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滋味|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比较阅读答案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韩非子:_______

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显然孔子提倡的的以德、礼治国。第二段文字从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文化的正确解读。经典文化名著阅读,首先是读懂原文,也可结合作者的生平作答。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但他却忽视了刑罚在治理国家的作用。这也体现孔子思想的局限性。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十个中不能有一个,就认为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忽视了圣人在治国中的表率模范作用,他的为政观也是有所偏颇。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文化的批判继承。要评析孔子与韩非子两种为政观,先要陈述文段中孔子与韩非子各自的的观点,然后指出他们观点的优劣。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