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2018年麻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7年12月19日在麻城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蔡绪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新一届政府克难奋进、埋头苦干,取得不平凡业绩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把困难当机遇,化压力为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良好态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385亿元,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亿元,增长1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亿元,增长10.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99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5元,增长9.8%。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优存量、扩增量,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工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65亿元,增长10.1%。汽配冶金、新型建材、电力能源产业产值增长强劲,分别增长30%、15%和16%。新型建材实现产值近两百亿元,汽配冶金和高新技术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大企业支撑作用明显,葛洲坝兴业、大别山电厂等4家企业成为黄冈“百亿企业”培育对象,葛洲坝兴业实现产值84亿元。华建石材、宏钊建材等5家企业,被评为全省首批“隐形冠军”企业⑴。开发区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家。93家企业实施技改项目122个。农业发展活力得到激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支持菊花、油茶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4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58家,发展家庭农场79家。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⑵政策,实现土地流转27.5万亩。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引进省交投合作推进龟峰山5A景区创建。浮桥河、狮子峰4A景区创建进展顺利。孝感乡文化园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茶花节、菊花节等节会活动精彩纷呈。启动建设大别山创智公园,发展“互联网+城归经济”。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7家。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建设,麻城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10亿元。

抓重点、破难点,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招商引资更务实。落实黄冈市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政策,实施“九个一”招商措施⑶,招引项目120个,到位资金116亿元。其中,亿元项目48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中部石材产业园主导新型建材产业招商,新落户企业49家。诚源汽配和华博科技主导汽配冶金产业招商,打造温州汽配产业园。项目建设掀高潮。共储备三年滚动投资计划重大项目274个,总投资1680亿元。强力推进总投资380亿元的施工项目249个,其中,滨河新城等重点城建项目45个,电厂二期、大别山通航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38个,大别山医疗中心等重点民生项目30个。光伏项目并网总规模超过500兆瓦。纯阳山风电建成投产。麻城至阳逻货运铁路专线、官塘垃圾环保发电等项目进展顺利。向上争资再创新高,到位资金超过40亿元。改革创新添动力。积极承接国家和省重点改革项目,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县级公立医院、返乡创业等国家级改革试点。推进城投、旅投转型改革,资产规模扩大到220亿元,发行城投债券8亿元,投融资能力大幅提升。与省高投、方正证券合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华建石材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设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融资难题得到进一步破解。创新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保障水平。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

补短板、树样板,城乡面貌不断刷新。环保力度空前加大。认真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和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全力打造“雷霆行动”升级版。坚决整治17家违法排污企业,关停散乱小石材厂64家,关停并转非法经营加油站(点)99个,淘汰燃煤小锅炉135台,淘汰黄标车938台,狠抓秸秆露天禁烧及综合利用,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开展举水、巴水和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关停畜禽养殖场63家,启动建设开发区和乡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体水质保持在三类以上。规范提升浮桥河和狮子峰生态环境,持续开展矿山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以争创省级卫生城市为抓手,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深入开展“城管大会战”,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扭转,被评为省“除四害先进城区”。数字城管系统正式运行。文化小镇、综合展览馆等重点城建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南湖路升级改造,启动沪蓉大道东西段建设,推进金桥大道、进士路省级示范路创建。护城河综合整治PPP实施方案通过评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认捐认养,新建城市绿道10公里。新建美丽乡村35个。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开工建设106国道绕城公路、城区至三河口公路,完成夫土线改建工程,建设旅游公路25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69公里,硬化重点贫困村道路90公里,完成公路安防工程602公里,道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对31座小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建成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17座。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两年攻坚任务,电力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惠民生、聚民心,民生福祉不断改善。脱贫攻坚卓有成效。深入实施“5566”扶贫攻坚计划,整合资金17亿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为9.6万名可通过产业脱贫的贫困户,扎牢“四道保障网”⑷。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近500家,对接贫困对象1.76万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09亿元,带动1.26万户贫困户增收。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1座,惠及178个重点贫困村。将4.5万名难以通过产业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和五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700元和7330元。资助贫困学生3.5万人次。财政列支4500万元实施健康扶贫,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年度住院合规费用5000元封顶。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3个。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实施麻城人回归创业计划,设立5000万元的回归创业基金,支持麻城籍企业家、大学生、农民工回归创业就业。日均登记市场主体36户,扶持返乡创业980人。新增就业8600人,对4800名贫困人员免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首次走进湖北在我市开营,搭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平台。基本民生得到保障。“五险”参保达168万人次,发放各类社保待遇12.2亿元。二号首长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放低保、高龄补贴、残疾人等各类救助资金2.88亿元,惠及9万余人。实施农村福利院“平安工程”“冬暖工程”⑸。为1408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448万元。城市棚户区改造2514户。妥善安置水库移民1641户。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教育事业保障力度加大,完成教育投入12亿元。实施教育“全面改薄”项目100个。推进校车公司化运营。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乙等医院现场评审。完成277个“五化”⑹村卫生室建设,实现“五化”村卫生室全覆盖。举办“黄麻起义”90周年纪念活动。原创移民文化大戏《麻乡约》赴川渝演出成功。成功举办全省建筑石雕大赛,以及金融、导游、园艺、机械等专业技能赛事,大力培育“麻城工匠”。全民健身掀起热潮,单项体育协会发展到24个。认真汲取“3.27”事故教训,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722处。积极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全力推进平安麻城建设,扎实推进城区禁鞭,严查酒驾等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一感两度两率”明显提升。

练内功、修外功,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优化服务提效能。“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到197项,减少了45%。推进国地税深度合作,征管服务质效得到提升。开通网上政务办公平台,升级电子政务外网,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全面改版政府网站,开通政务微信公众号,打造统一的对外开放窗口和群众办事平台。投入财政资金4899万元,完成452个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依法行政促发展。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知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打造“政府产业发展顾问团”,提高依法科学决策水平。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从源头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195件,政协委员提案229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城管执法体制和公车制度改革、质检中心组建等工作有序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科学规范。勤政廉政改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实行国家公职人员工作日全面禁酒,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启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政府系统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优抚安置、机构编制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台、外侨、统计、保密、气象、地震、方志、档案、邮政、通信、盐业、烟草、石油、保险、公积金、招投标、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迎接了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等省、市领导的视察调研,承办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服务革命老区麻城行、全省军队系统精准扶贫现场会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我们坚信,有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有市人大、市政协主动关心、全力支持,有全市人民和衷共济、奋勇拼搏,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奔向全面小康!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麻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麻城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挑战超出预期,成绩来之不易。回顾克难奋进的一年,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增强“四个意识”作为第一素质,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第一支撑,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些经验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位代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特别是经济总量还不大、结构还不优、质效还不高,人均水平与全国、全省还有很大差距,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少数干部不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担当精神不足、执行力不强、行政效能不高,“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发展环境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个别工作未能完成预期目标。对此,我们不回避、不推诿,务必提精神、转作风,全力以赴,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市委确定的“改革创新全面突破”主题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麻城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迎来新机遇。

新时代标注新方位,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黄冈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支持麻城建成省级重要增长点。麻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决胜脱贫攻坚,奔向全面小康,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美好的蓝图令人鼓舞,面临的挑战不容懈怠。从全面小康来看:38项小康监测指标,我市只完成12项,要实现与全国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压力还很大!从全省来看:2016年,全省有24个县市区经济总量过300亿元,我市还没有跨过这个“门槛”,要建成省级重要增长点,差距还很大!从大别山区来看:有的地方改革创新力度比我们大,有的地方人均水平比我们高,有的地方发展环境比我们优,要建成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任务还很重!压力就是潜力,就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我们必须转变“跟跑”的思路,树立“领跑”的意识,勇于担当,敢于挑战,紧紧抓住各种机遇和有利条件: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举措,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湖北自贸区、四大领域11大工程包等政策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我们务必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牢牢把握抓发展的主动权,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方面取得扎实进展,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实现新突破。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市委“五个战略重点”⑺,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全力以赴脱贫攻坚,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实现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省级重要增长点取得新突破,以实际行动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

全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8.6%,经济发展争取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果;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精准脱贫、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等任务。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在创新试验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围绕开展县域科学发展创新试验,狠抓改革创新不松劲,向改革要红利,以创新赢先机,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

深化行政服务体制改革。以“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为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依法开展分类审批、核准、备案管理,实现“双随机、一公开”⑻监管全覆盖,促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建设,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和及时办结制度,优化不动产登记办事流程,努力做到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完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认真落实“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登记制度。全力推进“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零上门”机制,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完善金融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将考核结果与政府资源分配有效对接,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重点项目、“三农”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支持,力争融资增长15%以上。完成城投转型改革,支持旅投、能投做大做强,着力扩大资产规模和经营范围。积极推进8个进入国家PPP项目库项目落地开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现新突破。抓住IPO扶贫政策机遇,力争2家企业主板上市取得新进展,3家企业新三板上市。持续推进供销、商务综合改革,统筹推进价格、财税、投资、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改革,实行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推行部门专项经费零基预算。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着力补齐交通、生态、民生等领域短板。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开展“两权”⑼抵押贷款试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深化“双创”激活新动能。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支持企业研发和成果转化,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转化科技成果15项,申请发明专利200件。围绕发展“四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深入实施麻城人回归创业计划。支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商创业园提档升级,新入驻项目30个。加快建设圣菲之美“双创”中心和大别山创智公园,探索建立“双创”投资平台,加大“双创”服务力度。开展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培训,鼓励引导企业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举办大别山职业技能大赛,培育“麻城工匠”。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品牌创建奖励办法,创建一批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深化区域合作促开放。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力争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对接湖北自贸区,推进产业、交通、市场、海关及公共服务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面向武汉城市圈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开发健康、养老、会展及其他服务业。围绕武汉高校科研院所和人才优势,探索建立柔性引才机制。深入推进大别山区域合作,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建立互利共赢新机制,打造跨省合作示范区。

二、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在壮大实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

必须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注重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狠下功夫,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经济发展“双引擎”。

增强工业支撑力。坚定“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坚持走集约、低碳、环保、高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做大总量、做强增量、做优存量,扎实推进“工业246跨越工程”。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新型建材、汽配冶金、电力能源、高新技术和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扶持新增产值过10亿元企业2家;实施“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巩固葛洲坝兴业、大别山电厂、华博科技、华建石材等企业支撑地位;以大帆金属、荟煌科技等省、黄冈市“隐形冠军”企业为重点,加大对成长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万亿万企技改工程”⑽,支持企业引进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以马勒三环、诚源汽配等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发展自动装备、智能车间、智慧工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打造“全产业链战略支柱产业”为目标,推进石材产业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推动传统石材产业迈向中高端。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推动汽配行业向新能源汽车制造配套,向运用新材料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生物医药等为重点,出台个性化扶持政策,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围绕“商、养、学、闲、情、奇”新旅游六要素,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以重大旅游项目为支撑,以打造景区为重点,以乡村旅游为补充,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全面摸清旅游资源家底。推广“旅游+”模式,扶持发展一批农旅结合示范项目,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和地质旅游。弘扬红色文化、孝善文化、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文化等,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深化与省交投合作,加快推进沪蓉高速龟峰山支线建设,启动游客换乘中心及停车场建设,确保5A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推进沿线景点联动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完成五脑山国际杰出茶花园提升工程。加快完善狮子峰景区、龟峰沙海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科学有序推进李峰山地磁开发。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旅游绿道、驿站建设。强化旅游宣传营销。以杜鹃和孝善为主题,创新思路高水平举办第六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进一步擦亮“大别花乡、孝善麻城”城市品牌。鼓励木子店、福田河、黄土岗、盐田河、阎家河、五脑山等具备条件的乡镇、部门和市场主体,探索市场化办节思路,掀起旅游营销、文化营销、特产营销新热潮。注重游客体验,搭建智慧旅游信息平台,提供多元化、人性化旅游供给,着力提升游客满意度。

增强商贸物流业辐射力。加快中部石材交易中心等市场建设,不断完善麻城广场、摩尔城等城市综合体功能,引导相关行业划行归市,打造聚集人气、汇聚财气的商业集中区。依托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专业化物流产业园区,积极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仓储中心,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5家以上。整合商务、交通、供销、邮政、农村淘宝等渠道资源,加快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和电商平台拓展,支持商贸企业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推进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着力缩小电商交易逆差。

三、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在扩大有效投资上实现新突破

投资是稳增长的“定海神针”。只有做实增量,才能做大总量;只有保持快的速度,才能巩固稳的态势。

聚焦聚力上项目。积极对接国家11大工程包、六大消费工程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产业⑾,创新谋划一批大项目、新项目、好项目。完善省“双库”⑿和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形成滚动开发、滚动实施的良性局面。围绕400个总投资7000亿元的增长点项目建设,推进一批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社会事业项目落地,精准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推进沪汉蓉沿江高铁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全力争取京九高铁阜阳至麻城段、上进山抽水蓄能电站早日开工,启动建设麻城至阳逻货运铁路专线,全力服务麻竹高速延长线建设。突出抓好电厂二期、通航产业园、葛洲坝兴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及风电、光伏、垃圾发电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06国道绕城公路、城区至三河口公路建设,启动建设闵集二桥两端连接公路,启动220国道边店至张广河段、323省道蔡白线立项工作。完成市客运中心验收工作,尽快投入运营。

聚焦聚力抓招商。落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政策,力争招引符合考核口径项目100个、到位资金115亿元。突出招大引强。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紧盯央企国企、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招引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严格落实招商考核办法,强化环保理念和财税意识,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突出强链补链。推行委托招商、商会招商、市场化招商等方式,围绕汽配冶金、新型建材等优势主导产业,招引强链、延链、补链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推动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突出“四新经济”。将总部经济和金融产业招商作为招商工作新的引爆点,重点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麻城注册落地,适时组建混合所有制投资公司,开辟金融产业发展新板块,导入有利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安商扶商。落实一对一安商专班责任制,实施重点招商项目专班代办制,提高投资吸引力。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招商合同兑现工作,提高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

聚焦聚力建园区。坚持产业兴园、特色立园思路,优化“一区五园”功能布局,重点打造开发区和中部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聚集,着力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坚持聚焦发展、聚焦产业,推进开发区创新、务实发展,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建成并启用污水处理厂,打造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绿色生态、生活配套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按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思路,将鼓楼小河头工业园和中驿低碳产业园,纳入开发区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推动中小项目集中布局,形成集群效应。以中部石材产业园为平台,围绕培育石文化、提升石材产业、做优石材品牌、建设绿色园区,加快推进“四大建设”⒀,推动高端石材加工区项目落地,提升麻城石材综合影响力,力争实现矿山开采增量下降、石材产业产值上升。

聚焦聚力强要素。以“优环境、降成本”为目标,持续开展服务企业行动,用足用好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推动生产要素、政策资源、政府服务向实体经济聚集。积极对接长江产业基金,做实2支产业基金,支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实中小企业互助基金,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创新开展政银企对接合作,完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金融对接机制。建立企业失信“黑名单”制度,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以信誉争取银行的资金支持。依法清理12家僵尸企业,盘活闲置用地1200亩。全力推进万亩土地收储行动,科学供给土地,为承接重大项目留足空间。

四、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在建设美丽麻城上实现新突破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

着力强化生态环保硬约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绿色发展导向,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推进生态示范市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区等重要生态系统红线管制,禁止一切不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开发建设活动。坚定不移发展绿色产业,重点打造“三大循环经济产业园”⒁,争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坚持“先评价、后建设”,确保建设项目环评率100%。建立环保“黑名单”制度,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大石材园区复垦复绿、污水处理、除尘降噪等设施建设力度,采取科技治污手段,做到污染物零排放。从严管理各类矿山,严格矿业权设置,除白鸭山外不再新批采矿权。建立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制度,提高防范和处置能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等创建活动,适时启动并规范实施共享单车项目,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环保财政投入力度,开展好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扎实抓好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实施污染防治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水体保护。全面落实河湖库长制,禁止水库投肥、实行人放天养,坚决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违法行为。建成16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营。加快推进护城河综合整治,从源头消除黑臭水体。实施城东污水处理提标工程。加强大气保护。加大工业废气、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露天焚烧、饮食油烟等治理力度,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提高。加强土壤保护。实施农业面源、工业点源污染清单管制。严守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界限,引导畜禽养殖规范发展。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让耕地休养生息。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突出本地特色树种,以水边、路边、城边、村边和厂边为重点,实施植树造林“精准灭荒工程”,提高造林存活率,确保灭荒5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

着力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紧紧围绕中心城市定位,推进城市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并举,设施完善与品质塑造并重。强化规划引领。做好城市总规修编,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统筹全市一张图审批、一张图管控,严守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和耕地、水资源保护红线,科学有序实施空间开发。着力美化城市环境。实施“创园”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新建绿道15公里,改造南北火车站广场,启动建设金桥公园等公园,建设金广游园等一批街头游园和社区游园,新建15家园林式单位,争取90%的住宅小区绿化率达标。加快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两河四岸”滨河新城、“三馆三中心”、五星级酒店、文化小镇等一批城建项目建设。完成沪蓉大道东西段建设,完成金桥大道、进士路省级示范路建设,加快推进孝感乡路、东浦路等道路建设。扩建东门水厂,完成三河口水库输水对接工程。启动城区供热工程。实施城区路灯改造计划。按需配置集贸市场、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开展“城管大会战”,加快“创卫”进度。深化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推行“721”工作法⒂,着力转变执法方式。以道路畅通为目的,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和信号系统,提升交通管理水平。以服务群众、改变生活为目的,加大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力度,推动智慧麻城建设取得新进展。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发展,强化乡村规划引领,规范农村建房秩序,推动“三违”整治向乡镇拓展。支持宋埠、白果、中驿等重点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一批以产业为支撑的宜居宜业特色小镇。加强乡镇中心村规划编制和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建设一批高规格的特色文化小镇和历史文化名村、乡村游名村、产业特色村。启动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力争建成6个省级美丽乡村、28个市级美丽乡村。继续做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在全市开展“厕所革命”,加强“四好农村路”⒃建设,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五、坚定不移推进精准扶贫,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更加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切实巩固脱贫成效。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加快贫困村“十有”建设。扎实推进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精准到位、安全运行。抓实产业扶贫。发挥产业扶贫资金杠杆作用,重点推进“5+2”扶贫产业⒄,实现每个贫困村有1-2个产业项目,每村有1个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项目。建好用好社会扶贫网,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发动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有效对接,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持续稳定增收。深入实施金融扶贫工程,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亿元,助推贫困户增收。抓牢兜底济贫。推进低保减量提标,做到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切实解决好孤寡老人、困难残疾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做好后续产业扶持和社会管理工作。增强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户增强主动脱贫意识。做实驻村帮扶,加强驻村干部的选派、轮换、管理和培训,发挥好脱贫攻坚“精准滴灌”作用,着力提升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

更加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三乡工程”⒅,围绕提供有效供给,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农业项目“大专项+任务清单”改革,突出支持油茶、菊花、蔬菜、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大优势品牌整合推介力度,推进特色农产品对接中石化易捷平台。积极申报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大对凤凰白云山、鸿宇农业、大自然菊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力争新增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推广互换、出租、抵押、入股、拍卖、托管等多种经营模式,探索完善承包权有偿退出和经营权抵押担保机制,鼓励土地向大户、能人流转集中,创建一批全省、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校企合作转化科技成果,着力提升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名以上,造就一批油茶、菊花、蔬菜等高技能产业人才。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组织制订一批农产品省级地方标准,争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产品溯源体系,着力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统筹推进排灌设施、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保体系、农田输配电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36座新出险水库除险加固,启动农村饮水安康工程建设。完成14.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更加注重特色产业板块发展。实施“一乡一特”发展计划,打造集中连片特色产业板块,走差异化错位发展道路。宋埠、歧亭等乡镇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新发展蔬菜基地3000亩,打造武汉城市圈绿色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加大菊花产业支持力度,打造麻北“百里菊花产业带”。福田河、黄土岗、顺河、乘马岗等乡镇围绕壮大油茶产业,完成油茶林低改10万亩,新发展油茶林3万亩。三河口、木子店等山区乡镇加快发展绿色畜牧业,打造黑山羊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盐田河、龟山、张家畈等乡镇加大板栗低产林改造力度,叫响全国板栗第一镇品牌。整合龟峰山、林店和护儿山等生态茶园资源,做强“龟山岩绿”茶叶品牌。推广黄土岗、中驿等乡镇银杏种植经验,新发展矮化银杏1万亩。精心打造麻城肉糕、浮桥河有机鱼、木子店老米酒、铁门大米、夫子河鱼面、阎河藕等特色品牌。

六、坚定不移推进社会建设,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新突破

无论财政压力有多大,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为群众办实事的力度只增不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幼儿教育监管全覆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做好高中教育普及准备工作,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实施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扩容工程,为建设中心城市聚人气、增活力。完成“全面改薄”学校30所,新招聘一批公办幼师和小学全科教师。落实好贫困生资助政策,保障好教师政策待遇,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整体迁建,加大薄弱乡镇卫生院扶持力度。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全面二孩”政策配套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扶持本土特色文艺作品创作,讲好麻城故事。完成烈士陵园和乘马会馆改扩建并全面开放。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村级体育设施全覆盖。积极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强化全民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等工作。依法做好统计调查工作,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侨、对台、气象和方志等工作。

筑牢民生保障的底线。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切实加强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扶持创业1000人。抓好就业创业培训,培训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员5000人,并推荐就业。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成果,建立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统一管理平台。推进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关爱农村留守人员,健全困难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等特困群体保障及服务体系。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确保持证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80%。着力强化住房保障。加快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棚改1000户。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法依规协调处理群众诉求,完善信访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依规推进第十届村级换届选举,筑牢群众工作基石。深化平安麻城建设,持续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小区创建活动,启动乡镇、村综治维稳联动中心建设。加大消防、“雪亮工程”⒆等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公共安全基础。巩固城区禁鞭成果。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争创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实现“一无两降”⒇目标。加强应急力量和应急装备建设,提升防范管控各类风险能力。

七、坚定不移推进自身建设,在提升行政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主动适应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落实到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坚持忠诚为民,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和潜绩。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从解决群众所急所盼的问题入手,把精力放在群众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增加收入上,多办便民利民的实事,多做富民惠民的好事,以实干取信于民,以实绩造福于民。出台的政策、作出的承诺坚决兑现,服务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坚持担当有为,提升狠抓落实能力。把握上情、用好政策,掌握下情、搞好结合,着力提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能力,造就能抓善管的行家里手,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抓住想干事、敢干事两个关键点,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促进各级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坚持开短会、发短文、讲短话、简办事,集中精力谋大事、干实事、解难事。

坚持秉公用权,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我市实施方案,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推进政府工作人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监察监督、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严格遵守法定权限和程序,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推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坚持从严治政,提升廉洁从政能力。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查找“四风”突出问题新表现,坚持学习教育与整改实践相结合,将专题教育成果落到实处,做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完善机构编制、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资产资源管理等制度,扎紧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加强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行为。坚持严字当头,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锻造“两为”干部队伍,营造勤廉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工作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实现伟大梦想,是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奋麻城精神,创造麻城奇迹,奋力谱写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

注释:

1、“隐形冠军”企业指在市场上占据绝大部分份额,但社会知名度很低的中小企业。

2、“三权分置”指所有权要牢、承包权要稳、经营权要活。

3、“九个一”招商措施即开展一次政策大宣传,收储开发区土地1万亩,分解落实一批招商任务,签约一批招商项目,开展一轮外出招商行动,兑现一系列奖励政策,营造一个高效的服务环境,清理一批“僵尸企业”,走一条先行先试的新路。

4、“四道保障网”即市场主体、光伏项目、结对帮扶和公益岗位带动贫困户脱贫。

5、“平安工程”指改造农村福利院消防安全设施、无障碍设施和特护设施;“冬暖工程”指新建或改造设置农村福利院集中供暖房,并添置取暖设备。

6、“五化”指产权公有化、建设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管理一体化。

7、“五个战略重点”即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管党治党全面加强、脱贫攻坚全面决胜、改革创新全面突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中心城市全面跨越”五个战略重点。

8、“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9、“两权”即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

10、“万亿万企技改工程”即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全省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传统产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累计完成投资过万亿。

11、国家11大工程包即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粮食水利、交通运输、健康养老服务、能源矿产资源保障、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六大消费工程即壮大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升级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培育养老健康家政消费。“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12、“双库”指全省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

13、“四大建设”:一是全产业链建设。引进省外、国外石材荒料,引进上市公司、高端品牌、龙头企业推动石材产业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二是绿色矿山建设。按照绿色、清洁、循环示范矿山的标准,推进矿山复绿、清洁生产。三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石材铁路货运专线、保税区、石材国际会展中心、中部石材交易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品牌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在业内有影响的知名品牌企业和优势品牌产品,努力实现“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

14、“三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即中部(麻城)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葛洲坝兴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大别山电厂循环经济产业园。

15、“721”工作法即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16、“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7、“5+2”扶贫产业指养殖、蔬菜、中药材、林特、乡村旅游和光伏、农村电商。

18、“三乡工程”指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

19、“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0、“一无两降”即无重大及以上事故发生、较大事故同比下降、一般事故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