编排昆曲大戏《顾炎武》《梧桐雨》。创作拍摄《昆山史纪》。高标准推进中山堂修缮项目。启动博物馆、乒羽馆建设。做好科技馆规划选址。推进侯北人美术馆功能提升工程。开展陆放版画艺术馆布展设计。把发展振兴足球作为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化与德国沙尔克04足球俱乐部合作,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机制,全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承办好亚足联U23锦标赛、中国户外运动节等赛事活动。

不断增强百姓安全感。按照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全要素网格”试点,建立网格长(员)和专业网格员“1+N”科学模式。实施新一轮科技强警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警务大数据建设。加快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科技+情报”主导下的新型路面、卡口查控模式。强化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全面化解信访积案。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全力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着力推进总投资7.6亿元的33个公共安全类重点实事工程。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制定具有实战性的多维度闭环制度,实现基础性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火灾防控“作战手册”,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规范危房治理流程,完成43处D级危房解危。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区镇全覆盖。持续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确保事故总量、死亡人数、较大事故“三下降”和重特大事故“一杜绝”。

五、统筹协调城乡建设,打造智慧宜居新家园

推进城市更新有速度。严格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管理平台,强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刚性约束,从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全力推动城市精致化发展和“全新一跃”。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区5平方公里。推进“城市客厅”建设布局,加快青阳港滨水城市中心、朝阳路老城中心、亭林园传统文化集聚区、高铁南站城市门户、杜克(智谷)小镇科创中心等五大功能片区规划建设。通过城市“微更新”、存量空间利用改造等方式,让历史建筑、传统街巷成为居民向往的生活空间,使城市更有厚度、更具魅力。高品质推进大西门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建设。更快速度、更大力度推进朝阳路区域更新改造,实现美丽蝶变。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开工建设朝阳都市广场等项目安置房4000套、83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征迁2400户、66万平方米。深化“厕所革命”,新建、改造标准化厕所103座。探索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改革,高标准改造农贸市场6个以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总投资300亿元的苏州轨交S1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苏昆中环对接、白马泾路南延项目,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完成14公里10条道路黑色化改造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和省公交优先示范市。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1个百分点。新增停车位720个。

推进综合管理有力度。以“绣花精神”推动城市管理标准化、网格化、智慧化、精细化,提升城市治理与服务水平。加快城管委实质性运作,深化中心城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筹建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以城市安全、城市管理、便民利民、政务服务为重点,着力推动“城市大脑”建设。深度参与5G通信试点,推进新一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围绕平台化建设、闭环化管理、实战化应用,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入手,建立事前承诺、事中监管、事后惩戒的信用管理体系。实现社会法人、重点自然人信用信息覆盖率100%和80%。全面开展中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干线节点整治。敢于动真碰硬,下大力气改造提升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积水易涝片区等重点区域。切实解决好交通拥堵以及停车难、停车乱等难题。加大群租房治理力度,完善推广出租房屋集中租赁“四种模式”。引导企业开展集宿区建设。加强无证幼儿园、非法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加大源头管控力度,依法严厉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推进乡村振兴有温度。探索开展乡村建设招商推介,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向乡村流动,努力开创昆山的“新乡土时代”。突出抓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项重点工作和12项保障措施,留住文化之根和乡村的独特印记,更好体现全省发源地的担当和使命。强力推动被撤并地区更新提升,在城镇环境、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快实现与中心镇区协调发展,以真情实效回应百姓心声、赢得群众掌声。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政经分开”改革,压实村级组织在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环境治理等方面责任。研究制定推进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帮扶等政策措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注重提升精神风貌。切实抓好农村集体资产分类处置。积极稳妥做好保留村庄农房翻建工作。实施昆山高新区田园综合体工程。启动淀山湖江南圩田保护性开发项目。推进“东方湖区”水上游综合体、姜里文化旅游项目规划建设。突出整洁、特色、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建设1.2万亩现代生态农业(渔业)园区。启动建设家禽集中屠宰中心、示范性生态畜禽养殖场。

六、全力落实绿色发展,描绘美丽昆山新画卷

狠下力气增加生态产品供给。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36.6亿元的82个生态文明类项目。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整合南部古镇、乡村、湖荡资源,重点打造200平方公里新型国家公园。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启动白莲湖郊野公园建设。加强水源保护区管理,深化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新增湿地53.3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8%。高水平推进亭林园二期、森林公园二期提升改造工程。实施绿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城乡“颜值”。推进杨林塘绿色廊道建设。进一步提高绿化向园艺转变的层次和水平,细化落实养护管理的责任和标准。完成闲置用地覆绿24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00万平方米。

狠下决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和韧劲,誓打一场补齐拉长生态环境突出短板的硬仗、胜仗,加快实现环境质量由局部提升向全面改善转变。认真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情况“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反复。紧扣两减六治三提升目标任务,扎实开展“五强化五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实施“气十条”,打赢蓝天保卫战。整治淘汰燃煤锅炉9台。完成50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重点企业治理设施技改。深入实施“水十条”,推进8个断面达标整治和46条黑臭河道治理,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强清淤疏浚,聚泥成岛,增加水环境容量。新建水质自动监测站60个。全面实施“土十条”,推进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强化土壤分级分类管理。关停并转化工企业40家。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稳妥推进危废技改、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狠下功夫健全环境监管机制。强化“三大红线”硬约束,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深化河长制改革,强化执行“一河一策”行动计划,落实“一事一办”工作清单。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施差别化要素价格政策,让企业在环保上的投入成为一种利益的获得。加快盘活雨污水管网资产,推动特许经营污水处理项目资产重组,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厂网一体化”管理,提高减排效益。探索建立网格员入职宣誓机制,切实增强仪式感责任感。积极运用大数据提升环境监测监察水平。进一步强化区镇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七、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服务型政府新形象

善于理政讲政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紧紧围绕新时代昆山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低调务实不张扬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勇于解放思想,克服惯性思维,不为传统模式所困,不为过去成绩所累,不为既有经验所限,不为面临险阻所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禁锢、行动制约、体制束缚,以思想大解放之勇争高质量发展之先。更加注重系统提升,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到攻守兼备、稳中求进,保障各项工作衔接有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握“有守”和“有为”的统一,牢牢守住稳定底线、安全底线、廉政底线、生态底线,以如履薄冰的心态、负重拼搏的干劲,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为发展赢得新的先机。

善于学习强本领。以如饥似渴的状态提升学习力,以兼收并蓄的襟怀学习成功经验,以博采众长的态度借鉴好的做法,培养专业能力,讲求方法艺术,成为行家里手。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提升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水平,依靠学习增强本领、走向未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强化求真务实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以积极向上的勇气和担当找准短板弱项,突破“痛点”“堵点”,解决实际问题。以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

善于落实重执行。以爱岗敬业、夙夜在公的肝胆,切实强化“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意识担当,严格遵循“切口小、实战性、闭环化、有智慧”的工作方法,敢于创新突破,强化“路径依赖”,持续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发扬忘我工作的精神,雷厉风行、久久为功,谋划发展敢走新路、推动工作不落常规,做到细致周全、谋而后行,协同作战、战则必胜。不断深化“督查月”活动,建立健全持续督办、路径探寻、立体督查的工作体系。强化走在前列的考核导向,围绕高质量发展对标找差,上下联动确定考核体系,全程加强督查考核。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大建议提案办理考核督办力度,确保兑现承诺。

善于服务优作风。大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履责记实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以及省委、苏州市委、昆山市委具体要求。继续整治“四风”问题,重点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积极支持监察体制改革。着力打造法治政府,探索重大行政决策规范管理标准化体系化建设。强化市场化思维,推动服务前移,引导企业家发扬新“四千四万精神”,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深化基层走访调研,始终做到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各位代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昆山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三个强化”“五个牢牢把握”工作导向,与时俱进大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自觉践行“责任、落实、创新、清正”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积极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力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